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怎么看待“北大教授吴飞呼吁恢复土葬”? 第2页

           

user avatar   shierl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回答这个问题的人,不知道是否亲自去了殡仪馆,是否亲自参与了亲人的离去和悼念。

我参与下来,唯一的感觉:掏钱。

从遗体被送到殡仪馆,所有的收费项目就开始围上来,每个项目都以价钱分三六九等,最高的价格普通人肯定消费不起,最便宜的显得很寒酸,在文字上就体现了不尊重,而选择中等,也不是每个普通家庭都能承担的。

比如来宾告别环节的地点,如果你不掏几千上万的礼堂,则被安排在外面只有一个顶棚的小间,这些小间给穷人轮流用,小间是不播放音乐的,主人家也没有发言时间,时间上比较赶,工作人员会催促你们快点。

有的来宾想放个花圈,花圈小的像个草帽,中型的就像在电视里看到的那种,这些花圈是假花,租用摆放15分钟,殡仪馆会收回重复使用,这些中型的花圈租用一次15分钟要1000元。

遗体的化妆包裹物形式多样价格也天差地别,最后的骨灰盒更是重中之重。

接下来是公墓的费用,普通的5万左右,使用期限20年,20年后没人来续签,骨灰就给你扬了。当然要是有钱,20万的宝塔两层豪华公寓式墓地也可选择。

据说公墓的价格还在涨,公墓管理公司贴心推出墓花式预售,你父母没死,但你又担心到时价格太高?不用担心,你先给我账户上打5万块钱,相当于买位置了,以后你父母过世随时开始激活使用,从下葬当天开始算20年,这些钱放到公司账上你别急,如果你父母死得很晚,每年还给你发利息,你随时可以取消再取出,像金融理财工具一样。

真是伟大的发明,有个大陆殡葬公司要去香港上市,市值几千亿港币。


在这个过程中,我时刻感受到,真的不如在农村自家做法事,亲戚朋友们来了上香,留下来聊天安慰亲人,缅怀逝者。

而在城市殡仪馆,大家从很远的地方赶过来,必须要准时,因为他们会催促你们快点,然后在15分钟内结束,大家甚至都没法聊天,因为时间太短了,主人也无法招待客人喝口茶水,客人们从很远的地方来,然后走个过场,15分钟后,就再赶回去,我当时甚至想,如果是我,我可能真的不想麻烦亲戚朋友们跑这一趟了,除了辛苦意义不大。


user avatar   chen-wen-bin-97-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烧完了倒海里就行。

四代以后,绝大多数人后代根本没有任何人能记住,只剩下个名字。

土葬也好,骨灰弄墓园也好,都是浪费社会资源。

要被亲人怀念,照片就够了,把没有照片视频时代的风俗,道德正确,没意义。

人活着的时候对ta不珍惜,当情绪输出的肉垫。

死了瞎讲究,有啥意义?


user avatar   tibiwangz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无需呼吁“恢复土葬”,因为土葬根本没有消失过

国家喊火葬喊了那么多年,但是在农村,起码在我老家河南周口,就算在火葬抓的最严的时候,政府靠罚款和派人强行火化了逝者,逝者家属也会在自家地里偷偷挖个坟把骨灰装棺材里给埋了。

之前周口还出过一个“平坟书记”,在网上骂声一片,相关报道:

落实到下面,是怎么执行的呢?

我老家人的做法,就是大家拿着抓钩锄头在坟上象征性的挖几下完球,逢着过年和清明,照样该封土封土,该上坟上坟,谁管上面的人怎么搞!

不过在农村人的心理层面上,有些事情还是在起变化的。

我小的时候,家里有老人的,大部分都会提前在家里停一口“活”(河南人对棺材的叫法),据说每年还要刷一遍漆,村里人逢饭场聚在一起,说起谁家儿女对老人孝顺,很重要的一项话题就是看谁家老人的“活”用料好。

我姥姥去世的时候,我姥爷还哆哆嗦嗦从自己腰包里掏出自己多年来养羊、捡破烂攒的三千块钱,叮嘱我妈我舅舅一定给要我姥买个好“活”。

我奶奶六十多岁的时候,正是上面抓火葬抓的紧的时候,她那个时候身体特别不好:常年高血压,哮喘,晚上睡觉的时候从床上翻下来还摔伤了腰,我爸都一度觉得她要不行了。当时收了秋去她家门口垛柴火垛,提到现在人死后要被火化,她气的提高了调门嚷嚷:我一定要活到不烧人了再死!

我一度把这句话当笑谈,因为当时我认为日后火化只能越来越严,谁成想,等到奶奶去世的那年,反倒再也没有推广强行火化的政策出来,我随着长辈们跪在自家菜园子的泥巴地里,睁着泪眼看着奶奶的棺材缓缓入土,头磕下去的时候心里却想着:奶奶也算是实现了她的当年心愿,活到了可以土葬的年代。

那么我呢?我觉得被钩子钩破肚子,在火炉里焚烧也罢,埋入土里,被苍蝇老鼠祸害也罢,都是一样的恶心和没有意义,我曾一度动过捐献自己遗体给科研医学机构的想法,跟我妈说了,她也很赞同这样的做法,甚至要我帮她申请,把她的遗体给捐了。

但是知易行难,老妈前两年从在家忽然晕倒到做心脏瓣膜手术前出院后的恢复期,我曾经数个昼夜的失眠,有时候睡着睡着因为梦见老妈死去而惊醒,期待着天亮好让我知道老妈还在,又怕天亮了发现她已经不在,当时我也在怀疑自己:如果老妈真的去了,我真的可以做到把自己最亲密的人的遗体捐献出去吗?

扯远了,丧葬习俗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我觉得与其“恢复土葬”,或者强制推广某种丧葬方式,不如允许人们在符合社会道德和风俗的习惯下自行选择,并积极倡导一些更为环保和可持续的方案,做好后续的物资保障工作,切实为群众解决丧葬环节乱收费和天价墓地等为大家所诟病的问题,让群众死的起,死的有尊严。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不说该不该,先把问题提精确了。他是想说,汉族恢复土葬吧。只有汉族“移风易俗”过,其他的传统都被尊重着呢,特别是那个那个,就是那个。比如上海这个地方,大多数_____都跟着汉族火化了,除了那个。


user avatar   chen-sheng-7-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实施土葬是人类文明的共识。与国际接轨,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和国际惯例等也不应该实施火葬。基督教不支持火葬。伊斯兰教实行土葬。犹太教不赞成火葬。印度宗教,如印度教和佛教,皆崇尚火葬。

实施土葬,是复兴传统的需要。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年),赵匡胤曾诏“近代以来,遵用夷法,率多火葬。”,三月,下令禁止火葬:“近代以来,率多火葬,甚愆典礼,自今宜禁之。”

土葬所谓的缺点:尸体的腐烂都可能造成环境污染。传统的土葬占用了大量的空间。实际上,掩埋的尸体自然分解并不会造成污染问题,叶落归根,是自然之理。至于占不占用空间,这是有钱没钱的问题,有钱就有豪华墓地,没钱有乱葬岗万人坑。

实施土葬,是保护环境的需要。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火化过程对环境有显着的影响。火葬场主要的排放物有: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颗粒物、汞、氟化氢(HF)、氯化氢(HCl)、非甲烷挥发性有机化合物(NMVOC)、其他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都是对人体和自然有害的。

据联合国环境计划署对POP排放目录指南的报告指出,火葬场的污染物排放虽然占全球污染物总排放量的比重较小,但仍然具有显着性差异。其排放的二恶英和呋喃也占了全球总排放量的0.2%。

另外,骨灰和骨骼根本不是一回事。你能从骨骼中提取生物信息。能从骨灰中提取出什么?


user avatar   mu-tou-mu-mu-d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日前,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中国社科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殡葬绿皮书: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4~2015)》指出,北京市区殡葬消费平均达8万元,92%的市民认为殡葬费用价格过高,难以承受。

  那么,在北京生活的回族、维吾尔族等10个有土葬需求的少数民族同胞,亡故后入葬北京回民公墓,需要多少钱? 4000元左右!这是记者从北京市回民殡葬管理处得到的数字。

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同胞均可入葬回民公墓

“墓穴占地费每平米100元,洗埋体每具30元,下埋体每具30元……”

  在北京回民公墓业务大厅的墙壁上,张贴着回民公墓殡葬业务的收费标准。北京回民公墓,是北京市市属的唯一一座回民公墓,位于丰台区芦井路1号 。

  据北京市回民殡葬管理处处长丹子峰介绍,一位在北京亡故的有土葬需求的少数民族同胞,从殡葬车将埋体运到公墓停尸,然后按照伊斯兰教习俗进行“洗”、“穿”、“站”、“埋”,整个过程的费用在4000元上下。 管理运营北京回民公墓的北京市回民殡葬管理处,是北京市民委所属的事业单位。

  “这是一整套殡葬服务基本流程的收费,如果亡人家属没有其他额外的需求,这个费用足够了。”丹子峰说。

  “可以说,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同胞在北京入葬的负担并不重。”丹子峰说。

  另外,根据北京市殡葬补贴的相关规定,凡北京居民,只要不是机关、事业单位在编或退休人员等已经享受丧葬补助费的人群,皆可按照规定领取每人5000元的丧葬补贴。这样一来,家属的负担还可以更小一些。

  随着人口流动的加剧,越来越多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人口来到北京。那么,对于这部分人的入葬需求,北京回民公墓能否满足呢?

  对于这个问题,丹子峰的回答是肯定的。只要具备身份证明和死亡证明,无论户籍在哪里,在京归真的回族、维吾尔族等10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同胞均可以入葬,包括信仰伊斯兰教的外国人士,北京回民公墓也可以接收。每年在回民公墓入葬的埋体中,都会有二三十具是非京籍。

谁为他们减了负?

  为什么入葬北京回民公墓的费用如此低?

  《殡葬绿皮书: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4~2015)》公布的殡葬费用,由两部分构成:殡仪费和安葬费。殡仪费是死者家属在殡仪馆的消费,包括为尸体化妆、入殓、举办葬礼等费用,安葬费则是指购买墓穴及入葬的其他费用。在北京市区的8万元平均殡葬消费中,前者占1万元,后者占7万元。也就是说,高昂的墓穴费用,成为了殡葬费越来越高的主推手。报告列举了2014年北京市属14家经营性公墓的最低单个墓穴价格,一个1平米左右的墓穴,最便宜的通惠陵园也要36800元,而万佛华侨陵园则要108000元,万安公墓甚至飙升到25万元的高价。

  而在北京回民公墓,每平米的墓穴收费仅为100元,这是北京物价局批复的收费标准,自1994年6月10日起执行以来,从未涨过。

“这得感谢党和政府。”丹子峰坦诚地说。

  据丹子峰介绍,1972年,为了更好解决北京回族、维吾尔族等10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同胞丧葬问题,北京市将原第三人民公墓改为回民公墓,划归北京市民委管理。运营40多年来,公墓入葬埋体达4万多具。

  近年来,北京回民公墓原有的423.55亩墓穴用地逼近用完。这意味着,那些具有土葬习俗的少数民族同胞的需求可能得不到解决。

  丹子峰告诉记者,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密集调研、谨慎论证,最终在2013年,从市财政中拨出8.3亿,在回民公墓周边,扩建出390亩的墓穴用地。

  丹子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扩建390亩,即26万平方米,总投入8.3亿,也就是说,扩建一平方米墓穴用地的成本为3万元。安葬一具埋体,需要4平方米的墓地。这相当于,北京市为每一位入葬回民公墓的亡人补贴12万元。

“北京市政府在土地这么紧张的情况下,仍给我们拨了390亩地,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同胞风俗习惯的尊重,我们是非常感恩的。”丹子峰说。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在北京生活的回族、维吾尔族等10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人口,大概有26万人,按照正常的人口死亡率,其每年亡故的人口波动在1200人至1800人之间。这部分亡人中,拥有北京农业户籍的人可以埋在当地自建的公益性墓地中,其他需要入葬北京回民公墓的在1000人左右。丹子峰估算,有了这390亩的墓穴用地,未来几十年的入葬需求可以满足了。

《北京回民公墓调查》


user avatar   yi-yi-17-84-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允许一部分人“落后”才是一个正常社会应有的价值观。近年来,某些主流媒体对于弱者、年轻人无情嘲讽、批判是普通人需要警惕的。前有白岩松“不会吧”,后有某媒体“英雄救巨婴”的报道,整个社会缺少对于普通人、弱者的尊重和理解。

讨论火葬还是土葬,不是说你喜欢火葬我非要你土葬,而是说你可以选择土葬也可以选择火葬,是一个公民基本的选择权问题。很多人说的**更好,所以就剥夺别人的选择权,这本身就是暴力。类似的逻辑:

1、 自己觉得喝酒有害,逼着别人滴酒不沾;

2、自己觉得有天堂,就逼着别人信上帝/佛;

3、自己不吃狗肉,强迫其他人都不吃;

。。。。。。

2020年家里刚迁了坟,对于传统土葬有了一个重新认知。

几千年农耕文明形成的丧葬文化,恰恰是节地、生态友好的。

一、传统土葬是生态友好的

传统的墓地,一般都是找阴阳先生看风水,然后找一处阴宅。这类地方十之八九是不太适宜耕作的。即便如河北、河南之类的大平原,实在找不到坡地、山地,没办法埋到地里,那也是埋地下0.5m——2m的深坑,墓室空间上和耕作层不是一个空间。然后坟顶就是一个土包,顶多立一个厚5公分,宽0.5米的石碑。随着后人祭扫越来越少,自然而然的就恢复成了农田。说什么汉白玉、水泥混凝土搞得和别墅一样的,那得是高官、巨富,属于丧葬文化里奢侈性消费,老百姓搞不起的。

而且,即便是连片的坟地,其实它也是不浪费地方的。老百姓弄一个坟地,为了避免很快的就把坟头铲平,一般要种几棵松柏,即标识自家坟地,彰显自家财富,又给后代祭扫一个遮风乘凉的荫庇。比如下图,少说也偶十几个坟地连片了。按照某些人的说法,一个坟地占地几平米、浪费多少耕地。事实上说墓地主家,都是弄了坟地以后,种几棵大树。这片地只是不能种玉米、小麦了,但是墓地有林、林下有野草,牛羊啃一啃、鸡鸭遛一遛还是可以的。

奢侈性大墓,鬼吹灯看多了,觉得有钱人就是光秃秃的一座大墓搞成几百平?其实越是墓地里的豪宅,占地越大、种树越多。哪怕就是说是一亩地一座大坟,其实坟包也不会太大,有钱是要搞配套的,几十几百棵苍松劲柏、绿油油的草坪、那才叫天人合一。电影里那样的大墓为啥阴森森的,因为荒凉、因为没有生机,那样的坟地别说外人了,就是自家后人都不愿意去。好的墓地,是阳光的、绿意盎然、生气勃勃的,就像烈士陵园什么的,用大量的绿植冲淡死亡的气息。坟头有草、周围有树,这才是传统土葬。子孙后代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下舒舒服服的上一炷香、说会话、甚至猴孩子坟头蹦个迪。某些人YY的混凝土坟头,那是嫌自家坟头不瘆人吧。

二、传统土葬带动农村就业

和父母相当年纪的老人,也多数在自己还能动的时候,给自己找福地、建坟。山西长治地区,砖墓大约5000-1万块钱;高配版一般动用石料,需要从外地购置,下来4万元以内,这些是包含了给土地主家一次性补偿、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的。

能够带动的,有餐饮、曲艺、建材、建筑、棺椁、服装、纸扎、林业、印刷等十几个行业。2019年长治市人均GDP为4.76万元,按照6‰的死亡率计算,10万人每年死亡约600人,可形成300万——2400万的GDP,差不多可养活63-504的从业者。全市350万人,差不多2206-17647的从业人员。对于农村地区,这是实实在在的解决了一部分活人的就业啊。

两点就够了。

反对丧葬里的陋习就反对具体陋习,怕上坟烧纸引起火灾你就反对烧纸就是了,反对厚葬你得活人有那么高的支付能力。支持火葬,你可以支持,那是你的自由。你有你的自由,别人有别人的自由。硬按着脑袋把土葬改成火葬,本身就是不经调研的臆想。

————

厚葬、大墓、攀比的问题,本质不是土葬还是火葬的问题。我只要想,火葬也可以搞厚葬、大墓、攀比,请他几个大庙的和尚尼姑、几个本地的戏班子,一边念经一边唱戏。问题是,支付能力有限,有那么多钱么,有那么多人捧场么。有钱人,盖个纪念堂放骨灰也是能干的出来的。本质上要反对的是厚葬、大墓、攀比,不是土葬还是火葬的问题。

很多网友把土葬和上坟烧纸联系在一起,合着城市里初一、十五路口烧纸的少烧了?只要我想烧,火葬完,人行道上画个圈圈,一样烧。你反对烧纸,你就说烧纸有污染、有隐患,这和土葬还是火葬没有必然联系。

移风易俗,不能搞一刀切。耸人听闻的,因为某些地区强制火葬,家里老人赶在实施前自杀也要土葬,摸着良心说这样好么?还有拿着机械化作业,坟包碍事说话的。合着老人宁可自杀也要土葬了,会介意深挖半米、不堆坟包、坟包上种地、坟包只有一尺高么?

土葬、火葬、海葬、天葬,各地有各地风俗。非要说这是先进的那是落后的,别说真的假的,即便是真的,也没见代表先进文化的按着脑袋也要消灭唯心主义的庵观寺庙。


user avatar   m3xiao-mo-g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咱们汉族人要为国家着想,我不火葬谁火葬?


user avatar   zhen-hao-y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1. 传统墓地并不是4平方米。如果考虑墓穴和墓穴之间的道路和间隔,一个传统墓穴平均可能达到10平方米或者更多,所谓“公摊”。四平方米云云,是教授拍脑门。土葬也是一种地产生意,也有公摊的。对这一点质疑的,可以思量一下:一亩地到底有没有165个坟头?还是连60个坟头都没有?
  2. 墓地一般要选择平坦、土壤相对优质的土地。最少要容易挖墓穴。没见(汉族)谁把墓地修在石崖里的。这些地往往又是优质的农地。
  3. 传统的土葬文化,并不是有秩序集约使用土地,而是非常零散地埋葬在村落周边。最终导致土地和农田混杂,对土地破坏很大。
  4. 土葬尸体要在地下经过几十年的时间完成腐化。分解时间很长,同时可能会产生更多的污染。
  5. 看起来我们每个人似乎都很重视先人,实际上埋下去以后,不用二十年,相当多的墓地可能几年后就无人祭扫,荒芜的可能性很大。子女们进城,这事尤其明显。典型比如清明假期客流就是没有五一假期客流多。日均也比不上。
  6. 火葬耗能的问题,并不成为重大的耗能问题。一个人一生只烧一次,比起这个人一生的能耗,最后这一烧不是什么了不起的能耗和污染。比起尸体在地下腐烂,虫咬鼠嗑可能带来的问题,一烧了事,更富有卫生精神。实际上火葬文化也确实是人类文在探索中,基于卫生考虑而发展出来的一种丧葬方式。
  7. 火葬令死后占地更少。火葬费用加上骨灰盒骨灰坛的费用,比起棺材的费用和挖传统墓穴的费用要小的多。火葬后仍可以入土。火葬的整体殡葬成本要低得多。火葬不是导致买不起墓地的原因。买不起墓地另有其它原因。
  8. 印度的例子,不是证明火葬污染环境的好例证,最近印度出现大量恒河浮尸,这是一种传统水葬。这种传统比火葬危害大得多了。虽然看起来尸体被鱼类吃掉,更符合“自然循环”,但是可能导致多种人类瘟疫流行。土葬也一样有类似问题。去年美国也有大量尸体来不及埋。
  9. 火葬后,仍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改为其它丧葬,比如树葬塔葬海葬等。最浪漫的方式是周恩来总理,将骨灰洒落在祖国的山河大地。

以上。


user avatar   wang-ruo-feng-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能理解这个教授。

他提这个建议,其实也就是【没办法的办法】。

当初国家推行火葬,意思是不占用土地,也就是说,火葬后是不可以再埋的。

最初确实是这样执行的。火化场都附带骨灰盒存储的大楼或塔。

但是后来某机构卖地卖疯了,开始搞公墓,就把火葬政策给整歪了。

这么一歪,故去的人最终还是会被埋掉,但就是平白无故多被烧了一回,多花了很多冤枉钱。

这么一歪还有个更严重的后果:如果是原先的土葬,几十年后,棺木尸体全都腐化,土地还是原来的土地,而火葬之后买一个水泥砌成的公墓,这个水泥墓室可比秦始皇陵还要结实,几千年以后它也还是个水泥壳子,土地想要自然恢复原貌是想都别想了。

所以,还是取消火葬比较好。




           

相关话题

  有大神来分享一下考上北大的经验吗? 
  如何看待清华大学教授被骗 1760 万元? 
  如何看待北京大学主动与龙江豪和解,并且龙江豪刑事起诉北大学生事件? 
  苏轼、韩愈、欧阳修、柳宗元去北大中文系上课会不会被碾压或者碾压别人?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孙庆伟暗讽考古学家许宏、“疑古余孽”吴锐是假疑古派? 
  为什么这么多清北的答主,站出来发出关切及担忧,表示两个530分河南考生会混不下去? 
  如何看待清华北大毕业游戏主播女流遭骂? 
  如何看待电子科技大学个别学生公然诱导舆论,构陷批斗副教授郑文锋侮辱四大发明? 
  18 岁考上清华北大的本科和 22 岁考上清华北大的硕士,哪个更令人佩服? 
  相比其他大学的学生,北大学生到底差在了哪里?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这个笑话:一个村妇误入博士群?
下一个讨论
美国顶级传染病专家福奇称「不确信新冠病毒来自大自然,应该继续调查中国」,他为何突然改口?





© 2024-06-1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