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米尔斯海默? 第1页

     

user avatar   liu-shu-bin-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米尔斯海默是仅有的,还能发出声音的现实主义国际政治学者。

曾经,冷战期间崛起的诸位国际政治学大拿,屁股是狂热的歪,可大都是高度现实主义的。所以虽然明知道他们屁股在我们的对立面,但还是可以交易的对象,只要把账算好了就可以放心他们的信誉。

这些现实主义大拿们虽然流派各异,在相关问题下的其实高度一致,米尔斯海默也没有脱离这几位画出的圈子。

比如乔治凯南,在1997年2月5日,在发表于《纽约时报》上的一篇题为《致命错误》的文章中写道:“直言不讳地说,扩大北约将是整个后冷战时代美国政策中最致命的错误。俄罗斯人不会相信对美国保证没有敌对意图的话。他们会认为自己的威望和安全利益受到负面影响,而这种威望在俄罗斯人看来是头等大事。当然,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接受作为既成事实的扩张。但他们将继续视其为西方的一种抗拒态度,并可能会在别处寻求为自己提供安全和保证。”

然后就被克林顿当厕纸扔了。


再如布热津斯基,虽然他支持北约东扩,但也说要在同时鼓励中国进入中亚并堵死中国进入印度洋,让中国只能向中亚扩张从而与俄罗斯产生利益冲突,无法结盟。

然后就被奥巴马当厕纸了(奥巴马采取全面围堵而非聚焦印度洋的堵截措施)。


甚至基辛格也在决赛圈关键时刻还有抽出精力提出联俄制中,这次当总统的川普想听。然后就是通俄门给搅黄了。


这几位在学术,政治地位,功勋积累上都比米尔斯海默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可他们说的话被当放P。

现实主义国际政治学,在美国已经死透了。


user avatar   li-jian-q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前天我批判过米尔斯海默。
米尔斯海默这个人的理论很火,大家以为他很现实,实际上他恰恰是不现实的那一个。

你想没想过一个重要问题
“为什么米尔斯海默在美国智库圈子属于边缘人物?”

美国不乏聪明人,全世界的精英都往美国聚集,类似于米尔斯海默这类的人物比比皆是,但是从知名度来说,福山的名声甚至都高过米尔斯海默,可是福山显然是错误的。

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状况的发生?
因为米尔斯海默只关注了“正确性”,而没有关注“可行性”。

大国的政治,向来是以内为主,以外为辅,外交是为内政服务的,这和小国是截然不同的,对于小国来说,外交直接决定了他们的安全问题。

因此米尔斯海默的理论无论是正确还是错误,都必须服务于美国的内政。

在苏联解体后,当美国国内做外交政策辩论的时候,你完全可以想到,像米尔斯海默这种主张北约不东扩,主张美国军事克制的人是多么的不受欢迎。

而主张北约东扩,主张美国全球布武,主张把美国的制度推广到全世界,这种想法,不见得是正确,但是是政治正确,必然会迎来呼声。

这就牵扯到长期在美国理论界反复的“念经”问题,即:西方制度是解决一切的根本,西方制度一定是对的,如果不对,是因为你没好好执行。

所以才有了伊拉克战争,不是因为小布什真的不知道伊拉克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因为小布什要选中一个国家作为“中东样板”,作为一个推广的工具,因此伊拉克拥有不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根本不重要。

所以福山为什么当年那么受宠?

是因为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这种理论给他们行动背书了。

实在要报道,就把伊拉克的问题归咎于“伊拉克人的内斗”,“极端宗教问题”,“伊朗的干涉”,总之,不是我的错。

“可是之前你们不是说好了,西方制度能解决问题?”

很简单,不报就行了,不报就不存在。

因此米尔斯海默是正确的,但是政治不正确。

当正确和政治不正确冲突的时候,自然政治不正确就占了上风。

他提出一个让大家都很不爽的说法:说北约不东扩,影响了政治圈子的利益,说美国不应该搞全球霸权,影响军工圈子的利益,这种人怎么可能受宠?

也是因为如此,其实当年《世界政策》杂志就发过一篇文章吐槽过米尔斯海默:《狮子与羔羊: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的重新思考》,说的就是一个国内政治的问题。

这道理就如同米尔斯海默批评美国的对以色列政策一样,米尔斯海默认为,无条件且无限制的支持以色列没有任何合理性,而且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回报,反而和阿拉伯国家关系搞僵,花了这么大代价就为支持以色列?

他说得对不对?
太对了。

甚至连以色列国防军的退伍军人都在《大西洋月刊》发文支持这种说法。

有没有可执行性?

没有,就是没有,不支持以色列的总统上不了台啊。

最后米尔斯海默的正确理论就成了真空球形鸡,根本没有任何人采纳他的说法。

任何胆敢采纳他说法的人,基本上就要在政治上批倒批臭。

政策性建议一般是限于目前的政治状态,提出的一个解决方案,它是有前提的,而不是天马行空的。

这就是美国外交的悲剧,也是美国内政的悲剧:聪明人太多了,而且都知道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但是只能眼睁睁看着往错误地方走。

你们翻一翻最近关于俄罗斯指责北约东扩的言论,无数的美国媒体告诉你:北约根本不想东扩,北约东扩对俄罗斯没威胁云云。

那么北约是不是想东扩?北约东扩对俄罗斯是不是没有威胁?
这是一个“先有因,还是先有果”的问题。

把北约历届峰会拿出来看看,毫无疑问,就是支持北约东扩的。
而理论圈子是不支持的。

那么理论圈子的不支持为什么没有在北约峰会上展现出来?
很简单:你怎么开口啊?不支持北约东扩属于政治不正确。

所以回头看看俄罗斯这一仗,没法不打,自2008年就已经确定了把格鲁吉亚和乌克兰纳入北约,然后格鲁吉亚就出事了,乌克兰一直拖到2013年才出事,已经是拖了很久了。

只有打,才能阻止北约东扩,才能逼着这些搞外交的人正视问题,这样阻止东扩才不再被“政治正确”或者“政治不正确”所干扰。

也正如同目前对俄罗斯的制裁一样,单纯的金融制裁也就罢了,从科技,到足球,到猫猫狗狗,到树,甚至到病人都是如此,为什么这么魔怔?

在一个全民疯狂的时候,你精神正常,那么你就不正常。

我这么跟大家讲:以后必然会有关于今天这种魔怔行为的反思,必然会有,就跟二战囚禁日裔一样,这点我甚至和在美华人沟通过,他们也认同我的观点。

但是即便是日后必然会“反思”“道歉”,不妨碍今天要做这种事情。

这就是问题所在。


user avatar   chang-shou-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米尔斯海默自称是现实主义者,我很大程度上也是。米尔斯海默似乎认为大道理要管着小道理,并且主张某种长期主义的视角,我也是。但我和他认可的大道理恐怕有很大的区别。

我注意到,他似乎认为中国是可能赶上美国的,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若干献策。但我不知道他是否愿意承认,中国不仅有可能赶上美国还有可能远超美国。中国远超美国这件事就是我最看重的大道理。越是大道理,论证就越简单,无非就是这么几点:一、中国的人口规模远超美国;二、中国现在经济总量超美已不可阻挡;三,中美两国的政治整合力优劣过于分明,在中短期内这方面的实力对比很难发生变化;四,在中国接近美国的过程中,美国都无力阻止中国超美。那么在中国超美之后,美国又如何阻止中国利用更强的实力进一步拉大对美国的总体优势呢?

也许米尔斯海默感情上无法接受中国可以实力远超美国,但他理智上至少应该承认这是有不小的可能性的。 那面对这样的可能性,一个现实主义者应该怎么样呢?他当然可以继续鼓吹对抗斗争的plan A. 但是不是也要做好斗不过斗不动的情况下实施的plan B ?

Plan B 应该是什么?投共。

美国现在似乎没有公开的投共支持者。但米尔斯海默号称现实主义又特别敢说,我觉得可以试试能不能将其转化为美国第一个有影响力的“不排斥投共者”,即认为应该和中国好好斗一斗但一旦判断斗不过就应该投共。

米尔斯海默说自己是进攻性现实主义者。巧了,我觉得我的很多献策也可以算是进攻性现实主义。比如我给美国的很多献策,从军管日韩德到军事偷袭台湾后让台湾被大陆和统,这些都是有非常强的进攻性。 只不过这个进攻性不是直接针对竞争对手,而是针对所谓的盟友。 但仔细想一想,这种直接进攻盟友的方式,其实也间接对主要竞争对手造成很强的进攻压迫。比如军管日韩德这件事对于中国的进攻性就在于逼迫中国打破自己的大棋局。考虑到中国擅长搞长期规划并贯彻而美国缺乏长期规划能力,美国用自己的乱搞迫使中国抛弃自己的计划,这就是间接进攻性。

当然了,我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进攻性现实主义献策者。在乌克兰龟缩事件后,我觉得像军管日韩德这样的献策可行性已经太低了。但我以后还会进行其他方式的进攻性现实主义献策。

说到美国的外交政策,现在显然是严重偏离现实主义了,夹杂着意识形态挂帅,自大傲慢,严重拖延症等等。美国未来有没有可能重新让现实主义主导外交呢?当然可能,但这几乎肯定是发生在美国已经沦为老二的背景之下,发生在美国被现实狠狠教育之后。 因此等美国开始搞现实主义外交的时候,不管是进攻性还是防御性,它都面临着比自己强大的中国。那彼时的现实主义外交者该何去何从呢?会不会彼时的现实主义者会认为Plan B是个很现实的方案呢?米尔斯海默如果活到那时候又会持何种立场?


user avatar   xiao-miao-ta-huan-shi-miao-m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19年10月中旬,翟东升老师主持了一场学术讲座,主讲人为美国进攻性现实主义代表人物,芝加哥大学的米尔斯海默教授,据翟东升老师说,会后,在与其于共和国七十周年纪念的大花坛前合影留念。他一边握着翟老师的手对着镜头微笑,一边说,“你信不信,十几二十年之后,美俄会联合起来对付中国?”。

米尔斯海默生于1947年,壮年恰逢美苏争霸,脑子里还存有所谓大三角博弈论思想钢印,格局局限于地缘政治,可惜,中国不是苏联,也不是俄罗斯,也不是印度,不是英吉利、不是奥匈帝国、不是法兰西,跟这个世道上存在的、消亡的任何一个强国不同,除了视角在地球,我们还在太空,还在宇宙,当然,我们最主要的视角永远在国内。

地球上的玩闹真的很可笑,不是吗?


user avatar   tzar-x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些人可能还没理解俄国佬学长送的职业生涯大礼包是什么玩意儿


那我就来个图好了:

事实上米老头的进攻性现实主义在学理上和解释力上都不行,和超高级暴论没有特别明确的区别

这也就意味着符合一定标准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暴论说不定哪天就会影响历史的走向……

所哪天开发一个进攻性无神论,专门对宗教信徒发动无神论吉哈德,估计也很有市场。


user avatar   luxenius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看到你们说米尔斯海默是边缘人。然而,我认为他尚有机会改变美国的国家战略。

举个很近的例子吧,一位可以算老键政人的极右分子,史蒂夫·那个什么农,咱乎不让提他名字。这个人,从前充其量就是马督工,距离美国决策层的距离还差了1000个带鱼吧,结果呢,带着他的纲领进入了川普的竞选团队里,2016年底成为了白宫首席策略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贸易战以及后来基于regime change的对华态度,他都是主要设计者之一。

米尔斯海默74岁了,也没几年的清醒时光了,虽然俄乌冲突发生后他有一次被舆论聚焦,但也是褒贬不一。

如果他真想要施展自己的抱负,唯一的一条路就是……拥立川普。2024不远了,现在就要开始接触。

民主党那帮人,冷战思维是刻在DNA里的,只会把俄罗斯脖子上的绳子越勒越紧。现实主义者提出的所有的“联俄制华”,最后都会变成联合利华。

而GOP基本上已经被川普个人所绑架,不可能再有第二个候选人能撑得起,那么也只有川普有一些许可能打破这个氛围。


清晨,米尔斯海默推开小木屋的门,大雪已经停止,门外停着三辆黑色的雪佛兰SUBURBAN,车顶已经被雪盖满,看起来已经停了一整夜。此时第三辆车的后门开了,下来的是一位健硕的金发老人,黑大衣中央露出了一根鲜红的领带……


user avatar   ji-xing-ch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人可能根本没搞清楚,老米这类人属于书斋学者,和基辛格、布热津斯基这些学者转政客的专业政策人是两码事。

当年基辛格来访我校,适逢国际关系界泰斗级人物肯尼斯·华尔兹逝世,他和基辛格基本是同一代人,在学界看来都属于冷战遗留下来的国宝级现实主义学者。于是,有本科学生天真地问基辛格对华尔兹怎么看、怎么评价他的贡献。结果基老爷子老老实实说:“我上周才知道有这么个人。”

问的学生懵了,我笑了。这个故事简单地说明了一个事实,美国国际关系界分两种人,一类是基辛格之流的政策实践派,一类是华尔兹之流的理论构建派。两者有那么一些沟通,但指望理论构建派去影响政策,恐怕想多了点。

怎么区分这两派?很简单,首先要看这个人有没有政府内部任职经历。有了政府任职经历才可能被划入对政策有影响力的人士,毕竟政策影响是要依赖人脉的,人脉广、影响力大,这在任何国家都是一样的,没在政府内部任过职,你就只是个发文章指点江山的穷酸教授,政府老爷哪个会来理你?其次,还要看所属的党派和从政的时间。比如,基辛格的任职时间是20世纪70年代,那么90年代后他的政治影响力就不行了,而且这几年他在华盛顿甚至可以说神憎鬼厌,两党的激进派都不待见他。再如小约瑟夫·奈这种人是民主党克林顿时期在政府任职的,所以他的政策影响力也就限于民主党执政时期,比如他提出了“巧实力”,很快就被奥马巴时期的希婆吸收进了自己的政策讲话,但在共和党执政期指望奈发挥什么影响,那是痴人说梦。

在我印象里,老米是个纯粹的书斋学者,别看他挂着几个米国政府资助的项目主任头衔,就认为他是能对美国政策有大影响的人物。

我难听的话说在这里,老米在中国的火爆是超出他本身的学术地位和政策地位的,一大半是媒体炒作的结果。他在中国的名声奠基于《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这本书比较详细地阐述了他“进攻性现实主义”的理论体系,而且因为时代原因在国内卖得比较好(大概因为比较好懂本科生都喜欢读手动狗头)。但“进攻性现实主义”只是现实主义众多理论流派中的一个,可能是比较抓眼球的一个,但却是对现实解释能力最差的几个理论之一。纯粹从学术角度看,进攻性现实主义的水平是不行的,在我看来防御性现实主义在解释当下世界时比进攻性现实主义要靠谱得多。

有些人可能会杠:你说老米的理论不行,但人家批北约扩张批得对呀。

然而,基本上任何一个现实主义流派,都不同意北约的盲目东扩。所以说什么老米是唯一先知先觉的可以省省了。米帝不乏聪明人,米帝这些年的问题始终在于,这些聪明人和他们的建议无法被真正掌握权力的人吸纳。这是现在米帝的体制问题。

最后,虽然批了老米那么多,还是要为他说两句好话。老米是个热心的学者,对学生要求很严格又很耐心,学术对线有理有利有节。作为美国国际关系学界的活宝级人物,他在中国当网红我是没什么意见的。但如果一个人真对国际关系感兴趣,不要觉得复读米尔斯海默那两句经就完事了。他的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的产生逻辑是非常粗暴的(《大国政治的悲剧》是通过裁剪历史事件来验证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的,手法很拙劣),硬套现实解释力是很差的。

先酱紫吧。


user avatar   tuo-qia-ma-ke-zhi-g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个苦口婆心劝美国人别再念经了的倔老头,进攻性现实主义是他的代表成果,但他的观点可绝不止进攻性现实主义。

米尔斯海默,或者说以他为代表的美国政策研究学术界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和政策形成过程几乎完全隔绝。

这种隔绝不仅仅是学术界的建议和成果被排除在如今彻底被党棍和政务官系统所把持的美国政策形成过程,还是一种思想和精神世界的隔绝,简单来说就是, 美国的政治学者们和美国的政策制定者们不是两个群体,而是两个物种,二者之间的隔绝几乎是物理性的。

那么这种隔绝是怎么出现的呢?很简单,米尔斯海默这类人拒绝翼赞大政,拒绝进行“因为我是神之子,所以我战无不胜,因为我战无不胜,所以我是神之子”这种循环论证(代表作福山的《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而是顽强的企图重申科学决策、国家利益、客观现实等等这些传统决策因素的重要性,所以他和像他一样的人显得不合时宜了,由此被隔绝在了决策形成过程之外。

如果你仔细读过米尔斯海默的作品,会发现他的理论是有一个一以贯之的思想主轴的,即少谈些主义,多谈些问题。

他在中国最初为人所知,是他的那本作品《大国政治的悲剧》,从这本作品中,米尔斯海默的代表性国关理论——进攻性现实主义首次为人所知。

需要指出的是,个人认为这个翻译实际上是有问题的,这书的原名是《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个人认为其正确的翻译应该是《强权政治的悲剧》。

因为这本书全书都在探讨大型政治实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它们相互间的博弈,冲突,矛盾等等,但这里所说的“大型政治实体”并不特指主权国家,而是泛指一切政治实体,比如欧盟,它不是一个主权国家,但没有人会否认它是一个政治实体,因此翻译成《大国政治的悲剧》容易让人产生此书在论述主权国家间关系的错觉,这是具有误导性的,也是违背了此书宗旨的,实际上,按照米尔斯海默的观点,主权国家之间的互动只是政治实体间互动的一种形式,而非全部。

这本书究竟讲了些什么呢?

大致是这么几部分:

国际关系本质上依然奉行丛林法则,国际社会本质上处于无政府状态。

暴力是人类社会的元逻辑,地面力量是暴力的最高表现形式,水体则是暴力投射的最大阻碍,因此,欲施暴,必用陆,欲控暴,必用海。

对于美国这么一个离岛国家来说,与中心地带(俄罗斯)维持良好的关系,以分裂边缘地带(欧洲,东亚)应该作为万世不移的基本国策。

少念经,多半事,少谈些主义,多谈些问题。

这就是这本书的内容,这些观点我们今日去看或许平平无奇,但要注意米尔斯海默提出这些观点的时代背景,《强权政治的悲剧》是在2001年出版的,这个时间节点极其关键,因为那是伊拉克战争之前,科索沃战争之后,阿富汗战争当年。

以下是这本书出版前后的时代背景:

这一年对美国来说是烈火烹油的一年,虽然这一年发生了911事件,但是和大家想象的不同,美国的权力和声望恰恰因911事件而如日中天,911发生后小布什公开宣布,要么站在我们一边,要么站在恐怖分子一边,没有中间地带,逼着整个世界人人表态个个过关,而天下莫敢不从。

对阿富汗战争有印象的朋友应该记得,当时并不是说“美军发动了阿富汗战争”,而是“多国部队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多国部队”这个措辞,在当时的语境下,实际上就是“天子六师”的意思,美国就是世界秩序无可置疑的主导者。

也是在那个时候,美国人在越战后第一次开始露出“因为我是神之子,所以我战无不胜,因为我战无不胜,所以我是神之子”这种循环论证的苗头。

在这一年年底,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美国内部当时普遍认为此事标志着美国主导下的国际体系彻底消化了中国,接下来只需要等待中国慢慢“民主化”即可,中国在911事件发生后也第一时间声援了美国,中美关系空前良好。

在这一年,欧洲对于美国主导下的国际体系表现出主动参与,积极融入的态势,前面说到的“多国部队”里,欧洲可是出了不少力气的。

2000年俄罗斯结束了第二次车臣战争,2001年车臣武装对俄罗斯进行大规模恐怖袭击,在2002年俄罗斯就发生了莫斯科剧院人质事件,再加上此前的科索沃战争和北约东扩,美国来来回回不厌其烦的抽俄罗斯的脸,也因为这一系列事件,俄罗斯内部像普京这类亲西方派就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对西方的幻想逐步破灭的。

科索沃战争仅凭空袭就大获全胜的经验让美国军方越发迷信空中优势的重要性,所谓“零伤亡”的概念首次被提出,越战后一度消弭的空军制胜论再度沉渣泛起,空军的咄咄逼人甚至一度让美国海军的一等人地位险些不保,另外米尔斯海默本人还是空军出身。

以上就是《强权政治的悲剧》一书出版时的时代背景。

现在我们来梳理一下。

在一个美国主导下的国际秩序如日中天,以至于美国可以逼迫全世界人人表态,个个过关的时代,在一个美国人开始循环论证“因为我念经,所以我会赢,因为我总是赢,所以我念的是真经”的时代,在一个美国和俄罗斯关系急剧冷却,和中欧关系空前良好的时代,在一个空军制胜论再度甚嚣尘上,甚至零伤亡概念开始被炒作起来的时代,一个空军出身的人开始强调地面力量的重要性,鼓吹与灰头土脸的俄罗斯搞好关系,防备低眉顺眼的中国和欧洲,并且公开反对美国人搞循环论证,号召美国人多关注现实,多关注国家利益,不要意识形态挂帅,搞经本位,甚至公开宣称世界依然是一个无政府社会,并不是全世界都围绕着美国转。

知道什么叫不合时宜了吗?知道什么叫头铁了吗?知道什么叫指出皇帝光着身子的小孩了吗?

虽千万人,吾往矣,说的就是这种人。

更可恨的是,他居然全部言中了。

在普世价值日渐崩塌的当下,提醒世人尊重现实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在那个宗教狂热的时代下明确指出神并不存在,这就叫弥天大勇。

后来美国人念经念的越发疯狂了,已经念到天不生新自由主义,万古如长夜的地步了,但他还是不改初心,继续对这种文革行为进行指责,于2002年再次推出了一篇论文,并在这篇论文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于2007年出版了《以色列游说集团与美国的外交政策》一书,对美国不顾及国家利益,单方面且毫无意义的亲以色列行为大加抨击。

这本书比《强权政治的悲剧》更泼辣,它说了这么几个内容:

在美国有着具体边界难以准确界定,但客观上确实存在的以色列游说团体,这些团体对美国的对外政策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之大,已经到了近乎于一票否决的程度。

这一群体中的相当一部分甚至并不是犹太人,而是出于某些形而上学的宗教理由而对以色列持无条件偏袒原则的其他群体,且这一群体与新保守主义者有相当程度的重合。

在这一群体的影响下,美国的对外政策,特别是中东政策表现出了极端的不理智,极端的怪异,极端的不现实,你在美国的中东政策中可以找到任何东西,唯独找不到国家利益。

找盟友的前提是要有共同利益,就算没有共同利益,至少也应该有共同敌人,如果连共同敌人也没有,那至少对方应该有个人样,而以色列三者全无。

以色列游说团体本质上与美国的农业游说团体,钢铁游说团体,纺织游说团体并无不同,他们假装自己的利益与美国的国家利益保持一致,并以此为借口大吃财政饭,简单来说,美国拨款养活了一群游说自己的人,在米尔斯海默和这本书的另一共同作者斯蒂芬·沃尔特看来,这么做极其愚蠢。

以色列游说团体在美国的学术机构中常年执行“控制辩论”策略,以此确保美国的学术界“只讨论他们希望讨论的话题,同时避免得出他们不希望得出的结论”。

此书一出,米尔斯海默和沃尔特几乎立即就陷入了舆论漩涡,而且不出所料,基本上就是种族歧视,反犹主义,阴谋论那老三篇,我们今天看这老三篇已经不以为然了,但要注意,那是在2002年,那是转经筒们声势浩大的时代,当时米尔斯海默和沃尔特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当时这本书的出版导致学术界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立即与米尔斯海默拉开距离,划清界限,相关争辩和讨论的范围甚至超出了美国之外影响到了欧洲和中东,引发了一场关于以色列游说团体的大讨论,由于该书尺度极大,范围极广,基本上奠定了美国学术界关于该领域的学术研究范式,迄今为止依然没有任何人的任何学术成果超出该书的范畴。

然而米尔斯海默还没完,他在2011年再次出版了一本书,《为什么领导人要扯谎:在国际政治中撒谎的真实原因》

他讲了这么几个内容:

一国的领导人往往不会对外国撒谎,因为要做出正确的对外决策,准确且及时的信息至关重要,而不同国家的领导人之间往往缺乏信任,尤其是在涉及重大国家利益的时候,毫无信任可言,因此撒谎毫无意义,因为撒谎的前提是信任,在没有信任的情况下,撒谎反而会破坏从外部获取准确真实信息的机会,因此反而不如互相保持坦率诚实更有效,哪怕保持坦率诚实会导致严重敌意也一样。

简单来说,出来混要讲信用,说杀人全家就要杀人全家。“进行了坦率的交流,充分交换了意见”总好过嘻嘻哈哈一团和气的开务虚会。

一国领导人往往会对本国民众撒谎,因为做出对外决策时往往会面临内部政治阻力,一些符合国家利益的决策往往不符合本国的政治正确,为了在国家利益和政治正确中取得平衡,对内撒谎就成了降低政治阻力,推动决策形成的重要保障。

简单来说,既要当婊子的好处,又要立牌坊的体面,很多时候其实并非领导人的需要,而是公众的社会需要,为了满足这种需要,领导人必须左右横跳,因为没有任何社会会承认自己为了好处不择手段,唯利是图。个人可以承认,但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永远不会承认,所有社会都认为自己是伟光正的。

我们中国人对这一点应该深有体会

他还特别举了小布什打伊拉克的例子——萨达姆没有对外撒谎,伊拉克确实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小布什对内撒谎了,他必须要对民众说自己是为了消除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才进攻萨达姆政权的,而闭口不谈欧元进入伊拉克对石油美元的重大威胁,而美国民众的生活,恰恰建立在石油美元而非道德之上。

最后他做出总结,任何国家,为了国家利益,当撒谎时便应撒谎,不要对此有心理负担,因为国家没了利益一天都活不下去,道德终究是不能当饭吃的。

需要指出的是,和对美国发动的其它战争不同, 米尔斯海默对伊拉克战争总体来看是持正面评价的,他对伊拉克战争的抨击相比较他对其它战争的抨击反而相对较少,因为伊拉克战争确实客观上维护了美国的核心国家利益(石油美元),米尔斯海默对伊拉克战争的抨击,主要集中在具体的军事策略等单纯技术层面和反对过度强调伊拉克战争的意识形态色彩,对于这场战,他还是持正面态度。像科索沃战争这种为他人做嫁衣的纯意识形态圣战他是持全盘否定态度的。

米尔斯海默受到一贯迟缓笨重的中国学界关注,还是在他于2018年出版了《大幻想:自由主义之梦与国际现实》一书之后。

其实个人认为这本书的标题也是取的有问题的,这本书的正确标题应该是《为什么普世意识形态都是在扯犊子》。

这本书的内容说起来也很简单——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各位普世价值都是垃圾。

这书用了相当庞大的篇幅讲了这么一个道理:

每个人对于什么样的社会才是心目中的理想社会都有一个大致的想象,而这种对于理想社会的想象,米尔斯海默借用了亚里士多德的概念,称其为人类社会的“第一原理”,米尔斯海默认为,由于每个人对于理想社会的想象都是不一致的,这导致人类社会永远不可能就什么才是人类社会的“第一原理”达成共识,因此,真正的理想社会永远不会出现,因为你心目中的人间天国,在另一个人眼里就是人间地狱。

简单来说,彼之蜜糖,我之砒霜,在一个连披萨上到底该不该放菠萝都不能达成共识的世界上,谈“普世价值”本身就是在扯犊子,因为任何价值体系都有其适用范围和特定受众,一旦超出这个范围,理论破产人破防就只是时间问题。

米尔斯海默在书中进一步强调,由于普世意识形态注定会在超出其适用范围时破产,但这类意识形态自诩普世的特点又总是让其具有超出适用范围的趋势,因此,这种内在结构性矛盾注定了普世意识形态终究成不了气候,因为其鼎盛之日,往往就是待毙之时。

近一百多年来的人类近现代历史一再验证了这一点。

就比如苏联后期,苏联中后期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真的有点信了,结果被阿富汗的圣战士给搞的理论破产人破防,当时苏联人无法理解,我是来解放你们的,你们怎么可以抵抗呢?

圣战士表示,不好意思,你碍着老子做礼拜了,生死事小,清真事大,毒刺导弹,来,107火箭炮,来,古兰经,来。

几十年后,美国人把苏联人犯过的蠢又犯了一次,阿富汗圣战士能够同时把两大普世帝国给搞到理论破产人破防,只能说天生一物,必使其被一物克,而使其克一物。

这本书又进一步强调,民族主义,地区主义,国家主义,本位主义等非普世意识形态由于有着明确清晰的利益边界,且其内在逻辑承认自身的局限性和适用范围,不妄图在全人类范围内建立理想社会,因此反而能够长期且稳定的维持自身存在,其内在结构性矛盾远小于普世价值,以至于很多所谓的普世价值体系,本质也是用普世价值体系做包装的民族主义,地区主义,国家主义和本位主义。

比如特色什么什么的,比如一国建成什么什么的,比如新保守主义,比如欧式社民党,这一套大家都懂。

众所周知,双脚离地容易摔断脖子,调子起的太高容易理论破产人破防,一开始就承认自己只是个俗人,就好那一口吃香喝辣,反而延年益寿。

这本书出版时在国内引发了巨大轰动,特别是学界,一部分人是苦新自由主义久矣,但是自己水平有限又反驳不出个子丑寅卯来,看见突然有这么一本美国高水平学者有理有据,逻辑清晰的反驳新自由主义的书出版,一下子久旱逢甘霖,赤子见父母,可算是遇到亲人了。另一部分人是信新自由主义那一套信得真,心心念念要拿这一套来“启蒙”芸芸众生的狂信徒,结果一个为美国当过兵打过战,蜚声美国高等学府,声名显赫海内外的著名学者,突然跳出来把早已危机四伏的新自由主义骂的一文不值,于是国内这些信得真的人一下子理论破产人破防了。

这也可以侧面看出国内的人文社科水平究竟有几斤几两。

他的这些作品,实际上已经算是相当收敛锋芒的了,毕竟岁数大了,不容易动气,实际上他早年的作品远比当下泼辣,比如他1983年的作品《常规威慑》,这部作品简直可以说是政论版的《三体》,他从头到尾就在说一件事——威慑的置信度来自于触碰红线后立即无条件完整兑现,不被兑现的威慑等于没有威慑,兑现了的威慑,哪怕再小,也会让人慎重对待。

还是那句话,出来混要讲信用,说杀人全家就要杀人全家。瞻前顾后,首鼠两端,不仅让人看不起,还极其有害。

然而可叹的是,像他这样的有识之士,是被彻底隔绝在美国的决策形成过程之外的,即使他一次又一次预言正确,形同先知,但美国的决策形成过程还是不愿意听取他的任何意见,导致他虽然名声显赫,在学界几乎可以说是声震八方,但是美国的决策形成过程却更乐意去追捧福山一类的翼赞文学家。

他的预言有多准确呢?

他曾经表示,中国迟早会成为美国主导下的世界体系的重要受益者,这种受益将让中国成长到足以挑战美国对世界秩序主导权的地步,特别是中国进入美国主导下的世界体系后,西方社会的现金流和技术成果将大量为中国所用,最终将让中国彻底成为美国主导下的世界体系分割不掉的一部分,美国根本无法像某些人吹嘘的那样消化中国,因为中国的体量实在是太大了,连中国自己都消化不掉自己。

他说这些话是在什么时候?2001年。

中国是在这一年的年底才加入世贸组织的。

哦对了,他还说过,美国对俄罗斯和中东国家极其愚蠢且不理智的政策不仅无助于国家利益,而且会让广大发展中国家前所未有的警惕西方,破坏掉西方在冷战期间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信誉,最终导致这些国家去寻求“另一个选择”,他们会积极追捧第二个强权以保持和西方的平衡,哪怕这个第二强权实际上并不具备和西方对抗的实力或者意愿,也会被发展中国家推到前台。

他是在2004年这么说的,而当时伊拉克战争的大规模军事行动阶段刚结束不久。

他的预言如此精准,以至于他被美国的决策形成过程彻底排斥在外——没有人会喜欢逆耳忠言。

当下美国的决策形成过程中充斥着党棍和政务官,这些人只会做两件事,念经,勾兑。念经环境下,现实利益没有生存空间,勾兑方法下,科学决策没有生存空间,而米尔斯海默从80年代开始就几十年如一日在倡导科学决策,倡导现实利益,对于看不惯的事情,不问风向,不顾政确,该骂就骂,该喷就喷,而且还骂的有理有据,让人找不出破绽来。

在一个以勾兑治天下的时代,在一个不要说维护,就连认知国家利益都极为困难的时代里,强调科学决策,强调维护国家利益,鼓吹拓展国家利益,鼓吹理性思维,他注定曲高和寡。

要注意,虽然他一直反对意识形态挂帅,但他并非完全否定和忽视意识形态的作用,实际上他一直在强调要合理的运用意识形态工具以谋取国家利益,简单来说,他对意识形态的态度是完全工具化的,他认为,人使用工具并不意味着人必须信仰工具,实际上他一直主张应该合理利用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在宣传渠道和逻辑构建层面的压倒性优势,去向其它国家,特别是那些潜在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的精英阶层中去灌输,植入新自由主义思想,从而规范和控制其行为模式,以便使其行为更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但他一直强调这只是一种次优手段,一种辅助方法,而且必然激起当地的民族主义和地区主义反弹,掌控世界的关键,归根到底还是靠暴力,无法靠陆军的暴力施行或者海军的暴力控制去达成的目的,靠意识形态终究是做不到的。

所谓有武装的先知才是先知,没有武装的先知只是疯子。

米尔斯海默的这种思维方式,与他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他在17岁时就参军入伍,加入陆军,当时美国正在打越战,越战的烂泥潭导致了美国人第一次理论破产人破防,甚至因理论破产人破防而催生出了“垮掉的一代”,亲眼目睹这一惨状的他便去西点军校深造,据说他去西点军校的初衷是试图在美军一线战斗人员中普及专业军事知识,提升军事素养,以免出现一群对战场实情缺乏了解,满怀理想情怀的“锅盖头”懵懵懂懂就被驱赶上战场,最后理论破产人破防,批量出产兰博这种反社会分子和垮掉的一代的情况。

实际上17岁就参军入伍的米尔斯海默就曾经是一个这种锅盖头,想必他恰恰是经历过理论破产人破防的阶段后才脱胎换骨,停止念经,走向现实的。

他1970年从西点军校毕业后加入了空军,干了五年,这五年是美国越战走向失败的五年,但却是美国外交走向成功的五年,他作为一个空军军官,最大的感受就是空军卵用没有,用他自己的话说,很多地方理论上已经被炸到不可能有任何生物存在了,但越共总是能从最匪夷所思的地方钻出来,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彻底抛弃了对空中优势的迷信,重新审视起了那些在下方的泥巴地里打滚,真刀真枪和越共玩命的锅盖头们。

这也是他在自己的著作中一再强调陆军,海军,地缘控制这些传统到有些老掉牙的事物的重要性的原因,相同的观念其实中国也有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和两山轮战期间,我军前线将士在实际体会了战地生活后,不约而同得出结论——大炮不能上刺刀,解决战斗还得靠步兵。

但这段时期美国在外交上的大幅度成功又让他意识到,或许战场问题的关键并不在战场上,于是在以空军现役军官的身份报考了南加州大学的国关硕士学位,从此走上了国际关系学者的道路。

这种充满火药味的人生经历和三观塑造过程显然不可能留下任何的幻想和天真,他是在垮掉的一代中成长起来而且没有垮掉,还在设法解决问题的人,而军旅生活又总是能让人把注意力完全放在现实问题上,他的现实主义思维由此而生,所谓的进攻性只是因为主动权在美国手上而已,主动权在手当然应该进攻,美国处于守势之后,他又开始高呼美国应该关注自己的力量边界,该妥协就妥协,不要胡乱扩大战线了。

这种闻过火药味的人,对现实的嗅觉显然不是书斋勇士们所能比拟的。

一言以蔽之,米尔斯海默唯一的问题,就是生错了时代,但如果他不是出现在这个时代,他大概率是无法获得当下的地位的,在一个虫豸满地爬的世界里,说人话本身就成了最大的罪过。


user avatar   zhang-hai-zhong-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米尔斯海默关于Ukraine完整版】

米尔斯海默被评为现实主义战略家,但是在我看来他的战略一点也不现实。

米尔斯海默的现实主义不被看好,甚至被边缘化是有深刻原因的,根本原因是因为米尔斯海默提出的联俄抗中策略和美国的离岸制衡国策以及美国的地理位置有根本性矛盾。

美苏冷战多年,最终形成了现有的单极霸权世界,为了维持单极霸权需要,美国必须始终贯彻离岸制衡的国策,在东亚扶起日韩钳制中国,经营香港、台湾加强筹码,利用英国伦敦金融和北约军事能力钳制欧盟,利用以色列压制中东,曾经也利用中国,防止苏联。

这些策略深度绑定了大量利益纠葛,错综复杂,如果执行米尔斯海默的联俄抗中策略,必须在,经济上给俄罗斯松绑,给予俄罗斯更多有利条件,这个过程中,俄罗斯会重构世界岛现有秩序,到时,世界岛上事,美国说了可不算,因为俄罗斯的版图东达日本,西达欧洲,横贯世界岛,能源充足,资源丰富,军事强大,他是有能力重构世界岛秩序的国家,这种国家,美国战略精英敢松绑,普京的能源霸权之路就会轻松实现,“二十年后给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就会变成现实,世界岛上美国现有的利益和秩序瞬间瓦解,这就是美国要置俄罗斯于死地的根本原因,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俄罗斯拥有的土地和潜力,就是美国必须极限施压俄罗斯,希望二次肢解俄罗斯的原因。

离岸制衡策略必须让世界岛不能走向稳定,不能走向资源整合,必须时刻存在矛盾与冲突,美国才能通过金融资本持续攫取利益,才能通过海军和海权优势控制世界。

美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美国必须继续执行这种策略才能控制世界,当采用米尔斯海默的策略时第一要深刻调整利益关系,第二未来要面对俄罗斯构建的世界岛新秩序,美国毫无把握。

离岸制衡策略导致世界岛必须乱,乱,美国才能继续执行制衡策略,而世界岛战乱不符合世界岛上大国的利益,以中国,俄罗斯,法国为首的大国利益最先受损,此次俄乌冲突,实际争夺的就是欧盟经济利益归属权,法国率先奔走调停,可见法国至少还能看清楚自身利益的,美国的战略和世界岛大国的利益有根本性冲突。

制衡战略有深层的利益矛盾,现行制衡策略又不得不执行,这个矛盾的存在,就是美国曾经的战略家认为未来应该谋求与中国和平与合作的根本原因,如果竞争和继续施压中国,最终会让世界岛走向中法俄三国构建的新秩序,我称这为三足鼎立的世界基石,这种新秩序如果出现,有没有美国和他的狗腿子,就不重要了。

中、法、俄、美,这最后一个席位,基辛格认为会是日本或者印度,我认为会诞生在非洲,不过会经过漫长的大国博弈。

米尔斯海默没理解基辛格的均势,实际上这种均势一定得具备地理、人口这些基础条件,联俄并不能达到目的,更何况风险更大,也没理解布热津斯基,布热津斯基对于中俄伊的判断我认为方向对,但不准确,世界岛确实会走向稳定,但基石里应该是法国,而不是伊朗,这是由大国利益决定的,也可能米尔斯海默想超越前面这两位吧。

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战略家,申不害,申不害相韩15年,韩国终成战国七雄之一,申不害入韩为相前,对霸主魏国朝堂均势被破的论断,到是跟基辛格追求的均势理论有些相似,但现有的战略都不适合美国,美国最终还是要回归到门罗时代,如果继续维持世界霸权,门罗主义都可能维持不住。


user avatar   dong-dong-39-7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还珠格格天上人间里,最后皇上和尔康微服出访去看小燕子的时候,紫薇竟然没有一起来。晚上围炉夜谈时,尔康还说紫薇现在同知画已经成为了闺中密友…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 2 月 18 日成都新增 1 例为销售人员,疫情期间多次拜访客户? 
  如何评价《头号玩家》? 
  激光脱毛真的对皮肤无伤害吗? 
  奇幻大片《图兰朵:魔咒缘起》为什么逃不过扑街的结局? 
  为什么美国电影可以把白宫炸了不知多少次?而中国却不可以拍类似内容,这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 
  为什么学习了物理化学生物的年轻人仍然相信中医能治病? 
  如何看待瑞金医院把实习同学变为廉价劳动力并以取消保研资格,挂实习科室等方法威胁的做法? 
  如何评价漫威电影里各主角的演技? 
  冯小刚当年为什么一改贺岁片的老套路拍了集结号?又为什么选择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张涵予当男主角? 
  美国的电影产业为什么会特别的发达? 

前一个讨论
美国总统拜登正式签署美国对俄罗斯的能源进口禁令,俄罗斯原油对于美国重要吗?禁令生效会产生哪些影响?
下一个讨论
泽连斯基8日凌晨发表自拍视频,他到底还在不在基辅?





© 2024-12-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