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观点啊,我认为这些都是社会进步下的产物,是正面还是反智我也说不明白。
民智的提升导致自我意识的觉醒及维权概念的普及引出了利己主义,“我”优先于所有人、事、物。
人民平均收入的提升,民众不再满足于基本温饱,开始追求“我”的个性化,差异化等精神满足,引出了消费主义。
收入的提升导致消费水平的提升,又进一步导致物价提高,然而收入的提升远远赶不上物价的提升,民众己经开始了一定程度的物质生活,精神上很难再回头接受“仅滿足生存”的模式,为了维持当下的生活水平,只能不断的追逐金钱收入,进而引出了拜金主义。
要说鼓吹不能说没有,但,我倒觉得,与其说鼓吹、强行制造这些主义,倒不如说社会的进步必然产生些副作用,而资本发现了这个必然性,于是推波助澜,加速了这一个过程,加速了他们吸金的速度。
以上只是个人浅见。
反智行为与社会进步二者并不冲突。
物质资源过剩是社会的进步和发达的表现。
正因为有了这个物质基础,人们才会在生存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其他需求。这些需要你可以说它是非必须,也可以说它是更高级。
正如在进化论的一些观点中,人们会把能够承受累赘的程度当做物种发达的标志。按照这个观点,人类可以进行承担十月怀胎,然后进行至少十多年培养——而按照现在的社会体制,要进行22年的培养才能大学毕业进入社会分工体系,这就是人类作为食物链顶端的物种特有的标志。
因为只有人类能够承担这么长时间的持续投入和风险承担,而不必担心生存机遇和资源不足。
只是凡是都有两面性。
冗余资源如果用于持续投入形成资本——别管是固定资产还是人力资本,那么对将来的成长是有好处的。
冗余资源如果用于题目中的过度消费,跟资本性投入没有关系,那么这些拜金主义、过度消费,以及由此导致的反智行为(比如为了强调自由,而不戴口罩)就是人类进化机制内部存在的自我牵制力量在起作用。
咱们不是为了讲辩证法,但事物的矛盾属性是天生的、内在的,这一点同样适用于这里。
人类社会既然选择了市场经济这个发展模式,那么在享受它带来的巨大推动力的同时,就要承担它内在的弊端。而人类社会的持续性发展也就取决于人类在不同矛盾当中的取舍。控制得好,过度消费虽然有害但无伤大体,控制不好,就会出现革命。
对问题的回答到这里大体就结束了。但这里面有一点需要额外强调,就是题目中关于消费主义和利己主义的判断。
从刚才对冗余资源是否用于资本性投入来看,拜金主义可以说对社会进步没有好处,但消费主义和利己主义则未必,甚至在目前的社会运行机制下,绝大多数都是对人类发展有利的。
欢迎关注“财经杂感”,公众号和专栏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