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纽约时报》记者称中国扶贫项目「耗费高昂、不可持续」,被多国网民反驳批评? 第1页

                    

user avatar   sunchaot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nyt真正想说的都在导读里说了,就八个字:中国模式不可复制。

至于具体为什么不可复制,它根本无意去解释。它只需要说明,中国的投入巨大。用几万亿的数字告诉其他国家,你们不是中国,中国不是你们的leader,它的主要传播任务就完成了。

某种程度上,现在的模式之争,制度之争已经短兵相接了。全球独一无二大帝国,最担心的,恰恰是这个世界上还有第二条道路。某种程度上说,上一次,中国道路助推了整个殖民地体系的瓦解。这一次中国减贫,它的强政府介入,引导资源配置的模式,能否对其他同类贫困大国,甚至是一些发展存在不平衡的发达国家,产生某种借鉴呢?再加上疫情应对这个房间里的大象,几如果你是忧国忧民的美国知识分子,你会不会突然一激灵?

一个商业媒体,有这样的家国担当(对维持美国超然地位的家国担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其实是一个美国媒体讲政治的表现,体现了政治家办报的精神啊。他们真的知道自己的软肋在哪里,中国对美国的挑战在哪里。

然而我真正想说的是,这一类文章,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值得参考的危言。如果我们在今后几年无法用事实来回答诸如这样的问题,我们的事业的光荣就会受到损害。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去过的贫困村,看过的扶贫项目,聊过的扶贫干部和贫困户,应该比知乎上绝大多数人都要多。常常被脱贫攻坚的事业所感动,为扶贫干部,尤其是那几户我见过的牺牲的扶贫干部家属而落泪。最震撼的是一对刚结婚的扶贫干部小夫妻。山路难走,家里为了方便他们驻村,给他们买了辆新车。结果他们周末去村里加班,返回路上私家车掉到河里去了。后备箱里还有几只帮贫困户代销的土鸡,鸡也淹死了。

为了让他们的血汗不白流,为了让几十年后回想起来这七年的努力,不成为一地鸡毛,我觉得至少我们可以从这几个角度去反思扶贫背后的一些隐忧:

从单位帮扶体制到市场造血机制的衔接问题:扶贫项目的投入不可否认存在一定的行政随意性,很多村之所以有大项目大投资,纯粹是因为有主要领导挂点,或者恰好被分配到了实力雄厚的帮扶单位,比如电网、烟草、国有能源集团这种钱多的,或者组织部、发改委这种政策多的。当高强度投入撤离,村里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自我发展吗?

部分重复建设和无效建设的问题:有一些标准很高的厕所,污水处理设施,美丽庭院,通组公路,光伏基地,人工造景,面临使用率低,维护成本却很高的问题…我甚至见过企业在政府号召下,在一个不大的村里建设服务山货出山的冷链物流基地。这种东西,怎么去消化和利用?

扶贫投入引发的部分县一级债务风险如何化解:这个不用说了,政策性银行的贷款,涉农资金的整合,财政向贫困县倾斜,这都是强有力的手段,但是出来混是要还的。

一些短期性政策如何恰当转化为长期普惠的某种福利制度:举个例子,贫困户目前高达90%以上的医保报销,是否应该逐渐转变成一种比例更低,但更常态化、更动态化、更普惠性的农村补充医保(或者类似的什么东西)。

虽然如今知乎上对于NYT这样的报道,免疫力都很高了,但是愿意分享对于这些扶贫中的真问题的思考的人却越来越少了,心平气和讨论这些问题的心态也越来越少了…我觉得还是挺可惜的。


user avatar   nogirlnotalk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心态平和点。闻过则喜,闻不过则FNNDP,这才是新青年该有的气量嘛。


剥离Fake news那点意识形态小玩意,这篇报道还是提出了一个扶贫任务上非常关键的问题:

短期利用行政力量干预经济现状,一般会因为其巨大的成本损耗而导致不可持续。中国有没有可能摸索出一条道路,将现有的扶贫成果转化为长期效应?

换句话说:能不能实现制度扶贫?

这是个不应该被忽视的问题,即使提问的是Fake news。


报道开篇就提到了给贫困户免费送牛养。我不知道这是有意无意,但这个开头立刻勾起了我看过的一堆新闻:

“贫困户收到牛就转手卖了”;

“贫困户把扶贫牲畜杀了吃肉”;

“贫困户拿扶贫款去喝酒”。

扶贫先扶志。扶贫刚开始启动时,很多地方在执行上出现跑偏。地方认为这不过是做做成绩单,而被扶贫的人以为这是等靠要的好机会。

有些地方大建楼堂馆所,拿这些塞进扶贫成绩单了;不少农民则眼馋贫困户的身份,因为不干活也有人发钱建房。


不仅是思想准备的不成熟,还有我们一贯的政策落地“风格”:运动式摊派指标。

“两不愁、三保障”,地方没达标的人口必须在3%以下。于是有些基层执行人员开始疯狂填表,而某些地方则随意拔高扶贫标准,以求成绩单好看,没有考虑这种“堆钱式”扶贫的可持续性。

在没有精细数据管理的前提下,单纯摊派指标,只会造成基层围着指标打转。

很多地方看似脱贫,但只是有了个“不贫”的架子,当地财政依然严重依赖转移支付,并没有形成可自我造血的经济循环。

这会带来巨大的成本。

人大扶贫院院长汪三贵18年接受采访,透露到当年的扶贫贷款已过万亿。

大量的扶贫投入,有多少能收回来?不能收回来的,有多少能沉淀为有利用价值的资产,而不是三年就废弃的体育馆?即使不能沉淀为资产,那这些投入能否刺激当地形成新的经济循环?

这些是我们迟早要回答的问题。


这几年我们在扶贫也总结了很多经验,这些经验都是烧出来的。

例如要建档立卡,形成可靠的数据管理,将政策直接对接到人;

例如要开放地方的权限,因地制宜,基于地方调研选择优势产业,而非跟着文件走;

例如要实现产业链扶贫。政府引导贫困户,将分散的生产力组织成稳定的集体,并将这类集体嵌入产业链中,这样才能保证长效的收益。

不过,任务远未结束。要形成制度性扶贫,让贫困户自己站起来,我们还有大量细节要做。

典型的就是对产业链的理解。扶贫工作与经济直接相关,因此要做好扶贫,工作口的同志必须要对大量地方经济细节有所了解,这对公务员同志们来说是深层次的知识结构挑战。

总之,不能有“毕其功于一役”的侥幸。Fake news虽然本质是恶意的,但确实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应该引为鞭策。


PS:

其实读罢这篇报道,我觉得纽约时报这次做了友军。

报道里如实写明了政府送牲畜、给补贴、派专人指导等细节,详实地体现了政策的公信力。

7000亿美刀的投入,开山修路,国家层面的重视,对伸手扶贫款的官员进行整治,还有贫困户对国家的信心。

每个报道案例都写明了具体收入金额的变化,所有数字纽约时报都没有阴阳怪气,更偏向纪实风格。

我认为就这篇报道而言,虽然Fake news的基本立场还是敌对的,但记者确实保持了新闻专业主义。在如今海一般的对华虚假污蔑报道里,这算是篇难得的中性作品。

不带脑子的抹黑言论多了去,不应以这篇为靶子。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的扶贫不只是扶贫,甚至可以说中国扶贫最大的价值与经济无关。

我的父母作为基层公务人员,也承担着脱贫帮扶的任务。只不过,我们当地并没有贫困县,他们的脱贫帮扶对象主要是当地农村一些建档的贫困户。我的一些同学,有的是贫困县市大学生村官,直接承担着整个村的脱贫任务,有的则是作为基层工作人员帮助当地的村干部去扶贫。

为什么现在基层扶贫工作人员一直喊苦喊累——因为他们承担的任务真的不算轻松。他们不仅要帮助贫困地区的农牧民在经济上脱贫,还要同时推进医疗、教育等多方面的进度。但是,回过头来看,这种扶贫带来的最大价值,并不仅仅是让农民吃饱饭这么简单。

中国有句俗话说“穷山恶水出刁民”,越是贫困的地方,社会治安越成问题。与此同时,越是贫困的地方,社会的治理成本越高,上级的管理下不去,就很容易滋生各种黑恶势力。在建国初期,中国的乡镇一级并没有政府建制,在当时乡镇政府只是县级政府的派出机构。后来,乡镇成为了独立的一级政府,但政府的管理也就到了乡镇一级。在农村,村干部胡作非为的现象比比皆是,那个时期也有大量的影视、文学作品等来表现这一点。

到了2000年前后,中国开始尝试大学生村官制度。这个制度一方面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时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在为改革农村管理体制做探索。从本质上说,大学生村官制度实际上是新世纪的“改土归流”,大学生村官是“流官”,在本地的相关利益少,可以更好地执行上级的政策。

多说一句,如果想简单了解一下过去几十年农村治理体系的转变,我觉得把赵本山从《刘老根》到《乡村爱情》整个系列的电视剧看一遍,是个最简单的方式。虽然说《乡村爱情》到后面这几部越来越水,整个剧情也不能说真实反映了农村生活,但关于农村治理方式上的转变,电视剧还是有体现的。比如在十几年前拍摄的《乡村爱情》第一部里,王长贵、徐老蔫等几个人开个会,就可以决定村里的大事,而到了《乡村爱情》的最近几部里,村书记就已经变成了上级派下来的杜小双。在对象牙山村的治理上,杜小双的独立性显然要比之前的村集体更强一些。

言归正传,大学生村官只是过去几十年农村改革中的创新探索之一。包括这几年的打虎拍蝇、打黑除恶等等,也都有着肃清基层和农村政治风气的考量。在这个基础上,中国农村剩下的最大问题就是贫困——如果农村仍然贫困,那么很多农民就依然要依附于某些势力而生活,基层治理的改革也就是一句空话。而只有当贫困农民可以自食其力了,他们才可以相对独立,更少受到其他势力的干扰。

简单来说,经济独立是政治独立的前提。农民不脱贫,基层治理就永远是以前的烂样子。

哪怕是只学过小学历史的人也应该知道,基层稳对一个国家而言意味着什么。

过去几年,中国不遗余力的做“亏本买卖”的原因也在于此。只算经济账,扶贫无论如何都是“亏”的,都是不可持续的。但如果把政治账算上,扶贫则可以说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而作为自小在乡镇长大的人,我自己也是亲眼见证了农民态度的改变。在我小的时候(90年代),农民们对基层政府和管理者的态度还有着非常多的怨气,类似X轮公这样的组织还有这一呼百应的影响力。到了2010年前后,这个形势已经略有好转。而在这两年,大多数人对政府的评价已经偏向于正面。这些东西,并不是能以金钱来计算的。

而从另一方面来说,西方人不理解中国的扶贫,就算排除其中故意抹黑的因素,也是很正常的。欧美很早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吸纳了绝大多数的就业人口,几乎不存在严重的三农问题,自然也就无从理解三农的稳定对一个国家的意义。而中国的城镇化率不算高,经济增速也有所放缓,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几亿农民的问题能不能得到处理,将关乎这个国家的稳定——对这一点,印度肯定深有同感。在这个层面上而言,如何处理这种情况下的三农问题,全世界都没有一个可以拿来用的经验,西方人看不懂也实属正常。

不过,对于中国人来说,倒也不必太在意别人说什么。对每一个把精力投入到扶贫工作中的人来说,看到原本贫困的农民慢慢住进好的房子,给家里添置冰箱、洗衣机这些家电,积年累月的病逐渐康复,从其中是能够感受到自己做了一些对社会、对国家有意义的事情的。

至于那些外国人,就爱咋咋地吧。


user avatar   shan-yang-y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何看待?让我们感谢吧。

感谢什么?感谢《纽约时报》没有让这篇报道的读者评论成为它的内容,从而让这篇报道继续发挥战略忽悠的作用。

看《纽约时报》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它的读者评论非常有水平,很多时候比原文报道更加客观,公正,犀利和精彩。这可能和《纽约时报》的读者群有很大关系——它的读者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十分之高,且很多都亲身去过其他国家或者自身就是其他国家的移民精英,让他们能够用流利的英语阐述不同国家的经验并进行比较。

让我们看几条热门读者评论:

对于这篇文章,我感到很遗憾。2019年12月,我得以参加类似于记者提到的旅游,我看到了一些不同的东西。
中国分布了几十万名青年专业人才,用于消除农村贫困。他们负责一个农村部门,他们的工作包括帮助孩子们做作业。没有死板的计划,目的是利用当地的优势。不仅出现了工厂,还出现了旅游活动(旅游、住宿、根据当地传统举办的演出)。例如,农业活动已经实现了多样化,以确保收成在时间上大致连续,通过将农民与农业公司联系起来,使工作变得更加技术化,农业公司向农民支付土地使用费、农民工作费和利润分享费。
调动了全国所有的力量,富的地区帮助穷的地区,城市赞助城镇,公司赞助地方小企业。
建立了众多的指标和监督体系。
这是一种令人羡慕的努力,是为了追求更高的目标。长期的成功取决于保持专业的支持,直到更好的教育得到回报。

这个评论的作者将我们脱贫努力的优势总结得非常到位,他亲身去过中国,因此从自身经历出发,由小到大,从点到面,更精彩的是指出这种努力是长期且专业的,最终落实到教育回报方面,形成逻辑闭环。倘若把这个评论拓展成一篇报道,美国读者一定会用截然不同的态度看待中国的脱贫事业。

美国民众对中国的信息肯定是错误的,主要是由于像这样的媒体报道。政客们就会利用这些错误信息,特别是在选举期间,假装承诺在对付 "共产主义 "中国时表现出强硬的态度(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并没有多少知识和理由,而只是煽动者和懒惰的种族主义)。
各国应该向中国学习。在过去的40年里,中国已经把一个极度贫穷的国家提升到了经济的NO.1。你不能通过假装做事情只为了保持权力来做到这一点。

这个评论的作者更是一针见血,一句话就扒掉了《纽约时报》的底裤和美国政客的手段。

文章中所描述的项目帮助了5000万人,估计成本为经济产出的1%,而这篇文章的倾向是这些项目是否能够负担得起或可持续。而它并没有实际探讨这个问题。不过,它确实指出了问题和不公平的地方。这仅仅是以美国为中心的新闻偏见,还是媒体口径紧缩举措的一部分?因为在美国,每当有人提出要花钱帮助穷人时,我们听到的都是无法负担(同时对富人和他们所拥有的公司给予减税和补贴)。

这个评论让我觉得是在读审稿人意见。它犀利地指出,这篇报道根本没有实际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而是为了提出其他问题而先抛出了一个能否负担和可持续的噱头。最后它指出,在美国甚至都没有类似帮助穷人的措施。

其他精彩的评论还有很多,几乎一边倒的批评这篇报道的内容。这说明很多美国精英头脑还是非常清醒的,《纽约时报》的战略忽悠性并不能左右他们的判断,尤其是如同第一个评论者那样亲身去过中国的人。

所以我们要感谢《纽约时报》,宁可牺牲自己的口碑,顶着被评论群嘲的压力,也要孜孜不倦地忽悠美国读者,说实话真的挺不容易。


《纽约时报》已经把这篇新闻的评论关了→_→


user avatar   bu-xiang-shang-diao-wang-cheng-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农业国的思维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发现了穷人就想要扶贫,修桥铺路通水,还要盖房子找工作发补贴,今年脱贫了,谁能保证明年不返贫呢?难道年年都要花费巨大的财力人力物力在扶贫上,既不经济也不人道。

工业国的思维则是正本清源祛除病根,从贫穷的根源也就是穷人入手,今年仅仅通过新冠方式,就一举消灭了30多万贫困人口,此外还有枪击、膝盖杀、零元购等脱贫方法相结合,真正实现了一劳永逸永不复发地消除贫困。

这就是农业国跟工业国的巨大差距。


user avatar   rewrgf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以为管虎只有中国才有么?


user avatar   timexplor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原单位办公室闭路电视实时播出几大西方电视网,看他们是工作。看多了你就明白,美国主流媒体嘛,反华是人家的规定动作,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哪天不讲了,才真的挺让人担心的——太平洋两岸起码有一边肯定出大事了,甚至两边都出事了。

至于网民,哪里的网民都有讥讽主流媒体的乐趣。


user avatar   fu-chou-zhe-16-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怎么说呢……

这文章其实你去看原文的话,原文倒是具体分析了为什么会有这个结论。

理由很简单,那就是通过补贴创造就业解决贫困问题这种方式并不被编辑或者笔者看好。(我不知道这个结论是谁下的。)

而且原文还指出了,一些因为这些年状况变化返贫的人如何该被扶贫的问题。

按道理来说,这文章如果放在三,四年前实际上问题不是这么大。

但是今年……

相较于给贫困人口工作和良好的住房让他们长久的获得收入和直接贫困人口一笔钱然后就不管了……

怎么看都是前者更好吧。

说实话,不怕货不行,就怕货比货。

今年之前,如果出来这么一篇文章,姑且,还能认为有些道理,但是看到今年西方各国简单粗暴的撒钱行为,我只能说:

你批评中国,有理有据没问题,但是你好歹做出个好榜样啊。

你总不能自己干的一团糟,还批评别人批评上瘾了?

对了,最近互联网不是常说什么爹味么?

什么叫做爹味,这不就是么?

自己干得一团糟还喜欢站在高处瞎指导别人。

爹味十足啊……


user avatar   shen-peng-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记者很讲政治,很聪明。

他发表在《纽约时报》上的文章,和他私人账号上讲的话,几乎完全相反。

他在自己推特上说:“我在没有政府监督的情况下走访山村”,结果“在6个山村都发现,扶贫带来了巨大影响:新房子、道路、太阳能路灯、有补贴的工厂等”……

西方许多政客、学者、媒体人都是这样,他们心里什么都明白,他们不是不懂中国干得好、走得对,但他们讲政治,装糊涂,因为他们是美国的记者,是帝国主义的文宣,不能因为说实话而砸了自己的饭碗。

这是知识分子趋利避害的“天赋”,也是“知识给他们的眼界”。

《纽约时报》这文章它不是给中国人看的,而是给美国人看的,当然要说美国政治大环境下美国人喜欢听的话。国统区国民党的电台和报纸,敢说红军、根据地、延安、解放区的好吗?哪怕他们明明知道自己在撒谎,也得硬着头皮撒谎。

就算在纽约时报上发表的那篇文章中,他也讲出了部分事实:“过去五年间,中国为扶贫投入了近7000亿美元贷款和补贴,约占每年经济产出的1%。这一数据还不包括国家电网等国有企业的大额捐款,仅这家企业就为农村电力升级投入1200亿美元,并安排了7000多名员工参与扶贫项目。”

他确确实实深入过中国,做过翔实的调查研究,亲眼见到了中国农村的变化,亲眼见到了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为贫困农村带来的改变,也亲眼见到了中国扶贫干部深入一线授之以渔……这篇文章的标题叫做《工作、房子和牛》,一点没错,中国扶贫不就是让每一个人“安居乐业”吗?

但有意思的是,这个家伙明明内心是非常羡慕、认同我们的扶贫政策的,却非要用一种扭曲的逻辑,在媒体文章上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

中国强化基建、教育、授之以渔的精准扶贫“不可持续”,美国的金融放水、“救济粮”、“一美元炸鸡”就可以持续了?

其实美国普通读者也品出了这篇文章的拧巴,大家都在吐槽:“我怎么感觉中国干得很好啊?”“花钱太多?代价昂贵?消灭贫困不就应该这样吗?”“中国为消除贫困花费了7000亿美元,而不是花在军事上。但在过去20年里,美国每年都花费7000亿美元让中东地区数千万人陷入贫困。”

但是,还是那句话,在美国,记者媒体人们说话,必须懂得装糊涂,如果不会装糊涂,就危险了。

还记得今年9月份,在土耳其离奇死亡的那个美国记者安德烈.弗尔切克吗?

他是一个信仰共产主义的记者,一个真正的国际主义者,生前走访过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睹了第三世界国家的种种痛苦和灾难,他认为,这个世界数十年来的灾难,大多数都是西方国家造成的,在西方国家的管理下,这个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糟糕……

弗尔切克认为,在今天,殖民主义不仅没有终结,甚至没有削弱,反而是加强了。

今天这个世界仍然是“一个西方国家——也就是北美白人、欧洲白人的国家——美国等西方霸权主义国家统治下的世界,其余的都是被统治的“非人””。

世界“不仅面临着西方政治经济军事的控制,而且还有西方意识形态、精神和文化的控制”。

这些21世纪的“西方殖民地”国家,往往国内政客都是由西方支持、为西方利益出卖国家、人民的利益的“买办”,这些国家却被西方认证是“热爱和平”、“热爱自由”的“自由世界”。

在这些符合西方“自由民主”普世价值的国家中,人民的安全、健康、人均寿命、强奸和犯罪等多项指标,甚至还不如战争时期。

弗尔切克做了一个统计,二战后的所谓“和平时代”,大约有5500万人直接死于西方的殖民主义,数以亿计的人则间接遭到屠杀


而中国,是打破这一切的唯一希望。

他说:“中国是地球上扩张主义最少的大国。它不会杀死全世界数百万人,不会推翻外国政府,也不会抢夺已经穷困潦倒的国家所剩下的一切。它不受银行家和寡头统治。相反,它的私营和国有公司必须服从政府和人民。他们必须生产商品和服务,以改善国家和世界的生活水平。公司被政府准确地告知要做什么。而在西方,是公司在选择政府!

他说:“澳大利亚人、北美人一直在对本地人,罗姆人,原住民或其他妇女进行消毒(纳粹“洗澡”的含义)。因此,他们发明说中国正在也在这样做。几个世纪以来,西方一直将人束缚在殖民地中,甚至在欧洲的集中营。伦敦和华盛顿的宣传专家以一种扭曲的方式将这种行为归因于中国。”

他还说:“中国共产党负责建设一个繁荣,受过高等教育,在生态上日益健全的国家,这个国家将近14亿人。美国的帝国主义者负责推翻无数进步政府,轰炸数百万人,破坏殖民地环境,并通过制裁使数百万人挨饿。但是他们并没有受到制裁,可以随心所欲去任何地方。


他甚至认为,中国是“人性最后的希望”。

关于“言论自由”,弗尔切克在《论美国》说:

相比我们国家,中国的电视台和报纸对自己经济和政治体制的批评要多得多……

我们无法想象美国广播公司(ABC)、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或者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在播出的时候会对资本主义或是西方议会制度的基础提出质疑。”

于是,这个说实话的美国记者,不明不白死在了土耳其,至今未能查明死因……




user avatar   qian-pai-nan-sh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NYT同行,不请自来。TL上看到这个问题好几天了,还是决定来认真答一下。

2020年的下半年,我和同事们一起做了一部关于“三区三州”脱贫攻坚的纪录片《太空的见证》(链接放在回答最后),尝试着从卫星的视角观察“三区三州”这片广袤的土地,在脱贫攻坚这几年发生那些看似微小却无比神奇的变化。我们使用了12颗卫星的数百张影像资料,派出了5路摄制团队奔波在“三区三州”跨越的6个省区。

从我本人来讲,随着调研和制作的深入,我时常在不知道多少个身心俱疲的时候,被那些真实的脱贫故事而感动,继续没日没夜地加班。

通过卫星视角,我们发现了什么,估计NYT不会想到的事?

卫星影像还能告诉我们更多:

云南怒江州福贡县,怒江河谷两侧大片大片的森林“伤疤”被修复;

新疆阿克苏柯坪县,一座不起眼的水库2018年投用后,当地新增了3万亩农田;

西藏山南幸福家园,雅江河谷地带一座“超级社区”正在快速生长,而新居民们腾退的藏北家园相当于21个北京大小,其中很大一部分将重归壮美、自由的荒野。


我们的地面摄制团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在卫星的指引下来到那些地方,拍摄到了让我们时而兴奋、时而欣慰、时而落泪的真实的中国人脱贫故事:

什么叫“精准扶贫”?什么叫“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什么叫“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什么叫“祖国大家庭”? 我们知道这些词语,但从来没有如此切肤体会到它的真正含义。

有时候,卫星影像上哪怕一个像素点的变化,可能是地面上一条道路、一片农田、一座学校、一幢房屋。它们的背后,是扶贫干部们不知多少日夜的努力, 是贫困家庭不知何其巨大的命运变化。无数愿意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人们,头顶上存在千百年的“隐形天花板”被打个粉碎。那些曾因贫困而沉寂在夜色中的地方,正在被一 一点亮。

回到正题,NYT说的“不可持续”到底是什么意思?

善意地揣测:巨大的扶贫资金来自政府财政支出,“大规模输血”不可持续。

恶意地揣测:凡是和我们的道路、我们的制度不一样的,那必然是“不可持续”。

——他们不懂,或者装作不懂,中国转移支付、对口帮扶等基本制度设计,产业扶贫、交通扶贫、教育扶贫这些“授人以渔”的工作模式设计。那些因地理环境而与世“隔绝”的人和物产,正在融入全国乃至世界的现代经济体系,释放新的劳动力,形成新的消费市场、提供新的产业分工空间。脱贫攻坚,不是为了博一时之政绩,而是共产党的初心所在,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所在,是推动先富带动后富的长远安排。

——他们,还是放不下傲慢,不愿意真的“开眼看世界”。

我们团队原本有一些担忧,时长46分钟的《太空的见证》会在短视频时代遭遇传播瓶颈,而且受众可能是上了年纪的人或者扶贫工作者这类小众群体。上线前,我甚至有时也在劝自己想开点,“叫座不叫座不重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有人叫好就行。问心无愧,就算对得起努力了。”

上线那两天,忙得一塌糊涂,太多事情要做。直到两天后的一个凌晨睡前,在B站看到这样的弹幕:


一把岁数的人了,无声泪奔。

那没日没夜加的班,值了。

片子正在抓紧制作英文版,希望上线后NYT的同行们能花点时间看一看。

这么后了,还是来晚了,应该不会有什么人看到。推荐两个中文版观看地址:

一、新华社客户端(更高清):

来了!中国首部卫星新闻纪录片 - 新华社客户端

二、B站(有弹幕):

b23.tv/WvmTNv (二维码自动识别)

相关问题讨论:

(1 条消息) 如何评价中国首部卫星新闻纪录片《太空的见证》? - 知乎

=========2021.01.12更新:

没想到这么多的朋友喜欢这部纪录片,你们真实的评论让我时而欣慰,时而惶恐,但更多是高山流水得闻共鸣的温暖。

我也厚着脸皮向各位看到这里的朋友提一个不情之请:如果你觉得《太空的见证》还可以,请推荐给更多的朋友,拜托了!

一个转发,一条弹幕,一条评论都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我们真的,很需要这些!


=========2021.02.25更新:

昨天晚上,大家一直期盼、催促的《太空的见证》英文版 (《Ending Poverty : Witnessed by Satellites in Space》),经过加紧赶制后也在youtube 、facebook、twitter同步上线了:

欢迎大家到海外舆论平台上为它捧场助威。

PS :今天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京召开。我用手机观看了现场直播,不由得思绪万千:脱贫攻坚真乃千古仁政。

作为媒体工作者,无论是对国内还是对海外,把我们脱贫攻坚的故事讲给更多人,算是尽一点职责吧。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英国政府给因疫情停工者支付80%工资? 
  大英博物馆发文支持反殖民抗议,如何看待网友反问「海外文物啥时候归还」? 
  如何看待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在微博上回复英国首相鲍里斯? 
  如何反驳对黑色人种的歧视? 
  如何评价犹太人对华的凯乐奇计划等主张? 
  如何看待拜登在退伍军人纪念日讲话时使用了「种族歧视性称呼」?这是一时疏忽吗?或将带来哪些影响? 
  如何看待伦敦进入重大事故状态? 
  怎么看英格兰创造欧洲杯决赛最快进球后,死守全场告负? 
  如何看待 LSE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生呼吁大学「禁止招收私立学校学生」的一系列活动?将会带来哪些影响? 
  如何评价华裔和出国留学生对中国的辱骂?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比特币再创新高一度破 3.3万美元,总市值超 5600 亿美元?狂涨的背后还反映了什么?
下一个讨论
《巴啦啦小魔仙》美琪扮演者孙侨潞心梗去世,中青年心肌梗塞比例逐年增加,我们应该如何防范?





© 2025-01-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