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你在实体经济的那条线上吧
虽然K型复苏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共识了,但结合我国的防疫情况来讲,我更愿把这种经济发展态势总结为“计划复苏,市场收缩”。
讲明白些就是
在疫情到来后,高度市场化的产业全面拉胯,而那些带着牌照垄断性质的领域则是全面扩张,计划经济收益远超市场经济。
这也就是体制为什么是避风港的根本原因。
1
市场经济的拉胯就不用多说了。
疫情一到,社会整体流动性就彻底被打没了,除开带有那些保障性质的行业,社会上百业停滞,市场经济的供需两端受到了最大冲击。
而大多数实体经济的固定成本是很高的。
不说别的,你最起码得有个经营场所或是雇点人吧,这瞬间就产生了成本。
疫情来了,大多数人被迫待在家里,业务基本无法开展,这是没有收入,但支出还是要的,虽然现在有部分拿着“都发工资等于不发工资”将员工工资给砍掉了,但就算是疫情那么严重的2020年,政府最多能做的也不过就是扭扭捏捏地让银行不将逾期算入征信,钱还是要还的。
至于房东,在实质掌握到生产资料所有权的情况下,那更是现代的百万漕工衣食所系,根本就不可能让受一点影响的。
在地主和印子钱的双重压力下,不掌握生产资料的实体经济运行会背上非常沉重的枷锁,一刻都不能停。
于是你发现那些于疫情中屹立不倒的商家大都有两个特点。
要不就是店铺做的久,生意稳定有保障,要不就是店铺是自个的,开支较低。
但比起这些,最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市场经济的特点。
不同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面临的都是个人,要在个人需求得到释放,但在疫情状况下,在市场经济让位于防疫后,社会上的民间需求整体是收缩的。
在个人流动性受阻的情况,民营情况肯定不容乐观。
可能这里一些人会想拿外贸的例子来对我进行反驳
那我要说了,外贸是面对国外的,国内流动性差不代表国外流动差,当然在港口可能关闭的情况下,外贸订单也是有隐患的。
总得来说,流动性是市场化的基石,在流动性起不来的情况下,除了食品这类最基本的消费外,与国内个人消费者相关诸如餐饮、旅游、服饰行业都不会好过。
换句话讲,疫情,房东,债主,共同铸成了市场经济的三座大山。
2
但计划经济就不是这样。
在现有经济产业机构里,计划经济相关产业发展实际并没有受到疫情太大的影响,甚至在疫情影响下,这些产业还有了逆势增长。
一个原因在于牌照。
出于国家经济安全考虑,一些领域必须国字打头,国营企业天然就在对应的行业占据了优势,在没有竞争的情况下,它们的收益是相对高的。
举一个不怎么恰当的例子,就像前段时间对山东地炼的清理一般,同样是石油加工,国营加油站里的油可能要卖到9块,但地炼厂卖到4块依旧存在利润,这实际就是牌照带来的影响。
当然,相较民营资本,国营企业也承担了较高的赋税任务,地位高一些也不是不能接受。
再直接的一点就是银行。
在处于去年疫情恢复阶段下,为保金融安全,金融机构集中对互联网理财这类理财产品进行了清理,而借此契机,传统银行业绩大涨,动则两位数的利润增长不仅没有收到疫情影响,反而为“让利实体经济”提供了巨大空间。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银行之善,莫过于此。
当然,有介于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里的重要作用,银行的准入门款并不算低,而其它非银金融领域也更是“一照难求”,当然,银行也不能算是实体经济。
剩下的就是诸如隔离酒店这样的场所了。
对于境外归国需要隔离的人员来讲,隔离酒店需要自费还不能指定,我去年回国的时候在厦门隔离了14天,可选最低房费550元/天,餐费180元/天,入住率也相对较高,相较于民营酒店和民宿行业的落魄,这种隔离酒店的境况是会好很多的。
当然,隔离酒店干系重大,所以门槛高一些大家也是能理解的。
而另一个原因在于服务对象的差异。
对于市场经济来讲,服务更多的是个人,而在疫情的冲击下,个人业务极容易受到影响,所以市场化相关的经济自然讨不到好处。
但计划经济的模式并不是如此。
就外媒披露的消息来讲,有介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我国有望出台高达14万亿基建项目,这些投资本身就意味着重大的项目需求,而对于这些给到的需求来讲,不消多问,它必然是会涉及到众多的水利、铁路等基建项目。
投资拉动模式的路径大家也是清楚的。
民间资本相较国营企业实力较弱,相关资质和环保水平很难达标,理论上讲很难达到这些项目招标方的门槛,所以他们自然也享受不到多少来自这些投资产生的收益。
时代的一粒灰,落到每个人头上都是一座大山。
在眼下看来,疫情下中国经济增长并没有什么问题,虽然民营消费数据并不亮眼,但不管是从外贸还是固投的增长数据来说,中国经济都交出了非常亮眼的成绩。
3
就像国外经济走出了“K型复苏”一般
疫情的封锁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影响,但并不是所有经济产业都会同样遭受到灭顶之灾。
民营企业落幕了,国营企业自然就会顶上来。
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只是暂时的,我们要始终相信中国经济的战略定力。
困难毕竟只是暂时的,机会总归是有的。
虽然疫情受限我们不能开着自己的私家车出去接活,但我们至少还有闲置的房子可以出租。
希望总是在路上。
首先制造业方面,疫情打乱了制造业修复的节奏,冲击是近两年之最。
从最新公布的3月财新中国制造业就业指数(PMI)来看,录得48.1,低于2月2.3个百分点,是2020年3月以来的最低。这个走势与国家统计局制造业PMI一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3月制造业PMI录得49.5,下降0.7个百分点,五个月来首次落入收缩区间。
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喆也表示,3月受国内局部疫情暴发因素影响,制造业景气度大幅转弱,供给收缩,需求承压,外需恶化,就业市场相对稳定,通胀压力持续上升,市场乐观情绪减弱。
服务业方面,受疫情冲击更甚于制造业。
3月财新中国服务业PMI大降8.2个百分点至42.0,也为2020年3月以来最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3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下降3.8个百分点至46.7。
从分项数据看,服务业供求严重收缩。
需求端上,需求走弱仍然突出。
和之前疫情反复的情况类似,在各地较为严格的疫情防控要求下,市内和跨区域人员流动明显下降,对线下聚集型、密接型消费影响较大,旅游出行、餐饮等方面数据都有下滑。
根据中金研报,3月以来酒店入住率逆季节性回落,3月第二周入住率降至43.9%,较2月底下降7.6个百分点;餐饮营业额、商品房销售也出现快速下行,“美味不用等”平台3月18日当周支付流水较2月最后一周下滑约44%。
文旅部发布的清明假期旅游数据显示,今年清明旅游收入同比减少26.2%,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68.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87.8亿元,同比减少30.9%,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39.2%。
为了刺激低迷的需求,中央也出台了一系列的举措。这其中就包括:
2.5万亿元的减税退税措施,规模远超市场预期;新增专项债规模与上年持平,仍为3.65万亿元,保证基建投资的强度。房地产领域,地方开始逐步放松调控政策。
3月以来,奥密克戎疫情蔓延20多个省份,也将对一季度经济增速产生拖累。
根据中金公司研报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18日,疫情波及的地级市GDP占到全国的37.6%,而上一轮高点(2021年三季度)还没超过20%,受影响省份数量和相关城市经济体量都创下了两年来的新高,预计疫情会对一季度GDP增速造成0.3个—0.7个百分点的负面冲击。
根据3月2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去年提前下达的新增专项债额度5月底前发行完毕,今年下达的额度9月底前发行完毕,这意味着基建投资发力较明显靠前,对冲近期疫情扩散对经济的拖累。
参考内容:
财新PMI分析|疫情拖累经济修复 服务业受冲击程度超过制造业
首先做个说明,我是做住宿行业的,民宿房东。
18年开始入行的,当时进入这个行业完全是因为17年在南京做青年旅舍的时候召开十九大因为消防问题不过关而倒闭,但是发现这个行业利润还不错,比较安稳适合我这种闲散性格,当时我还有工作,算是副业。
18年19年都是利润比较不错的时候,行业发展也还可以,工资加副业一个月轻轻松松一万多。
19年感受到经济下滑是我工作的公司开始拖欠我们出差的报销款,并且招商的时候过渡承诺,两个方面一结合,估计公司财务开始出现了问题。
公司拖欠报销长达半年,后续情况越来越严重,10月我离职了。
当时心里不慌的,当时副业做的差不多,也完成了房源位置的更换,从一个派出所查的比较严的区域换到了另外一个相对宽松位置更好的区域。
区域更换时,资金不够,我用了信用卡和借呗,大概十多万,这几年装修和家电采购站了很大费用,在19年中旬工作的同时就做好了。
民宿加工资,即使有短暂的换工作间隙,现金流也很充沛,足够调整好,所以19年10月初还工资之后,刚开始我是不慌的。
一切都很美好,20年疫情晴天霹雳,一下午退款好几万,过年期间的旺季流水全没了,同时,那个2月末还是我要开始交房租的时候。
如果没有经历过,很难理解那种感受,特别的无力绝望,武汉封城带给人的心里震撼是没法形容的,造成的经济压力也是特别突然的。
过年是很多行业的旺季,全靠过年那一段时间的消费来支撑年后的一两个月消费冷淡,钱没了不说,还要付款,疫情来了。房租不会少的。
我这里没办法,我姑我姑父他们过年路刚通,卖了两万块钱的猪,给我支援应急的。
本来以为是一两个月,实际那一年恢复起来,是在5.6月份了,4月份的人间四月天的时候,这期间的亏损都在垫,都在借钱垫。
这期间还遇到一个问题,就是信用卡和借呗降额,在我一边还款的同时,连续还进去就降额,信用卡降了8个月,借呗也是,当时收入不稳定,支撑不了那么大的还款,我选择了不还,舍弃征信保住房子。
实际我也等到了复苏的时候,20年中下旬实际还算正常,那时数据恢复的不错,有舍有得。
21年初的就地过年,这个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这个就地过年政策,不是只影响了这一个月半个月,是整整两个半月。
1月份没啥人,2月份还没啥人,3月中旬开始有人出来了,价格成本价以下,一去掉人工布草清洗房租,亏。
但是不能不做,不做更亏,都需要回血。
21年就感觉到消费降低了好大一截,卖不上价格了。
我又开始退房了,坚持不住,甚至于退房时房租还差点没补齐,拿押金顶了。
民宿就是靠旺季挣钱的,淡季保本,淡旺季价格波动大,不是因为黑心,就是行业规则使然。
春节的旺季没了,清明还有,五一还有,暑假也算有,还有十一。
这几个节日少了很大一部分学生和企事业客源,做住宿行业的可以留意一下。
实际在我看来,元旦圣诞节都算不上啥旺季,那点价格浮动意义不大。
这几个我认为的旺季里,各个方面数据也都在下滑,紧接着就是22年初的就地过年,又是几个月。
今年开春的时候,情况大家也都清楚了。
心底里最后一点期望都没有了,心态开始失衡了,变得越来越偏激。
第一是看不到希望,没有信心了。
长达三年,没完没了,防控越来越严格,越来越朝着失控的方向走过去了。
我的问题是只要安稳恢复一年,我就能把问题解决的差不多重新恢复过来,可惜没有这个机会,或是疫情的原因,或是就地过年的原因。
第二是因为疫情,或者说因为我的坚守,我的财务状况恶化到了没法拯救的地步。
从小有余钱,到负债累累。
我在别的帖子说过补贴和减免的问题,如果有,我可以不用坚持的这么艰难,也不会持续的堆加心理压力。
尤其是,我知道欧美和东南亚也是对商户和个人就减缓之后,更是开始退色,开始从红变灰的看待问题。
我是从坚守可以看到希望,到小波折没问题,再到没事的,后续补补,再到失望,再到这一步绝望的。
我相信我不是一个人,我这样的应该有一个群体,这个群体数量还不少。
我最近情绪开始崩,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是真的控制不住,很多都体现在小事上。
前两天派出所查民宿,客人都被赶出去了,我不让住。
即使这个客人来了半个月了,行程码不带星,绿码,有核酸,就是不行。
今天又突然断了电,没有任何通知和预兆。
我去问,告诉我民宿全断水断电,想打开让拿租房合同做备案。
3年了,合同早没了。
意味着今晚明晚就要断水断电的过了,房东明晚给我补合同,你说事情魔幻不?
发生这件事的时候,我火气上来控制不住了,他们还觉得我吵闹,防疫大于一切,可笑不?
我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兼职跑外卖了,前几天午高峰,一个路口查两边,几十米,把我查急了,给保安看完核酸和绿码之后,我骂了句防疫丧尽天良,就被保安抓人不让走了,让社区和警察处理,处理什么?
当天中午10:00到13:00点 14单的任务就差两单完成了,被他们抓住不让走,看那意思想让jc把我抓进去?
我报警了来了fj还不行,他们还叫来了ga,当着ga面,问我说了什么。
我复述了,ga劝我不要乱说,让我道歉。
因为一句话保安就抓我,就有权利抓我?有权利抓我?
那天情绪也炸了,我变成了一个火药桶,不用点火,一碰就炸,没有意外。
让我道歉是不可能了,拘留又不够格,后来还是走了。
在我自己住了三年的地方,出去扔个垃圾不用两分钟,让我出示健康码???两分钟,20米?
……
情绪的失控都是一个个小事累积起来的,失望也是一件件小事累积起来的。
如果能看到希望,还能开导自己,现在看着一切越来越偏僻,越来越魔幻,深感无力,我已经看不到坚持下去的意思,也看不到恢复过来的苗头。
我知道早晚有一天政策会调整,可是,我不知道调整的那一天,我还会不会在自己付出了惨重的经济代价下所坚持的行业了,也不确定还有没有机会翻身了,这是真的。
别信他们说的今年夏秋转变政策,这里面的阻力比你想象的大,也复杂的多。
对于我个人而言,现在只有几件事没处理好,一是有负债要还,二是家里长辈还在。
如果没有这两件事,实际我都想流浪做大神去了,毫无希望,怎么活都是活,做一天晚三天不要太开心,无房无车无儿无女,为什么不可以自私点?
你说希望?再坚持坚持?这个世上比黄金还珍贵的就是希望,没有之一。
流浪地球上,反叛军难道真的所有人都是傻子?很多人都是宁可太阳闪耀,也要能自由生活可以看到希望。
在暗无天日里生活有的时候不如有一天算一天的去享受一切,哪怕下秒就末世。
我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未曾见过光明。
我决定放弃了,我选择不在坚持了,我会退房退出这个行业。
……
旅游行业会好,我相信。
疫情会过去,我也相信。
后续会越来越好,我不相信。
对我个人而言,我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悲观。
防疫百年大业,感恩有你。
就拿我家的情况来说:
对我妈来说没影响,我妈举四只手赞成动态清零,她体制内,疫情一来就不用上班,工资绩效少了一点,天天在家里看书,顺带在靠近55的年纪去考了高中的语文教资
我爹影响不大,我爹也体制内,虽然他的工资绩效没少,但是由于部门特殊,要在单位执勤,不能回家,我已经一个月没见着我爹了
对我来说没啥影响,我本科应届,论文答辩都放在线上了,现在天天在家等着公务员考试重启,争取再给家里面再添一个公职
我舅影响不大,他早就实现财富自由了,现在收入来源基本是投资,疫情再怎么严重投资市场都是照常运作,就是他想出门不太方便
我外公外婆没影响,老头老太当了一辈子农民,现在儿女有出息,吃喝不愁,疫情跟他俩关系不大
我大伯是共存的强烈支持者,他在天津打工,疫情只要一来就停工,停工就没工钱,跟他自己和家里面人患上新冠相比,他没活干家里面没收入的问题更大
我大姑妈也要共存,她在县城开了好几家服装店,我大姑父前几年急病去世了,家里面就她一个劳动力和一个上高中正要用钱的女儿,疫情一来就强制关门,关门就没有收入,政府给的补贴不够她关门一天的损失
我二姑妈支持清零,她承包土地搞农业种植,疫情再严重人也要吃饭,国家的疫情政策对她生计影响不大,加上对新冠的后遗症的恐惧,她坚决支持清零
我三叔要共存,三叔每天开个小卡车卖水果,疫情一来都不给上街摆摊,家里面自然缺了收入,家里面儿子上高中,辅导班要钱可狠了,但是又不能不上,不上孩子就比别人差一大截
我爷爷奶奶要清零,两个老人有子女赡养,不愁生计,害怕生病,官媒对新冠的种种宣传更是让二老觉得一旦患上就离阎王不远了,所以二老自然是清零的坚决拥护者
2022.04.14 再更一下个人看法:
我要是能决定国家防疫政策走向的人,我现在很尴尬:
我要是严格清零吧,上海目前社会面出现的部分乱象大家有目共睹,患者就医困难,生活物资发放困难,医护人员过劳等等,而且要是再折腾一两个月,今年的经济发展目标就整个泡汤了
我要是放开吧,医疗系统肯定要被击穿,家里面有老人因为新冠去世的也会质疑政策走向,刚放开几个月内患新冠者陡然增多也会对生产生活造成影响,今年的经济发展一定也泡汤
现在需要有魄力的政策制定者出场了,科学家和政治家要站在一起来解决问题,这次政策的制定可能会影响未来十几年国内的发展。
连锁反应的影响不可估量。
1:抗疫成本巨大,核酸检测,隔离等等的政府开支,22年总额超过国防开支问题不大。政府的钱来源于税收,超出部分就是赤字。
结论是:会带来通胀,东西会涨价。
2:封控,物流,人员流动的限制。会严重影响餐饮,旅游,商业,住宿,娱乐行业。全国有多少家餐厅,商场,电影院,网吧,KTV等等。这些行业就业人员或者依靠其生存的人数至少有一亿人。这些人收入的影响可能会比较大。
结论:内需减少,上亿人收入减少。
3:消费主义前几年盛行,加上家庭负债率杠杆都在房地产上。有房贷的家庭很多,有信用贷款的人也很多。很多人如果从事的是被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意味着可能时间长一点会断贷。
结论:会有很多人断贷。
4:中国有8000万,公务员,事业编制,国有企业的从业者,收入不受影响。之前有十二亿人的税收来养,现在可能少了一亿。雪上加霜。
结论:进一步增加通胀。
综合结论:会进一步增加两级分化,服务业从业人员变得很难。钱会越来越难赚,生活成本变高。长期的封控如果不理想,国家迫不得已可能也要共存,长期封控的代价是无法承受的。
根据光大证券的研究,目前这种状态持续,可能会对我国经济产生-10%的影响,如果按我国今年预期经济增长5.5%目标,大概导致国民经济增长速度降至-4.5%左右。
以下是光大证券分析结果,侵删。
一、关于经济增长的预测
《倘若开放国门后疫情大规模反弹,对经济的影响取决于我们所采取的应对举措。 如果采取“不封闭+有限的社交隔离”,GDP 环比增速可能回落 2 个百分点,消 费或持续处于修复通道,但出口会受到较大冲击;
如果采取“不封闭+严格的社交隔离”,GDP 环比增速可能回落 3.8 个百分点, 其中投资、出口仍持续修复,但是消费会受到较大冲击;
如果继续采取“局部封闭”举措,那么对于经济的冲击程度可能会回到 2020 年 一季度,GDP 环比增速回落 10 个百分点,消费、投资、出口均受到较大影响。 因此,开放国门不仅要考虑医疗资源的筹备、紧急情况的应对,也要同时考虑其 对经济增速的影响,需要积极的宏观政策相配合,以减轻其对经济的冲击。
二、引用文中对未来我国人口感染率的预测
1.按欧美完全躺平模式:
通过类比以上 5 个欧美国家,我们得到了假设我国按照欧美模式开放国门可能 的疫情反弹规模,并拟合了可能的反弹曲线。平均来看,假设我国按照欧美模式 开放国门后,我国单日新增确诊峰值或达 815 万左右,累计确诊或达到 4.09 亿。
2.按新加坡模式:
例如,新加坡的人口密度约为我国人口密度的 54.26 倍,新加坡奥密克戎扩散期 的感染率约为 13.9%,那么对应我国相同情境开放后感染率可能为 0.256%。
通过类比新加坡,我们得到了假设我国按照新加坡模式开放国门后,我国以及主 要大型城市可能的疫情反弹规模,并拟合了可能的反弹曲线。 平均来看,假设我国按照新加坡模式开放国门后,我国单日新增确诊峰值或达 8.39 万左右,累计确诊或达到 361 万例;北京、上海、深圳单日新增确诊峰值 分别可能达到 1.18 万、4.01 万、6.29 万例。 》
以上部分都是光大证券3月29日发布报告中内容,未取得转载授权,这里节选了一部分他们的预测结论。因疫情问题的讨论,选择性贴部分,希望得到该机构谅解。
三、针对放开后的国民死亡人口预测
近期各国放开后,多数国家的超额死亡人数已经下降,说明放开奥密克戎,虽然导致的因奥密克戎的死亡人数上升,但是全国家范围内,并没有导致超额死亡人数增加。
这里有可能是奥密克戎死亡和自然死亡人口有大部分是重合的,也有可能是因为经济上升,导致的全因死亡率下降。
知乎,前段时间,有某导游引用英国等今年年初6周超额死亡率增加的nature报告。现在也可以看看18周后的总体数据情况了,请看下图。
主要放开国家的超额死亡率都出现了急剧下降。
这和上图,超额死亡人口累积值出现平缓甚至下滑的数据是一样的。都支持了在奥密克戎广泛流行的条件下,各国没有出现额外增加的死亡的现象。
部分有质疑,欧美等国已经应死尽死,因此导致数据偏差。但这个数据不能说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前期没有广泛传播的国家地区同样的数据变化。
感谢
@sxc邀请。非常非常感谢。
为了防止邀请我的sxc老师撤销邀请,我不得不截图。
@朱峰女士,你的答案,为了防止你进行修改,我已经截图了。没错,如你问题当中所说,礼貌是不是软弱?
当然不是。
我自问是一个普通人,在知乎得到关注多,也只是因为我勤勤恳恳,一个字一个字写得多,仅此而已。
我去咕咚网之前,当过记者,做过公关,我也不是什么名校毕业,但是我深深知道,原创是品德,是节操。做记者,报道要如实,要客观,要中立,要还原事情的本来面目。
我为什么要在微信群“红包体育”里面和你抬杠,为什么要质问你,想必你已经不记得了,然而我记得清清楚楚。
我不关注你的微信号,那是有非常重要的原因的。朱峰女士,你说你没做过亏心事,那么想必在你看来,未经他人许可引用、转载他人原创的内容,不算是亏心事了。
你不记得的事情,我一点一点帮你回忆起来吧。事情当然没有这么简单。
当你加入“红包体育”的时候,我对群主说了一句话。【我很高兴,我有不删除任何聊天软件当中聊天记录的好习惯。】
这里截图当中的日期是一直就存在的。至今我的iPhone 4S也一直在用呢,不可能改掉。
你为什么和我说抱歉,你忘了?2015年3月3日你所说的,是真的都不记得了?
当时我的反应,算是很克制的了,毕竟当着“红包体育”群里这么多人的面。
为什么我过了这么久,才再次在“红包体育”群里质问你,我想你应该明白。我知道每个人做自媒体不容易,想靠着才华变现,更加不容易,当时你肯道歉,说你会改,那么我也就得过且过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改了吗?如果你改了,你就不会不经过
@式微同意,转载她的答案,而且还将她列为“第二作者”。
你的所谓声明,夹杂在你的正文内容当中,而不是正式开辟一个子栏目道歉,被诸多的信息噪声遮盖着,这就是你的诚意?
上述三张截图,是2015年6月17日早上8:43时截的。我现在还很怕诸多水军说我图片造假呢。下面两张图,是2015年3月3日晚上20:49时截的。那个时候,你的微信ID还没有“太阳表情”。
这个总不能说我作假了吧?
而你在面对我的质疑的时候,说了些什么话,你还记得吗?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截图的原因。
二次编辑加了些东西,就可以等同于你自己的原创,是吗?
事实证明我当初心一软得过且过,才是真的错误。
你说了“最初开时,格式内容混乱,但转载内容标明了作者”——我还是那句话:用了我的东西,问过我吗?
你说了“微信对于转载格式有了新要求后,我们也跟着学习,把之前来源不明的全部删除。之后再也没有出现不合规的转载“——来源不明?请看看截图,你自己说过的话,怎么就这么快忘了呢?”是从虎扑、知乎、直播吧很多来源的文章“,这还算是来源不明?
你说了“暴力行为冠以道德名义,缺又恰恰选择了一个认真做事的自媒体下手,无论是出于要稿费,还是炒作涨粉,都不会实现的”——暴力冠以道德的名义?我质问你,就是暴力,你不告而拿,拿了我的答案,也拿了知乎上别人的答案,这种偷窃行为,就是道德的?
另外,请弄清楚,到底谁在炒作?我只是把原文作者式微老师带到了“体育红包”群,让她自己和你说清楚,这就是炒作?式微维护自己正当权益没有成功,自己写了篇专栏,以正视听,这叫炒作?
你说了“另外。。。您在背后诽谤我的许多聊天截图我已经给了律师。我们没做亏心事,我们礼貌但不软弱,真的,用法律途径解决,只对我们单方面有利啊。但您若真的要这样苦苦相逼,请也不吝给我一个您的地址,给您去一封律师函”。
我在背后诽谤你?请把截图放出来,让知乎用户都看看,我到底怎么诽谤你了。
你没做亏心事?没做亏心事我会质问你为什么不经过我允许转载了我的内容?
说我苦苦相逼?到底谁逼谁?“咕咚-李旸”是我在“红包体育”群里的ID,那是因为之前说过要标清楚所在的企业、媒体和姓名,所以我这样写。
我再说一次:质问你,是因为你在知乎未经我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了我的内容;我质问你,是因为你在知乎未经式微老师的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了式微老师的内容。
知乎上的回答问题,是我业余时间所为,工作忙的时候我只能下班回答问题,晚上写公众号内容,或者把知乎的答案放到我自己的公众号上去。关于足球篮球的内容,和咕咚网没有一点关系,全部是我自己的业余创作。
而你,直接找到了咕咚创始人、CEO申波先生,也就是我的最高领导,去质问我的行为是代表咕咚,还是代表个人。
我在知乎的ID和个人说明写得清清楚楚,没有和咕咚有任何的关联。你没有经过我个人的允许,转载引用我在知乎的内容,被我质疑你转载了别人的内容,居然好意思说是“法律层面的诽谤”?居然还去和我供职的企业对质?
到底是谁苦苦相逼?
所谓认真做事的自媒体,是把知乎用户的文字答案,变成自己的声音和话语,放到视频当中去,是吗?
所谓认真做事的自媒体,是未经他人许可,擅自转载、引用他人在知乎的原创答案,是吗?
最后我很想问一句:你既然深知自媒体人的成长有多么不易,为什么你还要去做“未经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其他自媒体人的内容”这样的事情?
最后,是我放出的所有截图的具体信息。
我在这里声明:我是知乎用户李暘,在知乎的每一个答案,在知乎的每一篇专栏文章,不敢保证完美无缺,逻辑严密,没有错别字,但全部是我自己的原创内容,任何人未经我许可,转载、引用、抄袭我的答案,即为侵权行为。
我知道网上的愤青们不一定都会参军,但是我知道网上的那些蛆虫一定不会参军,而且会用各种文章来给自己洗白。中国现在有200w现役加上后备役差不多一千万,这里面的大部分人都是思想觉悟的,他们会为了祖国的一切包括那些咒骂他们的蛆虫而战。加上志愿兵,中国差不多会有一只1800w人左右的部队。如果你想参军就参军,不想参军就用自己的能力为大后方搞生产,总之不要当蛆虫就是了。如果是敌人已经开始入侵本土了,做好两个准备,要么牺牲一切,要么成为国家重建的力量。总之不要当叛徒。
——————————————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敌人用刺刀
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
“看,
这是奴隶!”
———————分割线———————
本回答不包括侵略战争,中国也永远不可能打侵略战争。
不想去没打仗人没人逼你去对不对,但是你不去还要在舆论上给你很高的评价,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人家题主只是想讨论普通人能在战争时做什么。而且要支持国家,安顿家人。绝大部分普通人移不了民,想安顿家人只能帮助国家不把战火烧到家人那里对不对?
至于我说的蛆虫,就是会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帮助侵略者残害自己同胞的人。
不关评论,想骂我的就骂,多脏都可以,我不会举报的,全当做社会出气筒帮社会做贡献了。虽然我知道有人会说我词穷了,你说是就是吧。
稍微多说两句。
其实华人在海外,尤其是欧美社会遇到的很大的一个问题是意识不到种族的重要性。近代以前,中国基本都是处于一个“国家=天下”的状态。这就导致了很多中国人在面对近现代以威斯特法伦体系为基准形成的“民族国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概念,因而在欧美,尤其是在北美(USA/Canada)这种移民国家里生活的时候政治上十分受挫。
不管你承认也好,否认也罢,一个人在美国的社会认定更多地来自于一个人的种族(race)而非阶级(class).以我们最关心的教育为例:大学录取会很大程度上根据你的种族来决定录取标准,而不是社会阶层,更不是政治倾向。不管家境如何,只要你是亚裔,那么你就有大概率碰到录取标准的歧视问题。
在这个前提下,任何一个有智商的人都能够看出来:在美国这个大背景下,在争取自身(个人/族群)权益的过程中,种族的优先级是排在最前面的,其次才是政治倾向和意识形态。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你在填表的时候,不会让你选你是conservative还是liberal,只会让你选你是“white",“Asian”还是“Hispanic”. 而事实上,只要一个族群能够意识到美国社会种族优先的前提下,内部的政治光谱不仅不是问题,反而是优势,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犹太人。
犹太人在美国有多成功想必不用多说。但是犹太人并没有把自己局限在左翼或者右翼,而是通过在不同政治光谱上的发展,成功的让自己的种族在美国取得优势。说右翼,犹太人里面的一大票银行家企业家大家也有所耳闻;说左翼,犹太人中的囧叔,主持界传奇larry king,喜欢谈笑风生的华莱士等等都是业界传奇。这样他们右手掌控了经济和政治力量,左手掌控了舆论和传媒的力量,最终让族群取得成功。可见,以族群利益为先,则族内各个政见派系均受益;以政见利益为先,则族群分崩离析。
反观以叫兽为首的旧华“精英社会活动家“是怎么做的呢?不仅不去积极组织和联络真正能起到作用的政治基本盘(一个越来越壮大的华人群体),反而主动地去做出例如:损害自己族群的利益以换取一小撮外部政治利益(SCA5),试图不断的分裂族群内部力量(亚裔内部细分法案)等等赤裸裸乃至荒唐可笑的背叛种族利益的行为。这种叫兽,如果不是脑子进了水,那就只能是因为政治觉悟和政治水平实在太差,吃枣药丸。
----------------------------
断脊之犬,狺狺狂吠。 一开始看到这篇文章我特别震惊,不单单是文章内容,更重要的作者身份:美国百人会会长及首个法学院院长?这样的人竟然说出如此粗鄙之语?不过回想一下,这倒是解决了我一直以来的疑问。
作为一个在美国各个领域都有杰出贡献的种族,作为一个平均收入和学历都远超平均线的种族,作为一个贡献了马友友,关颖珊,刘玉玲等杰出人才的种族,为什么美国华人的政治地位如此的低下?为什么华人的权益总是受到系统性的侵害和歧视?最重要的是,为什么华人,尤其是旧华人及其后代的自我认同和民族荣誉感低到令人发指?现在看来,这些旧华人中的“精英”“社会活动家”政治水准低到不堪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其实在美国待过一段时间的人都明白,各个族群之间有竞争,有合作,也有斗争。但得到尊敬的条件只有一个:拥有力量。这个力量可以是经济力量,可以是知识力量,当然也可以是政治力量。所以这次大选华人主动出击,参与助选的行为我是非常认同的:重要的不是你站在哪一条队,而是展现能够左右选战结果的政治力量,这才是华人赖以发展的基础。相反,任何一种任凭意识形态洗脑而站队的行为都是政治水准低下的弱智行径。
其实稍微看了看叫兽的个人经历,未免有些可怜他。作为一个数次试图否认和摆脱自己华人身份的“社会活动家”,他的“习得性无助”十有八九也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在中国崛起,新华人一步步向前的大背景下,他就像一头曾经被锁链拴住的幼象,完全没有意识到力量的对比总是会转化的,而华人政治家真正的基本盘只有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旧华人的社会认知,一种貌似平等实则歧视的社会认知,只会进一步地被抛弃,最终由新华人引领实现真正的社会平等。旧华人畏畏缩缩的活了一百多年,却连美国这个国家的一点基本精神都没有学到,而这些分明写的很清楚:The land of the free and the home of the brave.
毕竟,大清都亡了,也请你们这些遗老遗少们滚回历史的尘埃里吧。 -------------------
原答案
这个所谓教授才真是把“歧视”二字阐释的淋漓尽致。
利益相关,北大本硕,2020年毕业生,拿到上海中学、深圳中学offer,入职深圳中学。
1 先讲自己的情况。小镇做题家一枚,出身山区十八线小城市下面的农村,父母都是老实的农民,家里收入最高的是作为乡村退休教师的爷爷。可以算是从小过惯了苦日子的。从小就被家里教育要好好读书。尽管家长从小灌输的理念是读完大学要当官,但是自己却从来没有这方面的想法,反而从小就很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初中的时候最想去的大学是北师大。高中选择了文科,在分科之后就被认为是清北的苗子,高考的时候发挥失常,没进自己心仪的院系,之后跨院系保研到了本校感兴趣的专业。一开始是有做学术的打算的,但是读研期间也算是饱受打击,认识到自己不是那块料。之后做过两个大厂的产品经理实习,经过实习之后确实认识到自己不擅长这种工作也不喜欢这种生活。反而是更喜欢在本科期间在学而思兼职的那种工作,觉得给人传授知识于自己也是一种享受,于是秋招的时候目标非常明确,下定决心做老师。秋招也比较顺利,拿下深中offer之后就没有再参加任何招聘。在上海中学和深圳中学里选了后者,待遇当然是最主要的因素,其次就是喜欢深圳的气候和大海。
入职以后的感受:基本符合自己的预期。被领导赏识调到了高三。因为自己教的学科正是自己一直以来最感兴趣、最擅长,也是研究生的专业,所以备课做题之类的工作都没有太大压力。学校不要求坐班,基本上朝八晚五。(晚上如果有学生约了答疑会晚一些)几个月过去了,上课的功力有所进步,也越来越觉得自己确实很适合当老师,也确实很喜欢这个工作,每天上班并没有在互联网实习那种不想上班的感觉。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己觉得教高中并不屈才。本科和研究生上的课,有一些知识还是能很好地融入到高中的教学中。再加上本人喜欢骑行、喜欢旅游,了解的杂七杂八的知识也比较多,所以课上的内容会比较丰满。另外深中的高一高二有类似于大学通选课的校本课,等我以后下去也打算给大家浅显地介绍我那小众的专业。
看到有答主说清北的老师教出来清北的学生,然后回来当老师,这听上去很讽刺。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读一个好的大学是可以让人有更多选择的机会,而自己选则做什么则是另一回事。
2. 说一下其他人的情况吧。深圳教育系统也只是这一两年异军突起,大量引入高学历的新教师。其实北京的一些名校早已如此。确实有一些人并不是那么坚定的做老师,已经离职或者有离职的想法,但是大部分人还是很喜欢这个职业的。
从我校今年的招聘状况来看,基本是清一色的清北海龟,偏文的学科基本是硕士,偏理的学科基本是博士。对于没有职业偏好的人来讲,一些基础学科确实也未必能找到比深圳的老师或者公务员性价比更高的工作了。
另外,深中毕竟是深圳最好的中学,所以招聘名单里看上去有这么多的清北学生。但是放到整个深圳教育系统来看,其实清北毕业生所占比重就小很多了,放到全广东、全国来看更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如果去看清北的毕业就业统计,从事中小学教育的毕业生所占比重并不高。(貌似不到10%?需要确认一下)所以题目的提问方式并不是太恰当。
我们校长曾经说,引入名校的硕博是“要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我自己并没有多优秀,但是我自认为还是给我的学生们上了一些不一样的课、提供了些许有价值的知识或者信息。我也的确见到一些做了班主任的同事,在倾尽全力培养更优秀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