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麦道Hornet 2000计划的推进过程是什么样的,最后是如何演变为FA-18E/F的? 第1页

  

user avatar   yuan-fang-yi-jin-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Hornet 2000 ”名字第一次公开“露面”可能是在 1987年

最初公布的目的也很简单,麦道意图提供一种加大号的F/A-18衍生型号作为当时欧洲正在进行的EFA项目的备胎(当然最终肯定是想上位的)---------“以EFA 30% 的价格达到 EFA 90% 的 mission requirement”.

1988年时应该差不多有6种不同的构型,改动最大幅度的“Config 4”是基本回炉重造的鸭翼机(无平尾,Cranked Arrow 后掠主翼和加大面积改变形状的梯形垂尾)。其他构型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大内部容积和内油的改进措施。

Config 4 为啥要做鸭翼机,具体原因似乎没有太明确的说法,估计是觉得当时国际上比较流行这种,欧洲可能比较喜欢。(看看那几位吧)

另外这一系列“Hornet 2000”都计划使用加大推力的新引擎。



但是事实上麦道这些加大加强的Hornet设计应该是比1987年更加早的。

一个证据就是更早的1986年10月给日本FS-X的原型案中,

赫然就是“Hornet 2000”中的 “Config 1”和 “Config 4”,

这两个东西在FS-X里麦道管他们叫做“Super Hornet ”和“Super Hornet Plus”:


FS-X到1987年, 麦道根据日方要求二次提案的时候,

一个是将“1”换成了加厚机背增加燃油的“2”


另外增加之前没出场过的三翼面Hornet (当时日本方面非常喜爱这种多翼面的构型,觉得自己搞的那套CCV能充分发挥玩超机动了,脑子瓦特了。):


而改动幅度最大的鸭翼“4”型仍然保留


考虑到三翼面Hornet构型的风洞实验早在1981年就有了,这些改进的Hornet案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其实已经不太可考,也许将来能有人能出书详细讲解。麦道做为Hornet的后爹,按照一般军机开发常理肯定会早早开始衍生型开发,在Long -term上把这个过房儿子吃干抹净的。



至于Hornet 2000 和后来的“Super Hornet F/A-18E/F”的关系, F/A-18E/F其实最终是以A-6E的临时接班人的身份被立项的(至于后来中央已经决定由你来取代F-14那是后话),而“Hornet 2000”出现的时候可能并没有这么大的野心,估计是纯粹按照F/A-18C/D加强型这一角色来思考的。


至于早期F/A-18E/F型的构型(1991年时首次出现“E/F”的叫法),那确实是和“Hornet 2000”中的"3C"比较接近:和基型的F/A-18C/D相比,拥有加长的中部机身,翼展和弦长都加大的全新主翼,但是同时仍然保留有许多C/D型的外形特征。至于后来的E/F型的一些特征比如加大的尖拱形LERX和Caret进气道口,彼时还没有出现。




  

相关话题

  请问发展f22和歼20的下一代战斗机,其指标会是什么样的? 
  现代或未来空战中战斗机航炮装备有必要么? 
  如果把坦克主炮装在飞机上会如何? 
  F14雄猫战机战术指标这么先进,尤其是其强大的雷达和挂载不死鸟导弹惊人的截击能力,但是为什么早早退役了? 
  为何德空在东线战场上诞生了一大批战绩100+的王牌飞行员, 而德空飞行员在西线的战绩则略逊一筹? 
  1亿美金买4架歼10还是买1架歼20? 
  为什么鸭翼战机很少上舰? 
  有没有人知道这架飞机的具体情况? 
  米格-29K采用尾部开裂减速板,尾勾也在尾后下方。那舰载型减速板张开的同时,尾勾会不会一起放下呢? 
  为什么在超视距空战,40公里左右发射中距弹的今天,俄罗斯仍然过度强调机动性,比如苏57,隐身性偏差? 

前一个讨论
日本二战航母甲板前端为什么会有一个小孔一直在冒蒸汽?
下一个讨论
二战对人们的身体和情感有什么创伤?





© 2025-05-1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1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