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住院手术(踝关节镜)后需要通过输液的方式来用抗生素,不能口服吗? 第1页

  

user avatar   shoudoumaodaif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能口服尽量不输液”,这句话没错。

但如果理解成了“只要嘴吃得下就不能输液”,就是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了。

如果我是在门急诊遇到一个非危急重症、仅仅是有些感染需要抗炎,或者是割了包皮需要术后预防感染这种程度的患者,你让我给他开输液我也不开。

更何况国家现在已经全面取消了公立大型医院的门诊输液,要输液只能在社区或者急诊。

至于这个问题里的情况,题主说术后要用抗生素,想必至少是个II类切口或以上的手术,因为在大部分比较规范的医院,I类切口手术术后都是不用抗生素的(I类切口指清洁类切口,手术未进入炎症区,未进入呼吸消化及泌尿生殖道,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

而且至少是创伤相对比较大的手术,割包皮、甲沟炎切开这样的小手术虽然是污染切口,但术后一般也就是口服抗生素,你想输液医生也未必肯,更别提还得住院了。

创伤比较大的、II类切口及以上的手术,不管全麻非全麻,术前一般都是要开放静脉通道的(就是扎留置针),开放静脉通道的目的一方面是方便术中麻醉医生给药,一方面也是为了术中滴注抗生素,同时也便于补液调节术中的液体平衡。

此外,全麻手术,特别是动了腹腔、盆腔的手术,为了防止术中术后发生呛咳窒息和急性肠梗阻,围手术期都是要禁食水的,这个时间线一般至少是从术前6小时到术后6小时,通过口服给药,术后6小时显然是有些晚了。

更何况,口服用药还存在肝脏代谢的“首关效应”或“首过效应”——指药物经胃肠道给药,在尚未吸收进入血循环之前,在肠粘膜和肝脏被代谢,而使进入血循环的原形药量减少的现象,也称第一关卡效应。

因此,在术后面临着补液、抗感染、镇痛、纠正电解质紊乱等一系列治疗需求的时候,放着一条现成的静脉通道不用,仅仅为了尊重“能口服尽量不输液”,这显然不是循证医学,而是教条主义。

别的不说,很多手术围手术期的补液量能达到2000毫升以上,让一个手术后的患者咚咚咚喝两公升以上的液体……相信不必是学医的朋友也都知道是否合适。

但如果题主在术后没有明显的感染证据,II类切口一般预防性的抗生素使用是不应该超过术后24小时的。如果题主术后没有明确感染的情况,又是被输注了很多天抗生素,这同样是不合理的。但这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问题不在于是否应该通过输液,而是抗生素本身的规范使用问题。

不过医学理念的普及毕竟是需要时间的,国内的医患关系客观现实也让医生在并发症/医疗纠纷与不规范用药之间作何选择变得显而易见。短短不到十年前,国内还是从小诊所到大医院不管发不发炎抗生素都闭着眼睛滥用的地步,相比之下,这些年能一点点走向规范,问题不能说没有,但成绩也是不应该被抹杀的。

最后说一句题外话,最近一些年,国内各大医学中心纷纷跟进ERAS(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手术住院时间和术前术后工作都被大幅度压缩和简化,相信过不了几年,大家在国内的医院里也能看到日间膝关节置换术、日间肾上腺肿物切除术和日间甲状腺切除术这样的“手速巅峰”——但到时候想必大家担心的就不是术后滥用抗生素的问题了,而是住院时间太短,术后都得靠自己在家吃解热镇痛药的问题了。


user avatar   wang-jia-zhu-52-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我看到的最准确的总结。

总的来说,就是中国的高考相对公平,所以性价比极高,所以其他活动都可以适当让步。




  

相关话题

  有哪些是医生治不好的病? 
  关于晕车这件事,你有什么经历和经验? 
  医院流水逐年上升,为何临床收入反而降低(知乎上医生说的),科研绩效也被砍,看病还是难,那钱去哪儿了? 
  现在的医生大部分是对患者负责还是只想捞钱? 
  有哪些运动员克服伤病的故事? 
  截至 16 日,全国新增确诊病例 26 例,其中 11 例为本土病例,该如何防治本土病例的增多? 
  网传的由在黄冈一线医生总结,诊治新冠肺炎的「黄冈经验」属实吗?有哪些问题? 
  为什么还有人想去儿科或者想去学儿科? 
  你遇到过哪些良医? 
  妇产科女医生在分娩时会与别的女性有什么区别?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汕头交警通报:「辅警踹倒驾无牌摩托冲卡男子未致受伤,已开除」 ?
下一个讨论
《临高启明》比如做农技员,低端技工,护士一类工作的元老图个啥啊?累死累活,哪有点人上人的意思?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