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哲学学习为什么必须要看原著? 第1页

  

user avatar   can-liao-zi-3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没有比叔本华在他所著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的自序中说得更明白的了。以下是其原文:

康德的学说(可以扩展为一切哲学学说),除了在他自己的著作里,到任何地方去寻找都是白费劲;而康德的著作自始至终都是有教育意义的,即令是他错了的地方,失败了的地方,也是如此。凡对于真正的哲学家说来有效的,由于康德的独创性,对于他则是充类至极的有效;就是说人们只能在他们本人的著作中, 而不能从别人的报道中认识他们。这是因为这些卓越人物的思想不能忍受庸俗头脑又加以筛滤。这些思想出生在巨人高阔、饱满的天庭后面,那下面放着光芒耀人的眼睛;可是一经误移入庸才们狭窄的、压紧了的,厚厚的脑盖骨内的斗室之中,矮檐之下,从那儿投射出迟钝的,意在个人目的的鼠目寸光,这些思想就丧失了一切力量和生命,和它们的本来面目也不相象了。 是的,人们可以说,这种头脑的作用和哈哈镜的作用一样,在那里面一切都变了形,走了样;一切所具有的匀称的美都失去了,现出来的只是一副鬼脸。 只有从那些哲学思想的首创人那里,人们才能接受哲学思想。因此,谁要是向往哲学,就得亲自到原著那肃穆的圣地去找永垂不朽的大师。每一个这样真正的哲学家,他的主要篇章对他的学说所提供的洞见常什百倍于庸俗头脑在转述这些学说时所作拖沓渺视的报告,何况这些庸才们多半还是深深局限于当时的时髦哲学或个人情意之中。

以上引自《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二版序言。

我原预定在这里提示一下应该怎样读这本书,才能在可能的情况之下加以理解。要由这本书来传达的只是一个单一的思想,可是,尽管我费尽心力,除了用这全本的书以外,还是不能发现什么捷径来传达这一思想。我认为这一思想就是人们在哲学的名义之下长期以来所寻求的东西。正是因为寻求了好久而找不到,所以有历史素养的人们,虽有普林尼早就给他们讲过 “直至成为事实之前,多少事不都是人们认为不可能的吗?” (《自然史》,7.1.)仍然以为这是干脆不能发现的东西了,犹如不能发现点石成金,医治百病的仙丹一样。

上述这一待传达的思想,按人们所从考察它的各个不同的方面,就分别出现为人们曾称之为形而上学、伦理学、美学的那些东西。诚然,如果这思想就是我所认为的那东西,如上面所交代的,那么,它也就必然是这一切。一个思想的系统总得有一个结构上的关联,也就是这样一种关联:其中总有一部分[在下面]托住另一部分,但后者并不反过来又托住前者;而是基层托住上层,却不为上层所托起;上层的顶峰则只被托住,却不托起什么。与此相反,一个单一的思想,不管它的内容是如何广泛,都必须保有最完整的统一性。即令是为了传达的方便,让它分成若干部分,这些部分间的关联仍必须是有机的,亦即这样一种关联:其中每一部分都同样涵蕴着全体,正如全体涵蕴着各个部分一样;没有哪一部分是首,也没有哪一部分是尾。整个思想通过各个部分而显明,而不预先理解全部,也不能彻底了解任何最细微的部分。可是,尽管一本书就内容说和有机体是那么相象,但在形式上一本书总得以第一行开始,以最后一行结尾;在这方面就很不和有机体相象了。结果是形式和内容在这儿就处于矛盾的地位了。

在这种情况之下,要深入本书所表达的思想,那就自然而然,除了将这本书阅读两遍之外,别无良策可以奉告,并且还必须以很大的耐性来读第一遍。这种耐性也只能从一种自愿培养起来的信心中获得:要相信卷首以卷尾为前提,几乎同卷尾以卷首为前提是一样的;相信书中每一较前面的部分以较后面的部分为前提,几乎和后者以前者为前提是一样的。我之所以要说“几乎是”,因为事情并非完全如此。并且,只要有可能便把比较最不需要由后面来说明的部分放置在前那样的事,以及凡是对于容易理解和明晰有点儿帮助的东西,都已忠实地、谨严地做到了。是的,在这方面要不是读者在阅读中不只是想到每处当前所说,而且同时还想到由此可能产生的推论这也是很自然的,从而除了本书和这时代的意见,估计还有和读者的意见,实际上相反的那些矛盾之外,还可能加上那么多预料得到,想象得到的其他矛盾,假如读者不是这样,那么就会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达到如下的情况,即原来只是误会也必然要表现为激烈的反对了。于是人们更不认识这是误会了,因为艰苦得来的论述之清晰,措词的明确,虽已使当前所谈的东西所有的直接含义无可怀疑,然而总不能同时说出这当前所谈的和其余一切一切的关系。因此,在读第一遍时,如已说过的,是需要耐性的。这是从一种信心中汲取的耐性, 即深信在读第二遍时,对于许多东西,甚至对于所有一切的东西,都会用一种完全不同于前此的眼光来了解。此外,对于一个很艰深的题材要求其可以充分理解乃至不甚费力便可以理解,这种认真的努力使间或在书中这儿那儿发现重复,是具有理由的。整个有机的而不是链条式的结构也使间或要两次涉及同一个段落有其必要。也正是这一结构和所有一切部分间的紧密关联不容许我采取我平日极为重视的划分章节的办法,因而不得不将就把全书分为四篇,有如一个思想的四种观点一般。在每一篇中,都应留意不要因必须处理的细节而忽视这些细节所属的主要思想以及论述的全部程序。这便说出了对于不太乐意 (对哲学家不乐意,因为读者自己便是一位哲学家)的读者要提出的第一项不可缺少的要求。

以上引自《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一版序言。


user avatar   lin-xian-sheng25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哲学学习不一定要看原著。

我们要知道,原著和论文有什么区别?一般来说,欧陆哲学,偏向于让人们去读原著。而英美哲学不是。这是由于学术工业导致的差异。

因为哲学是先于科学出现的,所以哲学家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以发论文为主,而是以长篇大论的论证为主。并且西方传统学术,是长篇大论的讲座,这两点之间导致了,哲学家习惯于写那种长篇大论的论著,而不是论文。比如说黑格尔那些著作大部分反而是讲课的讲演录。

而这种论著,几乎百分百就要牵扯到哲学史,他是依赖于哲学史,阐发新意。

但是英美哲学不是这样,从弗雷格开始,弗雷格本身是一个数学家,它的哲学术语实际上都是很不严格,更不必说所谓天才之维特根斯坦,所以他们就不太重视哲学史,而是强调问题的论证。

并且,由于英美哲学出现的时间,已经是科学迅猛发展的时候,学术开始逐步地完成了工业化设置,于是人们就会倾向于去写论文,而不是写论著。

并且分析哲学,往往倾向于效法科学,由于科学面对的是经验。科学的原意就是分科之学,这种观点在古典哲学家那里是非常鄙夷的。就是分科,意味着你对总体性就没有进行反思的能力。

但是它的好处是很明显,就是它能够针对一个细小问题进行讨论,所以分析哲学效法科学缔造的学术工业,形成了以小问题为轴心的论文体系,所以越是小问题,反而越不依赖于哲学史。

从最终在学术界沉淀下来的作品来看,英美哲学往往是以“命题”为单位的,比如“休谟问题”、“罗素悖论”、“亨普尔的覆盖律模型”、“塔斯基的真理定义”、“蒯因—迪昂论题”、“古德曼的新归纳之谜”、“普特南的缸中之脑思想实验”、“查尔默斯的难问题”……一位位分析哲学家的贡献,以这样一个一个命题的式样沉淀到学者们的共识平台。

比如康德一整部《纯粹理性批判》,分析哲学家就读出一句“存在不是谓词”的命题来,就津津乐道,仿佛给了康德莫大荣誉。至于什么康德的思想内核是自由云云,这些东西是不需要关心的东西。

比如说德国古典哲学所说的自由,跟英美哲学所说的自由意志,压根就不是一个概念。

这样的模式,是典型的自然科学模式,就好比,学术不需要懂什么牛顿当年怎么想的,他跟当时的学术背景什么关系,也不需要懂,当时的形而上学基础给牛顿提供了什么研究策略。

它只需要知道,牛顿有三个定律,并且你把这个东西搞得炉火纯青,就算是弄懂牛顿了。

所以,那个时候社会节奏慢,可以长篇大论慢慢地打磨,读者也能仔细看。现在社会节奏快,作者和读者都很难耐下性子慢慢弄




  

相关话题

  为什么职能部门都那么嚣张? 
  既然《黑客帝国》的矩阵都是代码写成的,为什么不干脆写一个生活富足的背景设定呢? 
  在各种哲学思潮泛滥的今天,作为一个物理研究工作者,应该以什么姿态面对哲学? 
  法国哲学和德国哲学有什么风格差异? 
  非常希望有一个间隔年,但是家人不同意怎么办? 
  《守望者》反映出什么哲学课题? 
  房子在资本家手里可以无底线的涨价,为什么粮食在农民手里,没有提高价格,粮食对比房子,才是刚需不是嘛,? 
  你觉得宗教是什么? 
  你们有人看过完整的《道德经》吗? 
  如何看待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前一个讨论
从小到大,老师教的到底是数学还是做题?
下一个讨论
怎么证明算术平均数大于等于几何平均数?





© 2024-05-0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0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