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一核电站员工以工作身份发表对日本排放核废水的观点,被另一名核电员工举报? 第2页

                 

user avatar   yu-kun-25-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民众恐核,反日的情绪都是本来就在那的火药桶,不可能强制让它静止在那。所以别说是举报这种半线上半线下的手段,就是直接闹到线下去都很可能。

这种接近阴谋论的情绪在我们看来很无聊,不过我们也没有让极端恐惧的民众停下来的能力。

但与之对应的,这位答主在认真写科普,并且他所说的话在专业上没什么问题。所以哪怕民众的情绪爆发在所难免,中核也应该护住这么个尽量压制恐核情绪的业内人士,而不是借着什么“政治觉悟”的风把他卖了——如果是后者的话,试问以后哪个核电业内人士还敢在网上面对着来势汹汹的恐核群众讲道理?难道想只靠官方发声渠道压服这些民间阴谋论声音吗?

一个正面例子是当年清华对站出来和反px运动直接交锋的化工系学生们的态度——鼓励并保护。问题是,中核会这么做吗?


user avatar   cao-feng-ze-37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第一,程序上讲,举报人和被举报人双方享有平等权利,单位也要查,不会不由分说给你扣帽子。如果举报不属实,举报人还要承担举报不实的责任。

第二,不论你如何试图把这个平台神圣化,知乎就是个娱乐平台,你吹上天,它也是知乎,不是知网,不具备任何学术职能,在上面发表的所谓“学术”内容,既不具备任何效力,发表者也不需要为其承担任何责任。所以我估计所在单位大概率看都不看,小概率吃中午饭的时候领导跟他聊两句,上纲上线的概率为零。

第三,学术内容的专业细分程度极高。拥有博士学历的我在施工技术上很可能远不如一个大专学历的施工员。所以尽管我拥有博士学历可以把你们吓懵,但我如果在知乎上发表关于大跨桥梁抗震技术(我完全不懂)的言论并不见得真的有什么权威性,这是很正常的。核电站运行和核泄漏污水处理之间的差别,肯定不会很小。但正如我第二条所说,由于知乎不具备任何学术职能,所以我也不必为其承担任何责任,最多被师兄笑话两句。


user avatar   deng-bo-y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说“按照中国核电站规范,污水都能有效处理”;他说“你很懂中国核电站,但是你不懂日本”。大家都是隔皮猜瓜,互相指责对方“水洗煤发射火箭专家”,难以服众。

我生活在海洋大省,我很担心未来民众担心真实或臆想的核污染,影响本地渔业发展。我希望利害相关国家,中朝韩俄组建核查小组,调查和监督日本污水是否合规处理并达到排放标准。


user avatar   wei-ling-zhen-47 网友的相关建议: 
      
  1. 他有没有说明自己是代表工作单位发言呢?

2.如果反对者是业内人士或对核电、核废料处理有研究的爱好者,可否在一方开放评论区的情况下,双方互相列举自己的证据呢?

3.考虑到日本对福岛核电站事件的处理水平,我们在从科学原理上讨论了核废水是否可以排入大海后,难道不需要从国际合作与行政管理的角度进行下一步的考虑吗?

4.就算日本政府大发善心,愿意拿出剖腹证粉的诚意证明废水排放基本无公害。那么他们也不应该忽略邻国的立场,而在公共的海洋里自行其是。这也是中韩政府表明的原则。


以上也是我对福岛核电站废水排放相关讨论的阅读判断原则了。


user avatar   yi-zhi-zhu-ding-l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人上知乎不是为了找答案,是为了爽。你敢让我觉得不爽,我就要冲了你。这个和读者看进击的巨人不爽要冲了作者性质一样。单位在国内的人实名搞科普就和写网文一样,存在风险性,想一下金庸居然敢让小龙女失身,这特么不是给一群爽文代入者戴绿帽子吗?

在知乎和其他国内社交网站搞科普其实很像在起点写纪实文学:)

评论区有人说举报回形针的事,我觉得这两者性质要差很多。回形针靠科普吃饭,这是生意,要承担风险(不管你觉得这个风险是否荒谬)。这个原答主是为爱发电的,就好像巨人如果是免费的,那骂作者也没有道理,你不看不就得了。

我看到支持方的理论是“不能用自己的核电站工作人员身份搞科普背书”+“这个人身份有问题”。这两者不是自我矛盾吗?

如果是前者:

先不说内容对错,用院士身份站台莲花清瘟和这个事身份背书本身区别在哪?哪个是职务行为?

如果是后者:

如果需要的只是想验证身份真实性,而不是举报他干了什么。如果想快进到我就是要和可能的经费势力作斗争,虽然傻白甜了一点也能理解,这么光荣人人有责的事,那你实名举报啊。

ps:我之前一直说在国内,施一公yyds。现在看起来,体制外偶尔也有点优越性。起码不会因为觉得你拿着体制的工资,某些人就觉得是你的老板。

最后说一下对举报的看法,这事里我其实特别反感的是2点:

1,这是个普通人,不是恰饭的大V或者营销号。

2,这是个匿名举报。

我不是那种有道德洁癖的自由人,思路上本质上是有点社达的,但我觉得社达这事呢,应该只限制在愿意参与的玩家之间,不要把路人卷进来,否则别双标。

所以我觉得吧,那些对这种匿名举报普通人表达理解的大V,我会非常高兴的看到他们的反对派们搜集资料匿名举报他们。

这不是挺好嘛,既然组织上不会冤枉一个好人,被举报这么中性的事希望这些大V都能做好自我情绪管理。


user avatar   tedcjk 网友的相关建议: 
      

错误的科普会误导很多人——我猜想,这可能是很多支持举报者的逻辑。


然而,以下哪一种才是我们想要的未来呢?

是「鼓励更多专业人士参与讨论,在讨论中澄清谬误」,还是「提高专业人士的发言门槛,以至于越是本领域越是三缄其口,专业问题下只剩下跨界人士强答」?

我希望是前者,但目前的结果是后者。


我看到截图里举报者说秦山核电内部对本次排污也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如果举报者选择的不是举报,而是以从业者的身份把另一种观点也讲一讲,让我们可以更全面的看待本次事件——这条空想的世界线该多好?


user avatar   hua-xia-ying-l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伙儿是不是忽略了一点,那个举报,重点不是关于回答内容是否正确,也不是价值观如何如何,而是“是否可以代表企业回复相关事宜”——这个切入点其实很值得注意。关于这一点延伸讨论,我认为并不比现在大家争执点的讨论意义小。

在此,我没有答案,但姑且抛出一个问题供大家参考:

一个人可以有许多身份,那么在互联网背景下,一个发言者的身份到底是什么呢?

在光谱的两端,有认证的官方机构号是绝对的官方,一个毫无关系的个人是绝对的吃瓜群众——但这二者之间有很多模糊地带。

比如,机构负责人个人所说的话呢,算什么?那机构高管呢,机构中层小领导呢,机构员工呢,机构临时工呢,机构前员工呢?

在知乎的模式下,蓝牌到底意味着什么?

注意,我并不是在说法律意义上的身份——理论上,任何非官方号的发声,都不能代表该机构的官方声音。

但是从公共舆论场中,我们又不能装作看不见这些身份人士的实际影响力,总归比吃瓜群众更强多了。

这些影响力,且先不论是非对错吧,至少肯定是有的对机构有利益,有的则对机构有风险。

实际上,此前有很多员工或者股东的言论引爆舆论后,引来了企业来割席,声明企业的官方观点——这一点大家都没觉得奇怪——这也足以证明,身份人士的言论,纵然在法律上不能代表机构,但在舆论场上并非真的无关机构。

如果一个人因为某种原因,认为另一个人的言论配合上后者的蓝牌,对蓝牌对应的机构产生了一定风险(比如机构可能在公众舆论中被认为参与背书了,哪怕其实在法律上并非如此,当然,这只是前者的个人想法)——于是他出于某种目的(这种目的当然有可能是一片热心,也有可能是打击报复)去举报到该机构,该如何道德评判呢?

在上述情况下,有无企业条例关于舆论发声的明文规定,对举报的道德评判标准是否会有所不同呢?

举报者和发言者所分别表现出的善意和恶意,是否影响这种道德判别呢?

无论发言者是否善意,其实际造成的客观舆论影响,是否影响这种道德判别呢?(这一点尤其值得探讨


现在我又回忆了一下很多网站的署名带认证专家文章,很多都有声明“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机构观点,也不代表媒体平台观点”——可以说是相对谨慎了。

但在互联网“人人都有发声渠道、人人都能认证身份”下的玩法,这种深刻的舆论变革,可能还处在一个磨合期。


user avatar   kashiwagieri 网友的相关建议: 
      

科普的内容到底正确与否是一方面,另一个方面在于从网络辩论直接快进到举报对方这点是否公平,是否应该是一个具有合理性的操作。

因为这涉及到一个问题:一个人可以就某人(宣称自己有)的专业水平和得出的结论质疑其言论的专业性(和言论是否有潜在危害),以及质疑言论发布者是否有资格借助其单位的业内权威地位发言,但这本质是一个完全可以通过正常辩论解决的问题。

因为科普者写的内容,并没有强制力和绝对的权威性。读者即便点赞支持了,也可以在实操的时候完全不相信。读者也不可能真的完全就按科普者的结论去冒不必要的风险(即便认可这篇科普言论的人,实际多半也会避免在近期购买日本的海产品或农产品,而不会一点儿戒心没有)。

更深一步想,如果确实有权威方(而不仅是相关从业人员)发布了有误导性的错误信息,后来也造成了明确的恶劣后果,那么这些权威是否该被追责?

如果这篇科普,不是某工作人员,而是核电站官方发布的呢?如果后来的现实证明核电站科普错了的话,又该如何追责?通过更上一级的权力?

那么,如果是权力最大的官方渠道发布的错误信息,又有谁能起到这个追责的作用,去实际执行追责?

谁能就消毒液问题追责特朗普?谁能就疫情初期C站的错误辟谣而追责C站?尽管这两次权威发布的消息,都造成了惨痛的后果,这个结果特朗普和C站可以弥补得了吗?

如果承认借助权力可以跨圈解决科学问题,那么要如何去借助科学去跨圈解决权力本身可能带来的不科学操作问题?

而且,科学本身也是不断发展的,任何科学理论都有其一定局限性,甚至可能被证伪,又有哪个权力机构,能对科学本身进行判决呢?难道是宗教裁判所吗?

当然,不可能任何科普者都是布鲁诺,但如果科学问题可以通过权力来判决,那么产生布鲁诺的社会土壤,将会大大被破坏,影响远超出科普行为本身。


当时那篇长文科普我自己也看完了,但因为我缺乏相关知识,所以不能确定其科普的正确性,因此既没点赞也没点反对。

但如果只是因为立场原因和意气之争,而选择借力打力让对方闭嘴,那这种行为本身也是一种“公器私用”,实际也是在透支“公器”的信誉和权威性,这难道是合适的履行权利义务的方式吗?

如果后续官方对科普者不予追究或者从宽处理,从而导致更多的人相信了科普者的结论,结果该结论最后被证明是错的的话,那么,究竟谁该对此负责?

一切问题都下意识认为该依赖权力去解决,让权力判决科学,本身就是一种不正常的状态。

就是这种感觉吧╮(╯_╰)╭。


user avatar   ycy199807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就不知道那个原回答是个什么鬼科普。

福岛的核废水和核电站的正常排污根本就不一样。核电站防止放射性外泄有三道安全屏障,其中第一道是燃料元件包壳,98%以上的放射性物质包容在其中,不会释放到一回路。

注意,98%的脏东西被包裹在燃料包壳里面。核电厂操纵员要防止反应堆超温超功率(偏离泡核沸腾),就是怕把这个燃料包壳烧了。如果他这都不知道,等于不知道反应堆热工,还当什么操纵员。

而在福岛核电,燃料包壳早就坏了(失水下承受高内压和锆水反应),里面的东西全炸出来了,说严重点就是潘多拉的魔盒打开了。这和正常核电站一回路的水根本就不是一个东西,福岛那个水比核电站一回路的水还要脏的多的多的多。

还有,正常核电站一回路用的是反渗透过滤后的超级纯净水,比市面上的纯净水干净不知道多少,这是为了避免水中的杂质被中子照射后产生活化产物。

而福岛灌进去冷却的水里可不知道含了多少种泥沙、杂质和微量元素,这些被中子流照过都会发生变化,产生不知道多少种正常运行中不会出现在一回路里的裂变产物和活化产物,你报告里还按老格式只检测铯和锶这些源项,这根本不够。

另外,铀的化学性质活泼,和水里的杂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这种水里估计还会溶有铀盐,这根本就不能只用放射性来衡量。

总结一下就是,用牛粪点火可以做饭,现在福岛是把牛粪、饭、再抓把沙子搅拌在一起点燃,做出来的能吃吗?

所以,这位答主的“向大海排放核废水这件事情,我们核电站每天都在做。”直接把福岛的潘多拉水和核电站正常的水放在一起,从本质上就犯了严重错误,说一句又菜又爱玩没问题,偏偏还挂了个蓝标,产生了很大程度上的误导。

这位答主还拿东电的报告出来论证福岛废水没问题,这本身就等于在为东电可靠下一个政治断言,但他又不允许别人从东电不可靠来反驳,双标玩的飞起。

要知道,福岛核电本来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海啸是可以通过加高海堤来防止的。2007年的时候,已经有组织认为福岛的海堤太矮了,还预估出了15米的高度(和事实接近),结果东电显然是出于经济考虑,懒得加高,要求反复评估,实际上就是拖着,结果拖了4年,真的15米海啸来了。

而我们呢?福岛事故以后,明明杭州湾不具备本地海啸条件(海水体平均深度过低,1000米以上的深海才具备海啸形成的必要条件,杭州湾平均深度只有十几米),也不会受到远海海啸的影响,秦山核电依然进行了大量的变更改造,并加高了海堤。

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发展核能,绝不能让人民面临风险,这才是负责任的价值观。劝日本好自为之,否则我就要给超越妹妹加油,暴打你家奥特曼了!


user avatar   du-xiao-yu-96-72 网友的相关建议: 
      

5.8号补充,给大家分解一下排废水这个事儿的前提条件。

排废水=(废水处理装置ALPS系统技术可行、有效、成熟)+(ALPS在工程实践中可靠性高,故障概率低;或维修性好,发生故障后能迅速检测并修复)+(东电与日本政府组织力、执行力到位,负责任)+(长期过程,大量资源投入)+(所有利益相关国家(受害国)共同参与并监管)+(核能行业同行的监督)+(未知的潜在风险)

这位被点了的小伙子试图用核电站的三废处理系统来论证上述等式中等号右端的第一项。遗憾的是,他的论证有问题,并且他忽略了后续的所有项。所以他被点了我一点都不奇怪,甚至还想叫好。

ALPS的问题IAEA(国际原子能机构)早有定论,东电和日本政府的信誉度大家也都有目共睹,他们愿意不愿意花费大量时间金钱并允许太平洋沿岸所有国家去参与也是未知数,更何况还有可能出点什么我们现在都预想不到的问题。

给大家贴一个靠谱的解读吧,B站沈逸老师的,非常专业而且深入浅出:

bilibili.com/video/BV1i

我相信秦山核电这位小伙子不是沈逸老师点名批评的那种敌特势力。不过视频里沈毅老师基本上回答了评论区的大部分质疑。


分割线

原答案:

作为一个核安全工作者,胆战心惊瑟瑟发抖,不敢乱说话。

被举报者严重缺乏对核与辐射安全的敬畏之心。

核电站严重事故频率大约是每万堆年一次。小不小?很小了。发生了没?发生过3次,基本符合万堆年一次

排废水有没有问题?不知道,民用核电对三废处理有标准化的程序要求,美国军用核动力是允许直接排的(因为海水稀释能力很强),但是几台融毁的反应堆制造的上百万吨放射性废水,大家谁也没见过啊,可能没问题,但是谁敢打包票去确保万无一失?你去给日本政府承担责任吗?

无论如何,放射性物质大量释放都是核安全工作者最终极的噩梦,这跟海水的稀释能力无关,东电和日本政府极端不负责任导致了不可知不可控的后果,需要你出来科普它没问题吗?你能承担这个责任?

被举报的人太自信了,你真的不害怕吗,可以理解维护核行业的立场,但是谁见过几百吨核燃料产出的上百万吨废水扩散的场景?日本人的黑锅你给它解释什么?仿真计算的误差你都不害怕吗?

举一个实际例子,核电站设计的时候会考虑八级地震、飞机撞击、台风、海啸等极端外部事件,可是大家都假设这些极端外部事件不会叠加发生。在福岛事故之前谁能想到地震加海啸真的叠加发生了?

万一出现这种极端情况(福岛也确实发生了),谁来负责?

核工作者,尤其是核安全工作者,要有敬畏心,对未知、对小概率、对极端情况的敬畏心。

总结一下:

福岛核事故以及其后续的所有后果,是东电以及日本政府的责任,实事求是的去分析事故进程和事故后果以及最恰当的后处理措施是全世界同行共同的责任,福岛事故的后果属实拖累了全世界同行。

福岛事故中东电极度不负责任的作为,以及今天日本政府关于排放废水的决定,对这两件事情有理性的认知与责任划分,是我们全世界和平利用核能的核能工作者与人民共同的期待。

不能因为福岛核事故而污名化核电行业,这是我们同业者共同的祈愿,但这正是我们要正视相关责任方的不负责任之处的理由,我们要做的是批判他们的不负责任之处。我们国家的核电站技术与管理层面都是可以杜绝类似问题的,因为我们负责任。

不要为东电和日本政府洗地,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政治层面。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此次俄乌冲突中舆论战的作用? 
  既然进化是一直在进行的,可是为什么没有猿人和人类之间的过渡存活在世上? 
  脑控真实存在吗?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本次中国硬刚美帝??? 
  既然进化是一直在进行的,可是为什么没有猿人和人类之间的过渡存活在世上? 
  如何看待越来越多高校教授「走红」网络,更受年轻人喜爱?你都遇到过哪些有趣的老师? 
  想未来从事环境保护及生物的科普,大学专业该怎么选? 
  如何评价麦文学鬼斧神工之流? 
  在彻底废除死刑的国家,若有人蓄意制造大屠杀,并安全被警方逮捕,会怎么判决,舆论是否能倒逼法律做出改变? 
  与西方媒体开展舆论战是否必要?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 4 月 9 日日本政府基本决定将福岛核污水排入大海?可能会带来哪些影响?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称「处理过的核废水喝了也没什么问题」?喝过之后对健康影响实际有多大?





© 2024-06-1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