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大脑好使的教授,已经有助理了。
只有神经元集合体还不清整的,才指望黑工和规培。
黑工这个群体数量其实非常少,
因为等到能进修的大夫,多少也“油了”。
来你这黑下来,要么给钱,要么给成长。
基本都不吃饼,而且一有机会就跳槽,可以说忠诚度为零。
规培数量倒是多,忠诚度为负,饼别说吃了看都不看。
一句重话把他得罪了,
轻则出科前给你删减病例,混装化验单,
重就直接举报到教学处,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啥,你说你清白没什么能举报的?
你柜子里装的啥?你那个病人为啥住了30天?上次手术台上你和器械护士聊了啥,不会想上微博重温一下吧?
这些都靠不住,
能靠住的,就是大专、本科毕业,做题不行业务还行的,
一次招三个,一个月1500。
然后告诉他们,三个月后只留一个,留下的能拿4500。
这不得卷破头?
还能享受帝王般的治人之术,
临床上那点东西真没啥难度,猪呆三年都能切胆囊,何况高中毕业?
所以啊,助理要从小培养,
不仅业务熟,还比谁都听话。
各位教授(准教授),早做准备吧!
王院士的很多专业领域提议都不错,就是落实的时候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比如说要求普通呼吸专业收治结核病人,对睡眠呼吸监测等项目的重视。具体到这个提议,哪里都好,就是缺钱。能赚出这个钱的大医院可以用规培学员站门岗测体温和帮食堂发病号饭,为啥要花钱雇人做医生助理?
医疗的体制不同。
医生助理目前在民营口腔诊所已经非常常见,基本上大型连锁口腔诊所的每个医生都会有助理医师,一般协助医生进行临床上的一些操作、整理患者的档案、预约患者等,而且助理医师还可以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一些临床的操作。目前口腔专科院校毕业的学生一般都必须要先考助理医师,通过后才可以再考执业医师。
然而目前在医院里并没有助理医师这一职位,因为大一点医院的医生都会有各种学生,研究生、规培生、进修生、本科实习生等就已经足够承担助理医师的这些职责了。小一点的医院没那么多病人,护士就可以做所谓助理医师的工作了。
在西方国家,是以医生为主体,与医院、诊所一般都为签约模式,相当于“租用”医院诊所的场地、设备,或者是多为开设自己品牌的诊所。那么医生要有自己的团队来协作,就需要助理处理一些技术含量不是那么高而又繁杂的临床外工作,提高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这部分团队助理人员的工资则由医生自己支付。
所以我认为目前国内民营医生集团是可以借鉴这一模式的,可以做到王院士说的那样解放医生的劳动力,让医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前沿的医学工作中去,更多的精力专注于疾病本身,这对于患者和医生都是极大的提升。
但是在公立医院,则无此必要。
普内科、内分泌,收入高于口腔、骨科.....
眼科、消化科跟康复科差不多....
肿瘤收入才比儿科高了不到20%...其他几个强势学科跟儿科差距才10%左右...
这是要把人忽悠瘸的节奏.....
就凭这个数据,其他的看看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