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 9 名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其中 3 人死亡,暴露了哪些问题?如何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第1页

  

user avatar   da-xiao-bao-ta-di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新生儿科的院感事件,时有所闻,以前也多次发生,就不再举例了。

可以预见的是,在可见的未来,这种情况还会一再发生。

当然,处罚力度大一些,涉事的医院管理人员,科室管理人员,予以加重处罚,短期内可能会有所好转,但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在网上骂几句娘,对于问题的解决,也毫无意义,甚至,还遮盖了某些问题。

让我们直面惨淡的现实吧:

为什么新生儿科的院内感染高发?

请各位好好思考这个问题!

不从本质上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永远是拆东墙补西墙!

那么,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是医疗资源的严重不足,特别是儿科!

一名儿科医生,要管多少患儿?

一名儿科护士,要管多少患儿?

应该这样吗?

如何解决?

方案一:严格控制床位比,坚决不多收病人!

好,那就让患病的孩子自生自灭去吧!

方案二:增加更多的儿科医护人员数量。

暂时看不到希望。

优秀的儿科医护,不流失就不错了。

怎么办?

我不知道,我也管不着。。。

~~~~

追更一下,有人提到分流的问题,让基层医院接收更多的新生儿病患。

可惜,在目前的条件下,很难!

新生儿科是儿科的皇冠,病情相对较严重,很多都需要呼吸与循环的支持,只有进一步提高基层医院的业务能力,才能很好地分流。

作为父母,都想让孩子接受更好的医疗,而新生儿疾病与感冒发烧之类的问题不同,不是哪家医院都能处理的。

患儿密度过高,医护人员不足,要出问题。

少收患儿,保证住院患儿的治疗与护理质量,说起来容易,但是,让谁家的孩子不住院?


user avatar   chen-zi-yang-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祸 !人祸!人祸!

看过我以前回答的朋友,对这种事一定不陌生,几乎每隔几年就会发生一起,比如上次南方医科大顺德医院新生儿科患儿感染死亡。


但这种人祸属于不可避免,大家先别急着开喷,听我讲完。

你们生活中,有没有遇到一套程序,能够持久稳定运行下去,永远不出错的?

譬如火车不晚点?高速不车祸?手机APP从来不卡?新买的衣服没有一点质量问题?


没有吧?医院也是一样的,大家喜欢说医院面对的是生命,每时每刻都要保持警惕,

没错的,但每时每刻都警惕,等于不警惕。这两年医疗安全状况频发,也一直在验证我的说法。

而且,最重要的是,虽然医疗行业治疗技术不断有新的东西在涌现,在进步。但在医疗安全、流程管理上面,新东西非常有限。可以说和三十年前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


看看本次事件:

风险一:人员配置不达标。

对于发生感染风险较高的新生儿科,未落实人员配备要求,护理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床护比不达标; 清明假期期间,仅安排1名卫生员负责ICU的消毒工作,关键岗位人员力量受到削弱;发生感染病例聚集后,缺乏敏感性和警惕性,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从而导致3例新生儿死亡的严重事件。

风险二、感染防控要求落实不到位。

新生儿重症病例诊疗重点环节、重点操作的感染防控不到位,尤其是呼吸机辅助呼吸、吸痰、静脉输液,以及静脉营养液配置和输注等。新生儿病房感染防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不完善,且未及时更新,手卫生和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不到位。

风险三:遇事先瞒,瞒不住才上报。

感染暴发报告制度执行不力。《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对发生感染暴发后的报告程序和时限作出了明确规定。该院新生儿科于 4月5日出现第1例新生儿感染,7日出现第2例(于9日死亡),10日新增3例,11日再次新增3例并死亡1例。医院未严格按照规定及时报告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没有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隔离防控措施,给后续医疗救治和处置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我们在看到每一起医疗安全问题,都不约而同的指向了人员短缺,人少量多导致安全环节不到位,又整齐划一的出现“出事后为了掩盖问题拒绝上报”,导致问题更加严重。


虽然目前已经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责令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关闭东胜部新生儿科并限期整改, 对负有领导责任的院党委书记、院长给予行政警告处分,对分管副院长给予撤职处分,对新生儿科主任给予撤职处分,对其他责任人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


但肯定也不能挽回孩子的生命。


而且每次安全事件从先后,都会引起全国医院的大学习,来避免出现类似事件,可还是像我说的那样,紧几个月,松几个月,出事,然后再学习,再紧,再松,周而复始。就算顶格处理,还是不能打破这一循环。


事情的根源,还是医疗质量管理的水平落后,也不重视客观规律,人定胜天的落后思想已经不能应对目前医疗需求。

至于破解之道,还是要苦苦求索。


user avatar   lengzhe19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事情到底是确有其事还是商业诋毁,现在还不好说。

但好欢螺的这个官方回应显然是不够专业的。

比如说,回应的第二段,商家一直在说「烘干达标后进行包装」、「经过巴氏消毒灭菌处理」、「十万级 GMP 认证车间」,给人的感觉是「我们的生产工艺很高端,所以不会发生虫卵问题」。

但这些工艺其实只能「在加工过程中尽量保证不混入虫卵」。如果原材料中本身就有虫卵的话,虫卵还是会一直保留到最后的。

「烘干达标后进行包装」:假设原料中就混入了虫卵,这一步只能保证虫卵在烘干步骤中被杀死,你还是会吃到虫卵,只不过是死虫卵。

「经过巴氏消毒灭菌处理」:这里有歧义,到底是「巴氏消毒处理」还是「灭菌处理」?这两者采用的温度完全不同。

  • 「巴氏消毒」处理温度比较低(65 摄氏度~ 90 摄氏度),可能无法保证灭活全部的虫卵,细菌的芽孢也可能存活。通常巴氏消毒过后的食物需要冷藏保存,保质期一般不会大于一个月。
  • 「灭菌处理」温度比较高(121 摄氏度以上),一般可以保证杀灭食物中所有细菌,包括细菌的芽孢。在这种处理下,虫卵会被完全灭活。(当然还是能吃到死虫卵)

上他们淘宝店看了一下,大部分产品都是常温保存的长保产品。因此它们使用的应该是「超高温灭菌处理」。说「巴氏消毒」也是不专业的表现。

「十万级 GMP 认证车间」:十万级指的是洁净度,也就是空间中每立方米尘粒的数目。GMP 指的是「良好生产规范」,是一套标准的食品质量管理体系。厂房采用「十万级 GMP 认证车间」,可以尽可能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控制不出问题。但还是那句话,如果原料有虫卵的话,生产过程再牛X,也不能把这些虫卵排除掉。


后面两段,商家有意想引导大家往「商业诋毁」和「假冒伪劣产品」上面想。

这两种可能性存不存在?当然存在。而且类似的事件也出过很多次。前段时间农夫山泉矿泉水里生蛆,就是典型的「从生产工艺看完全不可能,几乎可以肯定是商业诋毁」的情况。

但这次螺蛳粉这个,光按照现在的信息,还真的判断不出到底是确有其事,还是商业诋毁。

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应该老老实实向公众说明情况

比如,可以说「目前还不确定是商业诋毁/假冒产品,还是真的质量问题。有商业诋毁的可能性。会深入调查,给大家一个交待。如果是商业诋毁,或者假冒产品,会坚决维权。如果真的是质量问题,会严格自查,改进原料/工艺,保证以后不再发生类似问题」。

像现在这种回应,不仅不专业,还直接暗示「肯定不是自己问题」。说实话,很坏路人缘的




  

相关话题

  在知乎这样一个看重知识产权的论坛,对印度的仿药却没有倾向明显的反对,这是否矛盾? 
  我表弟于1月29日,因心脏主动脉破裂抢救无效而去,想请教一下各位过程中院方有否疏忽的责任? 
  重度烧伤是什么样的感受? 
  如何看待美国媒体揭查漏报瞒报情况,认为美国新冠真实死亡人数或已超过 10 万? 
  如何看待打麻将和同桌起纠纷,56 岁男子三次抱摔 3 岁女童被刑拘?还有哪些信息值得我们关注? 
  如何评价《1.5万儿科医生消失背后,9000万中国家庭无路可退》? 
  昨天杭州煤气瓶爆炸受伤50余人,900+万常住人口的城市,为什么血库会告急? 
  如何看待孩子出生仅14小时,被已分居丈夫抱走,男方要求「女方归还彩礼钱,才能将孩子交给女方」这一事? 
  大连进入疫情战时状态,国家卫健委18人专家团队抵达大连,目前防疫情况如何? 
  全球新冠死亡病例超 300 万,确诊病例仍在快速增长,结束这场大流行为何如此艰难?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氧气是每一种生物无法缺少的?
下一个讨论
人类作为一种生物是否已经在现代化和工业化的丰富物质条件下停止了自然选择带来的进化?





© 2024-11-1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1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