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老龄化问题是指老年人比较多,整个人口结构变得不平衡。青年人几岁毕业并不改变人口结构的问题,因为那个青年人已经在那儿了,他早两年毕业还是晚两年毕业,老龄化的结构不会改变。所以这个事儿不要扯什么老龄化问题,这跟老龄化没有半毛钱关系。人口结构没有变。
第二。根据第7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我们国家每10万人所拥有的大学生数量从8000多上升到15,000,差不多是翻了一倍。但即便如此,大学毕业生而且是连硕士博士,什么全算上,在整个人群当中仍然是只占一成左右。因此改变这个学制年纪,并不会让绝大多数人更早的进入社会。因为人群中没读过大学的占大多数。那些人本来就在更早进入了社会。而真正选择了读大学,甚至不断的深造下去的这些人,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也不取决于劳动时间,劳动年限的长短。
第三在633的学制下,如果一个人6岁开始上小学,等他高中毕业是18岁。要上大学上大学不上大学可以直接工作,要当兵可以直接入伍。如果改成522学制,那么他毕业的时候只有15岁。工作不能干(因为我国16岁以下算童工。)当兵也当不了。且人还是在最叛逆的年纪。那么即便高中被纳入了义务教育,你让这些人干嘛去呢?牵一发动全身,这会滋生很严重的社会问题。
第四,我国相当部分的农村及小镇青年在初中毕业以后并没有读高中,而是就读于各类职校。毕业以后成为各类技术工人。而这部分人也成为我国制造业的基层中坚力量。当你把高中列为了义务教育以后,那么你让这部分上职校的人怎么办?作为义务教育都会有统一的教学内容范围和教学要求,否则也就谈不上义务,但职校和高中是完全两种性质的存在。你总不能把职校也纳入义务教育。但如果职校不在义务教育那去读职校的人就是违法了。
第五,与义务教育伴生在一起的是学区房。为什么你没听说过高中学区房,那就是因为高中需要中考来进。有能者得之。考虑到高中和高考衔接是最近的,一旦高中变成了义务教育,那么高中学区房的争夺一定是所有学区房当中最为惨烈的。表面上看是促进教育的公平,事实上是从比中考成绩的转化为了家庭财产的不公平。其实是更不公平。
第六,我们不是没有学制,然后坐在一起讨论我们到底用633好,还是522好,而是我们有成熟稳定的学制我们要改掉它。那你就得充份地考虑改变的成本。比如学校还需不需要那么多老师?那老师的再就业怎么管?那可是全国的中小学老师。很多现在正在读的学生,他们就要面临和自己后一年的同学同时毕业的问题。那一年的升学、就业都会成为大问题。等等。简单地说就是没什么坚实的理由支撑这个转变。
这步子也迈太大了,先普及12年义务教育再说吧。
不但支持,我还有更极端的办法。
原来写小说的时候就设想过,人类的智力发展一般要到18岁后才成型,而学习一般就在18岁之前,所以学习效率会受到一定影响。
是不是成年后再去从小学开始读书会学的更加迅速且轻松一些呢?所以孩子到了适龄就直接大卡车拉走去从事各类生产劳动,每天工作八小时,周末双休。这样既为社会做了贡献,还强健了体魄,拥有可以自在玩耍无压力的童年,以及赚到一些钱来补贴今后自己教育所需的花费。
父母带孩子的负担也减轻了,孩子养到10岁,送到社区劳动集中营,分配工作,干八年活。而工资的一部分由政府保管用,成为孩子今后的教育基金。
等到孩子18岁到了,送去小学读书,都不用522,直接222,读的出就读,读不出继续回去工作或者另某出路。
大家都当过打工人,更明白自己读了书以后应该干什么。
————————————————————————
更新
追加一个[狗头]
这个代表显然弄错了一个问题。
中国缺劳动力吗?
只要你真正找过工作,你就知道虽然不能说找不到,但市场上一定是不缺劳动力。
那么中国缺什么呢?
资本家们缺的是廉价劳动力,缺的是一个月2000块没有五险一金,干到老了就滚回农村的上一代农民工。缺的是专心跪舔老板拼命内卷的奋斗逼。缺的是资本家的爪牙和工贼。
那么,让下一代年轻人更早的进入社会,问题就解决了吗?那些比我们出生年代更晚,进入社会更早的年轻人能诞生上述资本家需要的劳动力吗?
显然不能。
这帮年轻人要么会躺的更平,要么会跳起来要资本家的命。
一个14亿人的大国缺劳动力根本就是个笑话。这个国家真正缺的是能当家做主的工人阶级,有了这个阶级,就会干的热火朝天,再低的生产力也能一穷二白的造两弹一星,挖油田,造铁路。
而一个遍地只有工贼和一无所有的工奴组成的劳动力群体,再多也只能成为买办资本家和外国资本的吸血场。
在资本家眼里,廉价劳动力没了才是最要命的,怎么办?他们没本事去殖民,也没能力去把黑奴贩卖进来,只会要求开放移民,找更多的廉价劳动力进来为他们创造利润,至于国家稳定?民族团结?人种矛盾?关他们什么事?
毕竟越乱,他们的权力才越没人能够限制,自己能攫取的利益才越多。
诸位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的初三高三是怎么过来的。
反正我高一升高二的时候,我们学校告诉我们说,我们的上一届(也就就是一年之后即将参加高考的那这一届),在高二毕业的时候,去做了那一届高考的卷子,已经有人能拿到一本线的分数了,人数还不少。
所以说明,高三的一年可以说都是在卷。
初三的一年也差不多。
对学校来说,9年学完12年的东西,解放了学校的时间,让每个学校都能扩招20%(小学)或者50%(初中高中),还能缓解学区压力。
对社会来说,同样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初中出来之后就会被崔永元骗,但是新九年之后就是高中毕业了,就不那么容易被崔永元骗了。
对学生来说,反正都是卷,少卷三年也挺好的。到社会卷的时候好歹能赚钱,多花三年时间培养做题家也没意思。
再把制度搞得详细一点,尤其是两个学制之间如何衔接,搞定了之后我是支持的。
不过这个新闻写的挺有意思的,强调说专家发现了学生的潜力,搞得好像说逼着学生进社会挨打一样。难免被别有用心的人引用然后做文章。
比如目前排名第二的那个答案。
中学课时没办法缩短了,就现在的这3年初中3年高中的,就已经让学生们压力很大了。小学6年改成5年倒问题不大,因为之前小学也就是5年制的。人的学习接受能力是有限的,如此压短课时,只能造成学生知识量降低。但关键问题是现在只有不到一半的大学生入学率,这意味着大量只接受过中学教育的人直接进入社会,如果再如此缩短课程,意外着他们中的多数只能从事低端劳动(别跟我谈我国的中等、高等职业教育)。
别一天到晚尽想着廉价劳动力的,老年化的最好解决方法就是改善分配问题。你现在赶着学生进入社会做劳动力,没想过国民素质的问题吗?美国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国民素质问题,本土科技人才、高素质劳动力短缺, 严重依赖移民,中国已经吃了这么多年的大学生红利和工程师红利,现在就想着绝根?眼光这么短浅?未来高科技会逐渐排斥低端劳动力,高智能机器人会逐渐替代掉大多数的简单劳动,你现在逼着那么多只接受过中学教育的人进入社会从事简单劳动,未来他们怎么办?
而且低国民素质会造成大量的社会问题,比如美国疫情期间的反智问题,国民如果整体知识素养差更容易成为韭菜,被收割而不自知,长此以往只能加速社会固化。
我觉得大家都散了算了。
提问者号称专业的,看看人家多少视频专栏和回答。
这个提问不过是人家明知故问而已,你认真回答了弄不好还转手就被这“专业人士”拿去当作自己的东西了。
标准答案是:你就不该让孩子带去。
古代由于医疗水平的不发达,想要生娃其实并不简单,难产而死是司空见惯的事,而且即便养大了以后也有夭折的可能性。
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不是日本独有的。生育率真正大幅度提高是二战后的事情啦。
道德经里有句话我非常喜欢: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
上面这句话如果看不懂,大家可以看这句话:雪中送炭者不常有,锦上添花者大有人在!
共同富裕示范区,听起来很高大上哇。这时候,我多希望自己也是浙江人呢~
但是我不是浙江人,所以多少有些想不明白:
为什么已经那么富裕了,还要打造成共同富裕示范区呢?
所谓的共同,有没有什么比较直白的解释呢~
尹锡悦的当选不是意外事件,存在很多深层次的原因。韩国的年轻人对经济和外交等议题的关注程度还不如性别议题,这一现象值得注意。
很多人没有注意到小趋势将改变大格局,韩国的反女权运动并不是一朝一夕建立的,他有广泛的民意基础,由社会文化、国民性格等等多种因素构成。
很多人可能没有注意到,中国的公务员队伍女多男少,但是在韩国和日本,都是男多女少,这是中日韩三国基层现状。
中国男生历来倾向于学习理工科,然后从事工程师、工匠、程序猿等职业,但是在韩国和日本,男生学文科的比例明显高于中国,男生更喜欢从事公务员、律师这样的工作,韩国男公务员占比54%,男律师占比72%,平均都比中国高10%左右。
其实问题就在这里,韩国男人更多的扎根在了话语权高的领域。
韩国的年轻人越来越倾向于保守,女性也是如此,日本也有类似趋势。
两国虽然属于相似的文化圈,但是今天的现实却有可能孕育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