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某些专业为什么会变成天坑专业?是专业本身性质还是因为后天因素?短期之内这些坑是不是无法填平? 第1页

  

user avatar   splitt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然是后天游戏规则的问题,

化学、生物、材料此类的专业,如果是初衷出发,那都是很有用也很有实际价值的专业,

但问题是现在的科技树已经彻底被带歪了

我个人一直认为当前中国的材化学术界的发展状况,是美帝带偏中国科技树的巨大阴谋。即使美帝也许并无意于此,但是从实际结果来看,效果的确是拔群的:现在中国的材化类专业的现状就是产学研脱节,产业水平落后于国际,学术界发论文水平遥遥领先于国际,学术界不关心产业关心的问题,产业找不到合适的发展人才。毕业生不转行很难找到工作,继续做学术为了生存又只能继续对产业意义不大的方向。国家投入的科研经费越多,反而主要消费在国外先进企业生产的仪器、耗材上,培养出来的人才很难反哺国内相关产业。国外相关企业的产品有足够的需求支撑,本身科研力量很强,会越来越强大;而国内相关企业本身科研力量不强又缺少人才和需求支持,发展会受到限制。
从我的观察来看,简而言之,美国的套路是:通过美国学术界对世界人才的吸引力,培养出一批个人科研方向与出身国国家现状和利益不一致的、评价体系严重依赖于美国学术界的学术人士,然后再通过资源配置让他们溢出美国回到出身国。可以认为是“学术买办”。
详细来说,在美国,对国计民生和产业地位有巨大意义的材料相关专利和技术绝大部分都在业界。国家带头先投入大量资金吹起材料相关的某些学科的某些新方向的学术论文泡沫,捧起一批学术带头人。这些带头人招募大批崛起国家的高水平留学生,然后教导这批留学生学会灌水、跟风、做学术包工头的套路;与此同时,这批留学生的学术方向基本在业界没有用武之地,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实际意义基本只停留在高IF的纸面上。
这样的套路造成两个后果:
1、由于这些学术方向其实对现实生产和产业发展指导意义并不大,后续的科研经费基本依赖政府行为,业界在前期也许会投资,但是经历一段时间的无产出,必然会减少投资。而政府也只是阶段性投资这些泡沫学科经费,不可能长期投入。这就导致本学科在美国本国(泡沫催生地)必然会僧越来越多,粥越来越少。新入局人士必然溢出到别的国家(母国)寻求更好的生存环境。
2、招募大批外国的优秀留学生当实验室劳动力。由于毕业后并无法满足业界需求,这批人大多只能继续寻求在学术界生存(如果不转行)。而这批人在学术泡沫阶段积累了大量publication,从学术界经历上来说是很丰富的。
恰逢中国加大科研经费投入的阶段,科研人员的评价体系形成了对国外学术经历的严重依赖,而主管经费分配的人基本是学术界的大学阀们。这是一个典型圈内人“坐地分赃“的模式;上面提到这批人泡沫学科留学生的从事方向虽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不大,但是海外学术经历非常丰富,导致他们有足够的发言权回国分赃,以自己的个人科研领域带偏国家的科研经费分配方向。
这些学科方向虽然泡沫大、实效低,但是我们也不能全盘否认其价值,对于真正踏实科研的科研人才来说,还是有一些新方向和可实用的研发机会出现的。这种实效低、风险大的方向,对美国这种历史久、基础厚、产业本已占据食物链顶端的国家来说是锦上添花,能做出新产业最好,做不出来其原有产业也仍然是国际领先水平;然而对于中国这种本来就底子薄、产业落后尚在追赶阶段的国家来说,本应好钢用在刀刃上,如果投入比美国更高的经费比例在这些方向上造成资源浪费,则只会导致两国的产业差距越来越大。
后果不言自明。至于解决方案?
我只想说,一旦一个系统形成了闭环逻辑自洽,那么除非进行革命推翻现行制度,否则谈解决方案是没有意义的。

链接:Sense


外在可以认为是美帝的巨大阴谋,内在其实是人性自己的懒弱,那些做生物化学材料的,有几个敢说自己是在啃硬核在去真的解决问题,大多数都是自娱自乐自己射箭了自己去画靶,说卵用都没有都是客气的。

你又什么游戏规则能鼓励人去啃硬骨头吗?其实是木有的,别看已经上位的大佬们跟你说什么十年磨一剑甘坐冷板凳,那都是叫的好听唱的漂亮,为什么会这么唱?那当然是现实不是这样啊,你要真按他说的十年磨一剑,那就完犊子了,3年考核没过就已经失业了。

所以别看什么国家什么领导喊着口号那口号的,实际考核一个比一个急一个比一个狠,一个比一个数文章,真的别看他们怎么说,要看他们怎么做。

这类问题啊,早就已经没意思了,看我从2017年回答这样的问题到现在2021年过去了,有一丝的改变吗?除了新闻写得好像你以为什么这改了那改了,实际谁去干谁知道,只会越来越变本加厉。

所以事情变成这样,新闻上要啥有啥,这多厉害那多厉害,实际一落实要啥啥没有就是现状;对这种上下传导如此不灵的,那还有什么办法呢,就是彻底玩烂它,继续奏乐继续舞。


user avatar   lu-dong-gua-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请转告他,理解他理财的初衷,成家之后确实更需要理财观念,很有丈夫的担当。但是,观点是对的,实施的措施是错的,买金条才能保值,买黄金首饰并不能。

千万不要为了省钱不买钻戒而硬要买黄金首饰,殊途同归。

钻石和黄金首饰都不算保值,买到手就是二手价了。只是相对于钻石,黄金首饰更容易回收变现,作为原材料上哪儿都能回收,还有统一的价格体系。

但黄金零售价和回收价是两码事,不是同一个价格体系,而且没有绝对联动关系。

比如连锁品牌的金价为500+多的时候,回收价400+起起伏伏,可能回收价跌到300+的时候,零售均价依然坚挺在500+。

回收价格是按照国际走势走的,零售价格是根据国际走势+每个品牌自己价格体系决定的。回收时还要自损当年的手工费。

买珠宝,除非买得起拍卖行那种的,才会保值(不亏本),被名人用过还能增值。这不是什么珠宝人利益相关我才这么说,这是经济学,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总而言之,买首饰最大的价值是佩戴时获得愉悦感的价值,不是变现价值。

如果还是各自坚持,闹的不愉快,那就不是买什么的问题了,而是三观不合的问题:你们在想法有出入的情况下,无法有效沟通达成一致的立场,解决生活的挑战,那就需要重新考虑下要不要结婚。

你想买钻戒,他不想买,这不是三观不合。你想买,他非但不想买还要1234567pua你,这才叫三观不合。

适合进入婚姻的状态是求同存异,和谐共处。

婚前,双方还没有求同的共识,真的不适合草率地进入婚姻。

以上。

图文并茂的详细版本请参见:




相信钻石是骗局、智商税的,可以继续相信,我无意改变别人的想法,但非要杠的话,就是你对。

不管是什么行业,都要学会独立思考。先去行业最权威的书籍、学术网站了解一下客观事实,再判断别人说的话,是专家还是砖家,才能不被营销文章所左右。

那篇钻石是骗局的文章就是莫桑钻的营销文案。后来又被卖培育钻石的拿来做文章。

产品本身没有错,错的是宣传的人:宣传时踹着明白装糊涂,一半对一半错地歪曲事实,故意踩低别人拉高自己,主动引战扩大影响力。

这种行为,对于消费者而言,洗脑有效但耍人可耻,毕竟没有人喜欢不知情,更没有人喜欢别人把自己当韭菜。

我相信每个消费者都希望得到事实真相,并且有能力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相关话题

  张子枫是否应该进入中戏北电等科班院校学习表演? 
  在大学为什么明明想听课却听不进去? 
  如何看待黑龙江职业学院女干部黑社会式查寝? 
  如何看待电子科技大学成为 2018 年高考投档线涨幅最高的高校之一?对此有何种启发? 
  麻省理工和斯坦福哪个更好一些? 
  大学什么专业最好? 
  大家都说生化环材是天坑专业就业不乐观,高校为什么还没有取消这些专业? 
  考上了一个普通的一本大学,但是家长觉得女孩上大学没有什么用,我该怎么办? 
  在大学里,如果有机会任选三个人为自己上一堂课,你会邀请谁作为讲师,为什么? 
  如何评价广东医科大学“瓶子姐”刺伤同校男同学?她应该受什么样的处罚? 

前一个讨论
不具有公共性的艺术还算艺术吗?
下一个讨论
请问这个雕塑的出处是来自哪里?





© 2025-01-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