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果你的儿子想要穿裙子你会支持吗?家长该如何鼓励孩子坚持自我并对世俗的评价有思辨能力? 第4页

                 

user avatar   zhu-wang-xiao-miao-o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谢鱼鱼的邀请( @白小鱼

我先亮明观点:不支持

我刚刚阅读了题目描述里的文章:仰泳的海星:儿子今天被同学掀裙子了!!怎么办!?

这篇文章写的很好,内容是很精彩的,也很具有煽动性和感染力,不难看出作者是中国传媒大学的高材生。不过,这也并没能改变我的观点,我依旧是不支持。

除了阅读上面这篇文章之外,我还观察了一下评论区,里面的评论大都是以鼓励为主,我大致选几条如下:

1. 很棒的经历啊,也是对家长和小孩都是一次好的教育机会!父母的支持,给了小朋友的敢于创造尝试的勇气。祝小朋友永远好奇探索,健康成长~
2. 真是一个勇敢的孩子,还有一对有思想的父母,可能这不仅仅是教育宽容度的问题。一个多元的社会就要允许多元化的价值观,重要的是诚实、勇敢、坚持和自信。
3. 社会需要更多的包容和理解。我觉得要是让我遇上这么有想法的孩子,我一定要点个赞的。

高赞只有一条评论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内容是:

不知道你儿子以后会不会产生对性别认知的模糊,最好还是树立好正确的性别认知

得到的大部分也都是质疑或者反对的回答:

我想说的是,无论作者是在朋友圈抱怨、在知乎求助、或者自己作为父母给儿子打气鼓励,都无法避免一个铁一般的事实:处于”穿裙子“这个现实矛盾漩涡正中央的人,既不是朋友圈点赞的好友、也不是知乎评论区的网友、更不是孩子的父母,而是孩子本人。

因此,就会造成下面的事情发生:

第一,评论区网友或者朋友圈好友所发表的意见,与其是说在为你的孩子出谋划策,不如说是在表达自己内心对于处理这类事件的一种理想解决方案。

第二,评论区网友或者朋友圈好友所发表的意见,并不是他/她们本人内心的所思所想,只不过碍于朋友的交情,或者碍于某种政治”正确“,不得不发表些自己不同意的观点。

这两种看似做法有所差别,但其实他们做的是同一件事,中心思想就是:你做的没错,你孩子做的没错,不要在意他人的看法,勇敢坚持做自己就好。

这类话我一概称之为:看热闹不嫌事儿大

他们的共同错误在于:他们站在了一个非常正确的高度来分析你所提问的”穿裙子“这种现象,但是却丝毫不考虑处于”穿裙子“这个现实矛盾漩涡正中央的人,在如此做之后所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和心理问题,也从不考虑这个人在遵循自己意见之后所实际遇到的各类困难、面对的目光和为此所要付出的成本——包括但不限于金钱成本、时间成本、精神成本。

我不是说和同学们不一样是错的、也不是说盲目随大流是对的。我只是想说:现实中,如果你想让孩子做一件事情,在得到好处的同时,也要考虑他所额外需要承受的社会压力,如果这个压力超出了作为一个孩子的承受能力,那就不要去做,否则必受其害而不得益。

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没有人能够脱离一切社会关系,更不可能脱离社会关系所附带的社会评价,这种评价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不以父母的鼓励而转移、不以朋友圈的支持而转移、不以知乎评论区的善意而转移,

如果孩子沉浸在父母的鼓励之下、沉浸在朋友圈叔叔阿姨的鼓励之下、沉浸在知乎评论区的善意鼓励之下,形成了”穿裙子是绝对正确的,不必理会他人的想法,他们都是错的、不符合政治正确的“这种观点的话。

那么,在现实生活里、在校园里所真正需要背负各种辛酸苦辣的,只能是孩子本人。这个伤害的承受者不会是亲密的父母、朋友圈和蔼可亲的叔叔阿姨、知乎评论区善解人意的哥哥姐姐。

事儿没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像是”勇敢做自己“、”你没有错“、”不要在意他人的看法“这类废话,我能在键盘上连打三天三夜也不停手。

可是,真正在现实生活中遇上事情的时候,他们会不会去像自己在朋友圈和知乎上所讲的那样去做呢?这还真得再多想想了。

希望这位作者是真的为了孩子好,而不是为了自己出名博眼球,如果是后者的话,那可是真够无语的。


user avatar   wang-guo-dong-8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不支持。

我家的是两个女儿,如果碰到类似场景,我是不赞同她的做法的。在确认无害的情况下,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我最多只能做到不强行制止,但绝不会主动去支持她的行为。

很多人都觉的这只是个游戏不必太较真,孩子自己尝试过后,会有自己的选择。

我不赞同这个说法,当一个男孩儿穿着裙子去学校,你不是在给他自由的选择,而是帮助他把自己孤立起来了。

学校里有多少男生穿裙子呢?

古代是男女都穿裙子,那个时候的价值观就是这样,把古代的价值观套用到现在的社会并让人接受,是不可取的。孩子从2岁学习上厕所开始,就严格教育男女差异,你现在告诉他可以过界,可以做一天女生,你知道这样的支持会带来什么的结果吗?

他很可能会在学习受到群嘲,好朋友再也都不愿意跟他站在一起了,他的这件小事会被别人记很久,时不时都会讲出来取笑一番。

他该如何应对呢?

如果他奋起反抗,跟所有人说“我不是”,这个过程是艰难的,好朋友的不理解,同学的不信任,都很可能会让他越来越孤立。

如果他被外界的言论所干扰,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确性,开始寻求内心的身份认同,否定自己的性别,他的行为也会吸引到一些本来生理认同异常的人,他们会走的越来越近,至于结果,我不想讲了。

你认真思考一下,这是你想要的结果吗?

他如果因为同学的孤立,开始厌学,不愿再去学校怎么办?

他还小,因为这件自己无法做成正确认知的事,应该承担这样严重的后果吗?

作为父母,你们到底是在引导教育,还是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完美父母的形象,就不管好恶的一味推他过去呢?父母之责到底是什么?

很多人都说,应该鼓励孩子有反抗世俗的勇气,OK,这是你们的选择,或许在他以后成长的道路上,会不断的冲击世俗,反抗这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被规则打的遍体鳞伤,当他问你:

爸爸/妈妈,你们为什么不管管我?

你要想好你的答案。

END


user avatar   slqzjh 网友的相关建议: 
      

穿个裙子怎么就思辨了,这个点我没有明白。如果我穿上裙子就可以思辨一次,那我换成裤子就不可以思辨了吗?我想知道穿裙子是什么体验,我不可以做田野调查吗?

小孩子的兴趣就是很分散的,有的合理有的不合理,小孩说要穿裙子,他又不知道这个选择背后的代价是什么。小孩子说他想要发篇论文或者去趟北极——这倒是真的可以有。他缺少做决定的信息,相当于这个决定是你做的,他哪有“独立思考”呢?

我小学的时候流鼻涕,就被人叫了六年“鼻涕虫”,幸亏我人缘和格斗能力都还可以,小学没留下什么阴影,不然我肯定不是现在这样子。

穿一次裙子,这可比你流鼻涕严重多了,流鼻涕老师顶多就是提醒你擦掉,你穿一次裙子被笑六年是女孩子怎么办?你和小孩子讲笑别人是不对的?

就算你是圣人,你也不能指望你碰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圣人。普通人就是有局限性,就是觉得好笑要嘲笑你,那你怎么办呢?你能有什么合法的手段呢?

顺便一提,我虽然被人叫了六年鼻涕虫,但是那个特别爱叫的,他叫一次我就和他打一架,不过我至今不知道那位仁兄是为什么头这么铁。


user avatar   dao-bi 网友的相关建议: 
      

通读了文章,我的看法是一个自由派的父亲让孩子做了急先锋,遭受了来自保守派老师的反击(老师的行为也不合适,太过强烈),以及身边孩子的一些嘲笑和不理解。

这件事最惨的是那个孩子。

父亲表面支持了他的行为,鼓励了他的天性,实则用他的牺牲宣扬了自己的理念。

是的,孩子没有错,在他眼里裙子也是一件衣服,女子穿得,为什么男子穿不得?

父亲呢?难道真的不懂,裙子在现代社会里默认是女性的性别标志?这类行为不仅会迎来身边人的不理解,还有来自保守派的强烈反对。

为什么要让孩子去做这个急先锋呢?

事后还发朋友圈,让身边人都知道他是一个穿裙子的男孩子,虽然朋友圈里100个点赞,但是生活的异样眼光,你的孩子真的有足够强大的心理去承受吗?

现在不仅发朋友圈,还发到网上,这一波操作,是觉得自己的理念,比孩子本身的健康更重要?

你是父亲,不是自由派的战士;

他是孩子,不是自由派的武器。

最后说下对题目问题的观点:

作为男孩子,小时候我也对裙子有过好奇,所以当我的孩子有了好奇的时候,我会非常理解,可能会让他在家里尝试,但是绝对不会同意他穿出去。

孩子有好奇心很正常,但是引导孩子合理的表达、安全的实施自己的好奇心,则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

不然男孩子好奇的东西多了,你都让他试试?


user avatar   luo-yi-040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好的办法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教育教育,第一步是教,是示范。

第二步是学,是模仿。

家长先教,做出示范,孩子才能模仿。

具体操作:

1.自己先做一件坚持自我且会引起世俗议论的事情,比如父亲穿裙子上一天班。让儿子从头到尾跟着。

2.回家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展现对世俗评价的思辨能力。让儿子感悟思辨力。

3.模拟演练,出个考试题目,在家里情景表演,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表演不同的角色,儿子接受各类声音,并学习处理方法,家长给予指点和帮助。众所周知,模拟演练都是循序渐进的,且一定比真实情景更全面,也要更难处理。不理解的,可以看看猫妈妈怎么教小猫捕猎。

4.教学完成。如果孩子从中有所收获,穿不穿裙子的事情他自己有判断,也会选择。压根不用你再操心。思辨能力也有了,也不用你操心。

没有教育的过程,等于把手无缚鸡之力的幼崽放在十万大军面前让他冲锋陷阵,这是非常不负责的做法。

父母爱之深则计之远。过度保护是温室里的花朵,不是每个外人都有义务家人那样包容去包容孩子的童心。

连这个问题都没想明白,好意思说独立思考和思辨精神?

您也配???


user avatar   hiryu55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女裝只所以有快感就是因為他稀有--而且不可讓人知。

公然開放女裝,鼓吹女裝,就沒意義了。


user avatar   bei-tiao-tai-s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肯定不会,倒不是不支持平权,而是不希望我的孩子成为这个社会的少数派。

社会毕竟是大多数人的社会,很多法则规矩都是为大多数人的习惯特点设立的, 比如异性恋,比如生理性别和心理性别默认一致等等。如果你要当少数派,意味着社会要为你的异于大多数人的特点买单,如果社会不买单,那就只能你自己买单,这意味着你要在别人努力的基础上付出更多来填平你和主流的隔阂。

在如此之多的少数派中,我能想到的最简单的少数派可能就是左撇子了,大部分鼠标都提供左右手模式,这可能是最轻松的社会少数派了,其他的,想都不敢想。

所以不用讲什么大道理,我不想我的儿子穿裙子的理由就很简单:为人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安顺利一生呢?


user avatar   fu-qiang-14-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支持。

自由不是免费的,在你付的起自由的代价前,不能透支你的自由。

世上的一切都标注了它们自己的价格,你担负不起它们的价格,你就不配享有它们。世俗的评价就是这些自由的价格的形成要素,你不会思辨没关系,会分辨哪些东西是昂贵的,你负担不起,却是你必须掌握的。

家长在教会孩子分辨万事万物的代价前,鼓励孩子坚持自我,就相当于把不会分辨交通信号的孩子放在马路上任由他自己决定行动一样,不能说是谋杀,只能说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

等我儿子成人,他如果还想穿裙子,那时我再支持也不迟。


user avatar   medici-42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当然不会支持

并且我也会直白的告诉他,这种所谓对抗世俗评价的事情没有任何意义

为什么男孩不能穿裙子去幼儿园?

因为在我们这个时代,在我们这个国家,裙子就是女人穿的服饰,不是男人的服饰

他是男孩,就不能穿女孩的穿的裙子。

建立正确的、清晰的性别差异认知对于小孩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事实上这个问题的核心从来不在“裙子”这种服饰本身,而是在于对男女性别认知上。

我会告诉小孩子,在某些时代,某些国家男人也是穿裙子的,比如古罗马时代的军人就必须穿裙子,裙子是罗马军人的标准服饰,下到士兵上到皇帝都要穿裙子

再比如大家都知道的苏格兰长裙,也是男人穿裙子

因此不能穿裙子这件事的问题根本就不在裙子这种服饰本身

而是我们当前的社会就默认裙子是女性的服饰,男性不应该穿裙子。

就如同古罗马人和苏格兰人默认男人可以穿裙子一样。

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苏格兰男人穿上苏格兰风格女性服饰,如果一个古罗马男人穿上古罗马社会的女性服饰,他们一样会受到非议。


人是一种社会动物,是需要融入社会中的。

小男孩穿裙子的问题从来就不在于裙子本身,而在于他违反了我们这个社会对性别的认知。

现在有一种性别构建主义的观点特别流行,这一观点认为人的性别差异是人类社会后天构建的,从而要求取消对孩子性别差异认知的构建。

这种观点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大错特特的

人类社会的性别差异来源于不同性别人类的身体差异,无视两性之间的生理差异,试图通过消灭社会性别差异来达到所谓的“性别平等”,无异于痴人说梦

拿这套东西去拿去教育孩子,只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伤害

就如同题目中的父母,为了满足自己心中的所谓“先进理念”,不对小男孩进行合理正确的性别差异教育,在明知后果的前提下支持小男孩穿裙子上学,最后得到了完全意料之中的结果之后还要倒打一耙怪罪社会不宽容。

恕我直言,这样的人根本不配为人父母。


user avatar   yang-fan-6-79-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男孩子在这件事之前,早就被他父母带歪了。正常情况下,穿裤子是不会去问父母的,因为很正常,都有不会问这个问题。

因为他自己内心知道他穿裙子有违人伦,所以才会问父母。所以问题来了,他怎么会产生这种问题呢?

只怕是父母教唆




                 

相关话题

  《你好,李焕英》真的适合带爸妈看吗?会不会只是自己以为的适合? 
  《爸爸去哪儿》第三季中,你最欣赏谁的教育方法? 
  怎么才能教育出一个自信的孩子? 
  孩子三年级,每次和他说帮妈妈做一下家务的时候他就开始找借口不想做,这种情况下家长该怎么做呢? 
  父母总说希望孩子有很大成就怎么办? 
  我亲手杀死了我妈养了四年的狗,该怎么办? 
  如何看待知乎上对熊孩子的态度普遍过于极端?对待熊孩子的行为是否过分?我们应该怎么做? 
  有哪些过去的食物,现在还被父母亲、老人们念念不忘? 
  你从父母那学到的最受用的一句话是什么?他们让你最佩服的品质是什么? 
  我这么教育儿子有问题吗?小孩子打了人就劣迹斑斑惹人嫌了吗?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媒体文章《一个 24 岁的男生,决定做结扎手术》?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 McAfee 的创始人 John McAfee 死于西班牙监狱中?





© 2025-04-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