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
0档:
复旦:由于复旦在先秦、中古史、明清史、近代史都足够强,加上还有一个bug般的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所以独一档。
(ps:光文史研究院葛兆光老师的大名可能就能顶3档某些学校的中国史专业了…)
(ps的ps:鉴于北师大放在1档是算了成果数量的,所以复旦必须0档,因为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历史地理研究》进了c刊,如果这点没有变化,北大恐怕很长时间都撵不上复旦了…)
1档:
北大:中古史十分强悍,近代史有起色。
(ps:可惜复旦有个历史地理研究所,北大只能万年老二了,不过在中国史北大依然有统治性地位,毕竟历史地理学只是中国史的边缘学门)
(补一句:真没黑北大的意思。。说实话我去北大的概率远大于去复旦,但凡北大中国史比得过复旦我也不会这么写。。。)
人大:中古史还不错、清史近代史十分强悍。
(ps:可惜黄宗智先生这个大bug在法学院,其实他一个人可以顶整个北师大历史学院,而且他的历史与社会高等研究所类似孙江老师的学衡研究院,是跨学科性质的,并非不关乎历史学,所以理论上来说黄老师也应该算入,但最后还是决定不算入)
(ps的ps:关于黄老师有没有资格一个人顶北师大历史学院这一点,我还是掂了掂分量后才写在这里的。以我个人的识见来看,北师大的清史近代史的二十来个老师摞一块儿恐怕连黄老师门下的白德瑞、李怀印、胡宗绮、赵刘洋这几位学生都比不过。。。更何况黄老师在明清经济史、法律史的地位就和田余庆在秦汉魏晋南北朝政治史的地位一样恐怖,属于无论入门还是研究都不能回避的存在。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一下黄老师的成就,那就是中国史领域最重要的学者没有之一,因为余英时教授不久前去世了,而且把黄老师框定在历史其实不太合适,因为黄老师在社会科学那边的地位也是非常恐怖的,毕竟他最出名的那个学生,叫周其仁…周其仁……换个历史学生能听懂的比喻,就好比有个老师同时教出了阎步克和王奇生,所以余英时先生不在,实在是没人能和他比了……)
(ps的ps的ps:之所以黄老师一个人能顶北师大中国史而不能顶复旦北大和人大,那是因为复旦有葛兆光周振鹤姚大力章清仇鹿鸣徐冲、北大有阎步克邓小南荣新江辛德勇王奇生,人大本来也有王子今包伟民杨念群黄兴涛乌云毕力格……北师总不能起顾诚先生于地下吧…)
(套娃的ps:黄老师在人大法学院招收博士生,暑期还有研修班,研究生在读的都可以报名,这种和超一流史家连续七个星期深入互动的机会很罕见)
北师大:中古史、近代史还不错,史学史发文量够了所以放这儿,实际上就那回事,所以排第四。
(ps:排在一档全给在面子和数量上了,但凡要是看质量就划给1.5了,毕竟除了几个这几年引进的新锐,拿放大镜找也找不出几个是真厉害而不是资格老的学者,这点从没有长江学者这一条上就能看出来。。。反正下一轮学科评估北师如果还能评上A+,我以后就不读历史了。。)
(ps的ps:北师大这几年搞的几个新锐质量还是不错的,比如雷闻、华喆、项旋、凌文超、徐畅、湛晓白这些中青年学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北师大能在这方面超过同级甚至下一级的高校。。比如就我所知,人大这几年新入职的黄维忠、赵永磊、求芝蓉、张闶等同样很厉害,南开这几年引进的崔岷、杨振红、马子木、王安泰也都很不错。)
(套娃的ps:惊闻北师大的张荣强老师出走南开,这样看来恐怕南开过几年确实要超过北师大了)
1.5档:
南开:中古史一般,明清近代史不错。(ps:南开这几年也比较猛,质量上整体已经不输北师了,只是没有《史学史研究》这种低水平圈地自萌的c刊,不过,《历史教学(下半月刊)》还是小多半在自己手里的)
南大:中古史没有,甚至清史也没什么,就民国史非常不错,所以放在第六。(ps:马俊亚老师yyds,以及这里算了李里峰老师,理论上来说黄老师不算李里峰老师也不该算,但还是算进来了。其实南大略微有一点吃亏,就是自己手里没有c刊,本地也没有一些刊物可以一直注水。。)
(ps:从陈红民出走浙大、孙江被折腾出去搞了学衡研究院这事就能看出南大历史学院内耗是传统,而这多少会影响学科整体实力,而南大不像复旦北大那样实力无比雄厚,丢几个也无所谓。。)
社科院大学:假设社科院能把那一堆不爱教书的家伙都轰进社科院大学里面教书,那它至少就应该在这里,毕竟光近代史这边,汪朝光(虽然是世界史所所长。。。)、金以林、罗检秋、夏春涛、马忠文、李细珠、刘文楠这些名字就全都金光闪闪。(ps:不过我怀疑社科院完不成这个任务)
2档:
中山:中古史还行(?)、明清史、近代史很不错,毕竟是华南学派大本营,刘志伟、陈春声、程美宝、温春来、黄国信、谢湜这些金字招牌都不是盖的,只可惜桑老师溜了,不然可能可以争一下1.5档。(ps:关晓红老师yyds,以及中山太能拉人发文,来我校捞博士生给他们发文的骚操作令人叹为观止)
(ps的ps:忘了提了,滨下武志教授在中山,只是不在历史系,所以中山也是差点可以进1.5的,就是可惜桑老师不在)
清华:小而精,先秦史、中古史、近代史都有相当出色的学者。(ps:王东杰老师yyds)
(ps:汪晖老师很多人不把他当历史学者,所以没太算进去。我觉得如果把汪老师算进来的话,那清华可能应该进1.5。以及清华排在这里是算了沈卫荣老师的,不然排不到武大前面。我其实不太明白为什么沈老师去了中文系)
武大:中古史很不错(毕竟dgd、魏斌、黄楼、胡鸿、吕博等一票人都在),其他几乎没有(怀疑是同在武汉的华中师范大学近代史太强悍,把灵气都给分走了,不过鲁西奇老师倒是从厦大回武大了)
浙大:近年发展飞速,桑兵、孙英刚、刘迎胜、虞万里、余欣、韩琦等人的引进足以让它排进前十。(以及能从清华、上交手里挖人就是 ,可惜挖的好几个都在中西书院,不带学生,也不开课,纯发点文章养老)
华东师范:其实有点低了,要不是浙大引进的大腕儿太多应该排在前十,毕竟近代史非常好。(ps:许老师、瞿老师yyds)
2.5档:
四川大学:近代史不错(罗大师)、中古史还行,可惜黄老师走人了。。其实人挺多的,有望入2。和华东师范一样其实有点低了,所以给个2.5档
华中师范大学:近代史不错(马敏、朱英二位毕竟不是盖的)
3档:
厦门大学:华南学派第二大本营。
首都师范大学:中古史、近代史都还可以。
上海交通大学:坐拥邱澎生、曹树基、刘统、赵思渊的历史系它就应该在这里(也许偏心了,但是由于邱澎生老师一个人几乎就足以顶没有王学典老师的山大中国史,所以还是放在这里吧)。
陕西师范大学:中古史、近代史都有亮点。(ps:中古史的于赓哲、近代史的张华腾都很厉害,除此之外还有权家玉、胡耀飞这些新锐,不容小觑)
山东大学:就还可以吧,不好评论。
(ps:山东大学放这里是把王学典老师算进来了,虽然王学典老师不在历史系,但毕竟是史学史泰斗,不算实在不像话。以及如果不算王老师,那3档这里就没它了……)
简洁版:
复旦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
南京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中山大学
清华大学
武汉大学
浙江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四川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厦门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山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