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水浒传中通过对比曾涂和石宝,吕方后期的武力值较前期是否真的有长进? 第1页

  

user avatar   chen-jian-zhang-61-3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做武评要讲的几点基本法以及要避开的雷区。

基本法1:自圆其说

一般情况下,请不要双标

武评的结论是个人主观意见,但一定要尊重作者所给出的客观事实,如果所得出的结论与作者给出的原话相悖,那这段武评就毫无意义。说开一点,你在这个战例给出的结果,在另一个同类战例说不通,你便针对另一个战例又重新拿出一套说辞,这就叫标准不统一,叫不合逻辑。武评这种东西,可以有自己的标准,但最起码要能够自圆其说。

基本法2:辩证统一

特殊情况下,请务必双标

以水浒为例,如何处理换作者的问题?很简单,常规情况下,尊重初设,极端情况下,另做讨论。所谓常规情况,就是后面的战绩与已有的战绩并不矛盾,以及后面出现的许多人物,本身只能靠前面已经被定论的人物来推定其实力的,这些就要尊重原设,作者最大,不能想当然。

当然你要不尊重原设也可以,反正一变都变,也就没个准了,合着就左脚踩右脚都螺旋升天呗。

如果出现后面战绩与已有战绩矛盾,那就得变通了,因为作者们已经开始打架了。本质上水浒中需要双标讨论的人,其实只有张清一个,因为其他人的战例都勉强还能说得通,例如酆泰简打山士奇后,只能临时换剑迎敌卞祥导致自身被卞祥秒杀,换言之,正常情况下酆泰即不会那么快赢山士奇,也不会那么快输给卞祥,只认同其中大鱼小鱼虾米的强弱关系,并不会扰乱整个格局。

二、曾涂

曾涂比较简单,曾涂没有任何反战绩,也没有任何贬低他的作者旁白,他的有效战绩只有三十合上风吕方、对抗吕郭联手有优势,是明明白白的一般情况,而非特殊情况。

三、吕方

说吕方进步论的人,有没有想过一点,吕方需要“进步”么?

郭盛=吕方=白钦,但这没什么意义,甚至与他们这一条线沾点边的王禀、景德,实力全是x。说明白点,吕方在跟石宝交手前,都没人能明确他到底是什么水平,他的水平高低本身都还需要通过石宝(与五虎八骠的武力主线有联系)来定位,石宝高,吕方、曾涂就高,石宝低,吕方、曾涂才低。

四、石宝

说这个之前,问一句,近战械斗,武力由什么构成?

答:力量+技巧。

所以败退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招式不敌,遮拦不住,另一种是力量不及,所以才有力怯、气力不加。

段恺如何评价石宝?

『为首两个最了得。一个是歙州僧人,名号宝光如来,俗姓邓,法名元觉,使一条禅杖,乃是浑铁打就的,可重五十余斤,人皆称为国师;又一个,乃是福州人氏,姓石名宝,惯使一个流星锤,百发百中,能常使一口宝刀,名为劈风刀,可以裁铜截铁,遮莫三层铠甲,如劈风一般过去。』

说是最了得的两个,其中一个流星锤都快被点成主武器了,还能说是指得纯武力最了得?

所以作者给得表现:邓元觉就靠铁禅杖硬冲,石宝拿刀偷袭、拿流星锤暗算。

关胜如何评价石宝?


两个斗到二十余合,石宝拨回马便走。关胜急勒住马,也回本阵。宋江问道:“缘何不去追赶?”关胜道:“石宝刀法不在关胜之下。虽然回马,必定有计。”

第一,关胜只肯定了石宝刀法,而非给出一个综合性评价,石宝的力量如何,关胜并不清楚,因为交战时间短,没能打成消耗战。

第二,二十余合能得到什么程度的结论。

呼延灼和杨志四十余合平手。

杨志结论:呼延灼武艺高强,跑回本阵。

呼延灼结论:杨志手段高强,勒转马头,不来追赶。

手段高强、武艺高强,是综合性评价,两者单看这一战看不出高低,但实际上呼延灼并不等于杨志。四五十合姑且摸不清对方低,关胜才只斗二十余合,能摸清石宝到底什么水平?所以关胜就给了一个刀法方面的片面性评价。后面乌龙岭下关胜石宝认真打了一场后,石宝再见到关胜,直接无心恋战。


user avatar   wei-yun-dong-z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还选个毛

几个老头,谁能活到11月谁自动当选




  

相关话题

  梁山马军五虎谁武艺最弱? 
  新版《水浒传》电视剧有哪些哭笑不得的错误? 
  同是结义兄弟,鲁智深千里护送林冲,为什么施恩却只送武松两只烧鹅? 
  水浒传生辰纲事件后白胜已经在大牢里供出晁盖等人了,他们还去救他,你们觉得现实吗? 
  如果林冲是梁山之主,晁盖几人来火并,会不会成功? 
  如果杨志没有喝酒,清醒状态下一个人打得过劫生辰纲的众好汉吗? 
  《水浒传》成书于明朝,为何分析时代风貌民生背景时多以宋朝作依据? 
  梁山到底是聚义还是聚匪的地方? 
  把《水浒传》中的水泊梁山势力放在三国时期大概是个什么水平? 
  如果王伦在晁盖上山时主动让位,自己当副寨主,最后能排在什么位置? 

前一个讨论
金庸读者都有什么稀奇古怪的理论?
下一个讨论
《水浒传》成书于明朝,为何分析时代风貌民生背景时多以宋朝作依据?





© 2024-11-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