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克苏鲁#
在最为可塑的青年时代甚至是幼年时代,平均每天能够有三四个小时甚至是十个小时能够通过互联网高强度获取信息的人,跟那种只能通过物理和地理意味上周边的人和事口耳相传闭门苦读的人,接受的信息质量与数量差距实在是太大太大了。
但是信息多是否一定是好事情呢?当然不是,问题不单纯在数量,而在质量与密度,在于筛选出优质信息而不脱离现实的能力,也在于把精力合理地分配给值得注意和思考的信息的能力上。某种意义上,只要选择的信息足够巧妙,忽视那些可能证伪自己偏见的信息,一个人总能够证明自己的某种偏见,并且维持在这种偏见当中而不自知。
如果说信息的匮乏代表着某种束缚,那么信息洪流的冲刷同样可以造成思想上的迷茫,甚至这种迷茫本身是要比匮乏所带来的束缚更加结实的镣铐。这些迷途的羔羊,则难免归于邪神的怀抱。西方正路,诸神引领。移山开海,迈入深渊。
00后,最大的才21岁,透彻啥?都没开始工作。
把这种事限定在某个人群,甚至限定在互联网时代,都没有太多意义。人的信念形成本来就是个难以理喻的过程,学会承认“我不知道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原则上是第一堂课,但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学不会。
从最极端的误读世界的例子——义和团运动中拳民对“神拳”的理解出发,或许会提供一种有趣的洞见。
下文来自周宁《天地大舞台:义和团运动戏剧性格的文化启示》
虚假的看透☞身在体制外,却热衷念经,言必称马列毛,嘴不离国际局势、大国重器、老祖宗牛逼
真实地看透☞熟读六法全书,通过司法考试,入编入体制,了解本地建设规划和基本财政情况,熟悉资产投资,懂得经营人脉和社交
每一代人二十出头的时候都觉得自己是天选之子。
这就叫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