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香港艺人在圈内被公认很敬业? 第1页

  

user avatar   hai-ge-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第一、敬业这件事情,在TVB的霸权面前什么都不是。

第二、香港曾经是一个经过偶像高速迭代的地区,经济公司对于偶像公众形象有把握的能力和经验。

第三、留下来的艺人们都是被市场残酷检验过。

先说说什么是敬业,现在看就是:“歌要真唱,演戏要真念台词,有公告要准时到,公共场合不耍大牌等等”,这些毛病当年香港那些偶像们一个都没少犯,可是面对TVB的时候,啥都不是。

TVB是香港电视业的老大,他的一众对手亚视、城市电讯这些电视台都消失在历史长河里了,只剩他一人。

当年那些香港偶像和艺人们,都有一个经历,那就是在TVB从业,要么要么演过电视剧,要么上TVB的综艺。TVB独霸了整个香港公共演出市场,所有艺人想露脸,保持公众形象新鲜度,必须要定期上TVB。

TVB面前这些艺人们啥都不是,TVB喜欢你,你拿着麦克风假唱就行,TVB不会对外说;你现在当红,演戏的时候说123456就行,大陆就是和香港学的,TVB也不会对外说;你迟到,TVB马上炒了你,让你演艺生涯没起步完蛋;你想和TVB编导们耍大牌,对不起,没人理你,马上把你拉到黑名单。

香港的艺人们都学会了在TVB面前委屈求全,那些被TVB封杀的演员们很少有能继续第二春的,几乎都死在演艺的黎明前。

内地市场兴起的时候,电视台众多,这家不管饭,就去下一家,艺人偶像们没有一家独大的巨头霸权,这些毛病就开始出来了。

现在的艺人就遇到第二个问题,那就是经济公司对于艺人的管控,大多数公司管理层自己也都是新人,新人管新人,从头到尾都是懵逼的,自己根本就不懂控制艺人行为。

这些艺人们又恰逢青春少年,特别爱面子,特别希望别人尊重,但是自己又不练内功,公司又没有相关经验,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最关键的事情就是网络时代和八九十年代的香港不一样,那时候手机不发达,不像现在人手一个照相机,马上拍马上网络走起。微博一个消息马上全网可见。

这些偶像们在一个无死角的环境下,又不练内功,问题自然一大堆。

而香港已经好久没出偶像了,最近一个大众偶像还是邓紫棋,还是五六年前的事情,现在的香港娱乐产业已经没落,剩下的艺人们要恰饭的,他们已经历经了无数风霜,要是还想着那没啥意义的大牌,马上就会别人的艺人公司组织力量捶死,他们会往死里锤,必经他一个人倒下去,就会有无数人站起来。

说实话就是幸存者偏差,那些死掉的,不敬业的,都已经被公众忘记了,毕竟时间会让人忘记太多事情。


user avatar   xin-shi-xiang-9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说说香港明星的外貌吧,不知道你发没发现这样一个现象:香港中老年艺人普遍显年轻。

一个很有意思的往事是:

62 岁时,赵雅芝去敬老院做公益。

一位大娘拉着她的手问,闺女多大啊?

俩人一对年龄,赵雅芝比她还大 2 岁。

你应该也有同感:香港艺人的年龄是最有迷惑性的。

盲猜肯定会猜错。

比如喊人家“奶奶”,却得知人家是他“妹妹”的陈小春。

不怪小女孩的惊诧反应:

这组动图前段时间也在流传,直接把#港男有多会保养#这个词条送上热搜。

里面几位的年龄是:

苗侨伟 63 岁、吴卓羲 41 岁、黄宗泽 40 岁、马国明 47 岁。

看下来会直观地感受到,香港艺人的状态集体都好。

有些事甚至超出了你的想象力。

比如 66 岁的赵雅芝,至今还未掉队机场街拍女明星之列。

有人研究过她的刘海弧度,20 年没变。

还有 74 岁的郑少秋。

他的代表作很多,《楚留香传奇》《上海滩》。但最近最出名的,是他素颜出镜的,“秋官过马路”系列。

这已经是全网最爱看的连续剧了,评论里网友都在盼,

秋官啥时候再过一次马路啊?

我还查到一个特震惊的消息:

郑少秋在 32 岁左右就秃头了。

他一直戴假发,并从不示众。他的形象,也绝不是老天爷赏饭吃。

为了气质好,他向吴尊请教如何提着臀走路。

生活习惯也很严苛。只喝温水,睡前要喝一小勺煮红酒,“早上起来,皮肤水水,上工化妆效果特别好!”

出道 50 年时,他开了一场演唱会,连唱带跳,8 分钟都不带喘。

同事笑着说,这可能是全网最会卷的一批艺人。

年轻时看不出来他们有多不同,一到 40、50 岁,差距就显出来了,永远有一口气提着。

你应该也知道,以前香港拍电视剧,从不用滤镜。

这群香港艺人的人生,也是如此。

他们的年轻,不是磨皮去皱纹那种无瑕疵的年轻。

你能看到他的眼尾纹,能看到他的白发,但你看不到他的疲态。

是永远不泄气、永远不丧气。


网上有个夸人好看的词,是“氛围感”。

我觉得这群香港中老年艺人,也集体有种“氛围感”。

有些事一看,就知道是他们的作派。

首先是特自律。

我听过一个段子,问黄宗泽和谁永不会分手?

答案是:他的冲浪。

陈伟霆传出恋爱绯闻,新闻里最被关注的,

是他竟然恋爱都喜欢在健身房里谈。

还有人专门研究过刘德华的早餐。

他吃了 30 年燕麦粥。

主持人李静采访他,有点不可思议地说,“您肯定活得很辛苦”。

刘德华也一脸不可思议,

“不苦啊。”

“我其实很幸福,不断地有新人出现才激励我每天有好状态。”

其次是,没什么年龄感。

这里指的是,他们没有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的期待,更没有什么年龄不该做什么事的限制。

赵雅芝在 56 岁学着玩微博。

你可千万不要把她归为老太太为了不落伍,玩点年轻人的时髦东西图新鲜,她是真享受。

更新自己的摄影学习日记:

普通话不太好,经常发错字,被提醒了,就再发一条更正。


甚至开创了一种玩微博的方式——

“赵雅芝自我检讨式发微博”。

和粉丝互动,回了鹿晗的微博,粉丝在下面开玩笑吃醋,说不活了。

赵雅芝有点认真地回:

“不能这样的,任何情况,都要自强不息。”

你还会发现,他们身上有种和自己较真的劲。

你看过 46 岁的钟汉良跳街舞吗?

当时一档街舞节目队长空缺,他临时顶上。同期的嘉宾都是 90 后,最小的 23 岁。

有一幕需要他做一个很燃的地板动作,挑战很大。

在一次采访里,有位同龄的舞者评价钟汉良,“时间放在那里了,肌肉不容许你做一些动作。”

但他说,在钟汉良身上,看到了一些信心。

当初选他时,节目和他坦白,你年龄大,跳舞的基础又不是最好,

“你怕正面 battle 吗?”

钟汉良说:

“我不会怕。”

他至今还是早晨 4 点出去跑步,严格控制饮食。

有次和郭麒麟吃饭,他只吃了一片面包和一口鱼。

你应该也发现了,这群人身上都有根弦绷着。

要一直勤奋,一直保持警醒,

一直保持营业的状态。


和同事讨论这个话题时,有人说,这群香港中年艺人,

不是在做永葆青春的努力,

而是在努力地延长中年期。

我有同感。

且你会从这份较劲里,看到他们强烈的自尊心。

张学友的演唱会有一个默认的规则:

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能降 key 。

2017 年,在北京场,他出现了一个小失误——

在唱《我醒着做梦》时,高音破了。

那场演唱会,他连唱带跳 3 小时,40 首歌。

只有这一处失误。

他对台下的观众略显愧疚,有点难过地说:

“我唱了 32 年,23 岁出来唱,今年 55 岁。

想做自己想要的演唱会,

所有 key 按照当年录音时。

显然我没有做到,我知道你们不介意,但我介意。”

他又加了一句:

“你们或许感受不到我的沮丧。”

其实他有很多个理由来解释这次破音。

他 55 岁了,老了,体力跟不上了,嗓子不好了。

他没有。

他为他的失误深深沮丧。

但如果他说了,他会深深羞愧。

就像刘德华说的那样:

“我不能饶了我自己。”

同事说,这应该就是一种古典的“香港标准”。

有些事,是做给外人看的,但有些事,是做给自己看的。

要让自己看得起自己,自己对得起自己。


更令人触动的是,他们能在起伏的人生里,靠着这口不松懈的气度过。

郑秀文在 33 岁抑郁了。

事后公布的自述里,她说自己像没油的灯。

在隐退的那两年,新闻上描述的,全是一个濒临绝境的女性:

暴瘦了、要自杀了、唱不了歌了。

但你可能不知道,那两年郑秀文一直在写专栏,栏目名是,“轻描淡写”。

她画画,画的都是颜色浓烈的画。

写文章,她写王嘉尔,佩服他有勇气,先练击剑,又敢去韩国做练习生,从零开始。

她说,佩服那些总是能活下来的人

她日日都跑八公里,训练苦到自嘲,还以为是要进 08 年奥运会做特训。

抑郁后复出的第一次亮相,是她的演唱会。

她给自己写了一封信,引用了媒体对她的形容:

状态大勇。

另一个让我印象很深的,是李若彤。

她 42 岁也抑郁了。谈了 10 年的男友分手,父亲去世。

周润发去看她,劝她从爱好出发,要不开个餐厅,或者教烹饪,或者去当健身教练。

她都回绝了。

周润发用一句拽出了她:

“人怎能不工作?”

如今李若彤 55 岁了,上周是她的生日。

她发了一段视频,说被大家叫了 26 年姑姑,“一点都不腻。”

有人说她人生坎坷,美人迟暮。她回应:不惋惜。

她说,更重要的,是没有被永远困在失意里。

现在她活得像个健身博主,教网友健身。

也会和大家开玩笑,遇到催婚的,教大家回,

“要你管”,还嘱咐,“就说是你姑姑说的”。

时间在他们身上留下了痕迹,

但他们却学会了应对时间的智慧。


前段时间,因为疫情,一批 TVB 演员集体失业。

他们大多在中年,红过,简历上除了“演员”一栏,其他都是空白。但几乎没人停在原地,摆摊的、卖保险的、去工地做搬运的,他们迅速转变了身份。

很多人感佩,TVB 演员生命力强,放得下身段。

你会发现在,这群人身上,有种共同的磨不掉的信念感,有着那股不松懈的气。

广州长大的同事告诉我,粤语里有个词叫“捱得”,意思是很能熬很能坚持,有股咬着牙的劲

人到中年,被命运甩出了轨道,红的滋味我尝过,眼泪的味道我知晓,可我还是可以走下去。

粤语里还有句话,要经历些变故后才能读懂:

“只要坚持,眼泪都可以熬成汤。”

永远不后悔、永远向前看、永远有办法。

命运从不偏爱谁。

这群 TVB 演员就是明证。

他们的生活,是骤降,重重跌落。

ViuTV 之前拍了个真人秀,《中佬唔易做》,讲这群中年人的难。他们围在大排档旁,有人一开口就哭了,讲自己一年没工作了。

其他人赶忙拿酒劝。晚风中,他们笑着说着自己的落魄:

身体出毛病了,胆割掉了。

没戏拍了,只能去拍师奶综艺,被调侃花 900 块,就能脱衣服。

看到这一幕,我其实更想哭。

记者问里面一位演员古明华,辛苦吗?

他想了想回:

“很辛苦,

但辛苦不代表无法活下去。”

你会发现,这群 TVB 演员的人生里,一定会有个词:但是。

这代表着事情还有转机,我永远有下半程。

前不久你也许也看到了这条热搜,49 岁的马浚伟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念 EMBA。

很多人对马浚伟的名字可能没记忆了,但一定还记住他的脸。

让他曾红到巅峰的,是《鹿鼎记》里的“康熙”。连金庸都夸,是这么多康熙里最像康熙的那一个。

后来他的消息就少了。

只知道他抑郁了,没那么红了,微博上互动的数量,也只有几百。

但我特别喜欢读他的微博,你从中读不到一丝慌乱。

他最喜欢拍彩虹。

他去念了北大的硕士,答辩时认真烫平了西装,像个初学者一样紧张。

他也在做话剧,自编自导自演了《男人 40 CEO》。

他说念完北大,就要去香港浸会念中医,因为妈妈癌症病逝,他想多学点医疗,可以养家。

马浚伟的好朋友是陈法拉。他们同样中年变故,一个离婚,一个落魄,又同样中年求学。

如果你问我这群 TVB 演员身上的那种信念感,到底是什么?

我想陈法拉的这句话应该是很恰当的回答:

苦不尽,甘常在。

这是她用了很久的微博简介,同样也是这群人的信念:

知道人生实苦,但永远相信人生有回甘。


这份信念,会支撑他们度过眼前的难,更会支撑他们日后的漫长岁月。

最让我触动的一个故事,来自车保罗。

你可能同样记不清他的名字了,但《鹿鼎记》里那个长相怪异的胖头陀,90 后一定会很熟悉。

他在 45 岁彻底失业,公司不与他续约。

演了 32 年戏,底薪只有 2000 块。

有人说,中年人的苦,都是开了静音模式。车保罗也是。

那几年在媒体上,只知道他母亲过世了,他凑不够丧葬费。5 岁的外孙女遇到了车祸,他更瘦了。

但如果你知道他最近一次的热搜,你肯定会和我一样感慨万千。

他在 59 岁这年,提名台湾电影奖最佳男主角。

几乎没人知道他还在拍戏。这部电影叫《老人与狗》,他演了个癌症老人。他一辈子都是演配角,唯独这部戏,他演的是主角。

记者找到他时,他正在菜市场帮商户搬水果。

他花了几分钟确认这不是愚人节消息后,只高兴了一会。得不得奖,他说不在乎了,能去走趟红毯,见见老朋友就知足。

卖菜的大婶,猪肉的商贩,附近的警察听到消息都来了,都来恭喜他,找他合照。

那天晚上他一直在道谢,脑子里在想怎样应付,怎样见人,想着想着就放弃了,

“浪费力气,睡觉吧,

明天早晨 4 点钟还要起来开工。”

这些年,他当过保安、司机,现在在一个菜市场上班。

你很难想象,他对着来通知他提名获奖的记者夸赞着自己的工作,

“这份工就厉害了。”

他细数着怎么处理客户投诉,怎么管水电,怎么疏通交通,怎么抓小偷,怎么找失踪的老人。

最近他在管厕所,特地把记者带到厕所看看,干干净净的。

最后他说:

“总之跟警察有少少分别。”

意思是和警察的工作差不多,很自豪。

后来他接受采访,说起这一生,用了这句评价:

“我做翻人。”

翻译过来,这句话是,“我做回人”。

下面有位网友说,只有有过经历的人,才会懂。

人生高低起伏,“巅峰不迷恋,谷底不自怜。”


这也是今天我为什么要讲这群人。

我们往往很急,是把人生压缩着过。30 岁是个坎,要成名,要有钱,要结婚,要生子。

而他们,是把人生拉长了过,并且总是提着一口气过。

他们认为人生可以等。

57 岁的黄贯中参加节目,没人选他当队友。

其他落选的人很失落。

他很淡定:

“就好像找老婆一样,不对还是可以等,对不对?”

他们相信自己可以重新开始。

陈慧珊 44 岁考上教育学博士。她拍了一档教育节目《放学后》,想讲人生话题。

“人永远可以做新尝试,就算我已经 50 岁。”

你可能也会疑惑,他们哪里来的底气?

我想梁家辉的回答也许是答案:

60 岁时梁家辉被问,“已经60岁了,要不要退休?”

他回:“按 200 岁来算的话,我也才60 岁。”

另一位很鼓舞我的人,是周润发。

周润发今年 66 岁了。他还在爬山,还打算考个登山证。他的跑友团里,有刘嘉玲、米雪、方中信……

他们已经把香港的山全爬完了,下一步,要爬港外的山。

我一直记着香港一位制作人方东昇的一句话:

“你不要催人,只有岁月才有资格催人。”

我们的一生,都在被催着走。年少要领先,中年就要论成败。但中年远不到论成败时。

这就是香港中老年艺人的活法——

不早早开始惋惜,不早早泄气。

要永远 Keep 那口心气,Keep 住自己的节奏。

“当大家普遍都 120 岁时, 60 岁才刚刚是中年。”


user avatar   yipoujingt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港圈是喝人血不吐骨头渣的地方。

8090年代黑势力控制娱乐圈时的那些事都说烂了,说几个千禧年以后的事情吧。

比如:

星辉公司与南京浪淘沙影视公司签订一份黄圣依片酬76.9万元的合约,而星辉转头和黄圣依签约时却变成6万元。

再比如:

2002年电影《愿望树》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问陈冠希对自己的合约被卖有什么看法,不明所以的陈冠希回答:“你神经啊?”——然后在发布会后台,经纪人告诉他:“还没跟你讲,我们昨天把你的合约卖给了寰亚的林老板。。。”

陈冠希当即冲进英皇大骂:“你们把我卖了2000万,我一分钱没有,你们拿我当猴子耍啊?”

然并卵。

P.S. 不要试图洗白陈冠希,滥交是实锤,立场有问题是实锤,吸毒没完全捶死但可能性极高(没做尿检)。

再比如:

谢霆锋16岁时因父亲谢贤生意失败而与英皇公司签下长期合约以偿还父债。从1996年出道直至2002年暂退,期间英皇的收入之中约56%来自谢霆锋,是英皇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这一方面是因为谢霆锋吸金能力强,另一方面是由于英皇对谢霆锋的抽佣比例达50%(传言个别时候甚至能到80%),是所有艺人里最高的。

2002年以后,英皇才逐渐调低了对谢霆锋的抽佣比例。

于是英皇在2002年发了这样一篇通稿:

谢霆锋过生日收大礼 老板送他1600万港元当礼物

谢霆锋以往曾抱怨英皇抽佣过多,英皇老板杨受成近日终“成全”他,趁他生日,把抽佣比率再减10%,以他每年赚2000万港元来计算,他在8年合约内可多赚1600万港元。

谢霆锋与公司的合约还剩下8年,如果谢霆锋在未来8年能赚1亿6千万,那么把抽佣比调低10%,就相当于公司白送给谢霆锋1600万——嗯,没毛病。

除了高抽佣比率以外,后来梁洛施解约时还爆出英皇将艺人的置装费、培训费等等全都算成艺人对公司的欠款(后来阿娇上《志云饭局》时也证实了这一点)。也就是说,英皇培养一名艺人,如果艺人出道成功,英皇可以凭借抽佣赚得盆满钵满。如果艺人出道失败,因为英皇在艺人身上的投资是艺人的欠款,所以英皇可以向艺人追讨欠款从而收回投资。稳赚不赔的生意。

英皇要求旗下女艺人陪酒也早已不是秘密。

曾有一个笑话在娱乐圈“老板”中流传,笑称有某唱片公司旗下女歌手为“送酒三宝”:花生、薯片及虾条。郑希怡便是其中之一。

女艺人是大佬酒桌上的下酒菜,还各自有专门的“菜名”——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廉政公署信了。

因此2003年香港廉政公署调查杨受成等几位唱片公司老板时,郑希怡也被带走协助调查——就像内地当年调查赖昌星时要带走红楼小姐们协助调查一样。媒体形容郑希怡的表现:“轻则面无表情,重则惊慌失措,回答问题支支吾吾,最慌张时还要经理人霍汶希挡驾”。

在这样的环境下,哪个艺人敢不“敬业”?公司手里有白纸黑字的合同,随时能把你告上法庭。什么?你签合约时只有12岁,你和你母亲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看不懂英文合同?那!又!怎!样!


评论区似乎有不少人觉得如此“敬业”就能催生出好的作品?这未免太过天真了。

香港艺人的“敬业”本身就不是以提高业务能力和作品质量为目的,而不过是资本的服从性测试而已。在港圈里,资本决定一切,艺人是被拿来交易的商品。资本可以决定哪个艺人有戏拍有歌唱、可以操控舆论、甚至可以干预司法。因此对艺人来说,有没有业务能力不重要,只要讨得老板欢心,就能保证自己星途璀璨长盛不衰。在这种环境下,要保证作品质量只能寄希望于资本的良心和自律了,毕竟在港圈,是真的没有什么可以制约资本的。

另外,补充一个我以为是常识的东西——对比香港艺人和大陆艺人时,应该把同年龄段、同期出道的艺人放在一起对比才是正常合理的做法。

举几个例子:

5060后一代的港圈男神,正常的对比对象应该是:李雪健(54)、陈道明(55)、陈宝国(56)、李幼斌(58)、倪大红(60)、冯远征(62)、吴刚(62)、张涵予(63)、许亚军(64)、王志文(66)、何冰(68)。。。。。。

70后的TVB花旦,正常的对比对象应该是:闫妮(71)、陶虹(72)、李冰冰(73)、周迅(74)、梅婷(75)、李小冉(76)、袁泉(77)、章子怡(79)、姚晨(79)。。。。。。

80左右的这一批港圈新生代,正常的对比对象应该是:张译(78)、刘烨(78)、邓超(79)、沈腾(79)、李小璐(81)、王凯(82)、孙俪(82)、胡歌(82)、雷佳音(83)、王珞丹(84)、白百何(84)、朱亚文(84)。。。。。。

85以后港圈还有人吗?说起来,大陆的85花倒是有好几位都和港圈资本有扯不清的关系,更不要说抠图大宝贝这种本来就是港圈艺人的。

动不动就拿5060后的香港艺人,和85后甚至90后的大陆流量爱豆做对比,然后得出大陆艺人不如香港艺人,内娱不如港圈的结论——这是哪门子的道理?

田忌赛马的把戏,是小学生都明白的。


user avatar   huai-yi-zi-ji-zuo-liao-jia-lu-s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互联网没有记忆,早期(2000年以前)大陆演员,幕后工作人员被香港演员欺负的日子才过了多久?

90年代的时候,国内最“耍大牌”的明星也就六老师请个助理拎包。香港的演员可不是,什么都讲排场,一个演员带着几十个跟班进组。同样做常务,香港常务工资是大陆常务的四五倍,还动不动就打骂大陆演员。香港导演都有潜规则,就是女主角可以用大陆人,男主角必须香港明星。谢霆锋张卫健殴打白龙马还有人记得吗?


user avatar   jiang-cheng-zi-042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原因很不好听。多方压制,不敢不敬业。

香港太小,大佬太多,港英政府长期殖民,形成一等人英国贵族、二等英国官员、三等香港富豪。演员或者叫艺人,在第四等,对他们定位很明确,提供娱乐的公众人物,没有无限拔高,更没有赋予国家形象这种高大上的地位。

艺人可以有钱,但要本分,不能影响公司利益,否则分分钟封杀了你。

有部电影说的虽然是澳门,也可以用到香港头上,这个地方,白的有官,黑有帮派,海上有海盗,热闹的象联合国一样。一个艺人,有钱无权,还是乖乖做人为好。


user avatar   ceng-yun-55 网友的相关建议: 
      

麟之趾

(先秦)佚名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user avatar   ta-yi-bu-shi-wo-de-tai-y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怎么没人提《圣斗士星矢》啊?

这个系列作品的特色不就是回回都是一部的戏就半天时间么?

黄道十二宫篇:纱织中了天箭座的箭,必须12小时内突破圣域十二宫。

北欧篇:奥丁代言者希露达被海皇戒指蛊惑令冰川融化,纱织代替希露达阻止冰川融化但是只能坚持12小时,必须在时限内摘下希露达的戒指。

海皇篇:纱织代替人类承受波塞冬的洪水,应该也是只能支撑一天之内的时间。

冥王十二宫篇:被哈迪斯复活的圣斗士要在12小时内取下雅典娜的首级,实际目的则是为了雅典娜去冥界并且唤醒女神圣衣,12小时候被复活的圣斗士们就消失了。

冥界篇:记不清打了多长时间,但从纱织被塞到缸里抽血开始到解决应该也是一天之内。

黄金魂:在本篇剧情里有好几天,但对应到冥界篇时间仅仅发生在冥界篇12黄金击破叹息之墙到打死神之间。

火星篇:马尔斯获得阿丽娅的权杖后建立起巴别塔吸引火星,会在12小时内毁灭地球,主角们必须在12小时内突破新十二宫。

土星篇:这篇好像打了很多天……




  

相关话题

  外资为什么要通过香港进入内地,虽然美元可以自由兑港币,但港币还是不能自由兑人民币呀? 
  香港娱乐圈有什么有趣的旧闻? 
  香港「教协」宣布解散,曾长期从事反中乱港活动,它的解散将给香港教育带来什么影响? 
  香港人是如何看待内地人用英语和他们交流的现象? 
  香港疫情严峻,大批港星返回内地,目前香港防疫情况如何? 
  怎样看待 2015 年内地游客在香港被打死的事件? 
  香港为什么可以成为富豪聚集地? 
  交换生如何回应香港同学「你为什么不找人大投诉」? 
  你喜欢香港还是新加坡,为什么? 
  大家如何看待墨尔本留学生抗击港独? 

前一个讨论
给领导当秘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下一个讨论
《古文观止》只收录了200多篇古文,为什么说可以「观止」了?





© 2024-05-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