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不畏艰难挑战的勇敢在这一代年轻人中是如何体现的? 第1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体现在前赴后继地考公务员。

真不是开玩笑,在报考人数逐年增加,录取比例逐年降低的情况下,当代年轻人依然怀抱着空前的热情,奔波于各类省、市乃至区公务员的考试,这不是不畏艰难挑战是什么?

最近几个月我赋闲在家,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学校之外的同龄层。这才结结实实地见识到了,什么叫宇宙的尽头是公务员。所有的人,但凡上过大学有过得去的学历的,要么是已经上岸公务员,要么是正在考公务员,要么是想要考公务员。

某位朋友,当年高中班花级人物,毕业后回家从事财务工作,最近相亲居然被某乡村公办小学男老师嫌弃,说自己期望中的伴侣也应该是体制内(当然她也看不上对方)。家里因为她的职业在相亲市场上拿不出手,不停让她考公务员,如今已经是第三年。

某位朋友,前年澳洲留学回国,第一次专门考公失败,如今找了家私立医院上班,正准备第二次的考试。

某位邻居,现区最好高中的语文老师,觉得当老师又穷又忙,如今正准备考公务员。以前我不太清楚公务员的工资结构,现在终于问明白了,也确定起码在我们这,公务员比老师有钱。

某位同学,毕业后因为喜欢大城市,留深圳当了几年小学代课老师。后来考三年编制没成功,但阴差阳错反而上了老家某偏远岛镇的公务员。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还是放弃大城市,回到老家,现在已结婚,过上了常人眼中的幸福生活(就是上班地方离家真的好远)。

他们的选择,都是在我们这个东南沿海四五线小镇里,大学毕业生最平常不过的选择。所有人,仿佛一天不成为公务员,一天你的生活就还没开始。所有人,都在考试中不畏艰难,勇于挑战,只为把自己的生活和体制捆绑在一起。

没有想讽刺什么,因为我自己,也会追求体制内的生活。

只是回想起十年前,自己刚读大学时,会有云聚云散,时移世易之感罢了。


user avatar   laomug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起“勇敢”,我们可能会想起曾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前辈们。

那么和平时代、国泰民安时,年轻人有没有老一辈身上不畏艰难挑战的勇敢呢

在2020年到2021年我似乎得到了答案。

有!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有和老一辈一样的勇敢!

“勇敢”是一个很抽象的词语,在不同年代不同环境下,形式有所变化,但是内核不变。

我觉得,勇敢可以分为“大勇敢”和“小勇敢”。


大勇敢

2019年12月,武汉陆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人,2020年春节家家户户都过得胆战心惊。

那个时候,我们对新冠束手无策,每天看着感染人数、死亡人数,真的是很多人前半生都没有经历过的惶恐时刻。

但是,在人人都要躲在家里,谢绝和外界任何往来的时候,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在防护物资都非常短缺的情况下义无反馈地【逆行】,奔向武汉,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

他们勇敢吗?非常勇敢!

据统计,全国各地赶赴武汉支援新冠肺炎疫情的医护人员有42322名。

穿上白大褂,他们是与病魔抗争与死神抢人的白衣天使,但是脱下白大褂,他们有的是父亲,有的是妻子,有的是丈夫,有的是儿女。

他们抛家舍业,写下请战书,甚至写下遗嘱,奔赴抗疫一线,到最危险的地方做最累的工作,只为救更多的人。

袁磊是北京援鄂医疗队的一名男护士,出征前他的妻子刚刚怀孕。袁磊坦言,当时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他把自己的遗书就藏在了手机里。

山东援鄂医疗队队员陈博医生,在武汉期间写好了“遗体捐献志愿书”,一直藏在自己的衣服里。

他们是新时代下勇敢的化身,这就是新时代年轻人不畏艰难挑战的勇敢。

就像基辛格说的那样,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2021年7月中旬郑州连续强降雨,当时水灾的视频想必大家都在短视频中看到了,人、车被大水冲走,房屋倒塌,断电断水,很多地设施直接瘫痪,又是万众一心逆行抢险。

我的亲人中就有其中一位逆行者,他女儿2岁,他才25岁左右。

单位组织抢险他第一个报名了,在灾区最严重的时候,他们路上花了10个小时才到,因为高速上到处漂着车,有时候走着走着就被淤泥挡住了。

他们凌晨五点到达灾区,七点开始工作,工作到凌晨三四点,因为抢险工作很急,第一晚他们甚至只能睡在地上。

他们基本上每天晚上凌晨四点才结束工作,第二天七点就开始,听他说他的领导更是三四天没合眼。

在出发的路上,他们每个人领了一盒速效救心丸,是给自己准备的。

穿上工作服,他能抢险救灾,脱了工作服他是再平常不过的年轻人,擦肩而过可能都不会回头看的那种。

他也刚失去父亲,所以这次抢险他让我先不要告诉他妈妈。后来我问他害怕吗?他说在路上看见到处漂着车心里确实挺害怕的。

他是女儿的爸爸,是母亲的儿子,这么普普通通的年轻人,他勇敢吗?非常勇敢,他觉得能报效祖国是无上的光荣。

这些都是能被大家看得见的大勇敢。


小勇敢

但其实,生活中对于我们平常人,经常需要小勇敢去直面生活的艰辛和不易,这些小勇敢叫勇气和乐观。

我们大部分人不用像革命烈士和逆行者那样冒生命危险,那么我们身上有没有勇敢呢?

有的。只是我们平常生活中的勇敢可能很小,不被人看见。

但再小的勇气都是勇敢,突破自己的任何一小步都是前进。

我的闺蜜曾给我讲,她有比较严重的社恐,比如坐在出租车上她觉得有点热,想让司机开空调,

这么小的事情也会让她难以开口,在心里百转千回,直到满头大汗地到达目的地。

哪怕一件小事,她总在心里琢磨别人会怎么看待她的行为,这么做会不会令别人不愉快?

我和她说,只要不伤害和过分麻烦别人,就可以勇敢一些,争取自己的合法、合理权益

但其实,我年轻时的社恐比她更严重,甚至被高年级学生无理由地校园暴力,被他用竹竿打破了头,都不敢反抗。

当我爸带我去学校找老师时,我看到他缩着脑袋站在墙角,怂得像条狗,顿时明白了,暴力者多是色厉内荏,我真的没什么好怕的。

我鼓起勇气对他说:“你做错了事,但只要你改正了,我还是可以放过你的。”

现在想起来这话有点中二,但从此我再也没被任何人打过。

因为我整个人的气场都变了,从以前的畏畏缩缩变得自信起来了。

有时候生活中我们需要的勇敢很小,比如说哪怕只是委婉地指出老板或者老师的错误,对大多数人来说,就已经是勇敢了。

尤其是30多岁的青年人(我斗胆装一下年轻人),生活压力很大,上有老下有小。

工作中经常被二十岁的年轻人超越,偶尔家里再有人生病,或者生个孩子,就会打破一切平衡。

可能小孩无人接送,也可能发高烧需要请假。生活处处都是艰辛,每一步都很有压力。

在这个时候毅然辞职成为自由职业,是一种勇敢;坚守工作岗位,也是勇敢。

还有,当我们三十岁、四十岁的时候,我们的至亲一个个衰老、离开。这是何等痛苦,让人伤心欲绝……

但是生活还要继续,我们要肩负更重的担子前行,接受分离和死亡,是不是一种勇敢?

作为一个几年前刚经历过分离之痛的人,我觉得是。

这些时候,接纳亲人离去的事实和自己的伤心,看到我们现在拥有的幸福,就是勇敢。


回到题主的问题,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拥有和我们祖辈同样的勇敢。

大勇敢让我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从而国泰民安,小勇敢让我们在最平淡的生活中从容前行,捕捉幸福。


user avatar   yang-ze-wen-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到这个问题,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在喀喇昆仑为国捐躯的烈士陈祥榕,他牺牲的时候,才仅仅19岁。

2020年5月初,陈祥榕作为新兵第一次冲锋。他和战友逼退越线人员,之后在日记中自豪写道:

“面对人数远远多于我方的外军,我们不但没有任何一个人退缩,还顶着石头攻击,将他们赶了出去。”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18岁的陈祥榕写下这样的战斗口号。

这句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的战斗口号,就是陈祥榕内心最真实的写照。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去年6月份的边境冲突中,他冲破重围,去营救被数倍于自己的敌军围困的营长,英勇奋战,直至牺牲。

战斗结束清理战场时,有人发现一名战士紧紧趴在营长身上,保持着护住营长的姿势。这名战士,正是陈祥榕。

接着我又想起了在武汉抗疫中壮烈牺牲的90后护士梁晓霞,她为国捐躯的时候,年仅28岁。

2020年2月5日,南宁市第六人民医院护士梁小霞主动请战参加援湖北省抗疫医疗队 。2月20日,梁小霞作为第七批广西援鄂医疗队成员奔赴武汉防疫一线 。 2020年2月28日上午9点30分,广西援助湖北医疗队梁小霞从援助医院病房出来后,因过度劳累突然晕倒在医院的半污染区,心脏呼吸停止。大概约5分钟后,她被值班的保洁人员发现,经紧急抢救后恢复心跳呼吸。
2020年5月26日12点27分,广西第七批援湖北省抗疫医疗队员、南宁市第六人民医院护士梁小霞同志,因病情危重,经全力抢救无效,在南宁不幸逝世。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100多年前,面对内忧外患的朝政危局,林则徐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100年后的今天,在无数仁人志士用血汗建立起的新中国,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在祖国面对危难之时,还是一如既往地像他们祖辈那样,冲锋在前,甚至不惜为祖国的繁荣昌盛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

这样的年轻人,还有很多很多。

“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中华民族能够冲破重重艰难险阻,在今天又能够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的不是别的,正是骨子里这股子不屈不挠的精气神。

加油吧,中国的年轻人!


user avatar   li-lei-up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他的世界本无光,他把自己活成了光。

这是知友给中科院黄博士写的一句评语,不知各位还记得他不,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不畏艰难挑战的勇敢。

其实,这道光,在我下乡扶贫的时候,见到过很多次。

大家今天都生活的不错,在知乎上甚至看到有人为了奶茶和父母置气,或者为了一双鞋子来知乎找大家安慰。

可是,生活,有的时候,并没有那么顺利,而我们以为的底线,在很多人眼里,其实已经是天堂了。

你听过童婚吗?

我想你一定会说,这不是古代常有的嘛。

可是,你知道现在还有童婚吗?

你估计会觉得这是天方夜谭,但是,我知道,有,这些事情,你可以去搜索下,新闻上也有报道。

在我国扶贫最难的这个地方,我们很多习以为常的东西,其实是奢侈品。

比如,最简单的,教育。

所以,为什么我要为张桂梅老师唱赞歌?因为,她真的为很多女孩子点亮了一盏灯。

2008年8月,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在华坪建成。11年来,华坪女子高级中学连续10年高考综合上线率100%,1645名贫困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

而那些能够在家庭不支持的情况下,还能够坚持上学的女孩子,她们就是一道光。

在扶贫的那些日子里,我真的感受到了时间是如何停滞的

我和黄博士差不多,其实小时候也挺苦的。那个时候,我的日常是,早午晚做饭,周末放牛,因为父母要忙着在地里干活。那个时候,其实,这些还好,毕竟全家都很苦,而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交学费,因为家穷,所以每次都是最后一个交,而班主任会把我赶回去到家里催学费。可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我也知道家里没钱啊,我如果被赶回去,只能让父母更难受,所以我就离开课堂,在学校附近晃悠。等放学铃声想起,然后装作上了一天课的样子,正常回到家里,然后平淡的提上一句学校催学费了。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我上了初中,后来当地开始种植蔬菜了,家里才有所缓解。

现在想起来,这事情已经过去十几年了。

然而,到了扶贫的山区,才发现,他们的日子,和我小时候几乎无差别,甚至有的还不如。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这个冰花男孩不?

在前两年爆出来的一个上学的山里娃,每天上学来回走路2小时,渴了就找点山里的水喝几口,所以头上有了冰花。而他的日常,完成作业后,就是打猪草,煮猪食、喂猪。

这种生活,在山区里,比比皆是。

这是我拍的一张当地的图,这样的山,处处都是,就像地图上这样子

重峦叠嶂的横断山脉,几乎将整个地方圈在了山里。

然而,这些大山里的孩子,他们很多依然走出来了,他们比我们更不容易,没见过共享单车,没坐过高铁,甚至很多飞机的航线都不在那个方向上。

但是每年都有不少大山里的孩子接受教育最后走出大山来到城市。

我现在还记得我自己教过的一个学生。

第一年我上课的时候,下了课后,等大家都走了,有一个女孩子过来找我,小心翼翼的问我:,老师,你讲课能不能稍微慢一点,我有时候听不懂。

我当时就记住了这个名字,然后下去找她班主任打听了一下。

藏区的,十几年一直在当地生活,高考后才第一次来到大城市。从她家出来到昆明,真的就像电影里说的那样,先是牛车,然后是拖拉机,接下来是汽车,最后是火车。而最为困扰她的是汉语,汉语教学很晚,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流利表达对她来说都是困难的。

期末的时候,她考的还可以。

第二年,又教到了这个学生,但是这次,她的汉语已经很不错了,我想,这一年,她一定在努力学习课程的同时,也在努力的学习语言。

这在我看来,也是一种不畏艰难。

生活就是这样子,总理说,我国还有6亿人,月收入不到1000,这样的故事很多。

很多像我一样从贫困农村走出来的人,一定知道,其实很多时候,对于这些人来说,如果单纯的贫困,也许咬咬牙能过去,可是更可怕的是那种环境的绝望,那种到处盛行的“读书无用论”,那种“放羊娶媳妇儿,娶媳妇儿生娃放羊”的思路,在当地根深蒂固。

所以不少人要不成了混混,要不就彻底放弃了教育。

但是,总有些人,他们没有被干扰,坚信着,最后走出来了,这,是一种很多旁观者难以理解的勇敢。

现在,我不少时候也挺理解那些话的,比如:那个时候,看着你们,就像站在地狱里看天堂。


勇敢并没有那么罕见,它不一定是非要非常宏大的叙事,也不必须是抛头颅洒热血,很多时候,生活这么艰难,能够把自己努力的活下去,能够抵御各种干扰走下去,就是一种勇敢。


最后,还是想把那道光附上,希望每个知友,都勇敢的活出更多的精彩。


user avatar   pi-pi-de-dan-dan-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18岁因为交不起学费辍学,揣着省早餐攒下的72块钱跑出家门。

从扫楼发传单开始做到自己开公司,用了十年时间。凭自己的努力,从穷困的农村少年做到有房有车年入百万的城市中产。

然后,在人生最得意的时候遭遇股灾,几乎一瞬间输光所有。抵押了房子去贷款,在从没接触过的餐饮业重新开始,又用了三年时间从一家店一步一步做到四家连锁,感觉终于爬出泥潭了。一场突然的疫情再次让他跌回谷底,是的他的店,全部在疫情的中心,武汉。

说实话换做是我,我可能要很久才能从这种挫败和生活的无力感中走出来,但他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找到了新的方向,又一次在不熟悉的领域重新开始。

这个算吗?如果36岁还是年轻人的话,这应该是我身边最不畏艰难挑战的人了。

这个人就是我的老公。

老公从小家里很穷,我们认识之后他跟我讲从前经历的事情,作为同样也只是普通家庭长大的孩子,我一度觉得他是编的——作为一个80后,虽然生活在农村,但又不是山区,离武汉开车也只有一百公里,当地经济也不是很差,父母健在也不是残疾人,怎么可能会这么穷!

但他真的是从小穷到大,穷到什么程度呢?

随便说几件事,他有个怪癖,就是每次陪我逛街看到卖袜子的一定会买几双,跟强迫症一样,还时不时在某宝上下单一买就是十双,家里他的袜子整整装了两抽屉还不停的丢,为这个事我都烦死了,但说他完全没用。

因为那是他的童年阴影带来的后遗症,从小到大一直到能自己赚钱之前,几乎就每年过年能穿上一次新袜子,其余时间就几双旧袜子不停的破了补补了破接着再补(他给我们表演过补袜子,那行云流水的针法和最后的效果真的让我和我妹妹目瞪口呆,可以说是补袜子的绝顶高手了 ),一双袜子可以补好几年最后面目全非。

他说他小时候期待长大的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可以自己赚钱买新袜子穿,所以现在买袜子这件事就变成他的一个怪癖了。

还有一次我和我妹妹争论,小时候最好吃的方便面是小浣熊还是北京面。他在旁边听到我们有时会吃一半不想吃的时候感到不能理解!

高三的时候他胃出血,一个月出了三次,虚弱到走路都走不动。因为家里穷就没去医院正经检查治疗过,就那么扛着,实在扛不住了就去打两瓶吊针,打吊针的几十块钱,都是找亲戚去借的,就这样有时还借不到,因为他们家太穷了,别人要么借太多次要么担心还不起。。。

唉,现在想起当时他跟我说这些事情时候平淡的语气,我都觉得他可怜。。。

反正他就是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贫穷带给他的困扰和自卑里。原因嘛我想你们应该猜的到,无非就是一个不堪的父亲和一个无能为力的妈妈。

他每次说起这个都会告诉我,虽然留下很多心理阴影,心里也会恨那个人(他爸爸),但贫穷带给他的,更多的是积极的东西,比如让他很小就明白要想摆脱的命运中的苦难,谁都指望不了,只能靠自己的努力。这正是这种意识,让高中都没读完的自己,现在即使是低谷期,也比绝大多数同学过的要好一些。

高三最后一个学期他辍学了,因为交学费的事和他爸大吵了一架,当天就带着自己从每天一块钱的早餐钱里面攒出来的72块钱,到了武汉找事做。发过医药广告地产传单,在专卖店卖过衣服,在小工厂里做过卸货的,后来跟着村里的一个族叔去了广东的工厂打工,一个月400的工资,干了一年存了三千多块钱,带着这些钱跑回老家学了半年电脑去武汉找了一份三维效果图的工作,然后就在这个行业做了十二年,一路从技术做到管理,最后辞职出来创业自己开了家小公司,最好的那两年一年纯收入能有一百多万,在武汉买了房买了车,娶了个漂亮的老婆(对呀就是我呀 )

这一路走过来吃了很多苦,特别是刚创业那会,他们这个行业特别累,加班特别多,开始的一年他既要跑业务又要做日常管理还经常要参与具体的项目,经常熬完通宵睡三个小时爬起来继续干活,我都陪他睡过好多次公司的沙发了。公司开张第二个月,他就在骑摩托车去见客户的路上出了车祸,左手骨折。做了手术后第三天就跑回公司加班,因为左手不能动,就右手用鼠标,让我当他的左手帮他操作键盘,吊着胳膊去见客户,吊着胳膊去KTV陪客户喝酒。。。。

大概一年之后,公司慢慢走上了正轨,也有三十多个人了,虽然还是那么忙,但每个月的盈利越来越多,那两年我们有时会在算完上个月的账之后,躺在床上看着银行账户的余额傻笑,活像两个没见过世面的地主老财,憧憬着过两年能在郊区买个别墅。。。

然后到了14年,遇到了行业寒冬,公司的业务一个月不如一个月,款越来越不好结,价格也越来越低,他跑在外面的时间也越来越多,但怎么努力,业务量上不去也没办法,很长一段时间都只有正常时期的三分之一。

虽然当时我们的经济状况,即使没钱赚,也能相对宽裕的维持好几年的生活,而且虽然赚的不多,但公司当时也还是盈利的。

不过他很着急,非常焦虑,因为他一直都是一个内心没什么安全感的人,他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再加上这个行业本来就是夕阳行业,他决定找点其它的方向。

但换行业对他来说有点太难了,有过相同经历的人应该会明白,毕竟视野的局限和人际关系简单的客观障碍在那里摆着。

总之快一年的时间,并没有找到什么方向,反而因为一个以前同事开始了炒股。

后面的事情你们已经知道了,1516年的G灾,让他输掉了所有的存款,除了车子房子和老婆。

其实一直到15年年底,指数掉到最低的时候,他还没亏钱。但他太想赶紧赚钱了,觉得已经跌了这么长时间这么低了,应该到底了。于是找人上了三倍的杠杆。

然后就遇上了16年开年的熔断,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因为心思已经不在上面了,公司也在这段时间垮掉了,32岁的时候,他又变成了一个穷光蛋,还没有工作。

这个事对他打击挺大的,有一段时间他觉得运气特别不好,话越来越少,整个人特别消沉,有次腰椎盘的老毛病突出发作在床上躺了一个星期,有一天我在楼下听到他房间有哭声,跑上楼之后看到他泪流满面,坐在他旁边后,他抱着我号啕大哭,哭了很久,就因为他看书看到一句罗隐的诗——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大概过了两三个月吧,有一天他自己反省过来,觉得并不是运气不好,还是因为自己太贪心了,幻想一夜暴富,选择了一条错误的路。

明白过来之后,整个人又积极起来了,开始到处找创业方向,一个机缘巧合的机会和我一个表亲聊了一次天,决定开早餐店,一边找人去亲戚那里学技术,一边武汉三镇到处看门面,找了三个多月,在汉口看中了一个转让的服装店,花了二十多万转了过来。

转让费装修设备这些,花了四十多万。那个时候已经没啥存款了,把房子二次抵押,贷了几十万做启动资金,就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创业。

他说他运气挺好的,找的这个地方不错,很快开始盈利,第一年投的钱基本就回了本,然后开始找新的门面开第二家,第三家,到19年底第四家店。虽然开新店速度慢,但稳扎稳打,开一家店盈利一家。三年多的时间,还清了贷款,还帮他弟弟补了几十万的窟窿。

那一年他注册了商标,筹备餐饮公司,打算在这几家自营店的基础上,做成加盟性质的连锁店,做好了计划书,改了无数次。。

接下来的2020年,在武汉发生事情你们也都知道了,我相信这一年年初的两三个月,改变了无数武汉人的命运,无数的家庭因此发生剧变!

比如我们,从事的最受打击的餐饮业,大部分的店开在医院旁边在。真的一点都不夸张,一夜之间,他又一次被打入了谷底,而且比上一次更加猝不及防,更加无可奈何!

武汉封城的第一周,刚从家人的健康担忧中稍稍缓过神来(我妹妹封城当天发烧,医院又进不去,在家自己隔离,两天之后退烧也没有任何症状排除了新冠可能)之后,他就开始焦虑。当时我还不不能理解,因为当时想着最多封一个月两个月吧,解封了一样做生意嘛,也没什么大不了。但他说,我们的生活可能又一次遇上巨变了。

事实证明他是对的。4月8号武汉解封,终于可以开门营业了,但生意断崖式的一落千丈,前三四个月,开一天门亏一天钱,营业额真的惨不忍睹,后面情况慢慢好了点,但仅仅是好了点,有两个店依旧是亏钱的,转让也转让不出去,到了过年,只能放弃,大几十万的转让费装修投入全部打了水漂。另外两个店,生意也一直只有疫情前的一半,收入加在一起也仅够家庭开销。

35岁的他遭遇了人生又一次惨重的打击,而且是毫无由来的!而且这一次,他的生活中还多了一个小生命要去照顾。

这次我比他更难以接受,我觉得命运真的不公平,凭什么一而再的让我们遇到这种事!凭什么呢!

但反而是他一直在宽慰我,他说生活就是这个样子,不如意者十八九,有顺风顺水的时候就有走背字的时候,没什么大不了的,熬过去就是了,到了谷底,后面的路就会往上走了。

有一天我晚上想着心理很难受掉眼泪,他抱着我跟我说你看之前我们那么惨,还不是一样走出来了?我小时候那么惨穷成那个德行,那个时候哪想得到有一天生活还能好成那样?他说再忍忍,他妈妈小时候找人给他算过命,说他四十岁才回发财。还念王维的诗给我听: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反正就是能说会道像个大忽悠,那轻松的样子感觉在说别人家的事。

但我知道他心理比谁都着急,焦虑让他大半年的时间里,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觉,一直在想办法改变局面。

再后来的事,关注我的人应该也都知道了。

我们把剩下的两家店交给了别人打理,一家三口来到大理开始了新的冒险。

虽然还没有什么巨大的收获,但比起年初,我们的状态充实而积极,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而这个决定也是他最终做出来的,有一天我们在讨论了无数回可行性之后,他告诉我,不讨论了,就这么定了!

他说就算来了大理没有得到期待中的收获又能怎么样呢?未来会怎么样谁也不知道,担心这个担心那个,一点意义都没有,想做的事情就用心去做,我二十多岁就学会了一点,即使生活再难,只要你努力,就一定会得到一个值得的结果,等到那一天你回头再看当初经历的那些坎,你会觉得其实没当时想的那么可怕。这么多年,我一直觉得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那一刻,我有点想哭,但因为他情绪激昂的模样看起来像搞传X的头目,我又笑了。。。

回到问题本身——不畏艰难挑战的勇敢,在这一代年轻人中是如何体现的?

在我老公这个挺着小肚腩,喜欢打游戏,会熬夜睡懒觉,起床不叠被子,会偷吃他儿子零食,有各种小毛病,会各种惹我烦的普普通通的奔四男人的身上,我看到了。


user avatar   yexing2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只是地域黑、还有学历歧视。

我真搞不懂为什么上网买个球拍,还能牵扯出来这种糟心的事?有规定必须双一流学校才能买吗?还是说我们河南人不能买?

听完老板的回应,我这个河南人火更大了:

客服他们20多岁做这个工作不容易,因为别人投诉,情绪不好才说出这话的。

明显是这个客服素质不行,就别在这装委屈

好多人还会说断章取义,那我先把事情说清楚:

一个学生买了球拍,对赠送的礼物不满意,过来询问,之沟通中客服就开始魔幻操作。


言论1:“河南省就是贫民窟”

地域歧视,这句话没得解释,但是常年经受地域黑的我已经习惯了,我还真是感恩,谢谢你让大家知道我们河南人很穷;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河南人就只知道种地,每年调出 400 亿斤原粮和加工制成品,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做贡献,可偏偏发展最不好、最不受重视、最不怎么见起色的就是农业。


河南是一个人口大省:1,搞不动教育,全省仅有一个211的高校,好几个从河南大学独立出去的院系都已经是211高校了,河南省委屈啊,没有好的教育资源,所以河南每年高考都是数一数二的内卷大省;

2,不懂得搞经济,没有好的教育环境,就留不住人才,人口外流严重,自己没有人才就缺少经济头脑,就更难以发展经济。

所以河南确实穷,大家都知道,没必要专门讽刺我们,只会让大家觉着你这个人没素质。

除了这些,恐怕作为名校毕业的你,早就忘记了初中历史书上说的“得中原者得天下”。


言论2、“是985还是211”“属于水货大学,是吧”“浪费时间的大学”

没错,四川大学作为双一流学校,确实比河南理工大学好,但是买东西没有必要歧视一本的学生?并且人家现在已经考上郑州大学的研究生。


大学是一个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没有任何大学教育可以说是浪费时间的大学,你没学好,只能说是你自己的问题。

四川大学马克思毕业的,真是验证:不管受过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学过多少理论思想,永远启蒙不了屁股歪的人。


话说:阿迈威运动专营店的客服,为什么我都给你主动发信息一个多小时了,你还不回复我??


user avatar   sean-yen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聪明人靠统计数字和洞察来得出结论。

平庸的人仅依靠统计数字来获取信息。

笨蛋成天看个案小作文来悲鸣或自嗨。


user avatar   Padmasambhava 网友的相关建议: 
      

1,你的话题里会和阿里、腾讯、华为比薪资、比卷度、比压力。但你也几乎只会和这类企业进行对比。maybe有些人会扩大对比范围,把滴滴、美团、京东、百度也拉进来比。但你几乎不会再把海尔、美的、联想、中软、苏泊尔放在眼里,尽管这些都是中国百强公司。

2,讨论月收入时,2万/月不会让你再有特别高大上的感觉。年薪百万也不会让你有遥不可及的仰视感。当有报告说“月收入2万是中产阶层”时,你会大呼“扯、穷死了、完全不够花、买房至少20年……”。

3,你会开始热衷于讨论“是该沉浸于工作,还是多享受生活”。并觉得哪些说“人间皆苦,只是活着就已经耗尽全力”的人,都是该死的卷王奋斗逼。

4,跟每个身边的人说你抑郁了,骂老板和同事傻逼,觉得会议多到无法工作,越来越无法忍受各种细碎的不爽。

5,一边骄傲,一边自怜。一边觉得现在获得的一切都是努力应得的,一边觉得自己如此努力不该活的如此难受。


user avatar   z-u-o-f-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基本上所有高复杂性的问题,比如说天气预报、地球洋流、股票预测、大型生态系统演化、癌症、狂犬病等等。

具体一点的,湍流、堆积固体颗粒的流动计算。


user avatar   wang-shi-chen-4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别指望了,现在彻查死路一条。

当初马科长说出别问了,别问了的时候你们说人家高情商,保护了当地的煤矿工人,现在说这句话的机会到了江苏省委调查组身上。

脉络早就理清了,是不是拐卖,是;为什么没人举报,因为整个地方都把这事当成和吃饭呼吸一样自然,整个地方都是知情人,你们能把整个地方人全抓了?你们心里装着九州万方,人家地方心里只装得下县城。

这个时候,徐州只能求你们了,别问了,别问了。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新京报把蔡徐坤选为五四青年代表之一,并且CCTV6频道同步播出五四青年公益宣传视频? 
  「存在即合理」体现的人生哲理是什么? 
  如果你死后发现自己以鬼魂的状态存在,你会做什么? 
  怎么成为一个好女孩? 
  一个有教养的男孩子是怎么样的? 
  被惯坏了的孩子后来知道自己被惯坏了吗? 
  你做过什么让你觉得很酷的事情? 
  会有公司要一个接近40岁,水平不高,但只要应届生一半工资的程序员吗? 
  什么样的讲话算「有水平」? 
  当我们怀念青春的时候,我们在怀念什么?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有这么多瞧不起授课型硕士的现象?
下一个讨论
江西一男子疑似皮箱藏女尸打车被识破后逃跑,嫌疑人已被抓获,还有哪些细节值得注意?





© 2024-06-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