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应届生一口气拿到 8 个offer,称「除了头部大厂,其他 offer 都是来凑数的」? 第1页

  

user avatar   yao-dong-2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无论你谈多少个男/女朋友,最后也只能和其中一个结婚

婚前男/女朋友的个数和婚姻是否幸福没有任何关系

配偶的财富和社会地位跟婚姻是否幸福没啥关系,只是有钱的日子会稍微好过点。

职场的成功和多少个offer没关系,甚至和公司大小都没关系。

只有渣男才会炫耀自己有多少女朋友,幸福的婚姻通常是青梅竹马白头到老的。


user avatar   gasher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懂事的年轻人,还在追求多拿offer。却不想想求职是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放弃offer并不是无成本的,而是会损伤自己的业界声誉。同时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毫无思路,只是盲目的去面试和积累offer来炫耀。


既然他拿了offer,说明他还是去参加过面试的。而这个过程对双方都有着不低的成本。面试一方需要一些时间,也可能要去另一个城市现场面试。而招聘一方这要协调多个繁忙的面试官的时间,也要占用HR不小的工作时间。最后拿offer之前也少不了对薪资待遇讨价还价的过程。

最后这一切都通过了,拿了offer。无论面试者还是招聘的公司,都付出了时间精力,也付出了诚意(面试者去面试,公司出薪资待遇)。这些付出回头就成了这位面试者炫耀的资本,视招聘公司的付出为无物。

offer不是一份公司的舔狗声明,说公司特别想要这个面试者。而是一份相对正式的文件。里面会明确的说明入职时间,工作地点,薪资待遇,是一份入职意向。是在发出offer前已经沟通过确认面试者有入职意向才会发出的正式文件。发了offer就说明在前面的沟通中面试者已经约定了入职的意向和具体细节。


首先,一开始就应该想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如果想要高薪去互联网,就没必要浪费大家时间去非互联网公司面试。几个大厂也有各自风格,选择几家风格对头的去面试就是了。

要面试就应该做好要入职的心理准备,而不是仅仅把那offer出来炫耀当做目标。部分面试机会会有内推,你这要了内推机会,内推人也打过招呼耗用了个人关系。回头你只是来积累offer玩的,却不打算入职。内推人的面子是给你随便玩的?多年来我帮朋友做内推,都是会提前问一句的,如果拿了offer没充足理由是不能拒绝offer的,否则我干脆不给内推。


不仅互联网大厂,而是很多稍有规模的公司,招聘面试系统都会做记录。拒绝offer也会留下记录,我所知的部分公司是拒绝offer后18个月不会再给面试机会。所以,这位同学是为了炫耀个offer数量相当于一次性把自己后续一两年的好机会全部堵死了,如果入职的公司有些不顺而想跳槽,其他拒绝过offer的公司又不给面试机会,他还会在网上公开自己的窘境么?

最后,如果对公司不满意,比如薪资待遇或其他户口之类的。在谈offer前的步骤里是可以讨论的。谈不拢公司也不至于发offer。谈不拢而没发offer,和发了offer却拒绝在招聘系统里有着本质区别。谈不拢的还有机会转发其他部门面试。而拒绝offer则是要在招聘系统里停面试相当一段时间的。既然这位同学最后拿了这些offer,说明薪资待遇上并无异议,甚至可能因为要价较低而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所以才得到offer。

对公司不满意就早点说,想要更高的待遇也可以直接说。谈不拢就现场拒绝,而不是忽悠着公司给发个offer,流程都走完了,再回头拒绝offer。


再说面试官群体。互联网大厂面试流程里,除了一面以外,后续面试官都是资深起步,对应阿里P7。三面大概率专家起步,对应阿里P8。资深在整个互联网圈子里也就是几千人充其量一万出头的规模。专家则更少,估计只有小几千人。这些人之间有相当高的概率是直接认识的前同事,有几乎100%的概率通过一层朋友介绍就认识。所以对于后续想以资深或更高职级的面试者。面试官之间微信上聊几句就能完成足够深入的背景调查。结论如果是“不靠谱”,就不会再有机会。更何况这些能做面试官的,平时也有很多群在聊天。攒offer,浪费面试官时间,戏耍招聘公司的行为,在工作三五年后几乎肯定会在背景调查阶段发现。为了炫耀offer是想自绝于业界,孰轻孰重?


总结一下,攒offer数量这种学生思维的行为在职场上很幼稚。毕竟公司也要付出一定的成本,推荐人也要付出不少工作来分析合适的职位以及走流程。拒绝offer会直接导致中间很多付出了精力和时间的人被你耍了。等过个三五年,才会发现这个圈子是如此之小,而这个圈子里的人早就被你欺骗过一圈了。当这些面试官重新面对这个喊着狼来了(我想求职),实际却只是攒offer浪费大家时间的说谎面试者时,大家都会选择直接拒绝面试来保护自己的精力和时间。


user avatar   nsync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制造焦虑连毕业生都开始卷,挺恶心的


user avatar   catch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腾讯秋招「提前批」面试时,字节的实习能直接「背书」。

这就是游戏规则。这问题问得跟「如何看待别人进 3 分球」一样,因为游戏规则定义了怎样进球得 3 分啊。

真正的问题是,现在很多应届生进入职场,就如同只懂运球就被推出去参加球赛,对比赛规则一无所知,偶尔进球得分也不知所以然。


雇员和雇主的匹配,有点像男人和女人的匹配。我们最近一期《牛油果烤面包》节目采访了国内某社交应用的前高管,他向我们介绍了「右划率」这个概念,也就是别人看到你照片后会右划表示感兴趣的比例。男性用户的右划率是 6% 到 8%,女性用户是 60% 以上,雇员和雇主的趋势估计也差不多,雇主会收到很多简历,但要拒绝很多人。

在这期节目里面,我们还知道了男性右划率的分布是很极端的,也就是右划率高的男性不是比平均右划率高一点点,而是高非常多。找工作也一样,少数人能拿到比平均值多很多的 offer,而不是所有人都能拿到数量差不多的 offer。

你在知道这一游戏规则后,你才能想办法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优化自己的策略。


user avatar   xi-ci-ke-li-f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个人觉得法律责任与贫富无关,家庭条件不好不能作为挡箭牌。

我觉得这个事最大的问题在于会让一些人钻空子。

可能对于这个孩子确实是无心的,不是有什么仇恨的心理,纯粹是为了好玩,但是这样不公平的对待,

有钱就赔偿,没钱就原谅的对待方式,只会导致一些处心积虑的人钻空子。




万一,有些人就是仇富,就是刚好自己贫穷,发现有可以免于责罚的方式,又可以宣泄自己的愤怒,也去用油漆泼洒呢?

事发后,可以装作无辜的样子,贫穷的样子,是否可以免于责罚呢?

当一个人因贫穷免于责罚时,我认为车主可能是“善良”,但衍生出来可能滋生的是一些图谋不轨的人。被利用,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因为这么做本就存在不公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确实不是一句空话。

有人有幸免于处罚,就容易让部分人钻到空子。不应该因为穷就可以免于法律知外。




我觉得他虽然是小孩,但是不损害他人利益,乱碰他人东西的简单道理应该是懂的。并不是无知。

如果免于责罚,其实某种程度上,只会让他意识不到事情的严重性,对他的教育而言也许也并非是件好事。

责罚的目的在于吸取教训。做错了事,需要承担一定的代价。



孩子未成年,家长作为监护人,应当为其负起责任。

家庭条件不好,可以分期付,分期赔偿,可以定出一个赔款计划,以后慢慢还。

这并不是没有办法解决。

否则,做了错事,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就可以免于赔偿,是不是某种程度也是一种纵容?

孩子的过错,家长需要赔偿。



这样,家长以后也会更加注重家庭教育,管教好自己的孩子。


user avatar   recruiters-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啊,我的建议是看今年年会的摘要集:

中国化学会第32届学术年会 - 论文检索系统 - 中国化学会

可以看到有很多分会,不过计算化学分布得比较散,夹杂在各个分会中。各分会的主题可以从这里找到,可能相关的包括:

有一些主题是理论计算夹杂着实验的,还需要仔细辨别。回到摘要集,以第一分会为例:

中国化学会第32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一分会:物理化学前沿 - 论文检索系统 - 中国化学会

可以看到题目和单位全都标出来了,而且还可以下载。

显然,能找到相关方向的摘要的单位,就是开设了相关方向的院校,甚至还能精确到具体的某个课题组。


user avatar   fu-lan-ke-y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共产主义政党长期治理的喀拉拉邦在印度处于人类发展指数的前茅,这就是共产主义对印度的影响。

印度及印占藏南、印占克什米尔的人类发展指数


另外,南亚人是非常非常喜欢取经名的。这也是一个地域特色了。




  

相关话题

  2022 年将有 1000 万应届毕业生,如何选择职场发展方向,公司规模还是兴趣爱好? 
  如何看待百度贴吧解禁「傻逼」这个词? 
  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当你的研发产品上市并取得成功时,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如何看待网传抖音要求部分金融医疗类用户删除站外引流信息,是否真实? 
  在知乎学历造假,经历造假,是不是一种常见现象? 
  2014 年互联网界发生的大事件都有哪些? 
  应届生都应该去北上广深发展吗? 
  如何看待人社部称要帮助毕业生尽快就业?今年的毕业生会面临哪些难题? 
  如何看待日本网友不服中国大米获金奖? 
  如何看待深圳四胞胎事件? 

前一个讨论
雷军35岁的时候怎么没有被互联网公司优化掉?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微软拒绝为基于Arm架构的苹果M1、M1 Pro、M1 Max处理器的Mac提供Win 11?





© 2024-12-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