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杨倩入围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名单? 第1页

  

user avatar   gu-shu-yang-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个非常无聊的事情,说的是清华。

评选的大致流程:在本人同意下的院系推荐,自己自荐和院系审核推出院系的候选人。经过材料审核之后推选出finalist。所有在finalist内的候选者将在大礼堂答辩,并产生最终结果。这项工作对学生也是非常耗时的。当然,在这个例子中有更大可能性是前者,院系是更主动的一方,当然我不能揣测更多。

杨倩有资格评特奖,更有资格拿特奖。我甚至觉得拿特奖对她来说是她赏学校练。人家是东京奥运会冠军,怎么说都比一个校级荣誉来得大,无论这个校级荣誉在全国被进行多大的宣传。

但一段时间以来,清华喜欢无止境的消费自己的学生来达到自己的宣传效果。特奖本身是一个校级荣誉,却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被炒作成了一个全社会关注的议题。而且这种过分宣传很大影响到了校内的价值评价以及同学们的行为。近一段时间来,宣传+GPA改革+出国困难+保研内卷导致校内的氛围到了一个非常不健康的程度。这种过分内卷的氛围显然会对同学们的发展产生阻碍。

过度包装和过度宣传似乎一直是清华学校层面的常态了。

我觉得学校应该花更多时间放在学生培养上面,塑造正确的价值导向,避免过度内卷和无意义竞争。所有的宣传都是表面功夫,对学生的培养才是落到实处的东西。


user avatar   cwell-9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后清华多招点这样的体育界未来之星,保证每届都有个奥运会金牌的话,那这特奖岂不是要被包揽了。

其实只要清华愿意,体育生扩招,以清华的招牌,全国最优秀的一批体育生他都可以招致麾下。什么二本线65%,大不了再降降,甚至对于那种超级新秀,夺奖势在必得的,可以直接免试要过来,清华的通知书估计没几个人能拒绝吧。这样广撒网的话,一届一个奥运会冠军不是没有可能。

但是这是我们想看到的中国最高学府吗?

当然了,如果真的是踏踏实实搞人才培养倒没什么问题,怕就怕人家的真本事是在省队国家队学的,到头来只是为了图一句“这个冠军是我们学校的”。





补充:别扯什么这是跟学美国大学搞好体育了。美国人搞那些体育文化也不过是为了获得一些本科招生的噱头,多骗来几个富二代,玩玩乐乐混个证回去继承家业的。

至于他们的科研呢?2021年诺奖美国人有7位,除了文学奖和和平奖以外每个奖项都有美国人。美国人这么厉害吗?

但是你再仔细看看,除了一位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其他分别是日裔,亚美尼亚裔,苏格兰裔,加拿大裔,以色列裔,荷兰裔。

美国大学的办学经验,“歪歪斜斜的每页上写着“全面发展”几个字,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吸血”!”





再补:没有专门的体育奖学金,就是单独设立个专门的体育奖学金就以他的名字命名,这都没问题。甚至过个几十年以后再给发一个荣誉博士之类的称号都没问题。但是名誉性是名誉性奖励的事,不要来掺和严肃性奖励就好。

关于体育生制度。为什么最后补了一段美式体育教育的看法,就是想说我们没有必要非得去学习所谓的美式经验。那么强大的本质还是全球吸血挖人,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而且体育搞得好可以说是人家“顺手干的事”,人家优秀大学最引以为傲的还是科研成就。北卡但凡有跟斯坦福一样的学术实力也不会整天把乔帮主挂在嘴边了。而且乔帮主的出现也并不会让北卡的学术水平更上一层楼。

这个奖现在有这么多人关注,是因为之前的高质量得主们一步步提升了含金量。仅仅科研顶尖的意思是科研顶尖还不够,你还得有其他的成果。而不是说科研不咋地靠其他找补。有个词叫“本末倒置”。

诺贝尔和平奖一开始颁给几个奇奇怪怪的得主,人们还会去讨论一下,但是现在大家讨论都懒得讨论了,这叫自己砸自己招牌。文学奖也是,虽然我很喜欢摇滚,但是再多出几个鲍勃迪伦的例子,文学奖就是下一个和平奖了。当“各种各样”的得主越来越多以后,大家就不愿意去讨论这个奖了。。。


总结,我们今天会在这里讨论这个奖是因为当年那群人成就了这个奖,赋予了这个奖含金量。如果一开始就给一些有“独特贡献”的学生,而不是一群科研能力超强还有别的成绩的学生,那么这个奖今天也不会被这么大范围的讨论。

如果清华以为这个奖不应该这么“狭义”,就是要“多样化”,那么敢说一句以后这个奖绝对不会被人们这么关注了。


user avatar   yang-guang-51-99-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清华,特等奖学金是清华大学本科生的最高荣誉。

先让我们看看别的入围者的实力如何

白钰卓,毕业于北京市第四中学,现就读于清华大学。她兴趣爱好广泛,对许多事都充满热情。

高中三年里,在保持优异的成绩的同时,热心参与公益活动。在校期间筹办了衣物捐赠活动、爱心拍卖会、旧书义卖等公益活动,并为西藏、江西等地的小学提供帮助;喜欢国际跳棋的她,多次获得北京市冠军,并代表北京市参加了两届全国智力运动会。

在高中学习的三年中,她连续三年被评为区级三好学生;

获得北京市一星志愿者称号;

获得第17届“明天小小科学家”活动一等奖;

获得第37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青少年科技创新项目一等奖;

获得2015年北京市中小学智力运动会国际跳棋中学组第一名;

获得第十六届全国创新英语大赛全国一等奖;

获得2017年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二等奖及2016年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二等奖;

获得第十二届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课题研究成果全国展示交流活动一等奖及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称号。

在高考后

白钰卓,以高考700分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录取。

经评论区网友提醒 已经补充白钰卓同学部分荣誉

白钰卓大学期间两篇NLP领域顶会论文(一篇一作一篇三作)

白钰卓现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体育爱好者协会主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17班班级辅导员,曾任计83班班长。

曾获国家奖学金、“一二·九”奖学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优秀学生干部、CCF优秀大学生奖、第十一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首都高等学校秋季学生田径运动会女子甲组4×400米接力亚军、马约翰杯田径运动会女子甲组3000米冠军、4×800米接力冠军等。

分别以第三作者和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会议ACL 2021 Findings与EMNLP-demo 2020发表论文。

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清华大学第三十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二等奖

获的2021年度“CCF优秀大学生奖”

是个十分优秀的大学生




在看看杨倩的成就



杨倩的入围很多网友不服觉得杨倩虽然是奥运冠军,但是无法代表其在学业方面同样优秀,网友认为奖学金是学习方面的而不是体育方面的,她的入选对别的学生而言不公平:“能不能别抢刻苦学习的孩子荣誉?你自己能不能有点数?

但是我认为

奖学金是奖励学习 学习并不能拘泥于课本文字

人生处处是学问 学海无涯

学的前提是习

习的古文字是習

就是鸟数飞也

就是不断的练习

所以我们当然可以明确

气步枪这门运动当然是学习方面的

它也需要很多很多知识积累

需要刻苦练习与天赋

杨倩在文化成绩不如同学们好,但是又有几个人在气步枪这个领域比她利害呢?

在学习上,杨倩入选也合情合理,只是部分网友始终觉得学习课本文化才是学习的观念,不认可杨倩的成就

又觉得杨倩不差钱儿了,不要再和其他穷学生去竞争这笔钱了。

可是这不只是简简单单的钱的问题

更是一份荣誉

高校对体育的人才的认可

杨倩说的很好:“作为一名学生运动员,我努力兼顾学习和训练,凭借自身努力连续2年获得校级奖学金,清华精神深深烙进我的心里,伴随着我不断成长。”

学在乎自己的努力

有成就的人

当奖!


user avatar   rqy-7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说结论:我觉得这件事并无不妥。

第一,特等奖学金的颁发对象。在《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评选方法》第三条中规定,特等奖学金评选的对象需要满足:在校期间全面发展,表现优秀,或者在某一方面有突出表现,或者为国家、社会、学校做出突出贡献。

我觉得杨倩学姐完全满足此条——她在体育方面表现确实优秀,也奥运获得金牌,为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并且她的学习成绩肯定也不错,虽然我估计不可能是每门课4.0的那种程度。(当然事实上我不知道具体情况如何,如果有人有反面证据也欢迎反驳)

特等奖学金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奖励“学业成绩好”的人——而是奖励综合素质优秀的人,并为学生树立榜样。如果只奖励学习好的人,就会有人觉得学校在鼓励我们只学习而不顾其他事情,这当然是不对的:大学不止是学习知识的场所,而应该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兼优的同学。

第二,杨倩学姐入选特奖事实上不太会“挤占别人的名额”。满足特奖要求的人是极少的——事实上大部分院系一个提名者都没有。并且也没有每个院系最多报名一个人的规定。

另一方面,清华除了特等奖学金之外,还有大大小小的上百个奖学金名目。优秀的同学(无论是单方面突出,还是全面发展)自然会得到相应的奖励;也自然有专门奖励给学业优秀的同学的奖学金。并不存在“这笔钱与其发给A同学更应该发给B同学”的情况。事实上能提名特奖的人一般已经获过别的各种奖金——特奖的这两万元看上去很多,事实上大部分人并不需要(再说了,这笔钱也只是和大学四年学费相当——家庭条件不好的同学自有助学金补助,其中优秀者也能拿到别的奖学金。难道有人觉得两万元可以拿去创业?)。

第三,事实上清华的特等奖学金总是会被网友们过分关注——然而事实上它只是一份奖学金,它或许被“过度神化”了。这样的后果就是总有人希望有一个完美的获奖者——他应当课程门门4.0,担任过学生团体高级干部,社工成绩优秀,获得过各种奖项,甚至做出过连本专业的教授也惊讶的成果;但是事实上这样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或者说几十年也不一定有一个,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且现代社会的高度分工事实上也让国家更需要在一个方向上优秀(不一定是“学业”方向)的人才,别的方向合格就行。在我看来,特奖总是颁发给那些“六边形战士”也不好——他们当然配得上这份奖项,但是学校不应该鼓励大家在每个方向上都付出大量精力(如果这样做,大部分人大约只能在毕业之后发现自己各方面都涉猎了一点,但是事实上什么都没学好)。


一点个人想法:我不明白这个问题下面对杨倩学姐的攻击的缘由。她没有靠自己的热度引导别人,或者谋取利益。为什么有人觉得她“德不配位”?那么请问这些人:您们觉得她应该怎么做?发一个微博告诉大家:“你们不要关注我了”?毕竟热搜总不会是她自己买水军,而正是网友捧上来的。。。

攻击清华。。。我觉得也大可不必,至少在这件事上不必。。。在我看来,特奖的象征意义总是大于那2w奖金的实际意义。我们自有“学业优秀奖”和“综合优秀奖”,可是你们不关注,只盯着特奖看。特奖的初衷就不是奖励学业优秀的人,不然直接拉出每个院系绩点前几出来比一比不就完事了?学业、社工、管理、体育、以及各种杂七杂八的能力,每一件都是未来工作岗位上可能需要的,都是对国家有利的,都是应该鼓励学生去做的事情。我们不需要这么多研究者、科学家——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研究者。只是很多人还是过度秉承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而已。

那些觉得特奖应该颁给学业优秀的同学的人...第一,特奖列表里有十五个人吧?您先看看其他人的材料再说好不好?而且特奖每年最后选出最多十个,哪怕杨倩最后拿了特奖,不还有九个名额吗...第二,没在这个名单上的人,例如一些人认为的“经管学习最好的人”...我估计大概就是没人想报名吧,毕竟大部分人觉得自己的水平不够拿特奖,去作为宣传对象。


user avatar   fang-xiang-jing-1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某种层面上来讲校方的安排这是不合理的

1、奖学金金额

先讲讲这个奖学金吧,这十五位来自不同学院的奖学金候选人都将会得到1.5万元的奖学金,最终在答辩后选出10位额外获得0.5万的奖学金。

2、往年评选标准

对于今年杨倩获得奥运会金牌,其中一枚还是中国的东京奥运会首金,为国家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我也很崇拜她。

校方在这次奖学金中也因为这个原因实行了特等奖学金评定另行定制方案。

可以看到在这一点上杨倩是绝对符合条件的。但是,我觉得校方的安排也是不完全合理的,既然是直接予以提名,为什么不在15个名额以外特别设立一个。

3、漏洞

我认为,应该将杨倩单独提名特等奖学金,另外的十五个名额还是按照往年一样选出,既不会使得有心之人对杨倩不满,又可以让努力学习,用心科研的学生得到应得的褒奖。

干货分享 @芳香烃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还行吧,符合申请里特色突出这一条,写的亮点也都是体育,而且好像是院系推荐的,她本人可能也并不想。另外公示材料可以贴出来吗?有不妥的自删


也许杨倩学习上比不过,但至少相比马冬昕或是马冬晗,杨倩她更有人味。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然是清华不配,消费杨倩没完了。

你就说说杨倩拿了特奖的话对她自己有多大好处吧。她是运动员,难道要靠这个写在简历里以后去找工作吗?还是拿了特奖能多接个代言或广告?奖学金的钱本身也就够呛能换个手机+笔记本,但是风险是可能引起校内学生和社会大众的质疑,这不是拿自己的声誉和商业价值做赌注吗?反正我是杨倩肯定不会去申请的。

特奖是每年奖励给最优秀的学生的,虽然优秀从来不只是学习而且近几年学校也在引导多样性和综合性,但是终究这还是奖【学】金,并且长期以来的默契也是这主要是学业和科研荣誉竞争的主赛道。

自从杨倩拿了奥运金牌,清华已经够消费她了,奥运期间微博发个不停,东京回来出了隔离就拉回学校出席学校领导接见。上面说了特奖对于杨倩的好处极其有限,而清华本身又不在乎颁出这个荣誉,还免费捞个热搜吸引社会热度,再消费一把杨倩。这些年也不少特奖了,我记得住的也不过就韩衍隽,陈立杰,马冬晗。说白了最后也就是缩窄了努力学业和科研同学赛道的宽度罢了,清华可是赢麻了。

清华是很会读空气和xxx的,所以虽然对隔壁各种看不顺眼,但有一点一直很尊敬隔壁的就是有风骨。


user avatar   zibuyu9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这个问题的回答想到了这个故事。很多事情见仁见智。骑自己的驴,让别人说去吧。


user avatar   ni-hao-95-12-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有这么一群送外卖的女人。

不想看图的国男们,可以看看文字,看看中国新时代女性是如何理直气壮“送外卖”的,省得以后被骗接盘。

今天我碰到了一件令我匪夷所思的事情。

我和朋友(女)去中超买食物(当时我们都戴着口罩,),碰(未和她打招呼,她没认出来)到的那位来自西安的同学(跟波兰人谈恋爱,未婚先孕,正在备孕),她在中超里和老板娘夸夸其谈,说自己的波兰男朋友不关心他,说她怀孕如何痛苦。

这都无所谓,但是当她说"当我波兰男朋友这么冷漠对我,我都极其包容,因为我想着文化差异嘛,要是我谈了个国男,我的分分钟两耳光扇过去!”我很震惊,这凭什么,为什么穷得吊儿郎当的波兰人就可以无限被包容,中国男人就必须对她无限好,否则就是两耳光,我觉得这是对我们的侮辱。

后来出了超市,实在忍不住了,就问了问我的朋友,她居然也认同那个姑娘的,她说"这不是双标,不是区别对待,这是文化差异,她男朋友是波兰人从小受到的教育是这样,所以那样对她,情有可原。但是中国男人从小接受的教育是要对女生百般呵护,要无微不至的照顾,所以一旦对女孩子冷漠了就应该被责罚。”

虽然她们这么说,但我还是坚持我的看法,这是一种双标,是一种侮辱。后来我见再讨论下去会很尴尬,就岔开话题了。这难道不是一种侮辱吗?凭什么对中国男人要求就必须这样那样,对波兰男友就可以无限包容?

作者PS:渣男送盘,老实人接盘,所以国男不能太老实。


user avatar   she-hui-ke-xue-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来不应该判这么重,无良媒体煽风点火。




  

相关话题

  在清华读硕博或者博士期间做兼职辅导员是怎样一种体验? 
  如何看待亚洲善待动物组织在清华大学某食堂的“行为艺术”? 
  如何评价廖凯原教授在中国法律史学会轩辕 4712 年年会作主旨发言 ? 
  为什么「名校生毕业去做流浪汉 / 外卖员」一类故事会被屡次拿来消费?人们为何「喜欢」看这种故事? 
  大家是怎么看待三从四德的?希望客观评价三从四德? 
  清华美院毕设作品发布会,模特全是「眯眯眼」妆容引质疑,如何看待这一设计? 
  高晓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如何评价清华的女生节条幅? 
  清华学姐最后的结局会怎么样呢? 
  学生考上清华北大难,还是老师去清华北大教书难? 

前一个讨论
哪些国家有「具有当地特色的中餐」?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光在不同介质中速度不同?这违背光速不变原理吗?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