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化的裸鼹鼠的社会形态可以很像人类社会。
裸鼹鼠“生活在地下”在很大程度上出于自卫的需要,贫瘠、缺氧的环境可以帮助抵御许多捕食者和竞争者——可以和人类祖先生活在洞穴中类比,而且有学者认为人的体毛变成现在这么细跟钻洞有关。按照古人类的经验,为支持能产生技术文明的脑与肢体(主要是双手,对使用原始武器进行狩猎来说,四肢、背部、肩部的力量也很重要),裸鼹鼠的体型一般来说要演化得比现在大得多,挖地来居住很快就会不够看,会变得和人类祖先一样住在山洞里。
裸鼹鼠目前成年个体平均体重 35 克。按照哺乳类体型演化的规律,它们自然演化到成年个体平均体重 35 千克需要约 500 万次传代[1]。裸鼹鼠雌性性成熟需要 228 天,妊娠需要 70 天,每年可分娩约 3.5 次,一窝平均产生 7 个后代。这繁殖速度通常会随着体型增大而一点点慢下来,500 万次传代需要至少数百万年,足以大刀阔斧地改变裸鼹鼠的体貌特征和大部分行为方式。
现在的裸鼹鼠日常呼吸隧道里含氧量 2% 到 9% 的空气,但它们可以在含氧量 21% 的动物园空气中生存,这样做的不利之处大抵是癌症发病率略有上升——裸鼹鼠并非“不会得癌症”,动物园里有 2 只裸鼹鼠在没有被喂食任何奇怪食物的情况下患上恶性肿瘤,大概是氧气吸太多了。
“真社会性”的定义很模糊,通常包括“繁殖分工”“多个世代生活在一起”“共同抚育后代”等特征,其中“繁殖分工”是可以忽略的(毕氏卵角蚁等没有女王、所有个体都能繁殖的蚂蚁物种也被称作真社会性)。二十世纪就有学者声称人的社会性也算是真社会性。
裸鼹鼠的群体规模约 60~300 只。人类历史上大部分时期采取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群体规模也就是数十人。随着生产力在一定范围内的发展,群体间的互动增加,聚落的总人口可以明显超过组成它的每个家庭的人口。这方面的东西可以去看马列著作。
裸鼹鼠在圈养环境中的死亡率与年龄的关联曲线在生命周期的大部分阶段不符合描述哺乳类的 Gompertz “定律”,这不是“不会衰老”。野生裸鼹鼠繁殖阶级的寿命约 17 年,工作阶级的寿命约 2~3 年[2],圈养个体的最大寿命约 31 年[3]——题目可能看了一些在这方面哗众取宠的“科技新闻”。在寿命的最后 20% 里,裸鼹鼠的免疫系统和身体机能会劣化。28 岁以上的裸鼹鼠显示出与年龄相关的病理迹象,例如肌肉减少、脊柱后凸、脂褐素积累。Vera Gorbunova、Andrei Seluanov 等研究发现,裸鼹鼠体内有衰老的细胞,有 DNA 损伤的积累、癌基因活动上调。与小鼠的衰老细胞相比,裸鼹鼠的衰老细胞的 DNA 代谢、转录和翻译在很大程度上被抑制,对周围组织产生的影响较小,这支持“衰老是细胞间协调程度下降”的理论。裸鼹鼠修复受损 DNA 的能力较强。
若裸鼹鼠的体型增大到人这样,按人的寿命与体重的关系、裸鼹鼠的老化曲线推算,其预期寿命可达 200 年。
体温调节不构成任何障碍。裸鼹鼠不是完全的变温动物,其体温在 20~32.1 摄氏度之间。在自然界,裸鼹鼠遇冷时群体可以聚集起来摩擦产热,体温过高的个体会主动前往凉爽的地方散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