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唐朝只有尚书令与左右仆射是西汉式的宰相么? 第1页

  

user avatar   tan-ji-dong-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体而言,唐朝基本不设尚书令,尚书仆射在唐中后期也不是宰相。

汉因秦制,先讲秦朝。

以秦制来说,其宰相叫相邦,也就是(辅佐国家之意)。相邦的副职是丞相(丞就是副职佐官的意思,即相邦的副职)。

秦国最后的相邦就是吕不韦,因为权力太大,所以秦皇亲政废了吕不韦之后,就不再设立相邦。丞相就成了宰相的正职。

但宰相的权力还是很大,得有人分担。于是始皇帝又弄了个御史大夫,作为丞相的副官,同时负责监察百官的事务。

所以秦朝的宰相体制是相邦+丞相,丞相+御史大夫。也就是正副两人共同担负朝政。(一般加上太尉管军事,比较独立)

……………………………………………………

汉初也是这种正副两人负责的制度。一般来说是相国(也就是相邦,避刘邦讳)+御史大夫,或丞相+御史大夫。也有特殊时期,就是吕后执政时,为了削弱宰相权力维持统治,在丞相的基础上又分出了左右丞相。所以是二正一副。

汉武帝时,丞相权力太大,严重限制了汉武帝的自由。于是搞了个宫廷机构尚书台(宦官任职)专门负责各种奏章事务,来分丞相的权。这个官职叫中尚书令,后来就演化成了中书令与尚书令。因为这个本身级别较低,所以如果有大官既想要揽奏疏的实权,又不想做尚书令的话,就可以凭"领尚书事","录尚书事"来管理朝政(比如霍光)。同时,随着不断改制,原有的宰相副职地位逐渐抬升,变成了二正。所以,汉朝中晚期的宰相结构是二正+编外。也就是大司徒(丞相)+大司空(御史大夫)+"领尚书事"的编外人员(大将军、大司马等)。

西汉太尉不是常设官职,不在讨论中。

………………………………………………………………………………

东汉是三公坐班(太尉、司徒、司空),分管军事、政治、监察。但随着尚书体系发展越来越大,三公实权越来越小,逐渐变成虚职。朝廷实际的业务,变成了谁"录尚书事",谁说了算。其中录尚书事的,可能是各外戚将军,或太傅等官员,甚至三公要干实事,也得"录尚书事"。

所以东汉宰相,三公为虚,"录尚书事"为实。这种情况一直延续至三国两晋南北朝。只不过随着发展,这些朝代除了录尚书事外,尚书台的主官尚书令也逐渐水涨船高,算是"录尚书事"宰相之副职。录空缺时,令就是宰相。

…………………………………………………………………………

然后隋唐

这时期完善的体制就是三省六部制。三省是尚书事,中书省,门下省。分管决策,审核与执行。

尚书省由尚书台而来,隋朝不再设置录尚书事后,尚书令就是尚书省最高长官。也就是宰相之一,唐朝自李世民做过尚书令之后,尚书令不再设。尚书省的事务就由尚书令的副官尚书左右仆射代领。所以左右仆射就成了宰相,而且是宰相之首。唐早期宰相即左仆射+右仆射+中书令+门下侍中+某些皇帝想用的编外人员如李靖魏徵

但后来,左右仆射也和三公一样,逐渐虚职化,成了荣誉职务。而且尚书六部主要是负责执行,没有决策权自然做不了宰相。这个时候,就像"录尚书事"这种非正式职务的编外职务成了宰相,也就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中书门下三品。(意思就是参与中书省与门下省的决策及审核事项,也就是赋予决策权与审核权)于是加了"同中书门下"的尚书仆射才是宰相,不加"同中书门下"的就只是个虚职。

然后就是中书省长官中书令,副官中书侍郎。中书令在唐朝大部分时期,都是首相(右相)。唐初房玄龄从中书令累迁至尚书左仆射,可以看出当时中书令还是比尚书省的权职要低。

但到了武则天时期,有个人叫卢钦望,被拜文昌右相(即尚书右仆射,女皇改名狂魔)。这年是699年,但当时的宰相机构里的人,都是挂着同平章事的梁王武三思、狄仁杰等。卢钦望好几天不敢去宰相办公室上班,害得皇帝只能给他也加个"同平章事"才敢去办公。也就是此后,尚书仆射不加同平章事,就不算宰相,最多只能管尚书省内事务,不便去参加中书门下两省的事。所以唐中期宰相实际就变成了中书令+门下侍中+"同中书门下"编外人员

那有人可能会问,中书省做决策就算了,为什么门下省不用挂"同中书门下"也能做宰相。这个原因是宰相议事的机构就设在门下省。

门下省这个名字,意思就是"黄门之下"。黄门,也就是汉朝的宫门,汉朝很的宦官就有职务叫小黄门,所以其本质也是宫廷机构。所以门下省离权力中枢皇宫最近,自然宰相办公场所就设在门下省。中书省做了决策,门下省要审核,审核就得找人来讨论来分析来评估,所以宰相们在哪商量事情,自然也得到门下省来商量。

不过到了唐玄宗时,张说拜相中书令,为了揽权或者自己方便。张说就把宰相办公场所从门下省搬到了中书省,又在中书省下依六部设了六个办事处(六房)。结果中书省权力急剧扩大,门下省和尚书省权力收缩,最终造成一省独大的局面。

此后如李林甫杨国忠等权臣,都靠着中书省把持朝廷。此后左相(门下侍中)的权力也基本名存实亡。

但唐玄宗也不想看宰相做大,于是他又新建了一个新的团体来管事。这个群体就叫翰林学士。他用翰林学士来发写诏书,参谋事务,约等于皇帝的秘书+顾问。唐德宗后,因为皇室破落,对翰林更加依赖,翰林权力也逐渐高涨,仅次于宰相。当时被称作内相。李白能成为翰林,其实很有机会触碰到权力中枢。

所以唐中后期的的宰相,实质只有中书令(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编外人员+"翰林学士"皇帝秘书。

…………………………………………………………………………

ps:曾经百家讲坛有学者讲唐朝尚书也是宰相,其实不是。尚书仆射都有不是宰相的时候,更别提尚书了。只有挂了"同中书门下"的尚书,才是宰相。

单就题目而言,显然除了唐初,尚书令、尚书仆射并不是宰相。

要理解"录尚书事"或者"同中书门下",可以拿今天做个比较。就是什么部长也好,主任也罢,真正的核心,在"常委"两字。


user avatar   sui-liu-nian-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一样,三省六部其实李世民自己就说的很清楚了。

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批复,尚书省负责执行。

硬要类比的话。中书门下(这两个机构后来合并了,因为起草批复分开实在是效率低下 。因此合并成了中书门下。)类似当代的政治局。是负责大政方针的制定的。

尚书省类似国务院。是个执行机构。越往后中书门下的权力越大。尚书省的权力越小。

像我们当前,国务院底下好多部门其实就是空架子。比如国防部。根本没实权。实权在中书门下那里。

汉代的丞相也分时候,汉武帝以前的丞相类似日本首相。是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既负责制定政策,还负责执行政策。唐朝的三省其实就是把丞相的权力一分为三。

到了汉武帝以后,情况就变了,丞相虽然还是名义上的百官之首,但是不再负责制定政策了。制定政策的变成了大将军兼领尚书事这个职位了。丞相变成了一个执行机构。(丞相不是一个人,丞相有个丞相府,有很多属官。)

但是这时候丞相名义上还是百官之首,比如废刘贺的时候,官员署名第一的就是丞相,第二才是霍光,霍光那个大司马类似太尉,太尉的职位也是排在丞相之下的。霍光真正的权力来自于领尚书事。这个时候领尚书事某种程度上可以看成唐朝的中书门下。丞相可以看成唐朝的尚书省。

但是尚书令即使在唐朝也不过是二品官,和丞相的百官之首远远不能相提并论。

至于为什么中书省会抢了尚书省的权力。其实很有意思,中国古代一直都有这么个传统,就是相权和皇权的斗争。皇帝很喜欢独掌大权,比如汉武帝,汉武帝之前,丞相权力太大,啥事都要和丞相讨论。要不然你皇帝制定了政策怎么推行?汉武帝于是就决定那还不如不和丞相讨论,我决定了你只要执行那不就好了?汉武帝时期丞相权力大到什么程度呢?就比如说田蚡吧。他可以把一个平民老百姓一夜之间提拔成两千石的高官。就相当于把一个平民提拔成省长。

于是汉武帝时期就想要绕过丞相做决策就组织了一批人在宫里给皇帝当秘书出主意,这就是尚书省的由来。汉武帝就让他的内朝秘书们负责起草诏令,丞相负责执行就好了别的事情你就不要管了。汉武帝死后就让他的秘书霍光辅政。为啥不找丞相呢?他信不过。霍光跟了他几十年。还有桑弘羊,上官桀都是跟在汉武帝身边伺候了他几十年的秘书。

他让这些秘书辅佐他儿子,后来尚书省就膨胀了管的越来越多。由原本的秘书机构膨胀成一个权力巨大的国家机关。东汉的时候尚书台几乎没有什么不管的。还负责起草诏书,那权力和原来的丞相又什么区别?皇帝又开始不放心了。不就差个名字吗。于是又开始把自己的秘书提拔成决策机构。

这是三国时期曹丕干的,曹丕把秘书监改成了中书省,让他们起草诏令负责决策,剥夺了原本属于尚书台的权力,让尚书台和原来的丞相一样去做执行机构,这样中书省又开始崛起了。后来魏晋隋唐就延续了曹丕的这个制度。所以曹丕之前的尚书省和曹丕之后的尚书省完全是两个机构。

唐朝的时候又将中书门下合为一个,加强了中书省的职权,中书令就代替尚书令成了宰相。尚书令就变成了类似丞相一样的荣誉头衔。

直到元朝的时候中书省成了国家权力机构的代名词。中书省终于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中书省又变成了原来的丞相了。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又觉得中书省权力太大了。于是就把中书省废掉了。自己亲自统领所有的国家机关。朱元璋等于一个人干了皇帝和丞相两个人的活。他自己兼任了丞相。

但是皇帝一个人怎么可能管的过来一个国家呢?于是他儿子朱棣觉得这样不方便,就找了一些大臣帮他处理一些日常事务,给他提建议当秘书。这就是明朝的内阁了。后来发展了上百年,内阁又从一个秘书机构慢慢的向丞相转变。

所以曹丕之前可以看成是尚书省在不断加强的,逐渐的替代了原来西汉初年的丞相。

曹丕之后就变成了中书省在不断加强,权力越来越大,直到变成了丞相。

明朝初年,中书省就已经演变成了另一个丞相。

所以唐朝的尚书令肯定不如西汉初年的丞相权力大。也不如同时期中书令权力大。


user avatar   li-le-xuan-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我看来,特斯拉想石锤掉张女士太容易了好吗?

现在事情这么大了,都惊动到特粉的精神领袖马斯克了。

行车记录不是特斯拉后台都有吗?

不是只有特斯拉能读取(破解)吗?

直接倒出来事发前后10分钟的记录公布大众不就直接锤死了吗?

还轮的上张女士跳脚吗?

至于隐私啥的,涉及面这么广已经不存在隐私问题了,反正特斯拉也不尊重车主,就直接公布呗?

多少数据啊,拘留5天都整理不出来,都不如我们新招的实习生呢。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不锤呢,人道主义吗?


还有人在那说,车主不给车就鉴定不了。

行,我认为你说的是对的,

那特斯拉给一份精选的数据是咋回事?

不用怕网友看不懂,我看不懂,我后面有千千万万网友会翻译成我能看懂的Excel。

你倒是公布啊。




  

相关话题

  如果你能回到唐朝,你想变成谁? 
  唐朝人是如何看待汉朝的? 
  为什么唐朝以前的皇帝后人多用谥号称呼,而后用庙号,到明清却直接用年号了? 
  怎么解释「世民跪而吮上乳,號慟久之」? 
  如何客观评价安禄山? 
  武则天文治武功的水平如何? 
  假如让你穿越到东汉末年做汉朝的皇帝,你能扶大厦之将倾吗? 
  唐朝和明朝都是军人世袭制,为什么唐朝最后藩镇尾大不掉,而明朝就没有很强的地方割据势力呢? 
  刘玄为什么不杀刘秀,却还大力提拔当大司马? 
  秦汉时期有哪些细思级恐的细节? 

前一个讨论
中科大孙卫东教授认为中华文明可能起源于古埃及,对此有何看法?
下一个讨论
《反贪风暴 5》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 2024-05-1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