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德国三日新增确诊超 10 万例,专家呼吁收紧防疫措施,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第2页

        

user avatar   bfrc 网友的相关建议: 
      

正好这几天感冒生病, 上周恰恰有过一次密接, 不过已经测过, 目前还是阴性。 没想到德国人自己都不怎么关心的新冠疫情,却能上知乎的热搜。 目前德国的情况总体来说就是稳的一逼, 每日三万的新增根本引不起老百姓的注意力, 该吃吃, 该喝喝, 该玩的玩, 其实看德国是否真的严肃对待, 最简单的指标就是看马上要开始的圣诞节市场会不会取消?去年就因为疫情大部分都取消了, 而今年似乎德国老百姓已经憋坏了, 一副打死都要过的的样子, 到目前为止各地的圣诞节市场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 再过几天就要开张了。

下面的截图是今天的数据

7天平均数据, 每10万人中, 每日新增191.5人, 医院就诊人数4.1人。

德国病床新冠占用率目前是11.2%, 不过这仅仅是新冠占用率, 如果再加上其他疾病, 占用率大约在86%, 也就是目前还有14%的富裕, 如果不额外曾加的话, 应该还能承受目前双倍的增幅, 去年德国为了应对新冠患者的激增,临时增加了大量的床位, 但是今年由于疫情放缓, 所以取消了4000多个床位,差不多是现在床位的20%, 不过如果有必要, 我相信这些床位还会很快加回来, 毕竟东西都还在那里, 德国不缺物资, 但相对缺少人手。

根据上面的数据, 可以看出, 德国目前情况还是很稳定的, 不过圣诞节如同中国的春节,是大家聚会, 走亲访友的好日子, 明显德国政府没打算禁止这一行为,所以大家可以期待一下未来一个月, 新增可能会节节攀升。 到时候在上热搜不迟, 现在有点大惊小怪。 毕竟好戏还在后面。

在德国的华人其实多数也开始蠢蠢欲动, 去年都是老老实实在家窝着, 今年从7月份起, 朋友圈里就是各种晒旅游照的, 一直到现在此起彼伏。 所以基本上无论是德国人还是在德华人不一定对新冠免疫,但是对新冠新闻基本免疫了。


user avatar   fu-chen-44-47-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转载一篇文章,大家看看!

11月2日现状:冬季疫情的保卫战正式开打了。全国约30个城市散点状爆发,传染链时间和空间的跨度都在增加,重症率增高,打完疫苗流程的重点人员有颇多感染,传播链追踪难度变大、有些城市发现即是社区感染。

(补充越南破防后的结局:从基本清零偶尔停工,变成了基本停工医疗挤兑,非发达国家都可以对号入座)

这提示我们,所谓“传播能力和毒力能负相关”的说法是不科学的,不适用当前的新冠。冬季疫情的第一波斥候已经兵临城下,“全国打完疫苗就可以达成或接近全民免疫”这种梦,该大范围的醒了。

按以往经验现在肯定不是冬季高峰。我预告了几个月的这场战斗会非常艰苦,如果不切实做好基层保障,不让我们每个人都真的理解和认可防疫,艰苦程度还要翻倍。

这篇文章的一个主旨,就是要杜绝一种危险苗头:让民众和政府在防疫上逐步对立,瓦解清零的舆论基础和政治环境。解决这个对立不能靠粉饰太平,我们要靠抓住主要矛盾:一刀切清零有一波波阵痛,“人性化”共存则有毁灭性结局;所以,一刀不切是死路,切得太过则影响防疫的韧性,隐患很大,这一刀切下去要坚决、精准,要有保障。

我们每个人的认识,在这件事里是决定性的:舆论如果倾向于当鸵鸟舒服两个月,防疫政策可能在基层执行不坚决,让局面彻底无法收拾;舆论如果没有把监督重心放在一刀切的准确和有效上,只是泛泛地反对一刀切,这实际上是在用扩大化保护懒政,对民众和基层防疫人员造成舆论潜流下的损害。尽量多的人理解防疫的理论,形成“坚决清零、督促一刀切是否有效、精准、有保障”的舆论合力,这才是良性的方式提高基层的待遇和荣誉、保护我们自己,这是医护社区等基层真正需要的声音。

ps. 我真的想让说的上话的大佬,向上面直接传递一句话:不要再搞调休和十一黄金周了。近两年的冬季疫情起点都是十一后的一两个礼拜,之后蔓延到全国,迁延到次年五月。取消黄金周,让冬季疫情起烈度降低,是很有效的防疫情保民生。

9月26日简略补充:孟晚舟回国,美国用超限战打压对手第一次踢到铁板,中国大张旗鼓地宣传,向全世界尤其美国盟友宣示:美国他打不赢;西方内部开始出现拉扯撕咬,承压愈发明显;美国对供应链危机公开化示警,说明疫情以来各国的工业本土化没有实质作用,中国作为世界工业保障中枢的地位被夯实,天气入秋变凉病毒再次加强,叠加中国限制产能,全球在所有领域全方位承压;美国在军事上抽出沉没成本;西方学术界开始谈论清零的可能性;越南破防,军管戒严……种种迹象都在印证本文的推演。冬天快到了,放弃幻想,准备战斗。越多群众从基本理论上理解防疫,我们赢下今冬的保障就越大。

====================

很多人对疫情是否能终结过于悲观,就像疫情初期很多人对于疫情的严重性过于乐观。题外话,这让我想到抗日初期的速胜论和投降论,人性和历史真是个圈。

新冠可以结束。我先说两个前置性的问题,说完了,结论就出来了,我们该怎么做也就明确了。

(写在前面:本文可随意转发,文章写出来就是有感于最近人心不齐,浮躁松懈,需要摆脱情绪因素,找回冷静的全局观。)

1,该不该像个别网红说的一样,打疫苗后开放国门和病毒共存?

答案是绝对不应该,这是在大优局面下的无端自毁。

美国是疫苗接种率最高的大国,但原本趋于平滑的感染曲线在德尔塔病毒出现后快速反弹,现在日均感染几万人,死亡数百人。参考美国的情况和我国人口规模、密度,与病毒共存的结果是每天几十万甚至数百万人感染,几千人死亡。

有人说这个死亡率参考车祸癌症等等似乎还“可以”接受,但别忘了,上面的数据还没完,新冠还带来大量的后遗症患者,很多人严重影响劳动和生活。按之前的比例,打开国门后,每天大约有上万人从劳动力变成需要其他劳动力照顾,我们的家庭和社会都无法承受这个损失!

更可怕的是,德尔塔毒株并不是新冠的终点。之前很多人相信“病毒演化会让它对我们的影响越来越低,就像其它所有病毒一样”,这种说法对新冠是不适用的。

国外大量病人导致病毒反复交叉变异,最终产生了高载毒量、低检测性、穿透疫苗、高重症死亡率、高后遗症率同时存在的变异,这样的变异还不止一种。人口大国与新冠“共存”,结果就是贡献新版的超级新冠,引爆世界的同时,让自己成为爆炸中心点。

如果我们把公开信息冷静地梳理一下,答案就摆在眼前:打开国门和新冠“共存”,是一条死路!

2,其他国家放纵疫情怎么办?

其他国家最终会主动隔离清零,届时如果中国仍保持现在的隔离型策略,将必然是全球清零的主导者。如果把疫情看做另一种世界大战,中国届时将是战后规则的制定者。

所以回到前面的问题,现在突然放弃隔离政策打开国门,是大优局面的自毁。

如果我们抛开各种情绪,足够冷静地看过对上一个问题,能很清晰地感觉到,其他国家生活在什么样的压力中。资本主义总想发一波疫情财,让民众死去不关它事——那是在资本家自己没有承担成本的前提下。

资本家以为(或者为了利益而假装以为),疫情对整个社会的压力只有挤兑医疗,只要减少收治和检测就能让控制影响。但随着新冠的迭代趋同变异,民众的压力会真正传导至他们所有人。

从南非型到德尔塔型,变异的危害在迅速增加,时间间隔在缩短。下一版超级德尔塔出现时,浸泡在疫情中的国家不但会击穿医疗,更会击穿物流和供给保障,击穿消费的每个环节,甚至击穿富人阶层原本有效的防疫措施。要不了几个版本迭代,就是无间炼狱。这个无间炼狱,指大资本家也没法赚疫情钱,甚至有的大资本家会被更大的分食。

到那个时候,就不仅仅是美国急火火来天津找我们谈的局面,而是我们给全球各国多少谈判配额,如何组织清零的问题。

一旦进入这个反攻阶段,各国分批隔离、我国保障隔离期供应的模式滚动起来,病毒会用肉眼可见的速度被清零,世界秩序也就重新划分完了。

回到对整个问题的答案:新冠的高危变异性,会倒逼全球产生清零刚需,而我国的隔离清零经验以及无与伦比的工业保障能力,将支撑中国成为新冠清零的领导者。

用抗战来类比,我们渡过了疫情初期最艰难的阶段,已经与疫情转入战略相持,只要全民上下坚定这个信念不放松,反攻阶段就必然会到来,我们必然能领导这次人类的胜利。

这是一次不需要流血牺牲,不需要忍辱数十年乃至上百年,仅仅靠稳情绪、戴口罩、遵守防疫政策就能打赢的战争,如果这都打不动,不战而降,那真是愧对上一波参战的中国人。

==========================分割线==========================

评论中有些非常核心的问题,集中交代一下:

(更新一个对所谓“讨论疫情要科学不要政治”的回答:疫情至今造成几百万人死亡,我要请问那些政治ptsd,这几百万具尸体,哪些归科学,哪些归政治?只要与人命有关的课题,死多少人,让谁死,怎么死,这就是政治,严肃而基本,不仅与科学毫不冲突,更赋予所有人关切的权力和义务。中外防疫的政治策略差异,导致国外大几百万人死亡的局面,这是一切科学的前提。)

0,首先致敬一线工作者。一线人员顶着准战争级的压力,有牢骚再正常不过,他们的诉求必须直视。那么,如果降低防疫等级放开国门,一线人员会轻松些吗?

答案是正相反,基层一线会迅速崩溃。

中国深陷疫情的场景与其他国家是截然不同的,绝不会出现日均确诊几十上百万、数千人死亡,老百姓却正常生活无事发生,医疗和公共保障不挤兑崩溃的情况。略具体的论述请看下面第2条。

请大家回忆武汉当初的场景,想一想当时武汉基层的空前压力,那还是在举国支援的情况下。

基层的各位工作人员,请你们想象一下,如果放松防疫打开国门,全国都成了当年的武汉,无人支援,每个街道每个社区的女孩都在敲锣,你们的工作场景将会是怎样?我自己想一下都有些气滞,压力几乎是热战前线

各行各业的同胞百姓们,请你们想象一下,基层崩溃失守后,中国的社会运转是一种什么场景?谁能保证自己和家人的存续。

基层很辛苦,很多行业很吃亏,但如果失去冷静放开国门,基层和所有行业就不仅是辛苦,而是被全国敲锣的局面直接压垮,一场脆败。

我们每个人认识到这一点,坚守防疫策略,就是对一线人员最大的保护和减压。

相反,如果我们的认识不能形成合力,如果社会有相当大的声音认为防疫一线人员在做无用功,那么一线基层工作者就真是被架在了悬崖边上,他们就失去了最底线的保护。

全社会从基本的原理出发,对一线防疫工作的认可、关注和保护是非常核心的话题,我们大家做到位,思想和声音形成合力,才能帮一线人员摆脱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为他们做出真正的帮助和保护,也更促进隔离防疫技术向自动化和数字工业化发展。

1,西方是否有能力清零:

完全有。不要对西方的自由主义产生思维定势,自由派话术只是对抗和分食苏联的工具而已,不是西方的文化内核。他们的文化内核是一神教的狩猎文化,这种文化有典型的低人权、高动员能力。他们的清零可以比我们粗暴得多,非常高效。

2,如果中国深陷美式疫情泥潭,有能力自救清零吗?

答案是非常非常难!因为现在的中国,人命大于天,高人权在清零战是有劣势的。我们不能禁止部分病人就医住院,不能用机枪坦克封锁街道,不能任由老百姓死在家里,不能让零基础学徒当医护主力,所以深陷疫情时欧美没有医疗挤兑但我们可能会有,所以清零一个武汉用了举国的援助。这才没几年的事,请牢记救援武汉是什么状态,我们拿什么救援全国去清零?

还记得当初大v们那句“等美援”吗?同等的灾难级疫情下,中国很可能比西方更难自救,不得不靠别人清零时,我们自己的权利就必然被西方瓜分殆尽。

3,中国维持内部清零状态,会不会变成世界孤岛?

这个问题在评论中系统回复过,在这里简单归纳一下:疫情如果维持现状,世界各国会出现在本土生产的刚需,而工业生产又必然需要它国的各级别和领域的支撑。最终的结果是,中国工业支撑世界各国建立各自的生产体系,世界经济趋于形成中国1对N的大经济圈。这是中国经济大优的局面,即便维持现状也是稳赚。而这个优局最终也会倒逼西方的清零。西方国家现在坚决躺平,不是防疫策略,不是经济策略,而是政治策略:它们在赌一个超级加倍的德尔塔毒株,迅速击穿中国防线,这是西方现在唯一的翻盘点。

=============分割线2===============

看了下回复,补充一下这件事的简单博弈。题外话,很多反对或不理解这个问题的人,其实本质上是因为善良——中国的国民性本身太善良了,所以我们的博弈前提和别人根本不一样。

1,西方国家知道高危变异导致的清零刚需,也知道中国知道,他们会怎么做?

当然是拉中国下水!德尔塔不够,要几倍的德尔塔快速迭代,击穿它们本国保障框架的同时也击穿中国防线,大家一起死,同时产生清零刚需。这个条件下,美国依然是国际秩序领导者,制定各国滚动隔离清零规则的权利就落在美国头上。

2,中国知道这个道理,也知道美国知道,那中国的顶层设计会如何反应?

很多人就是在这里太善良太天真了!你们以为,大家心照不宣的前提下,中国打开国门主动在疫情中打滚,得到的就是“大家都一样”的结局吗?

开玩笑,只要中国进入日均几十万感染的状态,西方各国会不约而同地转变媒体风向,迅速组织隔离清零,然后用援助的手划分它们在中国的利益,等待我们的何止广场协议。西方的策略几千年来从没变过:豁出半条命,要你一颗头,然后分食尸体得到远大于半条命的利益。

这个策略是西方上下全体默认的博弈起点,但对我国绝大多数老百姓而言是不可思议的,需要脑子绕好几个弯才能想到。

好在中国的顶层设计是清醒的,不管网红煽动老百姓怎么说,就是不计代价的清零,因为清零的不便相对于真正的代价可以忽略不计。

————————————

最后补充一点,自己的观点。

1.是否欧美发达国家没有能力做到全部清零,我想是怀疑的,可以做到,是用医学手段还是行政军事手段肯定可以做到。他们的医疗技术水平比我们好,人口密度比我们小,不存在做不到,虽然反智阻挠,但是并非做不到,压不下去。

2.中国完全放开后,按照英国的感染比率和死亡率可以推算一下,每天感染人数近百万,住院人数几万增加,死亡人数几万,还有多少人会正常的上下班,工作,消费。我想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肯定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打工人普遍跑回乡下苟起来,即使武汉也是全国之力,如果全国皆武汉,谁救?越南就是最好的例子。

3.为什么国内会有与疫情长久共存,和打开国门的声音。疫情短期不可能结束,所以长期共存是对的,这个长期共存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动态打地鼠清零,国内保持正常生活交流。

为什么会出现打开国门的言论那。

第一种,那就是欧美想把中国拖入泥潭,他们知道,我们现在的人口密度和医疗条件一旦进入,就不可能摆脱。但是他们可以,为什么,因为他们可以做到,枪炮隔离,国小而人少,可以选择放弃救治,和我们的应治就治不一样。所以他们会有半条命换一颗头的阴谋可能。

第二种,人群是跪着赚钱的,嘴上只有一句话,那就是闭关锁国,梦回大清。别忘记,大清是农业国家,大清惨烈是欧洲工业国家,工业打农业降维打击,为了找产品倾销地用枪炮打开的。还有,现在全世界只有我们供应链体系齐全,是世界其它国家依赖我们,不是我们依赖他们。我们外贸进口原材料然后加工出口成品,支撑他们防疫生活,外贸占比我们30%,不是全部,而且东南亚占比17%欧洲17%美国17%左右,如果我们不出口防疫物资,欧美是否能活,我们是否一定会死。而且,我们作为制造业国家,进口的是能源化石等,加工出口的是成品,再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做到人员不碰面也可以继续做生意,即使现在管控国门我们的贸易只增不减。我们不是马尔代夫也不是希腊等国家依靠旅游业,也不是新加坡的中转站国家,不需要大开国门,只是需要对于,出国留学,出国做生意的人做好防疫隔离观察就好。我们不需要大开国门,让欧美国家人群来跑毒。

第三种,是属于疫情阻挡某些人的利益。疫情之前,我们处于轰轰烈烈的医疗私有化,对了就是医院从公到私,疫情期间的私有做到了应关尽关,公立应收尽收却人手不足,物资不足。最终疫情后,私有化逐渐止步不前,所以吃肉的人急了,想发国难财罢了。

4.为什么我们看到国外疫情很严重,而华侨以及华人都说虽然很严重,但是大家都不当回事,该吃吃,该喝喝,而且疫苗接种后,重症减少,死亡率降低和流感一样了。

首先,他们说的没错,用眼睛看到的也是。疫情两年时间,从最早的恐慌到现在的麻木。还有从欧洲早期可以做到70岁左右拔管,救年轻人。在他们眼里只有有用,没有人情一说。只要不死自己头上,永远都没事。这是一种资本主义下,精致的利己主义下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未来疫情失控,他们也可以继续建立新的隔离区,(集中营制度,军队来管制,救或者不救就难说)让没感染的人保护起来,放弃感染都,没用的。我想我们国家应该做不到,所以欧洲的文化和我们的文化是不一样的,海洋强盗北美匪帮和我们的陆权国家的人民就是江山有本质区别。这就如同,游牧民族(不是歧视游牧民族,马上民族逐水草而居)劫掠,和农耕民族(人越多生产力越大)自力更生的本质区别。

最后,说一下,现在大家都在期望回归正常生活,期望疫情结束,我们做到科学防疫,政治执行,所以清零。所以全世界是可以做到。现在的德尔塔病毒,属于第二代,未来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那,是否会变弱,最终和流感一样。变弱,变强都按照50%的概率来吧,也就是说,你有50%的概率在没有防疫的情况下得流感,有50%的概率,得重症留下后遗症或者死亡。

做最坏的打算,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是最优解。而不是做最好的梦,依靠赌,活下来或者死去。


user avatar   wei-shi-wang-zhe-ke-shi-q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好奇除了中国就没有国家想清零吗?搞个清零者联盟内循环,新丝绸之路2.0啊。


user avatar   li-yi-53-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德国的情况看起来似乎还可控,但医疗资源并不充裕,如果医疗饱和死亡率会大幅上升

一,根据疫情数据分析,死亡率大概为0.78%

根据worldometers数据,新增病例已经超过前期高点,35806例/天,按7日平均算为23689例/天[1]

死亡人数也逐渐上升,由于疫苗的帮助和强大医疗资源的支撑,死亡率还不算太高

按7日平均计算,感染人数大概24000人,日死亡110人左右,两者相除可以得到0.46%。

考虑到病程影响,死亡日期比感染日期有滞后,感染人数取11天前的数据14014,死亡率为0.78%。


二、德国人均医疗资源比中国强得多

橙色为每10万人拥有的ICU病床数量,可见德国的重症医疗资源是中国的6.35倍。

三、疫苗接种率

德国完全接种率大概67%。

中国14亿人,完全接种10.5亿,完全接种率大概75%。


四、由于护理人员在疫情期间疲惫不堪辞职,德国重症医疗资源不升反降

德国当局上周五(10月15日)警告称,德国冠状病毒病例正在迅速上升,给医院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罗伯特·科赫研究所(RKI)在过去24小时内报告了19,572例新的冠状病毒病例,为5月份以来的最高日数字。

周四,它确认了116例冠状病毒相关死亡病例,高于上周同一天报告的65例死亡病例。

据该研究所称,住院和重病患者的数量也达到了临界水平。

周四,约725名COVID-19新患者住院,高于周三的558人。

根据官方数据,目前有1541名重病冠状病毒患者在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其中846人使用机械呼吸机。

RKI警告说,感染可能在未来几周内增加。

专家们在每周报告中说:"预计秋季和冬季病例数量的上升速度会加快。

与此同时,DIVI急诊医学协会报告说,ICU床位容量显著减少,主要原因是人手短缺。

根据DIVI的数据,截至周四,ICU床位中几乎87.5%已经占用。

DIVI的乌韦·詹森斯教授说:"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们可能面临医疗体系的明显缺陷。

德国医院目前拥有近22,200张ICU病床,低于今年年初的26,500张。由于许多护理人员在流感大流行期间精疲力竭并辞职,工作人员短缺仍然是一个严重问题。[2]


如果日新增病例数继续上升,而可用ICU床位数量不升反降,医疗击穿只是时间问题。

只有通过疫苗和非药物干预措施(NPI)限制感染人数,才能确保医疗系统正常运转。

参考

  1. ^ https://www.worldometers.info/coronavirus/country/germany/#graph-deaths-daily
  2. ^ https://www.aa.com.tr/en/europe/german-hospitals-under-pressure-amid-spike-in-covid-19-cases/2399899

user avatar   damann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茫茫人海狂风暴雨……


前几天说日本确诊大幅下降,一片希望满满,战胜疫情指日可待。眨眼间德国这边又要崩了?


实际上这个东西,道理再简单不过了。病毒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变异,在一个区域内毒性降低,或者被疫苗遏制,再正常不过。但另外一个地方,可能又变强了!不阻断传播,变强的地方再一扩散,又崩了……

除非指望全世界,同一时期,病毒集体变弱。

封住,是最最简单的方法。1月日本弱了,2月德国弱了,3月美国弱了……不出一年,病毒就都弱了。

现在这情况,1月日本弱了,德国强了。2月美国弱了,日本强了……只能等个三五年,等病毒自己统一减弱吧。

当然——也可能加强!暴强的那种!

百分百致死率的病毒,很快就会自己消亡掉。但20%-30%的呢?那可是传播+致死齐飞的!

别说病毒的进化,是向着低毒性高传播方向进行。任何生物的进化,都是无确定方向的!!!!!只是高致死的病毒,自己也会消亡。但它消亡之前,拉一票垫背,太正常。


user avatar   ye-wang-81-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只是地域黑、还有学历歧视。

我真搞不懂为什么上网买个球拍,还能牵扯出来这种糟心的事?有规定必须双一流学校才能买吗?还是说我们河南人不能买?

听完老板的回应,我这个河南人火更大了:

客服他们20多岁做这个工作不容易,因为别人投诉,情绪不好才说出这话的。

明显是这个客服素质不行,就别在这装委屈

好多人还会说断章取义,那我先把事情说清楚:

一个学生买了球拍,对赠送的礼物不满意,过来询问,之沟通中客服就开始魔幻操作。


言论1:“河南省就是贫民窟”

地域歧视,这句话没得解释,但是常年经受地域黑的我已经习惯了,我还真是感恩,谢谢你让大家知道我们河南人很穷;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河南人就只知道种地,每年调出 400 亿斤原粮和加工制成品,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做贡献,可偏偏发展最不好、最不受重视、最不怎么见起色的就是农业。


河南是一个人口大省:1,搞不动教育,全省仅有一个211的高校,好几个从河南大学独立出去的院系都已经是211高校了,河南省委屈啊,没有好的教育资源,所以河南每年高考都是数一数二的内卷大省;

2,不懂得搞经济,没有好的教育环境,就留不住人才,人口外流严重,自己没有人才就缺少经济头脑,就更难以发展经济。

所以河南确实穷,大家都知道,没必要专门讽刺我们,只会让大家觉着你这个人没素质。

除了这些,恐怕作为名校毕业的你,早就忘记了初中历史书上说的“得中原者得天下”。


言论2、“是985还是211”“属于水货大学,是吧”“浪费时间的大学”

没错,四川大学作为双一流学校,确实比河南理工大学好,但是买东西没有必要歧视一本的学生?并且人家现在已经考上郑州大学的研究生。


大学是一个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没有任何大学教育可以说是浪费时间的大学,你没学好,只能说是你自己的问题。

四川大学马克思毕业的,真是验证:不管受过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学过多少理论思想,永远启蒙不了屁股歪的人。


话说:阿迈威运动专营店的客服,为什么我都给你主动发信息一个多小时了,你还不回复我??


user avatar   du-xiao-l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曾经就这个问题跟我妈讨论过。

我说我这么要强这么独立,怎么可能找得到对象,现在男生都喜欢软软的什么都不懂的瓶盖都拧不开的笨笨傻傻的妹子呀,比如我表妹那种╮(╯▽╰)╭

我妈说:其实吧。。。。。如果我真的是那种什么都不会,什么事情都要你爸来做的女人,你爸早就跟我离婚了。

我妈的意思是,刚开始的时候,可能那种温温软软的妹子会很讨喜,但是过日子,如果什么都要依靠男方,短时间可能还好,几年过下来,早就烦了。而且生活中那么多事,那么多问题,如果女方一点忙都帮不上,还要添乱,这日子要怎么过。

像我妈这种女人,不仅自己工作上家庭上都可以处理得很好,还对我爸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我爸能在学校不用趋炎附势巴结领导,甚至还可以因为校长不公平的对待直接拍校长的桌子跟校长对骂,还一点事都没有继续当先进当优秀教师,年年带重点班,教书教的好是一方面,跟我妈在教育局工作不可能没有一点关系。
(因为曾经也有个老师跟校长有矛盾,后来被找了个借口调到农村的学校去了,而我爸骂了校长这么多年,从来没谁敢把他怎么样,顶多是没有升职的机会了╮(╯▽╰)╭)

我爸真的是典型的书读得迂腐了的那种人,特别清高,完全不懂变通,因为看不惯他们年级组长,他们年级的活动从来不参与。有一次他们校长开会碰到我妈,就跟我妈说,x老师从来不参加集体活动啊,不合群。我妈回来根本都没给我爸说,就偷偷告诉我了。
而我妈就是那种像水一样的女人,什么地方都可以淌过去,石头扔下去也只是泛起一点涟漪,包容我爸的一切,呵护着他的自尊心。而我爸也知道我妈很有能力,为这个家付出了很多,特别尊重我妈,偶尔闹脾气都像在撒娇。曾经有别的老师说我的父母就是典型的相敬如宾。

我一直觉得理想的夫妻关系就应该是这样,就像《致橡树》里那种,我跟你肩并肩站在一起,不依附你,也不会攀附你,更不会一厢情愿的奉献或者施舍,我们共担风险,共享繁华。

真羡慕啊。

真想找一个我妈那样的人。


========================分割线=========================


看评论感觉好像大家都觉得我母亲罩着我父亲,我父亲高攀了我母亲的感觉。
可能是我表述的问题吧,其实,你们想,我妈这种人,会去找那么特别废的男人过一辈子么╮(╯▽╰)╭

我爸当年高考,是全地区数学单科第一,总分第二的成绩考的重本(那所学校现在也是211,985),整个人心高气傲的不行——但是通常这种心高气傲的人活了这么多年还没被人打,多少还是有点本事的。

四川人嘛,娱乐活动就是打麻将打牌,我爸其实打得很好,因为他记得住牌!他能算牌!这简直就是外挂嘛!但是他很少打牌,一年中可能就过年那会陪家里亲戚玩几把。平时的娱乐活动,除了守着电脑打无比幼稚的小游戏,他没事,就!做!高!考!题!
市面上大部分教辅资料,都可以在他书架上找到。

我相信大家在读书期间对那种强迫学生补课的老师都是有了解的╮(╯▽╰)╭但是我爸他呀,最讨厌补课,每次有学生家长找他给孩子补课,他都给人家说:上我的课,课上四十分钟认真听就可以了,不需要补课。

他教的班,数学成绩从来都是年纪第一第二。

学生都很喜欢他,大概大多数学生,都不会讨厌一个:不拖堂,不骂人,不补课,有耐心,好脾气,认真教学,不请家长的老师。【我爸比学生还讨厌拖堂,下课了比学生跑得还快】

跟之前那个校长的矛盾也是,那个校长总是喜欢搞个大工程,从中牟利,完全不在教学上花功夫,所以我爸特别讨厌他和那几个学校的中高层领导,才不喜欢参加学校的活动的。
后来校长被双规了,判了十几年,中高层整个换了一拨,我爸又开开心心的去参加教研活动了╮(╯▽╰)╭
春天桃花开的时候还会跟他们去爬山。。。。。。。ORZ

说这么多其实想说我爸是个特别认真特别聪明的人,绝对不是不会社交的书呆子那种。

应该说,我父亲是一个比较纯粹的人,真诚,不做作,不媚俗,没有太多的欲望,不关心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的理想主义者。用我妈的话说就是象牙塔里生活了一辈子的人。

而这个象牙塔,很大程度上功劳要归我妈,我妈因为工作的关系,跟全市的所有中小学校长啊主任啊都很熟。可以说我妈把社会阴暗的那些东西,挡在了我爸看不到的地方。

这点真的太难得了!

所以我一直觉得我妈就是太宠我爸了,一直都是那种,出了事也没关系,我帮你想办法、帮你解决,再顺便嘲笑一下你 的那种。

然后我爸就是有点傲娇的那种,其实可心疼我妈了。我妈做了什么菜,问他好不好吃,他每次都说一般,还行这样,但是到外面去吃饭,他每次都说,还没你妈做的好吃(≖ ‿ ≖)✧就是这么口谦体正直。

最后附上致橡树。我啊,是真的觉得这种平等的、互相尊重、互相扶持、并肩前行、共同成长、精神上的契合 是最理想的相处模式了。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user avatar   wybnkurwth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曾经就这个问题跟我妈讨论过。

我说我这么要强这么独立,怎么可能找得到对象,现在男生都喜欢软软的什么都不懂的瓶盖都拧不开的笨笨傻傻的妹子呀,比如我表妹那种╮(╯▽╰)╭

我妈说:其实吧。。。。。如果我真的是那种什么都不会,什么事情都要你爸来做的女人,你爸早就跟我离婚了。

我妈的意思是,刚开始的时候,可能那种温温软软的妹子会很讨喜,但是过日子,如果什么都要依靠男方,短时间可能还好,几年过下来,早就烦了。而且生活中那么多事,那么多问题,如果女方一点忙都帮不上,还要添乱,这日子要怎么过。

像我妈这种女人,不仅自己工作上家庭上都可以处理得很好,还对我爸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我爸能在学校不用趋炎附势巴结领导,甚至还可以因为校长不公平的对待直接拍校长的桌子跟校长对骂,还一点事都没有继续当先进当优秀教师,年年带重点班,教书教的好是一方面,跟我妈在教育局工作不可能没有一点关系。
(因为曾经也有个老师跟校长有矛盾,后来被找了个借口调到农村的学校去了,而我爸骂了校长这么多年,从来没谁敢把他怎么样,顶多是没有升职的机会了╮(╯▽╰)╭)

我爸真的是典型的书读得迂腐了的那种人,特别清高,完全不懂变通,因为看不惯他们年级组长,他们年级的活动从来不参与。有一次他们校长开会碰到我妈,就跟我妈说,x老师从来不参加集体活动啊,不合群。我妈回来根本都没给我爸说,就偷偷告诉我了。
而我妈就是那种像水一样的女人,什么地方都可以淌过去,石头扔下去也只是泛起一点涟漪,包容我爸的一切,呵护着他的自尊心。而我爸也知道我妈很有能力,为这个家付出了很多,特别尊重我妈,偶尔闹脾气都像在撒娇。曾经有别的老师说我的父母就是典型的相敬如宾。

我一直觉得理想的夫妻关系就应该是这样,就像《致橡树》里那种,我跟你肩并肩站在一起,不依附你,也不会攀附你,更不会一厢情愿的奉献或者施舍,我们共担风险,共享繁华。

真羡慕啊。

真想找一个我妈那样的人。


========================分割线=========================


看评论感觉好像大家都觉得我母亲罩着我父亲,我父亲高攀了我母亲的感觉。
可能是我表述的问题吧,其实,你们想,我妈这种人,会去找那么特别废的男人过一辈子么╮(╯▽╰)╭

我爸当年高考,是全地区数学单科第一,总分第二的成绩考的重本(那所学校现在也是211,985),整个人心高气傲的不行——但是通常这种心高气傲的人活了这么多年还没被人打,多少还是有点本事的。

四川人嘛,娱乐活动就是打麻将打牌,我爸其实打得很好,因为他记得住牌!他能算牌!这简直就是外挂嘛!但是他很少打牌,一年中可能就过年那会陪家里亲戚玩几把。平时的娱乐活动,除了守着电脑打无比幼稚的小游戏,他没事,就!做!高!考!题!
市面上大部分教辅资料,都可以在他书架上找到。

我相信大家在读书期间对那种强迫学生补课的老师都是有了解的╮(╯▽╰)╭但是我爸他呀,最讨厌补课,每次有学生家长找他给孩子补课,他都给人家说:上我的课,课上四十分钟认真听就可以了,不需要补课。

他教的班,数学成绩从来都是年纪第一第二。

学生都很喜欢他,大概大多数学生,都不会讨厌一个:不拖堂,不骂人,不补课,有耐心,好脾气,认真教学,不请家长的老师。【我爸比学生还讨厌拖堂,下课了比学生跑得还快】

跟之前那个校长的矛盾也是,那个校长总是喜欢搞个大工程,从中牟利,完全不在教学上花功夫,所以我爸特别讨厌他和那几个学校的中高层领导,才不喜欢参加学校的活动的。
后来校长被双规了,判了十几年,中高层整个换了一拨,我爸又开开心心的去参加教研活动了╮(╯▽╰)╭
春天桃花开的时候还会跟他们去爬山。。。。。。。ORZ

说这么多其实想说我爸是个特别认真特别聪明的人,绝对不是不会社交的书呆子那种。

应该说,我父亲是一个比较纯粹的人,真诚,不做作,不媚俗,没有太多的欲望,不关心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的理想主义者。用我妈的话说就是象牙塔里生活了一辈子的人。

而这个象牙塔,很大程度上功劳要归我妈,我妈因为工作的关系,跟全市的所有中小学校长啊主任啊都很熟。可以说我妈把社会阴暗的那些东西,挡在了我爸看不到的地方。

这点真的太难得了!

所以我一直觉得我妈就是太宠我爸了,一直都是那种,出了事也没关系,我帮你想办法、帮你解决,再顺便嘲笑一下你 的那种。

然后我爸就是有点傲娇的那种,其实可心疼我妈了。我妈做了什么菜,问他好不好吃,他每次都说一般,还行这样,但是到外面去吃饭,他每次都说,还没你妈做的好吃(≖ ‿ ≖)✧就是这么口谦体正直。

最后附上致橡树。我啊,是真的觉得这种平等的、互相尊重、互相扶持、并肩前行、共同成长、精神上的契合 是最理想的相处模式了。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user avatar   yier-san-45-5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曾经就这个问题跟我妈讨论过。

我说我这么要强这么独立,怎么可能找得到对象,现在男生都喜欢软软的什么都不懂的瓶盖都拧不开的笨笨傻傻的妹子呀,比如我表妹那种╮(╯▽╰)╭

我妈说:其实吧。。。。。如果我真的是那种什么都不会,什么事情都要你爸来做的女人,你爸早就跟我离婚了。

我妈的意思是,刚开始的时候,可能那种温温软软的妹子会很讨喜,但是过日子,如果什么都要依靠男方,短时间可能还好,几年过下来,早就烦了。而且生活中那么多事,那么多问题,如果女方一点忙都帮不上,还要添乱,这日子要怎么过。

像我妈这种女人,不仅自己工作上家庭上都可以处理得很好,还对我爸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我爸能在学校不用趋炎附势巴结领导,甚至还可以因为校长不公平的对待直接拍校长的桌子跟校长对骂,还一点事都没有继续当先进当优秀教师,年年带重点班,教书教的好是一方面,跟我妈在教育局工作不可能没有一点关系。
(因为曾经也有个老师跟校长有矛盾,后来被找了个借口调到农村的学校去了,而我爸骂了校长这么多年,从来没谁敢把他怎么样,顶多是没有升职的机会了╮(╯▽╰)╭)

我爸真的是典型的书读得迂腐了的那种人,特别清高,完全不懂变通,因为看不惯他们年级组长,他们年级的活动从来不参与。有一次他们校长开会碰到我妈,就跟我妈说,x老师从来不参加集体活动啊,不合群。我妈回来根本都没给我爸说,就偷偷告诉我了。
而我妈就是那种像水一样的女人,什么地方都可以淌过去,石头扔下去也只是泛起一点涟漪,包容我爸的一切,呵护着他的自尊心。而我爸也知道我妈很有能力,为这个家付出了很多,特别尊重我妈,偶尔闹脾气都像在撒娇。曾经有别的老师说我的父母就是典型的相敬如宾。

我一直觉得理想的夫妻关系就应该是这样,就像《致橡树》里那种,我跟你肩并肩站在一起,不依附你,也不会攀附你,更不会一厢情愿的奉献或者施舍,我们共担风险,共享繁华。

真羡慕啊。

真想找一个我妈那样的人。


========================分割线=========================


看评论感觉好像大家都觉得我母亲罩着我父亲,我父亲高攀了我母亲的感觉。
可能是我表述的问题吧,其实,你们想,我妈这种人,会去找那么特别废的男人过一辈子么╮(╯▽╰)╭

我爸当年高考,是全地区数学单科第一,总分第二的成绩考的重本(那所学校现在也是211,985),整个人心高气傲的不行——但是通常这种心高气傲的人活了这么多年还没被人打,多少还是有点本事的。

四川人嘛,娱乐活动就是打麻将打牌,我爸其实打得很好,因为他记得住牌!他能算牌!这简直就是外挂嘛!但是他很少打牌,一年中可能就过年那会陪家里亲戚玩几把。平时的娱乐活动,除了守着电脑打无比幼稚的小游戏,他没事,就!做!高!考!题!
市面上大部分教辅资料,都可以在他书架上找到。

我相信大家在读书期间对那种强迫学生补课的老师都是有了解的╮(╯▽╰)╭但是我爸他呀,最讨厌补课,每次有学生家长找他给孩子补课,他都给人家说:上我的课,课上四十分钟认真听就可以了,不需要补课。

他教的班,数学成绩从来都是年纪第一第二。

学生都很喜欢他,大概大多数学生,都不会讨厌一个:不拖堂,不骂人,不补课,有耐心,好脾气,认真教学,不请家长的老师。【我爸比学生还讨厌拖堂,下课了比学生跑得还快】

跟之前那个校长的矛盾也是,那个校长总是喜欢搞个大工程,从中牟利,完全不在教学上花功夫,所以我爸特别讨厌他和那几个学校的中高层领导,才不喜欢参加学校的活动的。
后来校长被双规了,判了十几年,中高层整个换了一拨,我爸又开开心心的去参加教研活动了╮(╯▽╰)╭
春天桃花开的时候还会跟他们去爬山。。。。。。。ORZ

说这么多其实想说我爸是个特别认真特别聪明的人,绝对不是不会社交的书呆子那种。

应该说,我父亲是一个比较纯粹的人,真诚,不做作,不媚俗,没有太多的欲望,不关心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的理想主义者。用我妈的话说就是象牙塔里生活了一辈子的人。

而这个象牙塔,很大程度上功劳要归我妈,我妈因为工作的关系,跟全市的所有中小学校长啊主任啊都很熟。可以说我妈把社会阴暗的那些东西,挡在了我爸看不到的地方。

这点真的太难得了!

所以我一直觉得我妈就是太宠我爸了,一直都是那种,出了事也没关系,我帮你想办法、帮你解决,再顺便嘲笑一下你 的那种。

然后我爸就是有点傲娇的那种,其实可心疼我妈了。我妈做了什么菜,问他好不好吃,他每次都说一般,还行这样,但是到外面去吃饭,他每次都说,还没你妈做的好吃(≖ ‿ ≖)✧就是这么口谦体正直。

最后附上致橡树。我啊,是真的觉得这种平等的、互相尊重、互相扶持、并肩前行、共同成长、精神上的契合 是最理想的相处模式了。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user avatar   wang-xiao-ban-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支持。因为匿名是网络环境差的万恶之源。


知乎做得好。与此同时,头条和抖音也上线了IP属地。


根据 @新浪财经 报道:

据悉,今日头条、抖音展示的帐号IP属地均为用户最近一个月内最后一次发文或评论时的网络位置,境内展示到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境外展示到国家(地区)。而且帐号IP属地以运营商提供信息为准,相关展示不支持手动开启或关闭。

在公告中,今日头条和抖音均提出,展示账号IP属地是为了维护真实有序的讨论氛围,减少冒充热点事件当事人、恶意造谣、蹭流量等不良行为。快手则表示是为了防止部分网友在热点事件中出现蹭流量、传播不实信息、冒充当事人等干扰正常讨论的行为。

实际上,在字节跳动和快手的产品上线该功能之前,微博已经于今年3月先行一步。3月17日,微博官方账号称,因发现个别冒充当地网友发布和传播不实信息的行为,微博将上线“用户个人资料页展示近期发帖所在地”的功能。

据悉,微博也是在个人主页中展示用户最近一个月内最后一次发布微博或评论的IP归属地,而且IP归属地显示规则与评论区此前显示规则保持一致,国内显示到省份/地区,国外显示到国家。


2、

几乎所有的网红产品,都是利用人性的七宗罪所达到的。


而匿名就是网络环境的万恶之源。


匿名,意味着一个人不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无论你是咒骂那个普通人去死,还是问候他的十八代祖宗。


在网络平台上,我们看过了太多这种悲剧。


为什么女权的“权”会被污名化成“拳头”的拳?


我个人是支持女权的。但是里面有人在故意把水搅浑。


为什么有人被人肉和网暴?


因为在屏幕面前可怕的那个他,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甚至很多明星粉丝对普通人群起而攻之,所倚仗的,不过如此。


为什么微信上的环境要比微博等好得多?


因为微信是实名化的。喷他,意味着他可能能找到你的真实身份,如果他想的话。


当然,做人是需要互联网树洞的。在BBS这种场景下,所有人都可以匿名化。

而在如微博等社交平台上,我支持全面实名化。


但愿天下不再有网络暴力。




        

相关话题

  东西德国为什么能够和平统一? 
  一战后各国君主复辟活动是怎样的?有相关的资料或者书籍吗? 
  韩国、日本都相继发生了疫情的扩散,为什么离朝鲜却一点疫情信息都没有? 
  上海六院因疫情暂停临港院区相关医疗服务,目前医院内部和病人的情况如何? 
  疫情期间,为什么外国人无法像中国人一样“听话”? 
  在美国疫情期间想不出门寄快递怎么办? 
  如何看待血液样本重测显示:新冠病毒或早在 2019 年已在意大利传播?这说明了什么? 
  如何看待 3 月 12 日全国新增本土确诊 1807 + 无症状 1315?这波疫情为什么这么严重? 
  如何看待山东接种疫苗后可升级为金色健康码?你解锁了吗? 
  如何看待白宫幕僚长说「我们不打算控制疫情」?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日本将向 18 岁以下未成年人发放 10 万日元?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申真谞战胜柯洁 进入第26届LG杯决赛?





© 2024-06-0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