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临床水平可以一般,科研一定要强”的医疗圈? 第1页

  

user avatar   wu-si-huai-ya-de-feng-3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大医院(最低限度复旦榜前100),只要是正常人、愿意学,临床水平很快能得到提高,可是如果没有科研加持,达到一个平台期之后就停滞不前了(大多体现在35-45岁左右,也就是所谓老主治)。而科研水平从研究生开始贯穿整个职业生涯一步一个坎,一个坎没迈过去,再也没机会弥补。从这个角度出发,大医院乐意招科研基础好的新员工是完全合理的。

现实中大多数人其实是临床和科研都不行。很多时候所谓“临床很强”说到底都是些主治级的操作,在大佬们眼中不值一提。筑基期的技能练到极限,也摸不到结丹期的毫毛。有些人在网上说“看病要找老主治”,其实是他们没见识。老主治们很清楚自己手里那点技能值多少钱,也就地市级医院业务能手水平。

最后,“科研强临床很菜”的人有没有,的确是有的,一般多见于大医院刚工作一两年的新人,以及地市级医院的“博士引进人才”。地市级医院没有传帮带体系,博士晋升又有绿色通道,还指望博士一来就开展临床业务,于是职称很高的博士频繁翻车。说到底,没有这个平台,你招科博干嘛?而且这类人科研一定不是“很强”。很强还去地市级医院干嘛?


user avatar   wang-xian-nan-da-tian-c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患者可以支付的医疗支出+医保可以承担的开支-公立医院庞大的冗员,无法承担所有医生的合理报酬。这是结构性矛盾。

同时为了维持公立医院的存续,防止医生大规模润私立导致不稳定,就需要将分配向前浪提供倾斜,给这些正副高相比私立医院也有竞争力的薪酬。

留住前浪,私立医院教学和培养体系开展不起来,自然会有大量年轻劳动力淤积在公立医院,以规培/读研读博/小住院医小主治的方式进行廉价劳动。

可是这种悬殊的分配带来的一大问题,就是激烈的竞争。大国宫酱、生化环材们,能看到金字塔尖的饼少之又少,说润也就干脆利落的润了。但是正副高真的很多,每一个学生都觉得自己能上去。最狠的是,决策层为了降低人力成本,大规模扩招本科生,人为加剧内卷试图人才白菜化,淤积下来的是一大批优秀选材,因此竞争非常激烈。

此时科研作为一个合适的竞争标准,也就出现在前浪们的视野中。

一方面,科研可以量化,有IF作为可量化的通用评分标准。

另一方面,科研可以推迟年轻人的受薪时间。通过读研读博博士后,可以在年轻人身上榨取更多的廉价劳动时间,从而降低成本提高利润。专硕+专博+博后,就是接近十年,赶上古代徭役了。

最后,科研可以让渡、难以验证实际科研水平,有利于前浪嫡系的上升。只要有大佬愿意倾斜科研资源,一个嫡系可以从本科开始泄洪一样的发文章。这一部分嫡系也不会完全把路堵死,平台到位了,上升通道还是明晰的。

因此科研不约而同的成为仅次于学历甚至和学历并列的人才评价指标,也就不奇怪了。


user avatar   ou-yang-yue-k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科研当然重要,但这里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当前情况下,大多数国内医生们搞得“科研”,与医学几乎毫无关联。

很多人一听说医生搞科研,可能第一反应是双盲实验测试新药、研究某个癌症的靶点、研究某种药物的代谢,或者外科医生进行某个新术式的愈后效果统计、疾病传播统计,等等。哪怕觉得他们在搞无用的研究,也顶多往UC标题方向考虑,比如“《柳叶刀》:全球22%的成人死于吃错饭!记住4点,或能活得更久”这种。至少,大家觉得医生搞科研,肯定是很“医学”的研究。

但实际上,受到多个因素影响(多数医生忙于临床,没有进行实验的条件,化学材料杂志影响因子高,等等),当前国内医学领域的科研,多与化学材料领域研究者进行合作,进而研究方向严重被他们带跑偏了。

受限于生化环材本身的情况,目前国内医院的“科研”大多集中在肿瘤治疗、炎症治疗、抗菌这几个领域,发个advanced material,biomaterial这类杂志。以肿瘤治疗为例,用裸鼠或者小白鼠为模型,用4T1或者B16-F10造个皮下瘤模型,注射点纳米粒子进去进行治疗。考虑到小鼠的肿瘤/体重比例,血流情况,脏器大小,这种“活体”模型和实际临床肿瘤的相似度只能说无限趋近于零。

如果说做能源那边,天天换配方烧炉子被指责为炼丹,但人家好歹还在研究丹药本身。医院进行材料化学研究就只能说是通过炼丹来研究怎么烧孙悟空了。


user avatar   jzysh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科研的批判进入到了一个怪圈,

“科研好的医生,临床稍微差一点,就是论文医生,不懂看病”;

“临床好的医生,科研稍微差点,就是被评价机制耽误了”;

我不否认学术界存在很多问题,但就我看到的很多名医大家来说,我很认同 @正畸熊 老师的话:

大部分教学型医院科研很强,临床一般也很强;
大部分学霸智商高,情商一般也很高。

我一直工作在教学医院,我只就教学医院这一层面来谈。

对于教学医院来说,光做好手术看好病是不行的,拿不出漂亮的研究,做不出有意义的成果,担不起教学医院的名头。因为在教学医院的评价体制中,医教研缺一不可,这是从这个医院的性质出发的,至少是从当前的性质出发。

但关于这一点,大家主要有几个问题:

1. 临床和科研一定要挂钩吗?

教学医院的医生累吗?累,他们要搞临床,也要搞科研,他们成长的周期和成本远比只做临床的医生高。

这其中是会有先后的,有的人,先把科研做好了,有思路了,临床再慢慢上手;有的人临床本身比较扎实,后来开始做一些研究,把研究的短板也逐渐补上了。

没有人天生两方面都会,补齐一方面都有痛苦的过程。也有人中途放弃,就精进一方面,也没问题。教学医院附属的研究员岗位、或者去科研要求不太高的地区医院,都能做好一方面的事情。

这个事情真正错在哪?

错在把这套标准划给所有医院、所有医生。

所以,如果你是教学医院的医生,那么没有办法,这是选择的代价;如果你只是地区级人民医院的医生,那精进好一方面的工作就够了,毕竟,科研也要看平台和条件。

2. 医生做的基础科研都没有用吗?

很多人觉得,医生做的科研,就应该是临床研究,就应该做RCT、做病例对照,去开发新术式、新疗法。

这的确是值得鼓励的方向,但不应该否定那些做基础研究出色的临床医生。

基础和临床,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不然医学生大可以直接从内外科学起,没必要花那么长时间去学习基础知识,去了解分子和细胞。

个人医学知识的进步,不仅仅在于对具体疾病的认知,也在于对人体一些精密细节的了解。

如果觉得养细胞、杀老鼠不该是医生干的活,那现在的肿瘤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生物制剂类药物、普及开来的基因检测等等,都不会真正应用。

医生进行基础研究没什么不对,基础医学也是医学,当他在这方面有积累,有见地,有基础,他就可以去做。

我国的科学研究基金,除了国家立项的指令性课题,基本都是自主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基础申请,这并没有错。

这个事情真正错在哪?

错在我们的评价系统太过着急,留不出足够的时间让医生们能够耐住性子做一篇研究。所以很多浮于表面、仓促结束的研究,为了应付结题、成果验收做了出来,自然看起来毫无意义。

优秀的成果,大多都是时间打磨出来的,对一个科学问题的理解,常常要经过很多研究者的互相否定、互相传承、互相证明,这是科学认知的规律。

3. 如何看待做医生“临床水平一般,科研一定要强”?

上海的医疗圈,应该算全国最卷的。“三甲入职国自然起步”、“大三甲副高SCI10分入场”的故事比比皆是。

我认识很多复旦、交大、同济和我们学校优秀的“医苑新星”、“启明星”、“优青”、“杰青”们,我常常开玩笑说,上海医疗圈就是被你们这些人卷成现在这个样子。

但我见到的他们,并不是一条腿走路,几乎所有人都同时是业务骨干、是成长中的名医大家,归根结底还是他们努力,他们优秀。

但我更想说的是,他们只代表了一种道路,一种很窄的道路。

我们有临床好的医生,有喜欢做研究的医生,有医教研协同发展的医生,这些都是医学界需要的。

这个事情真正错在哪?

错在我们放弃一个单一标准的同时,却选择另一个单一的标准。错在我们认为一个医生不会做科研就不是好医生,或是,这个医生不会开刀不会看病也不是一个好医生。

我从来反对以单纯的科研评判临床医生,更反对单纯从临床能力去评价一个医生。

标准多元一点,放过自己,也放过他人。

4. 指标化、成果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

前段时间,双一流的高校名单公布,很多人唏嘘国内医学院大洗牌,老牌的诸如湘雅、白求恩、齐鲁等等都收获不好。

我理解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把评价量化更加公平,更加有方向。但很多东西,并不能量化,也没有合适的指标评价。

这就好比,在大多数指标上,交大和浙大医学院的指标领先于全国绝大多数医学院,但当问起你全国最好的医院是哪个的时候,你会回答哪里?

我曾经和学校临床管理处的一位老处长聊天的时候,聊到我们学校最宝贵的东西。他说,其实并不是名师大家,而是这个学校沉淀下来的传统和精神。

这句话听起来很虚,但他的解释是:

军医大学的学生我们为什么敢说素质过硬,因为我们培养的时候,一个一个过。考试挂科,考核不通过,没有学位证,结业走人。最多的时候,军医大学全国13个实习点,我们临管处一个一个去考核,一个一个去考试,我一年有6-8个月都在外面。我们三个附院的几个临床教研室也拼命啊,晚上抓着学生搞操作,雷打不动的每个月教学大查房、疑难病例讨论。你去看你现在手上的临床实习教学规范,就是我组织编写的。
军医大学的学生,之前是有过拿着毕业证书就登上了去老山的火车的啊。

一个医学院,或者一个医院,把指标做好看,把论文发好发多是容易的——专家引进、跨院合作、中外合作等等,这个时代最不缺的就是把“数据做好看”的方法。

但大到学校、医院,小到个人,底子里的东西,是骗不了人的。

学术界都是同行评议,你的本事同行都看得出来——水论文的人,终究是水上来的,换个数据指标,这些水可能也就不是水了。

所以,虽然像湘雅这次收获不好,但我仍然相信,正如我从身边很多认识的湘雅人身上看到的,他们的这股气还在,这份底子还在。

军医大学这几年的指标也下滑严重,我们也的确流失了很多优秀的人才。但作为一个还在军医大学工作的医生、老师,我能做的就是守住这份底子。


今天下班,和复旦几个今年的毕业的博士朋友一起吃饭,我说最近一直反思,

他们说,是在反思自己科研和临床选哪个吗?

我说不是,我反思的是,

作为一个医生,我的长处在哪里?我的这份底子是什么?


user avatar   zhao-lang-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方面,反映icu医生极其缺乏......


另一方面,反映出脑死亡的器官捐献需要非常慎重.....流程必须规范。

而诊断脑死亡的权限决不能下放。


最后,媒体和宣传部门,真拎不清轻重。

这种事情,做了就做了嘛,假装没发生。大家心照不宣的事情。

还大声讲出来,怕别人不知道么....



以前遇到有人写了一个宣传稿,

我一个上级对此的评价是:

别人拉稀拉了一裤子,

你去帮他把屁擦干净了,

这是一件很值得吹嘘的事情么?

你是想吹他们拉稀拉得壮烈,

还是想说你擦屁股经验丰富?


user avatar   zofee-6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居然有怎么又有本事的医生?能私自去手术室?还能找到麻醉师,手术室护士一起手术?我很好奇!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 1 月 26 日全球新冠确诊患者突破一亿?2021 年疫情会结束吗? 
  多地选派援沪医疗队驰援上海,全国已有上万名医护人员驰援上海,对当地疫情防控有何帮助? 
  耗材集采之后骨科和普外如何选择? 
  游族董事长被下毒身亡,如何防止、检查(是否)被下铊等毒物,若被下毒如何采取措施防止不可逆损伤产生? 
  如何看待人民日报刊文谈魏则西事件:遇到绝症,应坦然面对生死? 
  医生手术时聊天会影响手术吗? 
  医学生第一次上人体解剖课的感受是怎样的? 
  N95口罩能否通过喷洒酒精的方式重复使用? 
  3月22日意大利新增确诊病例5560例,新增死亡651例,确诊总数快突破6万,拐点到来还有多远? 
  2 月 23 日内蒙古自治区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40 例,目前当地疫情情况如何?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华为芯片断供 7 个月后,线下店几乎「无货可卖」,国内份额持续下跌?
下一个讨论
科研论文能不能全部投到一个论文池里面,然后期刊社自己去池里捞自己对口的文章?





© 2024-05-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