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界是讲究师承的。学生在各大高校和研究所从事领域相关的研究,对整个师门,甚至是研究方向的发展都是有帮助的。小的方面,相互之间可以进行学术讨论和合作,共同把研究做好;大的方面,在项目申请、论文评审等方面,相互之间也可以有一定的助力。或者说,从事某个领域的研究人员多了,那这个领域争取到更多资源的可能性自然会提升,发展也可能更好。国内好些大院士固定时间会把历年学生召集起来开学术会议,应该就有这方面的考虑。
但我实在不觉得“高校博导‘都’希望自己的博士生毕业后也去高校当老师”。偏工科的导师应当也会欢迎学生去业界工作,或者创业;社科方向的导师,应该不会反对学生从政。我还知道有些大佬挺喜欢把学生留下来去干高校或研究所的行政管理工作的。
导师也是有私心的,也是会看投入回报比的。
付出了时间和精力带学生毕业,发表的论文算是预期内的回报。而如果学生能进入学术圈,以后所带来的潜在的人脉、合作机会、友善审稿审本子、甚至是学生成长为大腿反哺导师的可能性,便是超额收益了。
而后面这些,除了毕业时候哔哔两句施压外,几乎不需要再付出额外的成本。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毕业的时候博士生手里可能还有一两个没完成的工作。如果继续在学术圈深造的话肯定会高质量完成,原导师的通讯作者身份也不会丢,而如果去了工业界,很可能就是草草了事乃至直接放弃。
甚至,由于学术圈比较看重传承,除了那种闹得特别僵的情况,一般来说博士生天然就和导师被绑定在了一条船上。你去找教职人家都会问你博士导师是谁,大牛的学生默认未来也能得到大牛的庇荫,反过来大牛的老师自然也默认能分一杯羹、鸡犬升天。
学术圈终归是个圈子。从导师的角度来说扩大势力范围就意味着更多的资源和权力。枝繁叶茂、桃李天下,去别的高校做个讲座开个会,都有自己的徒子徒孙接待,这不香吗?
当然了,希望归希望,毕业之际表达一下自己的期待是可以的,动用导师的权力施压就有些为人所不齿了。
我当年找工作的时候,导师想留我干博后我不愿意,为此生了挺大的气,还一度卡着我毕业。
后来我有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几个机会,一说到工业界他就不爽,直到我委婉地表示高校的offer快过期了再不去就只能去工业界了,他才终于签字放人。
签完字已经是年底,我打算等年后入职,他不知道哪里听说我还是要去工业界,还专门发消息怪我不讲信用,气得我怼回去说你签字签晚了错过了今年发毕业证,我虽然毕业了但是没有正式的毕业证入不了职好嘛!
出去被社会毒打一下,就知道外面的企业原来是会倒闭的,公司是会裁员的,周末是要加班的,平是要大小周轮流上的,周一到周五是要996的,
吃饭是要吃外卖的,裁员是没有补偿的,要你去打官司才有的,买社保,公司是按最低标准给你买的,
同事是会给你使绊子的,是会背后插刀的,
外面租房子是要钱的,房东是黑心的,出门是要挤公车地铁的,你要是挤不上,你会迟到,迟到你是要扣钱的,
然后你每天花在通勤上面的时间是2-4小时的,每周或者每个月你可能要出差,
对了,不管你是从事什么行业什么岗位,你一要伺候你的老板,二要伺候你的客户,你要会说话,你要会办事,你要能应酬,你要认识到你的那份工资里,有一大部分是用来买你受气的,
最后,没有寒暑假,节假日也没有三倍工资,公共假期和你没什么关系,就是说别人至少调休放7天,你调休你只放三天那种。每个月工资是第二个月的15-20号发。请假是没有工资的。还要扣钱。
看病你要专门等星期六日才能去的,但是星期六日医生也不上班。
所以,如果你考上了公务员,上面的那些就与你无关。
不然,你老老实实呆在高校科研圈,比99%的社畜活过得好。你离开了高校圈,出来社会,你就是那99%里面的一员,你想回去做那1%,就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