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至于。
真的美食荒漠也就北北京,南深圳,中杭州。
这三个地方有啥特点呢。1,本地的传统食物极其难吃or根本不存在,或者外地人根本接受不了。2,城市爆炸式发展,90%的人对这个城市饮食的印象其实和这个地区的饮食传统一点关系没有,说白了吃的都是快餐。3,房价贵,导致人工和租金也贵,面向大众的餐馆拼命走量,哪怕它之前是个高档餐馆,比如楼外楼,广州酒家的早茶。
这一切的结果就是,你出门吃饭,大概率还不如家里做的饭好吃,甚至不如家里买半成品菜加工了好吃。用料质量之差,配菜之贫瘠,味型之单一,做法之漫不经心一家赶一家。当然,其他城市的快速发展区也是一样的,例如长沙的北辰三角,成都的…叫啥,开发区是吧,很多it公司的那个地方。
例如你在杭州,吃饭三步走是这样。打开外卖软件,哇,铺天盖地的料理包,什么烤肉饭韩式炸鸡汉堡卷饼。(出门吃街边小店同)那我不吃料理包,我出门吃点本地特色。出门一看,面馆,坐下点了一碗杭式面,吃了一口,酱油汤猪油烧碱面,吃不惯。那我去饭店吃,找了一家日料/连锁杭帮菜/茶餐厅/火锅,料理包:哈哈,还是没逃出我手心。甚至兰州拉面的大盘鸡都是料理包的,五到十分钟就能上菜。和直觉完全相反的是,你去西湖景区深处,无论是餐厅还是农家乐,点几个菜吃还是不错的,价格稍微贵点。例如三台山路,梅家坞,叶马,德明饭店那附近,高档的金沙厅紫薇厅之类。因此我这个回答里的评价也不会包括这种一顿饭四位数以上or开车20公里去找的餐厅。
像中西部一些城市,比如成都,长沙,它虽然也爆炸式发展但是来的人多半是同一个文化圈的,对本地食物品质还是有要求的,只要你吃的惯,品质本身没有问题。
像一些沿海或者牧区城市,海鲜,烧烤整上来,没几个人说难吃的。
像天津,我也不知道啥原因反正就特别便宜,怎么吃也不觉得亏。
像广州,上海这样现代化餐饮/市民文化的底蕴深厚,还能和香港甚至海外互相吸收长处。
当然最前面三点其实一些旅游景区更严重,如果说北深杭是荒漠,那边简直是核辐射区。点名批评九华山,鼓浪屿,石林。
怎么说呢
我这辈子吃到最好吃的麻辣香锅,是在吉林蛟河市出差的时候吃到的那家小小的夫妻店。
鲜香麻辣,金针菇入了味可口弹牙,鱼丸表面微微焦化带来的美拉德反应让人欲罢不能,方便面口感筋道底味十足,肉片鲜香酥嫩,一顿才要我二十几块钱,简直就是离谱。
回上海和同学在南京西路地铁站附近吃饭的时候,随便找了一个人流如织的麻辣香锅,可谓是味如嚼蜡,两个人吃了一百一十块。
说实话倒也不是上海的问题,在郑州街边老店,在蓬莱商业广场都吃过一回麻辣香锅,但基本和“香”这个字无缘。
我觉得可能是有的老板,他一直拿自己当厨师而不是生意人看吧。
不比以前了,那时私房菜啥赶脚,你们年轻人是没赶上啊;小吃嘛,小地方花样翻新,大地方少人问津。
如果你要把美食定义为传统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大城市确实不如小城市。但是如果你单纯定义美食,那大城市完全吊打小城市。
如果我想吃最好的法国菜,那只能去北京上海找找,省会也有,但是小城市还真不一定有。
如果说法国菜比较常见,那如果我想吃卢森堡菜,估计如果北上广深有就有,没有就没有。
你试试说出一道菜在北京是没有的?福建小吃?粤式早茶?新疆烤羊肉串?内蒙古烤全羊?还是山东煎饼卷大葱?可以说几乎是没有北京吃不到的。
真要说粤式早茶,广州的点都德,陶陶居就很好吃?并没有。但是凭借物美价廉,它们就能够打败广州酒家,伴溪酒家开满广州。都是预制品,现场加热而已。你吃到口中的排骨可能是三百公里之外的郁南县腌制的,虾饺可能是东莞的某食品公司流水线生产的。这种粤式早茶,广州就比北京正宗?
关键不在于城市大小,而在于你能不能找到地方。
真正的美食,往往不在闹市区,不在商业广场,也不在步行街。
而是隐藏在某些不为人知的角落里,或像蓬莱岛一样,只会在某个神秘的时间里出现,如半夜十二点之后。
所以到一个地方去寻找美食,一定要多问问本地人。
而不是直奔高大上的餐饮一条街。
越是好地段,越难吃到正宗的美食。
就像某城隍庙的包子,排个长队,买了一吃,那叫一个难吃,至于贵不贵反而是其次了。
但是再繁华的都市,也会有物美价廉的好去处。
有时候,一拐弯就可能别有洞天。
只是一般人找不到这种地方。
而一般人去吃的地方,都是人挤人的地方。
就跟我们在网上买东西一样,都是奔着李子柒去了,头部集中。
可是问题就来了。
餐饮不同于工业化生产,越是真正的美食,越需要时间的发酵,越需要一种心境。
真正的美食,有点类似于手工艺品。
一旦需要大量生产,一定会平庸化,肯德基化,快餐化。
所以那种流量大的地方,本质上就是扼杀美食的地方。
某种意义而言,美食是一种慢节奏的生活,充满人间烟火气,有着田园牧歌式的气质。
……
我记得有一次老家的朋友去少林寺玩,中午在路边摊吃了碗烩面,觉得太好吃了。
于是晚上专门进城去找了一家高大上的烩面馆吃烩面,结果失望而归。
所以不止是省会及以上的城市如此,其他城市也是一样,那种看上去流量很大的餐饮聚集之所,往往吃不到真正的美食。
如果说一线城市,你可以说是因为房租太贵了,但是三四线城市呢?
如果是房租问题,那么物价提高就是了,并不应该影响美食质量。
所以有些隐秘的高端会所能提供天价的真正美食,譬如传说中的北京某某某,上海某某地。
而你想在大城市里吃到真正的美食,要么是那种极为高端的地方(中产阶级只能仰视的地方),要么就是某个小胡同里。
不管是哪一种,都是处于一种神秘的状态。
所以,觅食觅食,美食是需要寻觅的。
当年有个同事,二代,很闲,整天搜集各种美食,还列出表格来,哪个犄角旮旯有什么,甚至标注时间,哪个时间段才有。
让我想起陆文夫的一篇小说《美食家》,推荐大家去读一读,真的很经典。
那才是我印象里的美食家的样子。
很多时候啊,美食不止是一种食物,而是一种生活态度。
你觉得是美食荒漠,只是因为你穷而已。
所谓“美食荒漠”的北京,入围黑珍珠的餐厅就有113家。
作为对比,毗邻北京餐饮风评尚可的天津只有10家。
当然,如果你认为小城市的美食平均水准比这些餐厅要强,那么我无话可说。
因为很多大城市,比如北京、广州、深圳,尤其是深圳,它的街边小店可以看做工业园区里的食堂。
猪脚饭是给体力劳动者的窗口,猪杂汤饭是给低级小白领的窗口,连锁店是给中等小白领的窗口。
食堂窗口有什么美食?想太多了。
如果你肯多花点钱的话,大城市的美食其实是比小城市多的……
说句刺激人的话:这感觉是因为你消费能力有限。
“荒漠”一词是相对的,主要还是看你愿意为美食花费多少。
就说最简单的一个道理,手艺越好的师傅是不是更配得上高收入?那么是大城市收入高呢,还是小县城收入高?
在我们国家,最美味的料理通常只存在两种地方,一者是繁华的大都市,另一者是挨着优质食材的原产地。前者是贵族们的家常便饭,比如明星动辄一顿五六百的早餐。后者则是普通老百姓外出旅行尝鲜的好去处。
先说食材吧。
《舌尖》最出名的一句:最顶尖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式。这句话说的是迪庆香格里拉的松茸。当地人只是用最简单的酥油,在热锅中融化后,放入松茸切片炙烤,便可以激发出那种浓郁的香气。
按照《舌尖1》的描述,2012年,一只松茸在迪庆的收购价是80元,空运到日本是700元,在大城市里一份炭烤松茸可以卖到1400元。现在小10年过去了,价格只会更贵。
我昨晚请朋友吃饭,在大渔铁板烧点了两份松茸汤。大渔是日料自助餐,虽然选用的食材都是些龙虾鲍鱼海参鹅肝松茸这些,但再怎么说也就是自助餐不限量,300多一人,肯定舍不得给你用那么多。
这份松茸汤必须趁着热喝,头两口你能品出松茸的味道,到后面就寡淡了。我掀开盖子一看,松茸就只有小拇指头那么丢丢大小,其他的味道是虾仁等材料提炼出来的。
你说大城市是美食荒漠吗?按照这份松茸汤来算,那确实是。
你说大城市没有好吃的?炭烤松茸我也试过,一筷子下去就明白,贵有贵的道理。
我去过很多地方旅行,关于吃的,最喜欢的地方是四川和潮汕地区。川菜取调味,粤菜取食材。
在汕尾的红海湾,我跟同学一起去了一家没啥名头的小店。那时候是刚过完年,红海湾景区几乎没人,小店虽然开着门做生意,但是只有我们两位客人。
同学说很抱歉,本想带我去当地一家叫“蓝波湾”的饭店试试蒸汽海鲜,可是没开门。只能随便找一家。
我见了老同学就很高兴,对于吃的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期待。可这家不起眼的小店却让我停不下来筷子,吃了个肚儿圆。
点的都是海鲜,具体哪些菜记不清了,只记得有马鲛鱼,5个菜200元出头。但我知道,如果是回深圳关外吃这么一顿,500起步。去罗湖就更贵了,最少800元。
潮汕菜的特点是取食材之鲜,尽可能保留其本味,所以海鲜多是清蒸,再搭配些调料蘸汁。
大家觉得小城市美食多,这点不假。可是大部分时候不是因为烹饪手法,就比如海鲜,需要什么手法吗?它的美味,只是在于食材又便宜又新鲜。
粤菜是食材本味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所以在广东各个地方都能找到大把大把的美食,便宜又好吃。
除了深圳和珠海。
我周三下午才从深圳回来。在深圳吃了一顿潮汕牛肉火锅。
正宗的潮汕牛肉锅底只需要牛骨炖开,下点葱姜萝卜即可。可是我在深圳石岩吃的那一家,锅底加了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比如玉米、香菇,调料也是杂七杂八,比如蒜蓉、豆腐乳。
老板是正宗的潮汕“胶几人”,我好奇问,我经常去潮汕,为啥你这个锅底不按潮汕本地做法来,调料就配个沙茶酱?
老板哈哈在笑,让我先尝尝他家的手打牛肉丸正宗不正宗。
我试了下,Q弹,鲜嫩,有嚼头,绝对正宗。
老板说,不是他不愿意按照潮汕做法来,可是深圳这里很多人不喜欢那种滋味,觉得太淡了。他也是没办法,只能加些配料提鲜。
按照老板的意思,这种吃法,汤的味道是浓了,可是涮牛肉的鲜味寡淡了。
说完老板就去忙活了,他家的生意非常火。
其实老板说的这一点,我一直都清楚,而且也是我不喜欢深圳和珠海饮食的主要原因。这两座城市都是移民为主,居民们来自五湖四海。四川人要吃麻,湖南人要吃辣,安徽人要油重,广东人要鲜味,重口难调,只能一步步本土化。
从大众餐厅来说,珠海和深圳的口味做的往往不怎么地道。可是呢,越是大杂烩的,生意越好。之前石岩有一家川菜馆子,是我一个四川的客户带我去试的。他说自己在深圳十几年,就这家川菜馆子吃的惯。
然后……这家川菜馆子开了三年,歇业了。
我这话可能说的绝对的。地道的地方菜其实是有的,不过不太好找。所以我在珠海的朋友们请人吃粤菜,往往喜欢开个十来公里车,去隔壁的中山。珠海这座城市狭长,东西窄南北长,去中山非常方便。
深圳算是大城市,珠海可不算。虽然珠海有格力有航展有珠海港,一句话,有钱。但是这座城市只有200万人口,算不算小城市?它不一样属于“荒漠”?
别去较真珠海有哪些高档餐厅,我也去过不少。这里只能是从大众口味上比较。
珠海、深圳这两座城市,一来是移民。二来太年轻,没有自己饮食文化的积淀。大酒楼里不缺非常有意思的创新,可是价格也吓死人。
移民城市里,做的比较好的是上海。老上海本帮菜讲究浓油赤酱,口味算不得特别友好。可是这里涌入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带来了苏帮菜、杭帮菜,还有各种外国菜。经过百年的融合后,创造出新一代的本帮菜。
这便是历史的积淀。
北京这座城市倒是岁月悠久,可是前段时间还因为“饮食荒漠”和“乾隆白菜”上了一次热搜。
乾隆为啥喜欢吃白菜啊?
这不是明摆着的嘛,北方冬天太冷,在以前除了白菜、土豆和萝卜,其他蔬菜吃不到。那不就只能是变着法子吃大白菜?
如果再说说老北京有啥好吃的,除了烤鸭、卤煮火烧、爆肚和涮羊肉,我真想不出来什么。北京这个地方物产并不丰富,缺少了好的食材。而所谓的高档“宫廷菜”往往也是打着老字号的招牌,不思进取,比如仿膳、历家菜那种,早已被无数食客诟病。
老字号的宫廷菜和新锐的北京菜(其他地方融入进来的美食)都在抢着北京美食的招牌,打架虽然欢,可跟老百姓没什么关系。
一句话,卖的都死贵。
大家会觉得小地方容易出美食,这点说的不完全。只有越靠近食材产地的小地方,才更容易出美食。
福建晋江,中国的鲍鱼之乡,小鲍鱼一个才块把钱。做一顿佛跳墙,会很贵吗?
云南人吃菌子,吃到两眼冒星星也要吃。见手青很贵吗?
那,大城市真的出不了美食吗?
扬州算不算大城市?放古时候,扬州盐业绝顶天下,那是一等一的大城市。那时候来扬州做生意的大部分是徽商。他们从黄山地区带来了山笋和咸肉,经过扬州烹调技法的调教,两香问政山笋便进化成了腌笃鲜。
我就不提吃在广州,厨出凤城(佛山)这一说法了。
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是饮食文化发展的动力,只有老百姓能吃饱肚子了,才会想着怎么把东西做的更好吃。最顶级的饮食创新,往往都是出自大城市大酒楼的大师傅们。
一座城市的物产则是饮食文化的根基,再好的厨子也无法凭空变出来美食,所以我们中国的八大菜系往往集中于沿海(除了川、湘、徽),其他的都在沿海城市。
美食荒漠始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不单单说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也不是说纯粹由房租人工高低所决定。
我唯一解释不了的是湖北这个省份。凭什么两湖熟天下足的湖北居然出不了好菜?我始终想不通。
啊呸,湖北怎么没好菜啊。湖北嘉鱼可是跟山东寿光齐名的蔬菜生产基地。嘉鱼的藕是真正的做到了藕断丝不连,顶级。
可它们在地里的时候都是好菜,上了湖北的餐桌,就一般般了。最拿的出手的始终是一道排骨莲藕汤。
就挺可惜。
这个事我比较有发言权,作为餐饮创业者,咨询顾问,我们的日常工作之一就是不停考察各地餐饮市场。
这个问题我讲过很多次,这是大势所趋的必然。
不要一想到工厂就觉得洪水猛兽,工厂出品的产品,口味的确比超一流厨师用最好的食材烹饪要差(95~99分),但正规工厂生产的食品安全,卫生,便宜,稳定,至少能让大部分人满意(80~85分)。
那一些三流厨师,不讲卫生的小店,往往东西就低于60分了。
还有一些店,可能本来用厨师,产品也有80~90,但因为人员不稳定,比如生病,离职,闹情绪,过度劳累等等,都有可能导致产品口味从低于60~90之间波动。
那么一般而言,更多连锁餐饮,大餐饮会选择工厂标准化,一些小店,特别老板自己就是厨师的会选择用人工。
下图是我们金牌项目学员群的讨论,
同样是一线城市,我们先来对比一下广州和深圳。
因为美食是需要时间沉淀的,深圳是举全国之力发展出的奇迹,经济高速发展是可以拿钱堆的,靠政策支撑的,但美食,尤其是超级需要匠人精神的美食,是需要时间的。
深圳这个地方,没有根!!!
深圳餐饮很多,出名的餐饮也很多,但和广州比,差的就是时间的沉淀。
所以我们金牌项目敢落地深圳,但不敢落地广州。
那我们再来对比一下广州和顺德。
原因也很好理解,广州毕竟“贵”为一线城市,所以人工贵,房租贵,食材贵。
尤其是人工,老一辈还愿意认真磨练手艺,年轻人来钱的路子那么多,犯不上了。
再说了,这种大城市,外来人口众多,我来打工,目的是快速赚钱,能耐下心学手艺的,就更少了。
那必然一部分口味会流失,一部分会选择标准化。
未来的餐饮,一定会越来越多标准化,我个人作为餐饮创业者,也推崇去厨师化,因为厨师太难管理。
但美味是靠厨师传承的,未来厨师做菜,一定会越来越贵,越来越少,越来越远(也就是这一点导致了问题里说的,大城市不好吃,小城市藏龙卧虎)。
而工业化的菜才是我们老百姓的日常。
这没什么不好,让最优秀的厨师变成“厨师艺术家”,只要我们爱,就为他买单就好了。
以上。
我是 @小生意人康健
7年餐饮实体创业,4年餐饮咨询,全国考察项目。
欢迎点赞关注,一起学习餐饮创业那些事。
下边这是我们学员对产品的评价,简单实惠,没什么不好,非常适合快餐生意。
真的熬汤的话,会多消耗人多人工成本,一份快餐,都不用说卖50,那怕就是多加5块钱,消费者愿不愿意买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