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法区的知识了解的属实不多。 斗胆抛个砖吧
丹麦法区是指再英格兰,适用丹麦法律和由丹麦人控制的地区。
丹麦法区有几个主要城镇,约克,诺丁汉,林肯,斯坦福,莱斯特和德比,在丹麦法区,城镇化迅速提高。尤其是约克成为一座重要的维京式城市。丹麦人定居下来,也逐渐不再烧杀掠夺。丹麦法区还发行了自己的货币。
1.丹麦法规定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生命价值低于丹麦人,虽然阿尔弗雷德和古思伦签订的条约规定两者平等(从没施行过),但是在丹麦法区实际上 后者比前者地位更为高等。
2.不知道有多少丹麦人在丹麦法区定居。很多丹麦士兵商人娶了盎格鲁撒克逊妻子,但是具体有多少丹麦士兵与商人来到英格兰定居,根据现有资料无法知道。丹麦人早期是多神教徒,他们破坏了大量的丹麦法区教堂,有两个主教区彻底完蛋了(所以丹麦法区历史记载较少)。但是在信基督教盎格鲁妻子们的影响下,他们的后代逐渐基督教化了。
3.丹麦法区形成了独特的盎格鲁-斯堪的纳维亚文化。 因为某种意义上古挪威语和古英语是互通的,所以两者语言障碍并不大。很多古挪威单词被吸收进英语
古挪威语的单词后来被吸收进了英语:像是“法律”和“谋杀”的法学术语,以及they,them,their的发音,均源自挪威语。“臂”(Arm)是盎格鲁-撒克逊语,但“腿”(leg)是古挪威语;“妻”(Wife)是盎格鲁-撒克逊语,但“夫”(Husband)是古挪威语。
另外《维京时代与英格兰 北欧勇士征服英格兰的传奇和历史》没具体谈丹麦法区,但提到过一首叫做《哈夫洛克》的诗歌,但我没看过那首诗。可能会对你有所帮助
谢 @张清蕴 邀。
先占个坑,到寒假的时候把手头的资料整理一下回复给大家,据我所知还是有不少可聊的东西。
另外先简答一下题干: 1、存在; 2、部分地区有,程度不一样; 3、是的。
PS: 窝一月四号放寒假。
提前填坑。
对于第一点法律这块我了解的比较少,但丹法的法律与盎萨英格兰的习惯法存在很大差异。威塞克斯王室的埃德加国王(Ēadgār Engla Cyning)分别针对他的王国的两个部分制定法律,其中Ordinance of the Hundred[1](此处的“Hundred”指的是盎萨时代的一种原始议会)主要针对盎萨人占主导的地区;而Wihtbordesstan Code[2](中文译名是:边区法典)针对丹法区;法律文本见注释。
Niels Lund在他的King Edgar and the Danelaw[3]一书中指出埃德加国王向英格兰北方、东部的盎格鲁-丹麦贵族表示尊重地方习惯法,一部分人认为这是由于北方的斯堪的纳维亚血统的贵族为这位国王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上位支持,但另外一部分认为这只是由于埃德加生长于法律体系与北方的丹法区相似的东安格利亚故此登基后尊重地方习俗的表现。但是,这两者都足以证明丹法区习惯法的存在及其与盎萨地区的差异,且哪怕是针对丹法区制定的Wihtbordesstan Code 也破坏了当地习惯法。
喂鸡百科上有关法律影响的引文 Sokemen and freemen in late anglo-saxon east anglia in comparative context[4]则专门针对了埃德加生长的东安格利亚地区的所谓“丹麦法”,根据该地区萨福克等两郡(shire)完善的统计资料,东安格利亚存在比之威塞克斯更加自由的农村制度——威塞克斯的农民更接近农奴。该文作者Emma Day认为这一制度是受到定居下来的丹麦自由民士兵的影响,但是也有针锋相对的意见认为东安格利亚地区的天然条件有利于自由农民阶层的形成。(我猜是无处不在的森林沼泽、洼地海湾和较低的人口密度赋予了农民极强的自主性)
有关血统方面,如果要从分子人类学角度来论述的话简直难于登天,因为五世纪和七世纪渡海迁入不列颠的两波日耳曼人的始发地几乎是一致的。尤其是作为第一步主力的盎格鲁人和作为第二波主力的丹人,原聚居地几乎重合。2015年3月发布在nature 上的The fine-scale genetic structure of the British population[5]就犯了这个错误,该文作者认为当代英国人体内平均含有30%的盎萨基因,据此认为英国人与德国人共享30%的基因。这一论文既没有区分北海日耳曼人与当代德国人,也没有或者无法区分丹麦人和盎格鲁人,因此迅速招致了批评[6]。
好在虽然分子人类学家没法帮我们区分丹麦人和盎格鲁人,但我们还有考古和语言学证据。有关考古学证据的方面我已经在之前的回答[7]中提及,摘录信息如下:
Peter Sawyer在他的著作The Age of the Vikings[8]中指出丹法区可能只是维京人的军事贵族殖民地,仅有少量年轻的男性士兵来到此处。R. Bailey在他对英格兰东部和北部考古发现的总结性著作Viking Age Sculpture in Northern England[9]中指出了大量挪威人和诺斯-盖尔人[10]在英格兰北部“以约克郡和坎布里亚为中心”的地区定居的证据——此处的屋脊(Hogback)出现了明显的诺斯-盎格鲁文化融合的表征。而J. Kershaw在其论文Culture and Gender in the Danelaw: Scandinavian and Anglo- Scandinavian Brooches中指出的在东盎格利亚发现的大量具有北欧风格、但却使用了盎格鲁-撒克逊风格的配件的女性胸针[11]更是斯堪的纳维亚人(丹麦人)大规模、全方位移民的证据。
附图,斯堪的纳维亚-盎格鲁融合风格的雕塑在英格兰出土地区的分布图:
a,
b,
c,
d,
e,
有关语言方面的影响,在地名方面尤其显著。Morris在他的论文[12]中指出自公元867年到954年,约克郡被斯堪的纳维亚人殖民统治了近一个世纪。根据11世纪末的Domesday Book(末日审判书)中约克郡地名的记载,在约克郡西部,69%的地名起源于盎格鲁语言,其他的地名起源于北日耳曼语;在约克郡东部,有近50%的地名来自斯堪的纳维亚语言;而在约克郡北部,46%的地名来自北欧语言。
在约克郡以北的诺森伯兰地区,斯堪的纳维亚语言对地名的影响很大程度上被限制在泰河(?我不确定这里是否应该翻译成泰河,Tee river)以南,泰河以北则是幸存、破碎的诺森伯兰王国的残余。泰河以北的地区也缺乏吸引力,这里相对于约克郡来说可以直白地成为“山区”。
在丹法区地其他地区,斯堪的纳维亚语言对地名的影响也随处可见,下图标明了这些曾经的斯堪的纳维亚定居点:
综上,由宏观层面上的地名、微观层面上的雕塑和深入到生活层面的胸针等考古发现中,我们已经可以基本勾勒出斯堪的纳维亚移民在英格兰大规模定居的图景(这个我们在下一部分说);相比之下,Peter Sawyer的军事贵族殖民论就相对缺乏说服力了。
为了写得简短一点,下面我以Q&A的方式点出斯堪的纳维亚移民在英格兰定居的过程。
Q:定居行为发生在什么时期?
A:Loyn在他的Anglo-Saxon England and the Norman Conquest[13]中指出:丹麦人从九世纪末开始进入,挪威人从十世纪初开始涌入。
Q:定居者来自何方?
A:这是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一般主观印象认为定居者直接从斯堪的纳维亚而来,但事实截然相反。丹麦人主要从本土横渡北海从英格兰东北海岸进入约克和东安格利亚,挪威人从本土出发分别横渡北海进入约克郡或越过不列颠岛北端进入爱尔兰海沿岸各地,他们首先定居赫布里底群岛、奥克尼群岛、马恩岛、设德兰群岛、苏格兰西北部沿海和爱尔兰岛各地(这里借用 @曾志豪 的一张精美的地图),而后在定居点陷入战乱后才大规模渡过爱尔兰海进入坎布里亚和兰开夏(以及诺曼底)。此外Barber在他的The English language: a historical introduction[14]指出这个阶段中弗里斯兰人也参与了对英格兰的殖民活动。
Q:定居点的分布有什么特征?
A:自然属性的考虑被放在第一位,由于北欧人在英格兰享有行动自由北欧定居点一般都分布在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的平原和丘陵上。从民族上来看,丹麦人的主要定居点是东安格利亚、约克郡东部和林肯郡,而挪威人的定居点在坎布里亚、兰开夏和约克郡西部。其中位于东海岸中段的林肯郡是斯堪的纳维亚定居者最多的地区。
Q:定居活动是和平的吗?
A:早期定居活动是带有征服性质的,而晚期的定居活动则殖民性质更加深厚。
至于最后一个问题,在语言方面是否存在影响?
我可以给出肯定的回复,但还是不在 @路易·罗莎 和 @Seussischfolk 面前班门弄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