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韩寒执导,刘昊然、沈腾等主演的电影《四海》? 第1页

        

user avatar   Alex-ch-Yuuu 网友的相关建议: 
      

-

1、

电影的最后,放的是一首我很喜欢的歌,雷光夏的《逝》。但那个时候,我已经在走出影厅的通道里了,转过身听了一会:

只是不相信,这样简单的结局
只是怀疑起自己无悔的心情

翻到我在 2014 年为《后会无期》留下的三星短评:

算是为过去叛逆的梦买单吧~

八年过去了,我已经很难再为「叛逆的梦」而痴迷,但韩寒似乎正在逆水行舟。


2、

韩寒是一位作者。他的风格、个性,以及对人物与世界的观点。就好像法国导演阿斯特吕克说的:

电影创作家要像作家用自己的笔写作那样,用自己的摄影机去写作。

来到此时此刻的 2022 年,和 2014 年虽然也只隔了八年。但是这两个年份间社会议题和讨论方式的距离,至少我觉得已经非常遥远。彼时彼刻的社会,大家还在回味博客时代以来的青年气质:率性、叛逆、反抗、以一些不那么和道理但角度清奇的社会批判段子。比如《1988》里的这段:

「其实温水煮不了青蛙的,不要以为现实可以改变你,不要被黑夜染黑,你要做你自己,现实其实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强大,现实不过是只纸老虎……」
砰的一声巨响。孟孟赶在青蛙往外跳之前,一把用盖子扣住了锅,旋即把火开到最大,青蛙则在里面乱跳,我看得心惊胆战。
孟孟一手用力按住,一边转身直勾勾地看着我,说,这才是现实。

但现在这个时代的复杂度,显然已经复杂到韩寒自己也无能为力。《四海》就是明证。

这要说这部电影里,韩寒的最大变化,那就是两个:

(1)时间背景换成了当下,而不是《乘风破浪》里属于父辈的 90 年代,或者《后会无期》里他更熟悉,正值他青春飞扬和迷茫的 00-10 年代。

(2)他的男女主角,换成了一对尚未定型、在不断适应与调整当下时代和社会复杂度的年轻人。这不像《飞驰人生》或者《乘风破浪》,无论是张弛还是徐浪,都有足够的强大信念。

也许还有(3),那就是这主角不太像韩寒,他的心里没怎么藏着那些吐槽和小聪明。

而韩寒在他熟悉的地带依然发挥稳定,即在死亡和欠债发生前的青涩年代。自诩灵魂驻留在亭林镇的他,对于小岛青年的所思所想,显然是信手拈来的。投币点唱机、大排档和啤酒瓶、在海边大喊「金鳞岂是池中物」、年轻的摩托小子和服务员姑娘、将柯受良飞跃黄河那一瞬间而视作信仰……

而到了广州,社会议题必须浮上水面:高利贷把人逼上绝路、禁摩政策严厉到只能偷车、女性的职场困境、酒桌的戏言与现实的冲突(黄晓明那个盖茨比出场动作只能扶额=.=)、年轻人的求职困难、快餐文化下演出行业的困境……

没有一个议题得到了解答,甚至是男女主的尝试。但我不得不说,我认为不仅仅是年轻稚嫩的男女主角无法解决问题,更多是韩寒也没想到办法。


3、

当角色和创作者都陷入困境,剧情的走向开始荒谬起来。

两个人的表白与分手,在这样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里,在一堆历史问题都没解决的时候,这么快地选择分离本身就很不合理。刘浩存作为一个一辈子岛上没有离开过的女孩,光速转身成一个白领形象开始求职,还敢直接对着面试官一顿怒喷,也显然是编剧的异想天开。刘昊然的求职那干脆就是随波漂流,飘到哪儿工作就找上门,看起来还月薪不低。以及,甚至我觉得刘浩存有段时间丫就是写丢了……

更值得吐槽的还有女主的结局,这场摔车堪称灾难。既不知道其前因,即女主的动机如何,是不是想同时找回男主的摩托车与他本身。也不知道其经过,为什么就如此偶然地出现在这个地方,偶然本身就已经不够有说服力,这还是女主的命运就更不合理。最后也不知道其结局,这到底是不是女主的 ending。。。总而言之,说它是段无厘头的三无剧情毫不夸张。

联想到片子里的那些文化符号,我大致能够理解这男女主的最终「奋力一搏」与「毁灭」所代表的东西:

  • 《麦琪的礼物》:枕在男主的头边。欧亨利的名篇,讲述一对夫妻互赠礼物,但最终阴差阳错,彼此的礼物均成了无用之物。
  • 《了不起的盖茨比》:盖茨比以非法和灰色收入从小镇青年成为纽约富豪,试图追逐贵族女神黛西,最终失败并且发现所托非人,最后悲惨死去。
  • 《纵横四海》:童话一样的片子,但《四海》没有「纵横」。
  • 《逝》:雷光夏的专辑《2003》逝的主打歌,去看歌词就会明白。

但这种不计后果的奋力一搏,且不说在剧情上由于没有过渡而很难说服观众(毕竟男女主真的除此以外也没做什么别的事儿……)。在感性层面上,也显得过于古早了。也许在徐浪的身上成立,在张弛的身上成立,但在并不强势的阿耀身上,在千禧年的第二个十年,飞越珠江这样的英雄主义,以勇气解决一切,不光根本过不了演出项目的审核,也解决不了任何的实际问题。

同样是自杀式的飞车,《飞驰人生》的源头应该是《阿郎的故事》,即人已经老了,生活已经崩塌了(要么是没钱,要么是被迫害),如此操蛋,还有那么个孩子盯着你。那么没辙了,要么跟它拼了同归于尽,要么苟活于世。

但《四海》的男女主,明明还那么年轻,还有那么多问题要解决……而且到头来,韩寒在电影里提出的那些问题,穷追不舍高利贷、年轻人求职困境等等等等,又有哪个是光以怒发冲冠的气概能冲破的?


4、

最令我失望的,还是雷光夏的这句歌词:

只是不相信,这样简单的结局

回答上述问题是困难的,是复杂的,我理解。前几天我看到《十三邀》许知远采访罗大佑,80 年代的他在写《鹿港小镇》这样的歌,但到了这个岁数和时代,他的选择是《家III》这样的创作。虽然挺悲伤的,但未尝不是一种真诚的选择。

但韩寒的做法,是提出来一堆,然后自己逃回到与世隔绝的小岛上,即男主最后的选择。

这个小岛本应该是个「乐园」,它承载的是青春、美好、激情等等,隐喻是人生自然的一个阶段。但现在它只是作为与广州,与都市二元对立的批判符号存在,只让人加倍感叹,怎么可以把事情想得这么简单……

过于简单,是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问题解不开了,就逃避;结局想不清了,就巧合。

一个侧影:对小岛上的青春戏信手拈来,就足足拍上一个多小时,可主旨应该在都市啊,叹息。


5、

看到电子骑士老师 14 年对《后会无期》的短评

作为公路片,不要说《杯酒人生》、《破碎之花》这样的国外佳作了,比之宁浩的公路片都还有很大差距。最大问题是故事的松散,随意,缺乏逻辑性和内在张力。人物,情怀,境界都浮在表面,全靠段子式的金句和刻意设计的幽默保持吸引力。不差,也无甚特别。[1]

很难想象,对于一个第四部长片的导演,这些问题在 8 年后持续存在。韩寒似乎没有成长,无论是剧作技法,还是对整个时代的理解。

可是我作为观众已经在默默离开。

参考

  1. ^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5805741/

user avatar   cheng-feng-po-lang-de-ye-y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电影按时长算含腾量大概是15%左右吧,就是个客串。不是纸片,是活人。如果按戏份算,10%以下。

所以。。沈腾是不是真的欠钱了,现在啥活都接。


user avatar   yang-shao-68-2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韩寒铁粉,每部贺岁片都必须支持。

我媳妇是刘昊然颜粉,这简直双喜临门。

目前评分很低,一分很多,我估计有毒,但我必须以身饲虎。

其实看了这些年我最大困惑就是韩寒为什么这么喜欢拍赛车。

虽然我知道他自己是赛车手喜欢车,但是毕竟这个题材每次贺岁来一次赛车飞出去主角人没了还是有点奇怪。

它不合家欢呀,而且受众也不广。

如果要说,我还是更期待《一座城池》和《长安乱》能变成贺岁电影。

………………华丽的分割线…………

好的兄弟们我看完了。

放心,不至于和大家翘首以盼的那样看完人就没了,还好还好。

聊这个片子之前先说说韩寒吧。

说道韩寒,其实绕不开郭敬明,很多韩寒粉丝一直瞧不上郭小四的。

但很多人没有仔细想过,为什么瞧不上小四?

其实这种厌恶是有具体指向的,那就是班上那些成绩还不错,喜欢和女生玩耍,写得一手伤春悲秋青春小说的优等生。

而韩寒代表的是什么势力呢?

是班上成绩拉跨,体育特长,长发披肩,我行我素,写得一手漂亮杂文的吊车尾。

这其实就是一个班级稳定的两极,不管你在哪个城市,你的记忆里一定能找到相似的对应人物。

但其实在我看来,韩寒和郭敬明都属于小镇青年的一体两面,他们的精神内核,或者说故事内核,都是小镇青年如何融入大城市的自传体。

一个来自四川自贡,一个来自上海亭林,都靠写小说出书打天下,后续都转职导演拍电影,靠着一些才华和一腔孤勇有了一些被利用的价值,对“大人”“大城市”本质上是一回事。

唯一区别在哪呢?在于审美。

郭敬明的审美不是差,而是过早商业化,他十几岁就开始学习迎合上个时代小镇青年的集体幻想,就是韩流、小资,精致优雅的都市生活,漂亮的韩版帅哥美女在大城市谈恋爱。

所以小时代到后期明显就整不动了,爵迹更是暴死。

不是他不行了,是这个类型走下坡路,这一套新的年轻人不吃了,老一代他的粉丝,也到了结婚生子的岁数,情绪上跟不上了。

韩寒在舆论上其实并没有更好过,不管是早期的叛逆,还是中期的代笔,还有转型导演后几部片子里大段大段的直男暴言,他的黑点并不少。

但他的审美,是稍微要上台面一些的,或者说受众稍微广一些,更接近普通人的接受范围。

但就像我说的,他太喜欢赛车了,以至于他一直躺在自己的舒适区,过分追求精致的赛车镜头与风景,导致故事结构的过渡松散和碎片化。

2014年,韩寒以一部《后会无期》踏入电影圈,不被看好的公路题材拿下6.29亿照片总票房,8年时间里,他执导了《乘风破浪》(10.49亿)《飞驰人生》(17.28亿),监制了《扬名立万》。截至2月1日17点,《四海》总票房突破了2.36亿,位列春节档第二,排在第一位的则是主旋律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

在《四海》的一条短视频宣传中,韩寒称“在这个年代,能够在声音跟影像上,多留下些内燃机时代的摩托车的真实的声音,我觉得还是挺有必要的”。

他会觉得市场认可的话,那就可以继续任性的自我表达,并非我刻意迎合市场,而是我知道如何巧妙的在观众喜闻乐见的东西里穿插我想表达的东西。

软乎热腾腾的东西你们吃下去,里面冰冷坚硬的部分,是韩寒的坚持。

这是他引以为傲的武器,他既懂赛车又懂金句,既懂写作又有比较不错的镜头审美。

他知道自己拍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影剧本,可能在专业的编剧眼里是缺少打磨或者甚至是不及格的,但这些年他总能靠着自己那点小聪明,小机灵,小伎俩,把观众绕进去,情绪先行,BGM选对,他总有很多办法让事情勉强撑住。

这就好像一个根本不懂PPT制作的文员,靠着模板网站和不错的审美,愣是在岗位上撑了许多年没被领导发现。

但电影的本质,还是讲好一个故事。

在这件事上,如果韩寒迷失了,他与郭敬明就没有区别。

前几天碰巧看到一个电影大v写到这样一段话:

“在你坐下来打开笔记本的时候,无论你是个导演还是个厨师,你是个作家还是个赛车手,你要明明白白此时此刻,你的角色是一个编剧。”

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看到“你是个作家还是个赛车手”时就会会心一笑,知道他在批评谁。

《四海》压根不是贺岁片。

这是一部披着喜剧外皮的小镇青年伤痛文学纪录片。

以往好歹还用一些段子糖衣包装下,这次直接中段开始露天直给。

哪个小镇青年想不开,过年吃完年饭,领了红包非得来电影院看一波小镇青年怎么惨怎么意外去世…

有这功夫去打打桌球,唱唱ktv不好么…

小镇青年冒险记,兄弟、赛车与女人——被观众们戏称为“韩寒电影三件套”,在《四海》中全部具备。

他的故事,从小说到电影,从东极岛到亭林镇,从巴音布鲁克到南澳岛,一直都是小镇青年驾驶交通工具,到大城市去冒险,要成就一番事业,最后经历了很多故事回到原点。

从0开始,又最终归于0。

以下内容包含剧透,谨慎阅读。

先说缺点吧,我觉得本片最大的败笔主要有三个,排名不分先后。

第一个就是女主选角。

首先刘浩存身上的争议大家都知道,这直接给电影背负了很多的负面和压力,很多人直接看到刘浩存主演就1星不看。

但这其实只说了一半,另一半是那些顶着刘浩存的buff去看的观众。

哦我顶风冒雪大年初一冒着挨骂危险相信你韩寒看这东西,你冒天下之大不韪选这个女主,加上你又是一个那么擅长拍女主的导演,应该能让我平复这些怨气吧?

结果刘浩存……是真的单纯的拉跨。

首先她的造型和样子,完完全全就不符合小镇穷困女青年的要求,不论脸上涂多脏,身上穿多差,一眼就看得出是大城市养尊处优白富美。

再加上她的脸很奇怪,侧颜能打能看,正面完全就不行。

虽然不是网红脸,但却和“小镇青年”这个关键词毫无关系,看一次出一次戏。

再加上她僵硬到爆炸的表情,全程大部分场合,就是冷着脸在那傻愣着,或者傻笑。

如果你觉得只是不好看,那可能是见仁见智的缺点,可韩寒电影有个特别重要的事情是,他的很多金句是需要主角念白的……

台词功底……最关键的台词功底,刘浩存基本上是负数……

这就导致大量的女主台词和旁白,由刘浩存完成时,整个电影院都弥漫着尴尬。

没有任何情绪,没有任何状态,就是读台词。

“这不是你的错,是门的错。”

“这个塔看起来好像,一个塔……”

这种台词能读得像高中课文朗诵一样也是就此一家了。

我能听到后排的小姐姐在用沙市方言吐槽:

“她到底在说啥?怎么这么尴尬?”

其实这个选角我完全能想象,因为韩寒一直就是选当季最新鲜的食材完成他的电影。

目前市面上刘昊然+刘浩存的确是一个正常选择。

我这里可以大胆预测下,他下一部电影应该是易烊千玺+张子枫。

其实这里我特别想说,如果用张子枫来演这部戏,能抢救回来很多。

至少比现在强特别多。

第二个是中段剧情的拖沓。

其实整部电影你说拉不拉,拉。

是不是1星电影?是不是敷衍了事。

真不是。

尤其你看过唐人街探案3你就能明白,导演瞎拍敷衍你,和认真拍搞砸了,其实还是有区别的。

韩寒没有瞎拍,他每个镜头都是认真拍的,但剧情垮了。

整部电影看下来,大剧情是能凑合用的,因为前面我说了,他的故事龙骨永远是小镇青年驾驶交通工具,到大城市去冒险,要成就一番事业,最后经历了很多故事回到原点。

你看过前面几部这里你都能闭着眼睛猜到主线剧情。

但他在前段错误的插入了过多的配角,导致整体剧情比例的失重。

比如冯绍峰饰演的抓赛车的警察,比如陈小春饰演的赛车手,你会发现拿掉对剧情没有任何影响。

小镇青年想去大城市,有太多理由,女主哥哥欠下的巨债完全足够推动了,根本犯不上来个警察正在通缉你抓你的剧情。

为什么这段拖沓呢?

因为你其实进入广州后,主角阿耀和女主其实是有很长一段打工挣钱的慢节奏的戏的。

你让紧张刺激的摩托车公路逃亡带着你去世界尽头一下子切换到舒缓枯燥的打工还债,摄像头和警察都跟闹着玩似的佛系旁观,观众受不了。

我们不妨复盘下:闯关跑路的男主被全岛通缉,带着女主摩托来到广州找xiuta哥求助。

这时十万火急的情况下,观众都在等待xiuta哥出手摆平。

结果xiuta哥变成了修塔哥,摩托车还被警察锁了。

前有警察通缉,后有放贷哥追击。

如此内外交困的情况?难道不应该找个地方避难么?

结果怎么就光明正大找工作慢慢还债了?

垃圾车上睡着意外被带到破旧游乐场,偶遇乔杉扮演的落魄游乐场老板。

结果这老板见一面就开始预支工资让男主买项链表白,还一个月开大几万的工钱,还有办法组局万人珠江飞跃演唱会。

这到底是哪来的财力和人脉?

全程为了“小镇青年飞跃珠江”这个美妙意象,完全不顾任何合理性的让所有人为了这个目标服务推进。

让观众的观影体验变得支离破碎和莫名其妙。

再一个,陈小春作为小镇黑恶势力请来的小代,除了让大家怀旧下《头文字D》的秋名山车神,唯一意义就是教导男主车技。

可这里男主的车技修炼并非线性的,整体剧情也非练级打怪,过一会就去铁笼子里表演特技了,这一段修炼就显得突兀和赘余。

当然全片更赘余的剧情,是几个月的打工还债。

又枯燥又冗长,而且不明所以。

这一段我看到劝退差不多十几个观众,这可都是过年花了几十块买票,现在直接不看了。

如果要做减法,完全可以调整成:

1、小镇青年在本地练成一霸,追女主多次未果恋人未满,女主和哥哥因为恶势力从中作梗导致酒吧被烧欠下巨债。

2、为女主还债赛车偶遇童年偶像代打,落魄偶像教育了他,并鼓励他去大城市赚大钱。

3、到了大城市,童年偶像居然怂恿自己去做替身,为自己做假,气愤之余男主看到女主和疑似大城市高富帅约会,伤心之下答应了。

4、原来女主其实是为了帮男主争取到最新款赛车,然后路上偶遇车祸住院了。

5、男主飞车失败,受伤,恢复后回到小镇照顾女主。

这里韩寒明显出现了剧情设置的放飞自我,玩嗨了,搂不住,但是又得往回搂,所以有了一段特别长的无聊剧情,这是不能接受的失误。

第三个是死亡的过度使用。

死亡在贺岁片中,本来就不讨好,合家欢嘛,过年嘛。

但你细想,韩寒的四部片子,看起来是喜剧,大部分都是悲剧内核。

死亡与失败,一直伴随着主角,只是通过过程中韩式喜剧去冲淡这份情绪,伪装成合家欢,骗你看完。

可这次韩寒的笑点设置出现了严重的比例失调。

以尹正扮演的周欢歌的死亡为分界线,前半段是正儿八经的贺岁片,半部好戏。

后半段突然就文艺片直给了,不演了,毒鸡汤往你嘴里灌。

说道周欢歌的死,其实我很感慨。

因为在上一部作品《飞驰人生》中,最让我出戏的剧情,就是尹正的不死。

你仔细回顾琢磨下:为什么沈腾那么用心和尹正他们折腾半天搞来的赛车要在赛前侧翻,为什么尹正要受伤无法出赛?

是因为……结局需要沈腾开着车从巴音布鲁克飞出去……摔死。

如何让他摔死?没有副驾驶,没有人指路,所以才会压到螺丝。

如果尹正在车上,沈腾想死都难,如果尹正在车上,结局就不是悲壮,而是坑队友,就不纯粹了。

所以尹正的不死完全是为了沈腾更好的死。

到这一部恰恰相反,尹正演的周欢歌必须死。

他不死,剧情没法由喜入悲,阿耀和周欢颂没法突然落魄,一切主线都无法推进。

他必须死。

可他的死情绪太重也太早,直接导致后面出现了大段笑点的空档期。

最关键是,他的死让观众对电影基调有了预判。

这不是欢乐贺岁片,这里是会死人的。

这直接弱化了女主死亡的冲击力。

试想一下,如果全程都是小镇青年其乐融融对抗生活的不容易,大家虽然日子苦但依然很乐观,最后女主的死就会瞬间把情绪引爆。

可它前半段用尹正的死,直接把结尾的爆点提前释放了。

就没有那种状态了。

过早图穷匕见的韩寒,没法让观众的屁股坐在椅子上,看他完成后半段的叙事。

这就好像春晚小品从中段开始起BGM煽情……你让观众还怎么笑?还敢笑么?

而女主的死,在剧情逻辑上自洽,完成了主角阿耀奋斗目标的荒诞化。

要注意到,阿耀醒来的第一个镜头,床上放着的书是《麦琪的礼物》。

而阿耀与周欢颂的故事,正是麦琪的礼物的内核——彼此都为了对方牺牲自我,却让对方失去了得到礼物露出微笑的前提。

没有金色长发的玳瑁发梳,没有祖传金表的精致表链。

阿耀为了周欢颂加入车队,为了周欢颂去赛车被通缉,为了周欢颂去飞跃珠江。

而周欢颂已经在他飞到最高点之前,带着送给他的礼物在来看他的路上被接他的车车祸去世了。

对阿耀来说,他眼前的道路笔直,我爱周欢颂,我只会骑摩托车,我就用我这唯一的特长,把你要的一切带给你。

可这一切伴随着周欢颂的死,变成了一个笑话。

你没有目标。

你需要一个目标。

表达逻辑上是通的。

可对观众来说,刘浩存带来的巨大debuff,拖沓中部剧情带来的无聊观感,累积到最后高潮爽点你给我喂屎……

不带这么玩的吧?

这一系列东西累到一块,不崩是不可能的。

死亡在这部电影,至少作为贺岁档,被滥用了,太不合时宜,而且连基本的包装也没做,就直给。

是某种程度上的摆烂和赌博。

有人说狙击手和长津湖也不是喜剧啊?

可你是韩寒啊,你卖的是这一份东西啊……你这小镇青年的故事,本身也没有什么特别深刻内核啊……

所以这三个问题累计在一块,想不口碑崩盘是很难的。

你想想你过年希望去看机器猫剧场版,大雄为了娶静香天天加班,最后静香在来给大雄送宵夜路上被车撞死你是什么心情吧。

最后多聊几句我的个人感受:

其实对于小镇青年来说,唯一拿得出手的天赋既是幸运,也是诅咒。

对阿耀来说,他唯一的技能就是摩托车,唯一的朋友也是摩托车。

摩托车是什么样的运动?大家都能明白,韩寒更明白。

肉包铁,比上一部铁包肉的赛车更危险,是游走在生死边缘的运动。

而这样游走在生死边缘的人,到底如何去兼顾爱一个人的事情呢?

韩寒给出的答案其实很冷酷,那就是开着车,想办法在路上解决问题,解决不了,开着车,带着你的骨灰,在回家的路上唱起歌。

女主无病无灾时,开车就是耍帅接近她的手段。

女主遇到经济困难,开车是赚钱冒险的还债工具。

女主不在了,开着写着女主名字的车,在故乡的环海公路上继续驰骋,想念她说的话,幻想和她一起去抓螃蟹。

听起来是爱,但是似乎又不是,爱是一个和梦想平行存在的支线,无法阻止主角上路。

对小镇青年来说,得到似乎是一件太过奢侈的事情。

骤然失去和无法抵达,是韩寒一切故事的永恒结局。

我不好说这样对不对,我只能说这就是韩寒。

另外关于女主周欢颂,虽然刘浩存演的不行,但人设上是特别典型韩寒故事女主。

她独立坚强,不依附于男主,有自己的思考和执着。

从一开始看出男主暗恋自己喊哥哥来试探,到中期拒绝男主表白并拒绝他帮自己还债,再到后面独自工作面试拒绝油腻面试官都能看出,她虽然年轻,但温柔又坚硬。

但这样的她,在韩寒的故事里,永远是“莫名其妙”“无可阻挡”地喜欢着普通又直男的男主,只是喜欢的很隐秘。

在一些剧情需要的时刻,她的这份喜欢会成为她毁灭自己的陷阱。

这种“外柔内刚”的独立和“没有来由”的喜欢,是韩寒最喜欢的反差。

多说一句题外话,我观影前买了一个很可爱的可乐杯,媳妇说看完电影想带回家。

但是电影散场时那个杯子意外摔在地上,老虎头掉入黑暗的前排座椅下。

我说没事散场后我去拿。

媳妇说不用了,已经没有那种心情了,强行拿回也没有意义了。

不针对任何人,完全是意外,也不是生气,就是“不需要了”。

在韩寒故事里,女主对男主的种种付出,差不多也是这种态度。

女主的死,有人说太工具人了,但韩寒故事里死亡其实没那么可怕,死亡的意义就是为了共同成长。

为什么不是阿耀死亡女主骑着车回到故乡呢?

因为阿耀是一群小镇青年里最天真的那一个。

在韩寒故事里,一般都是早慧的,才华横溢的死的最早,留到最后的是最单纯天真的那个,带着所有人的记忆活下去,完成小镇青年长大成人的主题。

成长,就是从小时候立志纵横四海,到长大后历经千帆,学会四海为家。

死亡不是坏事,只是提前退场,活着的菜鸟才辛苦。

这是韩寒从徐浪的死中学到的东西。

在阿耀飞跃珠江之前,女主已经在黑暗中无声去世,是对他一切努力动机的无效化。

你喜欢的女孩已经死了,那样无意义的死了,你的一切冒险都是无效的,都是空虚的。

你做什么都没用,飞过去没用,摔死也没用。

哭,喊,绝望,怒吼,都没用。

所以你也根本看不到任何男主悲伤或者哭泣的镜头。

你信不信他即便知道女主的死,还会继续戴着竹蜻蜓完成这次飞行?

接纳并理解这样的生活,是小镇青年的宿命。

在飞跃的过程里,在最高的顶点,靠着天赋与运气走到现在的阿耀遇到了最大的逆风。

风向变了。

正如电影外的韩寒。

他以为自己可以继续凭借自己的才华硬顶过去。

得到的只是狼狈的落地与大火。

风向变了的时候,人多渺小?

靠着天赋一人一车走到现在的小镇青年,也有失灵折戟的时候。


再说说尹正这个角色的趣味性,可以说一切漩涡都因他而起。

在车队飙车时他袒露心事:我这一辈子最爱的是面子,有面子就很重要。

所以他借钱,开店,广结人脉,都是为了往上攀爬,最终出人头地带着妹妹离开这个地方。

所以他和男主的关系从最初的瞧不上“你没混过社会不懂规矩只配打杂”到后面看到男主车技后转换为“你果然有本事可你没把我们当兄弟”。

他对小弟跋扈,对能者谄媚。

也正因如此,他很在意阿耀到底是把他当兄弟,还是只是为了泡妞。

才有了阿耀自己灌酒,他们不醉不归,酒后游泳而意外而死。

可以说他遭遇的一切都是性格导致。

可男主女主,谁又逃的开这座小镇带来的“走出”压力呢?

在这种压力下,每个人都被迫出逃,而出逃的背后,你学了十几年摩托,做梦都在开车,可你要去的大城市甚至容不下一辆摩托车。

梦想破碎后,回归平凡和故乡,才是唯一的答案。

现实大多时候也是这样。

这些年喜欢韩寒,也是因为喜欢他带给我的小镇青年故事。

我不会和任何人推荐这部电影,这是你开出赛道应该受到的教训。

虽然这次搞砸了,但是不要紧,你只是用掉了一次机会,下次再来。

分享几个韩寒的经典结尾,大家感受下:

《长安乱

喜乐死后,我再也没有去过那屋子。我总能感觉有个声音在回荡,说,这是你的剑第一次见女人的血,肯定比原来更快了。当时我想一刀杀了小扁,因为那是喜乐最喜欢的玩伴,可是我觉得喜欢便是希望它在世上。而且我觉得,我才是喜乐最喜欢的玩伴,要杀就把自己杀了。
我看着满是血的床铺说:这是难逃的。
我相信这话是承上面我萌发的念头的。
喜乐让我很为难。在她看到的那部分里,我始终没有为任何事情痛不欲生,并且留下了一个包袱,让我不得不继续在这愚蠢的世界里生存。
不如我所想的,我还是记得自己把喜乐埋葬到了什么地方。这里将是我回忆里最恐怖的地方,我决定一辈子都不再去那里,有生的一辈子都不去看望。因我相信她早已不在这里。而我们迟早会再在一起给小扁剃毛。只是需要完成一些事情。而这些事情竟然不是江湖恩怨,只是把一个小孩带大。

一座城池

我说:“你看,我们这个方向是跑到城里的。明天一切都恢复正常了。你屁股对的方向是跑到外面的。我们要朝哪里跑?”
她说:“我们向后面。”
我说:“行。跑吧。”
我们跑了二十步,她停了下来,说:“转过来跑。”
我慢慢说:“我听你的。”
我们转过身,看见车队的尾灯。在我们的斜前方,火苗又变了颜色。我想我的眼睛突然习惯了黑夜,已经能看清四周的东西,或者说,只是能看见。忽然,我感觉身上暖了很多,我想,这不是我一个人的体温。我转身,在她耳边说:
“你是害怕了吗,还是别的什么?”

他的国》

天色已经完全黑了。左小龙去往泥巴留下的地址。前路不知道有多漫长曲折,但只要摩托车有灯光,就无所畏惧,穿过工业区。路灯映照下橘色的雾气又包裹住了大地,左小龙加快了速度,突然间。后面有一个光点,逐渐追近。
左小龙想。不能吧,我是在雾里开摩托车最快地。难道还能有人更加不要命,左小龙又加快了速度。他觉得雾气都被他骑过时候地风吹成了露水。掉落大地,但是光芒越追越近。左小龙的额头渗出了汗水。
左小龙心想,妈的,老子一定要甩了你。
前方地能见度已经接近了零,左小龙索性闭上眼睛。油门到底心里默数了十秒。这十秒里,他无比平静,他觉得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可以再追上他。
等他睁开眼睛。那灯光已经在他的身后了。
左小龙感叹道,这个人啊……
他慢慢停下车。后面地灯光也在后面慢了下来。
左小龙地手抉着摩托车。此时地雾太大了。如果多走几步。甚至都找不到自己的摩托车在哪里,但是他想去拜会一下在后面跟他飙车的朋友。他是在雾里开盲车唯一能追上左小龙的人。
左小龙心想。不是人啊。
忽然间。灯光熄灭了。等光芒再亮起地时候,已经在左小龙的身旁了。这是亭林镇剩下地最后地一件变异的大动物。
萤火虫忽然升起,围绕着左小龙转了几圈。落到了摩托车地尾灯上。左小龙把萤火虫捧了起来。小声对它说:你跟我走。去找到泥巴,我帮你把龙猫找回来。
萤火虫地光芒熄灭又亮起。左小龙附在它的光芒边上,轻轻说:你能发光。你应该飞在我地前面。



user avatar   wang-xue-song-61 网友的相关建议: 
      

韩寒在非现实情况里强调现实主义是很烂的讲故事方式

大年初一,去看了四海。

首先说下我的观点,这是一个整体上及其拉胯,没有讲好一个故事的电影。

其次它有一些句子和对话很有意思,梗有些好笑,但梗和梗的连接蛮生硬的。


但评价一部电影是不是好电影的基础,并不是看它有多少金句和笑梗。

从整体上是看是否讲好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讲得怎样,说实话讲得超级一般,它啰嗦,磨叽,又夹带了韩寒太多的私货。


剧情很简单,刘昊然饰演的吴仁耀在码头做摩托车特技表演,某天见到了多年不见的父亲吴仁腾(这种直白的谐音搞笑梗真的过时了,没记错的话韩寒二十年前的小说长安乱里就在用了),他暗恋餐馆服务员周欢颂,认识了周欢颂不靠谱的哥哥周欢歌,自己生活没有朋友加上喜欢周欢颂就加入了周欢歌的车队,搞非法赛车被点了,周欢颂背着周欢歌拿她身份证贷的高利贷,吴仁耀害怕警察找到,两人在广州想办法生存,吴仁耀得到了一个替身机会,替一个明星横跨江河,为演唱会造势,横跨失败,电影开始像放mv一样煽情,影片结束。


韩寒2010年在《1988》里说,因为我们没有经历周遭的艰辛,所以只会文艺的感慨。

这句刻薄的点评,可以用在这部电影身上,一个带着高利贷元素的故事,抛弃妻子和孩子的渣男故事,一个欺骗性质的故事,是有很多话可以说的,但电影都处理得太轻了,“文艺的感慨”太轻了,不是大城市和小渔村的对比,太轻了。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但太早获得太大的掌声雷动,其实也会被困在喝彩里,没有人告诉你,你讲的故事其实很烂,大家踩高捧低,趋炎附势,很难听到什么真话的,说好听的话那么容易,顺着讲就行了呀,为什么非要触别人的霉头呢,但听不到真话的世界,是非常狭隘的。所以古话里说起朱楼,宴宾客,楼塌了。在此基础上,洞悉世态炎凉,心沉稳下来,才能踏实地做好一个东西。


很讽刺的是,20年前韩寒18岁,在《零下一度》里写了这么一段话:真理往往是在少数人手里,而少数人必须服从多数人,到头来真理还是在多数人手里,人云亦云就是这样堆积起来的。第一个人说一番话,被第二个人听见,和他一起说,此时第三个人反对,而第四个人一看,一边有而一边只有一个人,便跟着那两个人一起说。可见人多口杂的那一方不一定都有自己的想法,许多是冲着那里人多去的。


创作可以很自我,但自我的表达是建立在商业之上时,很多东西必须客观地去评价,这个跨江摩托的失败是注定的——它是欺骗,欺骗成功属于是三观不正,虽然我有那么几秒也希望他成功的,天上时,他回忆时,头盔里刘昊然的眼睛亮一下时。但这样很难过审,所以只有被戳穿和失败两种结局,毫无悬念。

韩寒选择拍出来的是失败,人为不能控制的东西太多,例如风向,例如任何的意外,人算不如天算,这是理想化英雄主义的破碎。


但跨江摩托这样的表演,从现实层面上本就是不可能审批下来的,在一个不现实的情况里,去强调现实主义,是可笑的,也是非常偷懒的创作手法。现实主义的构建,在现实情况中构建才完整,例如非虚构写作,纪实性很强,又有文学创作的痕迹。


说回来,刘浩存也很神奇,她本人没什么少女感,但是马小远和周欢颂是有少女感和恋爱感的,她身上有一种势利和野心的杂糅,作为刘浩存时压抑不住,作为演员时却和角色融合得特别好,在小红花里是生命力和希望,在四海里是对大城市的渴望和早熟式的洞察,我想了一下别的女演员能不能演周欢颂,好像任敏和周冬雨的气质都不是这样,任敏更带一些破碎的顽强,周冬雨是善良的白纸,春夏更偏文艺挂。


十年前我就在看韩寒了。

他写的少女往往带着纯洁的偏执和玩世不恭的风骚,《像少年飞驰啦》《一座池城》《光荣日》里都有以性为职业的女性出现,后来他拍后会无期,出现了他理想主义的苏米。


《长安乱》《他的国》《三重门》里有漂泊无定的自由,和把酒言欢的江湖义气。


《乘风破浪》和《飞驰人生》都有那种父子情和赛车场上的速度与激情,这次《四海》里也有,韩寒特别喜欢拍那种曾经意气风发,后来落魄潦倒的男人,在四海里,沈腾饰演的吴仁腾会在和儿子大排档吃饭结账的时候假装拿起啤酒看风景,却会在走的时候塞给儿子一叠厚厚的百元大钞。这是韩寒表达男人之间的关系的方式,有戳到我,有时候可能会装逼:我年轻时闯荡四海,老了四海为家。有时候又会说真心话,儿子啊,我这辈子就这样了,但你可以过得更好一点。

还有笑眯眯地看着孩子说,你总有一天会长成一个渣男的,就像我一样。


韩寒的小说一直一直一直在讲同样的故事。

讲一个少年如何成为一个少年,是一个怎样的少年。

韩寒的电影也一直在拍同一个故事,讲不甘心,讲少年羞涩的爱恋,讲父子情,讲飞驰而过的速度和日渐消解的激情。

拍好了是自我表达的故事,永恒的少年感,拍不好就是夹带私货的差劲作品。


四海的影片开头,周欢歌对想表白的吴仁耀说他的表白方式,在浪漫和土鳖之间摇摆。

这个形容送给四海这部电影这个故事也很合适,它在浪漫和土鳖之间摇摆。


有一些浪漫,整体讲故事带着一些直男式的土鳖吧,韩寒的作品里一直有一些直男,小说里还好一些,他写书的时候直男式的发言因为带着少年气质所以更纯良,但拍的电影中的直男就带着格局的局限性和能力的平庸,每一部,有些瑕不掩瑜,有些瑜不掩瑕。


韩寒致死都想当一个少年,可从他获得新概念大奖到现在,已经过去太多年了。

一个拥有年少成名的才华,在适当的时机获得资本和声望的男人,不应该局限于一直拍文艺类mv电影的。

蛮可惜的,混杂了中年男人的自以为是玩笑的少年感,就像锅里热了又热的一碗肉汤泡饭,闻起来很香,吃起来一言难尽,它第一次吃的时候是好吃的,但也回锅太多次了,为啥不能做一锅新的呢。


user avatar   ling-chen-0dian-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1,劝退,请所有人都别买票,70块,亏成狗,我还买了俩!

2,不适合春节档,你一BE在春节档上映合适吗?我看到挺多小孩在电影院里。

*BE就是bad ending,悲剧结局的意思,对应的是HE好的结局。

3,以后沈腾电影,我都不支持了。含腾量低其实很多人都能接受,只要是喜剧就行,结果你来了一BE!

4,走出来的时候,很多人带着怒火。我说我以后不支持沈腾电影了,以及看到BE感觉受到了欺骗。旁边一个小姐姐说,对!中年男人心里都变态!我愣了一会儿才明白是在指韩寒,于是我点头:对,是有点变态了。

5,电影有可取之处,但不适合春节档,以及太碎片化了,而且反转式的毁灭以达到喜剧的效果,这个套路韩寒用很多遍了,我看很多东西出来的时候,电影还没铺垫,我就知道这东西要毁灭,比如烈火战车。

证明我看过。


user avatar   jian-mo-4-25-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刚看完,嘎嘎烂,沈腾不知道对电影情节有什么用,反正就客串十分钟吧,伊正出来会也死了,然后女一号也没出场多久就消失了,之后大幅度描绘刘昊然还高利贷的情节,然后女主出来的时候就是她死的时候,你甚至不知道这个电影想表达什么的,新年第一场电影八点四十就来看了,真晦气


user avatar   xi-meng-ni-si-k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感觉现在的观众有两波人:

只看沈腾,和不看刘浩存的

电影非常好看,不管什么叙事和演员,至少我看懂了一些东西,至少我觉得好看

这就是我的评价


user avatar   Marbu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现在小区打更的大爷都会说“电影最重要的是讲故事”了,在座的各位影评人没有一个是无辜的。

我对四海的评价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嬉皮笑脸和荒诞不经下面包含的现实关照让人不敢细说。但我们可爱的观众只关心“故事真实不真实”和“含腾量多少”。

这真是我们应得的。


user avatar   ying-piao-luo-jia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这不是喜剧,不是喜剧,不是喜剧!不要看见沈腾就当喜剧看,我就这么进坑的。拿着喜剧的预期坐那看,看到一半快睡着了。

其次,说是文艺小清新,我觉得也不是。故事情节各种矫情,还是那种中学生级别的矫情。基本上情节都能猜出来,思想上也没有心意,前面是小确幸,摩托少年和想开小排挡少女的海岛爱情。后面就是人不矫情死不休,欠一屁股小贷还硬要“独立”,说什么也不抱团,属于最后女主被怼河里都能让人有种“求锤得锤”感觉的那种。

经过仔细分析,变换各个角度给自己的票钱找借口(没借口就真的亏了呀),我发现,这其实是一部大制作的面向小企业主的金融教育宣传片。

没错,核心思想就是:杠杆穷三代,瞎浪毁一生。

全片的灵魂人物是:吴欢歌(尹正),一己之力带垮所有人,凭的是啥?既不重经营杠杆风险,又不重财务杠杆风险。开夜店就开夜店,飙车就飙车,非要酒后游野泳,一下把自己带走了。你自己走也没事,关键走前还放了杠杆,结果小渔排也被拉走,摩托车也没了。这叫啥?这叫失去生产资料。一家人在吴欢歌一顿骚操作下,彻底成了流民。

多么生动的案例,多么惨痛的教训。业务没玩好就胡加杠杆,自己完了还要连累家人,万万使不得啊!


user avatar   mu-rong-chen-xi 网友的相关建议: 
      

韩寒第四部电影《四海》,也是他的作品第三次征战春节档,对一个年轻导演来说,这本身就是一种:难得可贵。

从2016年开始,春节档就正式压倒了传统的贺岁档和暑期档,晋身为当今电影院线的头号档期,亦是中国商业电影的头等“必争之地”。

七天假期,每一天10亿以上的总票房收益,每一个小数点的排片,都是寸金必争。

每一个有志于在电影市场大展宏图的电影人,一旦在其他档期有了口碑票房双丰收的佳作后,那么他的下一部作品,就往往就跃跃欲试地要加入到春节档的竞争中。

作为一个知名作家与赛车手,“80后”一代最具知名度的代表人物,韩寒从2014年的导演电影处女作:《后会无期》,获得6.3亿票房后,同样获得了春节档竞争的入场资格:

2017年的《乘风破浪》(10亿票房),和2019年的《飞驰人生》(17亿票房),都是公认口碑/票房双丰收的佳作,其质感鲜明的作品风格,也赢得了相当多影迷观众的认可与支持,成为了春节档的常驻选手。

而他在2022年带来的这部新作《四海》,是极大胆的一次尝试

这是一部远比此前的《乘风破浪》和《飞驰人生》更具导演个人特色,更具自我展现的作品,某种程度上更接近于他的处女作《后会无期》。

韩寒邀请了同样是春节档的老熟人,年轻小生刘昊然,主演本片的“大男主”阿耀。上部导演电影《飞驰人生》的主演沈腾与尹正,在影片中分别饰演阿耀的父亲与好友。更有乔杉、周奇、張宥浩、冯绍峰、黄晓明、王彦霖、陈小春、吴彦姝、万梓良、赵子琪、高华阳等众多熟悉演员。然而,所有的主角和配角,参与这部电影后,都完全没有冲淡影片特有的个人特质:这就是一部【非常韩寒】的影片。

影片的台词和细节段落一如既往,充斥着“韩寒式冷幽默”的高级感,周而复始的玩梗,反复循环的打脸,导演用愈发圆融的氛围营造与剪辑转场,不断调动着观众的情绪,

观影时不断在“果然如此”的了然,与“居然这样”的意外中来回忐忑,大年初一里人海人海的拥挤影厅,充斥着不算响亮却此起彼伏的嬉笑。而时不时又产生一点点的共鸣,有了“小丑竟是我自己”的啼笑皆非。

明明片中的人物,在不断地遭受着各种意外、挫折、甚至失败,一个个小目标也是不断的落空,然而影片的煽情极为克制,因此丝毫不觉得哀愁,反而始终是一种“生死如常”“云烟过眼”的云淡风轻。

就在这种淡淡的幽默,淡淡的忧伤的叙事风格下,

讲述了一个孤独少年,感受友情的羁绊,尝试初恋的美好,为实现与圆满自己青春梦想的追梦之旅:

风景如画的小岛,呼啸的海风,巨轮的轰鸣,伴着日夕日落一成不变的生活,让年轻的荷尔蒙充满着躁动,

青春就是肆意妄为,无惧成长的残酷,正如沈腾那句“年轻人该浪就得浪起来!

小小少年,想要飞得很高,更高越高,那么就驾起自己的机车,满油上路吧!

冲破人生的牢笼,冲破无形的枷锁,即使是在钢铁丛林的闹市,也能找到理想的归处,实现自我的价值。

现实不能肆意妄为, 就让梦想四海为家。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天下之大,总有逐梦人的容身之所,或者就在伸手就可触及的不远处,只隔了一面短短的门墙。

其实熟悉韩寒导演个人经历与兴趣爱好的人,还能看到:

当年柯受良先生飞跃黄河的壮举,是何等轰轰烈烈,多少“80后”当时看到新闻直播后,没有燃起骑着摩托车,一跃而过,飞跃天堑的梦想呢?

继《飞驰人生》贡献了中国电影史上,教科书式细致描绘的半小时赛车场景,为此不惜烧掉了大半的制作经费,

这部《四海》同样贡献了精彩绝伦的摩托机车争竞赛,场面渲染力十足,

大量款式不同的经典车型惊鸿一瞥,飞驰电掣的机车互飙和摩托车特技展示,热血燃野仿佛身临其境。

而最后那场飞越珠江的华彩谢幕:

霓虹闪耀,万家灯火,全场的荧光棒摇晃,一座城市的千百万人们的关注,这是独属于一个20岁的舞台,男人至死是少年,此言诚不虚矣。

而尤其令笔者个人赞赏的是,影片登场中的每个都是平凡人。

在这部电影里,导演作为创作者,对他们的塑造都充满了“温情”:不是一味批判和否定,没有刻意丑化与羞辱,甚至言行举止都透着几分潇洒,但也绝不做罔顾是非的粉饰与辩解。

所有人都因为自己的行为,获得了应有的教训,该受到的惩罚一点不少,不存在对任何违反规则与非道德行为的美化。

这就是专属于成年人的洒脱:愿赌服输,犯错认罚,欠债还钱,天公地道。

包括男主角在影片结尾,不掉眼泪,没有哀愁,追忆梦想,怀恋故人,依旧自信洒脱地走完今后的人生路。

——与过去和解,为自我干杯。




        

相关话题

  《上海堡垒》的低质和失败,给中国科幻电影提供了哪些教训? 
  为何钢铁侠不需要翅膀便能飞行,而同样使用推进器的Baymax还需要翅膀? 
  如何看待《银翼杀手》导演炮轰超级英雄电影「无聊的像屎」? 
  美国队长为什么可以拿起雷神的锤子并召唤闪电? 
  周星驰电影《食神》结尾为什么要出现神话那一段? 
  有哪些让你们笑到头掉的沙雕电视剧(或电影)? 
  有哪些值得推荐的经典女性电影? 
  为什么我感觉豆瓣水分很大? 
  如果你是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的导演,你会怎么处理拍摄美军成功撤退的结局? 
  如何评价电影《大腕》? 

前一个讨论
叙利亚提前无缘世界杯后,叙利亚足协宣布解散国家队行政机关和所有技术人员,如何看待这一决策?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王晶指导的网大《倚天屠龙记之九阳神功》?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