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说法的源头是堀杏庵的朝鲜征伐记。其实简单查一查就能知道,织田信长去世3年之后,堀杏庵才刚出生;秀吉去世时,他才13岁,他哪来那么大本事去确认这件事?
无非自己编的呗。
另一种是佛罗伊斯日本史的说法,说“织田信长在统一日本之后,要建立一支舰队征服明朝,好分封给他的儿子们”以及“织田信长要神化自己、要让别人都崇拜他本人”,这些说法不仅是孤证,吴座勇一还评价道:这其实就是传教士捏造了一个不信神的暴君,由于自大而遭了天罚的宗教寓言故事,是出于宗教说教目的才这样写的。
几个月前还有人问我,徐光启的《海防迂说》里面提到“信长为人雄杰,多智略;前是六十六洲各有君长、不相统一,至信长征伐四出略,皆臣伏,无敢异。此人智计叵测,十倍秀吉;假之数年,必为我大患”。
这是不是可以作为织田信长有意侵略明朝的证据呢?
其实联系徐光启的上下文,可以看出他是只在介绍日本历史时提到了织田信长,为表示他智商胜于秀吉随口这么一说罢了。海防迂说成书时,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都死了,徐光启既不是与织田信长相关的当事人,海防迂说也不是织田信长时代的一手史料,他只是为了表明对方有这种能力,而不是动机,因此提示巩固海防的必要性,这怎么能成为织田信长要进攻大陆的依据呢?
秀吉作为拥有对外侵略野心的人,他的战略思想非常急于形成快速的统一局面,重视速度胜过质量,因此他大量安堵大名,目的就是为了在自己的寿命之内尽早出兵。而非织田信长那种稳扎稳打、全盘家臣化的战略方针。
在安抚被征服大名的时候,秀吉也曾多次画出侵略大陆的大饼,许诺未来对外侵略之后可以给予更多领地。而这在织田信长身上完全没有看到,也没有见到秀吉在集结资源时诸如二公一民等苛政。
从织田信长封的官上也能看出,对于一些暂时不切实际的领地,织田信长封的最远的也只是秋田城介和日向守,完全没有秀吉允许龟井兹矩自称的琉球守、台州守这种东西。
虽说没有执行不能代表没有动机,但织田信长的“动机”本就是传教士的一面之词,他在过程中表现出的计划更是完全没有(与秀吉极为不同),所以没有任何可靠依据证明织田信长有对外侵略的想法。也没有必要针对传教士的一句话展开想象,因为他们本来也经常说各种各样的胡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