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我们不愿意去相信《陈情表》中李密是真的想要侍奉祖母? 第1页

  

user avatar   laomaomanmanp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太多人看历史是站在今天的角度和立场去评价。

举个知乎上的例子,某个回答的评论区,我说卫霍出身外戚所以被古代人看低一等,不进武庙十哲属于正常,偏偏就有个愣头青跟我杠说卫青、霍去病战功赫赫怎么会低人一等呢,我跟他说这是古代人的看法,他说卫霍战功赫赫大将军冠军侯怎么会低人一等呢,我跟他说这是古代人的看法,你有意见找古人去,他说贬低卫霍是太史公是夹带私货,我说没错,但太史公的看法在古代影响极大,你有意见找太史公去,他说卫霍战功赫赫怎么会低人一等呢……

这没法聊。

只要查查就知道:李密出仕晋朝,历任温县县令、汉中太守。他不是不想在晋当官,而是真的要尽孝。蜀、吴的旧官在晋出仕的人并不少。《陈情表》里其实写得很清楚了: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而报养刘之日短也。人到七十古来稀,刘氏能活到九十六,即使在今天都属罕见,堪称人瑞——不过确实也没几年可活,不尽孝,可能就真的没有机会了。

年轻人可以无休止地讨厌父母长辈啰嗦、烦人,但到了三十好几四十啷当岁,碰上父母得个慢性病什么的,想一想就会明白:你跟自己的父母,连见面的时间可能都在倒数,是以小时计算了,哪有那么多精力去吵架呢?李密的祖母刘氏可能明天起床去看的时候就没了,还有心思考虑怎么应付晋朝皇帝?也许有,但肯定不是主要理由。

有人会问了,李密在上表之前几年不还在季汉当官,怎么到了晋当官就不愿意去了?

是因为距离。

季汉一州之地,当官也不会走很远;而晋当时据有大半天下,蜀地的官员很大可能要异地任职,走南闯北。那年头没有飞机,没有高铁,甚至没有高速公路,九十多岁的祖母不可能跟着奔波全国,如果有恙,李密也不可能很快赶回来,甚至异地任职后最大可能性是祖母去世后几个月他才能知道。这是大大的不孝啊。

汉朝号称以孝治天下,当官需走举孝廉的路;甚至皇帝的谥号,今人不少也弄错,不是惠、文、景、武……而是孝惠、孝文、孝景、孝武……除了高帝和光武帝,其余有谥号的皇帝个个带个“孝”。对“孝”道的重视无以复加。到魏晋时期,虽然已经是九品中正制,但实行之初在品第人物时仍然需要评行状、品行(虽然多数是走个形式),时人对品德的评价依然重视。如二十四孝故事中,先秦时期六个,汉朝时期六个,三国时期两个,晋朝时期五个,南北朝时期两个,唐朝时期一个,宋朝时期两个——从汉到晋这几百年就占了一半多。

所以李密的孝举在当时是得到广泛认可的。《晋书》有载,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华阳国志》载,事祖母以孝闻,其侍疾则泣涕侧息,日夜不解带,膳饮汤药,必自口尝

这感情是真的。

而事实也是:祖母在李密上《陈情表》后一年即去世,按服守孝两年后,李密即按时出仕。

所以不相信李密是真的想侍奉祖母的人,多半是用今天的交通和通信条件去猜想古人,觉得李密就是不想在伪朝当官、是政治态度,丝毫不考虑在古人眼中,年龄比较大时的生离基本上等同于死别。

理解了这点,再去读读古代的送别诗和近代李叔同的《送别》,才会明白其中的伤感: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user avatar   dai-wan-q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分两个角度来看,不要做二极管。

第一,李密到底愿不愿意侍奉祖母。

李宓,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祖父光,朱提太守。父早亡,母何更行,见养祖母。

李密父亲早亡,母亲改嫁,是祖母养大的,是个人总有三分感情,侍奉祖母合情合理。当然,我们要说论迹不论心。

事祖母以孝闻,其侍疾则泣涕侧息,日夜不解带,膳饮汤药,必过目尝口。

从实际行动来说,李密对祖母也是非常孝顺的。

吴主与群臣汎论道义,谓“宁为人弟”。宓曰:“愿为人兄。”吴主曰:“何以为兄?”宓曰“为兄供养之日长。”吴主及群臣称之。

李密出使吴国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孝道亲情的重视,即便这是一种政治人设,要维系这种人设也是必须要有相对应的行为的。

所以说侍奉祖母对于李密来说,无论从哪个角度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如果有人非要说李密压根不想侍奉祖母就是单纯给不出仕找个借口,那大家笑一笑就完了。


第二,李密拒绝征辟到底有没有政治因素。

那当然是非常有的。

先指出一个问题,认为李密不愿意出仕是嫌弃晋朝的,大概是只看了《晋书》而忽略了《华阳国志》。

事祖母以孝闻,其侍疾则泣涕侧息,日夜不解带,膳饮汤药,必过目尝口。本郡礼命,不应。州辟从事,尚书郎,大将军主簿,太子洗马。——《华阳国志·后贤志》

注意这个“本郡礼命,不应。”这还是蜀汉时期,是不是要说李密也嫌弃蜀汉?当然不是,因为“州辟从事”他就去了。

这种行为是自东汉以来察举、征辟制度下的一种政治作秀,其目的就是通过“征辟不就”来获取声望从而得到更多的政治资本。

均好义笃实,养寡嫂孤儿,恩礼敦至。常称病家廷,不应州郡辟召。郡将欲必致之,使县令谲将诣门,既至,卒不能屈。均于是客于濮阳。
建初三年,司徒鲍昱辟之,后举直言,并不诣。六年,公车特征。再迁尚书,数纳忠言,肃宗敬重之。——《后汉书·郑均传》

"养寡嫂孤儿"、“不应州郡辟召”、“县令谲将诣门,既至,卒不能屈”,是不是一模一样?司徒鲍昱征辟也不去,但是等到建初六年“公车特征”,马上就去了。

有人可能会说了,李密不是皇帝也拒绝吗?

复习业犍为,不应州郡、三公之命,方正、有道、公车特征皆不就。
永建二年,顺帝特征,诏告郡县督促发遣。厚不得已,行到长安,以病自上,因陈汉三百五十年之厄,宜蠲法改宪之道,蠲,明也。及消伏灾异,凡五事。——《后汉书·杨厚传》

杨厚连“公车特征”也不去,等到顺帝亲自下诏征聘,他一边“不得已”“以病自上”,一边“陈汉三百五十年之厄,宜蠲法改宪之道”,最终得以拜议郎,三迁为侍中。

董扶字茂安,广汉绵竹人也。少游太学,与乡人任安齐名,俱事同郡杨厚,学图谶。还家讲授,弟子自远而至。前后宰府十辟,公车三征,再举贤良方正、博士、有道,皆称疾不就。
灵帝时,大将军何进荐扶,征拜侍中,甚见器重。——《后汉书·方士列传》

杨厚的学生董扶,“前后宰府十辟,公车三征,再举贤良方正、博士、有道,皆称疾不就”,等到大将军何进征拜侍中,他就去了。

顺便一提,杨厚、董扶都是益州广汉人,可以算得上是蜀中先贤了,尤其是杨厚曾在犍为习业,而李密就是犍为人。

这种越是“征辟不就“就越受重视的现象非常常见,东晋人虞喜就是一个典型。

察孝廉,州举秀才,司徒辟,皆不就。元帝初镇江左,上疏荐喜。怀帝即位,公车征拜博士,不就。
太宁中,与临海任旭俱以博士征,不就。复下诏曰:"夫兴化致政,莫尚乎崇道教,明退素也。丧乱以来,儒雅陵夷,每览《子衿》之诗,未尝不慨然。临海任旭、会稽虞喜并洁静其操,岁寒不移,研精坟典,居今行古,志操足以励俗,博学足以明道,前虽不至,其更以博士征之。"喜辞疾不赴。咸和末,诏公卿举贤良方正直言之士,太常华恒举喜为贤良。会国有军事,不行。
诏曰:"寻阳翟汤、会稽虞喜并守道清贞,不营世务,耽学高尚,操拟古人。往虽征命而不降屈,岂素丝难染而搜引礼简乎!政道须贤,宜纳诸廊庙,其并以散骑常侍征之。"又不起。
永和初,有司奏称十月殷祭,京兆府君当迁祧室,征西、豫章、颍川三府君初毁主,内外博议不能决。时喜在会稽,朝廷遣就喜谘访焉。其见重如此。——《晋书·虞喜传》

虞喜确实是真的不想做官,终身研究天文学,但是朝廷对他的重视程度却与日俱增。

这一套察举制体系下的政治作秀对当时的士人来说就是家常便饭,《魏舒传》更是直接挑明了说“劝令不就,可以为高。

年四十余,郡上计掾察孝廉。宗党以舒无学业,劝令不就,可以为高耳。舒曰:“若试而不中,其负在我,安可虚窃不就之高以为己荣乎!”——《晋书·魏舒传》

在当时的士人看来,这种“征辟不就”的行为就是且高且荣,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史书中有许多“征辟不就”、“察举不行”的例子,因为这就是一种荣耀。

并且这种荣耀受到广泛的认可,按理来说,“征辟不就”代表这个人没有担任这个官职,那自然是不作数的。但按照当时的社会认知,甚至可以用不就的官职来进行称呼他。

高尚寡欲,弱冠知名,州府交辟,并不就。兄充为骠骑将军,劝其令仕,准曰:“第五之名何灭骠骑?”准兄弟中第五,故有此言。充居宰辅之重,权倾一时,而准散带衡门,不及人事,唯诵佛经,修营塔庙而已。征拜散骑侍郎,不起。年四十七卒。——《晋书·何准传》
主人曰:“皇帝嘉命,访婚陋族,备数采择。臣从祖弟故散骑侍郎准之遗女,未闲教训,衣履若如人。钦承旧章,肃奉典制。——《晋书·礼志十一》

何准“征拜散骑侍郎,不起”,且一辈子没有出仕,但何琦却用“故散骑侍郎准”来称呼他。

车骑将军桓冲闻其名,请为长史,驎之固辞不受。冲尝到其家,驎之于树条桑,使者致命,驎之曰:“使君既枉驾光临,宜先诣家君。”冲闻大愧,于是乃造其父。父命驎之,然后方还,拂短褐与冲言话。父使驎之于内自持浊酒蔬菜供宾,冲敕人代驎之斟酌,父辞曰:“若使从者,非野人之意也。”冲慨然,至昏乃退。
去驎之家百里有孤妪将死,谓人曰:“唯有刘长史当埋我耳!” 驎之适往候,值终,为治棺殡。——《晋书·刘驎之传》

刘驎之并未出任车骑将军长史,终身不仕,但百里外的孤妪也称呼他为“刘长史”

再比如上文提到的虞喜,他曾被华恒举为贤良,但不去。而何充上疏却称他为“前贤良虞喜”。

伏见前贤良虞喜天挺贞素,高尚邈世,束脩立德,皓首不倦,加以傍综广深,博闻强识,钻坚研微有弗及之勤,处静味道无风尘之志,高枕柴门,怡然自足。——《晋书·虞喜传》

可见这种“征辟不就”的行为有广泛的社会认同,成为了一种提高身价的官方评价。

所以说,李密的侍奉祖母并非不想做官,恰恰相反,他是一个非常有政治野心的人,这一点从之后李密出仕西晋的事例也能看出来。

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晋书·李密传》

对于李密来说,他依照惯例博取的政治资本最终毫无价值,也难免失分怀怨。当然,这又牵扯到另一个问题,也就是当时西晋社会对南人的歧视和打压,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最后回到这个问题上来,对于李密来说,侍奉祖母既能体会亲情满足孝心,又能成为增加政治资本的筹码,实在是一件两全其美之事,为什么不做呢?

国安民乐,岂不美哉?.jpg


user avatar   dandoliy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是这样啊,就是要形成一种既有的认知。但凡涉及到魏晋南北朝,尤其是曹操集团和司马氏集团,第一就要先把它们想得坏。

叶朗先生编的《中国美学史大纲》说得非常清楚:中国美学发展的两个高峰时期,分别是春秋战国时期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但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直接就被定性为所有历史朝代里面政治最黑暗的时候,这就是魏晋风度的整个大背景。

形成这种既有认知之后呢,会帮助我们理解很多文章。

进入大学可以有更加全面的认知,但是——

在学中学语文的时候,看到杜甫就应该想到沉郁顿挫,看到李白就应该想到飘逸,看到王维就应该想到空灵。看到安史之乱的背景,就应该想到国破家亡、颠沛流离。

同样的,你只要看到沾上了曹魏集团和司马氏集团的其他作者的诗文,就应该想到极度黑暗。

这样会更加有助于我们理解孔融为什么被杀、嵇康为什么会发疯、王子猷居山阴整个行为逻辑为什么那么奇怪、刘伶为什么会说那些酒话……以及到底什么是清谈玄学,还有鲁迅的《药与酒》。

通过这种反衬,我们也能够看到为什么蜀汉政权的诸葛亮那么受人尊崇,刘备为什么是真的仁德而不是装出来的。

所以李密的陈情表也要回到朝代背景去看,这样就理解了。

就是说这边科普一些小知识:

写诗悲悯天下苍生,不妨碍曹操在徐州搞屠杀 | 短史记

其实,屠徐州并不是曹操唯一的屠城劣迹。见于史书者至少还有:征张超屠雍丘;征乌丸屠柳城、征关中陇右屠兴国枹罕河池、征侯音屠宛城、征袁绍坑降卒八万。另据《三国志》的《于禁传》《程昱传》和《国渊传》的记载,曹操还制定有一条“围而后降者不赦”的军事常令。这一残暴的杀降政策,一直维持到建安十六年,才因程昱、国渊的劝阻而暂时失效——说暂时失效,是因为史书仅记载“太祖从之,赖渊得生者千余人”,并没有说此后在其他战争中,就不再执行该军令。

曹操杀害孔融时,极尽颠倒黑白指鹿为马之能事 | 短史记

“爱汉室”的孔融做出了反击。他以与“古九州制”相呼应、想配套为由,紧跟着抛出了一份恢复“古王畿制”的提案。这份提案以《周礼》为依据,主张“方千里曰国畿,其外五百里侯畿”,意即:以皇帝所在的都城为中心,周围方圆千里之内,是属于皇帝的直辖区,不能用来分封诸侯。如此算来,以许都为中心,周边的兖州、豫州的全部,司隶州的东半部,荆州的北半部,就必须全部直属中央,归皇帝直接管辖。

view.inews.qq.com/qd/CR

比如,司马炎称帝后,封皇族二十余人为拥有独立军权、财权、人事权的诸侯王,直接造成其死后,太后、皇后、皇子之间争斗不休,中央与诸侯王、诸侯王与诸侯王之间彼此攻伐。发展至内有晋惠帝“何不食肉糜”、外有“八王之乱”屠杀数十万无辜军民。整个国家,成了丛林社会。
这样的社会,既不足以承载任何正常理想,自会将有志之人首先逆向淘汰。这些人或选择不合作(如嵇康),或选择放浪避祸(如阮籍),或选择自我麻木(如刘伶)。留下来的,则往往甘受权力摧折,成为“熏衣剃面,傅粉施朱”的群体的一部分。

头条文章

《晋书.赵至传》里的赵至,就是曹魏政权下的一个“士息”,也就是屯田兵的儿子。他和母亲作为人质,被政府从家乡代郡迁至河南缑氏,与其他屯田兵家属共同生活。赵至不甘心像父亲那样一辈子做毫无自由的奴隶,想要逃跑,又怕家人遭到政府的报复,于是在15岁的时候开始装疯,经常假装走出三五里找不到回家的路,然后被人寻回;他还拿火烧自己的身体,烧伤十多处。一年后,觉得基层监管者真的已经相信自己疯了,他才正式出逃,最后在遥远的辽西,用假身份洗掉了自己的低贱的农奴出身,成为可以出仕的自由民。

然后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更可信的应该是司马昭说的:

曹操有没有说过「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 | 短史记

“《魏氏春秋》曰:(郑)小同,高贵乡公(曹髦)时为侍中,尝诣司马文王(司马昭),文王有密疏,未之屏也,如厕还,问之曰:卿见吾疏乎?答曰:不。文王曰:宁我负卿,无卿负我。遂酖之。”
曹操的“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是汉末魏晋时期流传于历代权力高层的“黑暗名言”;司马昭的“宁我负卿,无卿负我”则是承袭该名言的变种。孙盛将二者同时记录了下来,是因为他认为二者都是真的;曹操与司马昭,本就是同一类人。这两句话,代表了魏晋时代之人,对曹操与司马昭个人形象的基本看法。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user avatar   zhan-mei-76-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李密不想仕晋,我认为他的祖母可能起到了关键作用。李奶奶大约180年出生。她从黄巾起义开始,在四川看尽了整个三国时代。

天下为乱而蜀先乱。蜀中开始是官逼民反,之后是军阀混战,再之后是士族豪强相互媾和。在年轻的李奶奶眼里,这个残酷的时代仿佛是一个没有尽头的长夜。

但刘备和诸葛亮的到来为四川带来了一丝曙光。他们遏止豪强纵横,带头倡导廉政。他们恢复经济生产,以政府信誉为保发行虚直货币。他们还兴办了太学,恢复了学术教育。最关键的是,他们还号召兴复大汉,彻底结束这一切的战乱,让中国回归和平。

李奶奶已经五十岁了,她成熟而稳重,对时局有一定的判断力。她听说吴国恢复了肉刑,魏国税率水涨船高。这两个政权如此剥削百姓,却根本不想去教育子弟,理清吏治。其民脂民膏多用在奢侈享受的无底洞里。李奶奶相信,只有蜀汉才是中国唯一的希望。

诸葛亮死的那一天,李奶奶六十岁。她跟随着自发祭拜丞相的群众队伍一起,含泪送别丞相。从那一天起,皇帝日渐怠惰,蜀政每况愈下。但李奶奶知道,蜀汉仍有建国者的余温。皇帝纵然品行不佳,也绝没有一万后宫那种的恐怖享乐。

“也许朝廷只是一时乏才而已”她安慰自己。“也许驸马再成熟一点,就可以像他父亲一样,带领小字辈的英雄去光复汉室江山。”

李奶奶九十岁时,诸葛驸马殉国,蜀汉灭亡。这位风烛残年的普通老人,既不能预见未来五胡乱华的景象,也不知道家族未来情况如何。她甚至连基本逻辑都开始模糊,只会抓李密的手不停地说着:

“密儿,莫忘国恩,莫忘国恩。”




  

相关话题

  中国古代哪个皇帝的文采最好? 
  为什么朱元璋没做皇帝前就敢铲除马皇后的娘家势力,而刘邦称帝后却不敢动吕家? 
  电视剧里说「上有八旬老母」是否有纰漏? 
  近代以来,中国有没有名震世界的名将? 
  消灭元梁王后,明朝为什么会下决心将云贵地区郡县化而不是继续维持汉唐宋时期的交绥状态? 
  以汉朝时庙号的严格标准汉朝以后哪些皇帝能保留庙号? 
  如何看待「列强入侵给中国固然带来了伤害,但是有利于中国的现代化,因此殖民有理,侵略有功」的观点? 
  杨广是不是一代圣君,隋朝百姓如何看待杨广? 
  古代是用什么器皿烤桃酥的 有说窑 有说炉灶? 
  史记的首倡者是谁? 

前一个讨论
日本政府每次给国民发钱都包括在日留学生,是不是想用金钱收买人心?
下一个讨论
倚天屠龙记是否写了一半换了主角?





© 2024-12-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