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继西域,苗疆,现在又出了北方的狼族,为什么没有汉族特点的文化? 第1页

  

user avatar   bao-shang-y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这次的“北方的狼族”热点,已经有文化消费品含义了。】

黄梅戏热闹时,是不是文化自信?旗袍热闹时,是不是文化自信?各种茶具和茶文化的空前兴起,而咖啡股不是很漂亮,是不是文化自信?

这些都是汉族文化的特点吧?

我觉得,文化自信,也是分阶段的。

我粗略的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觉得外国文化都非常好,自己的文化没有拾起来。

第二个阶段是,知道在外国文化有好有坏,懂的取舍,然后自己的文化拿起来成为主流,从心底里喜欢自己的文化。但是偶然有小众特色文化兴起时,还是会感觉不舒服。

第三个阶段是,自己的文化不仅拿起来了,甚至开始发展了。因为文化自信已经达到一定高度了,外国文化和国内少数民族文化,成为了欣赏品性质的存在。

我觉得,我国的大众这里,处在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过渡。而且,这种过渡呈现着一种因为经济发展程度差别导致的步伐区别。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领域消费品的内核,享受起来其实也是需要花钱的。比如我现在着迷的潮汕茶文化,需要定期买单丛这类口粮茶,需要买潮汕茶具。一开始只买了一套潮汕茶具放在家里,后来在公司上班儿的时候跟别人谈事情手就痒,想边喝茶边摆弄茶具这样谈。没办法,又买了一套放在办公室。经常去爸妈家,跟爸爸聊天时候想摆弄茶具喝茶,给爸爸买了一套,包括潮汕茶具、单丛之类的,烧开水器,这钱又花出去了。

为啥愿意为这花钱?我一个本科毕业的白领儿,爱好就是文化类的东西,玩儿车我玩儿不起,玩儿电脑攒机也玩儿不了太高端的,表更是玩儿不起。唯独类似潮汕茶文化这类东西,又符合我这种男性的喝茶爱好,又花不了多少钱,背后还有丰富的经商文化历史作为内核。

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说,喝茶其实只是基本需要,比如我以前用搪瓷大茶缸子就能泡一大缸直接喝。这叫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而我喝茶不仅要提神、解渴基础上,喝个形式、喝个特点、喝个范儿,这就关系到背后的文化内核了。从搪瓷茶缸子配便宜散装茉莉花,到潮汕茶具、单丛等等全一套的,多出来的消费,我是消费什么了?我消费的是文化。

我生活水平到这儿了,就要消费文化。凡是又能不影响我生产生活,又能让我觉得有意思的东西,其有一定的文化内核,我都想消费。

广大一二线城市的类似我这种层级的消费者,本身文化上已经足够自信了,会嘲笑去星巴克摆着苹果笔记本凹造型拍照的人,会嘲笑说话动不动说英文单词的人,会嘲笑留学归来以后动不动想显示自己留学背景的人。还有,遇到那种大谈特谈外国好,外国文化好的人,心里会想,这人不太靠谱儿,但是嘴上不置可否,不表达意见,跟他对接完工作或者干完手头的活儿就闪人。非常理性的知道,我们的政治、制度、文化都是好的。

对于这类人,非我国主要文化的小众特色文化,都是消费品。今儿狼族火了,发俩狼族的视频,有人看到觉得有意思,看两本儿狼族相关的网络小说,网上买点儿北方游牧民族的小物件儿比如狼牙,再至多去内蒙旅趟游。然后呢?

该上班儿上班儿,该吃饺子吃饺子,该说汉语说汉语,发展着自己的经济,发展着新的文化。茶具现在都发展成什么样儿了?潮汕旅行茶具,呵!这东西好的!我带哪儿都能跟谈话聊天儿的人摆弄茶具喝茶,跟五六十岁的人很能有共同语言。买一套!太喜欢了。

等这阵儿狼族热潮过去以后,明儿藏文化,后天西域文化,等中国跟美国的竞争关键节点过去了,中国资本可以驰骋在世界市场,外国的警察也好、政府系统也好,不为难我们国家的商人了,他们的经济大规模的进入我国的大国家体系以后。—————————— 你看着,签证放开来以后,绝对有一些爱玩儿的人,去拿起外国的文化,拿回来当小众文化玩儿,玩儿着玩儿着,突然哪天,又玩儿成了大众一段时间的热潮,扩大了他们的小众文化圈儿。

你还真别不信,回头过些年国内要是掀起哥萨克文化热潮、爱斯基摩文化热潮、摩洛哥文化热潮,我真的一点儿都不会奇怪。无非是促进一下义务小商品市场的热度嘛,你去内蒙的很多景点儿看去,说是狼牙,你知道是狗牙还是什么牙?上面那包的是银子金子?义乌制造的不生锈亮晶晶的五金件儿嘛。退一万步讲,内蒙地区的商务部门,为了提升内蒙当地的产品在旅游产品中的占比吧,推动牧民们开辟副业,比如打银饰品。那打银子的坩埚、喷火嘴等等,还不是得从国内的相关生产企业买?还不是热闹了国内的经济?

所以说,当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小众特色文化,只会消费属性占主要的超大比例。当成一个消费去热闹的人,根本不会把这视为不够文化自信。

相反,文化足够自信了,才会以一个“这东西有点儿意思”的心态,去消费小众特色文化。

而国内还有一部分地区或者人群的经济发展,其实没有达到那种程度,就会自然而然的去考虑这是否文化不自信。

相信,再过些年,这种情况会均衡起来,中国的绝大多数公民,都会形成第三个阶段的文化自信。

届时,中国公民会更大规模的,一阵儿一阵儿的换小众文化去消费。美国经济发展高速时期也不是那样儿吗?纽约啊之类的比较发达的地方,主流盎格鲁萨克逊人,不管啥职业的,到了圣帕特里克节的时候,嘿,那热闹,那玩儿的欢。

【总结】:

强大的文化自信,往往是强大的经济、制度、政治去支持的。如果有这些支持,才能达到值得警惕的文化侵略高度,有足够的影响力去反过来影响受众国家的经济、制度、政治。如果没有这些支持,就跟美国人过圣帕特里克节一样,图个好玩儿,消费属性更大。

我国历史上外国人最多的两个朝代,就是唐朝和元朝嘛,强大的军事、政治、经济力量作为支撑,受众知道这文化背后有好东西,就把这文化高看。所以很多受众国总是记得唐,后来的中国人聚居地被叫唐人街。所以《马可波罗游记》虽然是口述综合的创作产物,但不影响它在西方经久不衰。也恰恰是这两个比较强大的朝代,容得下各种小众特色文化,他们这些朝代的都城,动不动都会流行一些异域的有意思的文化内核消费品。

还恰恰是这两个朝代,问题没有出现在邻国,问题都出自自己,让自己打败了自己。

如果视角俯视,就说明真的达到了绝对强大的阶段。如果还有视角平视的态度,说明绝对的强大还有一定的路要走,只不过是路多路少的问题。

谢谢大家。


user avatar   dong-dong-39-7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现在来谈赢家还为时过早,因为几个能决定战后格局的重要因素还无法确定。但有两点可以基本确定了:这场战争没三个月无法结束,北约方面不会派兵直接干涉。所以从这两点来看,欧佩克等能源输出国(除了俄罗斯)将肯定是赢家;同时国际资本将向美国回流,美联储终于有了加息的物质基础。

至于未来的国际政治秩序和金融格局等都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甚至俄罗斯过两年熬到懂王上台后咸鱼翻身也不是没可能。唯一可以确定被严重打击的就是现有国际秩序将会礼崩乐坏,我们又要回到霍布斯丛林了。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准噶尔蒙古的噶尔丹汗? 
  为什么南宋后期想向蒙古称臣纳贡? 
  元朝人是怎么评价元朝的? 
  成吉思汗是中国人吗,被忽必烈封为元太祖是否是对他是中国人的肯定? 
  中华民族、华夏民族、汉族彼此之间是什么关系? 
  同样对蒙古各部实行打压为何金与满清结局完全不同? 
  如何评价历史频道“苏联解体的民族推手:压制主体民族引发愤怒”? 
  为什么朝鲜族的服饰和明朝时的汉族服饰有些相像? 
  回族和非回族一起吃饭,非穆斯林也不能在桌上吃猪肉吗? 
  日据时期台湾公学校教孩子唱《郑成功之歌》;现大陆禁播《大英雄郑成功》。为什么说日本人在台湾搞洗脑教育? 

前一个讨论
蒙古语 也可·亦热敦 翻译成汉语是什么意思?
下一个讨论
请问小编主要工作是什么?收入如何,属于哪门专业?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