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张文宏称「未来抗疫,就是我们不断努力夺回正常生活的过程」,其中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第2页

           

user avatar   bing-yan-61-98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终于有人谈到人性了!这也是我想说的……等等,他们的结论是,中国人没有人性?他们是怎么得到这个结论的?

疫情表明,中华民族是全世界最有人性的民族。尤其是当我们知道,这个疫情越来越倾向于对年轻人、健康人危害小,而对于老年人、有基础病的人危害更大的时候,我们所有人——不管是年轻的还是年老的——都在积极配合防疫措施。年轻人健康人牺牲了自己的方便与舒适,去捍卫那些素不相识的老人与病人的生命和健康,这难道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性?!

反面的例子,如下图。我很欣慰,这位在2012年之后就不是中国人了。为提高中国人的平均人性而付出了自己的努力,感恩!

另外,关于舆论场,网上的确有一些幸灾乐祸的声音。这是很不对的,但是这种幸灾乐祸,本质上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我们中国对于抗疫,做出的最大的贡献不是制造了多少物资,输出了多少疫苗。而是我们亲自向全世界演示了一下,如何才能控制疫情。遗憾的是,没有人珍惜中国人做出的实践和努力。

他们只会喊一声:我大美利坚自有国情在此!然后躺平。

真的是做不到吗?你要是说印度真的做不到,我信。那些发达国家,真的做不到吗?我不信。他们就是冷漠、就是自私、就是麻木、就是没有人性!

中国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尚且有方方等人在发声,无论其动机如何,至少她在客观上告诉了全世界,死者是值得同情的!而当这个事情发生在美国的时候,有几个人在替死者发声?哦,懂王在台上的时候,民主党媒体的确为死者发声过,不过那是为了让懂王早点下台。等拜登上去之后,你看还有人在替死者发声吗?

我们在知乎上看到的那些身处美国的网友们,告诉我们的都是:我很好、我很健康、我很舒服……在他们眼里,那九十万人好像根本不存在。你们能不能像方方那样,深入到美国的养老院或者医院,去了解一下那些挣扎在死亡线上的人们?哪怕是“我听一个医生朋友说”这样的道听途说也行啊!你们的人性还不如方方女士!

中国网友真的很善良,他们的确在网上大加嘲讽。但是请注意,他们嘲讽的绝不是那些死去的人,而是不把那些死去的人当人的人!

本人这个知乎小透明,斗胆联合 @老猫仙 发出倡议:在疫情面前,请保持人性!


user avatar   tang-lin-81-22-56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现在出现了一个乍看匪夷所思的,可能早半年都没人能想到的奇怪矛盾:

一面是国家层面发现现在这种出省如出国,层层加码的问题十分严重。别说国外了,现在国内已经因为层层加码搞得正常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不能正常开展,知道中国逐渐回归2019年时生活已经是需要一步步探索开展的工作。所以三令五申不得层层加码,赞赏上海式的精准防疫模式。相当一批省份和直辖市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总的来说,限制措施是要降低的。

一面是市级乃至更基层的区域,为了避免追责和迎合民意,不断层层加码,比如恶意返乡,比如动辄劝返,比如7天变14天,14天变28天,居家变集中……还有荒唐的动不动大规模常态化测核酸之类的事情。早半年都不存在的出省如出国已经成为现在全国性的问题。总的来说,限制措施是要继续不断加码的。这还没有提地方出现的庞大的“抗疫利益链条”。

相对讨论对外放开,内部处处加码的问题更加严重。很多人要说广西的例子来论证层层加码合理性。但这本质是当地政府渎职,即使按照国内相对宽松的抗疫措施,这样行程有很高风险的人至少也是需要居家隔离+核酸检测的,但引以为傲的“大数据”却没有发挥作用。这不是加码不够,是正常政策都没能执行好,是技术层面出了纰漏。回顾之前几次散发疫情,冷库等感染也许难以杜绝,但是不是有更多次都是没能严格执行正常的抗疫措施?比如上海-苏州那次,是不是因为波兰的客机竟然没好好消毒就直接执行国内航班?比如西安那次,是不是一次防疫人员违规操作技术问题引发的疫情?再比如南京那次,是不是机场管理出现了极为严重的管理问题才导致疫情如此严重?类似还有一些医院感染引发外溢的散发疫情。如果能把此类疫情都杜绝,或者大大减少,那么散发疫情至少能再减少一半。

逐渐放开是必然的趋势,不管你是否接受,中国就是世界经济的一部分,你有全球最全的工业体系不假,那么你能什么都不进口吗?你能说让来出席冬奥会的普京和古特雷斯先隔离14+14吗?中国要做的是不断地提升打地鼠能力,”动态清零“”社会面清零“,最大限度降低感染情况的同时逐渐将国际交流规模一步步回复到接近2019年的状态。

一套简单的问题:

1中国有没可能长期完全封闭国门?不可能,中国也从未完全中断过国际交流。

2新冠有没可能突然灭绝?这个传播规模,不太可能了吧?

3会不会因为新冠导致其他国家全部崩溃或灭国?目前来看并不会。

4那么中国是不是一定要逐渐放开,并且利用好自己目前为止的抗疫成果来最大限度降低疫情的不利影响?成为新的优势?

另外几个问题:

1抗疫才是最有利于经济的。

完全正确,所以我们要“动态清零”,“动态清零”是为了最大限度保护更多的地区和那里的人民健康和经济活动不受影响,而不是为了“绝对清零”所以最大限度地影响更多地区和那里的人民生活。

2中国难以承受巨大的疫情压力。

完全正确,所以中国现在疫情控制是一个巨大的优势,让中国有机会做好更充分的准备,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掌握放开的节奏,不能成为越南或新西兰那种样子。

3后遗症和老年人问题

完全正确,所以就算开放也要一步步来,也要继续打地鼠,继续追求“社会面清零”。这就是前期工作做得好带来的空间。

4既然这些都正确那还开放什么?

我没有得清零癌,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没有能力做一个孤岛。比如说,就算真是纸张或咖啡机芯传播的,那么你能做到再也不进口外国任何工业品吗?你能做到不进口任何外国农牧产品矿产品吗?不可能。或者停了中欧班列,取消所有国际航班?可能吗?你能做到所有人都不跟外部有直接接触吗?不可能,那当年改革开放图什么呢?你是不是在反对改革开放?反对“一带一路”?那么总是要逐渐开放的。

5开放了那不是分分钟变美国那样?

开放不代表彻底放弃任何措施,事实上绝大多数有能力的国家都没有放弃各种各样的核酸和隔离要求,当然执行未必很好。什么叫逐渐放开?首先严格限制地方擅自加码,加强相关人员训练要求降低事故率(点名集中隔离点。天津曝光后大家才知道,什么病毒狡猾超长潜伏,更多时候是隔离地点自己管理问题);然后比如说一步步对出发地疫情控制较好+三四针证明+阴性证明的旅客缩短隔离时间等。

当然,这几年也诞生了相当一批封锁癌患者,巴不得全国武汉封城到新冠病毒灭绝。这边建议国家照顾这批人的感情,主动在罗布泊或者其他什么地方建一个封锁示范区打包送进去,然后自己种地建工厂以免接触外界。

最后,复读机时间:

对普通人来说,在疫情中地方庞大的“抗疫利益链条”比拜登老头危险多了。

更新:

最无法理解的是一次次跟我说“我们那穷,不能学上海,所以要加加加加码。”的人。

条件不够学啊,能提升一些是一些,上海哪天没两位数境外输入,人员来往多密集,你们那才几个外来人口?要求比上海低多了吧?要不你们还是去好好享受挖断公路关闭铁路自给自足得了。

最离谱的是,这批人连上次天水动员未经训练的学生上去造成一批感染的时候都这么说,得亏国家和甘肃省看得明白,这要都能丧事喜办那你不要脸我还要脸呢。


user avatar   hong-chuan-yun-c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抗疫那么久以来

零这个数字,对于某些地区来说

变得越来越重要

相反经济,民生,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

(此处有删节)

疫情的结束,有两个意义

一个是科学意义上疫情的结束,这种病毒彻底不对人产生影响,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有强大的医疗保障体系,广泛的疫苗接种度和科学知识普及来共同完成

另一种一个是社会学意义,就是人们不需要主动去警惕它了,回归到正常的生活,当然也有一些躺平的心态,当然这种是不提倡的

互联网没有记忆,我看许多人也没有记忆,总是爱上防控

甚至觉得这种生活仿佛比过去疫情前的生活还要快乐

在此,我支持张文宏医生的观点

我就想问,难道正常的生活不对?

(此处有删节)

疫情当前,更应当主动配合各个地区防控工作,了解相关政策,不信谣不传谣,主动佩戴口罩,听从指挥。任何时候都要相信我们的政府。期待乌云早日散去!


user avatar   zhangxiuy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现在已经不敢对疫情发表任何言论——因为感觉“疫情”已经上升到国际政治路线的纠纷了。而政治的坏处是,看不到“真相”。

比如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综合防疫措施,比如政府补助,福利支持——但是这些防疫政策在没有补助的国家并不被宣传,甚至被批判。事实上,这些政策也很好,也实实在在的帮助了本国的人民。而某些国家采取的封城政策,对控制疫情的传播也是有效果的,但是这些封城政策所带来的正面效果,很少被第三方所提及,比如低死亡率;但是负面效果,比如对经济的影响,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对其他疾病死亡率的上升,却总是被没有采取封城政策的国家所提及。

所以世界各国政府、媒体甚至群众似乎更倾向于,这是一个政治问题,而多于一个“医疗”问题。所以所有人都必须面临着:政治站队。为了政治正确,世界上的很多人变得冷血,变得自私,变得残酷,变得麻木,甚至变得失去人性。看着非自己国家的人死的越多,就很开心,拍手称快,说要庆祝;对于很多人的死亡,痛苦,悲伤,抑郁,哀嚎,变得冷漠,甚至不愿意给予曝光。政治化使得很多人失去人性——在全世界范围内,不分国籍

我只希望,疫情过后,人性可以重新回到更多的人身上。


user avatar   zhaoxuan-d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几个基于奥密克戎的事实随着时间会得到验证。

首先是奥密克戎病死率确实变低了。

以美国数据看,在感染人数超过delta五倍以上的情况下,总死亡人数与delta在一个级别。

目前总体病死率大约为delta的s四分之一。

截止到2月3日的美国,欧洲等数据。可以看到这种趋势(但美国死亡数据仍在上升,比欧洲其他国家都不同)


第二个事实是,奥密克戎为主的传播并没有发生医疗资源挤兑现象,未来应该也不会。

医疗资源详细分析:

下图可见,美国住院人数最多,因为他的医疗资源最充足,其他发达国家大概是我们的1.5-6倍左右(英国1.5日本2倍,人均ICU,美国是我们的人均十倍左右)。

补充一下,说我们医疗资源不够用的,要对比和我们差不多的国家,如英国,日本和我国比在1.5-2倍左右,他们的医疗资源空闲程度很高,不能只和医疗资源超级富裕的美国比,和多数发达国家对比我们其实没有那么大差距。而且我们的国内环境足够保持一定程度的“准严格防控”,参考日本,各项指标都控制的很好,并没有医疗资源挤占。

如果还不明白,举的简单的例子。

美国十倍ICU,完全放开,一半人不打疫苗。上个月delta和奥密克戎双重压力,没有严重挤兑。

英国1.5倍ICU,完全放开,打疫苗,奥密克戎为主,没有医疗挤兑。

日本2倍ICU,放开,国民戴口罩,卫生习惯良好,老龄人口高,但死亡率极低 没有任何医疗资源挤兑。

我国1倍ICU,90%疫苗接种率(已经达到),加强制口罩,加比日本严格一倍以上的防疫策略,能不能发生医疗资源挤。


有效繁殖率R的预估,不知道是否准确,除去英国这个奇葩(可能是最近的七天移动平均算法导致),其他各国的奥密克戎比前面的delta还低了。最近的数据低于1,说明未来感染人数也会降低,这可能是因为美国等人基本都被感染到了,产生了群体免疫。

同期美国等国的繁殖率数据表明奥密克戎传播率并不如delta,但为何感染人数超过delta5倍?

南开大学前几天发文宣传奥密克戎主要传播宿主为老鼠,真实性有待检验。

南开大学孙亚民教授称「奥密克戎疑似宿主出现,未来要防动物传人」,我们能够做哪些措施来应对这一情况?

补一个超额死亡率:日本超额死亡率很低,台湾地区为负值。美国超额死亡最高。

多数国家为每千人1-2人,超额死亡。



疫苗的作用。前期疫苗对死亡率是有作用的。

但近期以色列的数据表明,疫苗似乎对奥密克戎作用不大。

链接如下以色列报告新增 67500 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何以色列疫情如此严峻?


user avatar   kda0-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在白俄罗斯,去年九月份来的,说实话刚来的时候怕的要死,几乎把新冠当成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的癌症来防,那时候和朋友聊最多的就是感慨国内防疫工作做得好。白俄罗斯是欧洲防疫很好的国家了,地铁上不戴口罩可能会被人指责(但是还是很多当地人不戴口罩,或者只遮嘴巴)。

待了小半年,看国内新闻感觉自己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再看看自己桌子上香喷喷的драники,和天天到处旅游的室友,我产生了深深的割裂感。

这两天奥密克戎爆发,宿管天天查寝,老师也统计生病人数


自己身边很多人都得了,用身边统计学来说,大多数朋友两天就好了跟没事人一样,也没失去味觉,jj也没变化,人家和女朋友夜夜笙歌。情况最差的一个星期才好。

而且都反映鼻子难受,咳嗽不严重。

最重要的是,在白俄罗斯这个穷国,这种大爆发都没有发生医疗挤兑。

而张文宏说的话是正确的废话,防疫的目的不就是为了以后过正常的生活吗?

难道防疫还能是为了填饱一小部分人口袋不成





———————————————

更新一下,我回答里已经自嘲的说道“身边统计学”了,我只是分享身边的情况而已,并不想下定义,可是一些人好像选择性忽视了,我还是黑体加粗吧。

还有人说我最后一句话在讽刺什么,废话啊,我在讽刺一些高额收费的隔离点,一些从无效流程中获取不正当利益的人,说我阴阳怪气的人你自己什么成分,薅国家的羊毛薅的理直气壮?

并且心疼无私奉献的志愿者和医护人员(我妈就是医护人员)

还有一些人不知道怎么推测出我是因为回国难,呼吁放开防疫,以方便自己回国。我在开头说我去年九月份来的,硕士+博士六年起步,计划最少七年内不回国,所以国内是否放开回国政策和我没什么关系。只是分享身边情况,仅此而已。

还有说对防疫对经济无影响的,你了吗?我家没有任何人做生意,但是我出国之前都深深的感受到了,你们知不知道人家开店的因为疫情关门的时候还要交房租?合着人人都是房东啊?我是河南人,防疫最严格的省份之一了,我无比支持清零,但是希望能有配套措施,而不是让人民承担后果。

还有一些人,合着新冠死了的人是死了,吃不上饭的人死了不是死了是吧?

还有说走着瞧的,好啊,没有老百姓给你交房租,看你能蹦跶多久。

有人好奇我这边的人日常生活防疫,我只有平时分享给家人朋友的随手拍



第三张早高峰地铁很多人不戴口罩,他们有些人不戴口罩是不对的,这儿的中国人几乎没有不戴口罩的。

这是另一个国家的答主写的,希望能看一看,我并不是希望让国家一下子完全放开,一说恢复正常生活,有二极管就非白即黑的说就是要躺平,要和漂亮国一样摆烂,我希望的是能逐渐地、科学地、有秩序地、符合人民要求地、符合发展需要地一步一步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正常生活。

当然,我说的话无足轻重,你也一样,别跟我较劲。


user avatar   jiang-xun-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防疫爱好者要燥狂了


正常思路的防疫:

安全第一前提下,尽可能的让生活正常化


防疫爱好者追求的防疫:


全体7天一核酸
出小区要居委会条子
乘地铁要街道条子
出市区要市政府条子
出省要省政府条子
是个门就得刷健康码
不管从哪儿来的外人先28天隔离满上


user avatar   rewrgf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22年以来,美国死亡人口的22%的死因都包含新冠病毒。

而且与一些媒体广泛宣传的刻板印象”新冠病毒击杀老人“不同,进入2022年,40-49岁组新冠病毒死亡占总死亡的比例是最高的,有1549/6359=24.4%。85岁以上的人反而只有9826/54832=17.9%。

而且表上还贴心地列出了死因包含流感的人数,在所有年龄段都不到新冠的百分之一……

Weekly Updates by Select Demographic and Ge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user avatar   tian-quan-57-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夺回来?跟谁夺?

我现在眼前一黑谁是敌人我都看不清,来我列举一下各方势力,1病毒 2喷子 3利益即得者 4水军 5想共存的 6怕被病毒影响x功能的 7怕死的 8家有老人的 ,等。。。(排名不分先后)

各方观点也主要是,1病毒小感冒,2病毒会导致jj短和不好使,3病毒会让人失去味觉嗅觉,4病毒会击穿大脑让人变沙雕,5病毒死人,6美帝死90万了,7美帝统计不对,8影响经济活不下去了,9各种限制措施没了自由,等。。。(排名不分先后)

看见没?各方势力错综复杂,交汇在一起。我觉得哪方说的都有道理,而且这里面数据混杂,真相谣言夹在一起,内容真假难辨。。。

我一屁民啥也不是,且不说没能力去争夺,我就连敌人是谁我都分不清,都特么说是我队友。

那么如何破局呢?反正我混吃等死了。毫无反抗能力。

而且我要防范那些光喊口号,不干人事的假专家,别拿我们当枪使还不给钱。

真专家?那你统计数据真假,分析数据啊!!?病毒致死率,重症率,疫苗有效率,轻症率,jj变短率,对老人危害比重,失业率,倒闭商户数据,经济损失等。。。

并拿出更优化,更人性,损失更小,更好的防御策略。你是出报告,还是出论文,或是上折子。。我们都受您恩惠啊,爱戴您,跟您一起去奋斗,憧憬美好生活。。。

结果以权威身份大喊一声冲啊!加油啊!快活啊!!你唱歌呢?

???都这样的专家???

我屁民放屁都不响,更没统计的能力,也没有去喊口号的热情,我只能是逆来顺受。。。

目前看来,没有救世主,正常生活已经离我一去不复返了,我躺平了。。。


user avatar   guo-jia-biao-zhun-ji-zhu-shen-ping-zhong-x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三个前提

1,我们中国人本来在2020年6月,就能取得正常生活。 结果美国拉跨了。

2, 我们本来计划在2021年6月,全民接种率到达了80%,逐步开放的时候,印度培养了德尔塔。全世界都拉跨了。

3, 中国老年化也不低了,知乎人均20 岁的论坛无所谓, 可是60 70 80的老人,他们是我们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 他们的生命谁来守护。


两个事实

1 , 在我们精准防控是全世界最成功的手段,事实上,除了极个别城市, 新冠对于人们生产生活影响微乎其微。我过年看了几场电影,吃了几顿饭,带孩子各种玩。

2 ,一旦发生局部疫情, 西方媒体舆论届,和滞留我国的二鬼子们会疯狂的反扑,事实上就在知乎,有些人前一秒种还在抨击中国疫情的种种严格, 下一秒就会为局部疫情中影响的个别人而愤慨不已。 仿佛在我国个体是一座山,在美国就是几十万灰尘。在武汉是芳芳日记,在美国就是数字而已。

一个结论

网友靠得住,母猪能上树。 我支持我的国家抗疫政策。




           

相关话题

  纪录片《疫苗战事-新冠疫苗研发实录》透露了哪些关键信息?你有什么想说的? 
  如何评价吴尊友对中国疫情防控和医学事业做出的贡献? 
  如何评价“防疫爱好者”这个新词? 
  3 月 31 日全国新增新冠肺炎 36 例,无症状感染者 130 例,目前防治情况如何? 
  1 月 2 日西安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连续两天下降,累计报告 1663 例,目前西安疫情情况如何? 
  人类会因为病毒载量是新冠的一千多倍的德尔塔病毒而灭绝吗? 
  上海回应市民电商平台买不到菜,称「正努力打通堵点」,身在上海的你为了买菜都做出过哪些努力? 
  广东省目前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怎么样了?采取了哪些措施? 
  如何看待 9 月 23 日美国新冠死亡人数超 20 万例?在美国历史上意味着什么? 
  2 月 25 日香港新增约 1 万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目前情况如何? 

前一个讨论
江浙沪经济发展但本土文化溃败的原因是什么?
下一个讨论
拉加德意外偏鹰开启欧洲央行 2022 年加息大门,政策指引料将很快出现调整,能否解决欧洲通胀问题?





© 2024-06-0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