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SpaceX 星舰 2 月 10 日发布会上公布了哪些值得关注的新进展? 第1页

  

user avatar   ai-fan-er-8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未来人类望回此刻,会在得克萨斯州的荒地上,看到高耸的星舰像灯塔一样,反射出改变他们命运的信号。

有史以来最大、最高效、最省钱的星舰系统来了。

这也是继 2019 年首次星舰发布会之后,马斯克正式召开 SpaceX 的新发布会,他在现场分享了星舰 (starship) 最新的进展,和它带来的振奋人心的未来。

这些星际飞船,将让我们飞往月球,火星,以及太阳系之外那些触不可及的地方。

听起来很美好,不过马斯克这样形容这个过程:

我们好像看到恶魔在敲门。

最强星际飞船系统+最新太空计划

从 2019 年 SpaceX 的星舰揭晓以来,赞美声和争议声都从未停过。

马斯克总结,SpaceX 这两年已经取得了 144 次成功发射,106 次成功着陆。

次数多到我都有发射 PTSD 了,而且我每次发射完都还要去看看网民都是怎么说的。



这两年来,马斯克都没明确提过星舰更新的信息,不过实践起来倒是马不停蹄。

今天展现出来的星舰,也和最早的样子天差地别了。

【可重复利用的星舰】

最新的星舰高 50 米,直径 9 米,加上火箭助推器就有 120 米。

它有效载荷 100-150 吨,能携带推进剂 200 吨进轨道,为其他太空中的星际飞船加油,这也是目前前往火星所必经的过程。



它的表面覆盖着隔热瓦,这些瓦价格高昂,马斯克提到团队以低廉的价格完成了这些瓦的可重复使用,而且保证性能不会损害。



最关键的,就是可重复使用,它也应用到了整个星舰系统之中。



SpaceX 将使用看起来跟「筷子」一样的机械臂,在发射塔回收火箭助推器。



助推器虽然很大,但理论上每小时可以飞行一次,6 分钟内能到太空再返回。

这样一来,发射塔就能实现快速发射和回收,进行旧设备的翻新和再利用,飞船每 6-8 小时就可以再次发射,星际飞船最开始设计就是希望每天可以飞行 3 次。



他们的目标,是每个月至少制造一个堆栈,堆栈也就是飞船与火箭的结合体。

最终,实现每 3 天就造一艘飞船。

这是对整个太空行业规则的改写,它极大地减少了航天航空材料制造的成本、设备的浪费,以及日益危机的太空垃圾。

【超重型火箭发动机】

说到 SpaceX 的火箭,马斯克表示现在的超重型火箭高 69 米,将成为有史以来最大、最强、最高效的火箭。



它的推力将是最大运载火箭土星 5 号的两倍。土星 5 号熟悉吗?就是 NASA 送人类到月球的那个火箭。

这个超重型火箭的发动机也有了最新进展——下面左边是猛禽 v1 发动机,右边是猛禽 v2 发动机。



可以看到,一个 100 多吨推力,一个 230 吨推力,旧的猛禽看起来就像一棵圣诞树,新的猛禽更简洁了,推力也更大了。

未来,它的推力还会提升到 250 吨,马斯克直言,最近他花时间最多的就是这个猛禽和特斯拉的自动驾驶了。

马斯克表示,SpaceX 日均可以制造 1 台 Raptor 猛禽引擎。



这样,每架星舰的制造费为几百万美元,单次发射成本将低于 1000 万美元。

【后续太空任务安排】

2022 年发射计划,无疑是大家最关心的话题。

马斯克表示,今年 SpaceX 计划进行 50 次左右发射,约每周 1 次,希望每月都可以进行技术迭代。

监管方面,SpaceX 将在佛罗里达建设第二座星舰发射场。他们已经获得了环境许可,而联邦航空局(FAA)可能会在 3 月份批准。



当记者问到何时能进行星际飞船的首次轨道飞行测试时,马斯克表示:

我非常有信心今年就能够将其送入轨道。

在经济效益方面,马斯克对 SpaceX 地期许更大,它提到之前觉得太空探索太贵主要就是不可回收利用:

假以时日,SpaceX 的产出可能是投入的 100 倍。



【建火星城的梦想】

星舰最开始其实就是主要为人类殖民火星而造。

发布会现场,马斯克也提到了关于乘坐星舰前往火星的愿景——

「星舰」可以运送大量物资,在火星上造一个能够自给自足的「火星城」,逐渐脱离母星(地球)的补给。



自给自足是最难实现的,设备的可重复利用是关键,另外火星虽然很像地球,但依然是个穷凶极恶的蛮荒之地,马斯克笑着介绍他们火星之旅:

这趟太空旅行最大的卖点就是非常辛苦、非常艰难,而且非常容易死人。



他转念又说,虽然很难,但 SpaceX 会尽快完成建造火星城市的项目。

现场播放的火星之旅宣传片中,推进器帮星际飞船升空,之后返回地球回收再利用,星际飞船在太空中相互联结。



在它们降落火星基地后,这篇荒芜而冷峻的土地上,人们正穿戴着银色的航空装备,望着他们丰收的成果。



在看起来疯狂的星舰计划背后,很多人一方面抱着对马斯克勇气的欣赏,一方面戏谑和批评的声音也层出不穷。

如何让这些希望落地,SpaceX 的实际行动,其实更值得我们关注。

马斯克星舰简史:不断爆炸着,不断上升着

又炸了?

这可能是网友对近两年的星舰最多的评论。

从 2019 年 7 月 26 日,最早的星舰原型机「星虫」(starhopper)面世,开始 20 米的自由悬浮测试。



此后,高度越往上升,爆炸就越来越多。

MK1、SN1、SN3、SN4、SN7、SN7.1、SN8、SN9、SN10、SN11,SpaceX 一共炸了 10 艘星舰。

它们有的是因为加压测试失败,有的因为焊接技术失败,有的因为燃料箱低温测试失败,有的因为加注液氮测试时失败,有的因为静态点火后突发爆炸,有的触地爆炸,还有的甚至成功着陆后原地爆炸……



SN11 在飞行直播中画面突然暂停,摄影机信号也丢失了,评论员的声音传来

SN11 不会回来了,不用等待它着陆了。

在一片又一片爆响和明亮的火焰中,SpaceX 每一步都走得铿锵又悲壮。

人们调侃着说,这是「流水的星舰,铁打的炮仗」

不过马斯克还是挺乐观的,SN8 撞地爆炸后,马斯克发 Twitter 高兴地说,「我们已经拿到所有需要的数据,恭喜 SpaceX 团队!」



评论员目睹 SN11 炸裂的无数的星舰碎片从空中落下,马斯克说,这是一次成功的失败,「至少砸出来的坑在正确的地方。」

在他看来,「高效的生产效率能解决很多问题。」

的确,几乎没有航空公司能像他那样每月都能发射一次

当人们吐槽着星舰看起来廉价的不锈钢外壳,但背后是 SpaceX 团队将火箭高效、批量地生产出来——SN10 刚发射完一周后,SN11 就来到了发射台。

同时,每次的炸机,又弥补了之前的不足,燃料、推力、引擎、机身、着陆等数百项技术都在不断进步。



这种进步的速度和发射的频率成正比,成功的概率也越来越高。

SN11 后,马斯克直接换掉之前的版本,跳到了全新的 SN15——

发射当天,3 个「猛禽」发动机推进爬升,10 公里后空中关闭, 调整姿态开始降落,最终成功着陆,欢呼声响起。



至此,SpaceX 终于获得了最难的安全着陆能力。

今天,最新的星际飞船来到我们面前,终极版本也越来越触手可及。

在人人坐上「星际飞船」之前

马斯克的火星之旅中,星舰系统是核心。

SpaceX 估计,终版星舰飞船大概需要 20 台原型机测试。

现在,SN21 和 SN22 接近完工,值得注意的是,从 SN15 开始,星舰上就开始安装星链。

除了此前 SpaceX 广为熟知的猎鹰火箭、载人龙飞船,星链计划是 SpaceX 另一重要工作。



它自诞生之初就引发了极高热度,马斯克希望最终能发射 42000 颗卫星,建立一个覆盖全球的卫星网络,为地球上的用户提供宽带服务,让再人迹罕至的地方,也能轻轻松松上网。

星舰+星链,也预示着无线通信+太空运输的结合,Starlink 互联网将遍布在太空之旅的每个地方。

虽然最近围绕着马斯克的风波不断,前有 NASA 对星链计划部署数万颗卫星表示担忧,认为其可能加大太空碰撞事件的概率,近日太阳辐射爆发,还造成了 40 多颗 SpaceX 的卫星报废。



马斯克作为话题风暴中的人物,近期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更是引起了一阵阵争议。

但抛开马斯克本身的光环,我们仍然对太空探索抱有最大的期望,期待在地球最坏的结果到来前,子孙后代也能好好生活。

从国家宇航局到各大私营太空公司,太空赛道已经越来越激烈了。

航天行业咨询公司 NSR 预计,到 2028 年亚轨道市场价值将达到 28 亿美元,未来十年总收入将达到 104 亿美元;轨道市场将达到 6.1 亿美元,未来十年总收入将达到 36 亿美元。

NASA、SpaceX、维珍银河、蓝色起源……这些太空公司的关注背后有万众期待,也有冷嘲热讽,竞争背后更重要的是,一切都在快速前进着。



马斯克曾提到 Space X 未来的计划如下——

  • 2022 年发射至少两艘货船到火星,为日后的太空飞船提供能源、采矿技术和生命支持系统。
  • 2024 年完成搭载宇航员登陆火星的计划,并在 2050 年之前,花 9 年将 100 万人送上火星。
  • 未来,实现每年发射 1000 次星舰飞船抵达火星,平均一天 3 次,一艘星舰坐 100 人,他们都将成为新的火星居民。

两极化的质疑和追捧依然会持续下去,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积极探索总是好的。

马斯克这次的说法显得实在了许多:

关于探索银河系,我们可以自由地选择去和不去,但我认为我们应该都有去的可能。
就像只有一小波人去月球一样——他们去了,就等于人类去了。

user avatar   long-ya-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在前头:看到这个回答下面,有个资料写的是资本投资的大哥的回答,颇有感慨。这个大哥从文字来看是完全不懂技术的,但是从阴谋论的角度完成了一次批判工作。其实马斯克对于美国的影响也包括对资本的影响,其实在早年美国资本也是对技术并无兴趣(投资领域技术外包咨询与投资者本身理工知识近乎0是两个概念),这也是马斯克早期融资举步维艰的原因之一。当时的美国资本对什么材料、动力、机械、化学燃烧计算之类的技术细节毫无兴趣,只关心从逻辑上考虑你(马斯克)没有跟波音、ULA、诺格等企业的可能性。故事经过接近二十年的发展,现在美国的资本不管是电话会议还是其他场合的交流,最明显的是这些资本开始更加主动学习交流理工知识,“无极耳”、“热泵原理”、“八向阀”、“节流范围”、“超级电容”、“富氧燃烧”等等细节交流逐渐让这些讨论更加技术化,彼此都是一种尊重。慢慢的,那种“不要跟我扯技术,我就问你商业逻辑”的冲突减少了很多。这算是马斯克及其他优秀工业创业者对美国资本的优化改良。这也是金融使命之一,因为及时伸出援手让美国拥有了特斯拉和SpaceX等企业的资本投资者的自我实现成就感也会非常高。

说回正题,这场发布会的我个人觉得是亮点有趣的:

1.隔热瓦,自研自产。在此之前很多朋友都在郁闷,怎么星舰又用上隔热瓦了,大家立马会联想起费用高昂的航天飞机和隔热瓦事故,大家都觉得如果购买如此巨量隔热瓦,这星舰的成本将会大幅上升,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隔热瓦是SpaceX自研自产,这个确实能更好地控制成本。

2.二代猛禽,推力可达240吨,成本比一代猛禽继续下降一半。在之前的数个月,圈子里的粉丝都知道一件事,马斯克因为不满当时的猛禽发动机生产主管,在技术争论后将其解雇。当时很多人担心猛禽研发生产遇到重大挫折,如今来看二代猛禽结构更加稳定并且结构不像一代那么复杂,下面的问题就是努力提升到马斯克心中的产能,这种顶级的航天发动机制造成本还能继续下降也确实是有点厉害了。

3.声援SpaceX,抨击FAA。在发布会的问答环节,无论是新闻媒体还是自媒体、社区文化代表,差点把发布会交流环节弄成了FAA批斗会,只要有人心,发展的阻碍就会越少。

4.星舰本身可以发射逃逸,这点在载人任务的时候尤为关键。

5.为什么要投资航天而不仅仅是保护地球环境。马斯克直接回答,地球需要备份和成为多行星物种的能力。否则无论如何保护地球环境面对毁灭恐龙的小行星撞击都是无力而脆弱。美国在航天中的投入目前只有国家开支预算的0.36%,言下之意是国家官方主导的投资还需要加大力度,不应该过度依赖于民间资本。

但是这个发布会还是有不少未被提及的关键信息:

1.维生系统设计

2.货物舱门设计

3.在轨加注设计

.......

等等。

因此我个人理解这个发布会重点阐述的还是星舰入轨及重复回收版本,大家搬个小板凳看下金银SLS火箭的入轨决战吧。


user avatar   pi-bo-shi-tai-kong-jing-ni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22年2月9日,美国国家工程院发布2021年度增补院士名单,SpaceX的创史人伊隆·马斯克成功当选,这位现任世界首富成功实现了“名利双收”。

“粗旷硬核”的发布会现场(图源:SpaceX发布会视频截图)


而在两天后,SpaceX举行了又一次新闻发布会,这位新晋院士向大家重点介绍了人类史上最强火箭星舰(Starship)的最新进展。发布会的地点就是位于得克萨斯州的星舰测试基地,甚至所有观众就围绕在一个简易的露天讲台、投影面板和两台火箭发动机旁边,果真是非常硬核的工业风格发布会。那么,到底说了啥?


1.猛禽二代发动机现身


SpaceX的成名绝技是低成本可复用高可靠性的猎鹰9系列火箭。之所以做到这些,根源就在于它的墨林(Merlin)系列发动机,尤其是成熟的1D版本。多次重复启动、可变推力调节、超高推重比、多发动机并联工作等特点,使得猎鹰9和猎鹰重型系列均使用这一款量产型发动机,火箭成本由此大幅降低。

在星舰的发展过程中,发动机依然是最核心的技术突破点。为此,SpaceX花了很大力气研发新一代猛禽(Raptor)发动机,它将采用全流量分级燃烧循环,发动机燃烧室压力更大、比冲更强、寿命更长且推力更大。它采用更低成本的液氧甲烷推进剂,且无液氧煤油带来的积碳结焦问题,猛禽发动机的成本更低且可复用性能更强。此前的星舰测试中,猛禽一代发动机性能优异,单台发动机185吨的推力是此前墨林1D的两倍,见证了星舰的成功原地回收测试。

猛禽发动机两个版本的对比强烈(图源:Chris Berdos)


而在这次发布会中,SpaceX正式官宣了猛禽二代的研发进展。在测试中它的推力已经提升到了惊人的230吨,且整体结构大幅优化、更加紧凑高效,成本因而会降到初代版本的一半左右。在未来的研发中,预计它的推力还会进一步增加。SpaceX已经在新建的基地生产这一发动机,未来的生产效率预计可实现每日一台,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实现量产,是让昂贵的航天研发能商业化盈利的根本。

此外,对于载人航天器至关重要的紧急逃逸能力,猛禽也给出了解决方案:载人部分星舰飞船部分的推重比大于1,这意味着它们足以在未进入太空时让飞船安全逃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可以说,猛禽发动机,是星舰走向成功的核心基石。


2.回收采用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筷子”


目前的猎鹰火箭火箭一级(助推器),回收方式可选用地面定点平台和海上定点平台。自从2015年12月实现首次成功回收之后,回收技术越发成熟,已经有4枚助推器突破了10次使用,这个数据还在不断增加。相应的,回收精度也在显著提升。

于是,采用更强推进系统的星舰干脆计划采用一个更大胆的回收方案:通过巨大的塔架在空中接住回收,马斯克本人在社交媒体更是把这个巨大的塔架结构叫做“筷子(Chopsticks)”。

“筷子”既是固定摆架,也是大型起重机(图源:SpaceX)


不过,它的工作原理和筷子还是有一定区别。毕竟,直接用这么巨大的钢铁结构像夹菜一样夹住飞行中的“薄皮大馅”火箭充满风险。它的实际作用更像是一个巨大的吊车,可复用的火箭飞回来并逐渐减速悬停,塔架结构与火箭栅格舵末端结合锁定,从而吊起巨大的火箭。

回收模拟动画非常科幻(图源:SpaceX)


这种设计的好处显而易见:火箭不需要设计巨大沉重的着陆腿,火箭整体运输效率更高;火箭直接回收到发射塔架,无需经历转运、维护和再组装等过程,复用周期能极大缩短。不过缺点也很明显,万一在回收过程中出现什么意外,整个发射塔架怕是要被炸没了。

可以说,这是一个极具创新性的“天马行空”回收策略,未来到底会怎样,我们还希望一直把“假设这个大胆的想法已经成功”变成现实的SpaceX继续带来惊喜。


3.新一代隔热瓦


星舰的目标是全箭回收,这意味着已经飞回大气层的飞船本身也必须飞回地表,这个难度远超现有的仅回收火箭一级。毕竟,火箭一级并不离开大气层,高度更低、回收过程不必经历剧烈空气摩擦和产热。但是从大气层外飞回就是另外一种光景,剧烈的空气冲击是所有飞船的噩梦。目前最为成功的策略是同样可复用的航天飞机,它的核心在于遍布底部和关键部位的隔热瓦/毯。

SpaceX的隔热瓦技术已经开始反哺NASA(图源:STEPHEN MARR)


重量低、体积小却能隔绝上千摄氏度高温,也导致这种小小的瓦片价格极高且维护更换成本暴增。也正因如此,它也是星舰研发中的核心技术。在过去几年,SpaceX在这方面的研发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NASA和美国空军也都给予了研发合同支持。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这些隔热瓦不仅SpaceX自用,也会应用到美国的其他航天器上。


4.未来前景


眼下值得期待的就是首飞时间。不过这可不是SpaceX研发进度说的算,它需要等待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全面环评。毕竟,这个近5000吨的庞然大物首飞可不是个小事件,它甚至远超了曾经3000吨级的土星五号登月火箭。从发布会透露的信息来看,顺利的话今年3月就有可能获批,铺平年内首飞测试之路。且未来还会有位于卡角的发射场,甚至还有上发射场。

有了上述作为基础,这次新闻发布会提出的一系列“夺人眼球”大新闻就不奇怪了,例如:星舰整体成本甚至大幅低于猎鹰9火箭,单次发射费用在1000万美元;超重助推器能在发射后数分钟成功回收,并在1小时后再次发射;未来可实现3天生产一套星舰和超重助推器,且1天能发射三艘星舰。这些都是很难想象的成就。

目前来看,这些远景并不算“马式吹牛”。星舰已经获得了NASA的登月合同,这算是官方肯定。日本富豪前泽友作早已拍下了星舰的首次月球之旅,他也刚用一次国际空间站探索之旅证明了自己乘坐星舰的决心。

而前往火星,则是SpaceX既定的计划,并未动摇过。在发布会中,火星城市、火星航班、火星开发,是所有人预期中的内容了。

星舰已经实现的回收测试SN10任务(图源:SpaceX)


除此之外,拥有超强客运和货运能力的星舰,在能实现高频率发射和简易回收方式后,本身也将变成一种高效的地球上洲际运输方案。或许,在未来我们的天空将会频繁出现星舰的身影。

它们中有的在前往另一个大洲,有的则在飞向另一个星球。

更多火星相关内容,请关注本人所著科普图书《下一站火星》:


user avatar   schrodingcat2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技术上最重要最核心的还是Raptor 2.0的发布,作为蓝星史上功率密度最大的引擎和唯一大规模使用的全流量分级燃烧循环发动机,可以说从此刻开始迈入了其实际的成熟阶段,真正达到了当年设计的初衷。。。(摊手)

放一下发布会上Raptor 2.0和Raptor 1.0的对比图

更近距离的现场图:

再放一张测试动图:

最令人惊讶的部分应该是发布会上V2管线的减少(不过甲烷燃料主管路都拔了是不是有点为了演示而夸张了。。。),不过还要看Starship上Raptor V2的具体安装情况

从参数上来说,其实Raptor V2的进步并没有很出乎意料,一方面是因为V2去年就预告过,另一方面是推力实际上早就有预计,放两张马斯克的推图:

这次发布会前:

实际上一年半前:

从2020年的那张Raptor测试的图表可以看出,其推力和室压实际上都是测试中不断调整来测试Raptor的极限的,对于有两个预燃室的全流量分级燃烧循环来说,最困难繁琐的步骤并不一定是设计与制造,恰恰是如何调试两个独立的预燃室和涡轮泵让整个系统可以按预定方式正常工作,打个比方这个难度类似于解开一堆胡乱差绕外加打上死结的线团或者调试一堆没有注释的祖传代码。。。

放一张Raptor全流量分级的结构示意图和两年前的实物图:

可以看到除了富燃泵和主要甲烷液氧管路外,还多了很多乱七八糟的管线和传感器电线,实际上都是因为全流量分级燃烧循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耦合特性,举个简单例子来说:

我们先跳过极其复杂的点火环节,假设火箭发动机已经运转起来了,现在我们要增大一些推力从60%升至80%,那么我们需要分别等比例的增加富燃泵和富氧泵的压力和流量,但是这两个系统的输出功率又由对方系统的输出压力和流量决定,比如我们先简单增加了富燃室的氧气流量--->富燃室出压增大--->富氧室的甲烷输入流量增大--->富氧室出压增大--->进一步增大富燃室的氧气流量--->等等等等---->升至极限或爆炸。。。

外加一系列的管道温度导致液态气态转换与还有氦气的控制,这些重重因素对于raptor这种需要考虑深度节流变推力回收的火箭发动机尤其会更加艰难。所以调试对于FFSC来说至关重要

再放两张爱好者猜测的甲烷泵和氧泵的结构图,这两个东西在V2里外表上没什么变化:

这次发布会上可以砍去这么多管线,说明SpaceX对于Raptor的特性经过几年的调试后已经快驾轻就熟了,换一种比方就是屎山代码注释可以都删了,不去动他自己基本上能跑起来了。。。

除了Raptor之外,最值得期待的还是Starship的热护盾和筷子式回收了,虽然看起来都不怎么靠谱,但是任何一项实现了都是对航天思维范式的巨大转变。期待SpaceX今年的精彩表现,写这些东西也是希望我们国家航天部门也能对这些技术和路线重视起来,外加多给我们民营航天一点小订单残羹剩饭,让我们未来的SpaceX能赚点外快(实际上个人认为我国的产业链已经完全足以支持开发一款这样的FFSC发动机甚至大规模量产了,制造业和材料角度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更多的差距还是在工业设计、资金支持与胆识上)。。。时代的变革正发生在大洋彼岸,自我麻醉与否它就在那里

PS:上面的很多结构示意图并不是SpaceX官方发布的,而是爱好者们或者一些工程师通过分析高清图片所猜测的,大多都符合火箭发动机设计的原理,但是有时候越拿着放大镜仔细观察的话就越会发现这款发动机不少细节突破了航天口教科书里的思维定式,包括氧泵的结构、喷管再生冷却通道的铸造、流量控制等等,就会发现SpaceX真的善于把商品工业的一套放在航天里,也就是说从一开始就打算像生产商品汽车一样制造火箭发动机,这也是我们航天系统内极度缺乏甚至刻意回避的部分。最近写本子写得心力憔悴,等以后有时间了再深扒一下Raptor引擎的细节。


user avatar   F.R.A.O.W.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鹰击长空Echo的转载已经回答得很详细了,因此不必累述。

说是发布会,但SpaceX给出的标题却是“Starship Update”,也就说这是一次星舰系统的技术更新汇报。得益于粉丝&航天爱好者们的刨根问底,以及星舰项目开发的透明度,不少内容早在开始前就已经广为人知了。


对于这次发布会,有不少人认为马斯克又在谈虚的,星舰是画饼、是骗局、是PPT。

讽刺的是,在演讲台背后,星舰、发射塔正静静地矗立着:

就我个人而言,这次汇报中最令人眼前一亮的莫过于第2代猛禽发动机正式亮相

虽然在这之前就有几张照片提前泄露了它的真容,但直到粉丝 & 航天爱好者近距离拍摄后,我们才能以最清晰的视角一探究竟。

相较于上一代,最新一代猛禽移除了大量管路,取而代之的是数个盒状设计——这点期待后续大佬分析。


关于猛禽,马斯克曾在2019年的星舰发布会(其实也是更新汇报)上提到:

如果设计花费的时间太长,那设计本身就存在错误,必须修改以加快进度。在高级开发中最基本的错误便是坚持复杂设计,而不去尝试去删减零件和流程。

以及2021年,Everyday Asronaut的采访中提到开发时的“5个步骤”:

  • 提出正确的问题,让你的需求不那么愚蠢
  • 努力删减零件和过程
  • 优化
  • 加速
  • 自动化

而第二代猛禽正是上述理念的体现——More Power , Less Parts .

PS:看到这里,我立马想到了特斯拉的一体铸件和八通阀。

在这之后,马斯克又在推特上提到今年晚些时候第二代猛禽上剩下的那些管路也会消失,甚至连隔热罩都不需要了。

QA环节,马斯克提到第二代猛禽的生产速度已经接近每天1台,其实这是19年星舰发布会上提出的目标(当时只能做到8-10天1台)。

但这还不够,SpaceX的最终目标是每天2-4台,这样才能满足每月生产1枚星舰系统的需求(36台海平面版 + 3 / 6台真空版)。


总的来说,在这次汇报及围绕SpaceX的许多评论中可以看出2点:

  • 即便没人强求,即便登月计划一定会推迟,但SpaceX却是真的在按照2024年登月的速度去开发
  • 普通人(包括我)、监管机构(FAA)乃至整个世界都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去迎接一款发射频率、复用速度、载荷携带能力远超猎鹰9号的超重型火箭,即便它已经摆在了我们面前

时间回到867天前,所谓的“星舰系统”就是发布会上展示的原型Mk1,“Starbase”更是根本不存在。

如今,Starbase已经建立起一整套生产设施(除发动机)和发射场;星舰系统更是从曾经的不锈钢罐子发展为一支体积超越土5的巨箭;从连低温加压测试都无法通过发展到即将步入轨道级测试,其开发速度之快可见一斑。

在这几年里,SpaceX总共制造了大大小小共43座原型:

原型 首次发现时间 状态
Starhopper 18.12 再利用
全尺寸上面级(星舰)原型
Mk1 18.12 毁于测试
Mk2 19.05 拆解
Mk3(SN1) 19.10 毁于测试
Mk4 19.09 拆解
SN3 20.03 部分再利用
SN4 20.04 毁于测试
SN5 20.04 拆解
SN6 20.05 拆解
SN8 20.07 毁于测试
SN9 20.08 毁于测试
SN10 20.09 毁于测试
SN11 20.09 毁于测试
SN12 20.09 拆解
SN13 20.10 拆解
SN14 20.10 拆解
SN15 20.11 退役
SN16 20.12 可能退役
SN17 20.12 拆解
SN18 21.01 不明
SN19 21.02 不明
SN20(Ship 20) 21.03 测试中
Ship 21 21.07.03 堆叠中
Ship 22 21.09 堆叠中
Ship 23 21.10 建造中
Ship 24 21.11 建造中
全尺寸下面级(超重)原型
BN1 20.09 拆解
BN3(Booster 3) 21.03 拆解
Booster 4 21.07.03 测试中
Booster 5 21.07.19 闲置
Booster 7 21.09.29 建造中
Booster 8 22.01.25 建造中
测试用储罐
TT1 20.01 测试至爆炸
LOX HT 20.01 测试至爆炸
TT2 20.01 测试至爆炸
SN2 20.02 退役
SN7 20.05 测试至爆炸
SN7.1 20.07 测试至爆炸
SN7.2 20.12 退役
BN2.1 21.06.03 退役
GSE 4.1 21.08 测试至爆炸
Booster 2.1 21.10 退役
Booster 6 21.10 闲置

如今他们终于走到了入轨这一步。即便尚未实现回收,即便在轨加注、载人相关系统尚未开发完毕,从成功入轨的那一刻起,星舰就已经具备了常规运载火箭所该有的职能(将载荷送入预定轨道)。


Talk is cheap , show me the rocket .

SpaceX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的决心,今年他们又能走的多远?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资料

图片来源


user avatar   a-ku-la-li-de-m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概看了看,一开始上来还是在强调让人类成为多行星物种这个事情。其实关于火星殖民的争议也是真不少了,很多人觉得现在搞这个纯属噱头也不是没有道理。

但是从马斯克的逻辑来看(可惜的是他那基本没把话说清楚过,导致没多少人搞明白这个逻辑),地球生命是必然会灭绝的,无论是天灾人祸的超小概率事件还是不知多少年后的红巨星膨胀吞没地球,都注定了地球生命的灭绝。有了这个大前提之后,我们必然希望能殖民其他行星,这也算是人们的共识。

然而人们的分歧在于到底什么时候去殖民其他行星,大部分人估计都觉得现在就去搞星际殖民绝对是个馊主意,是骗钱骗流量的人会搞得事。而马斯克之所以下定决心就在此时此刻就开始推动火星殖民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他属于是技术发展的悲观派(我也是)。谁也不能保证两百年后人类还有没有进入太空的能力,基础科学研究会不会停滞太久从而导致应用科学上发生倒退?政治局势是否还足够平静以支持庞大的太空计划?

历史上技术倒退的案例不是没有,远的古埃及人忘了怎么盖金字塔,近的美国一度失去了载人航天的能力,到现在还没恢复登月能力。虽然现在的技术简陋,但是等下去的话未知的风险只能更多,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机会(花了四十六亿年修来的机会)就在当下,向地外殖民的窗口已经打开了,而谁也不能判断这窗口能开多久,这个机会简直不用是sb,尤其是抓住机会的成本很低的情况下(指全球百分之一产值持续投资五十年,建设可以自我维持的火星聚落),如果这么想的话,大概也就能理解马斯克的行为了。


~~~~~~~~~~~~~~~~~~~~~


至于更贴近当下的部分,如果马斯克的野望真能实现,烙的单舰日射三次的大饼真能出来,那首当其冲的肯定是星链的大规模部署,以及随之到来的真正的“星辰大海”时代,太空旅馆啥的恐怕真的很快就会有了

至于围绕星链的种种争议,我只能说星辰大海已经扑面而来,而一堆喊着我们的征程是星辰大海的人现在却怕了,叶公好星辰大海了属于。

新时代的到来必然会伴随着对旧有事物和旧有规则的摧毁,而新的规则却迟迟建立不起来,利益重分配的过程就会招致混乱。许多人意识不到一旦廉价航天时代真的来临(这个算是星辰大海的必要条件),即使没有什么星链一网鸿雁星座,近地轨道上也必然会充满几十万量级的卫星。而这个过程中像是地基天文台的无暇夜空(顺便这玩意已经被民航业毁过一次了),现有的轨道分配等外层空间的公约等等都会被摧毁。卫星撞空间站杀死宇航员的事故也迟早会发生,直到我们适应这些新常态并且完成新规则的制定为止,恐怕都会世界大乱吧。就像人们适应汽车撞死人和完成交通管理体系的制定一样。



(没啥图了,我放个恋恋在这没事吧



user avatar   64-48-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伙儿等吃席都快一个月了,老这么忽悠不行啊,京子能不能上点硬菜


user avatar   fengzhihaoj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峰会在今年10月开幕,到时候俄乌战争局面如何尚未可知。

所以现在说这些都为时尚早。




  

相关话题

  中国为什么要发展航天? 
  美国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你怎么看?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对于七国难民的开放,对于加拿大未来发展有什么影响? 
  是否存在普遍对美国前总统小布什评价很低的现象?如果是,原因是什么? 
  如果人类新发现了一个以现有的航天科技单程要 10 年的宜居星球,你愿意做第一批殖民者吗? 
  如何看待默克药厂透露已开发出美国首个新冠口服特效药莫努匹拉韦,并在寻求紧急授权?美失控疫情有望结束? 
  匈牙利总理表示「不可能拒绝俄罗斯廉价天然气而去买美国高价能源」,透露了哪些信息? 
  如何看待第一批去美国的人,低学历低能力那些沦为乞丐,与黑人大妈抢瓶子的现象? 
  为什么国内在航天、机器人、能源、医药等方面的创业公司数量很少? 
  美国海军两栖攻击舰爆炸起火,已致 34 名水兵和 23 名平民共 57 人受伤,发生了什么? 

前一个讨论
宁锦防线葬送了多少人力物资(还让满清有了粮食),成为葬送明朝的坟墓,这钱如果用来练野战军会怎样?
下一个讨论
假如万历能多活十年,则熊廷弼一定能够不负他的重托,彻底解决辽东问题,对吗??





© 2024-05-0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0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