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2 月 14 日香港新增新冠确诊病例 2071 例,达单日新高,可以采取什么措施加强防控? 第1页

     

user avatar   bu-xiang-shang-diao-wang-cheng-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建议香港全面学习美国政府抗疫的先进经验,尽快停止统计新冠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疫情自然会得到有效控制。


user avatar   xiao-lang-xian-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算是有个样板城市做示范了......对内的悲观开放派也算有个交代


user avatar   zhuangshilih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香港从今天开始,将儿童接种科兴疫苗的年龄下探至3岁(之前是5岁)。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研究中,科兴和复必泰对于儿童及青少年的安全有效,如之前智利超过200万名儿童及青少年的真实世界研究。目前在中国内地,3~17岁儿童和青少年已经接种了超过2.1亿剂科兴疫苗,已知数据显示没有重大安全问题。

这几天香港给儿童接种疫苗的预约急剧增加,这让我想起去年五六月份的广州疫情,之前很多人接种疫苗的积极性都不高,结果疫情以来打疫苗的队伍得排上几个小时。父母的疫苗犹豫是可以理解的,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疫苗完全生效需要在第二针接种1~2周后,而结合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彼时这波疫情的巨浪可能已经过去了。

这也是香港目前面临的困境,儿童开放疫苗接种很晚,1月21日才开放5~11岁的科兴接种,明天(2月16日)才开放5~11岁的复必泰接种。虽然说现有研究表明同样疫苗在儿童上的免疫原性比成年人好很多,但相对于好不好、好多少,更重要的是有没有打完,目前11岁以下儿童几乎没人完成疫苗接种。


同样,香港的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也不高,80岁以上人群的完整接种率只有25%(相比之下疫情防控做得很糟糕的美国,75岁以上完整接种率都有85%了)。

所以香港这波疫情,社会活动较多的中青年人是病毒扩散的主力,但是受到病毒威胁更大的,却是两端的老人和小孩。


user avatar   gao-xin-yu-6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实验小白鼠罢了,也算求仁得仁。

香港会听你的话严格防控吗?不会。

那与其纠结怎么加强防控,不如让香港发挥一点剩余作用,作为共存论的观察对象,为未来大陆的防控决策提供依据。

就像欧美已经完全控制不住疫情了,那就索性不控制了,宣布疫情结束,然后马照跑舞照跳,要病毒大号流感论、不要具体的感染和死亡数据。

你挑的嘛,阿sir…


user avatar   neolush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在香港,刚打完第三针疫苗,生活物资已经屯好。不求不感染,只求临时增加体内抗体水平,让我安稳点度过这波。

其实今天日增应该是2071+4500,我猜港府疾控传播学不错,搞了个确诊+初步确诊(初测阳性)的公布方式,可以有效缓解民众的紧张情绪(仅在不爆炸的时候有效)。

香港的防疫,一直是个筛子,之前几波一来传播能力没有奥密克戎强,二来全靠大家天天戴口罩(这点要提出表扬),才能苟过去。不是香港zf有什么高招,而是正好走钢丝没有摔跤而已。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港府疫情“防控”的骚操作,让大家体会一下什么叫做半套跟没做一样。

1. 入境管控是筛子,入境核酸检测之后隔离不是集中隔离,而是居家隔离14天!??并且居家隔离只需要佩戴一个手环,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来“判定”你是否遵守隔离。最离谱的是同居成员可以自由出入!!!

2. 确诊病人可以随便乱跑,轻症和低病毒量居家,同居成员无限制,这是武汉2年前就用生命换来的血的教训和经验,搞半天你这都不知道???确诊外佣不收治,还让她自己坐公交回家,隔了几天才送医院???


3. 马照跑舞照跳,前一个月就有政府官员带头聚会被举报,你让这样的港府怎么好意思让民众不过年聚一聚???

还有N多坑点我不一一列举了,心累。

而港府最大的问题就是“不上不下,犹豫不决”,这个根本性的毛病从19黑暴到后来疫情一直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波疫情是过年前开始起的头,当时葵涌有一座居民楼出现奥密克戎垂直传播,第一天检出十几例,第二天检出100+!其实这已经意味着发生社区传播,并且传了有几天了,可以推测很可能有一部分携带者已经跑到全港其它地方。此时及时“封城”,全民有秩序检测完全可以把疫情遏制住(参考之前内地几次“较大”的疫情,就不点哪个省了)。而后又陆续出现非葵涌地区几座小区聚集性感染,意味着疫情大爆炸已经不可避免。这时我及时调高了我家的“防疫等级”,采购了一波米面腊肉等生活物资,等待2周后的洪水滔天。

但是港府的“侥幸心理,犹豫不决”来了,让他“此时”发出封城指令是绝对不可能的,原因有几个,第一,市民反对,之前要建/划分公共隔离点,所有的附近居民都“有人反对”,这里就不说是哪方政治立场的人出来搅和的了(不是重点),而港府也顺势退缩。第二,“影响经济”,这是一个冠冕堂皇但是十分狗屁的理由,香港这种高度特化的经济结构完全可以大部分人“居家办公”,而且说实话大部分上工的人都在摸鱼。第三,路径依赖,侥幸心理,我之前几波都不需要封城就能过去,也“没有多少”病历,死亡人数也在正常范围,我这次才确诊100来个,按“经验”来说不用封城。

而这个侥幸心理的背后,实际上是对大陆“动态清零”政策藏在心底的不认同。

这也是港府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那就是对大陆政策的阳奉阴违(可能说得过了一点,叫一知半解好了)。这种一知半解是长期以来经济的优势加上身份的转变(从英殖民地回归),导致其本土人士即使是亲大陆派(建制派),对大陆很多政策的理解完全不到位,并且在没理解到位的时候,缺乏沟通学习。

就比如“动态清零”4个字,从港府的操作来看,他们根本没有从科学、行政、社会运转等层面理解什么叫“动态”,为什么要“清零”,如何来“清零”。更加不理解“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不是死个90万人就是抗“抗疫主力”,只死几千人就是“游而不击”了。最好的是明明有可行策略在适度代价(实际上是比躺平低的代价)可以防止大部分人被感染的,而不是等破防了再来考虑补救对策。到头来可能还要暗搓搓影射“动态清零”没有效,就你这个一不动态,二不清零,能有效果就见了鬼了。


说完阳奉阴违来说一下犹豫不决。这届港府最大的特征就是,该软的时候不软,该硬的时候不硬。19黑暴初期,反修例大游行,其实在最开始就调查清楚(脱离群众啊所以摸不清情况),然后直接说那我不修了,这就让以反修例为借口搞事的人在一开始就没了“抓手”,也没那么容易搞大。而你既然硬了硬要修这个逃犯条例,那就一路硬到底,不管你多少人出街,我把黑锅一个人背了行不行?结果你这时候又软了。好嘛,看你这时候服软了,那这波人就跟火上浇油吃了兴奋剂一样,你看我们上街闹事是可以拿到东西的,那不给你闹个底朝天?

扯远了说回疫情防控,现在他处在该硬的时候不硬,防疫步骤各种偷工减料,为了妥协“民意”(不一定是真民意),不搞严格管控,不能及时预估疫情发展(这个真不难,我上我真行),不封城。

行,那你就别硬,要么干脆躺平,给大陆做个实验,看看现在这个情况躺平到底啥结果。不过决定躺平前一定要让所有民众知道,即使是现在的奥密克戎,毒性也是强于初代种的,老人小孩(<5岁,现在是<3岁,前两天死了一个4岁小孩)基本没接种疫苗,从数据来说,接种疫苗后死亡率还是显著降低的,没接种的,参考武汉中后期情况。而这批人中老年人又是死亡率很高的人群,你们年轻人不怕死没事,你们如果愿意牺牲自家老人或者老人愿意牺牲自己,那就所有人投个票,看看到底大家知道可能的代价和风险后想不想躺平。

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具在,本是一件大喜事,然则疫情以来港府的操作导致一直没法通关,马上毕业没法耽搁1-2月的来回隔离。我只得在香港登记结婚,四位老人80多岁都没当面见过我老婆他们孙媳妇儿,我现在是一定支持不躺平的。

做个不负责任的预测,别又出现不该硬的时候瞎硬,等哪天日增一万了,心理防线突破了,突然,毫无预兆地,宣布封城。你这操作民众不上街才怪,就算不上街,抢物资的景象又要来一番。我为什么要说又?

其实个人层面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我已经写在了最前面,打第三针疫苗,增强抗体水平,点不了闪避属性我加点血条总可以吧。

政府层面其实没可能做什么了,真要提个“可行”一点的建议就是

1. 入境严格控制。2. 迅速建立方舱医院集中隔离轻症。3. 增大检测数量,加快出结果的时间,提高出结果后的响应速度。4. 做事别犹豫,丢!

半夜看到这个问题实在不吐不快,不知不觉已经很晚,睡了睡了,明天还要改论文。


user avatar   qing-hui-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认为还是要按之前说过的政策来。

一国两制,大陆搞动态清零,香港搞躺平放任,马照跑、舞照跳 。

澳门意识到动态清零比较好,所以紧跟大陆的防疫政策。

而台湾地区认为还是躺平比较好,所以也在逐步放开。

大陆与澳门锁好关口就行了


user avatar   zhen-hao-y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还没怎么死人呢。

一个地方会不会认真对待新冠,当地是否真的感受到死亡威胁有直接关系。

当然,美国死的人多,但是美国地域广阔,所以很多人可以骗自己“死的都是别的地方的”。

香港要等到什么时候骗不过自己了,才会有改变。

不过那个时候能不能来得及就不知道了。

不过香港封城比武汉容易。深圳关一封,就都跑不出来了。然后慢慢治吧。

不然有啥好办法?清零动作他们现在不信,那就只能等他们信呗。


user avatar   NLSZ-an-hao-x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意识形态豁口逐渐要形成的。

共存言论一直有很强的外溢效应,但需要土壤,当一切对策都失效并且只能共存的时候,共存论才算真正有扎根的可能。否则就会变得很荒唐。你不妨看看家里的老人,为共和国忙碌操劳一辈子,还没想几天福,让你们这代给“共存”没了。像话么?

所以这外溢效应会往哪溢?

很明显,要么家里没爹妈,要么防疫没办法。

疫情烂到一切政策失效时,与其挣扎,还不如听好些好听的吧。

香港要是爆下去,迟早就会成为中国共存派的大本营。别看现在已经有雏形了,不要忘了最反华的人,永远是华的某部分,他们会玩出更不可思议的东西来。而且同族的殇式反对,总是要撅起屁股的,觉得把自己身上插上美国日本英国旗子才更有ntr的效果。并不是哪自由哪才是爹,而是谁伤你最深谁最爹。毒中带反,他们可能要奉毒王爹的染毒思路为尊。

意识形态一旦有豁口,这共存论外溢效应会变本加厉,比该论调的诞生之地还猛烈。

一旦内陆也有不好的趋势,共存论会倒灌,其论调迟早会诡异得和“分配”挂钩,和“自由”扯上关系,并对你目前一切不满提供解释。你现在觉得这不可能,只因为家里有妈,身边没毒。



而且共存这事退一万步讲,哪怕就是必然的,哪怕就是一定会发生的,就要提早让他发生吗?

我问你,中国人晚点生病,多一些老人颐养天年,有什么问题?趁着防疫成功,我国还能挣点钱,存点资源有什么问题?让那些尊重自己健康权的公民多享受几天免于恐惧的自由有什么问题?

就算迟早要共存,我要迟不要早,有什么问题?那你还迟早死呢,你为什么还活着?

说清零影响返乡的,别装了,你回乡看的是乡还是人?人感到危险,会有什么决策?你觉得瞬间放开,你返乡的第一阻力是什么?就是乡本身好么。哦,甚至是你自己。当赤裸裸的人性阴暗面被乱世激发,你要的温馨都会变成梦幻泡影。

你要的返乡,这是你的目的,不要被人当做“共存”的手段。


我知道你我肯定不会向病毒投降,但我为了分辨对手究竟是谁,还是要问一句。

我投降的好处在哪?你为什么不说?为什么没人说出早共存会比现在好的情况下,就会有人响应?

那明明是那是不得不共存的地方,才能有的讨论。

我们这里如果从动态清零进化到彻底清零,那就什么代价都没有了。想想武汉刚解封的时候,三千人的party,聚集又怎么样?

你这样一想就能明白,共存派是什么土壤里诞生的东西。

香港疫情问题,就是共存派意识形态土壤的问题。这事到底大不大,会有多大,完全是今后香港疫情数据决定的。不要盯着思想看,没用的,盯着数据看吧。


user avatar   sywx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无计可施。

估计最后会被迫采取美国的政策,

经医院检测,血氧低于等于94%才允许住院。高于94都是发点药自己回家吃。


user avatar   to-myto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关于第一题,答iPhone的,全部判0分。

哪个品牌高端会突破和持续领先?

iPhone还需要突破吗?iPhone是守擂者,国产安卓旗舰是攻擂者,至于谁能够突破高端,谁能够持续领先,这明显是针对于国内厂商说的。

用销量说话就可以了,尤其是高端旗舰的销量。

去年国内华为以外的高端旗舰,卖得和做的最好的两款,应该是小米11Ultra和vivo X70 Pro+这两款极致影像旗舰。

今年国内的高端旗舰,会是谁呢?

其次关于第二题,渠道大变局,指的是什么?

翻译翻译,什么叫渠道大变局?

渠道大变局,明显说的是现在小米新推行的渠道模式。

这张图就是卢伟冰说的“渠道大变局”。

左边的渠道模式,是现有的成熟的,非常强势的渠道模式;右边的扁平化的渠道模式,是小米正在采用的模式。

再者关于第三题,2022年的处理器谁会是明星?

这个问题值得展开来好好说说,这两天之前拿着联发科工程机出来大锤特锤骁龙8gen1,大吹特吹联发科天玑9000的,应该脸都肿了。

现在实测跑分出来,天玑9000的优势,真的微乎其微,可能需要体质好,抽奖,电压等等加起来,才能得出比性能强于骁龙8gen1,且功耗远低于骁龙8Gen1,能效比大幅领先的结论来。

真的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至于天玑8100,倒是很有可能会成为3000元价位的明星。

最后关于最后一题,哪款产品会是2022年爆款王。

2021年的爆款王是啥?我投在2021年2月份京东自营仍然有60多万销量的红米K40一票。

至于卢伟冰问的2022年的爆款王是啥?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红米K40的哥哥,红米K50!


2022年小米手机推荐?小米手机怎么选?小米手机哪个性价比高?内有小米手机推荐及选购建议。 - 王之葵托利的文章 - 知乎




     

相关话题

  有什么比较推荐的雅兰床垫? 
  4 月 6 日山西太原小店区实施临时交通管控,目前当地防疫情况如何? 
  杭州 2022 年 1 月 26 日开始的这波疫情现在怎么样了?还能回家过年吗? 
  专家称有迹象表明英国已处于第 3 波疫情初期,可能带来哪些影响?还将持续多久? 
  工作七年,申请香港在职读研可行性? 
  如何看待世卫组织称,如能继续控制病毒传播并减少死亡率,新冠肺炎大流行非常有希望在 2022 年结束? 
  如果死亡笔记在现实生活中被使用有可能被抓到吗? 
  有什么几十块,一百块左右性价比比较高的耳机? 
  请问有没有能把 PDF 转成 PPT 的软件? 
  人一般为什么浮躁? 

前一个讨论
如果拜登团队期中选举失败会发生什么?
下一个讨论
如果2月16号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会有什么影响 ?





© 2024-04-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4-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