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可以学国外一样不严格防疫跟新冠病毒共存吗? 第1页

           

user avatar   ffancag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谈国外,说个境内的好了:香港彻底躺平了,且是按港府那意思,彻底躺平了。

具体说,已经彻底放弃全民普检了。同时,阶段性放开聚集管制和场所开放。最后4月下旬恢复全球通航。

但这决定我会有什么特别关注么?那确实并没有,因为在年初,我就基本确定最后一定会是如此。

全港因新冠死亡的人数,前阵子就已经超过整个内地的合计了。绝大多数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分6-7-8年龄段,未接种疫苗的死亡率分别约1%、3%、12%。50岁以下的中青年人,未接种疫苗的死亡率接近为零,接种疫苗的死亡率几乎就是零。

基于这个疾病目前的传染性,在东亚模式的大城市里,基本上就是个纯离散式的选择:或者,冲着清零去;或者,再怎么仰卧起坐,也很难控制住,因为很快就 “无处不在” 了。

所以,在前几天的另一个答文里,对于防疫政策是否改变,我个人的态度也颇为明确:

“放松防控”,其实就是等于 “不再防控”,那么以我国这个城市化的规模和模式来看,完全可以比照香港,按照未接种疫苗/已接种疫苗的死亡率来综合,准备好牺牲60岁以上人口的少说1%就是了 — 实际情况很可能更高。

如果 “你”,觉得这是必要的代价,对最少1%的老年人口死亡,表示 “不是个事儿” 或 “干我屁事儿” 或 “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儿”,而不是 “选A的时候骂A鼓吹B,选B的时候立刻开始骂B”,那这就不是个问题。

若真是如此,该做的工作,就转向为:1,如何快速提升60岁以上人口的疫苗接种率;2,提升可选疫苗的免疫效率;3,短期内加强ICU和丧葬资源,避免肉眼可见的人道主义危机。

而另一个重要的话题则有关我国的国家特性。欧美等国早就去工业化了。我国的香港市,也是一个服务业占比九成以上的城市。但我国总体,依然是一个工业国。于是,相关政策的选择,天然需要考虑这样一个问题 — “放松防控”,即 “放弃防控”,是否会实质性影响我国的工业生产?

此话题,都不仅是狭义经济和民生层面的话题了,毕竟大家都知道,防控的行为本身,天然会让很多人断了生计,乃至倾家荡产。

这同时还真就是个地缘政治问题:我们自然希望全球沿着自由贸易和和平与发展的路线继续前行,但摆在眼前的现实是,全球各个区域都在进行保守主义收缩,大逻辑也开始回归零和下的彼此碾轧。在这种大环境下,每个国家都需要认清,自己手上的 “硬通货” 是什么。俄罗斯再废,依然坐拥资源。美国呢?哪怕我们觉得帝国将倾,但依然资源、科技、军事、货币的排面都在。但像日本这样的国家呢?要啥没啥,于是手停口停,就必须要运转。

那么我国呢?在全球目前这种总体操蛋和比烂的现实下,现在的 “硬通货”,是什么?


最终,本文想表达的观点,就和几天前那个答文的观点类似:

任何政策,都有收益,也有代价,都是成套出现的。每个个体的天然倾向不同,利益也不同,这没有绝对的是非对错。比如说我,天然就喜欢时不时四处烂漫玩耍一番,且身体健康,医疗资源充沛,那自然是在没人管的环境下更舒适。但与此同时,自然也就做好了随时体验一遍染病的准备了。唯一担心的是,是否会不可逆转地让我的嗅觉和味觉打个折扣,毕竟美食美酒是目前颇为核心的乐趣所在。

那什么才有所谓是非对错呢?

唯一有关是非对错的只有,“你” 作为成年人,是否能认清每一个政策的收益和代价,进而,当你想要为了收益,去选择对应的政策时,也能默认,该政策对应的代价,也自然而然地承担了,那就怎么都行,不论你是支持什么政策,就都有的聊。

所以目前我个人的态度,完全取决于 “你们” 的态度:如果 “你们” 普遍支持放松即放弃,且默认承受少说1%的老年人的死亡而不去反转骂街,且认定 “群体免疫” 不会影响我国的宏观产业格局,或哪怕有重大影响,“你们” 届时的态度也是 “老子自己选的老子认了”,那我就表示支持 — 必然支持,毕竟我天然喜欢四处烂漫。


user avatar   xiao-wang-63-7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家五口刚得完新冠,感觉美国属于宏观上稍微管理,微观上完全自理。我就把今年以来的新冠见闻梳理一下吧。

(可以麻烦不要随便修改问题吗?本来回答是按“外国不管新冠了吗“回答的。答了三天,问题修改了两遍,搞得回答不伦不类的,别再改了行吗)




一月初奥米克戎肆虐,首先中枪的是跟我每天近距离接触的一位同事。他在一月初的一个周二确诊了。那天我俩还坐一起开了个两小时的会。得知他确诊的消息我非常担心,虽然我早已打了三针疫苗。

好在我没被传染,他隔周一也返校上班了,而且精神很好。他业余是高中篮球队教练,兼在一家健身房做restorative training instructor (恢复训练教练?)。




一周后,另一名同事全家确诊了。经她允许发她的脸书。她的宝宝和老公是1月22日确诊的,第二天23号宝宝大好老公没好,24号宝宝已经活蹦乱跳老公见好,27号宝宝全好老公大好了。我同事则是无症状感染。







然后到了一月底,疫情的蔓延速度可把我整不会了。

我一大半的同事,像商量好了似的,在二月第一周过完之前全体确诊。一月底二月初不仅课没人上,连午餐都没人发,放学交通更是没人管。我每天最发愁的事竟然不是怎么上课怎么考试,而是调人管放学交通。






那个周末天气很好,我趁周末跟家人出去散了散心,发了一条朋友圈。

然后就趁朋友圈用词不当,跟发小聊了几句。我当时就预测,我估计跑不出月底就会确诊。





然后,当当当当~

2月23号那天,我下午头很痛,睡了一觉之后好了,而且心情很不错,因为天气预报说24号可能下雪。

24号上午,我度过了愉快的四个小时。11:00-12:30给一个科学老师代物理课,12:30上完课站起来的时候,头一阵晕,差点昏死过去。

下午1点就开始感觉浑身发冷、无力。这时候,我三个娃的学校也像商量好了似的给我打电话说,三个孩子都发烧了。

我:???????

赶紧收拾了东西,让老公带上娃去学区HR做核酸检测。

1:45检测的,1:57出的结果——确诊,而且是一家五口全确诊,嗷嗷嗷嗷。





作为一名爱岗敬业的老师,新冠确诊之后,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并不是个人安危,而是怎么安排接下来五天在家隔离的工作。

我先向校长秘书汇报了我确诊的消息,她让我在家隔离5天,带薪假,自行通知密接人员。“密接人员”的定义是不戴口罩在1米距离内接触15分钟以上。我一直戴着口罩,但在学校那一上午还是接触了很多同事,我都一一通知了。




最让我担心的是我一个高三学生。我们固定每周四下一局象棋,确诊那个周四也没例外。我给他父母打了电话说明了情况。




然后问校长怎么去学校拿工作电脑。我写邮件的时候有点为难,因为毕竟我不宜进入教学楼,同事们肯定也不想去我办公室或者摸我的东西。

可没想到,我校长就一句话:放学铃打完自己来拿就行,木有问题。

我:????????

于是我当天下午3:00等同事们都下班之后,就回学校拿了我的电脑。




然后就是各种工作安排、找代课老师。现在美国用工荒,没人愿意工作,没找到代课老师。







1:57确诊,2:01收到疾控中心通过学区HR发来的问卷,问题包括症状最初出现在哪一天,直接上司是谁,跟谁有过密接等等。





接下来的5天,我们全家就在家“养病”。新冠的养病流程跟感冒发烧一样:硬抗 - 不需要去医院,不需要打针吃药,要是烧的难受就吃一片退烧药。我家的恢复情况基本是,三个孩子隔夜就好了,我和老公难受了一天,第二天大好,第四天完全好了。

2月28日是我一个好朋友的生日,本来说好了给他弹琴作为生日礼物,但隔离在家只能录像。2月27号晚上录的,也就是确诊第三天后,那个状态看着就不像病人了。






病着的四天,基本都是朋友同事送吃喝,以及 - 玩具。








总体感觉完全能应付。但是!!!第三天我丧失了嗅觉和味觉。脸书上有朋友留言说她的嗅觉是一两周后才恢复的。

@豆子彩虹爸 @章黎 @fx lu




我的嗅觉大概在第十天开始恢复,但是味觉是15天后的下午突然恢复的,那场景依旧历历在目:

我在老板办公室聊天,他要吃口香糖,顺手给了我一片,我放到嘴里说“哇,西瓜味的!”老板惊呼“你能尝到味儿啦???”我才意识到我真能尝到味了!激动的一下从椅子上跳起来给了我老板一拳!

老公晚上就带着出去庆祝了一下。




我是周四确诊,隔周三返校的。头脑清醒,心情很棒,又开始了各种作、怼脾气超好的老板。唯一跟生病以前不一样的就是很容易累,钻在学生堆里也蹦跶不起来。




第二天周四,是确诊一星期纪念日。

得了一场新冠,没耽误跟我学生下棋,这是最令我开心的。




这就是美国新冠的大体情况了。

俄勒冈州上周末彻底解除了口罩令,我们小小的庆祝了一下,后院跟孩子们点了个篝火,派屈克节喝了点小酒。生活基本回到了疫情前,除了吃不起肉、买不起菜、加不起油、全国减少了100万人口。

(防杠声明:最后一句话针对美利奸两年的疫情和防疫方式使用了反讽修辞,你要是看不出来你就赢了,勿以麻小而不赢)



写完全文我最大的感受是:咦,美国人还真是把邮件当微信发哎,知乎那个问题还真问对了!

最后,我必须声明我完全不赞成国内“放开并存”,因为国情实不同。我老家淄博目前正在封城中,我妈虽然封在家里,但什么都不缺,经常查核酸,一个电话过去就能获得食物日用品送货上门服务,非常有秩序。向人民致敬,向基层干部致敬!同问题下推荐一篇:


user avatar   liuqingy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知道医疗崩溃是怎样一件恐怖的事情吗?

我姑姑在美国,附近社区的老人死了十几个,他们没感觉,因为他们觉得这个就是老人病,他们家里只有两个中年人和几个青年人,他们自己家不会有人怎么样,即使得了也不会很快就好。

结果同个社区又有几个中年人也死了,他们才真的恐慌起来,出门必戴口罩,结果遭到他们三个子女疯狂的嘲笑和抵制,他们还想办法在口罩上面剪个洞,或者扔掉口罩。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爸妈很丢人,会让邻居小孩笑话。

不错,他们在邻居小孩的洗脑下,他们觉得自己的爸妈很懦弱,竟然怕一个小小的“大号流感”。就连那些成年人,看到他们戴口罩的时候,都会觉得他们是不是得病了?

就在这样的“不怕死”文化的催眠下,他们觉得自己有点小题大做,出门就不怎么积极戴口罩了,他们觉得死去的几个中年人应该是有其他什么病,才会导致死亡的。

然后有一天,我姑丈就发现自己不断咳嗽,呼吸困难,还发起烧,还闻不到任何气味,不敢叫救护车,只能叫我姑开车载他过去医院。

他们到了医院,重症情况如此明显的他,竟然还要排队看医生,排了一两个小时后他确诊了,然后让他继续在医院里面等,也不安排住院治疗,留下我姑丈在那里痛苦发作几个小时,期间他们求救无数次护士和医生,医生都在推脱,说没有床位,就是没有给他安排呼吸机什么的,让我姑在医院干等。

我姑看到我姑丈没有得到及时医治,在医院大吵大闹希望能引起医院方的主意,没想到我姑就这样被警察带走了,只剩下我姑丈一个人在医院。

当时我们在国内听到我姑的求救信息也是紧张得不行,不敢相信医疗如此先进的国家,一个重症病人竟然得到这样的待遇,但我们又不能为他做些什么,只是寄希望美国发达的医疗,一定能让一个50岁不到的中年人痊愈。

最终等来的却是我姑丈去世的噩耗。

高赞所说的医疗被击穿是什么后果,这就是后果,一个成年人就像上吊一样窒息而死,而且这个过程持续好几个小时,你觉得恐怖不恐怖?

本来一个不算多严重的重症患者,就因为医疗资源的严重不足,活生生拖死了,还是被憋死的,这种死法会让多少人不寒而栗。

我不敢想象除了北上广深,其他小城市的医院在我们所有城市放开共存之后,医疗被击穿,没了其他城市的援助,会是怎样的一个恐怖场景,真觉得我们人均医疗资源那么充足吗?

病毒爱好者说发达国家的死亡率不算高,才0.5%到1.3%?就是大号流感?

很多病毒爱好者之所以谈共存,因为他们觉得事情不会发生在他们头上,或者死亡不会发生在他们这个年龄层上,他们甚至连四线城市的医疗配比都不清楚,以为他们的老家可以跟发达国家比医疗,跟人家一样的死亡率。

看到没有,我跟我闺蜜的对话,人家是我们老家的医生,人家最清楚广大县级城市的医疗配比情况。

县城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医疗设施去应付这种所谓躺平共存带来的灾难。

别跟我口hi,说可以买,这种仪器不是说买就行的,必须有专业人士操作,这种人才少之又少,不是短时间能培养起来的。

而且一开机就是十几万,病人使用一次就又要几千块,你觉得有多少人受得了,有多少人可以一直用。

你觉得社保基金和地方财政能承受多少重症患者用ecmo?如果一个城市有几百个重症,这些人怎么办?


在没有疫情的年份,医院的床位都是供不应求的,你们觉得几亿人感染了,一个县城几千人重症,床位够吗?

病毒爱好者觉得现在的经济困难,实体困难是因为防疫措施太严了?

永远记住一句话,我们现在的经济困难是因为疫情引起的,不是抗疫引起。

你以为你得了新冠,只是轻症,你老板会让你上班?

你以为你得了新冠轻症,你就一定感觉都没有,不会影响工作?

你以为放开共存了,人员流动还会跟疫情前一样,个个都愿意出去吃饭购物?

香港没有严格防疫,为什么门店都是门可罗雀?你们不是觉得放开共存了个个都更想出去吃饭购物了?

外面那些躺平的国家,他们的经济就好了吗?







多少西方国家媒体都说自己国家人员流动性下降,因为疫情施虐,很多人都不上班或者因为得了新冠工作不了,人员短缺,物价飞涨,经济下滑。

他们不严格抗疫了,为什么经济还不起来?实体店还是倒的倒,关的关。

国外是被迫躺平的,而不是不管。反正舆论优势都在他们身上,中国发生跟他们同样的事,他们会炒作中国快垮了,快完蛋了,中国没人权,中国不人道,中国不行,到时中国绝对比外国还要混乱。

而自己发生同样的事。

他们的舆论霸权会让世界大多数都觉得他们没什么问题,或者有了问题你敢怎样?你敢骂这个最大的黑社会老大?我们对美国的批评威胁了人家的统治了吗?

看了那些批评中国防疫措施的,希望跟外国人躺平共存的,觉得新冠只是个“大号流感”的,我就想起我姑邻居的那些小孩,嘲笑我姑姑丈的那些场景。

其他十多万赞的回答:

最怕云南朋友推荐牛奶系列:


user avatar   hu-you-91-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这是一个假消息。

美国人反抗新冠防疫措施的车队正在进军华盛顿,呼吁解除新冠疫情防控,然后你告诉我:国外不管新冠?

还有那些呼吁共存的那科学说事,攻击钟院士和张文宏,都是故意浑水摸鱼。

共存跟共存也有不同的方法。

人类最终肯定是要与新冠共存的,这是科学,但究竟怎么共存,区别就很大了。

中国是通过动态清零和积极防控,以及疫苗药物,减少人民死亡,等待病毒的威胁减弱。

这也是共存。

从病毒的爆发,到病毒威胁减弱,最终变成大号流感与人类共存,需要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命去试错。

既然国外政府执行能力低下,那么这个死亡成本自然由他们出。

所谓的国外不管疫情,假象而已,真相是压根管不住,总得有张遮羞布。

鼓吹没有疫情防控,侧面也说明其政府面临巨大压力,否则就不会忽悠中国下水了。

他们都刻意忽略了一件事:病毒不会再发生变异,这玩意确定么。


user avatar   cao-feng-ze-3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尽管新冠的死亡率一直不低,但是一般国家的死亡率确实不至于高到美国那种程度,尤其是发达国家。

美国的新冠死亡率高有其特殊的国情存在,主要是因为美国人均基础病,人均肥胖,人均吸毒……倒不至于,但人均滥用成瘾性药物+广泛吸毒确实不夸张。所以你看其他国家死亡率比美国低,真不一定是他们瞒报了。

所以这个事儿还是要客观看待,同样是躺平,挨捶和挨捶还是不一样的,无论如何,多吃蛋白质,戒玉米糖浆,多运动总归没有错。


user avatar   si-wang-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中国钢多气少,外国气多钢少。


user avatar   rewrgf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以为人家那么想死啊?

知乎上那些海外程序员一边自己WFH一边说“没事没事”,待家里当然感染频率比别人小……

高风险,需要与人接触比较多的职业呢?美国警察被枪击的风险不低吧。

2021枪击死了71个,新冠死了388个,你说哪个风险大?(2022年到现在是枪击9,新冠41)

问题是,防疫不是你嘴上说说想防,就能防得住的啊。

你得要高效率的行动,快速征集的大批量志愿者,每人每天都能测一次的检测量,3小时出结果的核酸,富有经验的流调人员,足够的隔离床位,封锁情况下能保障的物流配送,金融支持……

香港政府天天说“动态清零”,现在尸体都来不及处理,堆在医院门口……

欧美政府不防疫,说白了就是政府没有这个能力,解决不了问题,只好去假装问题不存在。


user avatar   5813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不是什么科学问题,就是利益问题。

现在已经管不了,各国防疫逐步变成轻症回家重症收治区分,目前看取得一些成效。

关键还是基层治理效能底下,效能高的新加坡这么玩还能相对控制住,效能差的什么防疫政策都拉胯。

现在麻烦在于全球都会逐步躺平,中国怎么办。由于之前防疫太过成功,结果防疫成了共识和政治正确反而骑虎难下。

现在就是共存派和清零派之间的博弈关键期,不管哪派前期做得越好,想再转型就越难,它已经变成了政治问题。

就算我们想选择开关共存也做不到,老是宣传人命大于天,人民就是江山,谁能保证一人不死?但凡死一个就一定会出现滔天的舆论攻击,到候就是兵败如山倒。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新冠不断变种,直到变成流感突然消失。要是这样真就是天佑中华,事实上终结了战争,让世人看到共存派是多么可笑。

如果新冠不断变种就是不消失,除非科技发展出一劳永逸的疫苗,最后我们大概率会很难受。

不得不说,这场疫情可笑之处在于人类不管科技多么发达,最后的结局还是得看老天爷。


user avatar   MIG29ovt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管。

当地时间2月7日,美国华盛顿国家大教堂以900次鸣钟,表达对该国登记在册,死于新冠肺炎疫情的90万名逝者的追思。


user avatar   gnadil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两个关键节点,一个是打mRNA疫苗,一个是Omicron。

打疫苗之前:怕死的人人把外出活动降到最低,基本在家闷着,上班打游戏上clubhouse,一周逛两次超市买一堆东西在家消毒以后囤着,剩下不怕死的红脖子们出去继续随便玩+感染,顶峰是2020年圣诞节,怕病毒的史无前例在家里闷着一个人过圣诞,不怕病毒的放假全世界坐飞机开party;

从打mRNA疫苗之后,到Omicron之前:这个时期Delta大量传播,大家开始大量出门旅游但保持戴口罩,确诊阳性也自觉保持居家隔离的社交礼仪,绝大多数场合都开始检查疫苗证,大家相信疫苗能够大幅降低重症率和住院率;

Omicron之后:从2021年11月开始,大量Omicron传播,估计有1/3得过Omicron,所有人对Omicron的症状和原始毒株、Delta等其他有所比较,加上Ontorio卫生部门最早公布的数据,公众知道Omicron变种从症状到死亡率、住院率、重症率是什么水平了,再加上开始大量打第三针booster,逐渐所有地区彻底放开所有新冠策略了,包括最蓝最左各州的口罩令都开始逐渐解除。

简单来说,各个国家的学术界和临床对于各个毒株、各种疫苗进行统计和公布,公众和社会调整对各个时期的认识,对新冠的管控和恐慌是逐渐下降的:没有疫苗+原始毒株是最恐慌的,居家隔离政策也是最严格的;有了mRNA疫苗+Delta毒株放松很多,疫苗成了最重要的保障,所有公开场合都要求口罩+疫苗;Omicron+第三针mRNA之后,公众对于流行毒株的恐慌降到最低。

当然pandemic还没有结束,疫苗还是要打,老年人还需要特殊保护,但是现在打了三针mRNA疫苗后的重症率、死亡率数据都逐渐公布出来了,已经降到“没打疫苗的流感病毒”和“长期吸烟”以下了。




           

相关话题

  美国照这样下去,10年内他会迅速灭亡吗? 
  比起美国,为什么人们(指外国人)更怕中国强大? 
  三年来在叙利亚花费超过50亿美元,俄罗斯到底得到了什么? 
  大家来说说是印度人口先超过我国,还是我国GDP率先超过美国呢? 
  专家称新冠肺炎传播途径包括气溶胶传播,意味着什么?应如何防控? 
  新冠疫情之后,移民行业会面临低潮还是井喷? 
  美国宣布重新豁免 352 项中国进口商品关税,如何理解这一宣布?对中美贸易有哪些影响? 
  辉瑞疫苗的副作用大吗? 
  如何看待蓬佩奥声称「向在加勒万河谷死亡的印度士兵致敬」? 
  如何看待5月16日印度新冠肺炎确诊人数超越中国,累计85940例,印度疫情最后会比美国还严重吗? 

前一个讨论
这个世界目前综合实力最强的十个国家都有哪些?
下一个讨论
收入低或者中产阶级的美国民众们是否渴望美国也有成熟的高铁网络?





© 2024-05-1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