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嘛要缓解?劳务派遣不好吗?
雇不到人就给劳务派遣加钱,改待遇
很简单的事情,有什么好bb的
没错,就是要压榨劳动力,搞血汗工厂
因为这是国企
劳动力在国企,要么是爹,要么是人血馒头,不存在折中的可能
除非你想回到过去,养工人爹!
哈,和第三方签劳务派遣,而不是劳务承揽,就已经不错啦~
前单位是某大型国企,同一个基层岗位的用工制度分为A(人事档案在省级公司)、B(人事档案在市级区级公司)、C(第三方劳务派遣)、承揽(第三方劳务承揽),大致这四个等级。除了没退休的老员工是AB用工外,新入职的全签劳务承揽。
工作内容、职责、营销任务、罚款、扣绩效完全相同,但发钱的时候就大不一样啦!AB拿全奖,C拿全奖的一半,承揽拿C的一半。
如果群众拨打客服电话表扬承揽工,对不起,我司查无此工号的员工。改为投诉承揽工,15分钟之内落实到人。
逢年过节发福利比正式工档次低、发的晚、发的少。为什么会发的晚,是因为正式工会把领到的质量不好的和单位换,换下的残次品就发给承揽工。
年前市公司工会开着小面包各个网点发礼品,来到我网点展开人员名册,直接说你不属于员工,没有你的礼品。
这尼玛还不润?
这个问题就挺有意思,什么叫连劳务派遣都不愿意干?劳务派遣有什么好的么?干的活更多,钱拿得更少。换你干不?
论工贵和农民工有多大的社会地位差距?
劳务派遣你大爷,合着还没压榨够是吧?
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单位里面有上千个劳务派遣公司员工(简称劳务工),为了激励他们端正工作态度,提升工作效率,创造更多成果,单位出来一个制度,每年给5个劳务转正的名额。
千分之五,可以想象,这个竞争有多么激烈,比很多热门公务员岗位都激烈,劳务工们必须忍受千般辛苦,万般委屈,干着比驴还多的活,拿着比长工还少的钱,还要装作一副心甘情愿的样子。
有一天,一个劳务工到办公室吐槽,这个小伙子是协助仓库保管员干活的,那个仓库保管员是个40多岁的女人,正式工,她手下有7名劳务工。
吐槽啥呢?这个女人每天到仓库第一件事情,不是检查货物,而是看她的茶泡好没有,这个女人对茶有着近乎变态的要求,喜欢喝“鲜开水”泡的龙井,我很诧异,什么叫“鲜开水”?小伙子得意的笑了,说您不知道吧,刚刚烧开一分钟的水,就叫”鲜开水“,超过这个时间泡的茶,这个女人一口就可以品尝出来,一旦品尝出来了,7个劳务工一天的日子就难过了,各种刁难各种指责各种白眼各种辱骂。。。
7个人都不敢吭声,都指望转正呢,这玩意就跟拉磨的驴嘴前挂的胡萝卜一样,每个人都觉得,加把劲就可以吃到,谁敢和正式工吵架?这个女人深深的懂得这一点,把7个小伙子拿捏的死死的。
小伙子的话让哥大开眼界,没想到平时见面唯唯诺诺的仓库保管员,居然有如此牛B的一面,真是人不可貌相。
以前办公室有一个小妹妹,长的非常漂亮,人也非常能干,无论交代什么任务,都可以快速保质保量的完成,让人非常满意,到了年底的时候,虽然不是一个部门,但是想到她帮了很多忙,过意不去,于是想给她分点奖金。
结果在讨论分配方案的时候,被人事部门的人拦住了,说要不得,我问为啥,对方说哥啊,她是一个劳务工嘛,我说劳务工咋了,工作表现出色,该奖就奖,对方说你奖了她也不敢收,合同白纸黑字签的一清二楚,劳务派遣人员的工资由劳务公司发,不得在用工单位拿一分钱。
我明白了,然后问这么优秀的人才,赶紧转正啊,你看她工作表现多好!人事的伙计笑了,说哥,你不懂了吧,正式工都是从重点大学招的,水平都很高,为啥工作态度没这个小姑娘好?还不是诱惑不够大嘛。
这个小姑娘态度这么积极,工作这么有效率,还不是为了这个转正的名额,如果真的把她转正了,你看她这个态度还能保持多久?说完很猥琐的一笑,说哥你别管了,让她干吧,多干一天,就多为公司做一天贡献!
一年以后,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小姑娘考公务员走了,在海关,专门负责审核我们公司的进出口业务。
记住了,劝别人去当劳务工的,都是真正坏逼!头顶长疮,脚底流脓的那种!
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在管理模式上
以前的劳务派遣员工来了就是干活的,只要把活干好就行,到点下班,行政一类的工作基本上与他们无关。
最近几年,虽然上面没有明确规定,但是一些部门开始拉劳务派遣员工做行政一类的工作了
比如部门下班后内部学习,这种事情也开始拖着劳务派遣员工来,哪怕人家全程在那里玩手机;开会、包粽子包饺子、打扫卫生也喊人家来。
要知道,劳务派遣员工并非企业正式工,人家今天在你这里干,合同到期了可能就去别的公司了。在没有正式员工的福利保障下,人家干活是要打小算盘的。
你让人家吃亏,久而久之,岗位名声就不行了,自然不愿意来。
我还能解释为什么四五十岁的愿意干,因为开会学习这种事情,四五十岁的老派遣员工会倚老卖老,不像年轻人抹不开面子,你喊人家来,人家理都不理你,你小主管敢给人穿小鞋,人家年纪比主任都大,主任也不好意思罚。
答案很简单啊。
年轻人为什么对于国家的未来超级乐观,而对于自己的未来感到悲观呢。
这其实是两个问题。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国的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是一直在上升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这四十年。打一个比方,我国的蛋糕是在不断地做大的。
而对于个人的命运,年轻人可以在这个不断做大的蛋糕中切多大的比例,其实我们一点信心都没有。
根据《21世纪资本论》:资本的收益率一直持续大于劳动力的收益率,将会导致贫富差距不断地加大。
打个最简单的例子,假设你在一线城市有两套房,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你什么都不需要做,就天天喝茶打牌下棋,你的资产的增值速度是远远大于这些996的打工人的。
于是,躺平学诞生了。
既然,竞争不过,那我为什么还要去竞争?
日本有个年轻人写了本书,叫《做二休五》,如何做两天休五天,躺平学的杰出代表性人物了属于是。
拿什么来吸引年轻人?
看看,这就是制造业?!早上7:30吃完早饭,晚上9:15才回家,而且日日皆此。
有人还倡导年轻人进厂打工,为啥啊?看了一眼,原来他就是资本家啊。
回到题目,用工荒都是自己导致的。假设你给个制造业的两倍薪酬,你看有没有人愿意来?一边要年轻人来我这儿干活,一边想要白嫖。那么年轻人只会用脚投票——提桶跑路。
求求你们整点资本主义吧。
干一样的活,背最大的锅,拿更少的钱。
啥叫【连劳务派遣都不愿去了】?
劳务派遣本来就是毒瘤。
想怎么蹂躏你。就怎么蹂躏你。
因为你不是劳动法保护的劳动者,你是劳务公司提供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