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捻军不是汉奸,“不与胡虏俱生”。
先讲一下捻军的起源
捻军于1840年代末由张乐行组建,1851年达到近40,000人。捻军与太平天国不同,起初除了反抗大清统治外没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和目的。(虽然到了后来也没目标)。咸丰元年(1851年)、五年(1855年),黄河两度溃堤,淹没两岸,鲁南、皖北、苏北大批灾民流离失所。灾后,但由于英国的鸦片战争和来势汹汹的太平军,政府财政枯竭的大清根本没能力处理灾民,灾民纷纷入捻,捻军到达高潮。淮河南北,遍地皆捻。
壮大后的捻军在1857年与太平天国会师霍丘和正阳关,虽然也发生了内部的争斗,但还是打了很多成功的战役取得了一些战略成果。这种势头在太平天国的灭亡之后就开始急转直下,因失去太平军的依托,捻军处境困难。开始从淮北西入河南、陕西,与远征西北的太平天国陈得才等军会合。
事实上捻军尽管对太平天国是听调不听宣,但实际在清朝看来太平军和捻军其实是一体的,而且更不要说在太平天国灭亡后许多的太平军直接加入了捻军。所以清朝对捻军赶尽杀绝可以理解,毕竟对大清来说这就是余孽,还是差点要了自己命的余孽,根本不存在放过的说法。
因此在六年(1856年)初,清政府派新近大破太平军大军的大将科尔沁博多勒噶台亲王僧格林沁去剿灭捻军。僧格林沁军对捻军穷追猛打,对捻军打击很大,而且杀了张乐行。但在江北的太平军赖文光部投入捻军后情况有了改观,并且保存了大部分捻军骑兵。1865年5月18日,捻军在山东曹州设伏,全歼穷追不舍的僧格林沁所部,华北震动,燕京戒严。京师令曾国藩剿捻。曾改追击为四镇堵剿,于河南周家口、山东济宁、江苏徐州、安徽临淮关分置四镇,驻淮军和湘军八万,将捻包围在苏、豫、皖边区。又在淮北捻军的根据地修筑墟寨,清查户口,实行保甲连坐法。但捻军还是突破了湘军、淮军的包围,进入湖北。被捻军打破一处防线后,曾国藩被罢官。将领江苏巡抚李鸿章和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左宗棠奉命镇压捻军。五年(1866年)末,捻军分裂为二,东捻留在华中,西捻潜行接近北京。东捻军于1868年1月5日在扬州东北瓦窑铺覆灭,西捻军于同年8月16日在山东茌平徒骇河被李鸿章淮军消灭。最后一支留下太平天国年号的残余捻军袁大魁部,于1869年在陕北保安被左宗棠消灭。
总的来说,捻军应该还是属于农民起义的,因为组成捻军的大多数属于活不下去的农民,单纯的把他们归结于贼或者是匪,我觉得不太合适。至于清朝的赶尽杀绝,我觉得任何一个封建王朝对农民起义应该都是这种态度。
老家皖北地区,我们那有个词叫“宅子坑”,意思就是在十几二十户人家住的地方挖一圈水沟,只留一个方向大约一辆大车宽与外界相连。那时候我们那由于匪患严重,家家都住在宅子坑里面。我们村庄有三个宅子坑。谁家要是住在宅子坑外,那就是自寻死路了。大约到七十年代,人员还有相当部分住在宅子坑里。等到九十年代时,宅子坑里住的就是三两户老人家不方便往外搬的。
我爷爷是1920年代人,他说每次要是小股土匪来,就是宅子坑进口路封上,在家里躲着。我有有个堂爷爷,土匪摸到他家里开门时被他一刀把土匪砍死了。要是大股土匪,就得“跑反”了。就得把家里值钱的物品粮食用车运到大约十里外的一个寨子里。那个寨子大,有一个大地主,还有土枪土炮,还有吊桥。爷爷说叫躲捻子。反正在我们老家那块,对捻子都没有后世所谓捻军那种好印象,就是用来形容土匪的。
我太姥姥应该是清末年间人,他们那时候还裹小脚,我妈说别看我太姥姥裹脚小,跑反时可一点都不慢。也是,要是跑的慢,早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