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窦宪其实从未真正掌握过朝廷的最高权力。
回看史料,窦宪连后来权臣标配的录尚书事都没有,汉和帝前期,录尚书唯有太傅邓彪【以彪为太傅,赐爵关内侯,录尚书事,百官总己以听】
而窦宪在北伐匈奴以后获拜大将军,命大将军位在三公上,太傅下,东汉大将军地位的提高自窦宪始,但是史料未记载大将军窦宪有录尚书事【 诏使中郎将持节即五原拜宪大将军,封武阳侯,食邑二万户。宪固辞封,赐策许焉。旧大将军位在三公下,置官属依太尉。宪威权震朝庭,公卿希旨,奏宪位次太傅下,三公上;长史、司马秩中二千石,从事中郎二人六百石,自下各有增。振旅还京师。】
然后,永元三年,汉和帝就行了元服礼,可以亲政了,【三年春正月甲子,皇帝加元服】
看看永平四年六月政变前的官员高层
太傅邓彪,南阳人,邓禹同宗;三公,太尉宋由,京兆人,司徒丁鸿,颍川人,司空任隗,南阳人;加上大将军窦宪,扶风人。
五个公级别的官,两个南阳系,两个关中系,一个颍川系,窦氏真的在朝中说一不二?
还有丁鸿之前担任司徒的袁安,汝南人,明确的反窦党人士,只是恰好政变之前几个月死了,不然执行人可能就不是丁鸿了。
【(袁)安又与(窦)宪更相难折。宪险急负埶,言辞骄讦,至诋毁安,称光武诛韩歆、戴涉故事,安终不移。】
【(永元四年)三月癸丑,司徒袁安薨。闰月丁丑,太常丁鸿为司徒】
【永元四年,(丁鸿)代袁安为司徒。是时窦太后临政,宪兄弟各擅威权。鸿因日食,上封事······书奏十余日,帝以鸿行太尉兼卫尉,屯南、北宫。于是收窦宪大将军印绶,宪及诸弟皆自杀。】
比公低一点的九卿级别,无记载的不说,只说有记载的
大司农尹睦,政变后为太尉录尚书事,明确不是窦党
宗正刘方,皇族,政变后为司空,不是窦党
太常桓郁,沛国龙亢人,政变后未连坐,不是窦党
少府窦嘉,窦宪叔父
光禄勋?,政变前一年,耿秉为光禄勋死于任上,不知此后光禄勋是谁,政变中羽林、虎贲未有动作,应该被非窦党人物掌握
卫尉邓叠,疑为南阳邓氏,窦党
大鸿胪?不知名字,参与政变,非窦党
额外再说一下,袁安虽死,其子袁敞在汉和帝时期任过太仆、光禄勋,不知具体时间,但可知汝南袁氏在朝中势力
【会宪及邓叠班师还京师,诏使大鸿胪持节郊迎,赐军吏各有差。宪等既至,帝乃幸北宫,诏执金吾、五校尉勒兵屯卫南、北宫,闭城门,收捕叠、磊、璜、举,皆下狱诛,家属徙合浦。】
【敞字叔平,少传易经教授,以父任为太子舍人。和帝时,历位将军、大夫、侍中,出为东郡太守,征拜太仆、光禄勋。】
九卿中,窦党势力不达一半,而且其中邓叠的卫尉未实际履职,政变时丁鸿轻松夺取卫尉权力。
再看看政变过程中皇帝的宫中内应,中常侍、钩盾令郑众,南阳人。
最后看看洛阳的军队,从政变过程看,执金吾不在窦党控制中,卫尉权力被丁鸿迅速夺取,邓叠随窦宪入京,恐怕没有入宫掌握卫尉军队即发生了政变,城门校尉窦霸,窦宪叔父,少数窦党较牢靠的军队,但军队分散在十二门,且兵力约为千人,不足定大局。禁军羽林虎贲似乎未参与政变,中立,值得一提的是司空任隗先前任光禄勋,对羽林虎贲是有一定影响力的。
永平四年政变,依靠的主要是卫尉和北军,虽然邓磊为步兵校尉,但其余四校当不在窦党控制之下。政变发生时窦宪实则无可立刻调用的军队抵抗。大将军军队在外,卫尉被丁鸿控制,窦党在京师只剩城门校尉屯兵和步兵校尉一校可用,而倒窦势力已动员卫尉兵及北军、执金吾军队,兵力大大压倒窦党。
窦宪覆灭后朝廷随之又从关中系回归到南阳系手中
汉和帝阴皇后,阴识曾孙女,南阳新野人,阴识的妹妹就是鼎鼎大名的阴丽华,光武帝皇后
汉和帝邓皇后,邓训之女,开国元勋邓禹孙女,南阳新野人
郭淮认为诸葛亮占领北原,就能断陇的结论,纯属YY。假定诸葛亮占领北原,就是下面这个局面:
所以,这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去陇右。
断陇,就是断绝陇道,切断陇右和关中的联系,以达到蚕食陇右的目标。
源于陇右和关中平原,都在黄土高原上,而陇右地势高于关中平原,两地之间主要靠谷道联系,所以连接陇右和关中,主要就是依靠2条谷道,一是陇山道,二是陈仓渭水道。
诸葛亮在一伐时,从祁山道出兵陇右,三郡投降诸葛亮,诸葛亮派马谡守住陇山道的西口-街亭,诸葛亮本人“称兵上邽”(《曹真碑》),亲自围住陈仓渭水道的西口-上邽(郭淮驻守)。
诸葛亮五伐,在关中断陇,即使断成功也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诸葛亮压根就没有派兵去陇右。
在关中断陇,周边都是敌人,要守住开阔地几十公里,才实现断陇,完全是搞笑。
所以估计郭淮这种说辞,也许是为司马懿守不住渭南,而在后世补写的开脱之词。
欢迎关注我 @大内义兴 ,以及我的历史专栏:
郭淮认为诸葛亮占领北原,就能断陇的结论,纯属YY。假定诸葛亮占领北原,就是下面这个局面:
所以,这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去陇右。
断陇,就是断绝陇道,切断陇右和关中的联系,以达到蚕食陇右的目标。
源于陇右和关中平原,都在黄土高原上,而陇右地势高于关中平原,两地之间主要靠谷道联系,所以连接陇右和关中,主要就是依靠2条谷道,一是陇山道,二是陈仓渭水道。
诸葛亮在一伐时,从祁山道出兵陇右,三郡投降诸葛亮,诸葛亮派马谡守住陇山道的西口-街亭,诸葛亮本人“称兵上邽”(《曹真碑》),亲自围住陈仓渭水道的西口-上邽(郭淮驻守)。
诸葛亮五伐,在关中断陇,即使断成功也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诸葛亮压根就没有派兵去陇右。
在关中断陇,周边都是敌人,要守住开阔地几十公里,才实现断陇,完全是搞笑。
所以估计郭淮这种说辞,也许是为司马懿守不住渭南,而在后世补写的开脱之词。
欢迎关注我 @大内义兴 ,以及我的历史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