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电视剧《吴承恩与西游记》里的故事是基于史料的还是编剧自己编的? 第1页

  

user avatar   lin-mu-yun-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那部剧-《吴承恩与西游记》里,六耳龄童演的不是吴承恩,而应该是其父--六龄童章宗义。

剧里时不时的强调“吴承恩”养猴子,和猴子一起生活,是“大明猴王”,经常突然就来了一段猴拳表演,这些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来源于六龄童创作绍剧猴戏的历程。

第一次表演后章宗义向票友征求意见时,票友说“六龄童的孙悟空像只小毛猴”。所以很快章宗义就养了一只小猴子,整天和它形影不离,共同生活。就这样边学边演,现学现卖,从《猴王出世》、《飘海学艺》一直演到《大闹天宫》,越演越火,他演的孙悟空终于卓然成为一家,有了“南猴王”的称号.



更新:

别说史料了,在这部剧里,可以说充分暴露了六小龄童根本就没看过西游记原著的事实

比如在某集中,六说出这样的台词

但实际上原著里是这样的

却说常言有云:山高必有怪,岭峻却生精。果然这山上有一个妖精,孙大圣去时,惊动那怪。他在云端里,踏着阴风,看见长老坐在地下,就不胜欢喜道:“造化,造化!几年家人都讲东土的唐和尚取大乘,他本是金蝉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体。有人吃他一块肉,长寿长生。真个今日到了。”那妖精上前就要拿他,只见长老左右手下有两员大将护持,不敢拢身。他说两员大将是谁?说是八戒、沙僧。八戒、沙僧虽没什么大本事,然八戒是天蓬元帅,沙僧是卷帘大将,他的威气尚不曾泄,故不敢拢身。妖精说:“等我且戏他戏,看怎么说。”
好妖精,停下阴风,在那山凹里,摇身一变,变做个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左手提着一个青砂罐儿,右手提着一个绿磁瓶儿,从西向东,径奔唐僧——

根本就没有关于白骨精杀人吸血的描述。

事实上这一段,无疑是来源于电视剧的西游记

再比如说这段

然而原著是这么说的

女王看到那心欢意美之处,不觉淫情汲汲,爱欲恣恣,展放樱桃小口,呼道:“大唐御弟,还不来占凤乘鸾也?”

“淫情汲汲,爱欲恣恣” 美丽是美丽了,可哪里纯洁了?

那个纯洁美丽的毫无疑问也是电视剧里的。


由此可见哪怕是自称演了17年孙悟空的六耳龄童,他也没把西游记好好看一遍,不然也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了。

至于这部剧里的吴承恩,可以说就是他本人纯粹的臆想,他本人对孙悟空的理解完成停留在电视剧上,十几年没有丝毫进步,还要把自己和老爹的事迹强行编排到古人的头上,其目地可以说是昭然若揭了,那就是暗示观众,我(六小龄童)就是吴承恩,西游记就是我的。




PS:有这功夫,不如投一点少少的钱,拍个一小时左右的记录片《杨洁导演与电视剧西游记》不仅不会暴露没文化的底线,还可以表现出知恩图报的品德,可惜六小龄童大概从心底认为当初的成功全是自己的功劳吧,别人只是点缀。


user avatar   munichounia 网友的相关建议: 
      

编的。《西游记》和吴承恩的关系究竟有多大还是个未知数呢。

要回答《西游记》作者是谁,首先要对《西游记》的版本有所明确。现存的明代《西游记》归结起来,大概有三个系统,繁本(以世德堂本为代表)、简本、删节本,他们的主要区别是在文字的减省程度上。删节本主要是把繁本的诗词韵语做了删除,部分描写进行了简化,与繁本之间的继承关系比较明确,我们不去说它。但简本不一样,它的存在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简本系统目前可见到的本子主要有两种,朱鼎臣本和杨致和本。这两个本子大同小异,部分内容上有区别。相比于繁本,简本的故事结构显得非常不协调。以杨致和本为例,其篇幅大概只有世德堂本的十分之一,但其中孙悟空出世故事就占了四到五分之一,而世德堂本相对应的部分仅有7回。相反,世德堂本取经故事的不少内容,在杨致和本中一两句话就交代了,比如说三调芭蕉扇的故事,杨致和本仅有不到200个字,完全是按照过场戏处理了。

朱鼎臣本相比杨致和本要多一些东西,结构上同样不算协调。但是朱鼎臣本在内容上有个很重要的改变,即增加了唐僧出身故事,这个故事在繁本中是从来不曾有过的。这个故事也被所有后续版本的《西游记》所接受。在当代的版本中,这个故事是以附录的形式插在第八回和第九回之间。

因为简本的这个特点,所以在《西游记》版本研究中,曾经有关于简本和繁本谁是祖本的争论。考虑到简本奇葩的故事结构,认为简本是繁本删减而来的观点可能有问题。但是同样,认为繁本从简本扩展的理由同样不充分。一些文本细节表明,杨致和本的部分取经故事一定是另有来源的,应当是一种和今本接近的故事大纲性质的材料。因此,杨致和本更像是从故事提纲扩展成世德堂本中的一个半成品,朱鼎臣本则是从世德堂本和杨致和本整合修改而来。

简本的情况告诉我们,《西游记》的成书很可能并不是一人一时所做,它应当是由一个情节完整或基本完整但内容简略的祖本——不是杂剧那种基本钩不上的东西,而是一个结构和今本非常相像的本子——扩展、修改、完善而来。杨致和本在编撰刊刻时也许没有拿到最终的定稿本,而是将不同来源的本子杂糅到一起,所以才会出现明显的结构失衡。《永乐大典》和《朴通事谚解》的记载,进一步证实了祖本的存在。但这个版本学的探索并没有告诉我们《西游记》的作者是谁,我们还需要更多的证据。

世德堂本前陈元之的序言为寻找今本《西游记》的来历给出了更多线索。陈元之说“《西游》一书,不知其何人所为,或曰出今天潢何侯王之国,或曰出八公之徒,或曰出藩王自制”。陈元之并没有明确告诉《西游记》的作者,但他给出了三个说法:出自王府、出自王府幕僚、出自藩王自己。这三个说法之间其实并不互相矛盾,而且都指向了一个方向:藩王府邸。

明末学者盛于斯在《休庵影语》中的记载提供了更重要的信息。盛于斯说它小时候读《西游记》,看到“清风岭唐僧遇怪,木棉庵三藏谈诗”这一回,觉得不是作者所作,疑似窜入。后来听了书商周如山所言,原来《西游记》是从周王府流传出来的,刊刻的时候不满百回,所以书商为了凑数增订了一回。

这两种说法相互佐证,几乎可以确定《西游记》出自藩王府这一说法的可靠性,而且很可能是出自周王府的。另外盛于斯还提出了一个说法,即《西游记》内容有一部分为书商加入。

到目前为止,除去盛于斯的书商窜入的说法,关于祖本的存在以及今本的来源的结论,都得到了多重证据的确认——实际上盛于斯的窜入说法也是对的,唐僧出身故事就是朱鼎臣窜进去的。然而更进一步的分析就显得不那么可靠了。

我们回到今本《西游记》作者是谁这个具体问题上。在清代,今本《西游记》的作者一直有个非常流行的观点,即此书为丘处机所做,甚至还有宗教人士表明这部书是一本修道书。清代的严肃学者实际上是不信这个说法的,纪晓岚就曾经在《阅微草堂笔记》里拿这种说法砸过挂。但从今本的行文来看,《西游记》在流变过程中可能和道教发生了一些关系,所以有些学者提出《西游记》在流变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个全真本。这个说法存在一定的猜想成分。

清代学者吴玉搢根据《淮安府志》的记载,提出《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但正如一位答主引用李天飞的观点所说的,古代同名的书非常多,证明吴承恩的《西游记》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通俗小说《西游记》,需要一个比较可靠的证据链条。

《千顷堂书目》的记载显示,黄虞稷可能看过吴承恩的《西游记》,但他在归类时把这本书归到了舆地类,就是认为这本书是旅游笔记之类的著作。这当然就相当于否认了吴承恩对今本《西游记》的著作权,很多人是不服气的。所以有学者批评说《千顷堂书目》错误很多,也有人说黄虞稷没有目验,总之试图否认这条记载的可靠性。

考古发现显示,吴承恩曾经在荆王府做过幕僚。结合我们前面的《西游记》出自藩王府的记载,有学者就把这两件事情挂上了钩。但是这种挂钩方法非常牵强,是典型的先认定结论再去找证据,毫无严肃性可言。另一些学者试图从方言特点上来证明,但这个方法可靠性也很低。李天飞批评说这些考据是“等而下之”,实在是太客气了,要我说简直就是牵强附会。

即使承认这些证据链条的可靠性,那最多最多只能证明吴承恩可能和今本《西游记》有一定的关系,比如说参与了部分篇章的撰写或者润色,但离证明吴承恩是《西游记》作者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实际上从内证来看,今本《西游记》存在着很多的风格不同、情节矛盾、语句重复等问题,几乎不可能是由一人之手完成的。所以最有利于吴承恩的说法,也只能说他是《西游记》的作者之一,认为他是作者的通行观点是不可靠的。

而关于吴承恩的生平,加在一起够不够一千个字还很难说呢。所以电视剧的情节就更谈不上什么历史依据了。


user avatar   kong-xin-shu-11-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吴承恩和西游记


为什么对吴承恩作《西游记》还有争议 ?
明代天启年间,也就是吴承恩逝世后大约四十年左右,淮安府组织编写了一本新的府志《天启淮安府志》,编写者对乡邑名士吴承恩给与了应有的尊重,在府志中为他立了小传,评价了他的文学成就,并记录了他的作品《西游记》。但编写者忽略了一点:他们没有特别说明吴承恩的《西游记》是一本什么性质的书,是小说还是地理游记。无巧不成书,清代有位学者兼藏书家黄虞稷在他的藏书目录中记录了吴承恩的《西游记》,但他是把这本书归入地理类的。有些学者就据此认为,吴承恩写的《西游记》不是小说。
吴承恩生前交往的文朋诗友对他的文才都很佩服,在吴承恩逝世之后,他们在自己的著述中多次提到吴承恩其人和他的作品,有些还四处搜集吴承恩的诗文编成文集,使得才华横溢的吴承恩不致被历史埋没,但他们都没有提到吴承恩有本小说《西游记》。这又使有些学者觉得不合情理,他们觉得也许吴承恩并没有写过《西游记》。
为了争辩第一个问题,十年前学者们大大地打了一场笔仗。从理论上说,《天启淮安府志》的记录确有两种可能,因而要肯定其所纪录的《西游记》就是小说还不足以令人信服。但反过来说,如果要说其中的《西游记》就是地理游记也成问题。有人问:如果黄虞稷确实亲眼看到过吴承恩写的地理游记,那么有许多问题在逻辑上说不通。如吴承恩游了哪里?他一生南下北上往返多次,西游却只有去湖北蕲州荆王府上任,而如果承认吴承恩到过荆府,恰恰就等于承认吴承恩写的是小说,因为很多人都认为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便是在荆府任职期间完成的。再如吴承恩如果写的是游记,他一定会署上自己的大名而不必躲躲闪闪,这本书流传到百年之后与吴承恩没有任何联系的黄虞稷之手,中间必有环节,那么这百年间,为什么没有任何人提到过这本游记?这本书既然被黄虞稷细心地保存下来,为什么其后又下落不明,至今没有任何人提到这本《西游记》?因此有人怀疑黄虞稷的藏书目录中的记录并非都是他本人亲眼所见(在他的这部目录中也确有一些根据传闻写下甚至记错的实例),也许黄氏见到了《天启淮安府志》,便想当然地将吴承恩的小说划归为游记。
至于吴承恩的文友和同时代人为什么没有提到他写小说的问题,有人认为这是传统观念作怪,大家都觉得写小说不是正道,有损吴承恩的英名,因而回避不提。但恐怕不是这么简单。有新的研究成果表明,吴承恩完成《西游记》是在荆府纪善任上,完成后书稿留在了王府。吴承恩逝世后十年即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才由南京—个叫世德堂的书店得到书稿刻印。但世德堂没有刻完,又转到一个叫荣寿堂的书店后才完成面世。也就是说,直至书稿完成四十年后也就是吴承恩逝世三十年左右才真正与读者见面。这就和传统的“是书明季始大行”的记载相吻合,也和《天启淮安府志》记录的时间相吻合。事实上,吴承恩的好友亲朋都没能看到这本书,当然也就不会在他们的交往中涉及到此书了。
肯定吴承恩写了小说《西游记》的学者除了上述回答外,还提醒人们注意方言的重要作用。他们认为从古到今,淮安人都十分肯定地说《西游记》中夹有大量当地方言,这是不容忽视的事实。方言是绝难模仿的,少数的方言词语也许是偶然,但一定量的无可替换的方言词语则可以构成最有力的证据。

吴承恩故居何时重建 ?

出淮安城沿运河堤北上,有一座古镇河下,正是当年商贾汇聚的集散地。今日的河下,已呈败落之象,但站在河堤上看去,一条条石板街道,两边鳞次栉比的店铺门面,门面后依稀可辨的深宅大院,仍透出一种旧时大码头的格局。从河里仍在来往的运输船队看,仍可想象出当时千舟竞发、白帆点点、货物上下装卸从这里幅射四方的情景。吴承恩便出生在这座古镇的打铜巷里。据老人们说,吴家老宅子原也是一座大院,一直保留到抗战前,大约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才被战火夷为平地。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当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吴承恩确是《西游记》的作者时,淮安县政府决定重建吴承恩故居。1982年,首届全国《西游记》学术讨论会于淮安召开之时,故居竣工。
重建的故居仍在吴家老宅原址。看起来被淹没于大片民房中,但唯其如此,才有一种真切的感受,才能理解这位文学家及其笔下人物身上的市井风貌。建筑采用了典型的明代式样,与保留有大量明清旧屋的周围环境布局十分和谐,避免了有些纪念地虽然富丽堂皇却不免让人觉得大兴的感觉。其规模格局也尽可能地听取了老人们的描述,所以虽新建却如旧。在“故居”这个意义上,应该是非常成功的作品。
如今的故居,竹篱爬满茑萝,曲廓环绕青藤,屋前芭蕉,屋后冬梅,特别是吴承恩当年的书屋射阳簃,按照旧文人的书房陈设,典雅古朴,颇有点仙气。故居的主要功能当然是陈列,其中包括许多近年发现的与吴承恩有关的文物资料,弥足珍贵,而贵中之贵,则是一座吴承恩的塑像。
吴承恩的塑像为何特别珍贵 ?

陈列在吴承恩故居中的吴承恩塑像,显得特别逼真。这不仅仅是雕塑家的功劳,而是由于这尊塑像就是吴承恩本人面貌的复原。全国各地难以计数的古代名人塑像中,恐怕只有这一座是“复原”而非创作。
据目前所知,根据真实依据复原的塑像只有两座,一座是明万历皇帝朱翊钧,系根据十三陵出土的骨骼复制。但这座塑像在“文革”中已被毁;另一座就是吴承恩,大概这已是全国唯一的一座古代名人复制像。
吴承恩的一生是不幸的。不幸的事太多,包括他的墓被人私掘。但万幸的是,他的墓在被盗发后立即受到保护并找到了完整的头盖骨,并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复原成功。
复原的过程也是相当复杂的。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教授亲自主持了这项工作。首先要确定年龄。根据牙齿磨损程度判断,吴承恩逝世时已七八十岁(这和资料记载是吻合的),根据这个年龄制作塑像显然是不合适的,所以确定以六十岁左右的吴承恩为标准制作塑像,但需推算出这个年龄时吴承恩的头骨形状。
其次吴承恩的头骨虽然具有典型的黄种人的特征,但作为一个个体,须仔细测出他区别于其他任何人的头型、脸型、眼型、鼻型、口型数据,再制定出各部位的软组织标准。比如人们注意到头骨有肌嵴发育的特点,尤其是咬肌敷着部,这就要考虑让复原像的相应部分有咬肌突出的感觉。吴承恩塑像面部两侧的咬肌及冷峻的表情就是因此而来的。再以后,还要根据吴承恩生前的受教育程度、生活状况、其它生理数据确定塑像的表情。 最后,还要参照明代人的通常习惯确定塑像的发型、胡须等等细部组织。
成型后的吴承恩塑像,年龄约在六十岁左右,以这个年龄为准,是因为大部分学者都认为《西游记》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塑像皮肤肌肉略显松弛,但精神矍铄;神态略显冷峻,似乎强调性格的倔强以及一种与世俗抗争的精神;蹙眉凝神,似已进入幻想世界,正与他笔下的人物一起邀游于超自然的世界之中。
吴承恩的墓是如何被发现的?


  1975年1月的一个早晨,淮安马甸乡—位去学校上课的小学教师发现路边多了一堆新土,旁边丢着两块石碑。他知道这里又有一座古墓被人挖掘了,那石碑就是墓志铭。当地古墓很多,由于穷,常有农民夜间偷偷挖墓。挖墓的目的很简单,能有金银首饰最好,否则挖几块棺材板也能卖几个钱。淮安古代很繁华,棺材板的料质都不错,即使埋在地下几百年,挖出来照样能做门窗桌椅。所以挖墓的事时有发生。
小学教师出于好奇,走过去,用脚擦去石碑上的泥土,俯身看碑上的文字。这种碑他过去常见,方形,往往两块为一合,放在棺木前的土中,记载着墓主的生平。他先看盖在上面的一块,字是很大的篆字,约略认出是“明吴菊翁之墓”几个字。再看另一块,是密密麻麻的正楷。虽然他知道这通常都是对墓主的赞颂,但这—块却不是通常的格式,它没有先题墓志铭撰写者的身份官职,而是直接切入祭文,写得深切感人。“乌乎!孤小子承恩不惠于天,天降严罚,乃夺予父。”他不由得念出声来。念着念着,他的脑子里忽然灵光一闪:墓主姓吴,其子名承恩,这不是《西游记》的作者吗!
这位老师向学校作了汇报,学校又报告了县文化馆。县文化馆派人查看,确认这正是吴承恩为其父亲写的墓志铭,于是又报告南京博物馆。南京博物馆来人收去了石头墓碑,却没有再继续追问下去。按理说,这座被挖的古墓正是学术研究的线索,但当时还在“文革”期间,没有多少人对学术感兴趣,也没有多少人敢冒风险,博物馆能将墓碑收去保存,已算是相当负责了。 被盗占墓上的新土很快恢复如旧,此后几年也没有旧事重提。
1981年,淮安县政府派员调查吴承恩的墓地。调查人员首先想到了被盗挖的吴菊翁墓。很快,他们查到了当时的盗墓人。据他们说,在吴菊翁墓的一边,他们还挖了另—个墓,这座墓的棺材上有吴字。棺材板被卖给当地一所中学时,老师们说那上面的字可能是吴承恩的官职。
这让调查人员大为兴奋。他们找到那所中学。老师们证实确有其事,但棺材已被改制为门窗,上面有字,大家只记得一个吴字。正当线索似乎要中断时,旁边一个姓吴的木匠插上了嘴。原来他就是用这块棺材改制门窗的当事人。他说:棺材买来时,因为上面有吴字,所以有人开玩笑说是我们吴家的老祖宗,我便信以为真,将用剩的半截前档板也就是有字的那部分拿回家藏了起来。真是皇天不负吴承恩。吴木匠找来那半截档板,果然有“荆府纪善”四个字,断处为第五个字的开头,似为“射”字。由于木板的出现,又引起了曾见过完整木板的老师们的回忆,他们说以下可以肯定是“射阳吴公之柩”。
其实,下半截是否有“射阳吴公之柩”几个字已不重要,只要有“荆府纪善”已足够了。淮安历史上出任过荆府纪善官职的只有吴承恩一人,面且这几个字又发现于吴菊翁墓的一侧,墓主是吴承恩已完全可以肯定。按照挖墓人的引导,调查组重新打开了吴承恩的墓穴,清理出三具骨骼,经测定为一男二女。显然这就是吴承恩和他的两位夫人。
这次调查曲曲折折,但终由许多偶然因素取得了圆满的结果。如今,根据发现的头骨已复原了吴承恩的头像,墓地原址也建起了纪念亭共人凭吊。而那块刻有“荆府纪善”的棺头板,则被视为吴承恩生平的重要物证收藏于吴承恩故居,它对于解开吴承恩何时创作《西游记》之谜将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吴承恩为何科举连试不中 ?


吴承恩四十多岁之前,多次参加乡试,但一次也没有中举,终其老,仅贡生而已。而他的伙伴朋友中,中进士者比比皆是,甚至还出了个状元。其间的反差不可谓不强。
有人戏说,如果吴承恩运气好一点,也许我们今天就看不到《西游记》了。这话当然不错,但还应反过来说一句:吴承恩运气不好,恐怕与他酷爱《西游记》之类的小说有关。撇开科举制度的不合理等客观原因不说,吴承恩之所以多次应试不中,绝非文才不济,他的传世诗文足可证明这一点。
吴承恩诗文数量大概相当可观,只是散失太多。据吴承恩逝世后为其搜集文稿的亲友后辈说,《射阳先生存稿》(即现在出版的《吴承恩诗文集》)中所收的二百多篇(首),尚不及全部文稿的十分之一。吴承恩有些诗文质量相当高,当时的文友和后代学人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说他的文才已足称自宋代诗人张耒之后的“淮上第一人”。以如此文才多次应试,却连一个举人也挣不到,绝非偶然。
有一个关于吴承恩的故事。吴承恩有一个童年好友,叫沈坤,两人一起读书,—起入学,感情极深。有一次,两人相约一起赶考。临行前几天,吴承恩去沈坤家商量启程的事,见沈坤正跪在家中的关帝神位前求签,连他进来也不知道。吴承恩暗笑沈坤迂腐,便想戏弄一下。他走到书房内,随手写了几道试题,悄悄地丢在关帝神位前的香炉内,然后又悄悄地离开。这边沈坤祈祷完毕抬起头来,发现香炉内竟然有试题,便真的以为是关帝显灵,他如获至宝,连夜按题作文并背得烂熟于心。而吴承恩写了试题后,根本没放在心上。谁知进了考场,试题一公布,竟然就是吴承恩所写的那几道。结果可想而知,沈坤榜上有名,吴承恩名落孙山。虽然故事中的沈坤实有其人,后来中了状元,但故事本身是否可信,还得打个问号。然而这也说明了吴承恩聪明过人反面自误的道理。
吴承恩肚里的货色极杂,在文学范畴内诗、词、论、表、骚、赋、曲、颂及各种启、跋、铭、诔、赞、序、祭文等等无一不精,其他棋、茶、书,画、兵、医、佛、道等等文人的玩意儿无一不晓,可以说在他的诗文中除了赌以外,什么都能找到,这些对正经的科举面言,都是不正经的杂学.难免有些妨碍。他的朋友曾经在一首赠诗中暗暗地劝过他,但他并不理会。
据《禹鼎志序》载:吴承恩最爱好的大概是传奇、志怪小说。据他自己说,他自幼便好读此类书籍,少小时常买来偷读,为此常遭家长和老师呵骂,有时书还被夺去毁掉。但他兴趣始终不减,到成年后,仍然四处搜罗,满肚子尽是这类奇文故事。
正当应以全力应付科举的壮年,吴承恩仿照唐人志怪,写了一本绝难为其父辈乡亲及同辈文友首肯的志怪小说《禹鼎志》。据他自己说,孕育这本书已有多年,都因懒而耽搁,但写书的念头始终无法消除。书成时,“因窃自笑,斯盖怪求余,非余求怪也。”这里的懒,并非真的懒惰懈怠,而是与举业冲突导致的心灰意懒。写出这些故事的念头最终战胜了科举的压制,所谓的“盖怪求余,非余求怪”,正是典型的创作冲动难以抑制的状态,试想,那么多稀奇古怪的故事和孙悟空、猪八戒之类的人物在肚里拱动,他能专心于科举吗?能字字先贤句句圣人地写好应试八股吗?他的诗文中神话、传说、典故、旧事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自然会博得一句“好文才”的称赞,但能入考官的法眼吗?
当然,凡事有一利则有—弊,利弊总是对应的。好读奇书,毁了一个该中举人登进士榜的仕宦吴承恩,却造就了一个名传千古的文学家吴承恩。


六十三岁的吴承恩为何出任八品县丞 ?


六十三岁,本应是退休致仕、颐养天年的年龄,但这一年的吴承恩,才刚刚得到一个八品县丞的职务。在去浙江长兴赴任的途中,吴承恩迎着猎猎的寒风独立船头,远眺南来北往的官舟商船,心中不由袭来阵阵凄凉。对他来说,此行已不知是喜是悲。至少,他的脸上毫无升官的喜悦,尽管他为了这一天已等得太久。
吴承恩的性格已决定了他不宜做官,但不能说他不想做官。为了家庭和自己的荣誉,吴承恩从二十岁左右,便在这条路上来往奔波。每三年一次,总是满怀希望,三五好友结伴而赴南京,但总是失魂落魄地孤身而归。直到四十多岁后,实在不好意思再混在一班少年新进中以老童生的身份赴考,才在府学中排上等候入贡的名单。四十七岁时,成为一名岁贡生。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候选官的日子。
明代读书人进人仕途,一般有两条出路。一条是学而优则仕,中秀才成为生员后,通过乡试成为举人,再通过会试成为进士,然后直接选授相当于县令的各类职务。这就是所谓的两榜正途出身。另一条路则是屡经乡试而不中改为争取入贡,以贡生的身份进入国子监读书,然后等候选授县令以下的佐杂官吏。走这条路的大多是多年乡试不中的老秀才(也叫老童生),虽然也可算正途出身,但实际上从踏上这条路开始已经预示着不可能有太高的升迁,仅仅是过过官瘾或聊以谋生而已。毕竟不能读一辈子书吧!
所谓贡生,就是地方府、县学向朝廷贡献人才的一种称呼。朝廷从贡生中选取部分进入国子监,作为佐杂官吏的来源储备。贡生的名目很多,因皇帝登基或其它庆典而增加的名额叫作恩贡;参加乡试末中正榜而被作为候补举人列入副榜,但又未能递补的称为副贡;纳捐取得贡生资格的称为纳贡……最根本的还是岁贡,即由每年都有的递补名额顺序取得贡生资格。所谓岁贡,说穿了就是论资排辈熬年头,吴承恩在四十七岁取得岁贡生资格还不算最惨,作《聊斋》的蒲松龄到七十多岁才获岁贡。
人贡以后,便有资格参加选考而进人国子监读书。从理论上说,国子监中的各种人物均有机会参加会试而直至有幸成为状元.但实际上这种可能性几乎等于零。大家只盼望能早日选个官职赴任以养家糊口,但是这个过程又是相当漫长的。就在这个过程中,吴承恩又耽搁了十多年。幸而当时朝中还有他的一位好友李春芳在做官,并且先后做了礼、吏部尚书、内阁大学士,掌握着一定的实权。李春芳也井没有忘记吴承恩这位布衣旧友,还是设法帮了他一把,让他选了个不算太好的长兴县丞。
吴承恩能选到一个官职,实在不是很坏的结局。然而对吴承恩来说,实在又是心酸巳极。以吴承恩本人的心愿和他此时的心境,此类小官已非追求的目标。但他的老母亲仍然健在,她老人家已经表示过,如果吴承恩不能出仕,她会死不瞑目。所以无论多么小多么令人心烦的职务,对吴承恩来说都是重要的。
吴承恩的曾祖父、祖父都曾做过职位不高的学官,算起来勉强也可称得上仕宦之家。但他的父亲吴锐(菊翁)却因父亲去世过早,家贫无力读书以致终身布衣,娶了一位做小生意的夫人徐氏.然后继承徐家的行当,成为一个卖彩线花边的小老板。吴锐为自己的不争气痛彻入骨,所以在吴承恩出生后,改变了吴家世代单名的传统,为其取了一个含意十分明确的名字承恩。这一方面是为了换换运气,另一方面则表达了希望儿子当官的心愿。承恩,承谁的恩?自然是承皇帝的恩。老人家生性敦厚,平时从不与人屑屑计较,唯在这一点上看得很重。有时里胥欺侮老人家忠厚,敲诈钱财或不公平摊派,老人均一一如命。有邻人劝其诉之于官,他却说:“难道我家里的就不是官吗?”这位老人家终于没能等到吴承恩衣锦回乡就撒手西去了。但吴承恩不能忘记老父的遗愿,而且老母还时时在一边督促。所以吴承恩尽管此时已六十三岁,但为了了却母亲的心愿,仍然打点行装启程了。
吴承恩在长兴为何受诬下狱


吴承恩在长兴的时间并不长,大约只有一年多一点。也就是在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至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间。
《天启淮安府志》说,吴承恩以贡生身份除授长兴县丞后,“未久,耻折腰,遂拂袖而归”。历来人们都认为这很像吴承恩的脾气,因面信以为真。其实所谓“耻折腰”、“拂袖而归”云云,均是一种善意的掩饰。据研究者们分析,吴承恩在这一年多时间很可能坐了一次牢房。
长兴是浙北山区靠近太湖的一个小县,偏僻而且穷困,又因长期没有县令,政事均由胥吏把持操纵,在浙江省号称“难治之邑”。作为内阁大学士的李春芳既然帮了吴承恩一把,为什么又不给他选个好点的地方?令人费解。也许,李春芳有另外的考虑,是否认为吴承恩性格倔犟,以六十多岁的年龄去做别人的副手(县丞相当于副县长),恐怕难以相处,因此在为他选配搭挡时要好好下一番功夫。也许李春芳认为,吴承恩选官出任主要还是面子问题,任一届三年期满后就可以衣锦还乡了,因此穷县富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他心情愉快,不要与年龄可能比他小但官比他大的县令闹别扭。
当时的长兴县令是前一年刚刚由进士选派去的,也是刚刚上任。此人就是后人推为明朝唐宋派散文领袖人物的归有光。这位归老先生与吴承恩的情况有很多相似之处。他是昆山人,二十岁以第一名身份成为府学生员,三十五岁获乡试第二,声名大振。就在当时文坛的影响而言,这位归老夫子大概要强于吴承恩。但此后八次会试均名落孙山,直到前一年即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才以六十岁的高龄中了一名进士,选授长兴县令。这一先一后相继到达长兴任正副职的两位老夫子,都有了花甲高龄,都有一定的文名,都是饱经沧桑,又都是初次为官,实在是绝妙的搭挡。从这一结果看,李春芳也许费了—番苦心;至少,吴老夫子心理上要平衡一些;而且,两位老夫子可以诗文和唱,日子好打发一些。
到任的最初几个月,吴承恩心情似乎不错,似乎也很忙,偶尔才有机会吟诗。吴承恩的诗文中没有说到为什么十分繁忙,但归有光却在一些场合提到主要是整顿该县多年积弊,改革征粮办法等等。吴承恩与归有光的关系似乎也不错。这个县的文化馆至今还保存着三块当年十月十日由两位老夫子合作的石碑。归有光名气要响——些,又是正职父母官,所以应该主笔撰文;吴承恩书法颇为可观,且为辅佐,书写上石是份内事。这样的分工于公于私都能摆平,在文人圈子里就是所谓的佳话了。
但在这年稍后,情况突然有了变化,事情的前因后果还不清楚,但结果是归、吴二人反目,吴承恩被捕下狱,罪名是贪赃。据近年来研究吴承恩最为深入的苏兴先生认为,吴承恩是改革征粮方法的牺牲者,贪赃的罪名是诬陷。据说,在归、吴二人入出任长兴正副职之前,该县长期没有正印官而由胥吏代理。这些人伙同地方豪绅形成了一股欺压百姓的势力。最主要的表现在征粮上,征粮通常是按人丁地亩分配定额,由粮长负责征收,谁当粮长则负有—定的责任和风险,如果收不齐应征粮则要由自己垫补。通常由地方大户作粮长比较合适,一则他自己应缴粮已占了相当比例,二则万一有难以收齐适当垫补一些不致太费力。但长兴的豪绅均不愿做粮长而让一些中户担任,并隐瞒田亩甚至拒交,往往使做粮长的中户倾家荡产也难以补齐,粮长也就无人敢当。归、吴二人到任后,在这方面花费了很大力气,力图压当地豪绅出任粮长,结果招致怨恨。趁归有光上京入觐时,豪绅出面诬告,导致吴承恩被捕。而归有光当时不知情,以为系吴承恩胡作非为,致使自己亦受牵累。
好在事情并不严重。不久,吴承恩获释,又被授于同为八品的荆王府纪善一职。这种改调是明代对贪赃官员的处理方法之一,有时知道证据不足或另有曲折,则以改调王府了之。改调似降非降,实权小了点,但品级不变,也算是对吴承恩冤屈的一种补偿或安慰吧

《西游记》里讲了一个玉华县的故事。

西天路上,有个天竺国下郡,叫玉华县。城中县主,就是天竺皇帝之宗室,受封于此,称玉华王,在此已有五代,有贤名在外。宫内有三个小王子,拜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为师,分别使棍、使钯、使杖,谁知惹出一窝狮子精,几番苦战,几经周折,才拽出太乙救苦天尊收服狮精,顺利通过玉华县。
《西游记》里大大小小写过九个人间国度、十几个王,多多少少都有点毛病,唯有这个玉华王没有受到一句批评,显得很突出。有人认为这个玉华王实际上就是吴承恩侍奉过的荆王。如果这一说能够成立,那么吴承恩生平中的一个重大事件就能得以澄清。
在前面我们说到吴承恩于长兴下狱后被补授了荆王府纪善一职。这件事本身已无疑问,吴承恩墓中出土的刻有“荆府纪善”四字的棺头板就是最有力的证明。但吴承恩是否实际到任,却有不同的童见。
有人认为吴承恩从狱中出来后,虽然有了名誉上的补偿,但并没有实际到任,而是心灰意懒地打道回府了。因为现在找不到他在湖北活动的痕迹。另外则有人认为吴承恩实际到任并在荆王府呆了约二年之久,其活动虽然没有直接见于记载,但也不是无迹可寻。笔者持第二种意见,即认为吴承恩实际到任过。理由就是《西游记》中的玉华王故事。
明朝在皇室内部权力分配中、采用的是长子继承制,其余皇子则分封藩王。起初这种藩王很有实权,因为朱元璋初次封藩时国家尚未完全安定,分封出去的皇子肩负着维护皇室权威的重任,朱元璋让他们坐镇一方,总揽军政大权的目的和意图都可以理解。但不久这种做法的弊病就暴露出来了。朱元璋册立的继承人是太子朱标,但朱标早死,只得改继承人为太孙朱允炆,朱允炆称帝后根本无法驾驭他的那些如狼似虎各霸一方的叔叔们,而四叔朱棣干脆起兵,以清君侧为名把侄儿的皇位抢了过来,自称永乐皇帝。朱棣为了防止类似的事件再发生在自己身上,就剥夺了藩王的一切实权。从那以后,藩王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必须到自己的领地去,没有圣旨不得回京。在领地可以享受优厚的生活待遇,但不得干预地方官的行政执法。所谓领地,也只是一个与皇宫相似的大院子而已,院子外面的人有责任供应院里的使用物资,但藩王只对院子里的一方土地拥有实际管辖权。即使在这块领地里,也还有中央派来的官员。这些官员一方面是王府地位的象征,表示这里毕竟是“王府”,另一方面也多少有点监视藩王的意思。
皇帝每更换一次,就要增加几个新王。一代代增加下去,结果王越来越多。而且老王那里也有个继承和分封的问题,王的位置由长子继承,其余王子也得给封号称王。这样几代人下来,王就有了区别:新王是皇上的直系亲属,当然尊贵;老王越老便越是皇上的旁系,自然也就稍逊一等;而由老王中分封出来的小王,地位当然更次。因此明代后期对一些需要加以惩诫但又不便处理的官员则配进王府,品级一般不变,名份上仍然好看,但分到什么样的王府便大有讲究了,新王府和老得发霉的王府显然就不——样了。
王府象征性地设一些衙门。职位最高的是长史,正五品;其次为审理,正六品;再次是纪善,正八品,“掌讽导理法,开喻古谊,及国家恩义大节,以诏王善”,就好像是王府的导师,负责对小王子的教育训导,但实际上管不了那么多,只如清客一般。
吴承恩去的地方是荆宪王府,简称荆王府。第一代荆王是明代第四个皇帝仁宗朱高炽的儿子,最初封地在建昌,后改迁蕲州(今湖北蕲春县)。吴承恩到任时,荆王已传至第六代,但在蕲州则为五代。
为什么说《西游记》中的玉华王就是荆王呢?
首先,玉华王出自皇家宗室,受封于此,在此地已五代。这与荆王的身份一致,荆王在蕲州正是五代。最重要的是,“玉华”正是荆王府的一处宫名。这样,玉华王就可以看作是荆王府的明确代称。
其次,《西游记》中玄奘师徒所过之处,凡有王便称国,都要倒换关文,唯独这个玉华王所在地不称国而称县。这是为什么?因为作者非常懂得明朝藩王府的微妙处境。古代封藩即称封国,但在明代已演变为称国即犯忌,藩王被剥夺所有实权,正是为了防止他们成为真正的国。作者为了不给荆王无端地制造麻烦,所以只称其地为县。这一点看似偶然,实则饱含深意,不懂其中奥妙者是绝不会注意到的,因而可以肯定作者到过王府。
再次,《西游记》写玉华王府,“府门左右,有长史府、审理厅、典膳所、待客馆”。这正是典型的王府建制,如果没有王府生活经历,恐怕不会区分得如此清楚。
另外,《西游记》写到三个小王子,而当时荆府中正好有三个小王子。三个小王子拜孙悟空等为师,而荆府纪善名义上正是王子的导师。三个小王子为了拜师,“不摆驾,不张盖”,步行去见唐僧师徒。唐僧师徒同意后,大摆宴席庆贺却不举行任何仪式,这也是颇有深意的。按理说拜师应有一定仪式,但吴承恩虽官为纪善,名义上是小王子的老师,然而他又是王府属员,朝廷职官,不可能由王主持什么礼仪。所以他在写这段故事时的心理状况很特殊:既要摆摆老师的身价,同时又不能吹牛说有多么隆重的礼仪。只得用“不摆驾,不张盖”来强调小王子的谦恭从而突出老师的尊贵。理由还有很多,但我们认为这已足够说明吴承恩曾到过荆府纪善任上。另外还有些研究者发现吴承恩的一些诗文可能是作于荆府任上。
吴承恩在荆府纪善任上做了些什么呢?恐怕什么实际事务也没有做,王府之内除了酬答唱和,大概不会有什么事会麻烦他老人家。但很可能就在此期间,他完成了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写成了《西游记》 。

本文出自贴吧。

回复:《西游记》成书研究【明日无依吧】_百度贴吧

喜欢西游记可以关注我的专栏:

1.菩提老祖给孙悟空留的两个谜题才是解读西游记的关键。


user avatar   gu-su-tian-de-chi-mo-fa-cui-san-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

那我们就来看看《吴承恩與西遊記》吧。




:“吴叔叔你究竟有几个女妖精朋友?”


惹不起 惹不起


我大明朝威震天下,尔等蒙古倭寇还不速速投降!

不想当人间猴王的吴承恩不是好文学家


“我太了解他了。”


可见——

章先生多么努力地向大家证明

他就是

吴承恩本人。




————————————————————————


作些补充:


祸国殃猴,是可忍孰不可忍!


你说的对就是。




嘉靖估计一辈子都活在阴影里。

。。


如果可以的话,我也想有一套随叫随到的猴王铠甲,太实用了。



————————————————————————


持续补充:




说什么我也不信马良和吴承恩没有关系,神笔的功夫可谓出神入化,碑文都成精了。






以前在书本上看到水火棍的描述并不明白其之可怖。片子真的用心,是否符合历史有待商榷,起码让我们了解到原来绝地武士的雏形源自中国明朝狱吏。




原来还有这么一段不为人知的情感往事,几百年后的我们读起西游记,这口狗粮不吃也得吃,心服口服。



养猴千日,用则一丢。



打不着,打不着,打着就让你嘿嘿嘿…




西游记能够完成,小别致功不可没。


这可折腾得够呛,也许是严阁老(严嵩)的报应吧。



敢冒犯资深养猴人吴高达,不自量力啊!



你是吴高达的冤家?那就不好意思了咯~





整个大明,上到国君重臣,下到州府官吏,以及庶民百姓,无不为之震慑……

《吴承恩与西游记》片头曲 https://www.zhihu.com/video/1048339947110658048

还特意截了一段片头曲请各位欣赏,毕竟如此优秀的3D大型人物传记电视剧,它的所有细节必定也是尽善尽美,良心的制作与优美的画面确实令人感受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西游文化。


————————————————————————


感谢各位的点赞和关注,作为一个知乎新人能获得认同真是不胜感激。章老师理解的西游文化需要发扬需要传播,这部片子是相当具有发掘价值的。

继续补充:



吴府的高级辟邪门神,动态吓退效果逼真骇人,必要时还会发出实体攻击,保护您的居家安全,您值得拥有。



严阁老原来还是个吃货。



吴承恩先生不愧为人间猴王,体有神功,无论鞭子在背后如何抽打,从前面的视角根本看不出身体的波动,就好像鞭子在抽空气,亦好似鞭子根本就没抽到他身上。

这太神奇了!



来自猴王的鼓励,加油,你是最胖的!



身负重伤的吴承恩先生似乎又有了些小说剧情的灵感,口中不由自主地重复着小说中人物的名字,精神恍惚间对眼前的严阁老也出现了莫名其妙的幻觉,太可怜了。

集市前的一匹白马不知是失恋了还是怎么地,四肢不听使唤,自己用嘴解开了栓在木桩上的绳子便开启了自动导航,它要去哪?


没错,白马直奔严府而来,也许它根本不知道眼前这个血肉模糊的老头是谁,还有自己什么时候全身就冒出了金光,不管了,反正站这就对了。


严阁老傻眼了,心想玩脱了啊,以后餐桌上少了一道重要菜可如何是好?


严阁老无疑是个复杂的人。先不说他就这样看着吴先生出了门不去追这样守信用,就说他大白天不管朝廷政事,浪费这么长时间陪吴老先生玩耍,他就是个狼人。



吴承恩先生年轻时的桃花运可真不少,这些经历都或多或少地促进了小说的完成。


吴先生的撩妹技巧尤为独特,难怪能跨越满脸褶子的年龄鸿沟,捕获万千少女的芳心!(手动大拇指)




————————————————————————


最近一直忙,好久没更新了,心血来潮整理一波新的,冬至快乐。❄️


你我做梦也不会想到,一本西游记曾经受到多少无名义士的守护;吴承恩却早已明了,这本惊世巨著将来的影响力。


前几期分享没有普及一个冷知识,吴承恩先生其实是个爱思考的冥想者,许多时候,他都会选择性的进入冥想状态,甚是奇特。


路人白无常在线勾魂。


美猴王不虚你,按照老剧本来就行。


原来不管是人间猴王,还是美猴王,都有神笔马良的水准,下笔带炫光,卟啉卟啉的。


你以为你是在看西游记?拜托这是吴老先生的故事,前方高能。

透过九霄之间,一切不过是我大明猴王的冥想。



会心一笑,吴承恩又一次用冥想化险为夷,可喜可贺呀。

白骨精究竟是男是女,这个问题已经模糊化,不过猴王铠甲还是那么威风,羡慕。







这废物回收式的离开方式确实逼真,毫无生命力可言,被打死石锤,也难怪师傅要生气了。


当你还在感叹童年的消逝,唐长老已经练就了紧箍咒实体化朮,威力不减当年。


当你又怀疑自己在看西游记的时候,没错,这还是我们吴先生伟大的冥想,正常操作,正常操作。


夫妻搭配,共创辉煌,吴先生无时无刻的狗粮。





夫人用生命守护的手稿,吴先生此时心情复杂,百感交集间,直想将她拥入怀中。

他颤抖着双手,仔细端详手稿是否完好,感受到夫人微弱的呼吸,一时无语凝噎。

只见他思索片刻,一字一顿地念起了自己的文章……

夫人:???

夫人:……

吴先生专心致志地朗读着,丝毫没有察觉道什么。

后知后觉,斯人已逝…

也许,在爱人弥留之际念诵自己的惊世巨著,就是最美的情话吧!



《吴承恩与西游记》片尾曲 https://www.zhihu.com/video/1059955086620561408

欣赏过了片头曲,终于截了片尾曲奉上,这首歌的词作亦是制作精良,我现在做梦都想为国家烧砖造楼盘,也希望大家能够早日变菩萨神仙,修成正果。


user avatar   xian-zhe-67-3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要想搞笑,低俗是最快速的手段。

日本的志村健在三俗的路上走了快40多年了,

现在依然还是依靠这个维持人气的。

可是,一直依靠低俗笑料

迟早会遇到玻璃天花板的。

日本有个叫 快乐亭黑的混血,是说单口相声的,

说的全部都是下三滥的笑料,不是一点,而是全部。

结果就是没人敢找他上电视,广播,或者剧场演出。

翻过来说,保持一点三俗笑料不用,纯靠幽默和擦边球的相声演员,

依然不多。

而且要一直维持这种作品的风格是极其困难的。

侯老,马老就是典范。

(马老后期说的很多小段,其实就是外国笑话,当然是自己加工过的)

反过来说

七口人这个死杠死口 的内容

说了有一百年了吧?

不用解说大家不还是听的懂?




  

相关话题

  《王者荣耀》将与 86 版《西游记》进行联动发售皮肤,你期待吗? 
  封神结束到石猴出世期间,天庭人间发生了哪些事情? 
  为什么没有人批判86版电视剧《西游记》先入为主,对人们理解原著产生不利影响? 
  为什么六耳猕猴会有和“如意金箍棒”如此相像的“随心铁杆兵”? 
  西游记中,唐僧的母亲咬下江流儿一个指头,可能是唯一吃过唐僧肉的人,最后自尽,那吃唐僧肉会不会长生不老? 
  如何理解《黑神话:悟空》实机演示中的一句话:“人心若是烧没了,修好一座破庙,又有什么用呢?”? 
  《西游记》里的沙僧为什么成不了佛? 
  为什么猪八戒能拿五千零四十八斤的钉耙做兵器,挑百十斤的行李担子却嫌沉? 
  六小龄童的演技是不是被高估了? 
  花铁干误杀刘乘风后,如果能瞬间原谅自己,自动调整心情,继续追杀血刀老祖,这属于内心强大,还是没心没肺? 

前一个讨论
如何才能在高考前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下一个讨论
大型律所是否有必要设置BD岗位?





© 2024-12-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