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特朗普决定退出《巴黎协定》? 第1页

     

user avatar   acecome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美国不行了,撑不起世界政府的架子了……


user avatar   zhao-ben-shan-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碳排放增多、全球变暖客观存在,丁院士论战柴静时也不过表示“保护环境是拯救人类,不是拯救地球;中国当然要承担责任,但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重活还要发达国家干”。“环保是骗局”这种丧心病狂的话,只有阴谋论患者和地摊文学敢说出口。


多方扯皮成就的巴黎协议,当然是为了环保,但各有各的算盘。


先说中国

如图,数据来自belfercenter.org/sites/,亮点颇多。

在碳排放领域,我国的老牌法宝“人均”已失效,2012年中国人均碳排放超越法国(法国核能很发达),14年超越欧盟。然而十年前中国首提使用“人均累积碳排放” 。

顺手搜出了网易的控诉,果然良心 人均累积碳排放纯属文字游戏_发现者第169期_网易探索



中国响应碳排放控制,因为产业升级、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我们十年前就想做了(有兴趣的可以去查曹妃甸)。然而奇特体制下政府和市场双手瘫痪,华北那雾霾都成什么样了!


这目标签不签协议都要做。

我们的碳排放里制造业占绝对优势,而美国碳排放里制造业才占一成,接近四成是交通(汽车国度),日常生活也是重磅——真的,跟美帝比起来我们就是乞丐,十四亿人的生活耗能不过人家的零头。

欧美提倡限制化石能源,因为他们本来就没油,而新材料是门好生意。美国即使油多可以忽视各种新能源产业,作为世界领袖不占据道德高地也会被冻死的。

然而川普不信邪,在“退出”巴黎协议的演讲中,他愤怒斥责中国印度占便宜,不能让美利坚人民吃亏——掏一美分都不行。希拉里为什么失败,缺就业岗位,地主家也没余粮。如今美国经济形势依然不乐观,美股只是看上去很美,川普登基后满世界耍流氓要人来美国办厂,发展员工少的新能源裁掉传统能源企业简直是要他命。

然而没这么简单。

制造业大致可分为劳动力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三种,经过上世纪的红色运动,发达国家的工人待遇和底层民众福利大幅提升,劳动力成本大增,劳动密集产业只好转移:由美国到日本再到四小龙再到中国再到东南亚和印度。通俗点说,这种产业只适合命贱的穷逼,现在的中国都存不住,美国更不可能。

资本密集型产业的问题在于高投入能不能有高回报,尤其是站在世界顶层资本可以全球掠食的美英法,所以有些脏活累活,还是交给二战的卢瑟德国日本负责吧——这就叫“比较优势”。

技术密集型产业才是发达国家的拿手好戏,也是收割穷国的途径之一(衬衫换飞机,都懂),即使新兴产业本身不盈利,讲好故事画好大饼一样能吸引投资。新能源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一颗新星,所以发达国家才会青眼有加,赔本也要赚吆喝。有人攻击这是吃补贴的泡沫行业,然而补贴它的收益远比补贴底层群众高。

不料西方鼓吹之下中国也掺和进来,有了“高科技、环保、产业升级”的牌坊,各地疯狂上马光伏产业园(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10世界杯上亮瞎的英利广告),险些摧毁欧美光伏产业,于是被骂了“倾销”。

其实当前技术下真正可用的新能源还是核能,@jyo gan 提到09年鸠山放的减排卫星,我猜是他在为收购西屋的东芝打核电广告,毕竟谁能想到东电挺身而出在福岛怒坑队友~~~~

作为超级大国,美国制造业的优势毫无疑问也是就业岗位极少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但北欧可以高税收均贫富,美国不行:大资本家更多,穷人也更多,于是贫富差距越发扩大,经济危机后那套靠政府赤字拉动人民消费的把戏难以持续,“老工业基地”铁锈带把川普抬上大宝。既然要MAGA找工作岗位,那么抛掉能源限制给制造业松绑,让他们以更低成本生产也是应有之意。

等等,很多行业比如汽车是毫无疑问的技术资本双密集,但在美国,甚至可以说是劳动力密集——因为美国福利足够,唯有高薪能吸引劳动力,所以工资开支占成本比例极高,有个笑话是UAW把底特律三大车企变成了国企。。这样的企业竞争力自然拙计,从60年代到70年代,美国汽车产业利润下降了65%,收音机和电视机下降了70%,农用机下降了51%,电器设备下降了49%,钢铁下降了39%,除了鸡肉税庇佑下的皮卡,美帝作为汽车国度早已被日系德系攻陷。

完全自由贸易的TPP如果能落实,美国车企就可以提前给自己上香了。

川普以及身后的车企乃至各传统行业的老哥,摸摸自己的良心,你们是争不过德国日本选择产业转移,还是因为环保限制才打不过的啊?!

当然,川普的不忿还有一点,鼓励新能源不仅需要补贴,也需要限制化石能源的使用,所以美国那么多化石能源只能躺在地下“丧失就业岗位”。然而政府转变方向,讲不好故事吸引眼球,马斯克们还怎么混?手心手背谁是肉?

再说以美国的人工费用与产业结构下大学生逃离工科的速度,那点能源真的杯水车薪。 @万金油 ,曹德旺是搞玻璃的,远洋运输费用太高人工成本相形见绌,类似行业屈指可数。

不肯整治华尔街调节国内矛盾,只会对外仗着拳头大耍流氓,中美拿错发言稿的情形已然不止一次——中国呼吁自由贸易普世价值国家责任,美国只谈钱,这世界一定是哪里不对。

我相信川普只是亮个姿态谈条件少掏点美元,毕竟背弃自家的技术优势,转向早已失败过的战场,除非他能彻底贸易保护闭关锁国,不然还是别逗了。

闭关锁国的话,万一不能印刷美元抢钱(虽然川普管这叫逆差),两亿多美国人民的高福利奢侈生活拿头去保证啊?

川普:扩军。


看油管直播,一群无聊的美帝大兄弟还在刷 covfefe ...你们赢了。


user avatar   JackyQ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周新闻点评 - 巴黎协定?这只是第一步! -2017-06-03 - 知乎专栏

本周我们将所有的关注度放在了川普总统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上。

现在国家媒体大肆抨击川普的不负责行为,认为其将“美国第一”变成了“美国独立”。还有分析认为,这是美国总统不成熟和刚愎自用的又一表现,认为此行为必将令美国丧失国际事务中的领导地位,而中国和欧洲将继续前行。美国本国也有几十个城市宣布将继续执行巴黎协定相关减排义务。

而事实就是,无论你处于什么样的考虑,不去分析和解读川普政策的内在含义,那么你必然就难以预测未来的能源政策走向以及你所关注的立场。而我想说的是,我们的新闻方向被预设立场了。

很多人把本次美国退出巴黎协定认为是川普的突然手笔,但是对于我来说,我已经等待了很长时间,而且这才是我等待行动的第一步。

在这篇我的1月份的专栏分析中,在CAFE领域我已经对奥巴马和川普总统的能源政策进行了评价分析。由于将二氧化碳排放等同于其他有害化学物质进行严格管控的政策对美国的煤炭、冶金、机械制造、石油及天然气、汽车行业存在冲击,而民主党政府控制下虽然美国实现了经济的发展和减排方面的成绩,但是换来的是劳动力集中产业的凋零和美国实际基层贫富悬殊的扩大。这恰恰是川普总统在其竞选中誓言推翻的,也是其“让美国再次强大”的策略之一。

川普可能在一个月内对燃油经济性标准(Café)作出重大决策 - 知乎专栏

“ ……

4、 根据福特CEO对川普总统的汇报,自称其与NADA研讨的结果,执行EPA在2017年1月紧急确认的关于2022-2025燃油经济性标准,这将会对美国相关行业带来100万工作岗位的威胁。这一点在2010年燃油经济性标准释放的时候就有体现。

5、 在政治层面上,共和党向来对于二氧化碳排放导致全球变暖问题持怀疑态度,而川普总统则是更为极端的反对者。特别是将二氧化碳与其它汽油有害物质等同进行严格控制,因为这一点不仅影响到了汽车行业,而且还影响到了石油、冶金、电力、钢铁等多个行业,这同样是对美国中西部地区民众就业息息相关的行业。

6、 从小布什到奥巴马政府的能源独立以及新能源政策的背景是2002-2010年的原油价格飞涨、中东地区战争、俄罗斯和部分南美政权发展以及美国金融危机的多重影响。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尽管奥巴马政府执政时期美国经济整体向好,但是统计显示美国的贫富差距在扩大,地区差距也越来越明显。而这对于川普来说,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能体现自己的政策了。……”

今年三月份,川普总统废除了清洁电力法案,解绑发电行业的碳排放限制。

上周我的分享文章中(由于我愚蠢的操作发在了个人专栏,却没有发布到这个专栏,笑话了)提及了被国内几乎所有媒体都忽视的一个新闻,美国的Senate法案。

本周汽车业内关注新闻一句话评论系列 - 5-27 - 知乎专栏

“先是本周最重大新闻: 美国Senate法案将统一美国NHTSA和EPA关于CAFE积分的规定,将令企业的达标积分政策更加灵活,具体来说:将延长积分的延续利用年份最高达到11年,取消了车型可转移CAFE积分的上限等等多项措施。尽管法案对于EPA/NHTSA的关键指标并没有做出明确的修改,但是在积分政策上的放松事实上可以推动美国汽车企业通过提前实施节能车型,在近几年首先赚取积分放在“积分银行”,从而缓解2020-2025阶段的燃油耗压力。这事实上就是对今年1月份美国汽车企业声称的2025CAFE政策不符合美国国情的不满意见的一种妥协策略。目前我还没有拿到法案的全部细节内容,但如我此前预测的那样,这可能还仅仅是一个开始。 我四个月前的专栏文章: 川普可能在一个月内对燃油经济性标准(Café)作出重大决策 - 知乎专栏

我刚刚说完 “这可能还仅仅是一个开始。” 川普总统就来放了个大招,而且面对全球的指责,干脆破罐破摔说“全球变暖”就是个伪命题。

川普总统在玫瑰园关于解释为什么退出巴黎协定中这样说:

《巴黎协定》真正目的是损害美国经济。如果坚持《巴黎协定》,意味着到2040年,美国将损失超过3万亿GDP,650万工作机会以及86%的煤炭产量。

(我想要补充一点的是,川普在推特上发布了一个9分钟的视频关于他在玫瑰园的讲话,视频中详细解释了巴黎协定对于美国经济的影响。这部分内容国内媒体都没有进行转发和解读,或者最多只是跟风转发了截取10s关于全球变暖结论不可信问题川普数据引用错误的问题大做文章。我不知道你们在担心什么。)

在美国,1979年3月28日三里岛核电站事故之后,美国掀起了反对核能的浪潮,至今在美国,核电发展依然受限,水力发电的发展也收到地理分布以及生态担忧等方面的限制。因此美国电力结构和中国很是相似,主要以依赖煤炭的火力发电为主,近年来天然气的比例略有增加。奥巴马政府时期,为了贯彻清洁能源策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在新能源政策中对于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的投入很高,而且也利用这样的政策向全球进行推广。从总的贸易和经济数据来看,关闭煤炭企业和限制火力发电机构等带来的损失是可以被新能源经济促进的GDP增长补充的,但是这里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煤炭、钢铁、冶金、电力机构的萎缩带来的中西部州失业人口的快速上升是无法被高自动化甚至制造外包的高新企业的发展所消化的。

在能源独立方面,事实上本身美国本土在陆地以及近海海域发现多处石油储藏点,同时美国的页岩气田位置非常优越,可以就近取水,采集成本仅相当于中国采集成本的30%,煤炭资源情况也很丰富。然而,在奥巴马政府阶段,为了更好的贯彻其新能源政策,这些能源模式的开发和开采在美国受到了限制。



美国总统在退出巴黎协定后在白宫接见了一名煤矿业代表,宣布重启一处美国煤矿开采,并称这将为美国带来70-100个全职的就业岗位。

我们还需要注意到,即便没有川普总统,民主党政府的新能源政策对于美国能源经济领域的拉动也已经濒临破产。从太阳能行业来说,太阳能面板方面中国已经成为主要制造国,而欧洲在太阳能电池方面占据主导,同时,主要的制造国都在中国;而风能方面,除了美国GE外,风能设备的主要制造商也全部被中欧占据。此外,在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等一系列全球性的协议中发达国家所支出的新能源补贴基金,最终也都是落到了这些企业之中。

所以从能源政策来说,川普总统看到的是:

明明我有煤有气能独立,我却每年要支付30亿美元的补贴,同时还要向中国和欧洲采购新能源设备,而且就算是美国企业承接的项目,制造地由于规模化成本原因也最终流入了中国和欧洲,而我的选民却不断地在失业,连22k的收入都无法保障。而这一切的源头,就是二氧化碳排放控制法案。

我在 2017-02-17 的回答

纯电动,双模插电混动,串联插电混动(增程)哪一个最有可能带来汽车电气化的指数级增长? - 知乎

中这样写道

“PHEV成本太高,HEV早就没有补贴了,而且不满足CAFE要求。增程式混合动力应该成为补贴退坡大背景下的获取新能源积分最合理的方向。

CNG/LPG的折合碳排放有一定优势,但是考虑到整体CAFE的大趋势,除非CAFC指标政府确定未来锁死在4L,否则其发展来不及。这一点,需要川普总统做到取消美国CAFE+以保护美国利益强迫中欧放弃或者大幅度降低新能源积分要求+美国开始大规模开采廉价的页岩气三个条件。”

最后,未来会如何发展?

  1. 退出巴黎协定问题直接刷屏了美国媒体,也直接缓解了川普总统的“通俄门”事件的影响。考虑到退出巴黎协定符合川普支持者需求,这将另川普总统重新恢复对自身形象和新闻议题的控制。因此我预测,在此问题上,川普总统不仅不会动摇退出巴黎协定的决定,这才刚刚开始,未来一个月内将会出现更进一步的行动。
  2. 我现在几乎可以确定,一旦川普在退出巴黎协定问题上站稳脚跟,Senate法案依然无法满足其对汽车业的相关承诺,川普总统将会彻底修改CAFE政策和2025指标。但是考虑到2025已经超过了川普总统的任期,不排除川普总统在任期内进一步削弱CAFE策略,而通过承诺下一任期彻底改变CAFE来吸引美国汽车业对其下一个总统任期的支持。事实上,福特、通用汽车等已经表示将站队川普的第二任总统选举。这也是为什么,川普宣布后,马斯克马上宣布将退出总统的汽车行业的咨询团队。
  3. 美国页岩气的发展将在1年内出现重大发展机遇。因为尽管目前川普在用煤炭业来宣传自己的政策,但这还是主要因为煤炭业的就业回升比较快,而最根本的策略依然是页岩气。然后根据页岩气实际的发展情况,发电行业以及汽车行业将会进一步研讨天然气燃料的深入发展。
  4. 当下美国政坛中,尽管纷争不断,除非川普总统被刺杀,否则获胜的必然是川普。因为目前川普的能源独立政策将会在短期内极大的削减美国支出、短时间内恢复至少二十万以上的就业岗位、能源GDP将拉动美国经济再次强大。川普的当选已经证明了美国人民受够了白左的政治正确理论,是时候来一些简单粗暴的步骤了。
  5. 澎湃新闻网在昨天的文章中指出: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后的气候变化协定履约前景及中国对策 “…………中国的排放空间将被压缩,中国的减排负担和成本将增加。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将使美国很难完成其 NDC。如果美国完不成其NDC,而国际社会又需要超越全球的 NDC目标,达到甚至超越2℃的温控目标,这就意味着将压缩中国的排放空间,增加中国的减排负担和成本。我们的模型研究显示:(一)对中国碳排放空间有挤压效应。在 NDC情景下,如果美国2025年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20%、13%或 0%,将导致中国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空间分别减少0.55亿吨、1.1亿吨和2.14亿吨;2℃情景下,如果美国2025年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20%、13%或0%,将导致中国 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空间分别减少4.39亿吨、4.83亿吨和5.67亿吨。(二)对中国单位碳减排的成本和 GDP有重大影响。在NDC情景下,如果美国2025年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20%、13%或0%,将使中国2030年的碳价分别增加1.93、4.01和8.19美元/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多付出143.26亿美元、295.45亿美元和594.9亿美元。中国遭受的额外GDP损失分别为104.53亿美元、211.94亿美元和422.1亿美元,相当于人均损失7.8美元、15.8美元和31.5美元。在2℃情景下,如果美国2025年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20%、13%或0%,将使中国2030年的碳价分别增加29.06、33.22和41.61美元/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多付出1478.15亿美元、1674.96亿美元和2062.98亿美元。中国2030年遭受的额外GDP损失分别为1600.09亿美元、1778.56亿美元和2125.9亿美元,相当于人均损失119.6美元、132.9美元和158.9美元。……” 事实上,中国无力承担美国退出带来的空缺。
  6. 而其实并不需要看的这么远,美国退出最直接的影响是对发展中国家的新能源经济的补贴消失了,其连带效应是世界银行等全球性机构对于新能源基础建设相关的贷款和补贴也会减少。而中国的新能源产业事实上是非常依赖这些政策的,事实上美国能源产业对于中国特别是风能产业利用气候变化相关的优惠政策发展并廉价倾销的指责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了,中国和欧洲能够承担起美国退出带来的资金缺口么?
  7. 回到汽车行业,我们需要注意到,目前特别是中国,将纯电能的汽车作为新能源策略在传统工业行业的一个代表,而事实上目前制造电动汽车相比传统汽车的定价是亏损的,无论中国汽车行业如何吹嘘自主创新,事实上电动汽车产业的升级依然要很大程度上依靠美国在该领域技术、测试规范、材料、法律政策等示范效应和基础技术开发与投资。CAFE政策本身也是在欧洲和美国的示范效应下开展起来的。如今美国政府若决意掉头,那么汽车业在未来几年遇到的问题是:
    1. 美国在2018年年中明确对CAFE策略调整后,基于碳排放的CAFE政策中国坚持follow么?(当下中国政府试图扮演新能源经济领导人的交付来说,估计不会动摇)
    2. 中国的CAFE政策在川普任期末期2020年将令美国相关汽车在华无法满足CAFE,考虑到中国的汽车产业结构与用户习惯与美国非常相似,也是美国汽车业的海外主要市场以及届时美国拒绝CAFE政策的影响,美国政府是否将会把中国严苛的CAFE政策作为重大议题来研讨?中国政府是否会妥协?
    3. 一个潜在的妥协策略,美国汽车业开始大规模普及基于天然气动力的车辆,同时通过政府接口向中国进行大规模输出页岩气,中国出于原油进口路线太长,也考虑将东南亚天然气通过马来西亚和巴基斯坦及越南输入中国,以及进口廉价的美国页岩气。天然气动力汽车可以令整车企业的折合CAFE能力进一步下探到4.5左右(考虑未来中国喜欢大轴距车辆),再配合48V等美国也认可的轻混技术,至少2023年不会出现过大的纠纷。中国与此同时放宽积分银行的管理办法等,适度配合美方,那么双边就不至于出现直接的对立情况。
    4. 如果上述的妥协政策或者其他新模式的妥协政策真的达成,那么对于储能电池类电动车的打击将是致命的。我们必须要了解一个事实,那就是丰田普瑞斯全球销量超过100万之后,才实现了最基本的收支平衡。目前根据预测,雪佛兰bolt每辆车亏损9000美元,折合约6万元人民币,菲亚特500e至少亏损1万美元,特斯拉model3上市后每辆车依然要亏损大约5000美元,国内也好不到哪里去,某中部地区车企制造的B级车混动版成本核算就是每辆车亏1万5,更不要说由于产量太低带来的排班等的损失,最终的亏损额度可能也是差不多。因此必然需要依赖超大规模的排产稀释成本以及严重依赖积分交易来平衡支出。目前中国电动车企业和混合动力技术在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政府指导性的政策下面表现的欣欣向荣,但是花朵之下事实上展现出来的,是成本严重失控的事实。而CAFE政策出现任何的波动,将会成为压倒这头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所以你看懂了为什么现在中欧领导层拼命的要把川普拉回来了吧?如果巴黎协定美国退出真的仅仅是“令美国丧失领导力,中国和欧洲将成为新的重心”,如果中欧真的有能力在美国退出的情况下还能支撑巴黎协定,那这些领导人且美去吧,这种便宜肯定是要偷偷的占的啊,啥时候会对美国人这么好还要提醒人家你回来哦,你回来就能继续领导世界呢。


川普:你当我傻啊~~~



user avatar   ning.mao.wils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碳排放多少,温度升高多少,对地球基本没影响,不会说地球原本是圆的,一升温它就变方了,但对地球上的物种有巨大的影响,这里面就包括人。干坏事需要付出代价,干好事也需要付出代价,在减排这件好事中,发展中国家要付出的代价就是减缓发展速度,而发达国家付出的代价则是降低生活标准,一比较答案很明显,发展中国家是削皮割肉,而发达国家只是稍微放血。当然,站在全人类的角度可能结论不是这样,但如果自己都没活好,谁还有功夫考虑人类。

虽然碳排放看似小议题,但其实牵一发动全身,如果完全按照提出者的要求去办,恐怕这世界就真的永远君是君,臣是臣了。事关百年大计,发展中国家怎么可能束手就擒,何况,这世界上光脚的从来就不怕穿鞋。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发达国家好日过惯了,怎么可能说降就降,更何况这事一时半会也影响不到人家门前。人类的问题只能在发展中解决,既然现在还没到要紧三关,那就耗着呗,何况你拿它也根本没问题,如果再换个角度考虑,它也是在帮我们挡枪,也是好事呀。


user avatar   gong-ke-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无妨,无妨。

反正照特朗普这么折腾下去,全球性的政治动荡,战乱四起,经济衰退,普遍贫穷只是时间问题。届时天启四骑士节能减排的成效,比一万个巴黎协定都管用。

到那时候,估计只有成吉思汗的减排成效可堪与川主席媲美。

这个天下太平太久了,也该有应劫而生的人了。。。。


user avatar   hu-wei-zhi-26-6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巴黎协定》是多个国家为了保护环境而共同签著的一份协议,主要是围绕减少碳的排放量而定下的一系列规则。

知乎上有人站在美国利益的角度上分析得不错。我这里就站在全球的角度上分析一下环境方面的影响。

--------------------------------------------------------------------------------------------------------

--------------------------------------------------------------------------------------------------------

对于碳排放,大多数人还是停留在那个地球变暖,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陆地减少的层面上。其实有个更严重的问题值得担忧的就是“海洋酸化”。海洋酸化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海水变“酸”,这里的酸不是尝起来觉得酸,而是海水的酸碱度值下降。

海洋酸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大气二氧化碳增加,更多的二氧化碳进入到海洋中,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映,导致海水pH值下降。按照现在的碳排放速度,到2096年海水的pH值会降到7.8。在这个pH值下,珊瑚完全停止生长,走向灭绝。珊瑚礁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随着珊瑚礁的消失,在浅海中依赖珊瑚生态的鱼类可能会走向灭绝。这可以看成,人类把树林夺去了,依赖树林的鸟类或部分动物无家可归,逐渐走向灭绝。



(图中红色是大气二氧化碳,蓝色是海洋二氧化碳,青色是海水pH值)

海洋的一部分生物对海水的酸碱度是很敏感的,可能0.1(pH值)的变化,都会导致他们的灭绝。海洋酸化,首当其冲的就是珊瑚礁及其造就的生态系统。珊瑚礁是海洋中生产力最强的生态系统,仅仅占海洋面积的0.1%,但约21%的海洋生物依赖珊瑚礁生态系统。我们在海洋中捕到的鱼绝大部分是来自这21%中。珊瑚礁一般存在与浅海中,我们捕鱼也是在浅海中进行。因为万物生长靠阳光,越浅的海说明阳光越充足,海洋生物越丰富。

目前珊瑚礁受到海洋酸化的危险,每年损失的经济价值可达数百亿至上千亿不等,甚至有研究表明可达上万亿。这个是损失怎么算的呢?一般就是珊瑚礁的消失导致鱼类的减少,捕鱼量也会减少,进而直接导致经济损失。还有就是珊瑚礁有观赏价值,可以为部分地区(如澳洲大堡礁)带来旅游收益等。这个损失价值还未包括那些难以计算的生态价值、科研价值等。先放几个珊瑚礁的图。(PS:有研究指出大堡礁在20年后还是到2050年可能会消失,有能力的同学可以趁没消失之前看一下)



因为珊瑚礁的存在,靠撒网捕鱼得到的产量是很少的。一般在珊瑚礁密集的海域,渔民会选择炸鱼、毒鱼。这个对珊瑚礁的破坏是更加直接、严重的。

不加以限制,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2096年后珊瑚生态系统消失,浅海上的鱼减少90%左右。少部分鱼类被迫逃到更远大陆、更深的海洋中,这些鱼类都是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大部分鱼类因为得不到足够的时间去进化而被环境淘汰掉。这个可以间接的说,到2096年,人类从海洋中捕到的鱼仅为现在的10%,甚至更少。

有人就会说,我们技术发展,可以到更广阔的海洋、更深的海底去捕鱼。这个是完全可以的,但捕鱼量还是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加之捕鱼成本的增加,到时候能吃上海洋中的鱼、虾、蟹、贝壳类的可能就是权贵人家。总之就是会呈现一个需求原大于供求的情况。

那人们也可以吃淡水鱼啊。对不起,淡水鱼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碳排放也是造成地球变暖的主因之一,冰岛融化,海平面上升,加之地球人口增长,地球恐怕没有太多的地方来养鱼了。

--------------------------------------------------------------------------------------------------------

偏一下题,目前地球人口总数72亿(2016年数据),而根据数学模型的预测,地球的最大人口容量达到82亿左右。人口增长的贡献主要来自于非洲,人口翻倍只需要用40年不够。另外在此讽刺一下联合国。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人口最新预测标明,到2050年,世界人口讲由现在的73亿人口增长到97亿;到2100年,世界人口总数将上涨至112亿。(PS:联合国做人口预测的时候肯定没去考虑资源限制了)

--------------------------------------------------------------------------------------------------------

回到正题,现在的海水pH值虽然没严重到让珊瑚礁消失,但是的pH值足以让珊瑚白化了。珊瑚白化可以理解成珊瑚得病了,但这个病不能治愈。珊瑚白化直接可以造成珊瑚生态系统生产力下降。通俗的来说就是能养活的生物少了。见图:



所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再看看几个地球的责任有多大。

根据2012年开始统计的人均累计碳排放量,按照T/人来计算:

中国 111.13 印度 30.05 日本 399.84 加拿大 814.77 澳大利亚 654.71 欧盟 651.46 美国 1166.53

看到没,上四位数的仅仅美帝一个,是中国的10倍。(PS:这个并不是他们生产的多,而是他们消耗的多。比如,在中国生产一件衣服,只要是美国人穿的,他们消费的,那么碳排放就算到他们身上)。去过美国的人都说美国人的浪费实在是太惊人了。PS(虽然本人没去过,但欢迎你们赞助我去体检一下)

特朗普退出《巴黎协定》就是告诉全世界人民知道,他们美国人不想减排了,爱怎么排就怎么排,爱排多少就排多少。当然,站在美国的利益上去看,特朗普退出《巴黎协定》是符合美国利益的。

但是,站在全球的角度,在环境的角度,美国在《巴黎协定》上没有体现出大国责任。当今世界第一大国、碳排放第一大国都说不玩了,你让其他国家怎么玩?保护环境何从讲起?

--------------------------------------------------------------------------------------------------------

引用分割线

--------------------------------------------------------------------------------------------------------

[1]igbp.net/publications/s [2] Brander, L.M., Rehdanz, K., Tol, R.S.J., Van Beukering, P.J.H., 2012. The economic impact of ocean acidification on coral reefs. Climate Change Economics 3(1):1250002, doi:10.1142/ S2010007812500029. [3] earthtimes.org/newsimag [4]ocean.si.edu/sites/defa

--------------------------------------------------------------------------------------------------------

彩蛋分割线

--------------------------------------------------------------------------------------------------------

如果洗手间配备吹风机的话,洗完手请尽量使用吹风机。

因为达到同样的干手效果,纸巾的碳消耗比吹风机还要高。


user avatar   shan-yang-y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至今还记得911事件发生的那一天。那时没有人知道,911事件居然会成为美国带给中国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因为自911事件之后,美国开始不得不转变态度加深和中国在反恐方面的合作,让中国有了在全球化时代工业崛起的黄金机遇。

今天,美国通过推出巴黎气候协定,再次带给中国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竟然给了中国一个和原来美国最亲密的盟友欧盟在气候变化方面加深合作的机会。当下已经有不少新闻评论指出,川普远远低估了推出巴黎气候协定的政治影响。这不是一个单纯的气候变化方面的协定,这是一个大国政治影响力角力的战场。在当今用核威慑维系的国际和平年代,能在全球尺度上培养出国际影响力的选项其实并不多,而气候变化方面的合作绝对算是一个。美国的退出,不仅大大缓解了中国作为当前温室气体头号排放国的道德压力,更为中国赢得了来之不易的全球尺度上的国际声誉。李克强总理现在正在德国和默克尔总理会谈,川普这次声明的时机简直不能太好了,中国和欧盟现在唯一的道路就是借着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的机遇报团取暖,进一步加深合作。

美国已经在川普的带领下进入了一个「气候变化孤立主义」的新时代。倘若冷战分出了东西阵营,如今气候变化分出了世界和美国阵营。一边是签署了巴黎协定的195个国家(甚至包括朝鲜),另一边是美国加上叙利亚和尼加拉瓜的三人小组。在华盛顿邮报的报道中,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气候计划主任大卫多尼尔指出:川普在两周内比美国历史上任何总统浪费了更多的影响力和权利。美国的浪费,就是中国的机遇。

然而,此时我们一定要认识到,随着美国的退出,中国将承受国际社会对于我们气候变化承诺的期待。而这些期待,就是新的道德压力。中国绝对不能单打独斗,否则我们将会被超出我们能力的期待压垮。我们如今战略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和欧盟之间能否形成一个紧密的战略合作机制来共同抵御这种压力——说白了就是拉欧盟出来一同承载一些压力。但随着英国退欧和移民问题,如今欧盟自己已经深陷泥潭,其影响力处于历史的低谷,而这恐怕也是川普宣布退出巴黎气候协定时的战略考量之一,这无论对于中国还是欧盟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同时,川普退出气候协定本身也为美国赢来了一个喘息时间。美国的能源问题并不严重——恰恰相反,随着页岩油技术的突破,美国如今处于一个能源供应的战略优势地位上。川普现在的所作所为,很可能是在通过进一步战略退缩,借着能源供应的战略优势换取缓解美国经济压力的时间和空间,为美国之后的发展集聚能量。倘若如此,他应该会在退出巴黎气候协定之后立刻着手推动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美国优先的潜台词,是美国国内事务优先。

而美国的政治制度完全可以通过之后换届选举,把所有道德责任推到川普一个人头上,于是便即占了喘息时间的便宜,又把一切道德的包袱甩到个人头上。这一招其实并不新鲜:美国人谈起伊拉克战争都在骂小布什,但却没有人知道美国作为一个国家在伊拉克占中占得便宜有多大。在道德上,小布什背了一个战争的锅,却成全了美国作为一个国家的巨额利益。同样的,倘若川普这次也在道德上背一个气候变化的锅,很可能也能成全美国作为一个国家在之后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优势。

那么中国又该如何应对呢?我们的政治制度缺乏美国那样的灵活性,因此我们更应该保持谨慎的态度。我想中国所能做的,就是八个字:充分利用,量力而行。在之后这几年里,我们一定要至少在气候变化方面占据国际道德高地,并全力将和欧盟之间的「气候变化」合作升级成为全方位的经济和政治合作。同时,我们也应该以气候问题为突破口,进一步强化和其他国家的外交联系。这次气候变化阵营的变动,让中国终于在全球政治格局中找到了一个超出意识形态差异性的名正言顺团结大多数的有利位置。对于美国的战略收缩,我们也一定要反复强调美国是历史上温室气体的头号排放国却退出巴黎气候协定的事实,并从气候变化乃至人类生存,子孙福祉的道德高地出发,在其他政治和经济领域开展和美国的竞争。最后,我们不能因为美国退出了巴黎协定就把美国排除在谈判之外,相反,我们更应该要在做出任何承诺之前大谈特谈美国,用美国的退出作为约束我们承诺的借口,避免在国际社会压力下做出任何超出自己国力的承诺。同时,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很可能为中国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带来一个发展的机遇期,但我们切不可因此而盲目加大投入,却更应该谨慎投资,通过技术优势的积累一点点巩固实际的市场份额。

川普为美国赢得的喘息时间不会很长,但如果中国能够充分利用,美国哪怕之后在别的总统的主导下再次加入巴黎气候协定,也不可能赢回自己已经失去的声誉。我们同时也不能忘记,美国这次的退出并不是如同911那样的突发和被动事件,而是在占据能源供应优势地位的条件下,承担着巨大的政治压力的主动决策。可以说,中国如今正站在一个凛冽的风口,这阵风即是宝贵的动力,也是现实的压力。而中美之间的战略博弈,也将在川普之后,进入一种全新的模式。

PS: 刚刚读到美国《纽约时报》一篇分析文章,和我的观点非常接近,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哈

nytimes.com/2017/06/01/

英国《卫报》今天网站头版头条报道李克强总理和欧盟委员会主席Jean Claude Juncke的会见theguardian.com/environ,其中的对话耐人寻味:

Junker said: “Our relationship is founded on a shared commitment to openness and working together as part of a rules-based international system, and I am glad we can be here today to say this loud and clear. There is no reverse gear to the energy transition. There is no backsliding from the Paris agreement.”

Junker说:“我们的关系建立在对于开放的共同承诺上,并作为一个建立在规则基础上的国际体系中组成部分一同工作,我很高兴今天我们能在这里阐明这些。在能源转型的道路上没有倒车档。在巴黎气候协定上没有退路。”

Li added: “The future of China and Europe will be brilliant and splendid.”

李克强补充说说:“中国和欧洲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灿烂。”

上文中,欧盟主席谈气候变化,李克强总理补充的这句却上升到了中国和欧盟的未来,这已经充分验证了我上文的观点:中国在以后将会以气候变化方面的合作为突破口,全面深化中国和欧盟之间的关系。

参考资料:

washingtonpost.com/blog


user avatar   chen-wen-bin-97-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碳税本身就是个笑话。本质上是收氧气税,你只要呼吸就得交钱。

但之前咱们在外逼内贼的局势下不得不从了,本来早晚也得砸了这个玩意。

川普带头太好了。

要不让这帮财团搞下去,穷人喘气放屁都没钱。得憋着。


user avatar   hei-sen-lin-mu-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于全世界而言是一个好事,因为这意味着美国霸权相对理性的收缩。

美国二战后的霸权由三部分组成:

军事力量、意识形态、美元地位

这背后支撑的经济基础在战后有一个转变的过程:

强大的工业制造业

互联网信息技术产业

新概念、新能源技术

由于二战后民主运动、苏联解体、欧日重新崛起、发展中国家的解放运动、新兴国家发展起来,美国的三方面的霸权方式也在发生改变:

1、军事力量又与苏联进行全面对抗,变成世界干预。

2、意识形态上由资本主义阵营分野细化到政治上全民普选、经济上自由主义、思想解放还有诸如环保等等可以对他国施加影响的价值体系。

3、美元独霸地位则由于其他国家的战后崛起、实体经济进入困境而随着一次次金融危机而衰弱。

随着小布什发动的两场战争再加上金融危机,耗光了克林顿时代的盈余,也把美国自八十年代以来的为冷战红利掩盖的贫富悬殊、种族问题、产业空心化统统暴露出来。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美国不得不面临一个抉择要不要战略收缩:

放在选举上就是选希拉里还是特朗普。

希拉里会继续意识形态上的斗争、主张对外干涉输出民主、经济上交好华尔街、利用美国市场大搞自由贸易、坚持环保之类的政治正确理念确保美国扛起世界潮流大旗

这样的结果就是美国内部撕裂、高层坐享干预他国的金融利益、底层在产业空心下失去出路,最后往往会使用自古以来转移矛盾的一招:搞国际对抗。

特朗普则更重视于美国的本体经济,这是个务实的选择,但这就意味着放弃很多政治正确的理念、海外军事影响力、主导世界组织对他国的经济制约能力、限制华尔街也会使得美元地位下降等等。

但这一切如果处理得当,换来的就是美国国内矛盾的缓和。

不是说特朗普一定能做到,而是起码他在正确的方向上。


退出“巴黎协定”与要求北约国家分担军费,其基本思路都是一致的。

在过去的20世纪,美国霸权的存在虽然导致了很多地区冲突,但也压制了很多地区矛盾建立了一个以自己为核心经济体系。中国某种意义上就是这个体系的获益者。而随着世界其他地区特别是中国的发展,美国这种利用金融优势全世界抽血的霸权必然与他国越来越强烈发展经济需求相冲突,美国霸权存在的意义就越来越消极也危及美国自身。如果美国选择希拉里,那么对于全世界来讲美国自身的危机就是一个越来越大的火药痛迟早会爆发,而选择特朗普则是开了一个小口,短时间会引发混乱但长期来讲是一个理性的收缩。

所以作为第二大碳排放国,美国退出短时间内有害,但长期来讲不管成功与否是一种消除危机的努力。


user avatar   meiyiye2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感谢支持和点赞~有问题欢迎进一步交流~~

对特朗普的做法我的评价:不应该! Embarrassing!


———更正,主要对气候变暖的不确定性等在()里进行补充————

先理一理事件:

6月开头,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将退出《巴黎协定》,一时间举世震惊。

法国、德国和意大利领导人发表共同声明,驳斥特朗普重启巴黎协定谈判的建议,英国首相特里莎·梅表达了类似的失望情绪。瑞典、芬兰、丹麦、挪威和冰岛也谴责特朗普的决定。

美国国内意见呈现出分裂状态:民主党及其支持者痛心疾首,前总统奥巴马认为美国正加入“拒绝未来”的国家行列;而保守派盛赞特朗普是“纯爷们”,认为此举对美国经济发展大有好处。



作为一个研究方向刚好为全球气候变化与碳排放的吃瓜博士,对特朗普如此行为,只想说:“臭不要脸!”


理由容我慢慢细说(尽量通俗,可能由于通俗不够严谨。文中图片来自个人ppt,无授权禁止转载)。


首先,为什么我们要减排(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因为气候在变化。

气候变化表现在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冰川消融等等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恐怖报道里。

而许多研究机构(主要是IPCC)指出,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于我们人类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到大气中。

但是,这个结论还存在不确定性。 (请注意,科学家所说的不确定性不是算命先生般我掐指一算某人明天会生病,而是医生一般通过测量体表温度等等指标进行统计、建模、分析,得出明天某人可能生病的概率为百分之几十,并补充说明该结论在95%水平上是可信的。那剩下的5%就是不确定性。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得出结论: 科学现已显示,能95%地确定,自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活动是观测到的变暖的主要原因。这个结论是由来自世界各国的209名主要作者、 50名评审编辑、1089位评审专家和38个政府评审后获得的。)

有很多科学家认为,目前的证据不足以说明全球变暖就是由于碳排放导致的,毕竟地球那么久远的历史中,温度高温度低的时期都有很多啊! (这部分的质疑也有依据,主要表现在历史阶段的测量数据本身误差较大,冰川面积等数据本身在过去就有过较大变动。 那气候变暖到底是不是真的呢?科学问题有趣在很难找到100%正确的结论,生态系统的复杂决定了在A地100%成立的事情在B地就成了假象。所以我只能说,支持气候变暖和否定气候变暖的都不是空口白舌的骗子,而都通过了系统的统计和详细的论证。只是目前在全球已就减排达成共识的条件下,我们可以花费时间来了解相关的资料,做出自己的判断,选择自己支持的持方,但更重要的是,不要动不动就把结论归于阴谋论,不要动不动就打嘴炮,而是真正做出一些实际行动,比如从省电开始。

有很多人因此认为,气候变暖是个骗局!

(有趣的是,这个观点是以往发展中国家的观点。因为减排对我们发展中国家是真真正正的影响巨大啊!发达国家碳排放都度过峰值了,所以GDP的增加不需要全靠排放来推进,但发展中国家的GDP基本离不开碳排放呀!所以以往气候谈判都没什么实质结果,2009年哥本哈根失败的令人叹息,但终于,2015年《巴黎协议》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一系列发展中国家抛开历史纠葛做出了减排承诺。但万万没想到,美国居然来毁约。公平的来讲,美国是世界各国里最没有资格指责这是骗局的。它一是排放体量巨大,位于世界第二,但GDP位于第一,且浪费大,不清洁,碳排放明明度过峰值,居然最近几年又呈现了上升的趋势。)

但即便如此,减排已成为大势所趋。

我们来想象一个场景:

一家人祖孙三代住在山洞里,生活得很幸福。某个格外平常的一天,山洞里突然开始往下掉灰,于是大家都格外惊恐:这个洞不会要塌了吧!

这时老人说,没关系,我小的时候山洞里也掉过灰,掉着掉着就不掉了。

小孩子们表示自己不懂,所以观望中。

而真正成熟的大人们觉得:虽然掉灰不代表洞一定会塌,且以往经验也证明不一定会塌,但如果真塌了,可能导致全家被埋,代价太沉重,所以我们愿意付出人力物力来加固它!

相同的观点也表现在减排上,如果气候变暖是真的,则放任下去将使整个人类付出代价,因此我们必须要开始减排!

(这只是个比喻!再次强调,气候变暖真假与否两方都有非常有力的证据,我只是一个尽量公平的描述人,而不表达自己态度。那为什么我们担心气候变暖,而不像评论里说得担心火山爆发,陨石撞击?原因一,气候变暖,特别是碳排放目前依旧不可逆。可以减少碳排放的措施,除了大气海洋陆地系统自己的吸收外,一切水电、风电清洁能源都是用来减少未来的要产生的排放,而不能减少已经产生的排放。能够减少已有排放的,目前看只有碳捕捉与封存技术(CCS),但这玩意目前又贵效率又低量还少。但火山爆发,岛国人民等早就建立了成熟的预警机制和灾后救援,也就是说有很多大家担心的问题是可以补救的。原因二,因为气候变化已经有很多数据支持。为什么不担心陨石撞击,因为就漫长的历史来说,陨石撞击是个小概率事件,且目前没有数据和现象来说明有某颗陨石来撞击我们。火山也是,活火山因为运动规律可测,所以变得不那么可怕,没有证据表明要活动的死火山,周边多少人安居乐业啊。)

于是科学家们给出了一个大致范围,要把2050年大气增加的温度控制在2摄氏度范围内。


为什么减个排而已,这么多国家要争论不休呢?

因为每个国家都想要继续发展,要GDP增加。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都需要消耗能源,但目前,大多数能源仍然为化石能源,这些化石能源使用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碳排放。

所以说,一个国家未来可排放碳排放量的大小,决定了化石能源使用量的大小,进一步决定了未来发展空间的大小。

所以,碳排放权,就是发展权!

更何况减排还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来进行技术研发,安装节能环保设施呢!

都是大把的银子啊!

所以各国都在气候谈判中诉苦,希望自己可以少减排一点,希望未来发展空间大一点。

所以才要隔不多久就开一次气候大会,解决最根本的两个问题:哪些国家应该减排,应该减排多少?



哪些国家应该减排呢?

发展中国家认为,发达国家更应该减排。

目前的气候变化形势,是很长时间人类的碳排放造成的。但发展中国家从1950年之后才开始产生较多的碳排放,可你们发达国家从1850年工业革命之后就开始一直排一直排!就排放总量来说,发达国家的排放量是发展中国家的两倍多,所以发达国家应该减排,应该为历史上产生的碳排放负责任!

发展中国家也认为,发展中国家不应该减排。

因为GDP的增长是由碳排放来促进的。发达国家排放了那么多碳,才有如今这么高的GDP,社会设施完善,技术水平高超,而我们发展中国家还在土里刨食儿呢,一些国家连生存都满足不了,所以更不能减排!你们锦衣玉食,我们衣不蔽体,现在还要给我们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设限,还能不能愉快地玩耍了?



这时联合国就跳出来,说我们理解发展中国家的难处,但现在排放形势很严峻,你们也需要做出一定的减排贡献,不然只靠发达国家没法实现全球减排的目标啊!为了帮助你们减排,我们让发达国家给你们资金(补偿历史上发达国家的超排)和技术支持。

于是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中国老大哥说话了:好的,那我们作为表率,先开始减排了!

于是中国开始制定了一系列减排目标:2009年哥本哈根,2015年巴黎谈判,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以及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都提出了对应的目标,而且这些目标可是扎扎实实的减排目标啊,力度特别大!

比如2015我们说,我们中国的碳强度(单位GDP的碳排放)2030年要比2005年下降60%,而英国、法国等八国集团制定的减排目标是30年内碳强度下降40%。中国25年降60%,发达国家30年降40%,看看,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减排力度都大。


但这时,特朗普跳出来了,说:我们不干了!减排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并且你们中国是世界排放最大的国家,这个《巴黎协议》是中国的骗局!我们更不愿意给排放最大的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

这就简直了。。。。

对于一:减排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当然影响,减排影响所有国家的经济发展!但你美国作为GDP第一大国,富翁不出力,指望让无产阶级白干活你们坐享其成么?

对于二:不愿意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资金是为了弥补以往的超排,技术是为了让发展中国家更快的减排。世界各国一起签订的协议,就想单方面撕毁,纯属耍流氓。

当然其中最容易引起困惑的一条是:中国目前是碳排放最大的国家,还应不应该享受发展中国家较为宽松的减排要求,应不应该获得资金和技术支持。

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需要明确两个问题:

一、中国人和美国人,是不是都是人,是不是应该享受平等的人权?

二、历史上的人和现代的人,是不是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力?

如果回答是否定的,请关闭。

如果回答都是肯定的,我们继续,来看看简单的几组数据。

1850年工业革命以来,美国共排放了103 Pg C碳排放,是中国碳排放的近2倍。

我们认为两国人人平等,则人人享受的碳排放权应该也是平等的。

但美国的人均碳排放为3.5 吨碳/人,中国为0.3吨碳/人,美国是中国的11倍多。

所以美国指责中国,相当于让我们既不能考虑历史排放的差异,又不能考虑人口数量的差异。

相当于中国人在一项权利上,天然是美国人权利的1/11.

凭什么呢?!

中国与其他主要国家三个时期的人均碳排放量(吨碳/人年)、累计排放量(Pg C)和人均累计排放量(吨碳/人)


2014年人口

更何况,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该承诺的减排一点都没少,减排力度超过许多发达国家,可美国呢,奥巴马时期签订了中美气候联合变化声明,签订了巴黎协议,接着就被特朗普单方面撕毁了,没看到什么实际的减排成效。

如此不要脸的行径,不由得让我想起解振华在气候大会上怒斥发达国家的一幕: 解振华怒斥西方:你有什么资格跟我讲道理_新闻_腾讯网


又有些人会跳出来说:美国不应该为历史碳排放负责,就像我祖父杀了人,难道我应该去坐牢?

但如果是你祖父拥有一箱黄金(碳排放空间),你要不要继承呢?

继承后发现,这厢黄金是你祖父拿了邻居的。此时邻居的子孙清楚知道黄金的贵重,也知道是谁拿走了黄金。

这时天灾降临,需要两家人掏钱抗灾。

可能你不愿意把黄金吐出来。

但稍微有点良知的人,至少会心存愧疚吧,至少会愿意在邻居遇到难处的时候,拉一把,帮一把吧!

至少,会多掏一点钱来抗灾吧!

到底是多没有良知的人,还会在此时指着鼻子骂邻居想要钱,还要等邻居把钱掏了,自己坐享其成呢?


—————————————————————— 补充

看到一些评论认为《巴黎协议》对发达国家影响没那么大。 上图。


这张图片显示了主要国家从1980年开始的碳强度衰减系数。碳强度综合表现了一国的产业结构,绿色、清洁、低碳程度。 发达国家的碳强度本身已经比较低了,且历史序列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碳强度,一般呈现快速下降,然后平缓甚至上升,再快速下降,这样周而复始的趋势。且越往后的衰减趋势越缓慢。

这说明,碳强度越来越难降!

所以对发达国家来说,本身碳强度比较低,要减排相同比例的碳强度,比发展中国家要难!

下图绿色线条代表,《巴黎协议》最终目标,控制增温在2摄氏度范围内(仅考虑未来碳排放空间,不考虑历史责任)时,各国碳排放变化。

橘色是以目前现有政策和减排力度继续延续的碳排放趋势。

蓝色则是现有签订的自主贡献文件所导致的未来碳排放趋势。

仔细看看,只有法国!因为非常清洁的能源结构,可以实现2摄氏度的排放路径!

其他发达国家,离2摄氏度排放范围都还远得很呢!这些差距都是他们要减排的部分!减排是要付出代价的!

那为什么,减排如此艰难,发达国家还要推进呢?

其他回答说得很好很全了。

类似的报告、评论也多见于各类期刊。

说欧盟企图通过卖技术盈利,企图制约其他国家发展,或者企图通过碳金融影响世界。

说美国政府被支持者中一堆能源巨鳄左右,说美国为了不影响经济做得对。

说中国企图占有更多话语权等等……

我想说,在这一问题上,我们谈了太多利益,太多好处,少了太多责任和义务。

气候变化当然不止是个生态问题,是多方面经济、政治、社会的博弈。

但我们也需要相信,在利益之外,总有人真正在思考人类的未来,正如我们总相信“天塌了有高个子顶着”。

所以我相信欧洲一些国家,除了在其中能谋利外,真正也在考虑当生态系统发生不可恢复变化后人类的延续。

所以我虽然觉得目前帝都的污染很严重,但我从不低估中国政府的努力,因为至少在减排方面,政府的努力在数据上显示得明明表白。

所以我依旧觉得美国这个决定特别不要脸。

或许市侩与唯利是图,真是会影响领导格局的吧!


_________

补充 有些回答居然还在争论碳税是呼吸税。。。

蒋先生,德高望重的老生态学家,在一次会议上以质疑的口吻批判某些想法是荒谬的,这样下来难不成要收呼吸税?

一句反问被媒体包装成要收呼吸税,导致勤勤恳恳做了一辈子学问的老先生八十多岁被网民海骂,至今都郁结于心……

普及一下,目前通过市场手段减缓碳排放的有主要两种形式,碳交易和碳税。但这两个都对的是控排企业的!

主要是那些产生大量碳排放的工厂等等。

而且呼吸税理论上讲是不成立的,因为我们在算碳排放中默认庄稼虽然也会在生长过程中固定碳,但这部分碳会被收割然后变成食物最后被人类吃掉、消化,而通过呼吸作用返回大自然,因而结合庄稼固定碳和人呼吸排碳的过程,净排放量可以看做0!因此就过程而言呼吸排的碳压根就没被纳入碳排放考虑,更不会有呼吸税了!

所以,没有什么呼吸税不要再以讹传讹了!


最后强调一点,很多人从气候变暖是骗局来批判本部分观点,说得好像我这论述是建立在气候变暖必须是现实的基础上。拜托!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如果气候变暖被证明是假的,中国受益良多,能够肆意排放,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呢!未来发展不受限制了!不要天真的以为中国签订巴黎协议是为了获得发达国家那么点资金和技术支援!中国为了减排增汇自己花的钱远远超过那部分了!!!本部分的论述是建立在减排已成为大势所趋的基础上。

以及本人专业相关,但并非利益相关,也不是什么公务员。气候谈判和我毛线关系也没有。


-------------------------------------

知乎首答居然被举报了。。。

现在才放出来。。。


版权所有,转载前请务必联系作者




     

相关话题

  白宫的生活条件和特朗普自家相比如何? 
  为什么美国如此热衷于反俄,主流媒体都是恐俄为主? 
  忽然想了解一下中俄关系到底怎么样? 
  为什么川普税改对美国有这么多好处,而奥巴马却没有提出? 
  如何看待土耳其总统宣布美国、德国、法国等 10 国大使为「不受欢迎的人」? 
  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新冠检测阳性,亚洲之行将推迟,会对各方产生什么影响? 
  白宫(the White House)这个名字算不算严重的政治不正确?美国黑人反映过这个问题吗? 
  如何看待科罗拉多州的大选新法案:“取消赢者通吃,全国普选票至上”? 
  如何看待马斯克发推要单挑普京?他们俩谁能赢? 
  相比于巴基斯坦,为什么感觉上孟加拉的国际地位比较低?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中东多国与卡塔尔断交?
下一个讨论
德国为什么不对1900年侵华道歉反思?





© 2024-05-1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