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任志强痛批饿了么、美团,成倍制造垃圾,危害社会,如何解决外卖餐盒问题? 第1页

  

user avatar   hei-sen-lin-mu-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怼任志强这番话,指责他针对外卖行业什么的真是想多的。因为其实解决办法很明显,只不过外卖市场现在还处于混乱状态,时候未到而已。

各种各样塑料餐盒…

现在也有很多纸质餐盒。

形制、材料、质量、功能五花八门,给配送、食用带来多种困扰,而且款式、质量参差不齐的结果就是必须再用各种塑料袋二次包装,增加一道污染。

外卖行业在可见的未来会一直发展下去,不会因为餐盒问题而被限制。关于餐盒问题最好借鉴的例子就是美国的中餐外卖盒:


能极大减少塑料袋使用,方形也适合放入外卖配送箱。特殊夹层也可以防止汤汁流出…





拆开也方便,处理简单。

统一形制下各种规格…


难怪风行数十年,成为中餐的文化标志……

现在中国,技术没问题、市场没问题、政策导向没问题、钱更不是问题,差哪呢?时间与推动力吧。各大app出个自己特色的外卖盒,既有口碑又有利润还有利于环保,何乐而不为呢?

任志强开的炮恰恰是改善的推动力…


user avatar   ccat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各位献计献策的恐怕都没太深入接触过外卖和餐盒产业。国内95%以上的餐盒,都不能完全降解,再怎样环保,垃圾还是垃圾。

即便是玉米淀粉的白色盒子,也要加入PP颗粒做组织,否则强度一戳就破。而且玉米淀粉的那部分也需要有环境条件才可以降解。

牛皮纸盒子、肯德基纸碗,也需要一层塑料覆膜来防油。而且因为纸盒沾油会特别难看,一般还会在外层再覆一层塑料膜。印刷高端的会用大豆油墨,低端就不会。造纸也会带来一定水的污染不多谈。


日本便利店行业这么发达,用的都是一次性盒子。关东煮用的还是那种发泡盒子,也就是我们国家已经禁止的白色发泡饭盒,俗称白色垃圾的。不知道有没有日本有识之士在叫便利店行业破坏日本之美。


关键是垃圾分类政策的落地。还有大家的参与执行,点外卖的大部分是写字楼的白领和在校大学生,素质会高一点,可以先从办公楼执行垃圾分类。

地球是大家的地球,不是外卖平台的地球。




还有那几位打着环保之旗,要求国家出台政策强制大家只能使用特殊的几种饭盒的朋友,你觉得你是侯龙涛吗???


user avatar   JoJo-WangQ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世界上曾经有个玩意儿叫人民公社食堂,然而当时生产力水平不足,被后人嘲笑成“形象工程”,“一大二公”。

后来生产力水平提上去了,也没见人提这事儿了。

这世界上还曾经有个玩意儿叫国有工厂,厂区里从幼儿园到高中一应俱全,有食堂浴室还有单身公寓。甚至结了婚的员工,中午的时候可以一个人去学校接个孩子,另一个人去菜市场买个菜,最后一家三口吃上一顿自己亲手做的午餐。然而被人嘲笑“臃肿死板“,”效率低下”。

后来国企改制了,效率也上去了,也没见人提这事了。

所以怎么解决外卖的“垃圾问题”呢?——这个问题实在是简单的很啊!就连小孩子都能想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啊!

——要么你给员工足够的物质福利,设立大型食堂,供员工集中用餐。

——要么你给员工足够的时间,让他们中午午休的时候有时间能自行回家做饭。

但是可不可能呢?我想倘若就这么提议的话,一定会被无数的人强烈反对的。反对就反对吧,那样也挺好的,痛并快乐着嘛。

顺便说一句,现在大城市里,要多“成功”的人士,才能天天中午的时候陪自己的家人吃上顿安逸的午饭呢?月薪2万?4万?10万?——有了那么那么多钱,见了那么那么多眼花缭乱的事物,却连自己那安安稳稳的“根”都不存在了,这岂不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吗?

说句题外话,我个人认为送餐这个体制受伤最大的不是什么“垃圾”,而是那些被大城市利用剪刀差所伤害的送餐员们。他们被大城市压榨自身的生命,而作为廉价劳动力被吸走又进一步阻碍了二三线城市,县城和农村的发展。我不是否定城市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必要性,但这始终是一种无可救药的恶性循环,最后我们除了少数几座光鲜华丽,令人类震惊其美丽的特大城市外,我们将什么也不会剩下。


user avatar   wansf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环保”从来就是政治正确的一件事,只要有人说环保,那么大部分不明真相的人还不知道具体情况,就会认为是对的了。我觉得吧,这种话就像无论你说什么,比如你晒一个100万的手表,高兴死了,结果下面来个留言:“要是把这个钱捐给贫困地区的孩子,那该多好啊。”能把你一口呛死。


一件事情,你撇开他的环境谈结果,都是耍流氓。


任志强的原话是什么呢?大概大部分人都没看过,只看到结果“任志强痛批饿了么、美团,成倍制造垃圾,危害社会”,任志强的原话是: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方便面逐渐从市场上退出了?是因为我们有了美团,有饿了么。当美团和饿了么让你多花几块钱享受过去只能在餐厅才能享受到的食品的时候,你觉得很幸福,因为我们提高了享受的水平,所以你不再吃方便面了。但另外一个问题出来了,当我们饿了么和美团更增加的时候,我们做了调查,垃圾成倍成倍的增长,污染物,就是那些包装品在成倍成倍的增长,怎么办?

如果在餐厅就餐,那个盘子、那个碗、那个筷子也许都是重复使用的,它没有变成一种严重而不可退化的垃圾,但今天不是,从饿了么到美团等等所有的运输车里运装的可能都是难以消化掉的塑料,大量的包装品成了更严重的垃圾。


刚看这句话,你会觉得义愤填膺,但你仔细推敲这句话,这里有几个点值得疑问:


1.人们如果都不外卖了,那么,人们是不是都去坐堂食呢?


其实答案不是的。我之前在广东的时候,住在一个乡下的小地方,去一趟超市,骑电动车都得花半小时的那种。


我发现即使是在这种地方,哪怕再小的店子,他都会提供外卖服务。只是外卖由店子自己送而已,而且送餐的距离没有那么的远,时间没有那么准时。肯德基、麦当劳送外卖,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外卖APP只是加快了这个速度,即使没有美团、饿了么,每间小吃店送外卖依旧是趋势,只是这个趋势发展得慢一点而已,美团外卖们的存在,只是加快了这个进度。


2. 环保这个重担是不是要压在美团这些外卖公司的身上?


不是的。美团只负责将B端和C端口连接得更加紧密。环保这件事情,应该由谁抓,大家心里其实都很明白,任志强纯属柿子捡着软的捏。再往下讨论,要责怪,也是生产厂家的责任。没有人生产,就没有人消费。再然后,是小吃店,如果小吃店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使用环保餐具,不就环保了吗?如果消费者愿意多花钱来促进环保,也是一种方案。至于外卖公司,应该是最后责怪的吧?


3. 塑料餐盒是不是不能降解?


不是。其实我们的餐盒的材料是聚丙烯,就是这种:



是可以降解回收的,只是回收公司嫌利润太少,不愿意回收,下面引用一家公司的报道:


22日下午,记者致电成都多家再生资源回收公司,“用过的塑料盒不收。”成都高新区一家废旧物资回收站说。

对使用过的餐盒,多家再生资源回收公司都一致“嫌弃”。“太脏了,还要回收清洗,成本太高了。”一家再生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说。一位业内人士分析,塑料只要一混入生活垃圾,再分拣资源化的成本就太高了,甚至超过做新的塑料。此外,塑料的塑化也有二次污染,废水、废气、废渣等,需要权衡。

成都市再生资源行业协会秘书长谢香兰表示:透明聚丙烯塑料餐盒是可以回收,但如果餐盒被污染,考虑到气味污染,并没有被纳为可再生垃圾行列。

因为没人要,也没有专门的分类,这些塑料餐盒就混入生活垃圾中。


4.是不是人们由吃方便面改成吃外卖了,环境污染就会变得更严重?


你会发现,也不是的。方便面,无论是袋装的还是桶装的,他的外包装都是没法再回收的。相反,我觉得在同样的污染程度下,选择外卖,让人们能够吃到温暖、新鲜的食物,从而更加愉悦、高效率地工作,难道不是更好的选择吗?


最后,如果你真的很关注环保的话,那就务必从自我做起吧。其实许多外卖公司都在推行环保了,只是我们很多人不知道,也不在乎。比如美团正在推行的“青山计划”,总共有6条,其中有一条是这样的:你在点外卖的时候,可以在餐具里选择“0,不需要餐具”。



我觉得假如大家都这么爱环保,不如每次叫外卖的时候都选择这个吧,平时自己放一套餐具在公司,不用餐馆提供的一次性餐具,一来保护了环境,二来现在很多的一次性餐具其实也很脏,对自己的身体也有好处吧。保护环境,从自我做起。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成都约200名美团骑手手持(某相关企业公关不让说的工具)围殴小区保安事件? 
  广东一外卖小哥撞上劳斯莱斯,维修费 30 多万,事故责任未定,应当如何处理? 
  如何评价外卖小哥嘲讽大学生第一次点外卖、大学生反怼外卖小哥是“底层猪”? 
  国家发改委发文「引导外卖等平台下调商户服务费」,美团股价大跌超 15% ,这会带来哪些影响? 
  美团外卖骑手端 App 出现故障,能点餐但无人送餐,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送外卖一个月挣8000和当经理一个月挣8000有什么区别? 
  如何评价上海浦东新区饿了么送餐员用铁棍杀猫? 
  美团和饿了么的抽成是多少? 
  平台强制要求外卖员买商业保险,每天交 3 元只有 1 元保费,剩下 2 元被克扣,这种操作合法吗? 
  如何评价「骑手为还赌债一个月碰瓷10次获利8300元」?他可能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前一个讨论
如何从专业角度解读我的高中生侄子提出的宇宙空间猜想「重叠空间广义《相对论》」?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舍弗勒《紧急求助函》?





© 2025-01-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