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要查资料。
但是宋代有一个知名人物搞过这样的事情,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奸臣”章惇。
嘉佑二年进士及第,但是那年的状元是他族侄章衡,他“ 耻出侄衡下,委敕而出 ”。(嘉佑二年进士榜名臣荟萃,灿若星辰)
嘉祐四年再次进士及第, 再举甲科。
------------------
元代吏部尚书干文传之父雷龙。
干文传,字寿道,平江人。祖宗显,宋承信郎。父雷龙,乡贡进士。宗显之先世以武弁入官,而力教其子以文易武,故雷龙两举进士,宋亡,不及仕。
明代有个人,中了两次举人。宣德元年、宣德七年举人,宣德八年进士一甲一名。曹鼐曹文忠公。
宣德初,由乡举授代州训导,愿授别职,改泰和县典史。七年督工匠至京师,疏乞入试,复中顺天乡试。 ---------《明史·曹鼐传》
另外,网传有好几个人也是两次进士,属于改名应考,但是某些地方经不起推敲。
比如:
潮汕历史上唯一两次中进士的先贤-林一铭
林一铭,原名林峥嵘,乳名阿廊,字谦山,号小岩,又号玉峰,饶平新塘西石乡人,自幼天资颖慧,力学有方。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中进士,授福建平和知县,因受谗被革职,毫不气馁,积极进取,改名一铭,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再中进士,授湖北东湖知县,兼理宜昌府通判事,后历任知州。在任期间,重文风,有政绩,两次署宁陕厅,修厅志四卷刊世。在潮汕历史上他是唯一两次中进士的先贤。晚年辞官归里,出任韩山书院山长。
实际上并没有所谓的嘉庆十八年进士,前一次是嘉庆十六年辛未文、武、翻译三科,后一次是嘉庆十九年甲戌文、武、翻译三科。然后嘉庆二十四年己卯科倒是有个叫林峥嵘的,不是叫林一铭。而且当时的二甲是授选庶吉士,数年后才外放。
您为什么把进士理解成为高考啊?
什么时候进士这么弱了?
进士大概等于现在的博士考试+高级公务员选拔,重点还在后者,请问,如果您考上了中央部委公务员,你会因为自己不是前三名而再考一遍么?有个卵用啊!
固然三甲是有一些额外的好处,但并不代表就一定和其他同进士出身有质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