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影》? 第1页

     

user avatar   lingyuzi-19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导演,都是“寻找一种恰当的形式来展开我的故事”,唯独张艺谋,属于“寻找一种恰当的故事来展开我的形式”。

没有任何人怀疑过张艺谋的视觉天赋,而代价就是,为了“如何妥帖地使用它”,大概要付出一生的参悟。


用水墨的极简主义和沛伞的装置艺术,替换掉团体操美学与庆丰收般的浓墨重彩,在主公的大殿上挂满狂草屏风,在境州的街巷里筑满茅屋山墙,在历史架空的缝隙里填入一条水气丰沛的河流、与河流上终日不息的雨雾,所有这些,也不过是换了一套元素体系,重新开始导演最习惯的符号堆砌、最熟悉的效果狂欢而已。

打斗时刻意拉长的镜头,翻飞的衣袂与水滴,在最电光石火的情境里使用最慢最舒展的节奏,这些尝试,早在《英雄》时代就已经开始。
书法这东西,妙处从不在满而在留白处的空无,你把它摆得满屋子都是,这就还在暴露你的偏狭和局促。


就连那黑白八卦上婀娜舞步走出的阴阳相克,都显得过于看图说话、过于故弄玄虚,东方哲学的相生相克浩瀚无垠,哪是一句“以柔克刚地破解刀法”就能儿戏般带过(当然更不可能等同于“出手之前先扭腰摆胯地晃悠三步”)。一如当年的“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一直在试着进行某种抽象的言说,却一直言说得廉价、浅表、浮光掠影般稀薄。


文臣与武将、刚烈与晦暗、衰朽与阳刚、真实与虚假、矛盾与统一、战争与和平,差不多构成了这部影片里全部的题眼,对仗齐整,但问题是,中国文化,又有什么时候是讲二分法的?


一往无前的视觉实验、一眼万年的背景架空、一知半解的思想辩难。他们的世界一如往昔,这次改变的只是修辞,或者,色系。

无法节制的表达欲,从来都是危险的,就像如此喜欢南方天气的我,也实在忍不住在这部电影的后三分之一里,反复发出绝望的探问:你到底准备让这场雨,下到什么时候?


今天的雨下得那么大,

像杉菜离开道明寺那天那么大,

像依萍回家拿生活费那天那么大,

像直树偷电动车那天那么大,

像若曦被罚跪那天那么大,

像祺贵人被打死那天那么大。

连上述这些电视剧导演都明白,雨是一种情绪释放,而不是一个覆盖于所有篇幅之上的加持物。

所谓对黑泽明的致敬,依然忘神而得形。
与《影武士》之间,差了十个《刺客聂隐娘》。
终究不是接班人,只能算爱好者。




有趣的是,从《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珠光宝气,到《影》的黑白写意,这条变化轨迹,是否让你想起了中国的暴富阶层们,从热衷囤积大金链子大钻戒,逐步走向了热衷佩戴佛珠和修习国学?

换一种清新的方式去油腻,也是中年男人美学自救的伤不起。
抱歉,这么说,未免太刻薄了些。


毕竟,我也承认,这是张导新千年以后最周正的作品之一。
毕竟,痴迷于形式,说得难听点叫扭曲,说得中性点叫执念,说得好听点叫风格与主体性,说得再好听一点,甚至也可以叫理想主义的百折不挠、飞蛾扑火。
这就是,事关艺术的见仁见智。

张艺谋近二十年做的事情,基本是“一放之后必有一收”:英雄、十面埋伏、黄金甲、长城,是所谓放;千里走单骑、山楂树之恋、归来,是所谓收;金陵十三钗,是放着收;三枪拍案惊奇,是收着放;到了这一部,是收住篇幅、阵势和人物数目,放出了权谋,与人心的恶。

忘了是谁说的:王家卫的镜头里,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强者,但每个人都有种歇斯底里的坚定。
那么,在《影》当中,君主、勋贵、公主、权臣、宿将、高手、诰命夫人、亡命之徒,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弱者,但每个人都有种色厉内荏的虚弱。

王想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在示弱里重掌朝局,铲除尾大不掉的辅弼;都督想收复故土洗雪当年的败绩,立下不世之功青史留名;影子想在光天化日下堂堂正正地做回自己,回到故土和母亲身边,享受一个完整的“人”的尊严;小艾想要走出那些暗无天日的阴鸷和恐惧,想要让自己和丈夫的琴瑟和鸣再不是一种暗潮汹涌的角力,想要卧榻之侧有一具确切无疑的健壮身躯。
他们都在自己的欲望深处疲于奔命,阳某仿佛转世轮回般在每一个人身上动量守恒着漂移流转,每个人都想让别人成为棋子,每个人却在窥伺和被窥伺里,猥琐而卑微地活成了影子。
这样一梳理,好像也挺凄迷,也挺虚无。

可是,一个深谙韬光养晦之道、扮成二五仔把周围人尽数骗过的主公,为何要狰狞狂躁地挑衅都督弹琴?一个从小被剥夺掉一切、当作犬马般囚禁、夜夜躺在卧榻上发抖的境州,为何在密室里与主人单独相对时,反而能焕发出强大的气场?一个为了收复故土之大业百折不挠、布下大局、忍辱负重的都督,为何分分钟裂变成趴在墙上偷看老婆与其它男人欢好的、咬牙切齿的猥琐男?一个身怀武艺、亲自想出杨家刀法破解之道、从头到尾都知晓着都督全部计划和影子真实身份的、内心绝对该是深不可测的夫人,为什么会在结尾的大殿对决里,吓到瑟索失语,恍若未经世事的小白兔?

那个洒脱到飞起的疯丫头青苹,不惜上战场赴死的原因、内心最大的痛点和爆点,竟然不是被当成了和亲的筹码,而是“你欺负我,你让我做妾”(言下之意“你让我当正妻,我就不生气”?)——张艺谋这一刻的格局和女性观,暴露得还真是彻底。


也就是说,所有人都是成立的,但所有人都失去了纵深,失去纵深的人,身后没有可推敲的前文本和逻辑链,最终,纷纷落入了扁平。

这也就是为什么明明故事挺紧凑、剧情挺曲折、大部分演员表现得也都还不错(除了频繁亮相综艺节目带来的某种跳戏后遗症,可见真正想出些“作品”的人,还是不要过度地拿真人秀透支自己,让曝光率摧毁了质感),但我们从头至尾,都很难进入角色。


最遗憾的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武侠题材和历史题材里,再也找不到武侠的肆意和历史的厚重,剩下的,只有无限的腹黑。



作者信息:

微信公众号:邵邵的私人书斋

新浪微博: @聆雨子

豆瓣&知乎ID:聆雨子


user avatar   liu-kai-94-14-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影》的故事核脱胎于黑泽明的《影武者》,你说它比较莎士比亚,就比较莎士比亚吧。

未超越原著的剧情;俗套的表现主义视觉;生硬无趣的表演,看得出,演员自己都没嚼透本子(没错,我说的就是邓超)。

总之,作为一个国内顶级导演饱含着艺术理想来拍的电影,这状态连拾人牙慧都没做到。

老谋子,赶紧翻篇,让人忘了这部电影吧。


user avatar   yi-shui-han-58-2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帮子君不君,臣不臣,男不男,女不女,主不仁,仆不忠,夫不贤,妻不贞的熊玩意成功暗算了又宽厚又体面的爷俩的故事。

所有角色的演绎都浮于表面,从一开场,王的猜忌之意,都督的不臣之心,本主的阴鸷,替身的反骨,公主的傻楞无脑,影和主母之间的眉来眼去全都摆在台面上,鲁大人脸上恨不得直接写上卖国奸臣四个大字,而杨家父子俩,一出场眼角眉梢都透着劳动人民的朴实憨厚,要我说干脆一人脖子上发一牌儿,一个写着“要吃亏”,一个写着“准上当”。

如何塑造一个成功反派,是不是阴鸷的人一出场就要拧着眉,瞪着眼,佝偻着腰撇着嘴,一开口就是“我是沛国的天。。你们都是我的棋子!”这在任何文艺作品中都是典型的把角色脸谱化,扁平化的处理手法。同样,一个影武士,八岁起,囚于暗室之中,长于暴主之手,数十年与世隔绝,夜夜瑟缩于黑影之内,这种人一朝启用,就能行动如龙盘虎踞,谈笑间不怒自威,浑身王霸之气,“比都督还像都督!”恕我直言,这种三流的人物设定,也就是霸道总裁文的级别。

有人说,归根结底是部武侠电影,人都能违反物理规律的一飞老高,此乃人物设定,不要较真。这话我绝不苟同,一块石头,咔嚓劈开,跳出个猴子,猴子一落地就能腾云驾雾,翻江倒海,这种人物设定没问题,但是这猴子绝不能一出来就洞察人心,挥斥方遒。冰火中的少狼主十六岁能挥兵南下,呼啸往来,打的狮子家落花流水,但是政治上就绝对斗不过老奸巨猾的泰温,所以说,好的导演能把虚构的人物拍活,平庸之辈能把真人拍死。原因就在于,构架世界可以天马行空,塑造人物不能违反人性。

大多数评论都说,“这次邓超的演技我tm要吹爆!”我记得上一次陈坤在新龙门中分饰两角的表演也曾获此殊荣,但是,我个人认为,一人分饰两角对于任何及格线以上的演员都算不上挑战,反而是一种炫技的机会,而且很可能是一个可以取巧的炫技机会。

最后,说几句优点,镜头还是美的,动作细节不错,特别是偷城时水乡子弟训练有素的入水那一幕,有直着蹦进去的,有拿大顶往水里钻的,“扑通扑通”那大水花没溅国师一脸真是奇迹。

正面的例子是水浒里浪里白条下水杀人,身扎水靠,口衔钢刀,如游鱼入水,无声无息。这一个简单的镜头,人物的背景有了,本事显了,气氛到位,杀机四起。

再说说沛伞,刀伞的创意令人叹为观止,能遮风避雨,能杀人无形,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还可以飞刀伤人,两把合一会变成极速飞转的单兵载具,也不知道这大陀螺坐上去晕不晕?上百个一起飞出去路上发生刮擦算谁的责任事故?半路撞到障碍物是拎着伞跟着大部队跑还是返回起点请人再用大竹竿抽回来?不过这玩意实战绝逼是大杀器!特别是看到数百个娘炮一起扭腰摆胯的打着伞走过来,别说区区三百荆州兵,就是千军万马也得给我活活笑死!

国师如果不能断了对华丽的刀伞,长城的蹦极这种小机巧的执念,他就永远难以拍出有史诗气质的战争。


评论有说我是为黑而黑,好吧,那我再写点干货,让您求锤得锤:

有人评价说,整部片子除了老杨家爷俩没一个好人,这话我不同意,毕竟还有长公主这个很傻很天真的存在,不过长公主的悲剧也大有不作不死之嫌,所以她也算不上本片最无辜最耿直的人。以我来看,本片之中,最无辜,最耿直之人,非都督莫属。

第一,都督对于影子,真正做到了肝胆相照用人不疑!影子被赋予了绝对的自主裁量权:走出地室,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甚至这一人之下,都还有商榷的余地,毕竟他老人家一出场说去镜州就去镜州,连个二指宽的小条都不屑于给大王留一个。以他的处境,远可以把都督卖给关羽,近可以卖给沛王,前一步可以趁其不备取而代之,退一步可以扬长而去远遁他方。自始至终,都督没表现出来对影子有任何有效钳制的手段,所以说,高手下棋,靠的都是棋子本身高度的自律性和忘我的牺牲精神,这境界,没谁了。

当然,我这话都督一准不赞同,他本人肯定另有高见:“影子和我关系是不好,但是他和我媳妇关系不错啊!”

毕竟宝强当年把家底磕给宋喆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

第二,都督对媳妇,虽然看起来是疑神疑鬼,虽然事实上也确实如愿以偿,求锤得锤,但也是毫无防范之心,要知道,他媳妇要办他可比潘金莲办武大郎容易多了!直接把门一封,和小情人光明正大过日子,连一副汤药钱都省下来。这一招可谓神不知鬼不觉,也就沛王可能知道点猫腻,但是沛王会不会学武松给都督做这个主呐?我看悬得很。

第三,都督对沛王,他二位一直打的是明牌,不像让子弹飞里那仨老狐狸,刀光血影了还在那笑里藏刀瞎扯蛋,这哥俩都是耿直boy,几次交手都是肛正面,当然论起来耿直还是都督更胜一筹,如果说他对影子对媳妇是毫无防范,那他对沛王也就四个字可以形容,“引颈待戮”!也就是沛王菜鸡,临了临了浪了一把,让他老人家偷塔成功一波推上高地,小小的带了一次节奏。换一个智商稍微在线的,保证让他凉的透透的。不过作为一个政治家,作为一个阴谋家,作为一个下了一辈子大棋的,最后居然还是靠刀来说话,拿命来博命,把一个玩弄人心的权臣活生生逼成了拔刀而起的刺客,实在是人间惨剧!正所谓,壮士一怒,流血五步,伏尸二人,天下镐素,人心险诈,悲哉都督!

对了对了,还有田战这厮,介于很多人都说他也是个下棋的,我就不稀多说他了,反正从明线来看,都督把他请到自个的狡兔之一窟里来,掏心掏肺的刚交完心,出了门他就把都督给否了,他是这么对影子说的,

“你比都督更像都督!”

所以说,这一帮子坏人,个个都有足够的动机伤害都督,还都有足够的能力伤害都督,都督在他们中间,仿佛小白兔一般无助又无辜,俗话说,“弱者受伤,挥刀向更弱者。”而都督也只好挥刀向老杨家爷俩泄愤,这一切,原来都是有因果所在的。

那什么,最后就祝都督一路走好,愿天堂里多些真诚,少些套路吧!



自古以来用替身者,都是远远的做个烟雾弹,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像都督这种大撒把的,实属心大。如果强行要维持这个设定,也请张导把都督和影之间勾出一条合情合理的线来:如果一个人必须要去执行一桩九死一生的自杀任务,那么就要为这次任务添加足够的合理性,此合理性包括但不限于恩怨纠葛,洗脑教育,斯德哥尔摩心理。那么整部剧的脉络就是镜州从人型工具到个人意志复苏的过程,人性复苏几个节点可依次为偷情夫人,杀死二爷和母亲之死。比如都督把影子一方面当做牺牲的工具,一方面从影子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映照,隐约中又视影子为自身肉体之延续,精神之传承,而影对都督有对强者的敬畏,有对父兄的崇拜,也有不愿活在他人阴影之下的不甘。在这种设定下,随后的通奸夫人,反杀都督也会更具有人性的黑暗,戏剧的张力。也隐隐具备了弗洛伊德所说“弑父娶母”的象征意义。

再下来,二爷和镜州之间的刻画:二爷对镜州,第一是守君子之约,第二是不忍下杀手。请注意,整部剧里唯一重视了镜州生命的人,居然是镜州的生死之敌!所以镜州杀二爷这一段,绝不能单纯的在武打动作上炫技。要浓墨重彩的勾画心理,下手要果敢迅捷,这是反复训练的肌肉记忆,内心要复杂,有坚忍,有敬意,有迫不得已,有茫然若失,有对自己整个人生一闪而过的质疑。哪怕最后给一个特写,让镜州望着二爷的脸多看几秒钟,也不能像杀狗一样毫无尊严的一刀割喉就算tm完事了!

都督想得荆州,影子不重要,沛伞不重要,第一关键的是城中的虚实,第二关键的是城外的密道,二者坐实,秣兵历马,操练死士,月黑风高,死士入城开门,多少个关二爷也砍翻了。何必玩这么多华而不实的花招,张导想得一部好电影,想必也如是。


500赞更一条我对于最后开放式结局的看法:

张导在多年前就表达过对雪山飞狐开放式结局的赞许,并遗憾自己的英雄没有如此操作,所以这次算是预谋已久吧。目前网上呼声最高的说法是沛王死的也是影子,我个人认为欠妥,第一,影子这个设定是个bug,用起来一定要节制,不然你有影子我有影子,再出来个多重影分身的牛人,整部剧就会沦为不知所云的神仙打架。第二,如果死的沛王是影,那么最后一段很有看点的情绪爆发戏就特别尴尬,:影武士可以继承外表,不能继承情绪,我们只能理解为这个影子比较爱给自己加戏,或者是沛国开发的是克隆人之类的高科技。第三,沛王最后的设定是这是个有面具的人,古今中外,以面具成事者十之八九,以影子成事者万中无一,国师想表达的,“世上最莫测的不是影子,而是人心”这种观点还是比较高端的,如果最后还是用影子强行逆转全局,那就太low了。

另一种说法是田战杀镜州,成为笑到最后的人。对此我只说一句:田战此时的段位,不足以掌控大局,作为朝堂上唯一掌握镜州小辫子的人,活镜州比死镜州好用太多了。

第三,镜州杀田战……对于这种拿拳头打天下的low逼思维我啥都不想说。

最后,说下今年比较期待的三部电影:

邪不压正,姜文明显的不走心。

影,也就这样了。

江湖儿女,还没看,根据目前形式,大概率贾导是想把它拍成自己的让子弹飞,站着挣点钱,实在不行稍折折腰也无妨。

这就很有意思了,这两年大导个个求稳,一批新晋导演却孤勇奋进,拍出一部部个人风格强烈,让人过目难忘的好作品。我国向来有拿资历换饭碗的传统,不知道再过几年,这碗饭还能否吃的这么安生,端的这么稳当。


挂个人,此人在评论里已经狂喷过一次了,大意是说我不懂国师这种莎士比亚式的悲剧,后来不知被哪位打抱不平的哥们给举报了,我挂他当然不是为了泄愤,而是看到他的个人简介也是导演,从这位闫导身上,我仿佛看到国产烂片层出不穷的源头了。


user avatar   wu-song-24-8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形单影只》

  • 剧情

说点对剧情的看法。

故事是简单的故事,捋清暗线也是高开低走。结局可能很多,导演选了最顺理成章的一种。

(开放式结尾属于补救的神来之笔了)

哈姆雷特最后一幕,所有关键角色聚在一起,线索收口,一了百了,因为分幕舞台剧的表演是整体。而电影里是用镜头讲故事,这么做就要格外小心,很容易被观众猜中剧情——刺客穿上铠甲端着不是自己头颅的空匣子去刺杀主公,后者还要傻兮兮的打开来看,互相栽赃互相背刺,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发生在一部讲权谋的片子里,毁了设了这么大的一个局。

当然,导演怎么选择落实剧情要考虑的太多了,《影》的完成度也很高。在这提出的只是一点设想。

沛公其实是剧中最有意思的角色。情节上他的把握始终领先于所有人,而结尾上却用一个如此狼狈的方式退场(让我想起《权游》里纵横捭阖前七季,最后智商莫名掉线被二丫手刃的“小指头”),未免使人唏嘘——子虞都可以有影子,为什么沛公不能?

设想一下:

帘外的人身形晃动,却竟有几分熟悉。境州失血过多,喊道:你是谁?

“我奉命不能看你相貌,大王让我问你,想不想回去做都督?”

境州使出全身的力气冲出茅屋,瘫倒在地,扯下的门帘覆在面上,看不见那人的容貌。他的意识开始模糊,吃力地用手扯下黏在面前的帘子,血水泥水雨水混杂里,他惊恐地看到了那个人的侧脸——

大王?!

(接下来,朝堂上的戏就有很多拍法。对之前主公纵情声色,写毛笔字,射箭,以及对青萍忽冷忽热的感情,都能设置点文章)

当然,即使主公也有影子,在这场影子与影子的交锋里,他还是会失去他最宝贵的人,影子只会去代他执行冷血的那部分,而没有守护的本能。(就像致命魔术里的贝尔两兄弟)

这样,主公抱着青萍痛哭的剧情更加痛彻心扉。


另一种结尾完全是我的一点遗憾。我对子虞这个角色执念很深,他被刻化得太过阴毒单调,比较扁平。(相比下境州就很立体)

国师讲人性恶,没有问题,只是挖过了头,人本性复杂。胡锡进和史航都对这个问题有表态,认为片子杀气太重缺乏升华,抛去这俩老逼的私货,还是有一定道理。(也许这就是国师和他偶像黑泽明差的那一层楼)

我很喜欢子虞最后的台词,那种得胜之后萧索枯槁的落寞,是高级的悲剧。就像柯南里蓝色古堡事件里的那个老佣人,为了财宝机关算尽,得到的却是夕阳下的塔楼——

斗室。

面前最后一个刺客倒下,子虞撑着撕开衣襟,小腹的伤口深得看得见肠子。

他的目光投向那身早已为他准备好的铠甲。


殿上。

王死在脚下,子虞踩着他的背,用尽力气抽回了剑,拖着身子,坐到大殿的王位上。

腹部的伤口不断地渗血,包裹的甲胄已经是绛紫色。

他忽然觉得自己很累。

也许门外的人们还在等着他。

看着眼前比自己还像自己的影子,还有他身边心中早已另有所属的小艾,子虞举起了剑,剑锋中映出自己的脸,丑陋狰狞,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铮”地一声,剑被扔到境州的脚下。

“你走吧,带她离开这。”

他脸上没有一丝血色,喉音喑哑凄迷,像境州城从未停息的雨。

“只可惜我这一生,沉迷于权谋与征伐,从没领略过天下之美,你们替我去看看。”

小艾脸上露出从未有过的表情。

大殿之外。

雨停了。


我心中的子虞其实是一步步变成剧中这样。看到境州,能够猜测子虞曾经的形象:英气,自信,风流儒雅,与夫人是琴瑟和鸣夫唱妇随的一对璧人。

在杨苍刀下险些丧命后,他的精神与躯体一同消沉,变得敏感,刻薄,不择手段,最后成了斗室里那个搅弄风云的阴毒者。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其实多的都只是无尽的欲望里一层又一层的束缚。子虞自己也是权谋的受害者,只是他自己不肯承认,从前那个被囚的人是境州,后来渐渐成了他自己。他偶尔也会怀疑。

“你说我用影子,是对是错?”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放过了境州,也放过了自己的心魔。

让鸟飞走,放了笼子。


以下是原回答——


  • 表演篇

评张艺谋的电影,就像是小马过河。有人燕子三抄水一掠而过,有人往影院一扎就淹死那了。自《三枪》后国师的发挥犹如邓超的演技,深一脚浅一脚捉摸不定,一听二人合作,底线那就是长城上的恶棍天使,上限还不好说,不亲自趟一趟,谁也拿不准。

姜文说,好演员同一部戏里每一场带给你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表演要分层次。

这回邓超夫妻做的都很好。

邓超演技最佳。略有起伏,但总能立刻找回来——

境州的戏垮在离别前最后一晚与小艾相对,对手戏娘娘的感情非常满,这一侧的克制与流露不好把握,调度僵了一点点,而下一场释放的部分立刻回归。很多人说邓超演那种自尊心超强又特别拧巴地的那种身心错位的小人物最精髓,我觉得说对了一部分,他擅长诠释一种男人的委屈,而娘娘当时的母性很好地把他罩住了,配合默契。

子虞的戏出场是最亮眼的,斗室对弈为他的躯体特意给出几个全景,反差简直惊艳,身躯的张力,台词的阴沉,病弱里的邪黠,几乎完美。

但他后来垮在与王千源的那场戏里,野心显露时他太用力了,方向剑走偏锋,眼神过冲,吐舌挑眉,甚至有黄渤版孙悟空的影子(这两个角色有共通之处,但不能相同处理),台词随之音调失准,算是唯一挑的出瑕疵的部分。

而接下来,他突然叫回境州的那一句“旗开得胜”,角色瞬间就又回来了。

有点吹毛求疵,但拿这种标准衡量他是值得的。

娘娘全程稳定。斗琴,动情,开头与结尾的窥视,没有任何好挑骨头的地方,她与邓超是当之无愧的主心骨,邓超支撑着角色,她串联起剧情,感情转变的每次都牵扯着走向,稍有逊色大局会差很多,然而娘娘几乎场场都抓的很准,老谋子都非常满意,甚至专门为她保留了这个开放式结尾。

郑恺用力过猛。透着权谋的昏庸还是透着昏庸的权谋他没有分好一个度,失去重要的人与野心暴露时的感情拿捏都略显程式化,但他总体没大问题,也确实配得上这个角色。处理得比较好的地方是写书法时以及和与境州的第二次对质,其他时候略显浮躁。

胡军果然是老江湖。他的角色设定相对扁平,惊喜的是他把握住了以关羽为原型的那一种介于自信与自大间的权衡,算是对原角色的精确解读。

吴磊关晓彤完全没有掉队,平安完成任务,甚至还略有突破,国师调教新人演员绝不比凯哥差。(不要提景甜)

王千源没什么好说的。《绣春刀》的味道还在,以他的演技,在是配角里发力最少的。

王景春老师,酱油……

值得一提的是结尾的四人对戏(其中两人是邓超),演技要求是全局的天花板。(想想无极)郑凯的台词非常多,而且地位重要,他要不仅要交代,还要显出利诱,掌控,收住之前的嬉皮,露出獠牙与阴毒,每句的调度都需要有不同变化,结果只能说——差强人意。

好在邓超夫妻二人给出的反应撑起了气氛,在没有台词,需要互相考虑两人内部戏前提的最大化放大了第三人的台词效果,把最后这场戏的程度达到了八成(再往上提还得拿郑凯开刀,我怀疑老谋子到劲了)。令人难忘的是邓超对最后对角色心境转变的把握,两个角色分别重伤之后的诠释,说话用力时伤口痛给出的微表情等,重新回归了他呼吸间都存在的演技。

他确实配得上一个影帝了,这将也是他演员生涯难以逾越的杰作,国师与邓超,算是互相成就。

(后补:输给徐峥也是心服口服)


user avatar   huang-min-da-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太牛逼了,太牛逼了,太牛逼了。

从电影院出来,我的脑海里仍然只有这一个想法。从放弃景甜的那一刻起,大概就注定了这会是张国师的一场翻身仗。

(轻微剧透预警)


从名字就看得出来,《影》是一部非常黑泽明的电影。这绝非是在批评这部电影,而是我所能给出的非常高的赞誉。

从含义上看,《影》这个名字很容易让人想起黑泽明的《影子武士》,二者也都是讲的替身的故事。但从名字的结构上看,《影》也会让人联想到《乱》,含义不明的单音节词,给人留下了无数的想象空间。


《影》正像是一部《影子武士》和《乱》的结合体。表面上是一个中国古代替身的故事,但实际上却是用简单的场景,构筑了一出经典的莎翁悲剧。甚至张艺谋刻意使用了灰暗的光影效果,让《影》有了黑泽明的黑白莎剧电影一般的质感。


《影》从王宫始,到王宫终。从邓超志得意满地出使镜州开始,又到邓超满身伤痕的从镜州逃回而终。整个电影的大部分剧情,都发生在王宫、山洞、都督府这三个场景里,不同人物的冲突交织在有限的场景之中,严谨地几乎如同古典戏剧一般。


而这三个场景,也贯穿了《影》的主旨。在王宫里,大王是子虞的影;在山洞里,镜州是子虞的影;而在都督府里,子虞却成了镜州的影。这种种矛盾交织汇聚到一起,伴着镜州一遍又一遍的“我到底是谁”的求索,最终形成了电影高潮时的那个终极拷问:

没有真身,哪来的影?

没有真身,也可以有影?


张艺谋此前颇受批评的几部电影,不论是《三枪》,还是《长城》,都是输在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而这一次,除了朱苏进写的《三国·荆州》之外,张艺谋显然直接或通过黑泽明间接地借鉴了莎士比亚,让故事的完整度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平。


至于张国师本就颇为擅长的画面和摄影,仍然是一如既往的优秀。画面结构的设计,颜色的对比,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太极图、一线天、镜州关,等等都无需多提。我相信很快就会有官宣放出概念图。

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片尾的那个空盒子,尽管我早就预料到了剧情,但看到空盒子时,还是让我不得不悚然而惊。


和场景设置同样严谨的是剧中的武打场面。大家都知道杨苍的原型是关羽,而剧中杨苍最出名的是三合速战,从来没有人能在杨苍的刀下走过三个回合。特别是第三个回合,杨苍的拖刀计,让人几乎挡无可挡。

拖刀在剧中一共出现了四次,每一次的动作又各有不同。每一次拖刀的出现,都没有聒噪的旁白或台词,说必杀技要来了。而是通过演员长达两三秒的拖刀的动作,调动起观众的情绪,让人知道必杀的一击即将到来。

颇为讽刺的是,杨苍在教导儿子的时候,说杨家刀法最关键的不是至阳至刚、三合速战,而是能根据对手的情况灵活应变。但直到最后,杨苍的三刀都没有什么变化,算是对剧中这几场关键的武打戏的注脚。


关于大家颇为担忧的邓超的演技,我可以说是超水平发挥,算是顺利完成了任务。

一人分饰两角确实是对演员很大的挑战,邓超也基本做到了演谁像谁。但邓超分饰的时候,很大程度上不是通过表演实现了对角色的区分;而是通过化妆和舞美,让两个角色在外形上就活脱脱是两个人。但不论如何,邓超的表演已经不会让人出戏。


总而言之,《影》是近年来少有的让我感觉牛逼的国产电影,值得一看。不过血腥暴力场景比较多(但对于剧情都是必要的),不适合带小朋友观看。


user avatar   ling-yan-n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1.杨苍的死法是最科学的,境州刀片反杀,划破杨苍颈总动脉,血喷如泉,马上就死了。


2.主公被子虞背后一刀,可能腹主动脉破裂,或者脾破裂,开始致命性呕血,没有及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血流到肺里那个“嗬嗬”的声音还有休克表现实在是太逼真了。


3.关晓彤和吴磊的婚事我也是不同意啊。大战就非常出戏,雨中死法真的是尴尬的脸酸。


4.境州,和杨苍大战的时候,起码是左腿股四头肌外侧头断裂,股外侧皮神经多半是断了,锐器伤,钝器伤,一排竹子造成的挫裂伤,还有骨折,内脏破裂。然后一瘸一拐回家找妈妈,那时候挡了刺客一刀,左前臂尺神经,还有外侧肌群多半是废了,然后再打了一架,七七八八那么多加起来,都没有失血性休克,怎么说呢,细菌很给面子,迷走神经很本分,微循环也很强


5.啊孙俪超好看!眼睛会说话!


user avatar   chen-wen-bin-97-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喜欢。原因:

1,对于三国的改编太大,把风流倜傥的伟丈夫周瑜黑化成密室中的阴谋小人,看上去像贾诩,违和感很强。关爷爷手下的兵都用青龙偃月刀,吐了。关爷爷刀法就三招(是程咬金穿越了?)

你们这么黑武财神还想不赔钱??

2,价值观不正,兵法以正合以奇胜,没有正兵,找一帮人妖不穿盔甲玩过家家?一个重甲武士能杀这种基佬100个你信不信。

3,色调全是黑色,想往水墨上靠,靠的不好,显脏。

4,整个阴谋中漏洞百出,大都督被王刺杀,活下来不去召集军队造反,自己重伤着再去刺杀大王,这脑残的阴谋,很像小女人yy的,与“樵夫羡慕皇帝用金斧子砍树”差不多。

5,筝啥的弹的真心垃圾,动作也很做作,假。

6,对话不真实,总感觉甄嬛体,编剧是女的?

7,张老师一直以来的关键问题是不考证,不讲逻辑,以艺术为名胡乱拍,从黄金甲开始就这熊样。

——————

预计8亿票房,赔一点。

哎,总把观众当自己那种文盲,故弄玄虚搞艺术气息的伪艺术。还不如网络小说的剧情。


以后绝对不花钱看张老师片子了。


user avatar   mu-rong-chen-x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影》这部影片,是张艺谋导演继《英雄》之后的最佳作品。浓墨重彩以书写中国古风,在威尼斯电影节展映后广受好评,是中国电影在新时代文化输出的优秀例证;又在金马奖以创记录的12项提名一路领跑,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等最重要奖项全部入围;在一向对张导影片评分十分苛刻的豆瓣网站,上映5天11万人评分,仍然保持7.5分的高分,便是影片质量极高的明证,足以代表中国当今艺术电影的最高水准。

这部影片仍然是一如既往的张艺谋风格,光影特效,布景配乐,服化道具全都是顶级水准,每个细节精确考究,彼此契合浑然一体,有如天衣无缝,分镜头更精细几乎每一帧画面单截下来,都犹如一副精心设计的静态摄影。

特别是争夺境州之战的影子vs杨苍,田战+青萍+一百沛伞死士vs杨平+八百炎国守军,这两场在同时进行的战斗,镜头互相切换,并行不悖,场面之扣人心弦,节奏之惊心动魄,堪比《卧虎藏龙》《英雄》《十面埋伏》里那几处最经典的战斗场景。

比之《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时期的富丽浮华,《长城》的五彩绚烂,这部新作则大胆地采用黑白灰色相间的水墨画色彩,却并不显得单调,反而在素雅中更显返璞归真,又通过随处可见的太极阴阳鱼图,将至阴至柔、至阳至刚,彼此相生相克之隐喻,饱含中华文化“中庸”之神髓。在观影后,不能不由衷佩服张艺谋导演的鬼斧神工,已臻化境,不愧是当代中国电影活着的传奇。

相信很多熟悉三国历史的影迷,都能一目了然看出影片人物的历史原型:子虞(周瑜);小艾(小乔);沛良(孙权);鲁严(鲁肃);田战(吕蒙);青萍(孙尚香);杨苍(关羽);杨平(关平);沛国和炎国对境州的争夺,即东吴和蜀汉政权的荆州争夺战。

而最复杂的第一男主角,假都督“影子”境州,则隐喻着真正历史上在这一系列战役发挥关键作用的东吴名将陆逊。他确曾在战前接替假装病重的吕蒙,担任东吴都督,迷惑了关羽,使之放松对东吴的警惕,全力北上出击曹魏。

之后,当吕蒙白衣渡江袭取荆州,陆逊亦分兵阻断三峡峡口,打垮关羽留守军数万,断其逃亡蜀中去路,终于令关羽兵败身死。当刘备率复仇大军东征,又是陆逊火烧夷陵,大破刘备,歼敌五万,令蜀汉不得不咽下苦果,彻底认可了东吴对荆州的所有权。陆逊大器晚成而横空出世,也被东吴军民视为如同周郎复生的江东守护神。

而孙权这样的雄猜忌刻之主,无论对周瑜还是对陆逊,也确实谈不上如刘备对诸葛亮和关羽那般,心神无二,信赖无间。君臣彼此之间,确实多有隔阂。周瑜有幸早逝,而陆逊和孙权相得几十年,终不免于“二宫之乱”时,在孙权的严厉指斥下,愤懑而死。

因此,影片描述的沛国君臣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故事,也并非凭空编造,确有一定依据。为了防止观众们挑刺,同时在创作上更自由,才改用了纯架空的人名。就如张艺谋导演自己笑谈「不能让人又骂,周瑜怎么杀了孙权」。

只是人物名字虽改,剧情发展脉络也和真实历史并不完全一致,但是【刘备借荆州,有去无还】【关羽拒婚,虎女焉得嫁犬子】【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关羽大意失荆州,兵败走麦城】这几个妇孺皆知的典故,还是巧妙镶嵌其中,足以令觉察到的观众会心一笑。

作为影片的绝对男主,一人分饰了影子“境州”和都督“子虞”这两个角色的邓超,奉献了一次足以载入华语影史的伟大表演。演技之炸裂,是这部影片的极大惊喜,超过此前获得金鸡奖和金爵奖双料影帝的《烈日灼心》,堪称职业生涯最佳作品!

受伤前的都督子虞,无疑是智勇双全、才华横溢、万众敬仰、光芒四射,足以对应“曲有误、周郎顾”“小乔初嫁、雄姿英发”的历史原型;受伤后身心饱受摧残、自困囚室的他,则变得阴鸷刻忌、颓唐癫狂,而为国家收复疆土、成就功名的雄心壮志始终不改。

境州这个影子,在众人面前要去扮演一个完美的“都督”,自我认知是为主人舍弃名字、尊严、性命乃至于一切的影子,另一面却是在生死困境和情欲纠葛而催生心魔,萌发勃勃野心,最终决定“我命由我不由天”,孤注一掷决死一搏,胜者王侯败者断头,唯独不愿再生死操于人手。

为饰演好这两个反差巨大的人物,邓超一个月内强行减重40斤,苦心孤诣地成功塑造两个截然不同的饱和角色,极高的角色完成度,甚至从观众到评委,如果没有提前预知,都难以想象竟是同一人扮演。甚至毫不夸张地说,单单“境州”就已经是今年各项奖项影帝大热门,“子虞”也可以单独提名最佳男配。

也正是邓超的演技有充分保障,才让导演敢于频频用长焦距镜头,去做他的人物大特写,耐心捕捉他的每个细微表情,体现微妙的心理变化,在大屏幕上足以令广大观众深深入戏。

为了这部电影,邓超赌上了自己的全部身心,据妻子孙俪说,拍完后邓超身体元气大伤,休养了半年才算复原,如此敬业精神,堪比《摔跤吧爸爸》中的阿米尔汗。——影评家们不必总是艳羡旁人,我们中国也一样有这般演技出众而又敬业的好演员!

女主角孙俪,在飞天奖、白玉兰奖、金鹰奖获得五座视后的全满贯得主,当今电视女星无可争议第一人,和邓超戏里戏外的“真假夫妻”,很好地成为了影片的嘘头。

虽然这部绝对“大男主”影片实际给她发挥的空间很有限,更多是一个串联“子虞"和“境州”的功能性角色,但她还是基本完成了人物塑造,将一个温婉、知性、聪慧、善良的贵族女性,刻画得足够动人心弦。

在张艺谋导演大师级的掌镜下,35岁的孙俪,拍摄出了从业以来最佳的电影扮相,更首次提名金马影后,时隔多年后冲击电影圈,收获成功,可喜可贺。

而“杨苍”胡军(金鹰视帝、金马、金像影帝提名)、“田战”王千源(东京影帝、金鸡男配)、“鲁严”王景春(东京影帝)这几位中年实力派演员,同样是本片稳妥的演技保障。杨苍之孤傲、田战之刚毅且不必说,鲁严不到最后,有几人能看出他竟是内鬼呢?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

郑恺更一反他在综艺中的固有形象,堪称本片一大惊喜。他担纲戏份极多的“沛王”,完全没怯场子,将一个性情复杂假痴不癫、敌国和权臣双重重压下隐忍多年、意欲一鸣惊人振翅高飞的少年帝王,饰演得惟妙惟肖。甚至可以说,经过和张艺谋导演连续两部大戏的合作,又一位演技派的85后年轻演员,“诞生了”。

过去三十年来,张艺谋导演一直是中国电影无可争议的第一人。欧洲三大电影节的3座金奖3座银奖,奥斯卡奖的3次提名,金球奖的5次提名,国内电影奖项的隆高表彰(先后获得8次华表奖,9次金鸡奖,7次百花奖),以及他作为演员获得金鸡奖、百花奖、东京电影节的三座影帝奖杯。

而且从1995年开始有准确票房统计排名以来,张艺谋导演电影,一共获得4次票房年度冠军,4次票房年度亚军,2次票房年度第三,合计13次票房年度前十名。无论商业上还是艺术上,都取得他人难以企及的巨大成功。

从2002年《英雄》开启了华语商业大片时代,到如今让无数电影人赚得盆满钵盈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才让更多人意识到当年张艺谋的远见卓识,他的贡献恩泽后世,他的功绩万众颂扬。

如今的张艺谋导演,一个年近七旬、早已奖项等身、功成名就的老人,对自己的新作依旧如此用心,确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对影片票房,张导更早已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多次坦然表示,并不欲和那些创造几十亿票房奇迹的后辈去竞逐争锋,而是只欲完成自己的艺术理想,只要能收回成本,对得起投资人便好。

如此豁达,足以令多少“嘴上谈的都是艺术、心里想的全是生意”、整天痛骂“垃圾观众”,唯独不知检讨自身的同行们汗颜。

在观影数次,对影片细节已经记忆犹新,了如指掌之余,笔者依然愿意多买几张票,赠送给其他亲友,权当是补回童年时代和尚未出生前那些影史不朽之作的欠帐了,更是敬这个可敬老人的执着和追求。


user avatar   fung-steel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是张艺谋近十年最好的片子。

黑白画面,颇有黑泽明意味。故事完成度高,简单易懂不乏味,商业和文艺平衡有度。整体最大问题,可能是演员演技不够。


演技问题最大的是邓超。

都督能成为都督,应该懂得隐而不发。几十年官场历练,哪怕病伤把他磨成心理变态,也应该知道如何掩饰。所以都督该是表面平和又严苛,只有看到小艾和影子亲热那一场戏才暴露妒忌,角色反差显示老谋深算。譬如岳不群。

而影子未经历过朝堂,应该相对天真一些,又因为从小为奴,少一份恣意洒脱的贵气。

邓超的都督太阴鸷,演得像个太监;影子又太正,不像个活在阴影下的人。相对来说,《白夜追凶》中潘粤明兄弟性格,更贴近都督和影子的状态。

一人分饰两角,太想表现两人不同,成了脸谱。


其次是郑恺,演得不差,但缺少些节奏感。

郑恺的王,一直咋呼,而非张弛有序,减少了这个角色的深度。看到长公主之死,如果一改往日咋呼,沉默流泪,人物形象会更丰满些。


其余都挺好,期待下本片子。

---

张艺谋近十年片单:

2009,三枪拍案惊奇

2010,山楂树之恋

2011,金陵十三钗

2014,归来

2016,长城

2018,影

个人审美,金陵十三钗,故事结构复杂,节奏乱;

归来,故事简单,但情绪渲染力不足;

其余片子更差,均不如 影。


user avatar   qhxsh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也不知道,以前看新闻总说他这不好那不对,还有徒弟打记者什么的。

要么就是让沙溢的儿子安吉叫他爸爸。

以前不爱听相声,也没觉得郭德纲究竟是好还是坏,最多就是嘴皮子利索,损人不重样。

直到后来有一天突然就爱上了听他的相声。

每天晚上不听一段就睡不着觉,跟有瘾的似的。

然后前天突然梦到跟郭德纲谈恋爱,他拉着我的手跟我说情话……

在梦里就吓出了一身冷汗,甚至于郭老师还亲切的称呼我母上为:伯母。

我说,你们两个是同辈人,就不要互相客气了吧?!

醒来后,一股难以言说的感觉,这几天再也没敢听他的相声,总觉得别扭。

唉,跑题了……




     

相关话题

  洪金宝在圈内的地位是不是比成龙还高? 
  你会因为景甜或 TFBOYS ,鹿晗,吴亦凡拒绝看张艺谋新片《长城》吗?为什么? 
  如何评论电影《燃情岁月》? 
  如何评价电影《利刃出鞘》? 
  如何看待王传君回应王家卫的“我不喜欢”? 
  为什么很多观众反感《大明王朝1566》中的海瑞? 
  后会无期之后一年多了,还有人怀疑韩寒代笔吗? 
  如何评价真人电影《银魂》? 
  如何评价电影《岁月神偷》? 
  有哪些将人物的堕落塑造得极其成功的作品? 

前一个讨论
什么事情让你觉得智商被侮辱?
下一个讨论
区块链是否是骗局?它是否有弊端?





© 2024-12-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