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毕沅《续资治通鉴》中的乾隆改译辽金元三朝人名是否很影响阅读? 第1页

  

user avatar   ning-nan-zuo-h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哎呀,现在的小年轻啊。。。

归纳以上,可以得出结论:丫就没读过《元史》。

干龙大帝改书,把元武宗海山改成哈尚,合不合适?然而海山本身就是汉语名字,还改个球的劲。。。

成吉思汗铁木真,这七个字蒙古人自己写的都是这七个字,干龙大帝强行改成青吉斯汗特穆津。。。你谁啊?青吉斯汗特穆津又谁啊?我在微博叫宁南左猴,我知道是错的,那又怎样?你在微博里非要@宁南左侯,那是我吗?找得着我吗?

再者说了,《钦定三国史语解》是拿着清代时期索伦语改辽史契丹名,拿满语改金史女真名,拿蒙古语改元史蒙古名。可索伦≠契丹,女真≠满族,就蒙古来说,人蒙元的名字掺杂了唐兀、女真、契丹、阿拉伯、吐蕃、汉族各个文化的,改之前是不是应该先查查这名到底是哪个语的?汉语的海山,梵文的爱育黎拔力八达,敢不敢先考证一下再改?

哈尚,咋不叫哈桑呢?

还有一个就是,他这么一改,很多专属名词就没了,比如元代的左右阿速卫亲军都指挥使司,也就是那个“阿卜、阿卜”的出处,被改成了阿克苏,如果是新疆的朋友,可能会感觉很熟悉——没错,察合台汗国有个城池就叫阿速,于是对应被改成阿克苏,也就是今天新疆自治区的阿克苏市。然而,北京市的朋友可能也会觉得熟悉——没错,昌平区有个阿苏卫村,六百年前是阿速卫的驻屯地。阿速亲军、阿苏卫村、阿克苏市这三者本来是同一个名字,干龙那么一改,成了三个。。。怪谁呢?


user avatar   zhangzet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宋太祖“不诛大臣、言官”誓约考论》 张希清

《元代史》 周良宵 顾菊英


user avatar   cao-mu-you-ben-xin-2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本书应该没什么辽金元史研究者拿来作为史料依据的,毕竟是二手史料了。对普通读者而言,统一人名的确稍微方便了点,当然如果是想要深入了解这段历史的普通读者,一旦受这种人名的影响太大的话,看《元史》的时候会崩溃吧。

对于研究者而言,最受影响的应该是仅存于《四库全书》的辽金元一手史料,比如各种金元时期的文集。里面的女真,蒙古人名都给改了,看的时候绝对懵圈,还不得不用,然后还要苦逼地想方设法复原这些人名,才能跟其他史料联系起来。

但这真心累啊~毕竟17世纪的蒙语和13-14世纪的蒙语有些发音已经变了,且词汇也有改变。同时汉语发音也改变得厉害,所以无论当时四库馆臣和乾隆是不是满蒙汉精通,他们的改动都不可能符合元代的音韵,复原起来很麻烦。

而且四库馆臣的改译有很多臆测成分,特别是元代很多蒙古人的人名不是蒙语词汇啊!波斯语,叙利亚语,阿拉伯语,各种语言都有啊,很多蒙古人打到哪里就拿哪里的地名,人名给自己儿子起名,斡罗思,南家思还算比较常见,西边的那些,17世纪中国人大部分真心不了解啊。还有更多的是突厥语啊,各种“迷失”什么的还好,稍微偏僻的词,17世纪的蒙古人也不知道啊,于是根据“经验”改成了各种无法复原的词。比如,徂葛尼=亚历山大的阿拉伯语名,现在也没几个人知道,乾隆大约更不知道了吧。

我就是看着四库本《青崖集》的奏议的人名,完全不知如何下手,气得想砸电脑,来知乎散散心T^T




  

相关话题

  八国联军侵华的整个事件中,慈禧的种种行为有什么意图? 
  清朝中后期的统治实质还是异族统治吗? 
  一战后各国君主复辟活动是怎样的?有相关的资料或者书籍吗? 
  平型关大捷号称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这个「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一开始是怎么来的? 
  刘秀在昆阳之战中真得到了陨石相助?他是以2万对王莽的10万还是42万? 
  李善长如果不那么死脑筋,胡惟庸案后主动去世,长子李祺能不能以大长公主驸马、韩国公的身份辅佐建文帝? 
  为什么清军入关时面对拥有火器的明军势如破竹?而清朝末年却被洋夷打的溃不成军? 
  寰行中国提问:你知道哪些关于中国桥的故事? 
  都是白手起家,都是定都南京,洪秀全为什么失败了?而朱元璋为何成功了? 
  中国历史上谁是被武林高手打死的? 

前一个讨论
如果当年元朝打下了日本,朱元璋会收复日本吗?
下一个讨论
北元大汗脱古思帖木儿更有可能是必里克图汗爱猷识理达腊的弟弟还是儿子?





© 2024-06-0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