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河北三镇哪家强? 第1页

  

user avatar   liu-zi-hu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经济实力

先根据《新唐书·地理志》,把河朔三镇下属各州在天宝元年的户口数量胪列如下:

1.魏博镇

注:魏博六州,还有一个澶州,在唐太宗贞观元年被废,直到河朔割据格局形成后,在唐代宗大历七年(772)才复置,但其所辖县割自魏州,故而其户口数量实际包含在内。

2.成德镇

3.幽州镇

三镇户数比:

魏博:成德:幽州

453440:250797:236507

三镇口数比:

魏博:成德:幽州

3227708:1914364:1463681

中古时代,户口数量直接反映出农业经济实力,而经济实力是国力的首要支撑。可以看得出,魏博就是个bug般的存在,它的户口数几乎相当于另外二镇总和。唐代人口最密集的地区,除了京畿附近外,就是神都以下的黄河中下游沿岸,而魏博诸州,尤为突出。我没有做过专门统计,但在北方各藩镇之中,自淄青一分为三后,魏博应该是人口最多的藩镇。除此之外,魏州是全国屈指可数的大都市和重要的商业、手工业中心,矿产资源丰富,冶铁业发达,其经济实力之雄厚,可以想见。

不光魏博,整个河北道的平原部分,在唐代都属于人口极其稠密的地区。作为太行山前冲积扇地带,这一地区广阔的山前冲积平原,土壤质地轻,耕性好,肥力高,再加上丰沛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和悠久的农业发展历史,使得河北道的人口数量在唐代极为突出。仅举成德为例,《新唐书·地理志》可见的水利工程,就有:恒州获鹿县的大唐渠、礼教渠;冀州新都县的葛荣陂,南宫县的通利渠、浊漳堤,堂阳县的堂阳渠,武邑县的浊漳右堤,衡水县的羊令渠;赵州平棘县的广润陂、毕泓,宁晋县的新渠,昭庆县的澧水渠、柏乡县的千金渠、万金堰等。因此,论经济,三镇都很强势,但魏博独领风骚。

不过,这个是唐代极盛期天宝间的户口,安史之乱,河北道的人口损耗远不如河南、关内各道,但也是相当严重,唐朝后期河北的人口,肯定达不到表中的数量。其中,幽州是安史集团的老巢,基本没有受到战乱波及,人口损失很有限。魏博各州,虽然有相州之战等战役,但大体来说受到战争波及不多。损失最严重的,就是成德诸州。

在安禄山大军南下河南后,河北各州团结兵在常山太守颜杲卿的组织下掀起轰轰烈烈的反击,使得安禄山一度窘迫到困足于郑、汴数州之间的地步。郭子仪、李光弼又从太原经土门率大军增援河北。恒州作为河北道南北大道与河北河东大道的连接点,堪称战略枢纽,自天宝十四载到至德元载这短短一年之间,郭子仪、李光弼与史思明两方在恒州展开非常血腥的拉锯战,经历饶阳之围、嘉山之战,恒州四次易手。后属成德的冀中各州在此次战争中经历了毁灭性打击:

“贼每破一城,城中衣服、财贿、妇人皆为所掠。男子,壮者使之负担,羸、病、老、幼皆以刀槊戏杀之”——《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元载十一月

不过,成德的政治局势长期比较稳定,首任节度使李宝臣自己就非常重视农业发展,在劝农方面力度很大。尽管如此,成德的经济实力比之魏博仍有明显差距。更不要说北方孤寒,又要赡养大批军队的幽州了。

所以,从经济实力和人口数量来说,魏博无可置疑的是河朔三镇中最强的。

得分:魏博10,成德6.5,幽州5。

二、军事实力

1.魏博镇

魏博的军队构成和其他两镇不同,骑兵少,步兵为绝对主力。魏博初任藩帅田承嗣是魏博霸业的奠基人,在他的疯狂扩张策略下,魏博也达到了该镇在整个唐代军队规模的最大值:

承嗣不习教义,沉猜好勇,虽外受朝旨,而阴图自固,重加税率,修缮兵甲,计户口之众寡,而老弱事耕稼,丁壮从征役,故数年之间,其众十万。仍选其魁伟强力者万人以自卫,谓之衙兵。——《旧唐书·田承嗣传》

在此之后,魏博很难达到十万军队的规模。建中初洪经纶往魏博裁军,此时魏博节度使二代目田悦手下为“悦军七万”。在建中之乱中,魏博军队损耗非常严重,“士众死者十七八”。如建中二年双冈之战,负责阻止昭义军队的魏博康愔、杨朝光一万三千人马为河东、河阳、昭义三镇联军大败,损失五千人。临洺之战,田悦又损失万余人马。这样的损失已经令田悦无法承受,使得他不得不向成德、淄青二镇请求援兵。

建中三年洹水之战,田悦统率的魏、淄联军兵力为三万人,考虑到之前淄青增援田悦人数为八千人,抛去损耗,洹水之战中魏博出兵大约在两万五千人上下。史载此战:

悦军乱,赴水溺死不可胜纪,斩首二万余级,捕虏三千余人,尸相枕藉三十余里。——《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三年正月

三万人马折损四分之三,田悦就不得不演出自刎的的把戏来凝聚人心,足见他已经败光了他叔叔的家底,魏博到此基本已经消耗光了生力军,进入了总动员阶段,也可见魏博的野战军,大致就是四五万的水平。如若不是河北局势突变,唐廷在分割成德问题上处置不力,使得幽州朱滔、成德王武俊三万五千大军南下救援田悦,魏博如何顶得住马燧、李抱真八万联军。

从此之后,一直到黄巢带来的群雄割据时代。魏博没有参加过大的战事,兵力大致保持在六至七万的水平。魏博军队的特点是:保卫家乡可以,出境打仗不行。如果以防守本土为目的,魏博军队的战斗力还是差强人意,非多个雄镇联手,一般无法奈何。但鉴于魏博镇极其特别的权力结构特点(下文要讲),魏博军队如果不是以保卫自身为目的,而是出镇作战,那战斗力就一泻千里了。

如穆宗长庆元年,魏博节度使田布率魏军三万七千人北击成德王廷凑。按理说,田布是血脉纯正的田氏后裔,这次出兵又是为老节度使田弘正报仇,魏军本应同仇敌忾。但结果却是:

魏军骄侈,怯于格战,又属雪寒,粮饷不给,以此愈无斗志,宪诚从而间之。俄有诏分布军与李光颜合势,东救深州,其众自溃,多为宪诚所有,布得其众八千。是月十日,还魏州。十一日,会诸将复议兴师,而将卒益倨,咸曰:“尚书能行河朔旧事,则死生以之;若使复战,皆不能也。”——《旧唐书·田布传》

懿宗咸通九年,庞勋之乱正在白热化阶段,庞勋占据武宁,连败康承训、戴可师等官军,朝廷急檄各镇出兵平叛。魏博节度使何全皞为表忠心,也凑这个热闹,出兵一万三千人兵压庞勋。到咸通十年三月,庞勋先后在鹿塘、柳子二战中大败,为了扭转局面,他果断选择了魏博这个软柿子捏:

庞勋夜至丰县,潜入城,魏博军皆不之知。魏博分为五寨,其近城者屯数千人,近,其靳翻。勋纵兵围之,诸寨救之,勋伏兵要路,杀官军二千人,余皆返走。——《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十年三月戊戌

到了唐末晋汴大战,各方势力都想逐鹿天下分一杯羹,而魏博则因其军队特点,甘心成为李、朱二方的走狗,没有半点想独立问鼎中原的野心,足见其军事之萎靡了。

2.成德镇

在安史之乱刚刚结束后的格局中,河朔三镇中军事实力最强的就是成德。此时成德雄踞恒、定、易、赵、深、冀、沧七州,地盘之大远非后世成德可比。成德不同于幽、魏二镇的一大特点是,李宝臣早在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就驻节恒州,到安史之乱结束时,他已经在恒州苦心经营六年,成德的军政体系乃其一手苦心打造,树大根深,非其他二镇可比。

安史集团树倒猢孙散,但精锐骑兵却大多归属于成德。李宝臣在世时,成德兵力不算很庞大,“步卒五万”,但其骑兵比例极高。现存河北正定县城的《大唐清河郡王纪功载政之颂碑》背阴,记载了唐代宗永泰二年(766)时,恒州全数文武官员的姓名官职。根据对此碑阴的分析,在成德军队的主体部分左、右厢军中,马军将领皆超过全数将领的半数。故而李宝臣得以“勇冠河朔诸帅”。

这一最强的河朔藩镇,却成了代、德二朝河朔藩镇大洗牌中最大的输家。建中之乱,因李惟岳求袭节度使而起。但这个败家子李惟岳毫无他父亲那般能力,无法服众的他也使得恒州大将张孝忠、康日知等相继归顺朝廷,其中给成德带来最沉重打击的是张孝忠。作为李宝臣最为依仗的心腹,易州刺史张孝忠所辖之易州高阳军,本就有六千额定之军。李惟岳刚刚即位之时,史载张孝忠有精兵八千。他率易、定二州归顺朝廷,成德瞬间失去了至少五分之一的战力。

而在建中之乱中,成德军队损失同样不小。李惟岳与田悦狼狈为奸,田悦兵力捉襟见肘,李惟岳就不断派遣援军与魏博。双冈、洹水之战前,李惟岳先后派往魏博的援军有八千人之多。建中三年正月,就在田悦大败于洹水的同时,不自量力的李惟岳率成德主力围困束鹿,被朱滔、张孝忠联军打的屁滚尿流。此后李惟岳身死,老成德的遗产被易定、新成德,沧景三镇瓜分,成德也沦落到只有四州的地步。

宪宗元和四年到五年(809-810),因为继承问题,朝廷再次大举讨伐成德节度使王承宗。不过这次却是雷声大雨点小,各镇声势浩大却各自观望,止步不前,唯一卖命大举出战的居然是同为河朔三镇的幽州镇。这场削藩战争的烈度不大,长庆初王廷凑之叛,与此相当。不过成德以河朔三镇最弱的一方,与朝廷动辄二十万大军相周旋,其战斗力也是可圈可点的。自此之后,成德军队再次频繁参与战争已经要到唐末五代,晋汴争锋时期了。

3.幽州镇

幽州镇,是唐代所有藩镇中军事实力最强大的藩镇,长期保持着十万人规模的大军。这对于幽州镇较为稀少的人口来说,已经是非常大的比例。唐末幽州镇刘仁恭连年穷兵黩武,耗尽境内人力物力财力,屡败于朱温,在最危急的唐哀帝天佑三年,刘仁恭征发全境15-70岁男子救援被汴军围困的沧州,尚得以出兵十万。

不同于成德、魏博两镇的战争,多以境内防御战为主。战火很少燃烧到幽州镇的土地上,而幽州参与唐朝内部的战争,多以境外作战为主,且出兵数量非常雄厚。唐德宗建中三年三月,朱滔南下救援魏博田悦,一次就出兵两万五千人。且战力不俗,在之前与成德李惟岳的战争中,李惟岳中军主力尚且在束鹿被幽州铁骑打的抱头鼠窜。而朱滔援军至魏博后,惬山一战,朱滔先败后胜,战力强劲的官军主力马燧、李怀光部:

官军大败,蹙入永济渠溺死者不可胜数,人相蹈借,其积如山,水为之不流。——《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三年三月辛亥

由此可见幽州军队强悍的战斗力。

宪宗元和五年正月,号称“最务恭顺”的幽州节度使刘济,坚决贯彻落实讨伐成德王承宗的精神。一举出兵就是七万大军,浩浩荡荡,连破饶阳、束鹿。由此也可以看出幽州镇野战军兵力之巨。

不同于内地的成德、魏博,幽州镇的主要敌人,反而是境外的契丹和奚人。强大的契丹在七世纪末、八世纪初曾经搅得大唐王朝不得安宁,更是唐代节度使制度建设的重要推动力。中晚唐的幽州镇,虽然对朝廷来说是一块难以染指的化外之地,幽州镇却也独自承担起了替大唐守边,防御契丹、奚的艰巨任务,这才是幽州镇保持巨大军队的首要原因。

契丹、奚人扰边不断,且力量强大。如德宗贞元十一年,奚人在啜利的带领下,以多达六万人袭扰边境。而幽州镇的防御也一直相当有力,亮点如幽州节度使刘济追奚人至青都山,斩首两万级。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中晚唐北边防御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幽州镇不仅限于守卫本镇的边境防线,还经常承担起统筹整条防线的任务,幽州经常出兵至邻镇河东的北边防线,协助河东镇一起防边,可以说幽州与朝廷在面对北边少数民族袭扰这一问题上是利益一致的。唐廷对此点心知肚明,唐武宗曾盛赞幽州节度使张仲武是“控驭朔塞,为我长城”。

长期在血与火中锻炼的幽州军队,其军队战斗力自非甘于安逸的成德、魏博可比,其战斗力为当之无愧的河朔第一。

得分:魏博6.5,成德7.5,幽州10。

三、稳定程度

1.魏博镇

魏博镇的权力结构,在中晚唐所有藩镇中是一个极端存在。该镇的权力结构完全以职业军人集团——魏博牙军为核心,晚唐以后,魏博节度使几乎已经变成牙军扶持的傀儡,稍有不慎便人头落地,阖家灭门。故而唐人有言:

长安天子,魏府牙军。——《新唐书·藩镇魏博传》

魏博牙军创自首任魏博节度使田承嗣,本是作为藩帅的核心军事力量,用以控扼全镇。但自田弘正时代开始,随着田家统治权威的日益衰弱,职业军人的力量开始凸显,牙军集团开始成为魏博的实际统治者。田氏之后的魏博藩帅,一概是魏博牙军集团中重要将校,而这些藩帅上台后,也不敢忤逆牙军集团。这就导致魏博镇内部政治并不稳定,血腥更换藩帅的情况不时发生,节度使也无法有效统治境内,充分调动全镇的军政力量。

晚唐魏博藩帅继承之刀光剑影,可以参考 @颇牧卫霍 的答案:

zhihu.com/question/6616

正是因为握有魏博大权的是牙军集团,故而魏博镇的核心利益是维护牙军集团的利益,而非藩帅主导的扩张地盘与实力。这也就是为何魏博豢养大批军队,却一出境作战,战斗力瞬间减弱。出境作战对于魏博职业军人来说纯属无事自扰,他们当然士气低落,不会卖命。

魏博牙军的覆灭,已经到了唐末的唐哀帝天祐三年(906)。此时的魏博节度使罗绍威不敢于受到牙军的节制,又死心塌地的跟随朱温,得到了宣武镇的奥援,故而于天祐三年正月,尽诛魏博牙军八千家,血洗魏州城。但魏博的根本力量由此消失,魏博势力便顿时衰落,从此沦为二三流藩镇,甚至无法与成德的重要地位相比。以至于罗绍威如此懊悔:

绍威虽去其逼,而魏兵自是衰弱。绍威悔之,谓人曰:“合六州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也!”——《资治通鉴》唐哀帝天祐三年七月

2.成德镇

成德镇是河朔三镇中政治局势最为稳定的藩镇。自763年到921年,只换了三家藩帅。特别是王廷凑自穆宗长庆元年(821)开启的王氏一族统治,持续了百年,在河朔堪称绝无仅有。成德的稳定得益于其独特的内部管理体制,学者姜密在《唐代成德镇的割据特点》一文中将其称为“家镇管理模式”。

简而言之,自王武俊之王氏开始,成德镇的统治家族,就牢牢掌握着镇内重要的职务,特别是直接握有军权的州刺史一级,把军队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且成德镇内部经历多次分裂,内部传统的反对势力如张孝忠等,已经很早离开了成德,而没有长期发酵的危险。王武俊之后,成德军即使发生军乱,也是因为朝廷强行指派节度使这样损害全镇共同利益的行为。除此之外,成德堪称藩镇稳定的楷模。

3.幽州镇

是河朔三镇中,内部最不稳定,最为混乱的藩镇。幽州镇历史上共产生节度使26位,远远超过成德的13位和魏博的16位,且只有4人任期超过十年,世袭的仅有5人,比之其他两镇都要混乱得多。而这种现象,也是由幽州独特的军事环境导致的。

成德、魏博控制内部稳定的重要手段,是将军队主力集中于镇城,使得全镇军力牢牢掌握于节度使手中,强干弱枝,使得驻扎州县的外军无力兴风作浪。即使是魏博,权力集中于牙军而非藩帅之中,但由于魏博牙军实力强劲,魏博其他各州县根本无力对抗牙军,更不要提军乱造反了。

但幽州镇却无法具备这样的条件。前文已述,幽州镇的主要对手是契丹和奚,而非内地其他藩镇。何况,契丹和奚实力强大,这就导致幽州镇长期处于高度战备状态中。幽州镇以军镇和长城为核心,建立了一条完整的边境防线,然而这一防线需要大量兵马守御,也就导致幽州镇的兵力无法集中在幽州城的节度使手中。各边防军镇的实力相当雄厚,不乏如蓟州静塞军这样统兵上万的军镇,他们可以负担艰巨的边防任务,但如果镇内情势有意,他们也可以扭头杀回幽州,夺取节度使大印。由于幽州主力多在边防而非节度使手中,节度使很难抵御这样的政变。这也就是幽州内部极其不稳定,军变、换帅的根本原因。

得分:魏博6.5,成德9,幽州4.5

总结

魏博:10+6.5+6.5=23

成德:6.5+7.5+9=23

幽州:5+10+4.5=19.5

最后的结果是,三家各有各的长处和明显弱点,很难区分出谁最强。

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幽州,却由于边防的特殊形势,以及极其不稳定的政治局势,无法有效发挥出其全部实力;

统治最稳固的成德镇,限于本身实力的寡弱和军队规模较小,自保有余,争锋不足;

经济最发达的魏博,本身具有争夺天下的实力,却由于其极端的权力结构,使得本镇军人没有向外扩张的主观意愿,最后在历史的快速变化中逐渐沉沦。

也正是由于这种局势,导致了河朔三镇内部的相对均势,使得河朔三镇在多次大洗牌中,始终没有发生一镇被另一镇彻底吞并的情况。


user avatar   qing-wei-zhong-jiao-zhen-ren-zhu-xian-ji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河朔那群小辣鸡要不是可以在地缘政治上搞合纵连横对抗朝廷,早就一个个的被朝廷铁拳打扁了。

无论是大历十年代宗讨田承嗣,还是建中二年德宗讨李惟岳和田悦,官军在战场上始终能取得重大的军事胜利,比如李宝臣和李承昭联军在磁州打爆了田承嗣的部将卢子期并将其生擒送京师问斩,再比如建中二年临洺大捷锤爆了攻击临洺和刑州的魏博军精锐,洹水之战更是锤得田悦连裤衩都输掉了,田悦单骑裸奔回魏州,魏州还不给他开城门,俨然是覆亡在即的征兆,魏博境内被官军直接横扫仅存魏州孤城。

而淮西则不然,自李希烈反叛以后,官军在淮西军手里那是连吃败仗,即便是吴少诚上台,德宗贞元十五年二讨淮西,官军一败小溵河,再败溵水南,复败五楼行营,十六道官军依然被淮西军揍得鼻青脸肿作壁上观。到了唐宪宗讨吴元济,淮西军直接在铁城之战把唐邓节度使高霞寓打得全军覆没仅以身免,并给官军造成重大杀伤,乃至动摇朝廷百官削藩的信心。

需要注意的是李希烈身亡后,淮西军的领地是大幅度缩水的,有效控制的地方,也就是申、光、蔡三州,不像河朔那帮丘八一样,动辄占据四五个州的肥地,而且人家淮西还特别缺马,精锐军士都只能骑骡子作战。

反观一下河朔藩镇,像魏博管内六州,个个都是肥地,人口稠密,土地肥沃不说,还背靠永济渠;成德军更是开局战士五万、马五千匹的狗大户,长期坐拥深、赵、恒、冀,长时间控制沧州,势力范围一度扩展到德、棣二州;幽州卢龙军就更不说了,管内十几个州,有海量的内附羁縻州可供驱使,部落炮灰又便宜又好用,离塞外产马地又近。对比一下淮西的情况,这都上哪儿说理去啊!

另外,淮西的地缘环境也特别差,周围的藩镇全是朝廷铁杆,啥忠武军、义成军、宣武军可不是啥好惹的主儿,淮西和河朔割据藩镇并不接壤,就算想和河朔藩镇做py交易,很难有效获得来自河朔的军事援助,所以大部分时间几乎都是以一隅而敌天下诸道之兵。

这样都还能抗拒朝命四十年,让官军三十年不至蔡州城下,个人认为割据藩镇里,淮西镇才是桀骜不驯的真男人!

河朔武德,费拉不堪,淮西健儿,冠绝天下!骡子军板载,欧耶!

最后,鸿茅药酒仍然必须被惩戒。




  

相关话题

  苏57先进的30发动机已试飞,中国和俄罗斯发动机差距在拉大吗?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国耻? 
  为什么从古至今,很多高官都劝子女不要从政,政治这东西真是一般人玩不起的吗? 
  信息化时代,人类战场的智谋是否还能对战争走向起决定性作用? 
  我国能不能并且如何打开日本海出海口? 
  旧南非的“班图斯坦制度”,是罪恶的种族隔离,还是解决当时社会问题的必由之路? 
  为什么俄乌战争假消息满天飞? 
  如何理解“爱国家不等于爱朝廷”?古代的朝臣爱国都是在爱朝廷吗? 
  日本为什么要发动太平洋战争? 
  在中国历史上,老百姓生活最悲惨的那段历史是什么? 

前一个讨论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否违背无罪推定原则?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豆瓣在各大应用商店被集体性打一星?





© 2024-05-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