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历史上我国历朝历代都是怎样治理贪腐,查办过的最大的贪官是什么级别? 第1页

  

user avatar   mu-rong-chen-x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中国历史上被以“贪污”罪名查办的最大贪官,当然是清朝领班军机大臣,首席内阁大学士和珅(一等忠襄公,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户部、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

至于明朝首辅严嵩(吏部尚书,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虽然他亦是历史上有名的贪官、奸臣,论职位也不在和珅之下,两人皆做了大约二十年的实际宰相。

然而严嵩虽落得个家产被抄,乞食墓地,八旬老翁落魄而死的凄惨下场。然而仔细看他被撤职为民,查办惩处的主要罪名,甚至既非奸佞,亦非贪污,而仅仅是教子无方,受了被强行宣布为“里通卖国”(通倭)、身首异处的独子严世藩的连累……

【帝降旨慰嵩,而以嵩溺爱世蕃,负眷倚,令致仕,驰驿归,有司岁给米百石,下世蕃于理。嵩为世蕃请罪,且求解,帝不听。】
【南京御史林润奏:“江洋巨盗多入逃军罗龙文、严世蕃家。龙文居深山,乘轩衣蟒,有负险不臣之志。世蕃得罪后,与龙文日诽谤时政。其治第役众四千,道路皆言两人通倭,变且不测。”诏下润逮捕,下法司论斩,皆伏诛,黜嵩及诸孙皆为民。】

相比之下,同样是独子的和珅之子丰绅殷德,因为娶了乾隆皇帝最宠爱的十皇女和孝公主,倒是没受老爹太多连累,甚至还保住了一半的府邸,也就是政治上失意,屡遭蹉跌,郁郁而终,最后还被恩赏了公爵头衔。

【诸劾和珅者比于操、莽。直隶布政使吴熊光旧直军机,上因其入觐,问曰:“人言和珅有异志,有诸?”熊光曰:“凡怀不轨者,必收人心,和珅则满、汉几无归附者,即使中怀不轨,谁肯从之?”】
【褫丰绅殷德伯爵,仍袭旧职三等轻车都尉。……嘉庆七年,推恩给民公品级,授散秩大臣。……惟坐国服内侍妾生女罪,褫公衔,罢职在家圈禁。十一年,授头等侍卫,擢副都统,赐伯爵衔。十五年,病,乞解任,赐公爵衔。寻卒。无子,以和琳子丰绅伊绵袭轻车都尉。】

和珅的家产,按嘉庆皇帝的治罪诏书,是所藏上等珍珠和宝石不计其数,藏金三万二千两,银三百余万两,开办当铺钱店无数,“与民争利”,连他的管家刘全也有家产二十余万两……

至于按野史和后人推测,则夸张到了“二亿三千万两”(薛福成《庸庵笔记》)“二十亿两有奇”(《清朝野史大观》),所谓流传甚广的“和珅家产相当于半个清朝国库”的说法,大抵来自野史传说,并未被清朝官方认可。

其实乾隆帝之父雍正帝虽以打击贪腐著称,然而他在位期间,清廷对贪贿的封疆大吏,尚且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处置大抵以抄家、流放为主。

而乾隆帝在位的前四十年里,整肃贪腐变本加厉,单单因为贪污贿赂、徇私枉法等罪名,就砍了许多极品大员的脑袋。

包括兵部尚书兼九门提督鄂善,仅仅因贪污银千两就被杀;云贵总督恒文、山东巡抚国泰、陕甘总督勒尔谨、浙江巡抚王亶望,都因贪腐被处死。甚至其宠妃高佳氏之兄、两淮盐政高恒,贪赃论斩。高恒之子、左副都御史高朴,也因贪赃被杀。

平心而论,此时的乾隆帝也算得上“执法无私”了。

然而到了乾隆帝在位的后二十年,志得意满,年老倦政,沉溺于个人奢侈享受,对和珅等宠臣信臣的贪贿行径已不能约束,由此上行下效,官场风气为之大坏。

和珅政务娴熟,博学多知,思维敏捷,才智过人,记忆力出众,通晓汉、满、蒙、藏多门语言,不止在八旗子弟里算得第一流全才,甚至在当时整个大清帝国三万万人口中,不带民族偏见地说,也必须承认他是第一流人才。

尤其在整顿财政,敛财积蓄方面,和珅更算上百年一出的天才。他不止将偌大一个大清帝国的财政打理得井井有条;也通过创办议罪银制度,把钱从贪官墨吏的手中,不经过户部国库,而直接搜刮到了乾隆帝自己的小金库里,有效供应了乾隆帝的奢靡生活和享乐,因此才得到了乾隆帝的极度信任和重用。

而和珅之贪污索贿之所得,占他个人财产比例并不算多,只是当时官场的普遍惯例。

他的庞大家产,主要还是靠做各种大小生意,包括开设当铺七十五间,大小银号三百多间,靠着他自己的大清帝国独家“内参”,搜刮聚敛而来。此外,他并通过广东十三行,和英国东印度公司也常年做着只此一家的垄断性中英进出口贸易,究其主要罪状,正是“与民争利”和“公器私用”。

不过呢,仔细看嘉庆帝宣布和珅二十条大罪,前十二条,主要是独揽朝权,独断朝政,培植私党,举止僭越。第十三条和第十四条,是和珅的居所和陵墓,修得奢侈逾制。直到第十五条以后,才是和珅的种种贪敛行为。

  • 朕於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蒙皇考册封皇太子,尚未宣布,和珅於初二日在朕前先递如意,以拥戴自居,大罪一。
  • 骑马直进圆明园左门,过正大光明殿,至寿山口,大罪二。
  • 乘椅桥入大内,肩舆直入神武门,大罪三。
  • 取出宫女子为次妻,大罪四。
  • 於各路军报任意压搁,有心欺蔽,大罪五。
  • 皇考圣躬不豫,和珅毫无忧戚,谈笑如常,大罪六。
  • 皇考力疾批答章奏,字迹间有未真,和珅辄谓不如撕去另拟,大罪七。
  • 兼管户部报销,竟将户部事务一人把持,变更成例,不许部臣参议,大罪八。
  • 上年奎舒奏循化、贵德二贼番肆劫青海,和珅驳回原摺,隐匿不办,大罪九。
  • 皇考升遐后,朕谕蒙古王公未出痘者不必来京,和珅擅令已、未出痘者俱不必来,大罪十。
  • 大学士苏凌阿重听衰迈,因与其弟和琳姻亲,隐匿不奏;侍郎吴省兰、李潢,太仆寺卿李光云在其家教读,保列卿阶,兼任学政,大罪十一。
  • 军机处记名人员任意撤去,大罪十二。
  • 所钞家产,楠木房屋僭侈逾制,仿照宁寿宫制度,园寓点缀与圆明园蓬岛、瑶台无异,大罪十三。
  • 蓟州坟茔设享殿,置隧道,居民称和陵,大罪十四。
  • 所藏珍珠手串二百馀,多於大内数倍,大珠大於御用冠顶,大罪十五。
  • 宝石顶非所应用,乃有数十,整块大宝石不计其数,胜於大内,大罪十六。
  • 藏银、衣服数逾千万,大罪十七。
  • 夹墙藏金二万六千馀两,私库藏金六千馀两,地窖埋银三百馀万两,大罪十八。
  • 通州、蓟州当铺、钱店赀本十馀万,与民争利,大罪十九。
  • 家奴刘全家产至二十馀万,并有大珍珠手串,大罪二十。

由是可见,嘉庆帝真正切齿痛恨和珅的,首先并非是他是个家财万贯的贪官,而是他在自己即位后种种违背君臣礼制的举动,更依仗太上皇乾隆帝之信任,自以为是权臣把持朝政,而将自己当做了“幼主”。

甚至可以这样说,和珅这个中国古代史上所谓的“第一大巨贪”,一大半是被乾隆沽名钓誉的“内禅”之举给坑死的。

事实上,乾隆帝之所以退位,纯粹是他身为君主,乱立了“即位60年后一定退位”的flag,还搞得天下皆知。最后为了不被讥讽为“贪恋皇位”,不得已而为之,从一开始就心不甘情不愿。

乾隆三十年以后,皇后那拉氏因为和乾隆帝口角争执,愤而剪发,被废黜,之后持续十余年,清朝既无皇后亦无嫡皇子,而乾隆帝年事渐高,朝野上下不免人心浮动。民间屡有不怕死的狂生上书,求立皇后和太子,欲以此投机得一朝富贵,乾隆帝虽然铁腕镇压,然而富贵之心驱人,累禁不止。

就这么僵持到了乾隆四十三年,乾隆帝去清朝龙兴之地盛京(沈阳)祭祖时,又杀了一个上书请立皇后和太子的秀才金从善,却也知道自己年近七十,杀一秀才易,而定天下人心难。所以不得不传旨诏告天下,用他祖父康熙帝在位六十一年为理由,说自己绝不敢超越祖父,再过十七年,乾隆六十年时一定退位,传位给他早已秘密确立的储君。

「昔皇祖御政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苍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予寿八十有五,即当传位太子,归政退闲。」

人无信则不立,君更无戏言。乾隆这道旨意,等于是他代表清朝政府,给当时天下几亿臣民的公开承诺,如果不遵守,自然会民心尽失,即使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也未必支持。

按乾隆帝的如意算盘,康熙帝八岁登基,在位六十一年,也不过到是自己现在这个年岁就死了。而自己是二十五岁即位,真能活到乾隆六十年,真能活足了八十五岁当然完全够本,到那时退就退吧。

因此真到了乾隆六十年,他虽然不甘心,也不得不履行承诺,下令传位于皇十五子颙琰,即嘉庆皇帝。

然而,一生集权专制的乾隆帝非常清楚,君不可一日无权,历史上几十位太上皇,如果不自己掌握权柄,便是生杀予夺皆由嗣皇帝掌握,嗣皇帝真心孝顺,如宋孝宗对宋高宗那样,那日子还过得好些;否则的话,深居宫中不能过问朝政、交接朝臣,那和囚徒也没什么不同,每日只能苦巴巴盼着嗣皇帝有良心,能来探望太上皇老人家。

这种日子,一生唯我独尊的乾隆帝如何能忍?

所以,乾隆帝一开始甚至连皇帝玉玺都不舍得交给嘉庆帝,还是在群臣催促下不得不交,然后但凡军国大事和人事大权,乾隆帝一概自己处置,坚持上朝,并通过最信任的宠臣和珅操控朝政,让嘉庆帝形同傀儡。

彼时的和珅,同时身兼领班军机大臣和首席内阁大学士,爵封一等公,在清朝官僚体系已经做到人臣之极,他同时还身兼三部(吏部、户部、刑部)一院(理藩院)尚书,另外还兼着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纂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数十个要职,可以说整个大清帝国的官僚体系,都在他一个人的意志下运转,非过人之精力、才智绝不能为。

这与其说是和珅权力欲望过大,不如说是他作为太上皇乾隆帝的代理人,能者多劳,不得不为之。看似权倾天下,到了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时,也不过是旦夕繁华,转瞬即逝,早已骑虎难下。

除了俯首听命于乾隆帝,按老主子的意图去总揽大权,压制嘉庆帝的参政可能,难道此时的和珅,还能有别的选择么?

而嘉庆皇帝虽然即位,有皇帝之名而无皇帝之实,对和珅这个言出法随、一呼百诺的乾隆帝代理人,又怎么可能不嫉恨?

这样的君不君、臣不臣的日子过了三年,活到快九十岁的乾隆帝,戴着“中国寿命最长皇帝”“中国实际执政时间最久(六十三年)皇帝”两顶桂冠,心满意足咽了气。

嘉庆帝也将和珅这个“二皇上”恨之入骨,不顾老父尸骨未寒,才几天就急匆匆宣布和珅二十条大罪,将他处死。

假如乾隆帝没有将“乾隆六十年时一定退位“的承诺,广而告之全国,那么他原本想当多久皇帝就当多久皇帝,本是天经地义。嘉庆帝作为一个庶出的第十五子,如果只立他为太子,那便会对君父感激涕零,又怎会和历史上一样,身为皇帝却不能掌权,潜藏深深不满?这就是正常人的”升恩斗仇“心理。

至于和珅,他既然无需当乾隆帝压制嗣君、操控百官的代理人了,自然也不会狠狠得罪嘉庆帝,相反更可发挥他八面玲珑的特长,尽可能讨好太子爷。那嘉庆帝即位后,瞧在先皇的面上,自己妹妹妹夫面上,对他也未必就一定会痛下杀手,就算要杀,也可能只是赐死隐诛,如乾隆帝对首辅于敏中那样,全其令名,未必就一定会抄家夺爵,让他身败名裂。

毕竟历史上嘉庆帝的作为,不论给和珅加上何等匪夷所思罪名,说破天去,也是老父死去才几天就急着处死他最信重的大臣,有违“子三年无改父之道”的儒家传统,不免有“不孝”之讥。

乾隆帝为太上皇时,为了父子争权,九旬老人仍然要不顾身体抓紧朝政,事无巨细,一刻不敢放松,相当程度上缩短了自己可能的寿数。而且还因为精力不济,智力衰退,对川湖白莲教起兵不能及时处断,酿成了持续数年、兵祸波及数省的大动乱,成为令清王朝从此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因此,可以说乾隆帝的一场妄自比拟尧舜的“内禅”闹剧,到头来害了他最忠心的臣子,害了他自己,也未必让他的继任者喜欢,更在很大程度上害了整个清王朝,何其不值。

所以,孔子曾曰:【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圣贤的教诲,经历了千百年验证,从来不是没道理的啊。

当然,和珅自己生活奢靡,逾越了人臣本分,确系属实。

比如按清制,宝石顶只有爱新觉罗氏的宗室王公可用,和珅这等外姓臣子只能用珊瑚顶。正珠朝珠只有皇帝御用,东珠朝珠只有皇帝、皇太后和皇后三人可用,其余连皇子亲王亦不得用。

而和珅却私藏了甚多的宝石顶、正珠朝珠以自娱,只好说他虽不敢有篡逆之念,但也确实被乾隆帝赐予他的偌大荣耀、近乎大清帝国一人之下亿万人之上的实际权柄,给迷花了眼。

竟当真以为乾隆帝竟能如其本人臆想的那样,延年续命到百岁万寿,竟从没想过给自己留条藏匿出逃、远遁高飞的后路。

一个能力超卓,才华横溢的政治精英,一位主掌枢机大权近二十年的帝国宰相,最终却落了“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的可悲结局,更替他主子大清高宗纯皇帝背负上了“史上头号巨贪“的污名,竟成为古代贪官墨吏的头号代表人物。

而幅原万里的大清帝国,在和珅死后不过百年也灰飞烟灭了。高高在上君临万民,驱御天下英杰如指掌的爱新觉罗氏,终逃不过皇冠落地,禁城被逐,从宫殿台阁沦入芸芸众生中去。

曾经志得意满,以为此生更无遗憾的“十全老人”乾隆帝,更落个坟墓被掘,尸骨零落的凄惨下场。

所以说呢,一个人的自我奋斗固然重要,最终决定的,还是历史的进程,潮起潮落,将相王侯,人人都身不由己。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相关话题

  警校生放假可以把警服带回家吗? 
  美国为何没在国共内战的时候全力支持国民政府? 
  警察有没有因为鬼怪出警的? 
  民主是个谎言吗? 
  如何看待美国反华议员汤姆·科顿称:CNN 等四大美媒对中国态度温和,像中国的「保镖」? 
  有没有人特别喜欢吴刚出演的李达康书记? 
  警察在抓捕过程中遇到嫌疑人会功夫怎么办? 
  如何看待威斯康星州将开始重新计票? 
  为什么很多人觉着中国富了,一定会与发达国家竞争生存空间? 
  当今中国是否有必要实行国际结盟,这个问题怎么看? 

前一个讨论
像于禁这样的大干部为什么会晚节不保?
下一个讨论
《明朝那些事儿》对于谦冤案的解释是否正确?





© 2024-12-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