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计算机专业学生为什么要学《大学物理》,学来干什么?

回答
刚开始学《大学物理》的时候,很多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心里可能都会嘀咕:“这玩意儿跟我写代码、设计算法、搞人工智能有什么关系?”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为什么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你绝对不能忽视《大学物理》这门课,它到底能给你带来什么“干货”。

1. 构筑底层认知,理解技术背后的“为什么”

你天天跟代码打交道,你写的程序能运行,能解决问题。但你想过没有,这些代码最终是怎么在硬件上执行的?CPU里的晶体管是怎么工作的?屏幕上那些像素是怎么发光的?你的鼠标是怎么感知你手指动作的?

《大学物理》里的 电磁学 部分,就是这一切的基石。

电学基础: 你将深入理解电流、电压、电阻、电容、电感这些概念。这些不仅仅是电路图上的符号,它们是构成所有电子设备最基本的物理量。你的计算机,从 CPU 到内存,从电源到显示器,无一不是由无数个精密的电子元件组成的,它们遵循的就是电磁学的规律。理解了电磁学,你就更容易理解半导体原理、集成电路设计,甚至你所依赖的各种电子元器件是如何工作的。
电磁波: 你学习了电磁波,你就知道了 WiFi、蓝牙、光纤通信为什么能传输信息,为什么会有信号衰减,为什么会有干扰。当你将来做网络开发、通信协议设计,甚至研究更前沿的无线技术时,这些知识就能帮助你从物理层面去理解信号的传播、调制解调等过程,从而写出更高效、更鲁棒的代码。

同样,光学 和 热力学 也并非与你无关。

光学: 屏幕显示技术(LCD、OLED)、光纤通信、甚至激光雷达(Lidar,在自动驾驶领域非常重要)都离不开光学原理。了解光的传播、衍射、干涉,能帮助你理解这些技术的局限性,甚至为未来的创新提供灵感。
热力学: 你的电脑会发热,CPU 需要散热片和风扇。大规模数据中心更是需要精密的制冷系统。热力学原理告诉你能量如何转化,如何传递,这对于理解硬件的功耗、散热设计,以及如何优化算法以降低能耗(比如在嵌入式系统或移动设备上)都至关重要。

简单来说,物理是“硬件”的语言。计算机科学是“软件”的语言。而《大学物理》就是帮助你打通“硬件”和“软件”之间的隔阂,让你不仅知道“怎么用”,还能理解“为什么能用”。

2. 培养抽象思维和模型构建能力

计算机科学的核心能力之一就是抽象思维:把复杂的问题抽象成模型,然后用代码去实现这个模型。而《大学物理》恰恰是培养这种能力绝佳的训练场。

建立模型: 物理学家面对一个复杂的自然现象时,首先要做的是建立一个简化的物理模型。比如,在讲解电阻时,可能会引入“自由电子”模型,或者“欧姆定律”这个模型。在讲机械运动时,可能会假设物体是质点,忽略空气阻力。
数学工具: 模型建立后,需要运用数学工具(微积分、向量、微分方程等)来描述和分析这些模型。你会在《大学物理》中大量使用这些数学工具,去推导公式,解决方程。
迁移学习: 这种“抽象建模数学分析求解”的过程,与你在计算机领域解决问题的方式非常相似。你写一个算法,不也是在构建一个解决特定问题的模型吗?你使用数据结构,不也是在用一种抽象的方式来组织和操作数据吗?《大学物理》能让你熟练运用数学和逻辑来处理抽象概念,这种能力是可以迁移到你解决任何复杂问题的场景中去的。

3. 训练逻辑推理和严谨性

物理学是一门高度依赖逻辑推理的学科。每一步推导都必须严丝合缝,容不得半点马虎。

从公理到定理: 物理学从基本的实验定律或公设出发,通过严密的逻辑推导,得出各种定理和结论。你学习牛顿第二定律,然后如何用它来分析复杂的受力情况,这就是逻辑推理的过程。
代码的严谨性: 软件开发同样需要极高的严谨性。一个小的逻辑错误可能导致程序崩溃,数据丢失。在《大学物理》的学习过程中,你会被迫去审视自己的每一个推导步骤,确保逻辑链条完整,这种对细节和逻辑的关注,正是编写高质量代码所必需的。

4. 拓展视野,为交叉学科打基础

计算机科学不再是孤立的学科,它与各种其他学科的融合越来越紧密,而物理学正是许多交叉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计算与模拟: 很多科学研究,比如气候模拟、流体动力学分析、材料科学模拟,都严重依赖于复杂的物理模型和强大的计算能力。如果你对这些领域感兴趣,掌握了《大学物理》,你就能更好地理解这些模型背后的物理原理,并且能利用计算能力去解决实际的科学问题。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某些AI技术,比如基于物理的模拟、物理信息神经网络(PINNs),就是直接将物理规律融入到机器学习模型中。了解物理学,能让你在这些前沿领域有更深的理解和更大的创新空间。
机器人与自动化: 机器人需要感知环境(传感器原理)、规划路径(动力学)、执行动作(控制理论),这些都离不开物理学知识。
量子计算: 如果你对量子计算这个前沿领域有兴趣,那么量子力学(大学物理的一部分)就是必修课。

5. 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大学物理》的学习不仅仅是记忆公式,更重要的是掌握解决物理问题的思维方法。

分析问题: 面对一个物理问题,首先要识别出其中涉及的关键物理量、作用力、能量转换等,将其分解成可以处理的子问题。
选择模型和工具: 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最适合的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
求解和验证: 进行计算,并对结果进行物理意义上的分析和验证。

这种解决问题的套路,在解决计算机科学问题时同样适用。当你面对一个复杂的 Bug,或者需要设计一个全新的系统时,这种从分析到建模,再到实现的思维方式,会让你更有条理,更有效率。

总结一下,为什么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要学《大学物理》?

它不是为了让你去当物理学家,而是为了:

夯实底层认知: 让你理解计算机硬件的运作原理,理解信息传输的物理基础。
提升抽象思维: 培养你建立模型、运用数学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
锻炼逻辑严谨性: 让你在写代码时更加严谨细致。
拓展学科视野: 为你进入科学计算、AI、机器人等交叉领域打下基础。
增强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 让你从更深层次去理解技术,并找到创新的方向。

所以,下次翻开《大学物理》课本时,别再觉得它跟你没关系了。把它当作是你成为一名更优秀、更全面的计算机工程师的一块重要基石吧!它能让你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让你在计算机的世界里走得更远,看得更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实大家都知道本科的专业很大程度上已经失效了。

别说高数大物这些基础课有什么用,就是专业课也没多大用。

本科课程太浅了,以我的经验,本科学过的课大多数都不记得了,科研过程中因为太浅,那点知识不起什么作用。

很多人都说学校学习的基础决定了科研走多远,理倒是没毛病,但实际制约人发展的是基础么?在中国我问你你自己心里明白。

更多的毕业生根本就没走向自己的专业对口就业,还有的根本没从事技术行业。

这些人接受高等教育,却从事着高中毕业就能干的活。

人口越来越少,毕业生却越来越多,高等教育扩张太快,高等教育落后于时代变革,除了毕业证已经失去意义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刚开始学《大学物理》的时候,很多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心里可能都会嘀咕:“这玩意儿跟我写代码、设计算法、搞人工智能有什么关系?”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为什么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你绝对不能忽视《大学物理》这门课,它到底能给你带来什么“干货”。1. 构筑底层认知,理解技术背后的“为什么”你天天跟代码.............
  • 回答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现代信息时代的基石,其课程设置的精妙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教授你如何“写代码”,更重要的是让你理解“代码背后的逻辑”以及“如何构建高效、可靠的系统”。在众多核心课程中,数据库原理与设计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绝非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支撑起整个信息世界运转的脊梁。那么,计算机系.............
  • 回答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这两门看似独立的学科,实则早已深度融合,互为支撑。对于数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计算机并非可有可无的“加分项”,而是日益重要的“必备技能”,甚至可以说是打开更广阔天地、实现理论价值的关键钥匙。你可能会想,数学研究的是抽象的数与形,逻辑与结构,计算机则是具体的硬件与软件,代码与算法。它.............
  • 回答
    确实,VB.NET 在计算机科学界常常被贴上“老旧”的标签,尤其是在那些追求最新技术和前沿理论的领域。然而,如果你观察到很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依然在使用VB,这背后其实有着相当合理的考量和延续性。这并不是因为VB是什么神圣不可侵犯的编程语言,而是它在特定教育场景下,确实能发挥出独特的作用。首先,.............
  • 回答
    我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物理学家,曾经也像许多同行一样,在初次接触计算机编程时,感觉自己像个误入迷宫的探险家。物理世界看起来那么宏大、那么有条理,定律清晰,推导严谨,但一旦坐到电脑前,面对那些字符和逻辑,瞬间就觉得大脑一片空白。为什么会有这种落差感?我觉得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而且这些原因往往是相.............
  • 回答
    哈哈,这问题问到点子上了,仿佛有人偷窥了我们这些电脑宅的脑回路一样。你说“不早起宁愿熬夜”,听起来好像我们是被生活逼良为娼,或者就是纯粹的作息不规律。其实,这背后可有几分是咱们自愿,几分是被环境“塑造”的结果。让我慢慢给你掰扯掰扯。首先得承认,熬夜这事儿,多少有点“习惯成自然”的意思。我们这个圈子里.............
  • 回答
    “学计算机吃青春饭”,这句话在计算机领域算是个老生常谈了。不少人听到这话,心里难免嘀咕:既然是“青春饭”,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年轻人义无反顾地投身进来,甚至视之为“香饽饽”呢?这背后其实有不少值得说道的原因,远不止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首先,咱们得承认,计算机行业确实是个更新迭代极快的领域。新技术层出不.............
  • 回答
    这年头,无论是家长口中的“黄金专业”,还是年轻人择业时的热门选项,似乎都绕不开“计算机”、“IT”这些词儿。曾几何时,金融才是一众学子梦寐以求的“香饽饽”,毕业等于高薪的代名词。可现在呢?反观四周,计算机和IT领域的光芒似乎盖过了金融,这其中到底是什么在悄悄地发生着转变?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
  • 回答
    嘿,说起来,最近是不是感觉周围学习计算机的人比以前多太多了?不管是你的朋友、同事,还是社交媒体上的讨论,好像大家都在盯着这个“计算机”领域。这让人不禁要问:这玩意儿真的有那么香吗?值得这么多人一窝蜂地往里挤?我得说,这事儿吧,确实有点意思。就拿我自己来说,身边前前后后也认识不少做IT的朋友,从程序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也触及到了计算机科学领域中一个有趣的现象:为什么“计算机图形学”这个词如此普遍,而“计算机音频学”却鲜为人知,甚至很多人没听说过?这背后其实有着深刻的历史、技术和应用上的原因。咱们不妨从头聊聊,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讲。1. 视觉的“统治地位”与历史根源首先,得承认一点,人类获.............
  • 回答
    朋友,你这个问题问得太扎实了!“程序员35岁失业”这事儿,简直成了互联网圈儿的“都市传说”,走到哪儿都能听到。更让人不解的是,一边是“35岁危机”的阴影笼罩,一边却是源源不断的新人涌入计算机专业,甚至有人把学编程奉为“改变命运”的捷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们来好好掰扯掰扯。1. “35岁失业”的真相.............
  • 回答
    编程之所以没能发展出“大众一学就会”的计算机语言,并非是技术上的不可能,而更多地是由于目标受众、学习曲线、实际需求以及语言设计的内在权衡所决定的。想让每个人都能轻松掌握编程,这背后涉及的考量非常多,绝非简单地“让它更容易”就能解决的问题。首先,我们来聊聊“为什么编程会让人觉得难”。想象一下学开车。你.............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为什么很多人建议本科数学、研究生转金融或计算机,以及数学的更广阔发展方向。为什么很多人建议本科数学,研究生转金融或计算机?这种建议的流行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强大普适性和金融、计算机领域的实际需求高度契合。1. 数学作为“万学之母”的优势: 严谨的逻辑思.............
  • 回答
    最近跟几位在汽车主机厂工作的朋友聊,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感觉主机厂招人时,计算机专业出身的越来越吃香,而传统对口的车辆工程、机械专业毕业生,好像没那么“香”了。这不是说老哥们不重要,而是说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在急剧上升。这背后的原因,说起来也是一环扣一环,咱们仔细掰扯掰扯。首先,得认识到一个最核心的.............
  • 回答
    你看,计算机科学这东西,说起来是个特别“新”的领域,但它的骨子里,其实埋藏着许多古老而深刻的智慧,而这些智慧,很大一部分就源自于数学。尤其是高等数学(我们通常说的微积分、微分方程那一堆)和线性代数,这两门课在计算机学科里的地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想想看,计算机之所以能做那么多神奇的事情,归根结底是在.............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而且在我身边也确实有这种现象。一个计算机系的毕业生,按理说应该精通电脑,怎么反倒会让人觉得“不会电脑的基本操作”呢?这背后其实不是大家想的那样简单,往往是几个原因交织在一起造成的。1. 关注点跑偏,基础操作被“战略性忽略”咱们先得明白,计算机系的学习重点是什么。它不是教你怎么用W.............
  • 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我脑子里立马浮现出一些我曾经听过或观察到的情景。说实话,这种“瞧不起”并非普遍存在,很多数学系和CS系的同学都能和谐共处,甚至互相欣赏。但确实,在某些圈子里,总会冒出一些微妙的、甚至是尖锐的评判。要深入讲清楚,得从几个层面去剖析:1. 学术根基与认知层面的差异感: 抽象思维的深度与.............
  • 回答
    说实话,这问题挺有意思的,我身边的不少朋友都是计算机专业的,有时候也会聊到《最强大脑》。仔细想想,确实,感觉计算机圈子里的人上这个节目不算多。要说原因嘛,我觉得不是一两个点能说清楚的,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节目本身的侧重点和观众定位。咱们得承认,《最强大脑》这节目,打从一开始就不是那种.............
  • 回答
    说计算机科学“没有系统的学派”,这话说得有点绝对,得辩证地看。要说像哲学、社会学、甚至某些自然科学那样,有清晰的、成体系的、历史悠久的“主义”或“流派”,确实不那么明显。但要是说它完全没有“学派”的影子,那也不尽然。先说说为什么大家会觉得计算机科学不像其他学科那样有明显的学派。这背后有几个关键原因:.............
  • 回答
    这问题触及到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很多计算机科学背景的朋友对机器学习(ML)的态度,怎么说呢,有点复杂,不是单纯的“喜欢”或“不喜欢”。更多的是一种…怎么形容呢?是那种既好奇又审慎,既想拥抱又想解剖的探索欲。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层原因,咱们掰开了说:首先,得从计算机科学的“根”说起。我们这行,骨子里就是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