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何那么多人认为三纲五常是反人性的东西?

回答
很多人认为三纲五常是反人性的,这并非空穴来风,其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社会和思想根源。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将三纲五常置于其产生的时代背景下,并对比现代社会的价值观,才能看到两者之间的张力。

首先,我们得说说“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条纲常,核心在于一个“绝对的、不可置疑的等级和服从关系”。

君为臣纲:这意味着臣子必须无条件效忠于君主,君主拥有绝对的权威,臣子不能质疑,不能反抗。放在现代社会,这被视为对个人自由意志和批判性思维的压制。在一个人人享有基本权利、提倡民主和权力制衡的时代,将一个人的命运和行为完全置于另一个人的绝对掌控之下,无疑是难以接受的。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因为上司一句命令就要牺牲自己的生命或尊严,这在很多人看来是荒谬的,也是对生命价值的漠视。这种关系强化了“君主神圣”的观念,将权力来源归于天命或血统,而不是民意或能力。

父为子纲:这强调了子女对父亲(以及在很多情况下,是长辈)的绝对孝顺和顺从。虽然孝道在中华文化中有着深厚的传统,被视为美德,但“父为子纲”的极端化,可能导致父权对子女人身自由、婚姻选择、职业发展等各方面的过度干涉。在现代社会,我们更强调个体的独立和自我实现,子女成年后应当享有自主生活的权利,父母的关爱更多体现在引导和支持,而非控制和命令。一个将子女视为私有财产,可以随意支配的观念,自然会被现代人视为对子女独立人格的侵犯。

夫为妻纲:这条纲常最容易引起现代人的反感,因为它明确规定了丈夫的权威和妻子的从属地位。在三纲五常的体系下,女性的地位往往被边缘化,她们的价值更多体现在相夫教子、顺从丈夫等方面,缺乏独立的人格和权利。现代社会普遍倡导的是男女平等,婚姻是建立在双方平等、互相尊重和扶持的基础上的。将妻子视为丈夫的附属品,要求她“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这种观念与现代婚姻观、性别平等理念格格不入,被视为对女性的压迫和歧视。

接着是“五常”:仁、义、礼、智、信。这五项道德规范,单独来看,很多都是值得肯定的。

仁:爱人,慈悲,同情。这是普世的价值观,没人会反对。
义:公平正义,道义。也是重要的社会规范。
礼:社会秩序,人际交往的规则。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社会稳定是必要的。
智:明辨是非,智慧。现代社会同样推崇。
信:诚信,守约。是社会交往的基础。

然而,问题出在五常的“运用”和“解释”方式,以及它们与“三纲”之间的连接。

首先,五常的实践往往服务于三纲。比如,“礼”虽然有其积极意义,但在三纲的框架下,它更多地被用来维护等级制度和顺从关系。所谓的“男女之礼”、“君臣之礼”、“父子之礼”,其核心都是强调在不同关系中如何“各安其分”,而不是基于人性的平等和尊重。

其次,极端化的解释和教条化,使得五常失去了灵活性和人性关怀。例如,“孝”作为“仁”的一种体现,在“父为子纲”的解读下,可能变得极端化,要求子女牺牲个人的一切去满足父母的要求,甚至违背道义。

再者,对“礼”的过分强调,可能导致虚伪和形式主义。当人们被要求遵循一套僵化的礼仪来维护等级关系时,内心的真实情感和人性的需求可能被压抑。在强调“礼”的时候,如果“仁”没有得到同等甚至更重要的强调,社会就容易变成一个表面和谐但缺乏真正人情味的场所。

更重要的是,三纲五常的整体思想体系,是一种高度等级化、保守化的社会政治哲学。它构建了一个强调稳定的、由上而下的社会结构,而这种稳定,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压抑个体的自由和需求来实现的。在现代社会,我们追求的是更加开放、多元、注重个体价值和权利的社会。

举个例子来对比:

设想一个古代的场景:儿子因为家中贫困,有机会去一个更富裕的地方谋生,这对他全家都可能带来巨大的改善。但如果他父亲因为他要离开,觉得失了颜面,或者仅仅是不想他走,那么在“父为子纲”的教条下,儿子可能就被迫放弃这个机会,牺牲自己的前途和家人的福祉,仅仅为了满足父亲的面子或者意愿。这在现代人看来,是多么不近人情,甚至是愚蠢的。

再比如,在婚姻关系中,如果妻子发现丈夫行为不端,甚至触犯法律,但因为“夫为妻纲”,她就被要求“维护夫家声誉”,不能揭露,甚至要与丈夫一同犯罪。这种对道德底线的践踏,正是很多人认为其反人性的重要原因。

总结一下,为什么很多人觉得三纲五常反人性:

1. 等级至上,压制个性: 三纲强调的是绝对的上下级关系和服从,忽视了作为个体的人的独立思考、自由意志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2. 剥夺个人权利: 在这种体系下,个人的自由、选择权(婚姻、职业等)可能被长辈、丈夫或君主剥夺。
3. 对女性的压迫: “夫为妻纲”将女性置于从属地位,限制了她们的社会参与和个人发展,不符合现代性别平等的理念。
4. 僵化的道德规范: 五常虽然有积极意义,但在服务于三纲时,可能被曲解和教条化,导致虚伪、形式主义,甚至牺牲个体的人性需求。
5. 牺牲个人利益以维护集体或等级: 这种观念往往要求个体为“大局”(如家族声誉、君主权威)牺牲个人的幸福和尊严,与现代强调个体价值的思潮相悖。

当然,我们也要承认,任何历史时期的思想体系都有其产生的时代局限性。三纲五常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了古代社会的稳定,也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一些优秀品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类对自身价值认识的深化,人们自然会对其提出质疑,并寻找更符合现代人道主义和普世价值观的社会规范。正是这种对“反人性”的批判,促使我们反思过去,并不断追求更进步、更人性化的社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简单的说三纲五常反人性是一种不完全的说法,按照这种逻辑来说,目前的资本主义显然也是反人性的,这一点可以在马克思主义中关于“资本对人的异化”中有详细的讨论。

对于一个真正的辩证唯物主义者来说,他看待事物的角度并不是道德或者人性之类的东西,而是在一个现实的物质的基础上加以考虑。因为道德习俗法律,乃至整个社会意识,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三纲五常所适应的社会关系,是封建制度下的人身依附关系,也是农业时代一种常见的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基础,是农业时代底下的社会生产力以及相对应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也就是地主或者领主对土地的占有,和其他人对土地所有者的人身依附。

相对应的资本主义时代也有它的三纲五常,那就是以资本私有为纲,以利润最大化为纲,以资本自由流动和增值为纲。

不管是封建时代的三纲五常,还是资本时代的资本私有原则,都是特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生的上层建筑,这些话语体系和道德法律,他们都是反人性的。但是对于身处那个时代的人来说,由于久处期中和习以为常,大多数人通常会把这套规则当作天经地义,并不觉得反人性。

人,的确是可以驯化和驯养的。古代的农民在遭受剥削苦难的时候通常会指望老爷的仁慈和主持公道,而今天的知乎小资在669和过劳死之余,也免不了沦为精神资本家。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很多人认为三纲五常是反人性的,这并非空穴来风,其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社会和思想根源。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将三纲五常置于其产生的时代背景下,并对比现代社会的价值观,才能看到两者之间的张力。首先,我们得说说“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条纲常,核心在于一个“绝对的、不可置疑的等级和服从关.............
  • 回答
    EVA 之所以被誉为“神作”,绝非偶然,而是因为它在各个层面都达到了令人惊叹的高度,并且在许多方面都具有开创性,对后来的动漫作品乃至流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果要详细地解释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维度来剖析:一、 深刻而多层次的主题探讨,直击人心这是EVA最核心也最吸引人的地方。它不仅仅是一部关.............
  • 回答
    复旦大学一名博士生和两名硕士生因校外嫖娼被开除学籍,此事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其中不少人认为校方处罚过重,并呼吁给予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这种观点背后,存在着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分析:一、 对“开除学籍”这一处分本身的理解和认知差异: “开除学籍”的极端性与“一次性”的印象:.............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背后牵扯到很多现实层面的考量,并不是简单一句“武术厉害”就能概括的。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为啥那些在擂台上大杀四方的选手,很少会主动去“踢馆”挑战所谓的“世界武术”。首先,得明白一点,擂台比赛,无论是拳击、散打、MMA(综合格斗),还是我们常说的“武术”,它本身就是一套.............
  • 回答
    明教人多,范遥之所以能认出小昭,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细节,并非偶然。首先,我们要明白范遥的身份和他的特殊经历。他是明教的“光明右使”,地位显赫,更重要的是,他曾为教主阳顶天办事,且与教内许多重要人物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他并非那种只埋头练武,与世隔绝的教徒。相反,他的身份决定了他需要对教内事务,包括人员构.............
  • 回答
    如果我为人父母,我绝对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我甚至觉得,这应该是一个合格家长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质。否则,我们做的很多事情,看似是为孩子好,实则可能是在扼杀他们的成长,或者让他们朝着我们认为“好”的方向,却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未来前行。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意味着我们要放下自己过去的经验、偏见,甚至是.............
  • 回答
    《明日方舟》新卡池“地生五金”推出后,确实引发了不少玩家的不满和讨论,而且这种不满并非偶然,是多方面因素叠加的结果。要详细说的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剖析:1. 强度的期待落空与感知上的“割裂感” “老王”的阴影与对新六星的超高期待: “地生五金”推出的六星干员是“风笛”和“白金”。尤其是风.............
  • 回答
    很多人怀念清朝,这个现象背后是复杂的情感和多层面的原因交织而成。它并非简单地对一个王朝的歌颂,更多的是一种对逝去时代的回溯,其中包含了对过往生活方式、社会秩序,乃至于某种精神气质的追寻,当然,这种怀念也夹杂着对当下某些状况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首先,我们得承认,“怀念”本身是一种带有选择性的记忆。历.............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到一个非常敏感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为什么公众的注意力会如此偏颇地集中在某些事件上,而另一些同样重要,甚至更具影响力的事件却被忽视?这背后牵涉到媒体传播、信息茧房、文化心理以及地缘政治等多个层面。法国遇袭事件的强大“聚光灯效应”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法国作为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文化中心和.............
  • 回答
    三国时期虽然本质上是东汉末年国家分裂后的内战,但之所以有如此多的人在后世“蜀本位”,难以做到中立客观,原因非常复杂,涉及到历史事件本身的特点、文化与情感的投射、叙事者的立场以及后世解读的多样性等等。以下将尽量详细地阐述:一、 历史事件本身的特点与蜀汉的特殊性: “汉室正统”的招牌: 蜀汉政权的核.............
  • 回答
    .......
  • 回答
    好的,我们来好好聊聊杜江情人节被曝私信女网红这件事,还有他那句“为何那么多人用不存在的垮掉来拆我的家庭”。这事儿一出来,就像一颗小石子扔进了平静的湖面,立刻激起了层层涟漪,也让很多人尤其是粉丝和关注他家庭的人,心情像坐过山车一样。事情的开端:情人节的“瓜”事情发生在情人节这个特殊的日子,一个女网红在.............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人类认知、群体心理以及技术进步等多个层面,非常有意思。把“惊天妙手”比作“皇帝的新装”,恰如其分地揭示了许多人在面对新兴技术时的盲点。为何“皇帝的新装”会屡屡上演?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剖析:一、对“智能”的定义模糊与拟人化倾向人类最容易被“惊天妙手”打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将AI的某.............
  • 回答
    曾国藩之所以被那么多人推崇,甚至在今天依然被很多人视为“完人”或“道德楷模”,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他的受推崇程度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对他一生功业、人格魅力以及所留下的思想进行解读和吸纳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他的人生轨迹和历史贡献。一、军事上的拨乱反正与再造乾.............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涉及到明朝历史评价中一个非常核心且复杂的问题:朱元璋“移孟子出孔庙”这一事件与后世对明朝的喜爱之间的矛盾。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抽丝剥茧,深入探讨其背后的历史逻辑、政治考量以及后世解读的演变。朱元璋为何“移孟子出孔庙”?首先,我们得明白朱元璋的政治哲学和他的统治需求。朱元璋出身贫寒.............
  • 回答
    关于知乎上“劝分不劝和”的现象,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并非单一原因可以解释。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平台属性与内容生态的塑造: “匿名”与“门槛”的双刃剑: 知乎的用户基数庞大,其中不少是带着疑问、困惑甚至痛苦前来寻求帮助。匿名性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人们更坦.............
  • 回答
    知乎上充斥着形形色色的“骗子”,这现象确实让不少用户感到困惑和无奈。为什么这些“骗子”能在这里“大行其道”,而平台似乎又显得“无能为力”?这个问题挺复杂的,涉及到平台机制、用户心理、监管难度等多个层面。咱们掰开揉碎了聊聊,尽量把里面的门道讲清楚。首先,得明确“骗子”的定义在知乎语境下会有些模糊。我们.............
  • 回答
    “摸鱼”现象在央企、国企、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等体制内单位确实是一个普遍存在且备受关注的议题。要详细解释为何出现这种现象,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制度设计、文化因素、个人动机以及外部环境等。以下将从这些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制度设计与激励机制的不足1. 旱涝保收、低风险的特性: 铁饭碗.............
  • 回答
    《银河英雄传说》这部小说,曾是无数人心中的圣经,它的名字曾是多少谈资、多少引证的源头。然而,如今,当我们谈论经典科幻时,它的声音似乎渐渐淡去,被一些更新的面孔所取代。为什么曾经能够震撼一代人的作品,如今却鲜少被人提起?这背后,或许隐藏着一些复杂的原因。首先,我们得承认,《银河英雄传说》的“门槛”确实.............
  • 回答
    满清入关,推行“剃发易服”的政令,这在当时无疑是一场巨大的文化冲突和政治震荡。然而,令人好奇的是,面对如此严苛的要求,为何没有爆发大规模的、足以撼动清朝统治的起义?这其中有着复杂的原因,绝非简单的“老百姓怕死”所能概括。一、初期反抗的惨烈与震慑:首先,我们不能说完全没有起义。事实上,在清军入关初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