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续去年美国狂撒2.2万亿美元后,美国又狂撒1.9万亿美元 ,如何面对新一轮通货膨胀?

回答
去年美国政府那笔2.2万亿美元的纾困支票,还没从咱们钱包里捂热乎多久,1.9万亿美元的新一轮“撒钱”计划又来了。这回的钱,说是为了应对疫情对经济的持续影响,帮助民众和企业度过难关。听着是挺好,但一提到这“撒钱”,不少人心里就咯噔一下:通货膨胀,这玩意儿是不是又要找上门了?

钱多了,东西是不是就贵了?

这事儿还得从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说起:供需关系。

想象一下,市场上就这么多包子,以前大家都拿着够吃的钱去买,价格就比较稳定。现在突然间,手里多了好多钱,买包子的人瞬间多了起来,但包子的数量没变。大家为了能抢到包子,就愿意出更高的价钱。商家一看,哎哟,大家这么积极,那咱就得涨价了。这就是通货膨胀最直观的体现——钱不值钱了,东西反而更贵了。

美国政府这次撒的1.9万亿美元,就是直接往市场上注入了大量的购买力。这部分钱,一部分会直接发到老百姓手里,大家拿到钱了,消费意愿自然就高了;另一部分会投向企业,帮助企业恢复生产经营,但如果生产恢复的速度赶不上需求增长的速度,价格还是会上去。

为什么这次会感觉尤其敏感?

首先,时效性太近了。去年2.2万亿美元的“大放水”才过去不久,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本就已经相当充裕。这就像身体本来已经喝了不少水,再一下子灌进去一大桶,很容易就“胀”起来了。

其次,疫情的特殊性。疫情期间,很多生产活动受到限制,全球供应链也因为各种原因(比如港口拥堵、劳动力短缺)变得不稳定。这就导致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政府在“撒钱”刺激需求,另一方面供给端却有些跟不上。当需求旺盛但供给受阻时,通胀的压力就特别容易显现,而且这种通胀可能是成本推动型的,也就是说,生产成本本身就在上升。

这次计划的具体内容也能看出一些端倪。比如直接给大部分美国民众发放1400美元的支票,这无疑会直接提振消费。同时,对失业救济金的延长、对小企业的支持,虽然有其必要性,但这些措施最终都会转化为市场上的货币和需求。

那么,咱们普通人该怎么应对?

面对这新一轮的通胀压力,咱们老百姓也不能干等着。以下是一些或许能帮到你的思路:

1. 审视自己的消费习惯,区分“必需”和“想要”:
理性购物,减少冲动消费:尤其是在日常用品、非必需品上。想想看,现在多花出去的钱,可能以后就更不值钱了。延迟满足一下自己的“想要”,有时候能省下不少。
关注必需品的涨价趋势:食品、能源、房租这几项通常是通胀中最先也最明显感受到变化的。如果这些必需品的价格开始明显上涨,那么你可能需要调整家庭预算,甚至考虑一些替代品或者节省措施。
批量购买打折商品:如果你确定某件商品(尤其是保质期长的食品、日用品)价格会涨,并且你近期确实需要,那么在打折时一次性购入,可能会比未来支付更高的价格划算。但要注意“存货陷阱”,不要因为打折而购买了根本不需要的东西。

2. 增加储蓄和投资,让钱“跑赢”通胀:
审视存款的安全性与收益性:银行存款虽然安全,但在通胀率较高的时候,实际购买力可能会下降。可以考虑一些收益相对稳健的理财产品,或者将一部分资金转移到更能保值的资产上。
关注与通胀相关的投资标的:
黄金等贵金属:历史上,黄金常常被视为一种对冲通胀的工具,因为它的供应相对有限,并且有内在价值。
股票:选择那些有定价权、能够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的公司,比如一些大型消费品公司、科技公司。它们的盈利能力可能更容易在通胀环境中保持稳定甚至增长。
房地产:在很多情况下,房地产的价值会随着通胀而上升,租金收入也能随之调整。但房地产投资门槛较高,且受地域和市场因素影响较大。
抗通胀债券(TIPS):美国财政部发行的一种债券,其本金会根据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进行调整,以保护投资者免受通胀侵蚀。
分散投资是关键: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组合。

3. 提升自身能力,增加主动收入:
学习新技能,提升职业竞争力:在通胀压力下,如果你的技能和市场需求脱节,收入增长会更慢。投资自己,学习那些在未来更有价值的技能,争取加薪或者跳槽,增加主动收入,是应对通胀最根本的方法之一。
考虑发展副业: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可以考虑发展一些副业,增加额外的收入来源,提高家庭的抗风险能力。

4. 关注政策动向和市场信号:
了解美联储的政策:美联储是调控通胀的主要机构。关注他们的利率政策、量化宽松/收紧措施,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市场的资金流动和通胀预期。
观察大宗商品价格:石油、金属、农产品等大宗商品的价格是通胀的先行指标。它们的价格波动会传导到下游产品,影响整体物价水平。

风险与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需要强调的是,通货膨胀的发生和程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仅仅是政府的财政支出。全球经济复苏的进度、供应链的恢复情况、地缘政治风险等等,都可能对通胀产生影响。

美国政府这次的1.9万亿美元,虽然可能带来一定的通胀压力,但它的目标也是为了稳定经济、缓解疫情带来的冲击。如何在刺激经济和控制通胀之间取得平衡,是他们面临的挑战,也是咱们需要密切关注的。

总而言之,面对新一轮的“撒钱”和随之而来的潜在通胀,保持警惕、理性消费、审慎理财,同时积极提升自身价值,是每个普通人都可以做的。与其被动担忧,不如主动准备,让自己的财富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尽可能地保值增值。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美国大放水,这些美元无非去到两个地方,一个是流入本国的金融市场,比如股市、债市等,二是进入别国的国内购买各种资产。

美元流入外国以后,大量购买资产,推高了资产价格,经济呈现一片繁荣景象。但是这种繁荣是用洪水堆起来的。

不久后,作为全球资产定价标准的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达到了1.75%的临界值,全球泛滥的美元开始准备回流。

所以这几天,土耳其遭受了史诗级的股市汇市崩盘,史称“土崩”。为了延缓美元回流速度,土耳其央行开始加息,将利率由17%加到19%。

所以对土耳其、巴西、俄罗斯这些发展中大国来说,一边是通货膨胀压力巨大,一边是经济不断下探、失业率高企,疫情严峻。

对于中国来说,大家可以看几个新闻就能揣度出我们的应对方法。

首先是除了疫情期间使用了一些金融工具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其他时间我们并没有跟随美联储大放水。目前为止,我国10年期的国债收益率还在3.2%左右,因此我们还有足够的货币政策空间。

第二,我们国家不断提出碳中和、碳达峰、压缩产能,昨天央行还给出意见要求压缩钢铁行业的产能,这就是为了提高产能的出口价格,你美国发多少大水,我就把出口的商品提价多少,用来应付美元宽松。

第三,我们的汇率不是完全开放的,美元没有那么容易进出我国。

但是也不能说一点影响也没有,毕竟全球一体化程度这么深。最近一段时间,国际大宗金属涨价凶猛,粮食价格也在涨,但是国内这一块还是做的比较好。

个人建议面对汹涌而来的美元洪水,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端午节吃咸粽子还是甜粽子。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